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作文素材

合集下载

上海卷高考优秀精选作文:何处散发弄扁舟

上海卷高考优秀精选作文:何处散发弄扁舟

上海卷高考优秀精选作文:何处散发弄扁舟中国精选作文网(T262)网友原创文章 > 高考精选作文“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一卷,一舟,一壶冷酒,一位高高瘦瘦的文人。

朦胧中,诗仙李白吟着诗,在历史深处向我回眸浅笑。

一叶扁舟,悠悠地驶向历史深处文学的长河……我心灵上厚重的积灰仿佛一扫而空,心中有了单纯与明朗的诗意。

我抬头高吟“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然而,巨幅广告牌上闪烁的霓虹灯刺痛了我的双眼;当我期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动,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敲碎了我的思绪。

我环顾四周,同学某甲,沉浸在mp3重金属摇滚中,某乙沉醉于《一帘幽梦》,某丙……我突然感到一种失落,仿佛心灵深处被人掏空了一块。

于漪教师曾说:“我们的生活存在着诗意的缺失。

”在我的成长岁月中,我的心灵似乎总是跟着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起焦灼躁动,无法宁静。

我害怕,我心中的那份诗意的美妙会成为纤细的火柴微火,一阵令人炫目的世风袭来,就将它熄灭得连灰烬都不剩下。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可是,今天迅猛发达的信息时代,文学天空中的明月却其实不皎洁。

审视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我们心中的宁静便注定要被打破。

有多少人知道茨威格?有多少人能够体味到赵万里“静水流深”的意境?不敢说,我真的不敢说。

毋庸置疑,时代潮流浩浩汤汤,今天我们的生活充斥了快餐文化,更有所谓“哈韩哈日”之风侵袭。

快餐文化、商品化文化符合了当前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符合了争分夺秒一族的审美需求,也契合了青少年充满好奇与梦幻、极易为新鲜事物所动的心理特征,这才得以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这样的文化生活充满刺激、激情与快感,然而不可避免的是,汉语真正质朴感人的诗意之美与人文关心,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也愈走愈远。

它所造成的决非仅是几句诗的遗忘,更是心灵诗意与真正深刻隽永人文天堂的幻灭,是更多单纯美妙情感的流离失所。

与之对立的,是拜金主义和急功近利观点的滋生和所谓大众文化的蔓延,实则是缺少文学修养的低俗和对通俗文化的无端膜拜。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剖析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剖析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

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

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

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

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

《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鱮。

”[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

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

渔父形象探讨与解读

渔父形象探讨与解读

“渔父”形象探讨与解读杨勇摘要:渔父形象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是隐逸思想或者说道家处世哲学的具象化。

长期以来,在偏重挖掘圣贤光辉思想的影响下,渔父形象往往作为屈原人格的对照,被当作反面人物来看待。

其实,屈原与渔父对生存的选择,不是美与丑的对立,而是对世俗人生的超越,他们各自彰显了不同的人格魅力,渔父与屈原是与世俗相对立的两个美的化身。

生存还是毁灭,屈原与渔父对生存的选择,给我们更多的是两种唯美指向。

关键词:《渔父》渔父形象生存选择唯美指向近日,听了一节苏教版必修五《渔父》的公开课,教师在事先的情境设计下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要像屈原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能像渔父一样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这样的解读让笔者实不敢苟同,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单纯从文本的角度,渔父与屈原不是美与丑的对立,其实,渔父与屈原是与世俗相对立的两个美的化身,两种选择与精神追求。

而造成教师这种一元化的解读或误读,究其原因有三:一、教师多年来对教材编者心领神会式迎合,习惯了在圣贤教育中挖掘圣贤光辉的思想在屈原与渔父的两种生存选择中,在长期受圣贤教育的影响下,师生习惯性地要拔高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洁形象,而渔父作为屈原人格的对照自然而然地变得渺小甚至被贬斥了。

其实,苏教版必修五编者的本意并没有以自己的一元解读代替师生的多元解读,编者在教材中设计了“直面人生”这一主题,并在下面标以“生存选择”这一子题,原意是要引导教师与学生进行多元解读,但教师多年来对教材编者心领神会式地迎合导致了对《渔父》的误读以及对渔父形象的歪曲。

二、渔父的形象被当作反面人物来看待,属于误读屈原自沉于汨罗所表现出来的操守与执着,值得我们崇敬。

但屈原自沉于汨罗这件事情,用我们今天的目光来看,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在先秦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人生价值取向并无唯一的标准,孔子也认为“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仁;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甚至包括司马迁本人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结尾也说“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因此,渔父的生活态度及人生价值取向无可厚非,更何况渔父不是那种“黑白不分”贪图世俗享受的小人,还不至于硬要把渔父摆到屈原的对立面来加以批判。

大学语文对渔夫的文章赏析作文800字

大学语文对渔夫的文章赏析作文800字

大学语文对渔夫的文章赏析作文800字大学语文对渔父的文章赏析作文如下: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注释棹:摇船的工具。

短的叫楫,长的叫棹。

纶:比较粗的丝。

纶:钓鱼用的粗丝线。

茧缕:丝线,这里指渔弦。

茧,茧丝。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盈:《五代名画补遗》作“盈”。

此外各本作“满”。

瓯:装酒的器具,即盅,一种平底深碗。

顷:土地面积单位。

一百亩为一顷。

赏析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

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此词与另一首《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题的是同一幅画《春江钓叟图》,词的内容、意趣亦大体相同,都是表现作者的避祸之心和遁世之思。

首句点明钓叟是在水波中,小船上。

“棹”字名词作动词用,与“春风”构成语句,很是生动,仿佛木桨划动的不仅是水,更有春风,将静止的画面写活了。

而且这种写法又将春风与绿波融为一体,与结句的“万顷波中”作前后的照应,语言精巧,有“一石三鸟”的笔力。

首句写景,景中有情,接下来仍是直接的抒情。

“酒满瓯”,见出兴致之高。

“茧缕”“轻钩”写简朴,而“钩”之所以“轻”,是因为无鱼上钩。

钓鱼而不求鱼,是作者志不在得鱼的缘故。

这就将画中人物写得神情饱满,志逞意得,由此引出结句中的“得自由”之高声唱颂,进一步强化钓叟的快乐。

春风泛舟、茧缕轻钓,此词仍是写画意,但作者寓意转淡,转以画境的空阔辽远和优悠自在为主,是一种衬托、渲染的用法,与《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有意”“无言”稍不同。

“花满渚”“酒盈瓯”实写美景,虚写心情,“自由”二字一出,作者意趣畅然而出。

这首词短而不丽,工而不奢,四个“一”字连用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不但不显重复,反而有一气呵成、悠然不断之感。

取“一”与“万顷”相映照,细巨对应,工整而精妙。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理解和看法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理解和看法

在处理这个主题之前,首先需要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理解。

这句话出自明代文学家袁枚的《浮生六记》,意味着人生在世无法如意,就像明朝散发一样,摆渡着自己的小船,艰难地行进。

这个主题涉及到人生、命运、处世之道以及人生哲学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相当深刻的话题。

1. 人生在世不称意我们来分析“人生在世不称意”这一部分。

人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命运。

然而,许多时候人的人生并不如意,充满了挫折和困苦。

不如意的人生可能来自于外部环境的限制,也可能来自于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无论是世俗的成功还是内心的平静,都有时候是难以实现的。

这段文字所描绘的“不称意”之境,正是让我们深思人生的本质和意义。

2. 明朝散发弄扁舟我们来探讨“明朝散发弄扁舟”这一部分。

明朝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朝代,而“散发”和“扁舟”则是古代我国文学中常见的意象。

这种意象在文学中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艰难。

明朝散发摇曳飘逸,弄扁舟努力前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生在世的艰难和无奈。

我们常常面对生活的变幻无常,仿佛在飘摇的明朝散发之中,努力驾驭着我们的扁舟,希望能够冲破困境,寻找到自己的出路和归宿。

3. 我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的看来,这句话所表达的意义是深刻而真实的。

人生的道路充满了坎坷和曲折,许多时候我们会感到迷茫和困惑。

然而,正是在这种迷茫和困惑之中,我们才会更加深刻地品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明朝散发摇曳飘逸的景象,给人一种不可控制的感觉,而扁舟则象征着我们对命运的把握和对未来的努力。

正是在这种无常和努力之中,我们才能够更加珍惜每一刻的生命,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的真谛。

4. 怎样调整心态来对待人生的不称意我想讨论一下如何调整心态来对待人生的不称意。

在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去看待不如意的人生。

无论是追求功名利禄,还是享受平淡的生活,都需要我们拥有平和的心态和勇敢的态度。

我们也可以从历史和人生智慧中汲取力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形象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启示和反思。

新材料作文“散发弄扁舟”和“逆流而上”导写示例

新材料作文“散发弄扁舟”和“逆流而上”导写示例

新材料作文“散发弄扁舟”与“逆流而上”导写示例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蔡晓鸿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白诗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俗谚有云,如若遭遇困境,“逆流而上,方能找到源头。

”当身处困厄,饱尝失意时,你觉得哪种方式更为可取?是“散发弄扁舟”,还是“逆流而上”?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材料中的诗句与俗谚,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散发弄扁舟”是一种“退”的姿态。

“散发”表明不再受世俗礼法的拘束,而是听从心灵的呼唤,率真任性而为。

“弄”为“拨弄”“玩弄”,多有陶醉消遣的意味。

而“扁舟”也不再是实现梦想、夺取功名,“直挂云帆济沧海”之舟,而是遵从本心,实现“真我”之舟。

而“逆流而上”,则是一种“进”的姿势。

即使身遭困厄,也不改初衷,也要奋勇直前。

所谓“找到源头”,是比喻,指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进而突破瓶颈,实现飞跃。

无论“进”与“退”,都有其积极意义。

“逆流而上”,令人赞赏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与执着,是“拨开迷雾见本质”的睿智。

而“散发弄扁舟”,看似消极,实则保持了天性,守住了“真我”。

如果说,“逆流而上”是向“外”追寻人生的价值,“散发弄扁舟”就是向“内”探寻生命的意义。

以此题写作,首先要吃透题意,材料中说“哪种方式更可取”,一个“更”字,表明并未否定另一种方式。

所以,可以做比较论证,但不能全盘否定,讽刺挖苦,要注意语言的分寸感。

其次要明确抉择:“退”与“进”之中,究竟谁更值得赞赏?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不可持骑墙派态度。

观点确立之后,就一以贯之,不能前后矛盾,两相抵牾。

直挂云帆济沧海周婉婷诗仙李白一生跌宕起伏,既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高唱,也留下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低吟。

两者之间,前者的豪迈与更值得你效仿。

回首历史,“散发弄扁舟”,并非真正随心遂愿的选择。

【高考作文】何处散发弄扁舟

【高考作文】何处散发弄扁舟

【高考作文】何处散发弄扁舟江南水乡,每年的三月三日,便是草木葱茏的时节。

这时候,你可以看到江南的大江大河之上,飘起了阵阵久违了的弄扁舟歌声,把整个水面都烘托得更加充满了江南的情调。

扁舟是一种古老的渔船,其外型扁平整齐,便于行驶河面;使用的垂钓工具也很简单,只需要一竿一线,轻轻松松便可垂钓上一条美味鲤鱼或鲫鱼。

扁舟歌则是配合使用扁舟垂钓的歌曲,旋律简单舒缓,用简洁的词句表达出渔夫垂钓的悠闲和水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水乡文化,犹如百年老树的根系,深深扎根在江南人的心中。

这里的人们喜欢在水上娱乐、喜欢用诗歌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扁舟歌,就是水乡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到垂钓的季节,江南的大江大河上,就有成千上万的渔民开始使用扁舟垂钓,并演唱扁舟歌。

这些歌声将整个江南的水域都弥漫得充满着欢笑声和感人的情感。

扁舟歌的歌词流畅、明了,其美妙的旋律更是耐人寻味。

扁舟歌的情感表达有许多不同的面向。

有的是表达渔夫在水上的快乐,有的是表达对家乡的深情,还有的是表达对夫妻之间的爱情。

不论如何,扁舟歌总是令人感到心情舒畅,充满生命力。

江南大河上的扁舟歌手们用自己动听的歌声,一次又一次地唤起这座古老水乡的新生命力。

正如诗人所说:“为了那些浸润着欢笑和泪水的江南水乡,为了那些因扁舟歌而感到自由与奔放的人们,我们应该更加珍爱和呵护这份江南的水乡文化。

”在这个春天里,不妨到江南来一次毫无拘束的扁舟垂钓之旅,一起来感受这份江南的水乡文化,一起来演唱这些美妙的扁舟歌曲,让自由与奔放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让江南的水乡文化更加流芳百世。

何处散发弄扁舟高考满分作文

何处散发弄扁舟高考满分作文

何处散发弄扁舟高考满分作文引言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能否取得好成绩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而在高考的作文中,如何能够写出一篇让人眼前一亮、得分高的作文,是许多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以标题为切入点,探讨何处散发弄扁舟高考满分作文的要点和技巧。

正文1. 明确主题在写高考作文时,首先要明确主题,不可偏离主题。

针对本标题,我们应该围绕“散发弄扁舟”和“高考满分作文”两个关键词展开思考。

可以从散发的含义、弄扁舟的象征意义以及高考满分作文的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展开。

2. 理解“散发弄扁舟”在标题中,散发弄扁舟是一个比喻的意象。

散发意味着传播、散布,弄扁舟则是表达方式。

这个比喻意味着我们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将思想和观点散发出去,同时以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

3. 高考满分作文的要素要写出一篇高考满分作文,需要具备以下要素:•主题鲜明:文章要有明确的主题,突出的中心思想。

可以通过引用典故、提问引发思考等方式来突出主题。

•观点明确:在书写中,要表达出自己明确的观点。

可以通过列举事实、举例论证等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逻辑严密:文章结构要清晰,论述要有条理。

可以通过分段、使用连接词等方式来让文章的逻辑更加严密。

•用词精准:要使用恰当、得体的词语,不要使用难懂或过于简单的词汇。

可以通过积累词汇、多读优秀作文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词汇水平。

•语法准确: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不要出现犯语法错误的情况。

可以通过多做语法练习、背诵语法知识点等方式来提高语法水平。

•篇章完整:文章要有一个完整的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可以通过写作大纲、提前规划好篇章结构等方式来确保篇章的完整性。

4. 写作技巧为了在作文中体现出“散发弄扁舟”的意象,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写作技巧:•比喻和象征:在作文中可以使用比喻和象征,将散发和弄扁舟的形象贯穿全文,取得鲜明的修辞效果。

•感叹句和疑问句:使用感叹句和疑问句来表达自己对于散发弄扁舟的看法,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渔父原文赏析及翻译

渔父原文赏析及翻译

渔父原文赏析及翻译渔父原文赏析及翻译渔父原文赏析及翻译1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

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

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

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

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

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赏析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

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

“西塞山”配上“白鹭飞”,“桃花流水”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片帆微”。

这就是从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为山—水—洲的画卷。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青、蓝、绿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蓝水、绿洲配上白鹭、白鱼、白帆,构成一种素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有的田园春光。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勾画出了一个典型的渔翁形象。

“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着“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而忘归的田园生活情调。

下片还是采用“青”(箬笠)、“绿”(蓑衣)与白(雨)的色调相配,烘托出了苏轼此时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

高中议论文作文:渔父

高中议论文作文:渔父

渔父
楚顷襄王放逐屈原,屈原至于江滨,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是以见故。

”这样,渔父第一次被历史记住,第一次走进诗人的世界;他也同样记住了历史,诗人同样走进了他的视野。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

自说孤舟几十春,不曾逢着独醒人”,他也寻找清醒的诗人,寻找清醒的世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漫山皆白,雪野茫茫,鸟雀不见,路径无人,孤舟蓑笠,独钓寒江。

雪大雪密,雪浓学厚,流动的江水都积满了雪而奇寒!渔父不怕雪大,不怕天冷,忘掉一切,孤高清傲,凛然不屈。

渔父的形象,诗人的寄托。

渔父不语,欸乃而已。

静时独留盘石,动时出没风波,好个温文沉静,好个惊涛骇浪。

渔父的隽永,渔父的惆怅,渔父的闲适,渔父的匆忙,纵横交织,纤陌缠绕。

总之,渔父者,宁静闲适,超然物外,不落俗套,凛然清高者也。

连狂放不羁的太白也为之幻想:“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綦毋潜诗曰:“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孟浩然诗曰:“坐观垂钓者,徒有羡渔情。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
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兴许渔父就是历史的见证者吧,静观沉鳞竞跃,听凭细水长流。

泛舟碧水清波上,不觉已过五千年!美哉,渔父!爽哉,渔父!。

【最新】渔父形象赏析-实用word文档 (26页)

【最新】渔父形象赏析-实用word文档 (2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渔父形象赏析篇一:古代“渔翁”意象诗词欣赏古代“渔翁”意象诗词欣赏“意象” 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它由情和景这两个元素构成。

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意象便是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它是人类主体思考和概括宇宙人生的普遍规律的具象显现。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翻飞在花丛,在草间,在泥沙的浅黄的路上/在静寂而又炎热的阳光中??/它是蝴蝶——/当它终于被捉住/而拍动翅膀之后/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伏贴在雪白的纸上。

”这是对诗歌意象的形象概括。

有了“人”、“桂花”“月”、“鸟”、“涧”等意象,于是便有了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静谧恬然;有了“月”和“江”的组合,于是才有了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人生探问和深沉的宇宙意识。

可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对诗歌产生全面而深入的把握,我们才会有深挚的审美情感;对意象没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体会,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也必然是模糊的,从而审美情感也是肤浅的。

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完整领略到诗歌的美。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让学生注意对意象的分析,诗歌教学才能做到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渔翁之源庄子和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地位的人物,二人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战国时期,都居住在楚国或靠近南方一带,著作中都有《渔父》篇。

两篇《渔父》各具特色,又有明显的相通之处。

通过二人共同描述的“渔父”形象,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分析“渔父”意象对历代诗词创作的影响,对于理解古代文学流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渔父》文字素材2(苏教版必修5)

《渔父》文字素材2(苏教版必修5)

《渔父》1- 屈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作这部作品的?屈原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对于社会、对于人生,都有自己一种很美好的看法,而且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奋斗。

他的被流放,实际上是他奋斗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失败。

他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故国处在一个危机当中、个人的事业处在挫折当中这样一个困厄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了《渔父》。

所以《渔父》表现的是屈原自己内心的一种矛盾,和在矛盾面前,自己最终的一个抉择。

我们可以把渔父理解为真的屈原在泽畔碰到一个老人,可能还是一个打鱼的人,和他有过一番类似的谈话。

但是,也可能只是屈原自己把自己内心的矛盾,用一种文学的手法表现出来了,也就所谓自设问答。

这个渔父可能是个虚构的人,他内心里有两面,这两面在他心里形成了一种张力:一面就是社会既然如此,我何苦这么执着呢?我也有能力来适应它。

适应它,我的处境就会好起来,至少我不会处在危险的境界里。

这是一个声音。

可是另一个声音也同时在响,说,我的社会理想、我的政治理想、还有我自己人格的追求,不能够为一时的这种名利,或者是外界的这种诱惑、压力所动摇。

我要坚持。

那么这两种声音,他把它化为两个形象,就有了渔父和屈原的这番对话。

那么这个作品,我们想这样来理解,可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实际上,《渔父》、《远游》、《卜居》,完全可以和《离骚》对照来读。

《离骚》也表现了屈原内心的这种矛盾,不过《渔父》是用另一种更灵活、更生动的方式,集中的体现了这样一种矛盾的状态。

它通篇没有最后一个结论。

屈原没有说服渔父,渔父也没有说服屈原,最后渔父自己扬长而去。

但是我们知道屈原,他在这篇作品里,表现的是一种矛盾的心态,但是他最后用自己的行动作了一个结论——这就自沉于汨罗。

当然自沉于汨罗这件事情,用我们今天的人来看,对于这种具体的行为方式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他自沉于汨罗所表现出来的,对于自己理想的这种珍爱、对于自己这种操守的坚持、对于自己整个人生价值取向的执着——这样一种精神,我想我们今天仍然应该抱着一种十二分的崇敬。

把握诗歌的意象

把握诗歌的意象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探究意象是融入情感的物象。

把握意象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对意象的理解,要分步进行,一是意象的确定,要明确哪些词语可以成为意象;二是要明确意象的物象特征,即“象”的自身特征;三是体味“象”中之“意”,即诗人寄予于物象中的情感因素。

而理解意象还要理解古典诗歌的意象隐喻性的特点。

第一种是带有诗人独创性的隐喻意象。

例1: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

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这里的“石”与“竹”在诗人心目中都隐喻着诗人所向往的田园生活。

例2:新雷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诗中的的“春雷”隐喻着新的社会变革,“只待新雷第一声”是抒发了对社会变革的热切期待的迫切愿望。

例3: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诗中的“荦确坡头路”,正是作者脚下坎坷的仕途之路。

理解了这一隐喻意象的含义,再结合对“莫嫌”、“自爱”的品味就不难理解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从来就是抱着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不气馁颓丧的品格了。

例4、晓上空泠峡王闿运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诗中的“风水”的意象暗示了作者仕途坎坷的经历,“风浪”既指自然的风浪,也指社会的风浪、政治的风浪。

“瀑布”、“滩雷”隐喻艰难险。

理解了这几个意象的隐喻的含义,我们就理解了诗人表达的是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高洁傲岸气度。

例5:[正宫]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

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①,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诗中的“鹦鹉洲”隐喻隐士所居之所,“青山”、“白云”、“门前流水”、轻“舟”“小径”构成的]了极澄至净的世界,何尝是“红尘”外的仙境,又何尝是现实中实有的景观,它乃是“渔父”心灵中的圣所,理想中的“隐士”精神世界的“物化”罢了。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在中国人的心里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那就是“渔父“形象。

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且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

这一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成为隐士的象征,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群体的仕隐观念。

因此,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是笔者一些浅见,以飨大方之家。

一、渔父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

在《庄子渔父》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父。

文中具体写了渔父跟孔子的对答,结果孔子对“渔父礼拜有加”。

而最早确立“渔父”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应是屈原的《渔父》篇。

文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父形象。

纵观两文中的渔父,他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行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他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说到底,渔父形象已幻化为一种文化符号。

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二、渔父意向包含的要素。

第一是“渔”。

渔樵耕读,“渔“位于首。

“渔”有捕鱼意,也暗含垂钓之风。

最能体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

西周初年的姜太公直钩钓于渭水之滨,结果把周文王这条大鱼钓了上来。

《史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

可见,姜太公这个渔者,他钓的是另一意义上的“鱼”。

号称“惟巢由乃可并驾”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的同窗,刘秀多次相请,严子陵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第二是“父”。

“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

老年人饱经沧桑,历经风雨,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锐意进取,锋芒毕露可比。

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

由此可见:“渔父”意象与隐者在年龄因素上也相吻合。

第三是“水”。

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漂泊与自由:横行诗海的船意象 古诗词作文2000字

漂泊与自由:横行诗海的船意象 古诗词作文2000字

漂泊与自由:横行诗海的船意象古诗词作文2000字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达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古人常说“舟马劳顿”、“水陆兼程”,可见“船”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写于船上的诗,或写到船的诗,俨然成为一个颇为壮观的部落。

“一叶扁舟风雨中”、“野渡无人舟自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古代诗词中涉及水就少不了“舟”,是什么使这小小的“舟”字横行诗海?唐代以前,船意象在诗歌中出现频率不高,也不具有典型性。

大唐帝国版图辽阔,国势强大,文人多积极进取,漫游与干谒成为时代风气。

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岑参则从军中绝漠,体验异域风情……他们的活动领域广大,精神气度之恢宏,都是前代诗人无法比拟的,这成了唐诗繁荣的一个客观条件。

漫游虽然豪壮,偶尔也会有故国之思;干谒的路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失意中难免自伤身世,即使顺利进入官场,宦海沉浮,很多人的生命耗费在往来奔波的途中。

于是,他们写了很多诗,诗中每每提到旅途中藉以安身的小船。

李白离开家乡亲人,扁舟出峡时,写了一首《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时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开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荆门山是古代楚蜀交界,随着平原的出现,蜀中诸山至此不复再见,所以诗中说:“山随平时尽”:由此他继续前进,只有来自四川的长江还可为伴,所以诗中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此时年仅二十六岁,年少气盛,豪气干云,自觉前途万里,可以如大鹏展翅,所以诗人虽寄身舟中,还有故乡多情的流水相送,并不令人十分感伤。

下面有两首诗中的“船”意象却更多融入诗人的漂泊之感: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霞。

高考语文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作文素材

高考语文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作文素材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在浩如烟海的人物形象中,古代文人最钟情渔父。

渔父形象像一条河流,从中国文人的纵深地带经过和穿越,带给他们持久的魅惑和追慕,把文人们在仕与隐之间挣扎的内心,照耀得“火树银花不夜天〞。

经过漫长时间的淘洗,渔父不再是一个语词,而是一个叠加的意象,一个浓缩了丰富文化色彩和哲人前思的“那一个〞。

它不断出现,不断被书写,成为隐逸文化的一种象征,成为荣格所说的原型。

渔父的背后有着强烈的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无意识。

要考察隐逸文化,要研究古代文人的隐秘心理,很有必要对渔父形象做一番探讨。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中。

文章中的渔父须眉皆白,智虑高超,仙风道骨。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归真也。

〞〔《庄子·杂篇·渔父》〕渔父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所谓的“性服忠信、身形仁义〞、“饰礼乐、选人伦〞,都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而渔父所谓的“真〞,就是“受于天〞,主X“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这是道家清静无为的观念和儒家“明知不可而为之〞价值观的一次微妙的碰撞。

最终,孔子为渔父的思想所折服,如梦初醒,甘拜下风,尊渔父为圣人。

累累假设丧家之犬的孔子,似乎恍然明白了自己“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背后的真正原因。

其实,这个故事明显是伪作,当是后世道学者借助庄子对孔子的冷嘲热讽。

真正的渔父形象的源头还是《楚辞》。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生死之上的价值选择——《渔父》人物形象新解

生死之上的价值选择——《渔父》人物形象新解


二 孤独且骄傲的屈原
课文的标题虽为“渔父”,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不能忽视,
那 就 是 屈 原 。 屈 原 在 文 中 以 潦 倒 落 魄 的 形 象 出 场 ,以“ 宁 赴 湘 流 ”
的决然结束与渔父的对话,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生死之上
还 有 更 高 的 意 义 和 价 值 值 得 追 求 。 在 阅 读 文 本希望能有一个倾诉的对象,可是“举世皆浊
我 独 清 ,众 人 皆 醉 我 独 醒 ”,他 只 能 将 满 心 的 愤 懑 诉 于 笔 端 。 现 实
中无处寻觅的倾诉人,在他笔下便幻化为虚构的渔父,作者通过设
置人物间的对话,将屈原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进行冷静呈现,让屈原
在对话中,最终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让自己内心更
话的契机。
45
高中作文 2019-4 内文(改) 第46页 2019 年 03 月 01 日 14:42:15

因 此 ,我 们 看 渔 父 ,绝 对 不 能 将 其 简 单 视 为 一 个 江 畔 的 渔 夫 。

在 遥 远 的 战 国 时 代 ,文 化 教 育 权 仅 限 于 贵 族 群 体 ,一 个 蒙 昧 无 知 、
渔父十分确定眼前这个人就是屈原。那么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渔父
本就认识屈原,而且很清楚屈原在楚国的所作所为,他跟屈原的相
遇应是故意为之的。就像当年的姜太公直钩垂钓等待文王一样,
他在等屈原这位失意者的到来,想要听一听他的心声。渔父问“何
故 至 于 斯 ”,也 不 是 真 不 清 楚 屈 原 被 流 放 了 ,而 是 希 望 创 造 一 个 谈
有 疑 惑 ,屈 原 为 什 么 要 选 择 结 束 自 己 的 生 命 ? 常 言 道“ 留 得 青 山

高中语文《渔父》

高中语文《渔父》
青史上你留下一片洁白,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泽。 江鱼吞食了二千多年,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 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 那浅浅的一湾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子兰的衣冠已化作尘土,郑袖的舞袖在何处飘舞? 急鼓!可爱的三闾大夫!滩滩的龙船在为你竞渡! 我遥立在春晚的淡水河上,我仿佛嗅到湘草的芬芳; 我怅然俯吻那悠悠的碧水,它依稀流着楚泽的寒凉。
第三,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 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渔父是真正的隐者, 他们留给世界的是一个飘逸的背影,轻轻地 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们乘扁舟漂游水 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得意时出仕兼 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 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 离之后,莫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他 们将山水田园当成精神栖居地,在这里,心 灵的创伤得到愈合,灵魂获得拯救与升华。
司马迁出于公正,为李陵辩护,得罪皇上,当死降 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 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
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
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 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 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史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 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然后是“水”,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 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 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 道。”暗示道家的理想追求。
最后是“舟”。有渔父必有舟,又必 是小舟。苏轼《赤壁赋》称“驾一叶 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舟如一叶, 以况其小,只有小舟才能达到“纵一 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
2、屈原曰:“吾闻之,



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在浩如烟海的人物形象中,古代文人最钟情渔父。

渔父形象像一条河流,从中国文人的纵深地带经过和穿越,带给他们持久的魅惑和追慕,把文人们在仕与隐之间挣扎的内心,照耀得“火树银花不夜天〞。

经过漫长时间的淘洗,渔父不再是一个语词,而是一个叠加的意象,一个浓缩了丰富文化色彩和哲人前思的“那一个〞。

它不断出现,不断被书写,成为隐逸文化的一种象征,成为荣格所说的原型。

渔父的背后有着强烈的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无意识。

要考察隐逸文化,要研究古代文人的隐秘心理,很有必要对渔父形象做一番探讨。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中。

文章中的渔父须眉皆白,智虑高超,仙风道骨。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归真也。

〞〔《庄子·杂篇·渔父》〕渔父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所谓的“性服忠信、身形仁义〞、“饰礼乐、选人伦〞,都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而渔父所谓的“真〞,就是“受于天〞,主张“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这是道家清静无为的观念和儒家“明知不可而为之〞价值观的一次微妙的碰撞。

最终,孔子为渔父的思想所折服,如梦初醒,甘拜下风,尊渔父为圣人。

累累假设丧家之犬的孔子,似乎恍然明白了自己“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背后的真正原因。

其实,这个故事明显是伪作,当是后世道学者借助庄子对孔子的冷嘲热讽。

真正的渔父形象的源头还是《楚辞》。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这个那么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一次真正的碰撞,火花四射,精彩绝伦。

《楚辞》的本意,恐怕是要借助渔父来衬托屈原的高迈。

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执著、决绝、不苟且、不合作、不低俗,明知不可而为之,始终坚守着人格高标,宁愿舍弃生命,也要放声呐喊,纵然理想破灭,也要精神清洁。

然而始料不及的是,飘然离去,一曲高歌,随风而逝,不复与言的渔父形象,反而给后人留下更为巨大的想象空间,成为或仕或隐者的一种理想寄托。

从《离骚》开始,中国的文人就被一种寻找、追求和向往的热情所充溢。

不管这种期待何等渺茫,亦不管这种探寻何等徒劳,文人总是难以停止探求的脚步。

他们的向往,总是在水一方,像反复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奔赴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异常强烈,只是苍龙永远在前,长缨却不知何时在手?一股难言的苦涩充斥心头。

正如希罗多德的《史学》所言:“人们所知道的最凄绝的悲痛,便是奋力去做许多事,却又一事无成。

〞伟大的文人总是伴随着伟大的痛苦,这种痛苦超出了一己之悲,成为人类挥之不去的情感模型。

好在我们还有渔父,给失意的文人寻找了别一种人生和出口。

乐天知命,与世推移,任凭尘世纷纷扰扰,我自恬然自安。

这就是渔父的立身处世。

面对一池碧波,卸去满身疲乏,也无风雨也无晴。

功名富贵与我何加焉?仕途经济与我何加焉?这是文人走出“读书只为稻粱谋〞的伟大一步。

也是渔父身上最激动人心之所在。

然而,这种脱离现实的对抗实际上是苦痛的,也不为主流价值所趋向。

但也许正因为它拉开了和现实的距离,反而又充满了一种乌托邦式幻灭的美感。

历史上最著名的渔父有三个。

其一是庄子。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曳而尾于涂中乎?〞〔《庄子·秋水》〕这一小段之中,有很多重对比,意味深长。

第一层对比是庄子和楚大夫。

一边是轻松自假设的濮水垂钓客——庄子,一边是满面尘灰的仕途奔波人——楚大夫。

谁更能享受真正的生命乐趣?第二层对比是庄子的两种选择。

一边是楚国的相国高位,居庙堂之高;一边是濮水的烟波钓叟,处江湖之远。

哪一种更能激活出生命的云淡风轻和丰润灿烂?庄子也知道,“此可对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于是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曳尾涂中〞?这又是一重对比,两种选择的鲜活对比。

难怪两个被仕途经济冲昏头脑的人,也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最美妙的隐喻还有,朝廷的香火缭绕,可能正是污浊之所;而拖着尾巴的泥淖之所,恰恰又是清洁之所在。

这就是庄子的选择,冷眼看穿,却又热肠挂住,永远保持自己的清洁,守护好自己的灵魂处所。

继承庄子衣钵的那么是严子陵,他拒绝了好朋友刘秀的三请四邀,隐居在富春江畔——垂钓。

这是渔父语词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庄子还要“庄子〞。

光武帝是有道明君,又是严子陵最好的玩伴,对严子陵又极为推崇。

在屡次请严子陵未果后,刘秀亲自写信,言辞恳切:“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

惟此鸿业假设涉春冰,辟之疮疮须杖而行。

假设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

箕山颖水之风,非朕所敢望。

〞严子陵终于抹不过朋友的脸面,来了。

光武帝和他同榻而眠,晚上严子陵的臭脚竟然搁到光武帝的肚子上去了,光武帝也不以为意。

这一方面,可见光武帝的求贤假设渴,另一方面,又可见他们哥俩当年的兄弟情深。

免除了“伴君如伴虎〞的祸患,严子陵只有荣华,只有富贵,只有功名,只有利禄。

但他还是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严子陵是一个真正的渔父,他的出现给渔父意象增添了许多的浪漫情怀。

难怪一代名臣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对他顶礼膜拜:“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清初浙派版画的力作《无双谱》那么赞之曰:几人无故上云台,心事含羞未许猜。

名利当头叹归隐,清风拂水报招徕。

同眠卧榻真天子,六合难搜高士才。

不过茫然寰宇下,容他独自发闲呆。

〔《无双谱》,版画著作,配有乐府诗,为绍兴人金古良所著。

〕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还曾特意去游览严子陵的钓台,并写下经典散文《钓台的春昼》。

庄子的归隐,是要保持清洁,担心被世俗沾染,更害怕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严子陵那么是纯粹的归隐,湮没在山光水色之中,这是一种真正的天人合一。

历史上的宁武子,“邦有道,那么智;邦无道,那么愚。

〞而严子陵那么不论邦有道与否,我自隐逸,万钟与我何加焉?与这两个渔父构成绝妙比对的那么是姜尚,他的钓饵是自己的绝世才华,而钓的大鱼却只有文王一个。

所以,他必须用直钩,用自己的苍颜白发,用自己的一腔孤傲,引起世人哄抬关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炒作。

姜子牙终于钓来文王,出阁为相,成就自己的宏图大业。

两种渔父,两种走向。

一个选择儒家,一个选择道家,一个具济世情怀,一个有隐逸风范,如何论优劣?何必分高下!闻一多曾经说过,围绕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只有两个字——仕与隐。

要不先仕后隐,要不且仕且隐,要不先隐后仕,即使是不仕不隐之人,他内心中的痛苦也是可想而知。

中国文人总在儒家和道家之间徘徊,穿梭。

要而言之,文人选择“仕〞能做到百分之百,文人选择“隐〞,却万万做不到百分之百。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人世的,也是没有的。

既然是超出于世,那么当然连诗文也没有。

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

〞连老子也说“吾不能学太上而忘情也〞,遑论其他人?事因难能,所以可贵。

这就是严子陵的价值所在。

更多的渔父那么是寄情于山水,相忘于江湖。

除了这样,还能怎样啊。

想起了我最喜欢的一首无名氏的词,可做这种心情的注脚。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鲙新鲈,斟美酒,起悲歌。

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每个文人都像卞和献宝一样,要把自己的玉一样的美德贷于帝王家,哪怕被砍掉一条条腿,也在所不惜。

卞和泣血是中国文人共同的悲剧。

文人何曾想做一个渔父啊,实乃报国无门、功业未遂而归隐江湖也。

现在我们回头研究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是渔父,而不是其他。

渔父这个语词的背后到底叠加了哪些东西,从而被文人相中、接受、书写和鼓吹?渔父成为最重要的意象,可能来自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是屈原。

屈原披发行吟泽畔,在生死抉择之间,需要一个人来对话,揭示自己的内心的挣扎和选择。

因为在江畔,最该遇见的自然就是渔父,构成主客对话的“客〞,这是自然的逻辑。

渔父是老年男子,历经沧桑,风云看惯,淡薄尘世,能够提高对话的含金量和话语价值。

渔父的出现当然是偶然的,但隐逸文化、出世文化聚焦于渔父却带有很大的必然性。

惟有渔父才好引出颇有道家特色的《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歌词大意是,沧浪之水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冠缨;沧浪之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泥脚。

渔父不强人所难,不愠不怒,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足见其淡泊和修为。

那么,为什么要引出《孺子歌》呢?因为《孺子歌》大有来历。

据《孟子·离娄》记载:孔子曾听孺子唱过这首歌,孔子听歌后,告诉他的学生:“清,才能洗冠缨;浊,只能洗泥脚。

清还是浊,是由人们自己选择的啊。

〞孔子非常注重士人的人生抉择,提倡人要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但是在中庸思想的指导下,又主张“用舍行藏〞。

孔子称赞颜渊说:“如果用我,就出来做事;不用呢,就隐居起来。

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啊。

〞也就是说,儒家和道家有时候也能并行不悖。

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照散发弄扁舟。

〞就是说,“入世不称意,才要出世;仕途不称意,才会归隐。

〞这也许就是渔父最终飘然而去,放歌一曲的原因吧。

其次是渔。

《诗经》中说,“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诗经·卫风》〕就是说,上古时期,垂钓虽然还是一种谋生手段,但是“岂不尔思〞已经包含一种别样的情致。

特别是渔者,荡舟于碧波之上,隐没于绿荷之中,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让人清静高远,得意忘言。

在庄屈之后,即使仍然有人以打鱼谋生,但在文人笔下,渔父不仅没有了谋生之苦,反而多了几分闲情野趣,最能寄寓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三是水。

《老子》说:“上善假设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