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上的渔父形象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渔夫意象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渔夫意象一渔父意象的溯源与成型中国文化意义上最早的渔父形象应该是《楚辞》中那个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渔父和《庄子》里那个跟孔子辩论的渔父。
《楚辞》中的渔父,是隐逸的象征。
而《庄子》塑造的渔父,“其本质特点并不是隐逸者,而是有道者、至德者和道家思想的布道者”。
然而,二者又是统一的,“统一在对自由、恬淡、宁静、完满生命的追求之中,统一在儒道思想兼济的隐逸者身上,统一在仕隐矛盾最终得以平衡的人生寄托之中”。
继《楚辞》和《庄子》之后,以渔父为主题的诗词不断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较多出现,但当时更多的是借渔谈玄。
唐代佛学兴盛,隐逸之风日盛,渔父诗词蔚然成风。
渔父意象的隐逸含义得以成型,渔父意象也有了更丰富的象征意味:遁世隐士、重臣智者、方外中人、探险者等等。
宋代长期的朋党之争使隐逸之风益甚。
渔父诗词创作成了文人们用来寻求精神慰藉,求得精神超脱的工具。
宋代士大夫的隐逸包含了参透世事、了悟人生后的沉静深邃、淡泊练达。
因此,宋代的渔父形象,也逐渐演变成了充满哲理、彻悟人生的人格形象。
元代独特的社会现实使元人作品中的渔父形象表现出的是时不我遇的强烈的反叛精神和悠闲处世淡泊存身的人生态度,充满了挣脱名利羁绊后新生的喜悦和对生命自由的热爱,展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
不过,元人笔下的渔父形象开始往俚俗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渔父与士人的距离。
明清时期,渔父主题仍被不少文人喜欢,诗词特别多,但题旨并没有脱出前人窠臼,佳作不多。
二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的四种类型1 悟道参禅、禅渔合一的渔父隐逸心理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早在魏晋时期,佛老思想相互交融形成的玄学大行其道,隐逸的追求也蔚然成风,亲近自然、逍遥山水成为士人的普遍选择。
唐代佛学兴盛,中唐以后禅宗大行于世,渔父形象也因此带上了浓重的佛禅文化意味。
在佛、释、道那里,渔父诗词除了传统的渔隐主题外,还充满了禅机智慧与宗教文化意蕴。
解读历代渔父“隐世”形象的审美情结
解读历代渔父“隐世”形象的审美情结作者:郑雨婷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3期摘要:自古以来“渔父”作为中国绘画史常见的意象为历代的画家所喜爱,被各朝画家赋予了隐逸、闲适、孤傲、苦闷等诸多的审美意象。
随着历代文化精神的不断发展,“渔父”的审美意象随之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充实,总而来说历代画家塑造的“渔父”意象大多是隐世者的形象。
本文以历代“渔父”的形象为切入点,利用多幅历代“渔父”形象的审美意象进行对比,在探究“渔父”形象的演变中,从多种原因分析“渔父”入世者这一形象形成的原因关键词:渔父;隐世;审美情结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167-01在中国绘画和文学史上,“渔父”形象最早出自于屈原的《渔父》之中。
在古代,渔、樵、耕、读这四种生活方式是文人、士大夫“归隐”的理想选择,因而渔夫的意象,也早已超出了新石器时代的那种以捕鱼为生的表层含义,而被赋予了隐逸、避世脱俗的思想蕴涵,同时也寄予画家淡泊名利、遁隐俗世和与世无争的心境,而“渔父”也作为一个极富文人士大夫喜爱的形象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独特的审美意象。
在唐代,渔父的形象多数是以闲适者的身份出现的,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形势每况愈下,因此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抱负得不到实现,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们只好利用绘画来逃避现实。
如王维的《辋川图》,画中描绘了平静的湖水,群山环抱着的亭台楼榭,树林掩映下偶尔有舟楫过往的背景以及闲适的渔夫,这是一幅极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呈现出悠然超尘的意境,给人精神上的审美愉悦。
单从画面上看,很明显“渔夫”并不是画面重点,他被安排在画面的角落;其次作者也并没有对渔夫进行细致的刻画,而是将他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从而表达了画家隐居的安宁的精神状态。
所以在唐代山水画中的“渔父”,往往表现出文人泛舟江湖、归隐山林的隐逸情结。
而到了北宋,画家所表现“渔父”形象多是以捕鱼来谋生的劳动者的形象。
《渔父》屈原的品质
《渔父》屈原的品质
《渔父》是中国古代文学巨匠屈原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创作《离骚》之前的代表之作。
这篇作品以寓言的形式,通过描述一个渔父的故事,展现了屈原对社会风气和人情冷暖的深刻触动。
渔父的品质也成为了这篇作品的核心。
在《渔父》中,屈原通过描写渔父的坚贞不屈和高尚品质,呼喊着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呼吁。
渔父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渔父坚守正义。
在故事中,渔父看到有人欺负弱小的鱼,立即挺身而出,为鱼们伸张正义。
他用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保护了弱者,展现出他对正义的坚定信念。
这种不畏强暴的品质在屈原笔下得到了高度赞扬。
其次,渔父有同情心。
当渔父看到捕鱼者以残忍手段对待鱼儿时,他心生怜悯之情,感受到了鱼儿的痛苦和不幸。
他深切理解弱者的苦难,表现出他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众生的关怀之心。
这种同情心让他能够真正体会到社会的不公和伦理的扭曲,从而更加坚定地呼吁正义和善良。
此外,渔父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当渔父发现世人对他的善行不以为然时,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默默地继续着自己的善举。
他并不追求声
名利禄,而只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和对善良的追求,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强大的道德力量。
屈原通过渔父的形象,呼吁人们应该具备坚守正义、同情他人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他希望人们能够正视社会的不公和伦理的扭曲,勇敢地追求真理和善良。
渔父的品质成为了屈原作品中的道德典范,也传递着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关切和呼唤。
这种品质的追求,不仅体现了屈原在古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沃土上的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用来寄托情思的文学意象。
渔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意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现象。
一、渔父意象产生的历史脉络(一)早期的名士钓翁渔父起初是作为钓翁存在于上古的传说故事,从未开化社会起就存留有关于钓翁的民间寓言故事。
已有记载的最早的当为磻溪著名钓翁姜尚姜子牙的故事了。
据今存元刊《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正是因为这种直钩式钓鱼法和那句相当自负的话语,使得周文王亲自前往磻溪聘请这位深藏不露的老人家,太公望从此成为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
后来就用“磻溪渔父”的典故代表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
三次拒绝光武帝刘秀高官厚禄邀请的东汉名士严光恐怕是史上最淡泊名利的渔者了。
严光字子陵,据《东观灌记》记载:“光武帝与子陵友旧,及登位望之,陵隐于孤亭山垂钓为业。
访得之,子陵不受封。
”由是严子陵清高之名流芳千古,“渔”得归隐超脱的盛名,后来李白以诗句“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
”(《古风》十二)盛赞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安于岩户。
范仲淹撰写《严先生祠堂记》,在文中最后不禁歌颂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苍苍”之云山、“泱泱”之江水的比兴手法,极力推崇和赞赏严子陵先生不为名利、权位所动的高节风范。
(二)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隐逸意指“能为而不为”,只有那些有智慧又甘愿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才算得上是隐士。
大多数隐士都没有姜翁和严士这样的名气,他们甚至只是些无名无姓的捕鱼者,但他们被赋予隐逸与智慧的色彩。
典籍中记载了许多纯粹的渔父:不仅生活充实闲雅,内心恬淡平和,而且人生阅历丰富,知识修养极高,对处世和安邦有着颇为精到的见地;表面上心无牵挂,寄情山水,但实际上博学厚重,深藏不露,成为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
论《庄子》与《楚辞》中渔父形象异同之处
论《庄子》与《楚辞》中渔父形象异同之处《庄子》与《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两部重要作品,其中都涉及到渔父这一形象。
在这两部作品中,渔父形象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下面将分别从《庄子》和《楚辞》中渔父形象的异同进行阐述。
从《庄子》中看渔父形象,可以发现与《楚辞》中渔父形象有一些相似之处。
在《庄子·逍遥游》中,渔父被描绘为一个满足于自然、不受世俗约束的人。
他与自然融为一体,完全放下功利心和名利之念,过着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
这与《楚辞》中所塑造的渔父形象非常相似,比如《离骚》中的“瞻彼阕石,菁菁校矣;渔樵耕稼,饶我顷矣”的描写,也是在表现渔父过着自在、自由的生活,并且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楚辞》中看渔父形象,可以发现与《庄子》中渔父形象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在《楚辞》中,渔父形象更多地体现出了对现实苦难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比如《离骚》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以及“谁谓河广,一苇杭之”,都是在表现渔父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而在《庄子》中,渔父形象更多地体现出了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自我解脱的向往。
《庄子·逍遥游》中的渔父是通过钓鱼来表现人生的无为而治、自然而然,追求的是一种心境的超脱和解脱,而不是对现实的不满。
《庄子》与《楚辞》中的渔父形象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在《庄子》和《楚辞》两部作品中,渔父形象都是通过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来表现对人生、对境界、对理想生活的情感和追求。
这种渔父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代表了对自由、对纯粹、对至高境界的追求,也反映了对世俗、对现实、对苦难的感慨和不满。
渔父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
渔父人物形象对比:屈原与渔父
一、人物形象
屈原:为维护自己的高洁人格和美政理想,不肯同流合污,即使葬身湘江也不愿被污,内在特征是舍身取义、以死明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个殉道者形象。
渔父: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与世推移,保持自我人格,是一个隐逸者的形象。
一、选择不同
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政治理想破灭,祖国沦丧后,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与尊严。
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价值,他忍辱偷生,选择生来发愤著书,以此洗刷生命的耻辱,昭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
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
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
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
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
《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鱮。
”[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
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渔夫”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
只在唐朝一代,就有王维的“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韩愈的“频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和张志和的“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等;清朝翰林学士查慎行曾在皇帝面前赋诗“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因而具有“烟波钓徒查翰林”的美誉,真是脍炙人口。
人们甚至愿意把蔑视皇帝权威的严子陵也看作“富春江上一钓徒”,至于另外在诗文中提到的“渔夫形象更是不胜枚举。
这么多的“渔夫”形象散布在漫长的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中国文学中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文人学士对“渔夫”形象津津乐道呢?一、渔夫形象的出处及内涵“渔夫”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
在《庄子·渔夫》一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夫(父)。
作者具体写了渔夫跟孔子的答对,结果是孔子“对渔夫礼拜有加”。
这一典故在《论语》中不见,显然是作者把他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来攻击儒家。
但这篇文章中的渔夫形象并不丰满,因为作者只是单纯描述了一段论辩性语言.最早确立”渔夫“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的是《楚辞》中的《渔夫》一篇,作者假托屈原。
后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实的,就全文收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见高中课文六册《屈原列传》),作品中,作者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含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夫”的形象。
渔夫见了屈原便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当听屈原用“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来回答自己时,渔夫是这样说的:“世人浑浊,何不掘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他巧妙地接过屈原话中“清”“浊”“醉”“醒”的比喻,就势加以生发,引出“掘泥扬波”“哺糟啜醴”的新比喻,试图用迥然相反的人生来开导屈原。
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
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收入了《楚辞》中的《渔父》一诗。
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诗歌中,“渔父”是隐者的代表,其言行是隐逸意识的象征。
因此,让学生了解“渔父”这一常见的著名典故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寓意,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一个颇有意思的专题学习的小活动。
主持人:中学阶段,我们已经多次亲密接触渔父。
作为一种类型人物,渔父频频现身教材,在太史公《屈原列传》中,在张志和《渔歌子》词中,在柳宗元《渔翁》诗中,甚至在《桃花扇·余韵》传奇中。
为研究渔父的审美特征,探讨渔父的文化内蕴,老师要求我们上网搜寻关于渔父的资料,摘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这是讨论问题的基础。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渔父是怎样一种文学形象。
1:我来说说渔父的形貌衣着。
庄子终身隐居不仕,《庄子·渔父》中,一位“须眉交白,披发揄袂”的渔父下船而来。
李颀《渔父歌》:“白头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看来,这位渔父是白发老者,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2:渔父是一种共名。
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渔父。
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遇到的渔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后世出现了众多渔父,无名无姓,亦无籍贯。
唐代的著名渔父“烟波钓徒”张志和是一个例外。
3:渔夫是一种职业,渔父不是一种职业。
岑参《渔父》:“竿头钓丝长丈余,鼓枻乘流无定居。
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渔父垂钓不为鱼,为的是闲适的心境,这是渔父的行业特点。
4:渔父喜欢放歌一曲。
经典名曲是《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千秋万代吟唱不绝。
还喜欢原生态民歌《欸乃曲》,而且歌喉嘹亮,撼动绿水青山。
柳宗元《渔翁》:“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 贯云石《芦花被》:“青绫莫为鸳鸯妒,欸乃声中别有春。
”5:渔父另一嗜好是饮酒。
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
但两篇《 渔父》 又各具特色, 在表现手段、 塑造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在《 楚辞 ・ 渔父》 篇中, 当个性耿介忠直 、 拳拳爱国侍君 的屈原在得知国破君亡后心灰意冷 ,颜色憔 “ 悴, 形容枯槁” 游吟至江边。 渔父如是一个专门在江边等候屈原 , 前来点化的长者, 一路踏浪而来。 当屈原 忧愤地倾吐出“ 举世皆浊我独清 , 众人皆醉我独醒 , 以见放” 是 的苦水时 , 渔父便是一番开导:圣人不凝 “ 滞 与物, 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 何不泥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 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酶?何故深思高 举, 自令放 为? 并且歌 日 :沧浪之水 清兮 , 以濯吾缨 ; ” “ 可 沧浪 之水浊兮 , 以濯吾足 。 一路 踏浪而 去 。 可 ” 钱 澄之在《 庄屈合诂》 自序中说 :屈子徘徊恋国, “ 至死不能 自疏 , 观其远游所称 , 类多道家者说 , 至卒章 日: ‘ 超无为 以至清兮 , 与太初而 为邻 。 ’文 中的渔父 为迷 途 的屈 原点化 悟道 , 然成 了屈原人 生 的领路 人 , ”囝 俨 也演化成点拨怀才不遇文人的开导者。 在《 庄子・ 渔父》 对渔父形象的烘托描写是 以寓言故事的方式展开的, 中, 通过记叙孔子与渔父关于
裘钓泽中。帝疑其光 , ’ 乃备安车元缥遣使聘之。但严光拒不入仕 , ” 光武帝只能叹息而去 。 严光埋名江海 , 羊裘垂钓 , 乐隐绝仕。他那追求人格独立 , 精神 自由的处世之道 , 在后人 的眼里便成了渔隐避仕 的典范。 除了有史书明确记载为证的 吕尚、 严光之外 ,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便是范蠡。在范蠡帮助勾践 灭吴之后 , 有关他 的去 向如何 , 成为了后人乐于揣测的话题。《 国语 ・ 越语》 中有这样的记载 :反至五湖 , “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 中,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其独特 的姿态傲立于文学史 , 但无论居庙堂之高, 还是处江湖之远, 他们往往都无法摆脱儒、 道的纠葛 , 无形 中便与隐逸结下了不解之缘 。 中国古代的隐 在 逸文化中,渔父” “ 这个看似平凡的劳动者形象却倍受彷徨 的古代文人青睐, 在中国文学世界构成了一道 独特 的 风景线 。 渔父 ” “ 这样 一个 文化 意象 为何 如此 频繁 出现 , 它与传 统文 化 中的隐 逸思想 及 士人心 态之 间隐含着 哪些 微妙 的联 系?让 我们一 起举 棹鼓 浪 , 逆流 而上 , 中 国古 代 文学 的诗 河词 海 中寻 觅 “ 父 ” 在 渔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
钓鱼
清· 纪晓岚 一篙一橹一孤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诗歌表现渔夫孤舟独钓,拍掌呼笑,独占 江秋的情形,表现了渔夫自由自在的生活 和高邈情怀。
期待施展抱负用世的渔夫
戏题湖上 唐· 常建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渺渺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诗人写湖边垂钓的老者待鱼上钩的企盼心 态,自然隐含着钓取功名爵禄的一腔热望。
寄寓愤世嫉俗情怀的渔夫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诗人借用寒江独钓的渔夫表现自己睥睨一切的 阔大胸襟,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孤傲, 始终保持自我的坚定品格。
朱敦儒一生的七十多年中,做官的时间很 短,长期隐居在江湖之中,被称为“天资 旷逸,有神仙风致”的词人。朱敦儒前后 写了六首渔父词(均调寄《好事近》)来 歌咏其晚年寓居嘉禾的闲适生活。这是其 中的一首,写得情趣盎然,清雅俊朗,流 露出一股闲旷的风致。
后代文学中常见的渔夫形象
心情闲适的渔夫形象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作者介绍
朱敦儒 (1081-1159)宋代词人。字希真。 洛阳人。靖康、建炎间,屡召不起。绍兴三年 以荐补右迪功郎,绍兴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 省正字。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 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 禾。晚落致仕,除鸿胪少卿,秦桧死,依旧致 仕。绍兴二十九年卒。有词三卷,名《樵歌》。
中国古代文学中渔父形象探秘
中国古代文学中渔父形象探秘作者:曾萍萍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17期摘要:中国古诗文中的渔父形象作为一个虚构的人物形象,时而出现在江渚之滨,时而出现在江雪之中,时而出现在碧波之中,时而出现在斜风细雨中。
这一意象最早见于《庄子》和《楚辞》。
关键词:渔父古代文学形象中国的古诗文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古典之美。
经过千百年的文化传承,古诗文中形成了许多经典的意象,而渔父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个虚构的人物形象,渔父经常出现在我国古典文学殿堂中,他们时而出现在江渚之滨,时而出现在江雪之中,时而出现在碧波之上,时而出现在斜风细雨中……但不管怎样,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隐者。
要说古典诗歌中最早的渔父意象,追根溯源要到庄子和屈原。
文学作品中较为完整的渔父形象最早见于《庄子》和《楚辞》。
《庄子》和《楚辞》中的渔父都被赋予极强的神秘色彩,成为介于神仙和普通人之间的一种特殊角色。
他们生活在山野泽畔,居无定所,悄然而至,飘然而逝,常人很难见其踪影,俨然一世外高人,他们是道家思想的忠实信徒。
《庄子·渔父》主要描写渔父如何训导孔子,通过渔父与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批评孔子危其本真,远离至道:“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正。
乌呼远哉!其分以道也。
”孔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执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之举被渔父斥为多事,告诫他要顺应自然“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才可以“无所累矣”。
如此这般渔父还怕孔子不知悔改,又用“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最后用“绝力而死”的小寓言故事开导。
《楚辞·渔父》主要描写渔父劝导屈原要像道家观念中品格高尚、智慧高超的圣人一样“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对屈原因“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惨遭流放所造成的内心巨大痛苦不以为然,并质问屈原:“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竭力劝导屈原遵循道家“和光同尘”的处世原则,摆脱尘世间一切不必要的烦恼。
屈原渔父的意思
屈原渔父的意思
屈原渔父是指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离骚》中的一位角色,也是屈原的父亲。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个人遭遇挫折和不满的长诗。
在《离骚》中,屈原以渔父形象来比喻自己,通过渔父的经历来表达自己的悲愤和迷茫。
渔父在渔船上奋力划桨,期待着丰收的渔获,但是却遭遇了风浪和困境,最终一无所获。
这个形象象征着屈原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的失意和挫折。
屈原通过渔父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不满和忧虑。
他在诗中感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被背叛和辜负,对于社会的不公和众人的冷漠感到痛心疾首。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的迷茫和无奈,感叹自己像渔父一样在困境中徘徊,无法摆脱困扰和苦难。
屈原渔父的意思还可以理解为屈原通过渔父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坚持和不屈的精神。
尽管渔父遇到了困境和挫折,但他仍然坚持划桨,努力奋斗,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坚毅的品质。
这种精神也影射了屈原自己,他在政治上和个人命运上遭受打击和失败后仍然不放弃,继续努力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总的来说,屈原渔父的意思是通过渔父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悲愤和忧虑,表达对于社会和个人命运的不满和迷茫,展现坚持和不屈的
精神。
这个形象在《离骚》中起到了象征和寓意的作用,也展示了屈原作为伟大文学家的独特才华和思想境界。
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唐诗宋词中有各式各样的“渔翁”,他们大多数因遭遇挫折而看透世事,从而希望过一种“侣鱼虾而友麋鹿”般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对世事的不满,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怀。
1.《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诗中写的是一个孤寂忧愤的渔翁形象。
2.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
诗描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形象,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却又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
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
第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欸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
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
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
“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欸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玩赏称赞。
3. 《垂钓》白居易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起句“临水一长啸”采用情感迸发式的写法领起全篇,把临水垂钓与发泄悲愤情绪融合起来,痛定思痛、长歌当哭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震撼灵魂的感染力。
紧接着回首往事,概述人生旅途的变化,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人间冷暖、世事盈虚,尽在一声长啸之中。
后两联则表现了诗人后期的思想变化。
颈联中的“浮生”即人生,“外事”指世事,“盈虚”即圆满与空虚。
这一联写的是诗人身遭贬谪、饱经风霜之后对世事人生的重新审视,也是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自慰。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修改版
诗人借用寒江独钓的渔夫表现自己睥睨一切的 阔大胸襟,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孤傲, 始终保持自我的坚定品格。
失意的渔翁
柳宗元《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 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 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篇作于永州。作者所写的著名散文《永州八 记》,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 愤。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 来的“渔翁”,则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主人 公独来独往,突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 “不见人”、“回看天际”等语,又都流露出 几分孤寂情怀。
者的介于“兼济”与“独善”之间。隐者垂钓, 其用意均在“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此一 境界无疑正是隐者所特别追求的。欧阳修说: “醉翁之意不在酒”,钓者之意自然也不在鱼。
古代有两大独钓者,一是姜太公,姜太公年近
古稀,仍垂钓于磻溪,他所用不是弯钩而是直 钩,后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流 传于世,他钓的是周文王,是自己大展鸿图的 机会;二是严子陵,号称“惟巢由乃可与并驾” 的严子陵,是汉光武帝幼时的同窗,私交颇好, 然刘秀多次相请,他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 庐,垂钓终老,所以李白称其“昭昭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他钓的是名,千秋万代的高士 之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 水长。
“渔父”意象构成要素
首先是“渔”,垂钓之风,溯自上古。《诗经》
中说,“箸箸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 莫致之。那时垂钓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但 “岂不尔思”似乎已隐含了某种朦胧的情趣, 这就是渔父的雏形。
自庄屈作《渔父》篇之后,“渔父”已成为一
个经典的文学意象,在文人笔下,打渔已没有 了谋生之苦,而是多了些闲情雅趣:“渔得鱼 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 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 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元]胡绍开《沉醉东风》);“江干多是钓 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 江红树卖鲈鱼。”([清]王士祯《真州绝句》) 因为庄屈二人所创立的渔父意象在前,所以即 使诗句中所描述的是真实的渔樵生活,作者也 已在其中寄寓了对于隐士理想的向往。
屈原列传中渔父的人物形象
屈原列传中渔父的人物形象屈原列传中的渔父,真是个有意思的人物。
他就像那朴实无华的小角色,却往往在关键时刻给人带来启发。
你想啊,渔父常常在江边打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得悠哉游哉。
可他可不是个普通的渔夫,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智慧和人生哲学,简直是“渔夫中的哲学家”!那种洒脱,仿佛他对这个世界的纷争根本不放在心上,哎,真是让人羡慕。
这位渔父一出现,立刻就让人感觉到一股清新的气息。
他身上那种淡淡的江湖气,让人想起了那些老一辈的传奇故事。
平日里,他或许在水边垂钓,鱼线一甩,心里惦记的不是鱼,而是人生的种种。
他总能看透那些复杂的事情,哪怕是屈原这样的大诗人,他也能给出很朴素的建议。
就像我们常说的,“他人即地狱”,渔父却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们,何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呢?活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渔父的形象让人觉得特别亲切。
他那种随性,简直像我们身边的邻居大叔,时不时在小道上扯着嗓子聊聊天,心情好了就讲讲笑话。
想想,渔父对屈原说的那些话,多么直接啊。
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全是大白话,听得人心里暖暖的。
生活就是这样,别太复杂,简单点才是王道。
他的智慧就藏在这份简单中,谁说哲学一定要高深莫测呢?渔父的乐观态度真让人佩服。
他似乎永远都在享受生活,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乐趣。
面对屈原的忧伤,他没有劝解,也没有批评,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洒脱。
这种态度,真是教会了我们很多。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依然要记得微笑。
大海也好,湖泊也罢,水边总是有无限的可能。
就像“风雨之后见彩虹”,没什么能击垮一个乐观的人。
在屈原的眼中,渔父不仅是个打鱼的人,更是一个智慧的引导者。
他的话语间流露出的生活哲学,往往让人醍醐灌顶。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追求那些高大上的东西,却忘记了生活的本质。
幸福就藏在每一天的点滴里,渔父用他简单的生活方式提醒我们,不要丢失了自己的初心。
就像“无欲则刚”,少一些欲望,人生自然会轻松许多。
而渔父对屈原的态度,真是一种独特的友情。
他没有对屈原的悲伤感同身受,却用自己的生活态度感染了他。
高考语文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作文素材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在浩如烟海的人物形象中,古代文人最钟情渔父。
渔父形象像一条河流,从中国文人的纵深地带经过和穿越,带给他们持久的魅惑和追慕,把文人们在仕与隐之间挣扎的内心,照耀得“火树银花不夜天〞。
经过漫长时间的淘洗,渔父不再是一个语词,而是一个叠加的意象,一个浓缩了丰富文化色彩和哲人前思的“那一个〞。
它不断出现,不断被书写,成为隐逸文化的一种象征,成为荣格所说的原型。
渔父的背后有着强烈的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无意识。
要考察隐逸文化,要研究古代文人的隐秘心理,很有必要对渔父形象做一番探讨。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中。
文章中的渔父须眉皆白,智虑高超,仙风道骨。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归真也。
〞〔《庄子·杂篇·渔父》〕渔父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所谓的“性服忠信、身形仁义〞、“饰礼乐、选人伦〞,都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而渔父所谓的“真〞,就是“受于天〞,主X“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这是道家清静无为的观念和儒家“明知不可而为之〞价值观的一次微妙的碰撞。
最终,孔子为渔父的思想所折服,如梦初醒,甘拜下风,尊渔父为圣人。
累累假设丧家之犬的孔子,似乎恍然明白了自己“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背后的真正原因。
其实,这个故事明显是伪作,当是后世道学者借助庄子对孔子的冷嘲热讽。
真正的渔父形象的源头还是《楚辞》。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史上的渔父形象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之所以给所论之渔父(一般还有诸如渔夫、渔翁等称呼)特意加个引号,是因为讨论所及,不完全限于那种以打渔(包括钓鱼、捕鱼等活动)为生的人,而还包括更为广泛的在水上讨生活的人群。
但就整个中国文学史(指的是从古代拉通到现当代。
以下如非特别指出,文中所说文学史即此意义)来看,由对打渔为生的渔父到更广泛一类人物的观照,是经历了一个前后不同的视角变化过程的,且由此而有本文所指陈的“渔父”形象的古今演变。
一一般认为,姜尚是出现在历史上的第一个渔父。
关于姜尚(又叫吕尚、太公望)之事,文献多有记载。
《战国策•秦策三》范雎谢曰:“……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①《史记•齐太公世家》亦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
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適周,周以兴。
’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②《韩诗外传》卷八对姜尚事迹记得更为详细:太公望少为人婿,老而见去,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溪,文王举而用之,封于齐。
③此外,《吕氏春秋》、《说苑》、《水经注》等典籍对此也有记载。
但问题是,这个叫姜尚的渔父,乃历史人物;上引文献材料,也主要
是从历史角度去进行记载的。
不过,虽然这与我们要讨论的作为文学形象的渔父还有很大距离,但作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人物原型,它却不无启示,并由此与中国文学史上成为了文学描写对象的“渔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文学史上,“渔父”被当做一个虚构的人物形象,首见于《庄子•渔父》篇:“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
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
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④
在这段文字以下,作者充分展开而叙写了孔子见到渔父以及和渔父对话的过程。
首先是渔父跟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贡的谈话,批评孔子“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都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接着写孔子见到渔父,受到渔父的直接批评,指出他不在其位而谋其政,乃是“八疵”、“四患”的行为;应该各安其位,才是最好的治理。
接下去又进一步写渔父向孔子提出“真”;所谓真,就是“受于天”,主张“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最后又描写了孔子对渔父谦恭、崇敬的态度。
虽然,在渔父与孔子这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展开的活动中,作者真正的创作动机是要凸现隐藏在渔父形象背后的那个“道”,并以此来批
驳“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的儒家价值观———这跟《庄子•秋水》篇中虽然也有“庄子钓于濮水”⑤的描写,但仅仅是作为一个叙事背景出现,重心乃在“宁生而曳尾涂中”的价值表现是同样的逻辑。
但另一方面,又非常明显地,《庄子•渔父》篇中渔父形象的塑造至少较之前面关于姜尚的记载,不仅记叙更为充分,而且最大不同的是,这个渔父显然是个虚构的人物,故在客观上表现出了更为强烈的文学性。
进一步来看,这种文学性,既体现在通过渔父那番洋洋洒洒的言论所表达的关于“慎守其真”、“法天贵真”而反对“苦心劳形以危其真”的道家思想的阐说当中,还清晰地见于各种文学手法的综合运用上:诸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心理、细节刻画,场面、神态描绘和对比、映衬等成熟的叙事文学所具备的种种艺术手法,在这段文字中都可以找到。
由此,一个超然物外,潇洒自如的文学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展示在了读者面前,而作为陪衬人物的孔子,其惶然劳形、恭敬谦卑的形象同样也十分生动。
屈原也有《渔父》涉及到了渔父形象的描写:“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
为?’……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⑥关于此文作者归属问题,尚存有争议;此处我们且从王逸“《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⑦之说,而将之归于屈原名下。
较之《庄子•渔父》,屈原此篇虽然就文学手法的运用来讲,不如前者繁复多变,但本篇剔除了《庄子•渔父》那里多少于文学性表现有所妨碍之嫌的大段对话,而采用更为简练省净的笔墨,聊聊数语,即把无论是屈原,还是渔父的形象,都刻画得生动传神,却是颇为成功的一点:“忧愁叹吟,仪容变易”的屈原、“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⑧的渔父,无不对比鲜明而如在目前;尤其是渔父在其说屈原不得后,莞尔而笑,鼓+自歌,不复与言而去的那种超然物外风格,更被传达得淋漓尽致。
自此以后,文学史上开始渐渐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渔父”形象系列。
且不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渔与耕、樵、读并有的重大文化意义;单就文学领域而言,渔父形象和主题,不管是在艰难无道之代,还是昌明繁荣之世,亦不论是下层不遇文人,还是得意之士,甚或帝王将相等,都有纷纭众多之表现。
如《南史•隐逸列传》中就记载了一位标为“渔父”的隐士,其形象的表现同屈原那里的“渔父”可说是完全一致的:渔父者,不知姓名,亦不知何许人也。
太康孙缅为寻阳太守,落日逍遥渚际,见一轻舟陵波隐显。
俄而渔父至,神韵萧洒,垂纶长啸,缅甚异之。
乃问:“有鱼卖
乎?”渔父笑而答曰:“其钓非钓,宁卖鱼者邪?”缅益怪焉。
遂褰裳涉水,谓曰:“窃观先生有道者也,终朝鼓+,良亦劳止。
吾闻黄金白璧,重利也,驷马高盖,荣势也。
今方王道文明,守在海外,隐鳞之士,靡然向风。
子胡不赞缉熙之美,何晦用其若是也?”渔父曰:“仆山海狂人,不达世务,未辨贱贫,无论荣贵。
”乃歌曰:“竹竿,,,河水--。
相忘为乐,贪饵吞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