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论论文
生物进化论论文
![生物进化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5f6ca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d.png)
《生物进化论》期末大作业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专业:信息安全学号:20091616310047 **:**2011.5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与发展 :多样化程度。
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与发展1.地球上生物演化的历史地球上迄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用放射测定法测出的年龄是38亿年。
但是,通过测定陨石和月球岩石的年龄以及其他天文学的证据表明,地球与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在46亿年前(彭奕欣、黄诗笺,1997)。
(1)前寒武纪(5.7亿年前)通过对1978-1980年澳洲西部出土的丝状化石的研究,表明大约在35亿年前,地球上便出现了原核生物。
最早的原核生物可能是异养生物。
在南非的岩石中所发现的化石表明,距今31-34亿年前蓝藻类(蓝细菌)开始形成。
蓝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大约在20亿年前,光合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氧气使大气层中开始含有氧气,这可能会导致许多厌氧生物的灭亡,但甲烷细菌以及它们的近缘种类仍然在无氧的环境中存留至今。
由蓝藻和其他原核生物占优势的时代大约历时20亿年。
最早的真核生物的出现大约在距今14-15亿前。
真核生物的起源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伴随着真核生物的形成,染色体、减数分裂和有性繁殖开始出现。
在前寒武纪(8-6.7亿年前), 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中的几个门便形成了,动物与植物开始出现分化。
到前寒武纪结束时,腔肠动物、环节动物或节肢动物等几个动物的门开始形成。
(2)古生代寒武纪(5.7---5.05亿年前):在大约距今5亿9000万年前,类型丰富多样的无脊椎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寒武纪的开始。
在这个时期,以三叶虫为代表的节肢动物门以及腕足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棘皮动物门的许多纲开始形成。
这些门类存留至今,仍然有一些种类生存下来。
在距今5.1亿年前的海相沉积中,发现了最早的脊椎动物的遗迹-甲胄鱼外甲的碎片。
生物进化论文
![生物进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41f9c28bd63186bcebbc89.png)
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
这是《三个傻宝》里的一句台词。
在大自然中,生物为了生存,也一直在不断地赛跑,不断地进化,在我们看过很多的视频、图上,仿佛我们一瞬间就从一个猴子变成了人了。
然而,实际上在长达35亿年的时间里,生命的形式都是极简单的微生物,简单到它们最多只是单细胞结构(甚至连细胞结构都没有)。
但是在距今5.4亿前的某一个历史时刻,地球上却突然出现了大量形态各异的多细胞生物,随后出现了动物和植物的分化,后来竟然出现了像恐龙这样的巨无霸.真正的大型生命的进化历程实际上只有5亿年左右,而大部分生命史都是在海洋中以微生物的形态消磨时光。
这时间居然有30多亿年。
人们发现生命的大型化和多元化全部集中在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的地层里,而且它们似乎是突然的出现,非常整齐地站在了同一条进化的起跑线上,这就是寒武纪生物大爆炸。
即是说,其实生命进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我们学的知道,生物进化是不间断,然而他又是非常缓慢的,它在40亿至35亿年前,都是一个个细胞,然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突然在某一“天”或一“夜”他们突然突跃进化神速地产生了大型化和多元化物种,这来得十分突然,而进化的复杂性似乎被寒武纪蕴藏的神奇力量给简化了。
究竟是什么力量突然把微生物变成了大型的多细胞的动物呢?难道是外星人觉得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单细胞太单调了,进化太慢了,然后就把多种多细胞生物带到地球来?外星人没有告诉我们,我们也没有证据去证明这点,所以我们更趋于自然环境的原因:单细胞、叶绿素细胞等生产出大量的氧,太阳提供了能量,适宜的环境,生产出的物质、能量等大于消耗,另外,个人觉得还或许由于那时候还没有臭氧层或者是稀薄的臭氧层,然后相对多的紫外线使它们的突变频率大大提高,恰好突变出一些细胞可以突破程序限制,而合成了两个甚至多个细胞,甚至后来某些细胞好像癌细胞一样不受限制地疯长,最终形成了恐龙或者鲨鱼那样的庞然大物,要不就是外星人说:哎呀,地球上的草和肉太多了,我要放点恐龙和鲨鱼进去···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是一个关于生物进化与环境关系的一个很好代表,所以本人就在这里猜想一下,究竟是否和紫外线有关,本人觉得根据《痕迹学》“凡是有接触,即会留下痕迹”理论可以去测下看以前是否真的存在足够多的紫外线让它们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大量细胞可能。
生物进化论论文
![生物进化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a6aec72af90242a995e596.png)
人类进化历史研究摘要:人类是地球上最精致、最奇妙的演化结晶,从猴经古猿,通过漫长的历程,进化发展为具有文化和意识的人。
人既来自自然,又超越自然,这是人的奇迹之所在。
地球上只有人类能够认识物质世界,认识自己,创造文化,创造文化。
关键词:起源;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人类未来人类的起源从古代猴类演变为古猿,又由古猿一步一步地演变称为人的这一过程复杂而又遥远,许多细节还不是很清楚,但科学研究已基本揭示了其发展变化的整体图景,让我们循着历史发展的顺序,去探寻人类由来的脉络。
最早的人科成员——南方古猿根据目前各方面的研究资料,包括遗传学的、化石的、古生态学的证据,一般估计人类最早起源于距今大约700万年前。
但迄今为止,在非洲发现的比较确定的能直立行走的人类化石的年代均不超过440万年。
比较肯定的人科的早期化石代表是发现于非洲南部与东部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化石。
南方古猿在分类上是人科的一属,是一个庞杂的群体,他们体质类型多样化。
早期的南方古猿与猿类很接近,其进步类型能制造工具,是人类形成阶段的代表。
最早在非洲南部发现的南方古猿,因形态上的显著差异而被区分为两个种,即非洲南猿(Autralo pithecus africanus)和粗壮南猿(Autralo pithecus robstus),后者比前者粗壮。
70年代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Afar)地区发现的较老的(约350万年前)南方古猿化石被命名为阿法南猿(A.afarensis),其中最完整的骨骼是被称为“露西”(Lucy)的具有直立的特征,可能是已确证的最早的直立的人科化石。
从形态上说,南方古猿是猿和人特征的混合,其身材与体重大致与现代的黑猩猩相近:头小,脑量400~500左右,但从颅内膜形态来看,其脑皮层结构比猿类复杂,与人脑皮层结构相似;颅底结构及枕骨大孔的位置显示头部大体能平衡地保持1在脊柱上方,表明其身体已能直立;颜面骨发达且外突,保留着猿的特点;臼齿发达,但犬齿并不高出齿列。
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的论文
![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4c1f3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a.png)
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的论文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的论文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说起生物的进化,一般常与在理士(名)达尔文(姓)的名字相连结。
这不是偶然的。
查考进化说的起源,原系非常之早,达尔文以前,早已有进化的思想。
达尔文的祖父依拉斯慕司达尔文便是一个进化论者。
不过各种生物个别创造出来的思想,却一迳占着相当大的势力。
生物个别创造出的一说,普通称为特创说,意思是:各种生物不是变化过来的,却是个别地创造出来的:既成之后,就永久不变。
个体虽然会生些小变化,彼此变得多少不同,但只是不重要的不稳定的偶然变化,物种却固定不变。
这种话纵使有时山村自然科学者的口中,本质上实含着神造万物这种迷信。
查理士达尔文早先的时候也不相信生物会变化的,后来却相信了。
原因可以说是这样:那时候英国资本主义已经发达起来,需要向外面去找寻殖民地与市场,派船舰往国外去考察便含有这种用意。
当比革尔号军舰被派出去环游世界时,达尔文便到船上,以自然学者的名义(也是种职位名称)担任了沿途考查地质及生物的任务。
他在这回旅行中,看到了广大地面上生物分布的状况。
他看到:比方往南往北,生物渐渐不同;近海岸的岛屿上生物常常相近似。
又掘得的有些动物化石与现今生存着的有些相像。
达尔文看了这等事实,不由他不发生生物会发生变化,能由这一种形式变化为别一种形式的念头。
他回家以后,潜心研究物种起源的问题,一面结交了若干养育动物的专家,听取他们培育动物变种的经验。
在这一方面,达尔文对于家养的鸽子特别有研究。
Www..cO m结果,他相信各种家鸽的变种都是从野生的岩鸽变化出来的。
生物生下来的各个体多少有点差异本是很明显的事情,达尔文柏信如果把具有某些异点的个体留养起来,代加以同一方向的起择,那异点便会显著起来,慢慢形成一经特别的形式。
生物进化论小论文
![生物进化论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5e53cada38376baf1fae40.png)
生命是如何起源、发展和进化出今天形形色色的各种生物生命是如何起源、发展和进化出今天形形色色各种生物的呢?这也许永远是一个迷,但是科学家依然在不断的探索中,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一定会有答案的。
科学家们根据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测定,算出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但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生命痕迹大约在距今34亿年前。
由此可见,原始生命应在地球形成后的12亿岁左右诞生的。
在那12亿万年中,普照在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能量足以毁灭一切生命。
但是这个无生命的地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却逐渐地产生了防护和调节作用,创造了有助于有生命物质诞生的周围环境首先,由于熔融地球的热量,使水化为蒸汽,变成了包围地球的、辐射线不易穿透的云层。
然后,在云层之下,地球的温度开始急速地下降,虽然地球中心仍是熔融状态,但地壳表面逐渐冷却凝固、挤压、褶皱和断裂,从而形成深谷和高峰。
随着地球的继续冷却,云中的蒸汽变成水就开始降雨。
雨水填满了所有裂缝和鸿沟,而且也漫到山区,几乎覆盖了全部南半球。
最后,诞生了生命的起源地海洋。
一、生命的诞生生命的诞生是一个奇迹。
大约30亿年前,大雨停止后,地球的原始大气中出现氨、甲烷、氰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碳、氢气、水等成分,但没有游离的氧气,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和地壳表面的一些可溶性物质溶于水中,在宇宙射线、太阳紫外线、闪电、高温等的作用下而自然合成了一系列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例如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汇集在原始海洋中,形成霍尔丹所谓的“原始汤”,从而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其中具有四价键的碳,特别能同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多种物质,现在约有2000种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
如果没有碳的存在,也就没有生命的诞生了。
近几十年来,科学家曾用射线辐射具有与海洋的原始成分相似的混合物,由此产生了少量的在生命的基础物质中也具有的有机分子。
当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之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可以进一步形成复杂的有机物质。
生物进化论文
![生物进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e8e087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2.png)
生物进化我们生活的世界生物是复杂、多样的,那么生物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进化的?如何适应环境?为何具有生、老、病、死?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已经改变了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周围的起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并引导人们的演变,探讨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例如,地球生物中的一员,人类究竟何时以及如何在地球上出现?什么是不同种族或不同的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和其它生物(如细菌)相关联的进化什么?而生物进化就是研究生物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研究进化的原因、机制、速率、方向。
生物的进化是在自然界中实现了遗传过程的一种特殊的现象。
生物进化的结果导致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进化论是的生物进化发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科学规律的研究。
进化是高度集成的,高度的哲学知识。
显示在不同层次的生物组织进化的原因,跟踪从时间进程的演变。
它与生物学的多门学科相联系,是将进化论与生态学、分类学、分子学、人类遗传学、发展学综合起来生命现象。
因此,进化为我们的理论提供了科学的解释。
一.进化思想的产生在原始社会,由于种种无法解释的现象产生了两种观点:宗教神话式宇宙观和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
前者认为超自然的神在控制自然,后者则认为万物变化无规可循。
由此在之后的岁月形成了神创论与唯物论的争斗,亚里士多德与恩伯多利克的斗争(尊天神与反天神的战争)。
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社会的进步,对于进化思想来说也经历很大的波折。
奴隶社会是神学与唯物的战争,是主张世间万物皆有灵,信奉宗教与主张有就是有,无就是无的对决。
封建社会是神学占主导地位,对于自然科学是一段黑暗的时期。
虽然当时认为万物都是神创造的,但是物种是可变的观点一直存在。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林奈的观点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但当时有一个布丰的科学家证明了生物与气候、地理等外界环境相互影响,以及生物首先产生与原始海洋的理论,说出生物是不断演化的思想。
二进化论的形成拉马克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阐明生物进化思想的生物学家,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不是上帝创造的,是在自然的环境条件下产生变异,适应环境产生另一种生物类型。
生物进化论论文
![生物进化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3d395a2b160b4e767fcf7f.png)
人类起源与进化吕晓莹1(1.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进化史,分别从现代人类的生物学分类、人类的进化历程、人类未来进化方向的预测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最后,总结出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离不开环境的改变,各个进化阶段均会产生某些适应性特征,如颅容量和身高的变化,甚至到了一定时期,可能会出现第三性替代男性。
关键词:人类、起源、进化、特征Human Origins and EvolutionLv Xiaoying1(1.School of Life scienc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Abstract: The main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e history of human evolution, respectively, from modern human biological classification, history of human evolution, the human evolutionary direction of future projections of these three aspects of research.Finally, summed up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mankind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environment changes,the variousevolutionary stages will produce some adaptive features, such as cranial capacity and height changes, or even to a certain period, there may be a third alternative to male sex.Key words: Human, origin,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1.人类的生物学分类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
进化生物学论文
![进化生物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e75c4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9.png)
进化生物学论文进化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它试图解释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生物如何在漫长的时间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这门学科不仅关注物种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特征的演变,还深入探讨了进化的机制和驱动力。
进化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例如,在一个昆虫群体中,如果某些个体因为基因突变而产生了更有效的防御机制,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抵御天敌的攻击,那么这些个体就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将其有利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有利的变异会在种群中逐渐扩散,导致整个种群的特征发生改变。
另一个重要的进化机制是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过程都会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从而产生新的性状和特征。
如果这些变异能够赋予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它们就有可能被保留下来,并在种群中逐渐积累。
物种形成是进化的一个关键过程。
当一个种群由于地理隔离、生态隔离或生殖隔离等因素而与其他种群分开时,它们会在不同的环境中独立进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隔离的种群可能会积累足够的差异,以至于无法再进行交配和产生可育的后代,从而形成新的物种。
例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达尔文雀就是物种形成的一个经典例子。
由于岛屿之间的隔离和不同岛屿上食物资源的差异,这些雀类在形态和食性上发生了显著的分化,形成了多个不同的物种。
进化生物学还关注生物的适应性进化。
适应性进化是指生物为了适应其所处的环境而发生的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改变。
例如,北极熊厚厚的皮毛和白色的外表是对寒冷北极环境的适应;沙漠植物发达的根系和保水的结构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这些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自然选择长期作用的结果。
在研究进化生物学的过程中,化石记录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之一。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生物在过去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
生物进化小论文
![生物进化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5d0b119e31433238689316.png)
生物进化小论文红袋鼠摘要:生物界万物皆以物种的形式存在,各种生物皆有所属的种类,我们认识生命的多样性也正是从认识物种开始的。
关于物种是怎样形成的,一直是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以红袋鼠为线索,对生物的进化过程展开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物种进化红袋鼠当面对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的生物界时,我们会发现生物的种类极其繁多,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各具特色。
比如说红袋鼠,袋鼠雄性体色成沙漠色,其雌性体色都呈深浅不一的灰色。
袋鼠前肢短小,后脚长而有力,行进时,完全以后脚来跳,大尾巴则保持平衡。
它们善于跳跃,能跳7—8米远,1.5 —1.8米高。
它们为什么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形态特征呢?很多科学家研究红袋鼠及其他动物,希望解开生物的进化之谜。
一、物种的概念红袋鼠属于哺乳纲(Mammalia)袋鼠科(Macropididae)的红袋鼠,红袋鼠是一个物种。
在物种这一概念上,生物学史上存在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相反观点:林奈的物种是真实的、永恒的、不变的独创的和独立的;而达尔文的物种是变化的、进化的、可产生、可灭绝的,以亲缘纽带相互联系的。
不同时期、不同学科的学者,他们的物种概念可能很不相同。
1 •非时向的物种概念:现代生物分类学家只对现在存活的生物进行分门类别,而不涉及目前的物种曾是由于那些原始演化而来的,更不涉及那些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灭绝的物种2 .时向钟概念:与非时向的物种概念不同,如考虑时间向度,识别和区分物种需要另一些标准和定义,因为物种是随着时间而进化改变的,一方面是同一物种表型的连续改变,另一方面是种内分异,形成两个或多个分类群。
尽管对物种的理解不同,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物种( species )是一群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的个体,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
二、物种的形成(一)、物种形成的主要三个环节1.可遗传的变异是物种形成的原材料: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遗传物质的改变所造成的的可遗传的变异为物种的形成提供原材料。
生物论文之进化
![生物论文之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83f4fad328ea81c758f57873.png)
对进化生物学的一点看法100122210 杨宇亮摘要:从研究生命的起源的现如今拥有高智商的人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很多学者认为到了当代人类已经不再进化了而最近的一些科学研究已然否定了这一结论。
人类仍然在发展进化并且速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迅速。
随着可以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为进化生物学学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进化生命起源分子生物学1、人类仍然在进化进化生物学这门课的学习已然结束,但是人类对于生命的探索从未停滞。
最近看了几篇有关进化的文章对我固有的知识有了很大的冲击。
几十年来,无论是公众还是世界最杰出的生物学家,几乎都已形成一个共识:人类的进化已经结束,自然选择已经与人类没有什么关系了,我觉得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有科学家指出,自从 5 万年前现代智人出现以来,就一直再没有发生生物学上的变化了。
这一理论根深蒂固,事实上已被奉为金科玉律。
然而,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却大胆地向传统理论发起了挑战。
该研究认为,人类基因组内最新的适应性突变极其丰富,尤其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突变的产生就像雪崩一样越来越快。
有关数据显示,在过去 1 万年里,人类进化的速度比人类历史上任何其他时期都要快逾百倍。
科学家已发现的新的适应性基因突变有约 2000 个,这些基因并不限于皮肤和眼睛的颜色等公认的种族差异的表面性状,而涉及到大脑、消化系统、寿命、免疫能力、精子生成和骨骼等,可以说关系到人体机能的每一个方面。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将今天的人类区别开来的生活态度和风俗习惯等主要是源于文化差异,而现在一些科学家认为,几乎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特性,无不受到遗传基因的强烈影响[1]。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现在人类进化的速度加快呢?1 万年前,地球上有 1000 万人口;到罗马帝国时期,全球人口激增到 2000 万人;公元 1500 年之后,全球人口一直呈几何级数上升,到今天已经超过67 亿。
这为基因突变提供了基本的“材料”。
理所当然的,随着地球人口的激增,进化演变也会明显加速。
[达尔文进化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原创)
![[达尔文进化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b61fff1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6e.png)
[达尔文进化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原创) 篇一: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篇二: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女娲抟土造人上帝创造万物论据《圣经》记载:第一天,上帝创造了昼夜;第二天,上帝创造了天空;第三天,上帝创造了陆、海及植物;第四天,上帝创造了日月;第五天,上帝创造了动物;第六天,上帝创造了男人亚当;第七天,亚当问上帝,为什么世间万物独有我如此孤独?于是上帝取他的肋骨制造了女人夏娃。
生命,从何而来……说说你所知道的传说故事…探索?发现人类的演进Q达尔文进化论到现在仍然是生物进化论的主流学说…了解进化论理解进化论质疑进化论我们的感悟我错吗……7一个科学家小组在阿根廷南部发现了生活在白垩纪、有后足的蛇化石。
但它却像现在的蛇一样爬行,只是偶尔用一用它的腿…我为什么没腿?8高低最原始的简单生物物种由低级向高级逐渐进化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进化论内容,写一篇简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短的关于长颈鹿进化的小论文。
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
■达尔文和进化论■拉马克的生物进化观拉马克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
拉马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进化①自然选择学说由低级向高级进化通过自然选择完成进化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③人类起源于古猿12“我是达尔文的斗犬”我正在磨利牙爪,以备来保卫这一高贵的著作。
赫胥黎赫胥黎发展生物进化论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论证了“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它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赫胥黎威尔伯福斯赫胥黎威:赫胥黎先生,据说您是猴子的后代。
由猿进化赫:呵呵,我坚信进化论,人是___?___来的。
主教先生,您的祖上是上帝,那它是男的还是女的?由上帝创造的进化论威:人是由____?_______ ,我深信。
生物进化研究新进展论文
![生物进化研究新进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4acddbc77da26925c5b0f7.png)
生物进化研究新进展论文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生物进化研究新进展(石先生--摘要:分子进化学说着眼于分子层次的进化机制,自然选择学说着眼于群体水平的进化机制,两者结合把生物进化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另外,基因调控下的细胞分化、分子驱动机制均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生物进化原理。
关键词:进化论;分子进化;基因调控;分子驱动生物进化论是生物学科体系的轴心,有关进化的思想、事实、原理和规律始终贯穿于生物各分类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之中。
20世纪中后期,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其他学科(数、理、化、天文、古生物、生态等学科)与生命科学的相互渗透,在新的事实面前,有不少学者相继提出了一些新的进化学说。
尤其是生物进化的机制,进化的方式等方面的理论,不仅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生命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指导生产实践以及自然科学核心命题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对于生物进化规律的探索,属于自然科学的前沿课题之一,它对于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及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分子生物学与自然选择论综合揭示生物进化的机制20世纪遗传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一些学者,把遗传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与自然选择理论结合起来。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起来,人们又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规律,揭示出了进化的新机制,把生物进化理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如在基因突变、基因型与表现型、转录和转译、群体和基因库、遗传变异和进化速率、突变速率与进化、倒置和易位、DNA顺序重复的进化、基因流动、随机遗传漂变、建立者效应和瓶颈效应、多态性与平衡选择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为该新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现代综合进化论者认为,生物大分子的突变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物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
进化论论文-物种灭绝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进化论论文-物种灭绝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ebbb18183d049649b6658ab.png)
试述物种灭绝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物种灭绝是指物种的消失,死亡。
灭绝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物种总体适应度下降到零的表现。
物种灭绝主要有两类:一是常规灭绝,即进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在较少分布区内分类群中的一个或数个物种消失的现象;二是集群灭绝,指生命进化史上在较短时间内出现的大规模、大范围内的物种消失事件,它往往涉及到整个高等分类群的消失。
灭绝总是与新生相联系的。
生物进化史告诉我们,灭绝形成一系列新的物种,有灭绝才有新生。
因此,灭绝在生物进化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生物进化中不但有新的生物物种的产生,而且也有旧物种的灭绝。
灭绝也是生物进化中的重大事件。
自从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物种大灭绝现象已经发生过5次:地球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大约有85%的物种灭绝;在距今约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发生了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海洋生物遭到重创;而发生在距今约2.5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是地球史上最大最严重的一次,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第四次发生在1.85亿年前,80%的爬行动物灭绝了;第五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统治地球达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
对我们来说,最有名的灭绝事件是白垩纪第三纪物种灭绝,这次物种灭绝和人类最终出现有直接关系。
恐龙完全消失,哺乳动物得以大发展。
所以,物种灭绝看上去非常可怕,却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次次的灾难反而促进了生命的不断发展和进化,更催生了我们人类这种高级生命,在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终究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种种,物种灭绝与生物进化有着多方面的内在联系。
对于灭绝的物种而言,它们的消失显然是可悲的,但另一方面,大灭绝虽然造成很多种类的生物在短期内消失,但却使自然界空出了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和空间,而这对于新物种的产生是有利的。
因此,大灭绝也有其创新意义和进化意义,促使生物的水平进化和垂直进化。
由于它们的需消失腾出了生态位,为其它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机遇。
初中生物论文范文
![初中生物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20e92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f.png)
初中生物论文范文初中生物论文范文标题:动物进化的奇妙之处摘要:生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进化出了各种不同的形态和特征。
动物进化的奇妙之处体现在适应性进化、共同进化和退化进化方面。
本篇论文围绕这三个主题展开,具体说明动物进化的奇妙之处。
关键词:动物进化、适应性进化、共同进化、退化进化一、适应性进化适应性进化是指动物适应环境变化而发生的进化过程。
典型的例子是乌鸦和企鹅的羽毛颜色,它们的羽毛颜色逐渐演变成与环境融为一体的黑色,从而更好地保护自身不被天敌发现。
此外,猴子的尾巴和鸟类的翅膀形状也是适应性进化的结果。
猴子的长尾巴可以帮助它们保持平衡,方便在树枝上移动。
而鸟类的翅膀形状各异,适应了它们不同的飞行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共同进化共同进化是指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相互作用,互相影响而进行的进化过程。
一种典型的共同进化现象是花和昆虫的关系。
花花草草是为了吸引昆虫传播花粉,而昆虫也以花蜜为食,双方之间形成了共生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朵逐渐演化出各种形状、颜色和气味,以吸引更多特定的昆虫传播花粉。
另一个例子是猎物和捕食者之间的进化。
为了逃离捕食者的捕捉,猎物进化出更快的速度、更敏锐的感知和更好的伪装能力,从而提高生存的机会。
而捕食者则进化出更强大的捕食技巧和更高效的形态结构,以更好地捕食猎物。
这种相互作用促使猎物和捕食者之间的进化不断推进,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三、退化进化退化进化是指生物由于环境变化或缺乏适应环境的需要而退化的进化现象。
身处洞穴深处的盲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由于洞穴环境的特殊性,盲鱼逐渐失去了其视力和颜色。
眼睛退化为没有功能的眼睛和一些残留物,颜色也逐渐变淡,以适应洞穴中缺乏光线和食物的特殊环境。
另一个例子是无翅膀的飞鸟。
在某些环境中,没有翅膀可以减少能量消耗,更好地生存下来。
因此,一些鸟类失去了翅膀,仅保留了腿部,以适应这样的环境。
结论:动物进化的奇妙之处体现在适应性进化、共同进化和退化进化方面。
生物进化论文
![生物进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17cad86daef5ef7ba0d3ca0.png)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陈紫阳(陕理工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041班级,陕西汉中 723000)[摘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葛根植物的种类与资源分布,有效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保健作用,并对其在食用、美容等方面的综合开发利用做了分析。
[关键词]葛根;药理作用;开发利用生物的进化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从生物的起源到不断发展所经历的社会和自然的风云变迁来看,那是一个不可逆转,也无法超越的过程。
纵观生物进化的历程,小到分子,大到个体,他们所面临的进化似乎有些残酷,但是如果没有进化,就不会有进步。
早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里就有观点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只有在不断地进化发展中,才有可能生存下来,也只有在进化中体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性。
所以,生物的进化是必须的,是生存的需要。
进化,就是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
一般用以指事物的逐渐变化、发展,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
早期人们在日常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关于生物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知识,注意到生物机体的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逐步形成了朴素的生物进化思想。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他那个时代有关动物的知识的系统整理,把540种动物按性状的异同分为有血的和无血的两大群,每群之下又分为若干类。
他进一步提出生物等级即生物阶梯的观念,认为自然界所有生物形成一个连续的系列,即从植物一直到人逐渐变得完善起来的直线系列。
近代科学诞生以前,进化思想发展缓慢,当时广为流行的是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这种观点直到18世纪仍在生物学中占统治地位,其代表人物是瑞典植物学家林耐。
他所提出的分类系统虽然有助于揭示生物物种之间的历史联系,但他却把物种看作是上帝创造的不可改变的产物。
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新的与物种不变相矛盾的事实。
在大量事实的影响下,甚至像林耐这样坚定的神创论者,在晚年也不得不承认由于杂交的结果能产生新种。
和林耐的观点相反,法国学者布丰相信物种是变化的,现代的动物是少数原始类型的后代。
进化生物学论文
![进化生物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579e30d0740be1e650e9a8d.png)
进化生物学论文摘要:根据自己的遗传学特性阐述自己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包括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阶段,由小分子演化成为生物大分子,再到形成原始生命体的过程,包括原始的生命活动,都意味着生命的真正开始。
接着讨论了物种的进化,人类未来发展的可能结果和进化形态。
关键词:小分子人类的起源与进化遗传特性人工心脏发展前言:进化生物学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但又不仅仅是研究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研究进化的原因、机制、速率和方向,是追究事物或过程的因果关系的科学。
它不仅要从生物组织的不同层次揭示进化的原因,也要从时间上追溯进化的过程。
它吸收了生物学多个学科的成就,特别是将进化论与生态学、分类学、行为学综合起来研究有关的生命现象。
而进化生物学的基础就是进化论,进化论是生物学中最大的统一理论。
生物阶的复杂现象,诸如形态的、生理的、行为的适应,物种的形成和灭绝,种内和种间关系等现象都只能在进化理论的基础上得到统一的解释,也都只能通过进化生物学的研究而明确其内在的原因与机制,生物学各学科无不贯穿进化的原则和思想。
为了加深对进化生物学的理解,本论文将结合作者自己的遗传特征,来谈谈生物的进化和发展。
正文:谈到自身的进化和未来,我不禁在想,45亿年前的我们所有人的“祖先”都是那个原始膜不经意包裹有机质形成的小囊,当我们人类再回头研究生命起源时,让人感慨这是多么神奇,又是多么漫长,而且未来的我们(人类)到底会发展进化成什么样的?不禁感觉好神奇呀。
让我们一起探讨吧。
目前已确定自然界中有109种元素,其中生物体中已发现的元素近60种,主要是C、H、O、N、P和S,其次是Ca、Mg、Na和Cl等元素,这些元素都普遍存在于无机自然界,可见生命体中不存在特有的元素,其中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元素对生物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分子成分看,各种生物除含有70%的水和多种无机化合物外,还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糖类、脂质和维生素等。
其中,葡萄糖、ATP等在各种生物中都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而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虽然在各种不同的生物体中有不同的组成,但构成它们的单体却是一致的。
生物进化论科普论文
![生物进化论科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1704643169a4517723a392.png)
标题:生物与文化--对达尔文物种进化论的解释以及再思考正文:1xx进化思想的浅述1.1反驳人们对自然选择的错误理解谈起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相信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句名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三个信息:即生物之间存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会作用于这样的竞争,更适应环境的生物会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得以生存。
事实上,这是对达尔文进化思想的肤浅理解。
因为生存的最终目的是繁衍,仅仅说“适者生存”是错误的。
郑也夫在《阅读生物学扎记》中引用威廉斯的话:斯宾塞的名言“适者生存”被广泛地认为是对自然选择过程的高度概括,然而实际上这种想法引起若干错误的理解。
首先,生存并不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自然选择造就了鲑鱼和一年生植物这样的生物,它们只繁殖一次就死去。
生存增加适合度(fitness),也只在它增加生存以后的繁殖时才得以体现。
降低生命期中的繁殖率的基因,肯定将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即令它使个体的生存期延长。
1.2人们错误理解生存比繁衍更重要的原因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错误的理解为生存比繁衍更重要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以人类自身为标准去衡量自然了。
众所周知,人类的生命周期相对于自然中多数生物还是相当长的,而由于人口过多,生活资源相对越来越匮乏,或者其它原因,进入近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采取节育、避孕等措施以减少后代的产生。
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来人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生存。
作为自然生物中的一员,很多人就把这一思想转嫁到其它生物上面。
1.3正确的xx进化思想事实上,人们肤浅地理解达尔文的进化思想远非这一点,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达尔文主义呢?《物种起源》究竟给我们揭示了多少东西?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其不仅是达尔文提出来的,而且能更好的解释物种进化的机制。
迈尔将自然选择的解释模式分解为五个事实和三个推论。
第一个事实是群体潜在的指数增长,即繁殖过剩。
第二个事实是种群的稳定性。
三篇1000字高中生物科学论文
![三篇1000字高中生物科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99ae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3.png)
三篇1000字高中生物科学论文
论文一:细胞分裂与遗传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本过程之一。
本文将介绍细
胞分裂的两种类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我们将讨论这两种分裂
方式的不同特点以及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细
胞分裂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它们对生物体的影响。
论文二: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
基因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它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
息来实现特定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转
基因技术。
我们将探讨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环境领域的应用,并讨论其潜在的利与弊。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基因工程与伦理道德
之间的关系。
论文三:进化论与自然选择
进化论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解释了生物体的多样性
和适应性是如何形成的。
本文将介绍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和达尔文的
自然选择理论。
我们将探讨自然选择对物种适应性和进化的作用,
并讨论其在现代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进化论在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其与宗教观念的关系。
以上是三篇高中生物科学论文的简要概述,每篇论文需要根据题目进一步扩展内容。
关于进化论的完整论文
![关于进化论的完整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d9bfbe5a1c7aa00b42acb0a.png)
动物的进化过程论文Animal evolution•摘要: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创立140余年了,在其诞生之初,是作为一种假说被提出来的。
除达尔文本人从对一些植物,动物形态的观察得出的推论外,并没有什么化石证据。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书中论及化石时,标题为“不完美的地质记录”。
他承认在当时的化石研究中并未有证据显示有物种间过渡类型的存在,并指出这可能是最易于检验而又具有杀伤力的反进化论的理由。
他看到了进化论的先天缺陷,并希望后人能予以验证。
但是时至今日,进化论已成为一个公理;一个信仰;甚至一个宗教。
不能讨论,更不能批判,只能无条件接受,否则就将招致无情的围剿,甚至被贴上“伪科学”,“反科学”的标签而断送自己的研究前程。
在当今任何一本生物学杂志上,已经找不到任何质疑进化论的论文了。
SCOTT和COLE 在八十年代初,检索了当时的4000多种学术刊物,未发现任何一篇反进化论的论文,在68种与生物起源有关的学术期刊中,也未发现任何一篇是质疑进化论的。
GEORGE W.GILCHRIST在1997年调查了世界上最大的五种期刊数据索引,也未发现反进化论或非进化论的论文。
进化论者自豪地宣称,进化论对神创论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似乎进化论的合理性及不言自明性又得到了一次证明。
•Summary: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has created more than 140 years, at the beginning of its birth, is to be brought up as a hypothesis. In addition to Darwin himself on some plants, animal morphology ofinferences derived from outside, and there is nofossil evidence. Darwin in the origin of species and fossil in the book titled "geological record of the imperfect". He admitted that at the time of research does not there is evidence that a species of fossil transitions between types exists, and points out that this is probably the easiest reason for inspection and destruction against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He sees the evolution of birth defects, and hoped that future generations would be verified. But today, evolution has become an axiom; a belief even a religion. Cannot be discussed, let alone criticism, only unconditionalacceptance, or encirclement of ruthless, even being labelled "pseudoscience" and "anti-science" label and ruined his research career. In any one of thebiological journal, papers has not found anychallenges to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SCOTT and COLE in the early 80 's, retrieving more than more than4,000 academic journals at the time, did not find any anti-evolution of the paper, 68 species of biological origin-related journals, found no one is questioning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GEORGE w. GILCHRIST in 1997, five of the world's largest periodical index, also did not find against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or non-evolutionary thesis. Evolutionists are proud to claim that evolutionary creationism have achieved a decisive victory. Evolution of rationality and not appear to be self-evident has been proved once again.••关键词:化石,动物 , 进化论 , 生物•Fossils, animals, evolution, biology•引言•事实真的如此吗?进化论已是绝对的真理了吗?其实不然,SCOTT和COLE的工作还发现。
进化生物学课程论文
![进化生物学课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882acf4028915f804dc2c5.png)
浅析生物的微观进化与自然选择摘要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理论, 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基础。
当前,由于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飞速发展,它们就各自的研究对象在宏观和微观上不断地拓展和深入.并在小同的层次上形成了了泛的交叉、渗透和融合,现代的进化生物学研究从宏观的表型到微观的分子,从群体遗传改变的微进化到成种事件演化的宏进化,从直接的化石证据到基于形态性状的证据和环境变迁的综合推理,从基于遗传基础的比较基嗣组学到演化机理的进化发育牛物学等。
在生命科学、其他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通力合作下,综台遗传、发育和进化等研究领域纳各种理论成果,生物进化理论即将出现也一定会出现的一个新的大综合和太统一。
本文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学术价值进行了充分的分析, 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就该学说生物进化证据、自然选择对象和选择的作用以及学说的研究范围进行了再探讨。
关键词微观进化自然选择研究进展局限性前言生物进化论是生物学科体系的轴心, 有关进化的思想、事实、原理和规律又始终贯穿于生物各分支学科的教学之中。
20 世纪中后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其他学科与生命科学的相互渗透, 在自然选择及微观进化等理论的基础上许多学者相继提出了一些新的进化观点或学说, 尤其在生物进化的机制、方式等方面的理论不仅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生命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等自然科学的核心命题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进化理论的历史回顾1.1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法国学者拉马克(Lamark)于1809年发表《动物哲学》一书,详细阐述了他的生物进化思想。
他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都具有变异的特性,主张生物由进化而来,生物的进化是一个连续而缓慢的过程。
其观点大体包括三部分:(1)环境对生物具有影响作用。
环境的改变能引起生物的变异,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2)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即经常使用的器官会变得越来越发达,不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退化或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起源与进化吕晓莹1(1.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进化史,分别从现代人类的生物学分类、人类的进化历程、人类未来进化方向的预测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最后,总结出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离不开环境的改变,各个进化阶段均会产生某些适应性特征,如颅容量和身高的变化,甚至到了一定时期,可能会出现第三性替代男性。
关键词:人类、起源、进化、特征Human Origins and EvolutionLv Xiaoying1(1.School of Life scienc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Abstract: The main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e history of human evolution, respectively, from modern human biological classification, history of human evolution, the human evolutionary direction of future projections of these three aspects of research.Finally, summed up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mankind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environment changes,the variousevolutionary stages will produce some adaptive features, such as cranial capacity and height changes, or even to a certain period, there may be a third alternative to male sex.Key words: Human, origin,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1.人类的生物学分类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人是生物的一种,也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人类在生物学的分类为:域:真核域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亚纲:真兽亚纲)目:灵长目科:人科属:人属种:智人种2. 人类的进化历程人类与人猿存在某种亲缘关系,具有共同的祖先。
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大型陨石撞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造成巨大灾难,当时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进化。
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金丝猴、狒狒与猿)。
2.1 森林古猿森林古猿体质特征界于猿类与人类之间,且肢骨尚未特化。
可能是现代的大猿(黑猩猩和大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与大猿相比,下肢更适于直立行走,双手日益灵巧。
2.2 南方古猿开始可以直立行走。
分成两个主要类型:纤细型和粗壮型。
纤细型演化成能人,而粗壮型则灭绝了。
2.3 能人颅骨和趾骨更接近现代人,而且牙齿比粗壮南猿的小 。
2.4 直立人直立人骨壁厚,仍带有猿类特徵,如头盖骨低平,眉骨粗壮,吻部前伸。
北京人、蓝田人、郧县人等都属于直立人 。
2.5 早期智人完全直立,但还带有一些原始性状。
如眉嵴仍比较粗壮,并且头盖骨向后倾斜,颔骨向前突出。
例:广东的马垻人2.6 晚期智人脑颅较高较圆,面部较扁平,眉嵴不成连续的条形骨嵴。
通常也叫做现代人,开始分化出四大人种。
例:山顶洞人智人 南方古猿 能人直立人森林古猿3. 人类未来进化方向长期以来, 学术界普遍认为, 晚期智人(大约距今3万年前) 的体质特征同现代人基本相似,所以又被称为“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
进人全新世, 人类的体质特征基本不再发生变化。
近些年来,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个全新世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人群的遗骸进行了研究, 发现近万年来, 全新世人类的体质特征仍在进化, 其颅容量、身高等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微观的演化。
很多人不禁提出疑问, 我们还在进化吗? 末来人类演化的趋势如何?3.1 颅容量、身高变化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 颅容量的变化幅度较大。
生活在距今600一70万年前的托麦人, 其脑量与黑猩猩接近;距今440 一150 万年前的南方古猿, 其颅容量为40一530 毫升左右;距今250一160万年前的能人, 颅容量为510一752毫升;距今170一20余万年前的直立人, 颅容量为60一1251毫升, 平均为1050毫升左右;距今20 一10 余万年前的早期智人, 颅容量为110一150毫升;距今约10 一3万年前的晚期智人, 在世界各地都有所发现, 颅容量为1300 一1750毫升。
我国更新世晚期智人山顶洞人的颅容量为1300一1500毫升, 柳江人的颅容量为1400毫升。
颅容量大小的降低, 意味着颅骨尺寸的缩小, 人类体质特征仍在变化。
人类学家的研究发现, 身高的大小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距今6000 一4000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 男性身高平均为1.65 米, 女性为1.54 米。
距今3000 一1800年的西周以及西汉时期居民, 男性身高平均为1.67米, 女性身高平均为1.5米。
隋唐、宋明时期, 男性身高平均为1 .6 米, 女性身高平均1.56米。
19世纪60年代, 身高曾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据统计, 1934年, 上海7一14 岁男女学生的身高, 比1931一1932年同龄学生平均矮了5.7 一7.3厘米。
目前, 我国成年男性身高平均为1 .69米, 女性身高平均为1.58 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身高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不会永远呈现增长的趋势。
据调查, 在身高都较高的家庭里, 其后代的身高不会一代高于一代,达到一定程度后, 其后代的身高会呈现。
3.2 人类未来发展美国华盛顿大学古生物学家彼得·沃特在《未来进化》一书中推断,人类至少还能再存在5亿年。
根据过去的进化理论和目前人类发展趋势,科学家给出了人类未来发展的5种道路。
幸存人单一人基因人不同肤色融合到一起,眼睛比现代人大,种族特征逐渐消失。
一百万年后,高度全球化的后果可能是不同人种均被同化,不同肤色融合到一起,种族特征逐渐消失。
进化为“单一人”会实现所谓世界大同。
3.2.2 幸存人具有抗辐射能力,他们的眉毛和皮肤都能防辐射。
如果不同人群被长期分隔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种族就会自然产生。
比如,如果全球遭受致命生化恐怖袭击,对该生化病毒具有抵抗力的人将存活下来并在被污染的环境下繁衍具有免疫力的后代。
而那些没有免疫力但在庇护所求生的人就在被隔离的区域形成自己的种族。
3.2.3 基因人基因和药物相结合,使其智力增强,体格更健壮。
社会评论家约耳·加罗认为,基因技术目前发展迅速,塑造“基因人”也代表着人类进化的新类型。
这种基因进化要比生物进化、甚至是文化进化来得更加迅猛。
生物进化用了数百万年,那么基因进化成一个新的人种又需要多长时间呢?加罗的答案是20年。
3.2.4 半机械人人类同机械结合,最终将无所畏惧。
未来,技术的发展允许科学家在人类大脑内植入智能芯片,让我们更加聪明。
但问题是,在身体中加入了智能机器后,人类作为一个自然物种还会存在吗?有科学家推测,真正具有智能的机器人很可能在2030年前诞生。
当机器人进化到完全超出人类的层面时,他们的地位甚至会高于人类,成为新一代的地球主宰。
3.2.5 太空人在星际旅行期间,他们的形体和头发会发生变化。
如果人类的寿命足够长,那么为了生存,我们只能向其它星球扩张,从而形成新的人种。
想到达遥远的星球,科学家就必须建造大型太空飞船。
低重力状态下人类的四肢无需像在地球般发达,人类的毛发也不再有用。
人类到底是在退化,还是在继续不断完善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一直莫衷一是。
近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上发表了几位科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科学家认为,在现代人之后可能会出现一种更为完善的新的人种。
另外,由于Y性染色体的不断消失,男人作为一种物种有灭绝的可能,取而代之的将是另外一种第三性人。
致谢衷心感谢朱碧岩老师的悉心指导!参考文献:[1] 吴秀杰. 人类还在进化吗?[J]. 科学世界. 2006(12)[2] 吴汝康. 人类起源研究的新进展[J]. 百科知识. 1994(10)[3] 闫虹庚,方斌,张馨雅. 综述:人类进化与展望[J]. 大视野. 2008(07)[4] 许汉奎. 苏皖地区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J]. 自然杂志. 2006(05)[5] 杨睿,赵祺,袁俊杰. 弗洛勒斯人——《指环王》中的霍比特族[J]. 化石. 2006(03)[6] 吴汝康. 中国古人类研究现状[J]. 第四纪研究. 1995(02)[7] 朱文清. 人类的起源[J]. 生物学教学. 1997(12)[8] 吴秀杰. 化石人类脑演化研究概况[J]. 人类学学报. 2003(03)[9] 张银运. 鄂西“南方古猿”和印尼早更新世若干人类化石[J]. 人类学学报. 1984(02)[10] 吴汝康. 对人类进化全过程的思索[J]. 人类学学报. 1995(04)[11] 徐俊培. 人类的进化[J]. 世界科学. 2006(08)[12] 周兴文,郭晓华. 试探人类未来的演化趋向[J]. 生物学通报. 2007(04)[13] 向韶. 人类正在进化为超人,是选择权还是厄运?[J]. 温州瞭望.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