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合理选择统计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组内公开课《统计图的选择》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组内公开课《统计图的选择》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图的选择》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本节课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优缺点,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不同统计图的适用场景,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不同统计图的适用场景,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数据,如班级学生身高、成绩等。
2.准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模板。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班级学生身高、成绩等数据,提出问题:“如果要用统计图来展示这些数据,你会选择哪种统计图?为什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图知识。
2.呈现(10分钟)展示不同统计图的模板,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统计图,根据实际案例数据进行绘制。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4.巩固(10分钟)各组展示自己绘制的统计图,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统计图。
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如何根据成绩分布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选择统计图。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图的选择PPT文档23页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统计图的选择∣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统计图的选择∣苏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统计图的选择∣苏教版一、教学内容1. 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 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 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应用。
2.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份关于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统计图表示这份数据。
2. 条形统计图的介绍和应用:讲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展示一些条形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不同类别的数据。
3. 折线统计图的介绍和应用: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展示一些折线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适用于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4. 扇形统计图的介绍和应用:讲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展示一些扇形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各部分数据占总数据的比例。
5.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例如,展示某地区去年每个月的平均温度,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6.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选择合适统计图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解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7.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关于选择合适统计图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8.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条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不同类别的数据折线统计图:适用于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各部分数据占总数据的比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某学校六(1)班和六(2)班学生人数如下:六(1)班:男生25人,女生30人,共计55人。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主要的调整与变化(一)新增选择统计图的内容,删去众数和中位数根据本套教材“统计与概率”部分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本册教材教学扇形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
与实验教材相比,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考虑到在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以准确、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材在扇形统计图教学之后,体会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与方法,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二是由于数学课程标准不再要求学生认识众数和中位数,且学生在现阶段很难弄清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联系与区别,本次修订删去了实验教材中众数和中位数的内容。
(二)前移转化的策略,增设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内容首先,转化的策略是数学学习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策略,且在六年级上册学习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时,经常需要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适当前置转化的策略,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用策略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验转化策略的实际价值,提高运用策略的自觉性。
因此,本套教材把“转化的策略”安排在五年级下册教学。
其次,解决问题时,一般不会单纯、机械地套用既有的经验和模式,而要根据已知信息,灵活运用已经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方法,尝试把新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或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此,教材在六年级下册增设“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选择策略的灵活性,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
新|课|标|第|一| 网(三)合理整合“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本次修订,对实验教材中“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筛选与重新整合。
全册共安排了三次活动,分别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安排的《大树有多高》,以及在《总复习》单元安排的《制订旅游计划》和《绘制平面图》。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扇形统计图》单元教材分析

《扇形统计图》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
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关系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教学扇形统计图,要使学生认识它的特点。
了解它的用处,能够看懂统计图所呈现的数据信息,能够利用统计图给出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不同,体会根据内容合理选择统计图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不要求制作扇形统计图。
因为制作扇形统计图需要扇形的知识,要计算扇形的圆心角,而小学数学只简单认识扇形,不教学画扇形,所以小学生不具备制作扇形统计图的知识与能力。
况且,人们已经很少手工制作扇形统计图,利用计算机画出扇形统计图,即方便又准确,而且十分美观。
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一)直接呈现扇形统计图,鼓励学生仔细看图,了解图中的数据信息,并利用统计图例的百分数进行有关的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例1初步教学扇形统计图。
在给出“我国陆地总面积大约960万平方千米”的同时,呈现一幅“我国陆地各种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
这是一幅扇形统计图,里面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形各占陆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教材采用直接呈现的方式,引出扇形统计图,是由于两点原因:一是不教学扇形统计图,没有必要呈现扇形图的形成过程;二是学生能够看懂扇形图的信息,不需要给予其他帮助。
在呈现扇形统计图以后,教学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学生独立看图,交流“从扇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
大多数学生会一一说出图中的五个百分数,并且根据五个百分数的大小关系以及扇形统计图例五个扇形的大小,看出山地面积最大,丘陵面积最小。
接着体会每一个百分数的意义,明白我国陆地总面积是单位“1”的数量,整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
然后感到扇形统计图不是呈现五种地形的面积各有多少,而是分别表示每种地形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学生看到、想到并说出上述内容,就初步认识了扇形统计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讲义-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讲义+练习)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知识点01: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总数量,用圆中每个扇形分别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这样的统计图叫作扇形统计图。
知识点02:统计图的选择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扇形统计图;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选择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0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只能看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不能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
知识点04:已知总数量,根据扇形统计图求各部分量是多少,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考点01:扇形统计图【典例分析01】如图是彤彤家12月份生活支出费用情况的统计图。
(1)彤彤家12月份购物支出费用最多,其他支出费用最少,赡养老人支出费用占总支出的17%。
(2)如果彤彤家12月份总支出费用是1500元,彤彤家12月份的教育支出费用是多少元?(3)如果彤彤家12月份生活费支出费用是200元,彤彤家12月份总支出费用是多少元?【分析】(1)把12月份的总支出看作单位“1”,减去已知各项支出的分率,求出赡养老人的分率;观察扇形统计图即可得出各支出费用占比的多少;(2)用总支出乘教育支出费用占的分率即可;(3)用生活费支出除以对应的分率10%即可。
【解答】解:(1)1﹣36%﹣10%﹣9%﹣28%=17%答:彤彤家12月份购物支出费用最多,其他支出费用最少,赡养老人支出费用占总支出的17%。
(2)1500×28%=420(元)答:彤彤家12月份的教育支出费用是420元。
(3)200÷10%=2000(元)答:彤彤家12月份总支出费用是2000元。
故答案为:购物,其他,1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关键是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变式训练01】如图是某班学生上学的三种方式(乘车、步行、骑车)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苏教版 (共37张PPT)

60
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图
50
40
30
20
10
0
亚洲
非洲 拉美/加勒
欧洲 北美洲
图 中 看 出 2050 年 哪 洲 人 口 最 多 ? 大概多少亿人?
哪洲2050年人口不到10亿?
议一议1:从条形统计图可以观察到什么?如何正确读取信息?
1.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读取各个项目的具体数据信息; 2.正确读取信息的方法步骤: (1)识别条形统计图的横纵坐标; (2)按要求读取所需要项目的数据。
数量 35
30
(块)25
20
金牌
15
银牌
10
铜牌
5
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年份
3、复合条形统计图 现对某班男女同学的数学成绩进行了统计,试用复合条形统计 图绘制出来.
等级
优
性别 人数
男
8
女
6
良
及格
5
7
10
4
人数
10 9
8 8 7
6 6 5 4 3 2 1 0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学习目标
1.能从不同层次研读统计图,会根据数 据分析隐在图内信息。
2.在研读、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 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3.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 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 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导入新知
同学们,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我们 的生活都离不开统计。这节课,我们 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 理选择统计图。
优
男
女
10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PPT课件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7天
35天
42天
65天
2014年 72天
要想使统计图能够清晰、有效地反映2010~2014年
该市空气质量优质天数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应该选择哪
一种统计图呢?
折线统计图
要想使统计图能够清晰、有效地反映
2010~2014年该市空气质量优质天数的变化情况, 应该选择折线统计图。
一 扇形统计图 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谈话导入
这三幅统计图都反映了六年级一班同学阅读课外 书的情况,你能用学过的统计知识描述一下吗?
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扇形统计图表示阅读各种课外书的人数占六年级一班总
人数的百分之几;折线统计图表示下半年各月阅读课外书的 本数;条形统计图表示阅读课外书所用的时间及人数。
下表是近三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总数前4 名国家的奖牌获得情况。
第27届
第28届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39
25
33
俄罗斯
32
28
28
中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8
16
15
澳大利亚
16
25
17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35
40
26
中国
32
17
14
俄罗斯
28
26
37
澳大利亚
17
16
17
第29届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中国
51
21
28
美国
36
38
36
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1.2选择统计图课件(共18张PPT)

(3)2011~2021 年,哪两年间李大伯家的收入增长最多?
(4) 2021 年李大伯家的年收入比 2011 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三、基础强化: 1、下面两组数据,分别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
说一说,画一画。
2、下面是六年级同学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统计 图,
仔细看图后解答相关问题。
(1)喜爱篮球的同学 占全年级人数的( )%;
(1)哪一种品牌粽子销售量最大? (2)补全图1中的条形图。
能判断出哪种运动项目喜欢的人数最少吗? 请说明理由。
五、总结反思: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3、折线统计图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显示数据的
苏教版小学数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统计图、折线统计 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不同统计图从不同的角度 分析数据,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经历统计图比较和数据分析等过程,体会各类统计图表示 数据的不同方式的特点,感受统计图的作用。进一步发展数据 分析观念。 3、感受统计图与生产生活联系,体会统计图的应用价值。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1)上面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2)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 科普 )课外书, 下半年各月阅读课外书本数是怎样变化的?
平均每星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在( )的人数最多,
(
)的人数最少。回答上面的问题,
应该分别看(
)统计图。
(3)你还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变化趋势,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第02讲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六年级下册数学寒假自学课(苏教版)

第02讲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知识梳理】1、明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
(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从图上无法直接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但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还能够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能看出数量变化的幅度。
(3)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以直观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易于比较数量之间的差别。
【典例精讲】例1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截止4月7日24时,我市疫苗累计接种超66万针次。
如果要统计4月7日以来清江浦区每日接种人数的多少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如果要反映每日接种疫苗的人数增减变化情况,应选用了( )统计图;如果要反映我市各县区接种人数与接种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应选用( )统计图。
【分析】一般来说,如果几个数量是并列的,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时,选条形统计图。
如果表示一个量或几个量增减变化和发展变化趋势,则选折线统计图。
如果要求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则选扇形统计图;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统计图的作用可知:统计4月7日以来清江浦区每日接种人数的多少情况,应选用条形统计图;如果要反映每日接种疫苗的人数增减变化情况,应选用了折线统计图;如果要反映我市各县区接种人数与接种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应选用扇形统计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的选择,牢记三种统计图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例2下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记录了小玲家上月部分费用的支出情况。
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水电、通讯等费用占支出金额的14即25%,再根据统计表可知:伙食费占支出金额的35%,进而可知其他费用占支出金额的1-25%-35%=40%;用支出金额乘以各自所占分率即可得出各自的费用金额。
【详解】由分析可得:水电、通讯等费用占支出金额的25%;其他费用占支出金额的1-25%-35%=40%。
水电、通讯等费用:1500×25%=375(元)伙食费:1500×35%=525(元)其他费用:1500×(1-25%-35%)=600(元)故答案为:25%;375;525;40%;60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与统计表的综合应用,解题时要明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

(2) 如果参加美术小组的一共有14名同学,那么参加舞蹈小组和体育小组的各有
多少名同学?(6分)
14÷35%=40(名)
舞蹈小组:40×40%=16(名)
体育小组:40×25%=10(名)
(3) 如果你是班长,想组织全班同学举办联谊赛,为了吸引较多同学参加,你会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第一单元自主检测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得分: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1. 要反映某县城近五年的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应选用( 折线 )统计图。 2. 想统计汉字听写大赛各分数段的人数,应选用( 条形 )统计图。
3. 网购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李叔叔想统计上网购物各年龄段人数所占百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4. 六年级一班的同学每人都报名参加了一个兴趣小组。其中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 占40%,参加器乐兴趣小组的占25%,参加写作和数学兴趣小组的各占10%,还有 15%的同学报名参加了英语兴趣小组。 (1) 在右图中标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报名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
略
(2) 书法兴趣小组一共有24人,请将其他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入 下表中。
2. 判断。
(1) 统计我国五大名山的海拔高度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
(2) 扇形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
(3) 统计六年级二班各组同学的捐款情况可以用条形统计图,也可以用扇形统计
图。
(√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3. 下面的数据分别选择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1) 小明对全班40名学生进行了“你最喜欢哪门课”的调查,获得数据:语文占 10%,数学占30%,英语占10%,体育占30%,其他课占20%。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选择统计图》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选择统计图》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选择统计图》优秀教案,主要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对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难点:培养学生对统计图特点和作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统计图的作用。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总结统计图的特点。
3.采用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统计图的图片或实物。
2.准备统计图的选择题或案例分析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统计图表示出来。
2.学生尝试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体会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呈现(10分钟)1.教师展示几个实际情境,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学生根据情境选择统计图,并解释选择的原因。
操练(10分钟)1.教师给出一个统计图选择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和思考过程。
巩固(10分钟)1.教师提供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拓展(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小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选择统计图的重要性。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图的选择PPT23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一至六单元思维导图

圆柱从上到下一样粗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策略列举策略假设策略先假设再调整策略画图策略方程策略分数转化为比推导图形公式有序列举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依次调整两部分量的大小假设小的,先算出来的是大的经典问题:鸡兔同笼“假想构成法”:假设大的,先算出来的是小的先假设两种量同样多或差不多再根据计算结果对比调整结果相等停止调整直观清楚费时费力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式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分数转化为份数不重复不遗漏主要类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步骤优缺点主要步骤结果相等停止调整计算每一次调整的结果并对比先进行假想的构成,然后在假想的条件下,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1)已知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兔各多少:(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时,求鸡、兔 各多少:(3)已知总头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时,求鸡、兔各多少:方法一:假设全是鸡,兔数 =(总腿数-总头数×2)÷(4-2);鸡数 = 总头数-兔数方法二: 假设全是兔,鸡数 =(总头数×4-总腿数)÷(4-2);兔数 = 总头数-鸡数方法一: 假设全是鸡,兔数 =(总头数×2-鸡兔脚数之差)÷(2+4);鸡数 = 总头数-兔数方法二: 假设全是兔,鸡数 =(总头数×4+鸡兔脚数之差)÷(2+4);兔数 = 总头数-鸡数方法一: 假设全是鸡,兔数 =(总头数×2+鸡兔脚数之差)÷(2+4);鸡数 = 总头数-兔数方法二: 假设全是兔,鸡数 =(总头数×4-鸡兔脚数之差)÷(2+4);兔数 = 总头数-鸡数依据:E表示东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了解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小宇收 集了这个班2011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分别制成了 下面三幅统计图。
(123)上从你面哪还三幅能幅统从统计计图图能分 看中别出获表六得示年哪什级些么一信?班息同? 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从哪幅统计 图能看出下半年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情 况?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时 间的多少?
2020/8/4
小结
• 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 你有什么收获?
2020/8/4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020/8/4
统计图
条
折
扇
形
线
形
统
统
统
计
计
计
图
图
图
2020/8/4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 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020/8/4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用整个圆面积
特 用直条的 点 长短表示数
量的多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伏 的表增用示减折数变线量化起。表 圆 积 占示内总表总的数示各数扇的部,形百分用面分数。
2020/8/4
2020/8/4
下面是李大伯家收入情况统计图
2020/8/4
(4123)20102年~李20大12伯年家,的哪年哪各两 收项年入收间比入李2最分大0多别伯02,是家年哪多的增项少收长收万入了入元增百最?长分少最? 之各多几占??年收入的百分之几?
4.下面两组数据,分别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说一说,画一画。
2020/8/4
为了了解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小宇收 集了这个班2011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分别制成了 下面三幅统计图。
2020/8/4
为了了解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小宇收 集了这个班2011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分别制成了 下面三幅统计图。
2020/8/4
从图中能 从图中能清 从图中能清楚
作 清楚地看出 楚地看出数量 地看出各部分与
各数量的多 增减变化的情 总数的百分比,
用 少,便于相 况,也能看出 以及部分与部分
互比较。
2020/8/4
数量的多少。 之间的关系。
为了了解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小宇收 集了这个班2011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分别制成了 下面三幅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