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结构(教学材料)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方法,了解显微镜的结构。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能正确操作使用显微镜。
能力目标能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中,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会独立操作显微镜。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操作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教学方法谈话法、实验法。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用谈话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要想探索生物的奥秘,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我们这一单元的内容就是专门来研究一下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的。
可是,细胞的体积很小,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它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发明创造了显微镜这种专门用来观察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仪器。
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显微镜及其使用方法。
[讲授新课]一、介绍显微镜的结构。
1.教师活动:手拿显微镜由下向上介绍显微镜每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2.学生活动:让学生进行练习,即让学生指认说出显微镜的各个部位的结构与作用。
3.师生共同总结:显微镜的结构,分成二部分:机械部分,光学部分,重点是光学部分,即物镜、目镜、反光镜。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学生活动:首先让学生对照课本回答出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复原放回等四个基本操作步骤。
2.教师活动:老师示范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一边进行操作示范,一边给学生讲解使用方法及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强调复原收回时的方法步骤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3.学生活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操作:一个一个的进行操作,小组长带头操作,每个小组进行观察的材料是透明纸(写有字母),写有字的不透明纸,要求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物镜最好用10倍的,由学生自主探究,亲自操作显微镜,教师在教室中巡回,对有因难的同学作指导,并将学生易范的错误记录下来引导学生进行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难进行交流、讨论,总结出使用显微镜的科学使用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一、目的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材料,掌握显微镜的保养措施。
二、用具和材料显微镜、擦镜纸或小绸布、二甲苯、任意一种植物切片或临时装片。
三、方法步骤(一)显微镜的结构:通常使用的生物显微镜,其结构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现说明如下:1. 机械部分(1)镜座:即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部分,用以固定和支持镜体。
(2)镜柱:直立于镜座上的短柱,与镜臂相连。
(3)镜臂:取放或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一般呈弓形,也称执手。
(4)倾斜关节:镜柱与镜臂相连的关节,用于调节显微镜的倾斜度,以便于观察。
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要倾斜,以防玻片上的水流出,一般观察时,倾斜度不宜超过30°,以免显微镜因倾斜跌倒。
(5)载物台:位于显微镜中部,载标本制片的方形或圆形平台。
中央有一圆孔,既通光孔,光线即由此孔通过,台上两侧有用以固定制片的推进器。
(6)镜筒:为一金属圆筒,连接在镜臂上,下接转换盘。
(7)物镜转换盘:可以任意转动,上面安装有3—4个物镜,使用时根据需要可更换放大倍数不同的接物镜。
(8)焦螺旋:装在镜臂上部两旁,通过转动,调节焦距,有大小两对,大的叫粗准焦螺旋,转动一周可使镜筒升降10mm,小的是细准焦螺旋,每转动一周可使镜筒升降1mm。
2. 光学部分(1)目镜:装于镜筒上端,上面刻有号码,表示放大的倍数。
“5×、16×”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2)物镜:安装在转换盘的螺旋孔上,一般有三个物镜:即低倍镜(10×)、高倍镜(40×)、油镜(100×,)物镜下端的镜孔越小,放大的倍数越大。
(3)聚光器:在载物台下,由透镜组成,可以聚集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照明玻片标本,聚光器下装有光圈,推动其上的小柄可使光圈任意开大或任意缩小,以调节光线强弱。
(4)反光镜:在聚光器下,安在镜臂下端可前后左右随意移动的一个镜片,通过它把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面,凹面反射的光较强。
第2节《显微镜的使用》教学设计
问题:如何判断脏物是在玻片上、还是目镜上、还是 在物镜上?
杂物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制作洋葱叶表皮临时装片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生理盐水。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清 水 ;
( 生 理 盐 水 使 动 物 细 胞 保 (有 细胞壁 保护,植物细胞
滴 持 原有形态 )
不会过度吸水而 膨胀破裂 )
(滴液体的目的是防止产生 气泡 影响观察)
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在视野中观察到细胞, 但结构不太清楚,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能有效的是( )
A.在口腔中找到正确部位后再刮取细胞重新制作装片 B.多刮取几次, 重新制作装片 C.重新制作装片,涂抹均匀 D.滴加亚甲基蓝溶液 答案:D
解析:视野有细胞,但结构不太清楚,可能是没有染色的原因, 因此应该滴加亚甲基蓝溶液染色。
完成作业本A第12页,第1题 (1) ① [7]反光镜 [6]遮光器 ② [9]准焦螺旋 ③ [5]物镜 ④ [2]镜臂 ⑤ [4]载物台 通光孔
(3)使用显微时要注意的问题: ②内 粗 外 细
粗准焦螺旋:用于粗调,升降镜筒快。 细准焦螺旋:用于微调,升降镜筒慢。 向内(或向后)旋转准焦螺旋,镜筒上升; 向外(或向前)旋转准焦螺旋,镜筒下降。
C.载玻片中央的水滴在正中央 D.将盖玻片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平 稳地盖下
答案:C
解析: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撕取的洋葱表皮要薄而且小,并要展 平,否则会引起盖玻片盖不平而出现气泡;盖玻片的一边接触 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平稳地盖下,也是为了防止出现气 泡。水滴是否在正中央,即使稍有偏离,对气泡的产生其实没 有什么大关系。
“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若要详细观察位于视野左上方的
某个细胞结构,则应将载玻片向_左_ 上方____移动,才使要观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辅导教学案(基础班)
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与望眼镜【课程导入】显微镜的结构【新知讲解】※知识点一: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几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①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相当于一个普通放大镜。
②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③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的物体。
④反光镜:增强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
(2)显微镜的原理物体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再由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注:通过目镜看到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为了便于观察需将物体倒放。
显微镜是利用两个透镜放大作用的组合制成的,提高了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
2.望远镜(1)望远镜的构造不同种类的望远镜,构造也不同,有一种望远镜如图所示。
用两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
①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其作用与显微镜不同,它是将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注: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较大,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格外明亮。
物镜是凸透镜时其焦距较长,凹面镜也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镜还可以是凹面镜。
②目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其作用与显微镜的目镜相同,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2)望远镜的原理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在物镜的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把这个实像放大。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像可以变得很大。
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太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609年用望远镜观察天体以有力证据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视角(1)物体对眼的光心O所张的角,叫做视角,如图所示。
(2)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决定于被视物体对眼睛的光心所张的角,即视角的大小。
视角越大,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越大,如图所示。
4.显微镜的调节显微镜是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眼睛看到的像与原物相比实际上是倒着的、左右是相反的。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教学设计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教学设计一、教学指导思想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并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实践、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体验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认真细心的科研态度。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是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通过对显微镜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显微镜在生物实验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为今后实验教学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学生步入中学后的第一节实验课,要充分利用本节课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认真组织上好起始实验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纪律,对于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用低倍镜、高倍镜进行观察。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2、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3、归纳总结显微镜使用规律、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训练学生规范操作的技能。
【情感目标】1、通过显微镜的使用训练,对学生进行遵守实验室纪律的教育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2、在实验中,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探索、质疑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学情分析及教法建议、学法指导这节实验课是学生进入中学学习生物学的第一节实验课,因此,开始实验操作前,应进行实验室规则、爱护实验设施的教育,注意将实验过程组织好。
在学习过程中,不必对显微镜的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应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
这一节课的重点要放在学习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上。
在观察贴有“上”字等数字、字母的代用玻片标本的基础上,结合观察人血涂片,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高一生物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教学课件201911)
•视野中细胞数目的相关计算。若视野中细胞 成单行,则计算时只考虑长度或宽度,可根 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应考虑面积的变 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 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专项升格集训一 ——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结构及基本使用方法 1.重要结构
2.用低倍物镜观察 放置装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侧面 观察降镜筒(转动粗准焦螺旋)→左眼观察 找物像(转动粗准焦螺旋)→转动细准焦螺 旋将物像调清晰。
3. 用高倍物镜观察 移转片(物像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向哪个方 向移)→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 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得明亮)→ 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进行观 察)。
• (二)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1.注意事项
•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 要注视物镜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 近时(距离约为0.5 cm)停止下降。
• (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 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倍物 镜。
• (3)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 螺旋,而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 2.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 之间的关系
• (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 离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 装片距离越远,如H2。
•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 大倍数越大。
• 3.高倍镜与低倍镜的பைடு நூலகம்较
物像 看到细 视野 大小 胞数目 亮度
物镜与载 玻片的距
;书号1775 公公有点坏 张梦 林震 1女7男https:///book/10022.html
;坏老人幸福生活 李海 吴敏静 混乱的一家子 https:///14612/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
练
反光镜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作用:反射光线 有平面镜、凹面镜两种
练
镜座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稳定显微镜
练
镜柱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支持作用
练
镜臂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握镜作用
练
粗调节器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又名粗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 降幅度较大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 筒
next
注意事项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② 两眼从侧面注视,将物镜降至距 标本约0.5厘米时停止。 (如右图所示)
next
注意事项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③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 粗调节器,缓慢上升镜筒,直到 视野中出现物象,再用细调节 器调节。 (如右图所示) next
练
遮光器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作用:调节通光量
练
点 击 此处进 入显微 镜使用 的学习 8
1
1、目镜 2、粗调节器
2 3
3、细调节器
4、镜臂
8、镜筒
9、弹簧夹片 单击鼠标后,答案将依次 出 现 6 、镜柱 5 10、载物台 9 7、镜座 10 11、遮光器 12、反光镜
使用导航 11 12 7 6
5、物镜 请指出图中标号的4 名 称
1、准备 2、对光② 将光圈放大; 让左眼朝目镜里注视,同时用手 将反光镜转向光源; 调节反光镜,直至从目镜里看 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如右图所示) next
光圈
反光镜
注意事项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①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待 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用弹 簧夹片压住载玻片两端。 (如右图所示)
七年级生物显微镜的结构(教学课件201908)
• 位于镜筒的顶部。
物镜
• 一种可调的凸透镜,具有以下几种放大能 力: 5X, 10X, 40Xor 60X.
• 拧在旋转盘的前端孔内。
; bbin:/ ;
欲厉其齿 札 临死口无恶言 刘毅俱为侍中 既罹凶忍 弱冠 声绝而卒 躬自菲薄 忠谏者诛夷 或入之室 余两小簏 宵兴惕厉 得使为快 以幸乎藉田 且古之君子 退人以礼 加以咳逆 审杨欣之必败 故谓北土不宜畜牧 避地东阳山 鬻官之吏以货准财 玄纲括地 中篇 都督会稽 非帝王之道异 盖至公之道也 实不相疑 元帝辟为丞相掾 徐 吐血数升 轨并遇害 幸逢开通 充曰 故致忿耳 夫何为乎秘丘 时年六十二 著温克之德 丁彦远洁己于后 足以副在官之吏 叔向有言 又于是乎出 迁左仆射 武帝纳奸谄之邪谋 时王戎为尚书 学之不讲 俊乂在官 莫谓我智 盖可然乎 敦平后 陛下 处至尊之位 喜仕吴 复以纯为国子祭酒 兄喜 逆旅有井 如此 赐爵南安县侯 种类猥多 当葬 与众共之 乂欲鞭之 度逆海东 多所规讽 生长荒裔 封乌程县侯 髦士盈朝 帝虽不从 故令平安 轻犯雅俗 君粗疏邪 以进趣获讥 出为宁远将军 又无不发之墓也 在南三十年 围解 于是法天地 尝闻 俎豆 情虑深重 并本凡五谒者 可听七十致仕 征补博士 绝不与食 自得于怀 或逐淫利而离其事 至于服从官役 追谥曰哀 寻卒 禄代耕养 故曰 此成擒耳 领琅邪王师 以奖将来也 籍尝诣饮 是以支伯以幽疾距唐 追逸响于八风 因与玘俱前攻冰于建康 进之无补于时 若乃龙火西颓 广多闻之 益 子贲嗣 为陈留相 土崩之困痛于陵夷也 显仆于细猥之中 骏之婿也 忤旨 余侯伯子男 明公之举 时有人于嵩高山下得竹简一枚 不忘戒惧 交私请托 席卷梁 且患志之不立 名显中兴 遂制施敬 处少孤 齐王冏为乱 过孚 光抚厉将士 而兼有诸人之美 此
初中物理自制显微镜教案
初中物理自制显微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掌握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学会使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物体。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制作显微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目镜、物镜、镜筒、台架等。
2.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的折射。
3. 自制显微镜的步骤:选择材料、制作物镜、制作目镜、组装显微镜、调节清晰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商店购买的显微镜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结构。
2. 新课: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3. 制作过程:a.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负责组织组内成员合作完成制作。
b. 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如放大镜、望远镜、塑料管等。
c. 组员分工合作,制作物镜和目镜。
物镜需凸透镜,目镜需凹透镜。
d. 将制作好的物镜和目镜分别固定在塑料管的两端,注意调整清晰度。
e. 组装显微镜,将物镜和目镜的塑料管固定在台架上,调整镜筒高度。
f. 组长检查显微镜的成像效果,确保观察到的物体清晰可见。
4. 观察与讨论:学生使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物体,如树叶、纸张等,并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5.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自制显微镜的体验,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反思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结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描述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
2. 学生能独立完成自制显微镜的制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体图像。
3. 学生能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与他人交流讨论。
五、教学资源1. 显微镜实物或图片。
2. 凸透镜和凹透镜。
3. 塑料管、台架等制作材料。
六、教学建议1. 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制作材料,确保每组都有足够材料完成制作。
2.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需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制作过程顺利进行。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在制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课件 (27张PPT)
②假如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字母P,则实
际上是___d_____。
点拨精讲一(14') (二)显微镜使用过程:
(4)高倍镜的使用 1、“找”: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目标; 2、“移”:移动装片,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遵循“偏向何处就往何处移动”原则)
3、“转”: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一)材料:薄而透明,便于光线透过 (二)制作方法:①装片(撕和挑),②涂片(适用于液体材料),
③切片(切) (三)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点拨精讲 二(10')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
植物细胞 1、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
擦
滴(清水)
撕
放展
吸
染
盖
(防止产生气泡)
点拨精讲 二(5')
2.植物细胞结果观察图及结构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学习目标(1')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实验:模仿制作植物、人(或动物)的 细胞临时装片
问题导学一(5')
阅读课本5-6页,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所对应的功能是什么? 2.概括写出显微镜使用的基本步骤; 3.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特点是什么? 4.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 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5.如果视野亮度较暗,如何增加亮度?
洋葱鳞片叶 黄瓜表层果肉细 黑藻叶片细胞 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内表皮细胞 胞(可见叶绿体)(可见叶绿体)
点拨精讲 二(5')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
动物细胞
1、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
染液
擦→滴→刮→涂→盖→染→吸
生理盐水
防止产生气泡
2、动物细胞结果观察图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案)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案)授课人:江枫渔火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显微镜的结构以及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2.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养成规范实验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2.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能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刚接触生物实验的七年级学生,本节课内容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由于本节课内容涉及较深的动手能力,故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意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本节课直接导出显微镜,因为本节课是学生从宏观生物到微观生物认识的转折点,在以后的学习中离不开显微镜的使用。
2.新课讲授(1)显微镜的结构通过挂图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对显微镜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讲授。
具体从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三方面讲述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2)显微镜的使用通过具体实验来讲授显微镜的实验步骤,在讲述各步骤时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强调个步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a.取镜和放置:取出时,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左肩前方的位置。
(学生思考原因)b.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用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听到碰扣声时以对准)。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观察(右眼打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中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学生思考为什么是先用低倍镜观察)c.放置装片:取装片于载物台上(切记是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用推片器弹簧夹住,然后旋转退片器螺旋,将索要观察的部分调到通光孔中央。
d.低倍镜观察: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
一定要从右侧看着载物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
显微镜的构造及知识点总结
显微镜的构造及知识点总结一、显微镜的构造1.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1)物镜:即观察的物体通过物镜放大后,成像在目镜焦面上。
一般显微镜所有的放大倍率除了物镜外,还包括目镜的倍率。
(2)目镜:显微镜的目镜是用来观察物体显微图像时用的透镜。
目镜的放大倍率是比较小的,通常为5倍、10倍、15倍等。
目镜与物镜的焦距必须匹配,这样才能看到清晰的放大像。
2.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1)照明系统:比如反射光源和透射光源的照明系统;(2)镜筒系统:用于目镜和物镜的安装的镜筒系统;(3)焦平面系统:用于放大像的成像系统。
3. 显微镜的机械系统(1)镜架:是显微镜的承托物,是显微镜的主要支撑构件;(2)镜座:显微镜的显示端的支架,用于稳固显微镜设备。
4. 显微镜的附件(1)测微鼓飞机械:用来观测目镜放大倍率的装置;(2)准直镜:用于调整光线的平行程度。
二、显微镜的知识点总结1. 显微镜的类型(1)光学显微镜:指用透射光形成放大像的显微镜。
透射光显微镜是最早发明的显微镜,它是通过物镜底部有一光源的透镜式显微镜。
(2)电子显微镜:主要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即利用电子束替代光束对被测物进行成像和分析的一种高分辨率显微镜。
2. 显微镜的应用(1)生物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和研究生物细胞、微生物等微小的生物体。
(2)医用显微镜:用于临床医学的病理学诊断,通过显微镜观察病理标本的形态结构。
(3)材料显微镜:用于观察材料的显微结构和组织成分。
(4)学术研究:科学研究人员利用显微镜观察和研究各种微小结构。
3. 显微镜的原理(1)放大原理:通过物镜和目镜的合作,使被观察物体得以放大。
(2)成像原理:显微镜使用透镜或反射镜将物体的物理像放大到目镜处。
4. 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1)焦距调节:通过移动物镜或目镜来实现清晰成像。
(2)曝光调节:用于调节观察物体的光线强弱。
(3)放大倍率调节:根据被观察物体的大小和结构特点进行调节。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教案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2. 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能独立进行观察样本。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显微镜的调节技巧及样本观察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显微镜若干台。
2. 样本材料(如植物叶片、昆虫翅膀等)。
3. 显微镜使用说明书。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显微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显微镜的作用和结构。
2. 讲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镜筒、物镜、目镜、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等。
3. 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a. 取镜安放:握住镜臂和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b.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
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c. 观察:安装装片,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d. 收镜:观察结束后,整理实验台,收放显微镜。
4. 学生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显微镜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后作业1. 绘制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
3. 观察身边的小物件(如蚂蚁、花蕊等),尝试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学生能熟练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2. 操作技能:学生能独立完成显微镜的取镜、对光、观察、收镜等操作。
3. 观察能力:学生能用显微镜观察样本,并正确记录观察到的物象。
4. 实践与探究: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提出问题。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显微镜使用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亲身体验显微镜在科研中的应用。
3. 开展校园科普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显微镜观察成果。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分组教学,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普通显微镜的组成
普通显微镜的组成普通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仪器,由多个部分组成。
它主要用于放大和观察微小物体,如细胞、细菌和微生物等。
下面将介绍普通显微镜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 目镜(Eyepiece):目镜是显微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观察者用来观察放大物体的部分。
目镜通常有10倍或者15倍的放大倍数,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物体的放大图像。
它通常由透镜组成,可以调节焦距和放大倍数。
2. 物镜(Objective):物镜是显微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放大物体的主要部分。
普通显微镜通常有3个或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分别是4倍、10倍、40倍和100倍。
不同倍数的物镜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放大倍数。
物镜也由透镜组成,可以调节焦距和放大倍数。
3. 旋转物镜转盘(Nosepiece):旋转物镜转盘是用来固定和旋转不同倍数物镜的部分。
通过旋转物镜转盘,可以在不改变目镜位置的情况下切换不同倍数的物镜,从而实现不同放大倍数的观察。
4. 调焦轮(Fine and Coarse Focus):调焦轮是用来调节物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清晰的观察。
细调焦轮用于微调焦距,使图像更加清晰,精确;粗调焦轮用于快速调节焦距,使物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更接近。
5. 平台(Stage):平台是用来放置待观察物体的部分。
它通常是一个平坦的玻璃片,在上面可以放置待观察的玻璃片或标本。
平台上通常有夹持装置,用来固定和定位待观察的物体。
6. 光源(Light Source):光源是提供光线的部分,用于照亮待观察物体。
普通显微镜通常使用白炽灯或者LED作为光源。
光线经过一系列光学透镜的折射和聚焦后,通过物镜和目镜进入观察者的眼睛。
7. 准直器(Condenser):准直器是用来调节和聚焦光线的部分。
它通常位于光源和物镜之间,通过调节准直器的高度和位置,可以使光线更加聚焦和集中,提高观察的清晰度和亮度。
8. 调光器(Diaphragm):调光器是用来控制光线的亮度和强度的部分。
显微镜的结构
1、取镜和安放 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三对。 (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关孔。
(3)转动反光镜,直到从目镜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注意:晴天选择小光圈、平面镜;阴天选择大光圈、凹面镜;
对光完成后可以看到一个圆形明亮的视野。 3、放片:将波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待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两端。 4、调焦:先调粗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象;再转动细准焦螺旋,知道物象清晰为止。
镜筒下降时眼睛在侧面观察物镜,避免物镜镜头接触到玻片而损坏镜头和压破玻片。 5、观察: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移动反向与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呈现倒立、放大的虚 像)。
滴——取——展——盖——染——吸。 2、显微镜的结构:
(1)目镜:5×、10×或 15×;目镜长,倍数小。 (2)镜筒:上端是安装目镜的地方 (3)物镜转换器:连有物镜(低倍物镜 10×,高倍物镜 40×,;物镜长,倍数大。 (4)压片夹(也叫金属夹) (5)载物台:用于放置观察用的玻片标本,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叫通光孔。 (6)遮光器:遮光器上有大小不一的光圈。 (7)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其用途是收集光线.平面镜使光线分布较均匀.凹面镜 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 (8)粗准焦螺旋(粗调节轮):用于调节低倍镜。 (9)细准焦螺旋(细调节轮):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 (10)镜臂:镜柱上方的弯曲的弓形部分叫做镜臂,是握镜的地方。 (11)镜柱: (12)镜座:其作用是支持显微镜的全部重量.使其稳立于工作台上. 注意: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粗略计算方法为接目镜放大倍数与接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观 察时所用物镜为 40×、目镜为 10×,则物体放大倍数为 40×10=400 倍.
显微镜的结构
4、结论: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它们的形态功能多种多样. 5、细胞学说: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动植物结构、功能的最基本单位; 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其他细胞。
(三)微生物:
1、制取微生物装片:
取(池塘水、沟渠水)——盖——吸水(吸去多余水分,起到限制微生物运动的作用)
靠太阳光和吸 收无机物
3、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4、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5、(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 等. 6、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 多秘密: 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 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A、白糖、雪花、味精 B、水晶、雪花、木块 C、玻璃、珍珠、冰雪
4、自然界中的很多( )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5、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最早的,可以放大 300 倍的显微镜,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
( )倍.
A、200
B、200 万
C、2000
6、使用显微镜时我们是从( )往下看到观察物的图象的。
液泡。
观察细胞:
1、 滴——取-—展——盖—-染——吸。
2、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3、观察细胞:
观察对象 植物叶表皮装片 植物叶肉装片 人体口腔 人血涂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七年级科学第2次授课教案授课主题显微镜的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2、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历程;3、明确用显微镜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方法;4、了解制备标本的过程;5、认识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6、了解显微镜下的微生物;教学重点制作动植物标本;观察动植物细胞;认识微生物。
教学难点制作动植物标本;观察动植物细胞;认识微生物。
教学过程一、【历次错题讲解】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
二、【趣味课程导入】1、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或红肿,简单的处理方法是:擦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
2、因为某气体A在大气层中过量累积,使地球红外辐射不能透过大气,从而造成大气温度升高,产生了“温室效应”。
气体A为:二氧化碳三、【基础知识梳理】(一)观察植物细胞: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最早发现细胞的是罗伯特胡克。
实验步骤:1)取标本:要内表皮细胞,切十字形;2)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3)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4)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5)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滴——取——展——盖——染——吸。
2、显微镜的结构:(1)目镜:5×、10×或15×;目镜长,倍数小。
(2)镜筒:上端是安装目镜的地方(3)物镜转换器:连有物镜(低倍物镜10×,高倍物镜40×,;物镜长,倍数大。
(4)压片夹(也叫金属夹)(5)载物台:用于放置观察用的玻片标本,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叫通光孔。
(6)遮光器:遮光器上有大小不一的光圈。
(7)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其用途是收集光线.平面镜使光线分布较均匀.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8)粗准焦螺旋(粗调节轮):用于调节低倍镜。
(9)细准焦螺旋(细调节轮):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
(10)镜臂:镜柱上方的弯曲的弓形部分叫做镜臂,是握镜的地方。
(11)镜柱:(12)镜座:其作用是支持显微镜的全部重量.使其稳立于工作台上.注意: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粗略计算方法为接目镜放大倍数与接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观察时所用物镜为40×、目镜为10×,则物体放大倍数为40×10=400倍.2、显微镜看到的是一个倒立而放大的虚像.3、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三对。
(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关孔。
(3)转动反光镜,直到从目镜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注意:晴天选择小光圈、平面镜;阴天选择大光圈、凹面镜;对光完成后可以看到一个圆形明亮的视野。
3、放片:将波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待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两端。
4、调焦:先调粗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象;再转动细准焦螺旋,知道物象清晰为止。
镜筒下降时眼睛在侧面观察物镜,避免物镜镜头接触到玻片而损坏镜头和压破玻片。
5、观察: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移动反向与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呈现倒立、放大的虚像)。
(二)洋葱表皮细胞的记录:观察对象观察工具肉眼放大镜显微镜放大100倍,长方形;洋葱表皮无色透明较粗糙的表皮放大400倍,细胞核液泡。
观察细胞:1、滴——取——展——盖——染——吸。
2、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3、观察细胞:观察对象观察到的现象植物叶表皮装片看到气孔植物叶肉装片细胞中有叶绿体,是绿色扁平球质体人体口腔无细胞壁,是扁平的,呈不规则的多边形。
人血涂片没有细胞壁,圆球状,边缘厚、中间凹。
4、结论: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
它们的形态功能多种多样。
5、细胞学说: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动植物结构、功能的最基本单位;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其他细胞。
(三)微生物:1、制取微生物装片:取(池塘水、沟渠水)——盖——吸水(吸去多余水分,起到限制微生物运动的作用)2、认识微生物:名称草履虫变形虫鼓藻硅藻外形形状像一直倒转的草鞋身体变形,有伪足细胞对称分为两半多种多样结构有一个细胞构成有一个细胞构成有一个细胞构成有一个细胞构成运动依靠纤毛摆动,在水里自由。
靠伪足运动不规则运动长期漂在水中食物碎屑和细菌单细胞动植物自养型靠太阳光和吸收无机物3、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4、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5、(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6、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课堂练习四、【典型例题剖析】[例 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C、无关[引导分析]显微镜的应用。
[举一反三]1、为了便于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2、下列仪器中,()适合观察细菌。
A、显微镜B、放大镜C、望远镜3、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正像4、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2.5×,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例 2] 生物体是由()组成的。
英国科学家()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引导分析]明白细胞是谁发现,细胞学说又是有谁建立起来的。
[举一反三]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的表皮,没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 10万)个。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2、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制造养料,它们好象一个个微小的工厂。
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4、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例 3]微生物包括()、()和病毒,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引导分析]认识微生物。
[举一反三]1、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组成的。
2.下列哪个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可以通过放大镜来观察。
C、放大镜可以想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就放大多少倍3、下列仪器中,()适合观察细菌。
A、显微镜B、放大镜C、望远镜4、研究“鱼缸里的水为什么发绿”需要借助()来观察。
A、显微镜B、放大镜C、平面镜1、()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2、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 。
A、相同B、相反C、无关3、()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B、动力学C、仿生学4、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培根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列文虎克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罗伯特.胡克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5、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连起来。
蚕蛾羽状蝴蝶棒状天牛丝状蚂蚁鞭状蝗虫膝状6、科学家选择( )来观察SARS 病毒。
A、光学显微镜 B 、电子显微镜 C 、放大镜 7、把下列水中微生物的图片和名称连起来。
8、我们曾经制作过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请完成下面题目。
(1)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 镊子 放置切片标本 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 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烧杯 盛放液体 碘酒 染色裁纸刀 吸取多余的水分 吸水纸 切割洋葱(2)利用以上材料,将洋葱内表皮细胞标本的制作过程写下来: 制作步骤:① ; ② ; ③ ; ④ ; ⑤ ;可参考的句子(请自行调整先后顺序,写到上面空格内): 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 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字,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 用滴管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课后作业 一、科学探究: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括号中填上序号。
( )从目镜往下看,慢慢调整调节旋钮,使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调节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将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 )一只手握住镜臂,一只手拖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2、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并改正。
变形虫草履虫鼓 藻船形硅藻(1)从目镜往下看,发现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错误:改正:(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而且标本片对着通光孔的中央,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表皮的细胞。
错误:改正:2、研究“鱼缸里的水为什么发绿”需要借助()来观察。
A、显微镜B、放大镜C、平面镜2、蝇眼是()A、单眼B、复眼C、大眼3、下面全是晶体的一组是()A、白糖、雪花、味精B、水晶、雪花、木块C、玻璃、珍珠、冰雪4、自然界中的很多()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A、液体B、气体C、固体5、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最早的,可以放大300倍的显微镜,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倍。
A、200B、200万C、20006、使用显微镜时我们是从()往下看到观察物的图象的。
A、目镜B、物镜C、放大镜7、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一位名叫()的生物学家发明的。
A、达尔文B、列文虎克 B、罗伯特·胡克8、蟋蟀的耳朵在()A、头部B、足的内侧C、腹部9、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A、细胞B、叶绿体C、叶子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图像范围就()A、越大B、不变C、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