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生产工艺流程图 2
酸生产工艺流程图

酸生产工艺流程图一二三步骤分别是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反应方程式如下:沸腾炉:4FeS2+11O2====2Fe2O3+8SO2接触室:2SO2+O2===2SO3吸收塔:SO3+H2O===H2SO4生产硫酸的原料有硫黄、硫铁矿、有色金属冶炼烟气、石膏、硫化氢、二氧化硫和废硫酸等。
硫黄、硫铁矿和冶炼烟气是三种主要原料。
1.燃烧硫或高温处理黄铁矿,制取二氧化硫S+O2=(点燃)SO2 4FeS2+11O2=(高温)8SO2+2Fe2O3H2SO4工业制作装置2.接触氧化为三氧化硫2SO2+O2=(△,V2O5)2SO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3.用98.3%硫酸吸收SO3+H2SO4=H2S2O7(焦硫酸)4.加水H2S2O7+H2O=2H2SO41)SO2+2NH3^H20==(NH4)2SO3(NH4)2SO3+H2SO4==(NH4)2SO4+H2O+SO22)Na2SO3+SO2+H2O==2Na(HSO3)3)SO2+2NaOH==Na2SO3+H2OCa(OH)2+Na2SO3==CaSO3+2NAOH2CaSO3+O2==2CaSO4工业上制硫酸,先将硫磺或黄铁矿(FeS2)煅烧,生成SO2,再将SO2在接触室中以V2O5作催化剂用氧气氧化,得到SO3,再用在吸收塔中用98%的硫酸吸收SO3生成发烟硫酸。
得到的发烟硫酸用水稀释可以得到不同浓度的硫酸。
硫酸工业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早期的硫酸生产采用硝化法,此法按主体设备的演变又有铅室法和塔式法之分。
19世纪后期,接触法获得工业应用,目前已成为生产硫酸的主要方法。
早期的硫酸生产15世纪后半叶,B.瓦伦丁在其著作中,先后提到将绿矾与砂共热,以及将硫磺与硝石混合物焚燃的两种制取硫酸的方法。
约1740年,英国人J.沃德首先使用玻璃器皿从事硫酸生产,器皿的容积达300l。
在器皿中间歇地焚燃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氧、水反应生成硫酸,此即硝化法制硫酸的先导。
硫酸工艺流程图

S105-Ø133× 5/Ø89× 4.5 CS
LS103-Ø57X3.5 CS 共三组
LS103-Ø18X3 CS LIA 102 TI 102
S104-Ø133× 5/Ø89× 4.5 CS
带式输送机
L101
SC104-Ø18X3 CS SC104-Ø32X3 CS SC104-Ø38X3 CS SC104-Ø18X3 CS SC104-Ø18X3 CS
PG 124
SC105-Ø32X3 CS
VT102-Ø325X6/Ø273X6 CS SC105-Ø32X3 CS VT103-Ø325X6/Ø273X6 CS
Ø32X3 CS
放空 放空
LIA 103
助滤槽、精硫槽
SC106-Ø38X3 CS 共三组 SC107-Ø18X3 CS SC107-Ø32X3 CS
批 准
专负人 业责
项 经 目 理
比 例
版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审 定 所 图 属 号
审 核
批 准
专负人 业责
校 核
设 计
制 图
P101ab PI 104 PG 123 SC116-Ø76X4 CS
S103-Ø159×4.5/Ø108×5 CS
分气缸
X102
Ø18X3 CS
S102-Ø159X4.5/Ø108X5CS
X101
S107-Ø159×4.5/Ø108×5 CS
LS104-Ø38×3 CS
加硅藻土
LS105-Ø32×3 CS
审 定 所 图 属 号
硫酸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2011年
唐山宝顺 化工有限公司
设 计 校 核
项目名称 设计阶段
2 Kt 硫 制 项 00 /a 磺 酸 目
施工图
审 核
专业负责人
工程图号
HG11SⅠ7B-06
项目负责人
审 定
比 例
专 业
热 工
第
1
张
共
1 张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设 计
制 图 去水沟
SC112-Ø45X3 CS LS117-Ø38X3 CS Ø32×3 CS Ø32×3 CS Ø32×3 CS Ø57×3.5 CS LS119-Ø57×3.5 CS
PG 122 焚硫炉 H L TI 107b V105c TI 107a PG 121
LS118-Ø57×3.5 CS
2011年
唐山宝顺 化工有限公司
设 计 校 核
项目名称 设计阶段
2 Kt 硫 制 项 00 /a 磺 酸 目
施工图
审 核
专业负责人
工程图号
HG11SⅠ7B-07
项目负责人
审 定
比 例
专 业
热 工
第
1
张
共
1 张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PG 124
SC105-Ø32X3 CS
VT102-Ø325X6/Ø273X6 CS SC105-Ø32X3 CS VT103-Ø325X6/Ø273X6 CS
Ø32X3 CS
硫酸生产工艺流程(修改)

硫酸生产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采用以硫铁矿为原料的接触法硫酸生产工艺。
它的主要工序包括硫铁矿的焙烧、炉气的净化、气体的干燥、二氧化硫的转化和三氧化硫的吸收。
基本工艺流程图如下:1-沸腾焙烧炉;2-空气鼓风机;3-废热锅炉;4-旋风除尘器;5-文氏管;6-泡沫塔;7-电除雾器;8-干燥塔;9-循环槽及酸泵;10-酸冷却器;11-二氧化硫鼓风机;12,13,15,16-气体换热器;14-转化器;17-中间吸收塔;18-最终吸收塔;19-循环槽及酸泵;20-酸冷却器经过破碎和筛分的硫铁矿或经过干燥的硫铁矿,送入沸腾焙烧炉l下部的沸腾床内,与经空气鼓风机2从炉底送人的空气进行焙烧反应。
生成的二氧化硫炉气从沸腾炉顶部排出,进入废热锅炉3。
矿渣则从沸腾床经炉下部的排渣口排除。
炉气在废热锅炉内冷却到约3500C,用以生产3.82Mpa、450摄氏度的过热蒸汽。
主要的蒸汽蒸发管束设在废热锅炉内。
装设在焙烧炉沸腾床内的冷却管也作为废热锅炉热力系统的一部分,与锅炉的汽包连接,用以回收部分焙烧反应热。
从废热锅炉出来的炉气,还含有相当数量的矿尘,经旋风除尘器4初步除尘后,进入净化系统。
废热锅炉、旋风除尘器除下的矿尘,与沸腾焙烧炉排出的矿渣一起送往堆渣场,等待进一步处理或出售。
净化系统包括文氏管5、泡沫塔6和电除雾器7。
文氏管对炉气进行除尘和降温,炉气经文氏管后,其中绝大部分矿尘被除去。
泡沫塔对炉气进一步除尘、降温。
在文氏管和泡沫塔中,炉气中所含的微量三氧化硫,从硫酸蒸汽形态转变成酸雾;砷、硒和其他一些金属的氧化物则成为固态粒子,从气相中分离出来;它们一部分与炉气中残存的微量矿尘一起被洗涤除去,另一部分随气体进入电除雾器,在高压静电作用下被清除干净。
通常,控制出净化系统的炉气温度在400C以下,以保证干燥-吸收系统的水平衡。
净化系统中排出的高含尘的稀酸送入污水处理系统,经CN过滤器处理后抽回系统循环使用。
经过净化的气体,在干燥塔8中被循环淋洒的浓硫酸干燥。
化工制图工艺流程图

化工制图工艺流程图化工制图工艺流程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制图的方式,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设备、管路等进行详细的展示和描述,以便于化工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整个生产过程。
下面我将以制取硫酸为例,来简要介绍一下化工制图工艺流程。
制取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主要包括原料准备、脱水和蒸馏三个主要环节。
首先是原料准备。
硫酸的原料主要有硫矿石和稀硫酸等。
硫矿石首先要经过破碎、选别等预处理工序,然后与稀硫酸一起进入脱水系统。
接下来是脱水环节。
脱水系统主要是将硫酸中的水分去除,使得硫酸的浓度达到要求。
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将硫酸和稀硫酸混合,然后通过蒸发器进行浓缩,使得硫酸的浓度达到90%左右,接着再通过脱水塔进行进一步脱水,最后得到浓硫酸。
最后是蒸馏环节。
蒸馏系统主要是将浓硫酸中的杂质去除,以保证制取的硫酸的纯度。
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将浓硫酸加热至170℃左右,然后通过蒸馏塔进行分馏,将硫酸中的杂质分离出去,最终得到纯度为98%以上的硫酸。
以上就是制取硫酸的工艺流程图的主要内容。
在制图过程中,需要标注各个设备的编号、名称和规格,并表示其位置和连接形式。
同时,还需要标注各个设备之间的操作流程和控制参数,以便于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地进行安装、操作和维护。
化工制图工艺流程图是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制图,能够清晰地展示整个生产过程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工程师和操作人员更好地进行工艺优化和设备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工艺流程图也是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等各个环节沟通和协作的重要依据。
因此,合理、准确地制作工艺流程图对于化工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硫酸生产流程

硫酸生产流程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硫酸的生产流程
主要包括硫磺燃烧、吸收制酸和结晶干燥三个主要步骤。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硫酸的生产流程。
首先,硫磺燃烧是硫酸生产的第一步。
硫磺燃烧是指将硫磺与空气在燃烧炉内
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硫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 + O2 → SO2。
在燃
烧炉内,硫磺经过加热后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其次,吸收制酸是硫酸生产的第二步。
在这一步骤中,将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
通过吸收塔进行吸收,与稀硫酸或水溶液反应生成浓硫酸。
吸收塔内通常填充有吸收液,如稀硫酸或水溶液,用于与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接触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SO2 + H2O + 1/2O2 → H2SO4。
最后,结晶干燥是硫酸生产的第三步。
在这一步骤中,通过结晶器将浓硫酸进
行结晶,然后进行干燥,得到成品硫酸。
结晶干燥是将浓硫酸在结晶器内冷却结晶,然后通过离心机或真空过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硫酸结晶体。
最后,将硫酸结晶体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成品硫酸。
总的来说,硫酸的生产流程由硫磺燃烧、吸收制酸和结晶干燥三个主要步骤组成。
这一生产流程能够高效地生产出优质的硫酸产品,满足工业生产和市场需求。
同时,对于硫酸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和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以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环保、高效。
人教版化学选修二1.1《硫酸工业生产中“三废”的处理》配套练习和答案解析

硫酸工业生产中“三废”的处理配套练习1.治理“三废”,保护环境最主要的方法是( )A .减少污染严重的工厂B .把“三废”深埋C .提高认识D .变废为宝,综合利用【解析】减少污染应从源头上抓起减少排放,而治理则要变废为宝,综合利用。
【答案】 D2.接触法生产硫酸的过程中,对废气、废水、废渣、废热的处理正确的是( )①尾气用氨水处理 ②污水用石灰乳处理 ③废渣用来造水泥、炼铁 ④设置废热锅炉产生蒸汽、供热或发电A .①②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解析】硫酸厂尾气中含有SO 2,可用氨水吸收处理;硫酸厂废水中含有硫酸可用石灰乳中和;硫酸厂废渣中含有SiO 2、Fe 2O 3等,可用于制造水泥、炼铁;由于硫酸生产过程中三个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反应放出的热能来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 D3.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 2、O 2外,还含有SO 2等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有害气体。
能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SO 2含量的是( )A.NaOH 溶液、酚酞试液B.石灰水、石蕊试液C.碘水、淀粉溶液D.氨水、酚酞试液【解析】测定SO 2含量必须要能跟SO 2反应,而且可以用颜色变化来准确确定反应终点。
A 项和D 项虽然能反应,但A 在完全生成Na 2SO 3时溶液还是碱性,没变色,而D 在SO 2还没与氨水完全反应时就开始变色了。
B 项石灰水中所含溶质较少,且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
【答案】 C4.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是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而“绿色化学”的内容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A .消除硫酸厂尾气中的SO 2:SO 2+2NH 3+H 2O===(NH 4)2SO 3B .消除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的污染:NO +NO 2+2NaOH===2NaNO 2+H 2OC .制CuSO 4: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D .制CuSO 4:2Cu +O 2+2H 2SO 4=====△2CuSO 4+2H 2O 【解析】选项中给出的4个反应均符合化学反应规律,从技术上、原理上均是可行的,但C 项会产生污染环境的SO 2气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主旨。
硫磺制硫酸生产工艺

1
P101
型号YS Q=29.7m3/h H=18m 配用电机型 1 号Y160M1—2B5 N=11KW I=21.8A n=2900r/min 型号YS Q=13.1m3/h H=20.7m 配用电机 型号Y132S2—285 N=7.5KW I=15.0A n=2900r/min
2
P102ab
3、工艺流程图
4、液硫贮存正常操作主要控制指标与控制
序号 序号指标名称 单位 控制范围
1
2 3
各贮槽液硫温度
地下槽液位(以槽底为基准) 低压蒸汽压力
℃
m MPa
135~145
0.8-1.6 ≥0.45
(二)、 空气的干燥
1、空气干燥的目的
空气干燥的目的使用93%酸干燥空气和硫化氢装置来的潮湿炉气, 以保证转化工序炉气的水份合格。水分本身对触媒无直接毒害作用,所 以有湿法转化———冷凝成酸的流程。但是在一般制酸过程中炉气都经 干燥除水后进入转化系统,并严格控制炉气中的水分含量指标。 这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液硫贮存输送
2、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液硫贮槽 设备位号 规格、型号和材质 φ13000×13500有效容积1750m3,内设 V101abc 14组盘管,换热面积303.6m2,槽盖里设 盘管换热面积54.3m2 V102 数量
4
液硫 地下槽
液硫 输送泵 液硫 地下槽泵
钢槽4224×5224×2100,内设3组盘管换 热面积24.8m2
2 干燥酸 型号 JO2—52—4 n=1460r/min 循环泵 Q=320m3/h H=29m N=90kW n=1480r/min 3 循环槽 高度 2200mm 外径 Φ6520 钢壳内衬瓷砖 干燥酸 Φ787.4×9144 F=433.8m2 管子直径 4 冷却器 1/2“ 材质316L 外壳材质304L 花板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