模电课件13第二章习题课

合集下载

精品课件-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第2章

精品课件-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第2章
10
图2-2
11
图2-3
12
2.1.2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1.静态工作原理 所谓静态,是指输入交流信号ui=0时的工作状态。此时,
耦合电容C1、C2不能通过直流电流,其相当于开路,图2-2可以等 效为图2-4(a)所示电路,该电路称为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直 流通道。在直流状态下,三极管各极的电流和各极之间的电压分 别为:基极电流IBQ,集电极电流ICQ,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UBEQ,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CEQ。这几个值反映在输入、输 出特性曲线上(如图2-4(b)所示)是一个点,所以称其为静态工作 点,具体计算方法将在2.2节介绍。
iC= iB= (IBQ+ib)=ICQ+ic
7
图2-1
8
(4)电阻Rs和电源us:信号源,给输入回路提供被放大的信号 ui。
(5)电源EC:集电极电源。通过RB给发射结加正向偏置电压, 给基极回路提供偏置电流IBQ;通过RC给收集结加反向偏置电压, 给集电极回路提供偏置电流ICQ。三极管放大交流信号时把EC的直 流能量转变成交流能量,而三极管本身并不产生能量。
工程实际中绘制电路图时往往省略电源不画,将图2-1(a)画 成图2-2的形式,其电源EC用电压UCC表示,这两个电路图的实际 结构形式完全相同。由PNP型三极管构成的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 路如图2-3所示,其与NPN型电路的不同之处是电源电压UCC为负值, 电容C1、C2的极性调换,以后我们在绘制电路图时都将按这种形 式绘制。
(6)电阻RL:负载电阻。消耗放大电路输出的交流能量,将 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9
(7)电容C1、C2:耦合电容,起隔直导交的作用。C1是基极回 路输入耦合电容,通过C1引入交流输入信号ui;C2是集电极输出 耦合电容,通过C2从uCE中取出交流成分uo,提供给负载RL。在分 析放大电路的过程中,一般认为C1、C2对交流的阻碍作用为零, 即B、E极间电压uBE中的交流分量等于ui;C、E极间电压uCE的交流 分量等于uo。

模电(第二版)PPT_孙肖子 第二章

模电(第二版)PPT_孙肖子 第二章
差动积分器
21
第2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
22
第2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
【例 2.3.7】电路如右图所示,当t = t1 (1s) 时,开关 S 接 a 点; 当t = t1 (1s) ~ t2 (3s) 时,开关 S 接 b 点;而当 t > t2 (3s) 时,开关 S 接 c 点。已知运算放大器电源电压 15 V,初始
“虚短路”:Auo→ uid→ 0
3
限幅区:uo = UCC 或 UEE,uid 可以较大,不再“虚短路”。
第2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
反相电压传输特性
uid = ui- - ui +
4
第2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
2.2
扩展线性放大范围——引入深度负反馈
反相输入组态
R2 R1 R2 R1 uid = ui + uo = ui | uo | 0 R1 + R2 R1 + R2 R1 + R2 R1 + R2
电压 uC(0) = 0,试画出输出电压 uo(t) 的波形图。
23
第2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
24
2.3.5
微分器
第2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
dui (t ) uo (t ) = -RC dt
利用积分器和相加器求解微分方程
d 2uo (t ) dt 2
duo (t ) + 10 + 2uo (t ) = ui (t ) dt
duo (t ) duo (t ) = ui (t ) - 10 - 2uo (t )dt dt dt

南通大学模电第二章PPT课件

南通大学模电第二章PPT课件

12.02当 R4 R3 , R1 R2

vo
R4 R1
(vi2
vi1)
若继续有 R4 R1, 则 vovi2vi1
12.02.2021
.
14
R 4 R 3 时, 从R放1 大vo器R2角RR度14 (看vi2vi1)
增益为
Avd
vo vi2vi1
R4 R1
(该电路也称为差分电路或减法电路)
第二章 运算放大电路
2. 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很高
若(vP-vN)>0 则 vO= +Vom=V+ 若(vP-vN)<0 则 vO= –Vom=V-
3. 若V-< vO <V+ 则 (vP-vN)0
4. 输入电阻ri的阻值很高 使 iP≈ 0、iN≈ 0
5. 输12出.02.电2021阻很小, ro ≈ 0
图2.2.1 运放的简化电路模型
第二章 运算放大电路
根据虚短和虚断的概念有
所v以i vvpp≈vvn,nipR =1-R in1=R20 vo
Avv voi
R1R2 1R2
R1
R1
(2)输入电阻Ri
(可作为公式直接使用)
输入电阻定义
Ri
vi ii
根据虚短和虚断有
所以
Ri
vi ii
(3)输出电阻Ro
12v.02i=.202v1 p,ii = ip≈0
.
Ro→0
8
3. 电压跟随器 根据虚短和虚断有
vo=vn≈ vp= vi
Av
vo vi
1
(可作为公式直接使用)
第二章 运算放大电路
12.02.2021
.
9
电压跟随器的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章PPT课件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章PPT课件
电路特征:集成运放处于开环或仅引入正反馈
1) 净输入电流为0
2) uP> uN时, uO=+UOM uP< uN时, uO=-UOM
17.09.2020
6
2.3 理想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
2.3.1 比例运算电路
1. 反相输入
iN=iP=0,
+
_
uN=uP=0--虚地
在节点N:iF
iR
uI R
uOiFRf RRf uI
17.09.2020
7
1) 电路的输入电阻为多少? Ri = R 2) 3) R’=?为什么? R’= R// Rf,为了静态平衡 3) 4) 若要Ri=100kΩ,比例系数为-100,
R1=? Rf=?
Rf太大,噪声大。如何利 用相对小的电阻获得-100的 比例系数?
找参考资料寻找答案
17.09.2020
u O u O 1 u O 2 u O 3 R R 1 fu I1 R R f 2u I2 R R f 3u I3
17.09.2020
12
2. 同相求和 设 R1∥ R2∥ R3∥ R4= R∥ Rf
利用叠加原理求解:
令uI2= uI3=0,求uI1单独作 用时的输出电压
uO 1(1R R f)R 1R 2R ∥ 2∥ R 3R ∥ 3∥ R 4R 4uI1
8
2. 同相输入
uN uP uI
uO
(1
Rf R
) u N
uO
(1
Rf R
) u I
1) 输入电阻为多少? ∞
2) 电阻R’=?为什么? R’= R// Rf,为了静态平衡
3) 共模抑制比KCMR≠∞时会影响运算精度吗?为什 么?

模电课件-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模电课件-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iB
iC
IBQ
Q
ICQ
uBE UBEQ
Q
uCE UCEQ
二、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波形分析
iB
iC
ib t
ic
Q
t
ib t
ube uBE
假设uBE有一微小的变化
t
uCE怎么变化
uCE
iC
ic t
uce t
uCE的变化沿一 条直线
uce=Ec-icRc
uCE uce相位如何
uce与ui反相!
各点波形
RB RC IC
2. UCE=EC–ICRC 。
EC IC
与输出 特性的
UCE
RC
交点就 是Q点
直流通道
直流 负载线
Q IB
UCE EC
二、交流负载线 ic
uce
uo
ui
RB
RC RL
交流通路
ic 1
uce
RL
其中: RL RL // RC
iC 和 uCE是全量,与交流量ic和uce有如下关系
设置Q点的原因
iC
+EC
t
RB
RC
C1 iB
iC C2
ui
ui
iB
uC uC
t
uo
uo
t
t
t
通过波形分析,可得如下结论:
1. ui uBE iB iC uCE |-uo|
2. uo与ui相位相反;
三极管的电流 放大作用
这就是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总结正常放大电路的特点:
交流(信号)设定直流量 交、直流叠加 放大,隔直 交流
I
U

模电电子线路第二章习题课

模电电子线路第二章习题课

不能实现正常放大。因为输入信号被CB短 路了,所以不能进行电压放大。
不能正常放大,集电结正偏,发射结正偏,晶体管 饱和
(c)不能实现正常放大。错在静态工作点IBQ=0, 放大器截止失真;
(d)能实现小信号正常放大。
2-14 试画出图P2-14所示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 路。
直流通路
交流通路
(1)如工作点变为图(b)中的Q’和Q”,试分 析是出电路中哪一元件参数改变而引起的?
(2)如工作点变为图 (c)中的Q’和Q”,又是 电路中哪一元件参数改变而引起的?
解:(1)UCC不变.RB不变,IBQ不变,而变化, 工作点的变化可见(b)。若原工作点为Q, RC减小 时,移至Q’,RC增加时,移至Q”。
(2) RC不变,负载线斜率不变,UCC和RB同时变 化,上作点的变化如图(c)所示。若原工作点为Q,
UCC增加,RB也增加,工作点可移至Q’,反之, UCC下降,RB也下降.工作点可移至Q”。
2—19 放大电路如图P2—19(a)所示,已知β=50,
UBE=0.7V,UCES=0V,RC=2kΩ, RL=20k Ω ,UCC=12V。
2—13 试判别回P2—13各电路是否具有正常放 大作用?若无放大作用则说明理由并将错误处加 以改正。
因c极短接电路不能正常放大。应在c极到Ucc 之间接集电极负载电阻Rc。
因IB=0,管子截止,电路不能正常放大。应将RB 改接在b极与UCC之间。
(4)会使e结烧坏且输入信号短路,因而电路不能正 常放大,应在b极到Ucc之间接偏置电阻RB。
R1 20KΩ R2 80KΩ
R3 3KΩ
10V
V RL
31)若要求放大电路有最大的输出动态范围,问 RB应调到多大?

模电第二章-课件

模电第二章-课件

t
vBE
O
Q
vBE
iB
O
iC
vCE
O
Q
IBQ
ICQ
t
vCE
O
交流负载线 -1/RL
VCEQ
ib
vi
+ -
iB
VBB
iC
VCC
RB
RC
+
-
vBE
+ -
vCE
+ -
+ -
RL
C1
C2
t
iB
O
iC
t
O
交流分析:
小信号等效电路分析(微变等效电路法) (a)原理电路 (b)交流电路 (c)等效电路
硅管 0.5 ~ 0.7 V
基区宽度调制效应
VCE =VCB + VBE VCE —>WB —>IB —>IC
25 ºC
输出特性
发射结 集电结 截止区 反偏(VBEVBE(ON)) 反偏 (IC 0) 放大区 正偏(VBE>VBE(ON) ) 反偏(IC IC) 饱和区 正偏 (VBE>VBE(ON) ) 正偏 (Si:VCE 0.3V/Ge:VCE 0.1V )
3、输入特性与输出特性 三极管实际电路的三种接法 三个极:输入、输出、公用
伏安特性曲线
共发射极
IB= f ( VBE )
VCE = 常数
IC= f ( VCE )
IB = 常数
输入特性:
输出特性:
输入特性
VBE(oLeabharlann ) 发射结导通电压室温时锗管 0.2 ~ 0.3 V
交流小信号叠加在直流工作点上,先直流分析,后交流分析。 直流工作点估算 方法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章PPT课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章PPT课件

Ui Ii
Rb rbe
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A uU U o i Ic(IR bcr∥ beRL)rb RL e '
A usU U o s U U si U U o i RsR iRi A u
Ri Rb∥ rberbe Ro Rc
讨论四: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80
rbb' 200
在低频、小信号作用下的关系式
duBE
uBE iB
di UCE B
uBE uCE
IB duCE
diC
iC iB
di UCE B
iC uCE
IB duCE
电阻
无量纲
Ube h11Ib h12Uce
Ic
h21Ib h22Uce
无量纲
电导
交流等效模型(按式子画模型)
h参数的物理意义
h11uiBBE UCE rbe
若 (1 )R e> R b , > U B 则 QR b 1 R b 1 R b2 V CC
4. 动态分析
2. 信号源与放大电路不“共地”
共地,且要使信号 驮载在静态之上
静态时,UBEQURb1
动态时,b-e间电压是uI与 Rb1上的电压之和。
两种实用放大电路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
UBEQ
+-
UCEQ
C1、C2为耦合电容!
耦合电容的容量应足够 大,即对于交流信号近似 为短路。其作用是“隔离 直流、通过交流”。
Ui
Ri
Ri Rs
Us
可以看出,Ri越大,放大电路从信号源中索取的输入 电压Ui越接近信号源电压Us!
UO
RL RO RL
UO'

《模电李震梅第二章》PPT课件

《模电李震梅第二章》PPT课件
三极管一般可分成两种类型:NPN 和 PNP 型。下面 主要以 NPN 型为例进行讨论。
常用的三极管的结构有硅平面管和锗合金管两种类型。
二氧化硅 e
b
b
N
N
P
ePP
c
N
c
(a)平面型(NPN)
(b)合金型(PNP)
NPN 型三极管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集电极 c
集电区
c
N
集电结
基极 b
P
基区
b
发射结
N
(4)考虑三极管的安全工作条件,管子用作放大器件时必 须工作在安全区,注意PCM、ICM、U(BR)CEO的值。
4. 三极管的检测
以半圆塑封s9014,s9013,s9015,s9012,s9018 系列的晶体小功率三极管为例,说明管脚的判别。
(1)把显示文字平面朝自己,三极管的三个管脚朝下, 从左向右依次为发射极e 、基极b 、集电极c ,如图所示。
2. 根据三极管各极电位,判断三极管的类型 判断依据为:对NPN型管有: UC>UB>UE
对PNP型管有: UC<UB<UE 对于硅管 ︱UBE︱=0.6~0.8V 对于锗管 ︱UBE︱=0.1~0.3V
判断步骤为:1)先找电位差为0.2V或0.7V左右的电压, 它们必为b极和e极,并可判断出硅管或锗管;
两个结都处于反向偏置。
(3) 饱和区
IC / mA
4
饱饱饱3 和和和 区区区2
1 05
条件:两个结均正偏
100 µA
80µA
特点:iC 基本上不随 iB 而变化,在饱和区三极管失
60 µA 40 µA
去放大作用。 i C iB。

模电第二章习题课

模电第二章习题课

RL U O -

交流通路
19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计算 电压放大倍数,输入输 出电阻。
I
RS
US

Au

Uo



RC
rbe

I
Ib


+
+ Rc
Ui 80 5 312.5 1.28
U i I i ( Rb //rbe ) Ri Ii Ii Rb //rbe rbe 1.28k
UCEQ VCC ICQ RC 12 1 5.1 6.9V
14
(2)Rb1短路
51K Rb1 Rb2 +Vcc 12V 5.1K Rc
因为发射结短路,
所以
I BQ 0
ICQ 0 UCEQ VCC 12V
+Vcc 12V 5.1K Rc
ICQ IBQ UCEQ
反相的电路是A D 。
4
2.1 改正图示电路中的错误,使它们有可能放大正弦波电压。要 求保留电路的共射接法。
+VCC
5
2.14 改正图示电路中的错误,使它们有可能放大正弦波电压。要 求保留电路的共源接法。
-VDD
6
2.18 图P2.18中的哪些接法可以构成复合管?标出它们等效管 的类型(如 NPN 型、 PNP 型、 N 沟道结型 …… )及管脚( b、e、 c、d、g、s)。
24
UGS I D RS
U DS VDD I DQ ( RS RD )
IDQ=1mA,UGSQ=-2V , UDSQ=3V
25
先画出交流等效电路
+
g

模电第二章课件

模电第二章课件

交流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相位差是180,表明共发放大器具有倒相作用,为 反向放大器
3 . 静态工作点的选择与波形失真
图2.9 工作点的设置与波形失真 (a)工作点偏低,截止失真图
工作点偏低时,工作范围有一部分已进入截止区,使iC 、uCE的波形出 现失真,称为截止失真。
工作点偏高时,工作范围有一部分已进入饱和区,使iC、uCE的波形出现 失真。称饱和失真。
2.2.1 共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2.2 分析方法
2.2.3 温度对工作点的影响与分压式偏置电路
2.2.1 共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共用发射极。 直流电源VBB、VCC和偏置电阻RB、RC给三极管提供一定的直流偏置 电压(UBEQ、UCEQ) 和电流(IBQ、ICQ)。交流输入信号ui经C1耦合,由于对 信号频率短路,C1上仅有直流电压UBEQ,所以发射结上总电压uBE为:
将电容开路,画出图2.2所示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2.5所示
(2) 由输入回路计算基极电流
I BQ
VBB 40uA RB
图2.5 直流通路
(3) 在三极管输出特性上作直流 负载线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如图2.6所 示。由于IBQ=40μA,所以UCE和IC 的关系就是输出特性中IBQ =40μA 的那一根曲线

定义为
A

g

Io Ui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通常指中频放大倍数。在中频段,放大电路中容抗 和感抗可以忽略,输出量和输入量的正弦相量之间相位差为0o或180o 。为 方便起见,上述增益的表达式可用输出信号变化量(交流)与输入信号变化量 表示,即:
uo Au ui
uo Aus us
io Ai is

实用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第13章电子课件

实用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第13章电子课件
13.2.2 集成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用电位器实现稳压的原理如下: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负载 RL两端的电压U0下降而偏低,则可以将电位器电阻RP1调小, 从而电位器两端压降UD减小,根据式(1),U0便会增加; 反之,当U0过大时,应将电位器电阻RD调大,因此电位器 两端压降UD随之变大,U0就会小下来。
实用模拟电子技术教程
主编:徐正惠
副主编: 刘希真 张小冰
第三篇 模拟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本篇介绍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的分类、命 名方法、封装方式等基本常识。在此基础上重点 介绍集成运算放大电路、集成稳压电路、集成信 号测量电路、集成仪表放大电路、集成功率放大 电路、集成信号发生电路等。通过介绍和讨论, 要求掌握或了解相关集成电路常用的型号、外型、 封装、功能、主要性能指标和典型应用电路。要 求掌握常用模拟集成电路应用电路的设计方法。
1、输出电流I0:指集成稳压电路能提供额定输出电流; 2、输出电压U0:正常工作时集成稳压电路输出的电压; 3、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对于输出电压可调的电路,其最大 输出电压与最小输出电压之差,称为该稳压电路的电压调 节范围。
13.3 集成稳压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13.3.2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1、电压调节率SV 在负载电流和环境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输入电压变化时,
集成稳压电路的外部特性由各种技术参数描述。和其他模 拟集成电路一样,熟悉集成稳压电路的技术参数对于其应 用十分重要。集成稳压电路的技术参数可分为两大类:特 性指标和质量指标。特性指标回答的是稳压电路能做什么 ,而不是做得好还是坏;质量指标才回答稳压电路的优劣 。 13.3.1 集成稳压电路的特性指标
串联式稳压电路的思路是用一个调整元
件与用电设备RL相串联,通过调整元件 上的电压降的调节来达到稳定输出电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Rso
rbe
+Rs // 1ui
Rb r
Rb
b4e11089023βib16
uRso
-
150// 16
150
16
c
150 16
14Rc
+
Re
RL
uo
-
R ’o
Ro
2如 信 rARb.uei1图号l1和1所参R两βb示数级2/,/R1R。r小分ib1reL1b1T信别e12和。号为R不T放L2β1R的计大o1 器两,小RcR1 c//
c b
Au
RL
RRi s
Rc // RL rbe (1e )ReRc
+
us
Rb
Ro ≈ Rc
Ri Rb // Ri
RL
Ri
Ri Rb
rbe
(1
EC
)Re
// rbeR (1C3 )Re
-
Re1
C1
Rb1
Rc C2
ii
b
c
ic
io
Rs
+ ui
ib
r be
Rs
β ib+
-
Rb
e
e us -
R R // R R R(iRRu,Ai2ssAu)uRsRo输eu,u+u-/uu0ii出/0sAR电iu,Ruue阻esi和iRbubuRei0iAb/cr/uRb/1es/coRrR。bResLRcuiiooRuRisLRRA0Lcrub/e/RR+u- 'oLo=∞rRbeL o
c
o
c
EC
A
2
10
1.4 试判断图题 P1.4中二极管导 通还是截止,为 什么?
C 5
15V 设UON =0.3(V)
UA
10
10 15 140
1(V
)
UC
5 15 25 5
2.5(V )
U BC
2 10 1(V ) 2 18
UB UC UBC 2.5 1 1.5(V )
二极管的正向电压UD 是否大于导通电压UON 二极管截止
中Rc1频//段rbeR2i
,(1Ro rbe1
2
) Rues
-
//
R1
Re 2 Rc2 //RRc2L rbe2 (1 2 )Re
//
R1
C2 RL
+
uo -
bc
Rs
+ us
b R2
c e
Rc1
e
Rc2
RL
Re R1
+
uo -
-
Ri
Ri1'
Ri2'
R ’o R o
2B(.JT131)的0 输电β=小入压10信电增0,号阻益放rbe大=R1i 器. 如5kui图eΩi 所,示忽ib(。略1ui这基是)区什宽1么r调be组效态应的,放求大中器频?段若
Au Au1 Au2 RLC1 3 Rc1 // Ri2 Rc1
R1
EC Re
管的基区宽调效R应i2。图rbe
A中 耦 器u 2合中所电频有容段电 R2交。容Ri2流(L都21)通是画路旁出。R路放(cR2或2大i/)2/
2 RL
(1
C1 Rs
+
)
ReR/2/
R1
求 和AA放uus大。 器1
常放大信号?为什么? UCEQ 15 ICQ RC
I BQ
U CEQ
5 U BE URbCES
19.5A
0.3V
15 2.93 5.1 0.06(V )
Rb
220k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UBE
RC 5.1k
+ uo
ICQ I BQ 1.56mA
晶后U体工CiCE管作Q 换在1临饱成5界和另饱和区一IC线Q不只Rβ能C击 =i正1B穿=5区i常70B5的(V放管)大子 信P号C ICQUCEQ 10iB.=9i(B4mW )
共基放大器对于负载而言,等效为一个内阻很大的信号电流
源。这使得共基e 放ie大器可以β向ib负载c提供较稳R定b1的输出Rc电C流2
Rs
+
ui -
Re
us
R
ui
Ri
ib
rbe
i'
ib r be
+
Rc RL uo
Cb
b
b R ’o
uo ib Rc // RL
-
Rb2 Re
Ro
C1
C2
Rs
RL
+ us -
e
(1 b )ib (Re // RL )
+ ibrbe ui
(1
Rb
)ib (Re //
Re
c Rc
RL )
RL
rbe
rbb
(1
)
UIEETC=-63V00
(1
-
80)
26 103 19.2 103
410
( Re
Au
+ ui -
C//14R1L08)1R+u8bRi11Re3e91.R35RbR9LLRc.5brCbi21be1055.0906 220000β00ib
O UAO =-6V
V1 UD1 V2 UD2
6V
先判断二极管是导通或截止
二极管的正向电压UD 是否大于导通电压UON UD1= -12V 0V = -12V <UON
A 二极管D1截止
12V O
UD2= -12V -6V= -6V <UON 二极管D2截止
18 25 140
10V B
A
2
10
1.4 试判断图题 P1.4中二极管导 通还是截止,为 什么?
UBEQ=0.7V,EC=12V,Rb1=210 kΩ,Rb2=50 kΩ,Rc=2 kΩ,
R=100 kΩ,Re1=300 Ω,Re2=700Ω,RL=2 kΩ,C1=C2=10μF,
C3=Ce=100μF。试估算:
(1)静态工作点Q(画出直流通道) ; (2)Au 、Ri 、Ro(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Rc
+
uo -
R i R i'
Ro Re // Ro
ii
io
Ro
uo ie
RL ui 0
Ri
ui ii
+
ui -
+
uo -
Ro
uo io
RL us 0
Ro
ib rbe
Rs ie
//
Rb
ib
rbRe1i
Rs //
ib
Rb
rRbe
o
1
Rs //
Rb
Rs // Rb 11000000b11220000i0b0 923 ie e
EC R C3
UB
Rb 2 Rb2 Rb1
EC
IE
U B U BE Re1 Re2
IC IE
UCE EC IC ( R RC Re1 Re2 )
C1
Rb1
UB
Rs
+
Rb2
Rc C2
C2 Re1 RL
us -
RRee22
Ce
(2)Au 、Ri 、Ro(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Rb=Rb1//Rb2
-
c + Rc
Re
RL uo
-
1i3e9.5e
Re
RL
+
uo -
Ri
rbe
ui ib (1
-ibrbe +(-ie(Re =
)( Re
-ib /R/ iRL
)ui
ii
//RiiL))
+ ui -
ibrbe
i(o1 )ib (Re // RL )
i+b
uo
-
Ro
uo io
RL us 0
ED
UO Rs
二极管的交流电阻 r UT
ID
先判断二极管是导通或截止
2r Uom 2r R U s
1.3 二极管电路如图题P1.3所示,试判断图中的二极 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
出AO两端电压UAO。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先判断二极管是导通或截止
UD 6V
A 12V
二极管的正向电压UD 是否大于导通电压UON -6V -12V =6V >UON 二极管是导通
C 5
15V 设UON =0.3(V)
UA
10
10 15 140
1(V
)
UC
5 15 25 5
2.5(V )
U BC
2 10 1(V ) 2 18
UB UC UBC 2.5 1 3.5(V )
二极管的正向电压UD 是否大于导通电压UON 二极管截止
18 25 140
10V B
第一二章 习题
P441.1 电路如图题P1.1所示。(1)利用硅二极管恒
压降模型求电路的ID和UO;(2)在室温(300K)的情况 下,利用二极管的小信号模型求uO的变化范围。
设UON=0.7V,
ED +
10 ±V
us -
Rs
二极管是导通
ID
1kΩ
UO Uo=0.7+0.7=1.4V
rV1 rV2
ID=
+
us
IB
6 (0.2) 12k (1 80)150
0.24m- A
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