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
各地文化产业案例分析
![各地文化产业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2306ede009581b6bd9eb69.png)
猎猎大唐风巍巍华夏碑-------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曲江模式一、大唐文化引爆曲江(一)西安的历史文脉(二)西安的区域社会环境二、创生曲江(一)识读曲江(二)打造大唐文化传播的环境1、满足公众回归感2、塑造文化认同性3、打造传播利剑:曲江文化产业集团三、激活曲江-------新区运营模式(一)曲江昔日(二)曲江新区的运营和环境建设1、体制改革2、环境建设四、升级曲江--------大明宫遗址公园和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的开发(一)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价值1、唐史研究价值2、发展“道北”3、大西安战略价值(二)如何开发大明宫遗址1、基础设施的建设2、文化活动的锻造(三)开发法门寺景区的价值与策略1、开发法门寺景区的价值2、如何开发法门寺佛文化景区五、大唐文化传播模式与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一)城市品位之源(二)大唐文化传播模式总结(三)展望审视区域性文化资源--------安徽宿州文化产业调研一、宿州文化产业调研计划(一)调研环境(二)调研目的(三)调研内容(四)调研对象(五)调研方法1、座谈法2、实地走访3、二手资料收集整理4、调查问卷(六)样本分析二、宿州文化产业调查分析(一)宿州市各职能局领导座谈观点摘要1、宿州文化资源丰富2、宿州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问题3、宿州文化产业园区建设4、宿州体育产业5、宿州文化产业规划6、宿州文化资源丰富7、宿州文化人才建设(二)埇桥区各职能局领导座谈观点摘要1、埇桥区文化资源2、埇桥广电产业3、埇桥马戏产业4、埇桥文化旅游产业(三)萧县各职能局领导座谈观点摘要1、萧县书画产业2、萧县广电产业3、萧县文化旅游产业三、宿州文化产业发展对策1、积极制定并落实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为宿州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2、加强宿州文化遗产及民俗文化的科学分级及挖掘整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文化资源3、支持重点产业,通过组建文化产业集团、举办节庆活动等方式推进宿州文化产业快速发展4、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筹建宿州文化产业发展基金5、建设各类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培育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集聚力6、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7、支持文化政策、理论和产业信息研究,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支撑和信息基础8、建立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和协调机制9、推动和引导文化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治与行业自律10、实行“城市文化发展总规划师制度”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11、开展文化产业发展主题年建设活动12、加强各类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传承水乡古镇文化发展乌镇旅游产业一、梦里水乡--------乌镇(一)历史渊源从“乌戍”--------“乌镇”(二)发展现状:传统文化传播者与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二、乌镇的发展模式(一)“枕水人家”+“西栅景区”(二)三期工程:保护与开发1.一期工程:东栅景区2.二期工程:西栅景区三、乌镇文化保护:传承中的创新(一)文化产业各要素之间交叉相融,产业链条逐渐完善1.文化与旅游的结合2.旅游与媒体的结合3.旅游与营销的结合(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辅相成1.乌镇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价值(1)文化交流(2)文化教育(3)审美娱乐2.乌镇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三)保护民俗旅游资源,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平衡1.合理开发,科学规划2.整体保护,提升古镇旅游价值四、乌镇可持续发展的隐忧和探索(一)乌镇可持续发展的隐忧1.人流量过大影响古镇人文环境和安全环境2.旅游商品过于雷同,定价混乱3.分开捆绑式门票定价过于商业化4.文化活动流动性、互动性不强,易引起市场呆滞5.以古仿古,破坏原生态文化(二)乌镇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探索1.健全环境监督体系,强化旅游环境管理2.加强旅游商品的质量管理,建立规范的价格体系3.加强对原有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强自身的原真性4.加强品牌建设,实现多元化,多层次经营5.各同类古镇垄断竞争,乌镇应不断发掘自身优势(1)能达到旅游产品的保护和开发的相对平衡(2)大面积的广告效应宣传乌镇6.加强江南古镇的资源整合(1)信息资源整合(2)旅游资源整合。
西安曲江新区案例分析
![西安曲江新区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878fa0ba1aa8114431d9fa.png)
板块名称
唐风商业板块 旅游休闲板块 商务会展板块 科教文化板块
占地面积
主要特色
主要产品
依托大雁塔——大慈恩寺历史风貌区及大雁塔南北广场,以唐风 大唐不夜城、大唐商业广场、大唐御街 、大唐素食坊、大雁塔北广场 、 约2平方公里
11
曲江新区-布局与产品
依托遗产旅游提升、多引擎产品、产业互融,成就“曲江模式”
模式创新——“文化+旅游+人居+商业”复合式开发模式
大雁塔
空间格局:“一心、两带、三轴、四个板块”
“一心”:以大雁塔为整个曲江的核心; “两带”: 既贯穿整个新区,宽100米的唐城遗址保护绿带;分布在绕城高速两侧共100
曲江新区
曲江新区 — 国家级文化旅游新区,近郊文化新城的典范
项目简介:原名曲江旅游度假区,陕西省、西安市确立的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 园区、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奖等众多荣耀于一身。 区位交通: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新区距离机场28km,火车站9km,市区二环2km,城市CBD3km。 规划范围:项目核心区域面积40.97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5.88平方公里,同时辐射带动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法门寺文化景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和 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等区域,发展区域总面积近150平方公里
占地约3 平方公里Fra bibliotek致力于打造国际级的会展产业集群和商务港
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写字楼、星级酒店、餐饮娱乐、商业超市、商务 公寓、停车场、物流中心、展览总部基地、科技产业园、旅游中心
文化产业新典范
![文化产业新典范](https://img.taocdn.com/s3/m/f925596c783e0912a2162a10.png)
文化产业新典范[摘要]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各种产业业态百花齐放。
西安也响应国家号召,在文化产业方面开辟新的天地。
西安作为一个历史名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为了展示西安的历史文化,曲江新区应运而生。
本文首先对曲江新区做出介绍,从曲江新区的初步成功中总结可以推广的经验,最后对曲江新区的未来发展给出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新业态曲江新区[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08-0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作为国民精神的支撑物,文化产业也在迅猛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我国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不管是何种界定,其本质都是提供文化产品供广大群众消费。
因此可以认为广大人民群众消费的文化产品都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
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
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其国际竞争力。
我国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做到文化的复兴。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全国多处建立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
同时,文化产业突破传统的简单模式,向着多元化、集群化发展。
文化产业被喻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是当今时代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对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多,如何把握这一发展方向,是每个力求发展的城市必须考虑的问题。
西安市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西安市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7f4c3b14791711cc79179e.png)
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发展考察报告一、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发展概况曲江新区是以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
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实施“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产业强区”战略,立足于曲江文化产业核心集聚区,坚持集团化建设和企业集聚并行的发展模式,突出盛唐文化特色,着眼国际化视野,通过大项目带动、大集团引领、大产业聚集,规划开发了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公园、大唐不夜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30多个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项目,组建了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曲江会展集团、曲江影视集团、曲江演出集团、大明宫投资集团六大文化产业集团,形成了“曲江文化”、“曲江旅游”、“曲江影视”、“曲江演艺”等系列文化品牌,全面提升了曲江文化产业园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00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预计今年实现文化产业产值50亿元,被各界誉为文化创新和城市发展的曲江模式。
近年来,曲江模式加快向外辐射发展,形成了曲江文化景区、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法门寺文化景区、西安城墙景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楼观中国道教文化展示区等六大文化板块竞相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格局,总辐射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奠定了整个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基础,加快了西安市“文化高地、引领西部、示范全国”的文化产业战略步伐。
二、曲江模式的成功经验通过实地学习考察,我们认为,曲江模式中最值得我市借鉴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基础。
曲江新区生存的大环境是古都西安,而西安的大部分文化遗址也都分布在曲江新区,大唐芙蓉园遗址、大雁塔、曲江池遗址、唐大慈恩寺遗址等相对分散但又相隔不远,曲江新区管委会以盛唐文化为主题,面向国际招标,高端策划创意,超前规划设计,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和产业开发两种形式,把这些分散的、有关联的文化遗产“纵横联通”,形成了一个唐文化气息浓郁的大曲江文化景区。
曲江新区管委会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牵头开发与各景区配套的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商业设施、基础设施,通过城市价值兑现反哺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了产业园区的文化品位和生态环境,使曲江迅速成为西安文化旅游的重要集散地,每年来曲江新区旅游参观考察的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进而带动了影视业、演艺业、会展业、衍生产品运营和房地产业。
文化资源开发成功案例分析
![文化资源开发成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5d102c7375a417866f8f68.png)
文化资源开发成功案例分析——西安曲江一、项目名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二、开发背景曲江新区是一个以陕文投公司、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为航母,引领大明宫投资集团、法门寺集团等文化产业巨轮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矩阵。
由国家旅游局规划司、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外事司、国家环保部生态司、中国旅游协会、亚太旅游协会建设指导;“曲江文化景区”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统筹;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美国艾迪泰克设计咨询公司、北京北奥艺通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策划规划开发建成。
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资产达到158亿元,其中:陕西省文化产业投资控股公司总资产22亿元;大明宫集团总资产44.09亿元;法门寺集团总资产31.29亿元。
曲江新区的产权拥有方为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管理有西安大唐芙蓉园、西安曲江海洋世界、法门寺文化景区、曲江池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
这其中,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在政策支持方面:强化对文化产业的服务管理职能;简化经营审批手续。
另一方面,政府还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税支持,包括:设立“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设立曲江新区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为相关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建立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成立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理事会和各专项基金评审委员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鼓励文化产品出口,推进国际合作等。
三、开发过程西安曲江新区前身是1993年依据国务院文件精神设立的以发展文化旅游为核心产业的省级开发区,2003年更名为西安曲江新区。
2007年正式被文化部批准西安曲江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现将其发展目标定位为将曲江打造成一个大的曲江文化景区。
西安曲江发展模式是一种文化经济模式;是以文化为推动力,以城市经营为手段,达成文化、商业、旅游的契合;以《曲江文化产业发展纲要》提出的“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为指导精神,以“打造具有持久效应的文化主题活动品牌”为发展理念,以“生态示范、功能完善、通达便捷、游居皆宜”的建设思路,西安曲江致力于“通过打通旅游业核心价值链优化业务协同,通过旅游衍生业务创新产业盈利模式”,在“打造投融结合、业务组合丰富的西部文化旅游航母”的发展思路指导下,已从单一的景区运营裂变为集景区开发、运营、管理,餐饮住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的强势旅游集群,意欲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王志纲:曲江模式
![王志纲:曲江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2a7a91556c175f0e7dd1373e.png)
曲江模式2007-08-15 17:38为纪念《曲江宣言》发表五周年而作为纪念《曲江事变》发表四周年而作为纪念《曲江路线》发表三周年而作为纪念《曲江报告》发表二周年而作为纪念《文化曲江》发表一周年而作曲江模式题记汉风起,长安兴;唐华绚,曲江涌。
凤栖古原,遗址千载临风;芳草离离,流觞慈恩题名。
瑞塔千寻起,芙蓉扶地秀,终南长松只作蓝图画笔,城冠明珠诗歌胜景丹青。
无限芳华,大唐不夜,气势如虹。
区之兴,城之兴,国之兴。
兴于体,兴于势,兴于道,兴于无形。
为传承文脉,兴废继绝,开拓当代城市新区,曲江自公元2002年始,首倡《曲江宣言》,2003再发《曲江事变》;2004绘就《曲江路线》,2005铸成《曲江报告》,2006擎出《文化曲江》。
水新注,话得失。
曲江不辟庙堂锐语、市井流讽,崇千古遗韵,建功立业,锲而不舍。
能群众而尽萃,将文化、城市、民生、创新共济于一炉。
有点滴感悟,有些许收益,有程式亦无程式,以经营为最高境界,文化立区,旅游兴区,刻苦图强,灵活应变,力臻于人文活力和谐之善。
曲江风云2007年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深圳华侨城。
至此,南有华侨城,北有曲江,格局初成。
从旅游度假区到城市新区,从城市新区到文化新区,从文化新区到文化产业示范区。
五年之程,曲江,历经嬗变,历经风雨,蚕蛹化蝶。
际遇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衰亡,罗马城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沦为欧洲一个普通城市,但仍因其文史底蕴历千年而不衰。
巴黎因经济强,因文化名。
二战后,城市改造,新旧分制,文化一脉相承。
平遥、凤凰、丽江三座小城,声名超过许多大城市。
苏州曾因水而灵。
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运动波及于此,港汊纵横的河湾被淤塞,体验水城风韵,要去周庄、同里、甪直等偏乡小镇。
重构城市水网,无异再造古城。
城市化浪潮席卷全球,关于城的话题,几多沉重,几多遗憾……2002年,站在世界文化新格局中十字路口的曲江,在思考、在探索。
曲江历史文化索源及其景观表达——以西安曲江遗址公园为例
![曲江历史文化索源及其景观表达——以西安曲江遗址公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58fc47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e.png)
曲江历史文化索源及其景观表达——以西安曲江遗址公园为例王璐;杨强旭;陈祺【摘要】The protecting mode of ruins park not only strengthens the protection awareness of cultural heritages ,promotes in-depth study of history and culture ,but also benefi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as well as people's living .Fo-cusing on the research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Qujiang ,i .e .history ,legend ,the public and seasons ,this paper explores success planning of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ruins park from four aspects ,ideas ,scenic features ,artificial scenery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遗址公园保护模式不仅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推动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 ,而且通过产业开发为社会经济、民众文化生活服务.本文笔者着眼于曲江历史文化的挖掘 ,从"历史、传说、公众和节令"四个方面进行梳理 ;从构思理念、景区功能、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四个方面进行表达 ,探索文化生态遗址公园成功规划设计的有效途径.【期刊名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4)004【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曲江;景观;历史文化;表达【作者】王璐;杨强旭;陈祺【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陕西西安71006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710055;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2曲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关系到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还与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
20130419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案例分享--李彬
![20130419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案例分享--李彬](https://img.taocdn.com/s3/m/02abc813227916888486d778.png)
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大型文化旅游企业集团。成立亍2004年7月,注册资本3.54
亿元人民币,总资产19.59亿元人民币,净资产4.4亿元人民币。
目录
Orders
Location analysis
1.区位分析
Space composition
2.空间构成
3.交通分析
Traffic analysis
2
Space composition
空间构成
2.空间构成
Space composition
二.空间构成
由玄奘广场、贞观文化广 场、开元庆典广场三个主 题广场,六个仿唐街区和 西安音乐厅、西安大剧院、 曲江电影城、陕西艺术家 展廊四大文化建筑等组成, 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 480米,总占地面积967亩, 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斱米。
世界级的旅游观光城市:
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叱和1100多年的国都叱,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国家级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拥有37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023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85亿元。
2012年西安经济运行情况
•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GDP)4369.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 增幅高亍全国4.0个百分点。
功 能 分 区
曲江核心商圈——大唐不夜城
西安威斯汀酒店 陕西艺术展廊 西安歌剧院
西安新乐汇
曲江电影城 西安音乐厅
新乐汇
西安新乐汇 项目介绍
西安首座家庭主题 非常体验街区
西安新乐汇 位于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大雁塔”脚下,是政府在曲江新区耗巨资重点打造的 文化商业综合体; 项目总占地76908平方米,建筑面积137632平方米,涵盖精品百货、大型连锁
浅谈“曲江模式”对武汉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浅谈“曲江模式”对武汉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e744028a5e9856a5612605f.png)
浅谈“曲江模式”对武汉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摘要】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行业,以其无污染,低消耗的特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活力和潜能的朝阳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占国内经济的比重日益增大,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速度尤为迅猛。
曲江园区作为全国最大的两个文化投融资发展平台之一,自2002年以来,以“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为理念,着手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注重大文化项目带动作用,使文化旅游产业、城市人文生态建设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同步发展,形成了“文化+旅游+人居+商业”的文化产业运营模式,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武汉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建设的起步发展阶段,武汉市政府已出台的文化发展策略,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
武汉文化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借鉴其他城市发展的经验。
【关键词】曲江模式武汉文化产业一、曲江园区现状及分析1、曲江园区运营模式(1)园区发展现状。
曲江原名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2003年正式更名为“曲江新区”,该区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以“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为理念,进行大手笔资源整合、资本运作,以文化旅游业为主导,同时涉及房地产、餐饮、酒店、商贸、网络、科教、文化艺术品等产业门类,基本形成具有特色的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
2002年以来,曲江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亿元。
其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园区已基本完成“七通一平”,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6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6.9平方米,优良的人居和投资环境为曲江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曲江新区建成了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公园、曲江会展中心等一大批重大文化项目,这些项目提升了城市价值和城市品位,对吸引外资、加快园区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再次,曲江园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拓宽文化产业门类,聚集文化产业资源,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规模。
曲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
![曲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3f51bb60242a8956aece42d.png)
曲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和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世界性和唯一性,尤其是位于西安城市郊区的周秦汉唐文化遗址、名胜古迹,更是难得再现的文化地标。
从文化产业发展上来说,西安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无疑是西安人的幸运。
但是,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物保护经费缺口大,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生活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内的城市居民,特别是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文化遗产保护也得不到有效保护。
如何破解这个城市现代化和大遗址保护和谐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打破“守着金筷子银碗讨饭吃”的困境?《西安曲江模式:一个城市的文化穿越》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堪称城市管理创新典范的成功范例,翔实生动地阐释了西安曲江新区创造的不同于北上广的新路径,一条在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发展与文化产业突破的新路径。
所谓新路径,就是西安曲江在平衡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的同时谋求城市发展,在谋求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谋求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发展文化产业,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即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于开发利用之中,以开发利用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实现文化资源保护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双赢。
比如位于西安曲江新区境内的大雁塔、大慈恩寺遗址、曲江池、唐城墙遗址、寒窑、秦二世陵,还有跨区域发展的大明宫遗址公园、楼观道文化展示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法门寺景区等,有的景区狭小,有的淹没在城中村里,有的远离市区,游人罕至,默默无闻。
近几年来,曲江新区坚持“文化立区,文化兴区”战略,以“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模式,强力推动,倾情打造出大唐芙蓉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大型和超大型旅游文化景区,特别是随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开元广场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相继建成开放,曲江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旅游内容日益丰富,呈现出唐文化、秦文化和宗教文化旅游内容齐全的文化旅游新格局,成为全国文化旅游园林中的一朵靓丽奇葩。
西安_曲江模式
![西安_曲江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4957aeaaeaad1f346933f4f.png)
联合会。 曾任: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 任 、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西安高科(集团) 公司总经理、西安紫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 经理、西安市长助理
7
“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各国的时间表 明: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因素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化首先是一种事业,是一种公益性、非营利性、主要由公共财政承担的、 面向广大百姓、丰富人们日常生活内容的公共产品服务;同时,文化又是一种产业, 或者说具有产业属性,在外部环境条件具备时会发展成为一种产业。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又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范畴。当一个文化产品不能复制的 时候是文化事业,而当它可以不断复制的时候,它就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迅 猛,那么文化产业也就发达了。西安有丰富的发展文化事业的资源基础,而文化资 源和文化产业是密不可分、可瞬间转化的,这为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10
“曲江模式”的借鉴意义? 曲江模式”的借鉴意义?
•全文化产业生态链 •产业孵化 文化创想 •流程再造,把城市规划注入城市经营 •“以地生财,自主配套,负债开发,收支平衡” •“文化基金+贷款担保+风险投资+财税补贴+房屋补贴”
此 数 据 为 商 业 机 密 , 请 勿 外 泄
11
链接: 链接:产业政策 西安曲江新区入区文化企业营业税补贴暂行办法 西安曲江新区入区文化企业房租补贴暂行办法 曲江文化景区六项扶持促进举措 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纲要 西安曲江新区鼓励和扶持影视产业优惠政策 西安曲江新区促进会展产业发展优惠政策 陕西文化产业将享受税收优惠
数 此 据 为 商 业 机 密 , 请 勿 外 泄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研究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da755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5.png)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研究引言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其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了许多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而中国西安的曲江模式便是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一种典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本文将围绕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曲江模式进行研究,分析该模式的发展特点、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该模式进行探讨。
一、曲江模式的起源与发展曲江是西安市的一处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
在20世纪80年代,曲江曾经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曲江迅速崛起,成为了一个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示范区。
曲江模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98年,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曲江便是首批试验区之一。
随后,曲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文化产业投资,并进行文化产业规划与开发,推动了曲江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曲江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文化产业为龙头,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全域经济和全要素发展。
二、曲江模式的发展特点1.产业结构多元化曲江模式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还注重了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曲江不仅仅发展了影视、动漫、艺术、设计等传统文化产业,还积极引进了创意科技、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形成了文化与科技、产业与旅游的多元化产业结构,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2.文化资源整合曲江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被充分整合和利用,不仅在文化旅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还成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保护、传承、创新,曲江打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如“曲江印象”等,为曲江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政府支持与市场导向在曲江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支持与市场导向并重。
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曲江也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家精神,推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和发展。
4.创新驱动曲江模式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新观点、新模式、新机制——西安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成功经验
![新观点、新模式、新机制——西安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成功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3ddd208871fe910ef12df8c5.png)
市个 性 。 免 了“ 城一 面 ” 避 千 的雷 同 ; 又
使历 史 的价值 通过 文化 复兴 而 变成 产
业增 值 : 同时他 们还 通过 “ 风 ” 园 唐 和“
林 化 ” 两 个 元 素 重 塑 了 历 史 文 化 与 现
用 真 是 无 可估 量 !
的 3 %来 自文 化 创 意产 业 ; 是 一 种 1 又 提 高城 市 竞 争力 的“ 实 力 ” 他 们 通 软 , 过举 办 “ 西安 曲江 国际 唐 人 文 化周 ” 和 《 回唐 朝 》 型 梦 幻 诗 乐 舞 剧 的 梦 大 世 界巡 演 . 西 安城 市 的知 名 度 大大 使 提 高 。践行 科 学 发 展 观 、 变 经 济增 改 长方 式 、 展低 碳 经 济 也 要 重 视 文化 发
不 一样 的是 。具有 前 瞻眼 光 的西安 市 委 、 政府 在上 述“ 区” 市 两 建设 之后 , 迅 速 建设 了文化 产业 开发新 区。 西 安文 化产 业新 区 , 是在 他们 “ 大 都 市以文 化论 输赢 ” 的新竞 争 观指 导 下建 立的 。他们 的道理 是 : 人 均 G P过 l0 D 0 0美 元 之 后 。 人 们 日益 增 长 的 物 质 文 化 需 求 中特 别 追 求 文化 旅 游 消 费 : 化 创 意 产 业 既 文
产业 ; 化 产业 还 能 吸 纳 大 量 的 就业 文
个 强有 力的 团队来高效运 营 。刚开始 , 由于政 府 的理想 主 义和 资本 市场 的逐 利 行为 , 他们 也走 了段弯路 。财政无 钱
给 文 化 产 业 开 发 区 . 委 会 想 “ 地 生 管 以
财 、 动开发 但 私 人 老 板 拿 到 土
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研究
![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77d45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6.png)
二、运营模式分析
1、管理机构设置及特点
曲江文化产业园区的管理机构设置为“管委会+开发公司”。管委会负责园 区的规划、政策制定和重大事项决策,同时对开发公司进行监督和指导。开发公 司则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具体工作。这种设置方式既保 证了政府对园区的宏观调控,又充分发挥了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创意园区在国内各大城市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城 市经济增长、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引擎。然而,当前国内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 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特色、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链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 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文化创意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其旅游价值的充 分挖掘。
2、旅游运营模式在文化创意园 区中的重要性
在运营模式方面,部分学者提倡采用政府管理、企业运营的模式,发挥政府 的主导作用,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园区的运营效率;另一些学者则主张 将园区运营完全交给企业,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演示采用了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投 资决策及运营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文献调研方面,本次演示梳理了国内外相 关文献,了解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投资决策及运营模式的理论研究 和实践经验;在实地调查方面,本次演示选择了国内外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进行深入调查,收集了一手数据和资料,了解了园区的实际运营状况和发展中存 在的问题。
3、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投资决策及运营模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面临的发展环境和资源条件不同,因此,投资决策和运营模式 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3、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投资决策 及运营模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
1、政府应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财政 补贴、人才引进等方面,提高园区的投资吸引力。
文化遗址开发保护模式及实践路径探索——以西安“曲江模式”为例
![文化遗址开发保护模式及实践路径探索——以西安“曲江模式”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cf9c114fad6195f312ba61d.png)
、
国外文 化遗 址开发 保护 的实 践及 启 示
基 于文 化遗 产 的独特性 和不 可再 生性 以及 在 当代 文 化价 值
感受 文化遗址的精神传承和思想影响 ,广泛的宣传和规模化的 市场运作扩大了文化遗址开发和保护的效果 ,但过度的商业化
行为使其文化遗址逐渐失去了其传统文化内涵 ,这已引起韩国 学者们的关注。法国政府在文化遗址开发保护中的积极作为有 效影晌了民众的保护意识, 政府划定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区, 并 经 由文化遗产局和各地的专 门机构依法调查 、监督文化遗产 的
分析其中关键性路径 ,对探索文化遗址开发保护的创新思路和
实践 举措 具有 现实 重要 的意 义。
一
示区, 营建“ 活的文化” 的博物馆 , 高度契合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理 念, 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 同。美国以建设文化主题公园来保护文 化遗址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依托文化遗址特征进行创 新性开发 , 使文化遗址展示与文化情景体验融为一体 , 并形成 了
发保护一直难以取得有效的突破和进展 ,因而寻求具有普遍实 践价值的文化遗址开发保护模式和实践路径成为理论研究者和 实践探索者共同的追求和意愿 。纵观国内文化遗址开发保护实 践, 近几年得到政府 、 社会乃至学界广泛关注的“ 曲江模式” 具有 积极的探索价值 , 其通过以大项 目带动战略, 在大遗址开发保护
现 状 和维护情 况 , 了全 民保护 遗址 的局 面 。 形成
遗址开发保护的新思路与新路径 , 并提出了强化政府立法 、 提高
民众保护意识 , 拓宽资金来源等多个方面的建议。 从实践过程总 结分析 ,开发主体在市场化手段与公益性 目标实现中的固有矛
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案例
![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c19f3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2.png)
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案例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案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文化遗产面临着被破坏或遗忘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国家开始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与活化利用。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成功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案例。
这个案例发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那里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许多古老的建筑、艺术品和文化传统。
然而,由于游客的涌入和城市的发展,一些文化遗产面临着破坏和腐化的风险。
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采取行动。
他们首先制定了一项严格的保护政策,禁止破坏和损坏文化遗产。
然后,他们启动了一项活化利用计划,将这些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和经济机会。
佛罗伦萨市政府首先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了修复和保护工作。
他们修复了一些古老的建筑,恢复了艺术品的原貌,并设置了保护设施,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文化遗产的完整。
然后,他们开展了宣传和推广活动,将这些文化遗产介绍给更多的人。
他们制作了宣传册和导览地图,组织了文化遗产展览和演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众。
同时,佛罗伦萨市政府还鼓励了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商业开发。
他们与当地企业合作,开设了一些文化遗产主题的商店和餐厅。
这些商店和餐厅提供了独特的商品和美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顾客。
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佛罗伦萨市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游客数量大幅增加,经济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同时,由于活化利用的成功,佛罗伦萨市的文化遗产成为了国际上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通过制定严格的保护政策、修复和保护文化遗产、宣传和推广文化遗产,以及商业开发,我们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和经济机会。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分析
![城市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68646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7.png)
城市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分析摘要:202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在城乡建设中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明确要求要系统完整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因为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不断传承、发展与创新的成果,西安自建国以来经历了四轮城市转型的整理体规划,西安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不断提高,西安城市的知名度、重要性和战略地位不断提高,而历史文化遗产也逐渐成为西安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城市现代化背景下,西安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动态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西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为出发点,提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阐明出西安在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一、城市现代化背景下西安城市发展规划概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城市是经济、文化、政治、科技发展的核心区域,城市是现代化水平的集中体现。
城市现代化指“拥有高素质的城市居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经济、高层次的城市社会、高端的城市居民生活方式、高水平的城市治理能力、高品质的城市文化产业体系、适宜生存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高效能运转的城市基础设施。
”[1]而西安在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安总共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即《西安市1953-1972年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2008-202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在这几次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西安极大地改变了城市面貌,正式进入了现代化都市发展的新时期。
在推进大西安全面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为历史文化遗迹及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危机,如何在城市现代化背景下,有序推进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是西安在新时代打造文化名片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和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世界性和唯一性,尤其是位于西安城市郊区的周秦汉唐文化遗址、名胜古迹,更是难得再现的文化地标。
从文化产业发展上来说,西安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无疑是西安人的幸运。
但是,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物保护经费缺口大,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生活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内的城市居民,特别是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文化遗产保护也得不到有效保护。
如何破解这个城市现代化和大遗址保护和谐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打破“守着金筷子银碗讨饭吃”的困境?《西安曲江模式:一个城市的文化穿越》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堪称城市管理创新典范的成功范例,翔实生动地阐释了西安曲江新区创造的不同于北上广的新路径,一条在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发展与文化产业突破的新路径。
所谓新路径,就是西安曲江在平衡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的同时谋求城市发展,在谋求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谋求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发展文化产业,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即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于开发利用之中,以开发利用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实现文化资源保护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双赢。
比如位于西安曲江新区境
内的大雁塔、大慈恩寺遗址、曲江池、唐城墙遗址、寒窑、秦二世陵,还有跨区域发展的大明宫遗址公园、楼观道文化展示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法门寺景区等,有的景区狭小,有的淹没在城中村里,有的远离市区,游人罕至,默默无闻。
近几年来,曲江新区坚持“文化立区,文化兴区”战略,以“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模式,强力推动,倾情打造出大唐芙蓉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大型和超大型旅游文化景区,特别是随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开元广场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相继建成开放,曲江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旅游内容日益丰富,呈现出唐文化、秦文化和宗教文化旅游内容齐全的文化旅游新格局,成为全国文化旅游园林中的一朵靓丽奇葩。
在文化、旅游和城市三驾马车的共同拉动下,曲江新区的区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1.13亿元,同比增长38.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2亿元,同比增长70%;实际利用外资1.72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实际引进内资104.55亿元,同比增长29.9%,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开发区中名列前茅。
2009年十一期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按期建成并盛大开园.彻底改变了10万余名“道北”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面貌,破解了城市现代化和大遗址保护和谐发展的世界性难题。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作为城市最佳实践区唯一的大遗址保护案例精彩亮相上海世博会。
2010年11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入选国家首批考古遗址公园。
2010年12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西安让“遗址里的百
姓“不遗憾》为题,报道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设破解文物保护难题,让群众享受到保护与改善并重带来的可喜变化。
现在,在周至县、临潼区等区县的精诚合作下,楼观道文化展示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法门寺景区二期等辐射区建设进展顺利,楼观道文化展示区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临潼度假区征地拆迁和安置工作顺利推进,法门寺景区经营管理规范有序,城墙景区体制机制改革有序进行,有效带动了当地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诚如《求是》杂志总编朱铁志所言,在民生与文化产业的里程碑之年,西安发生的故事——民生、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和谐共生的故事,发人深省、令人感动。
在那里,人们以文化新思维促进民生工程建设,以城乡统筹引领城市化进程,探索出了一条独具西安特色的民生改善之路。
就型范意义而言,《西安曲江模式:一个城市的文化穿越》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对曲江新区破解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矛盾的实践,进行了客观理性的科学识辨,呈现了曲江新区建设者们的城市管理智慧和创造性的城市经营实践。
就其价值而言,它不仅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记述十年来西安城市变迁、展现曲江文化城市建设实践的书,它以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为切入点,不仅反思了曲江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些新思维和新做法,探讨了一个欠发达地区城市的文化产业振兴之路,而且深入剖析了当前城市公共政策决策所涉及的一系列主要问题,为政府和各类文化企业组织决策者们,特别是正在研究和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人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考路径与操作指南的。
相信每个有机会读到
这本书的有心人,一定会有别有洞天,相见恨晚之叹。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王琪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