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CT诊断

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CT诊断
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CT诊断

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CT诊断

目的探讨头颅CT扫描对颅脑外伤后迟发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03月~2014年02月于我科以颅脑外伤后迟发型硬膜外血肿为诊断而收入院患者75例,采用飞利浦MX8000型CT机进行扫描检查,根据肯定诊断、提示诊断、建议复查、未见异常四个标准,对头颅CT诊断颅脑外伤后迟发型硬膜外血肿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h内经头颅CT平扫检查结果得到肯定诊断的患者为26例(34.67%),提示诊断的患者为13例(17.33%),得到建议复查的患者为19例(25.33%),未见异常的患者为17(22.67%)例。6h~6d内复查,肯定诊断的患者为41例(54.67%),提示诊断的患者为24例(32.00%),建议复查的患者为6例(8.00%),未见异常的患者为4例(5.33%)。在初查得到未见异常17例中有5例转为肯定诊断,有5例转为提示诊断,有3例转为建议复查;在初查得到建议异常19例中有7例转为肯定诊断,有9例转为提示诊断;在初查得到提示诊断13例中有3例转为肯定诊断。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查颅脑CT能够及时明确颅脑外伤后迟发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标签:颅脑外伤后迟发型硬膜外血肿;CT;扫描;诊断

颅脑外伤后迟发型硬膜外血肿(DTIH),指在颅脑损伤后首次头颅CT检查证实无血肿,后经过神经外科治疗后症状未改善,而在以后复查颅脑CT检查时发现了血肿,或在首次头颅CT检查证实有血肿后,经过神经外科治疗后症状未改善,其他部位又出现新的血肿的一种疾病,其发生较为隐匿[1]。主要可表现在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神经系统体征等方面,如:恶心呕吐、头痛、神志不清等[2]。随着近年螺旋CT扫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DTIH的诊断率升高,本文通过对本院神经外科2010年03月~2014年02月间于我院行螺旋CT扫描的DTI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03月~2014年02月与我院以DTIH为诊断而住院治疗的患者75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

2.58±2.83)岁,首次CT检查时间为伤后6h内,发现血肿距伤后1h~6d,其中6h内25例,6~12h内9例,12~48h内23例,48h以上19例,平均时间(22.44±5.92)h。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实验,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需符合如下标准[3]:①外伤后就医;②行首次CT 扫描或开颅血肿清除术后CT扫描时未发现有颅内血肿;③经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后不见好转或症状加重;④再次CT扫描时发现有颅内血肿,诊断为颅脑外伤后迟发型硬膜外血肿。

1.3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若患者出现以上任一标准,均予以排除。

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和鉴别

1.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和鉴别 A.形态:新月形,月牙形;;梭形,双凸镜形,内缘境界清楚。 B.分布范围:广,可越过颅缝;;较窄,不越过颅缝。 C.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较少见。 D.占位效应:明显;;范围大者较明显 2.肾癌的CT表现:表现为肾实质内缘不规则肿块,可向外突出,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癌肿多为不均匀强化,癌肿向外侵犯可致肾周脂肪消失 3.胃癌:早期X线表现:低张气钡双重造影,胃小弯和胃小沟破坏消失。中晚期:1.胃腔变窄,广泛受累时呈现“皮革”状胃 2.充盈缺损,呈现大小不等,边缘不规则的充盈缺损,与正常的胃壁分界清楚3.粘膜皱襞消失,破坏,结节状增粗 4.龛影,见于溃疡型,癌肿向腔内突出形成大而浅的不规则碟形溃疡 4.结肠癌:1,肠腔偏心性或环形狭窄,轮廓不规则2.粘膜皱襞破坏,消失和中断3.龛影较大,形状不规则,龛影边缘有尖角极不规则结节状充盈缺损 风湿性心脏病的二尖瓣狭窄的X线表现:左心房和右心室增大,肺淤血及肺循环高压征象,心底部可看见双心房影,非业内出现肺纹理增强,模糊,肺野透亮度降低,支气管分叉角度加大 5.二尖瓣关闭不全的X线表现:轻者心影大小形状无明显改变,或仅见左心房,左心室轻度增大,二尖瓣较重,左心房可明显增大,搏动增强,左心室也增大,主动脉结正常或略小 6.左心室增大见于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

不全及部分先天性心脏病 7.右心室增大见于二尖瓣狭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心房或心室间隔缺损以及法洛四联症 8.左心房增大见于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功能衰竭和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9.中央型肺癌于周围型肺癌的X线,CT表现: 中央型肺癌:早期癌肿局限于黏膜内,可无异常发现,病变发展,癌组织从支气管黏膜表面像腔内生长或沿支气管壁浸润生长,使管腔狭窄CT表现为:肺门区分叶状肿块影或病变支气管腔内的结节及息肉样阴影,支气管关闭不规则增厚,引起支气管官腔的狭窄与截断 周围型肺癌:发生于肺段以下较小支气管的肺癌,由于管壁结构薄弱,易侵入肺内或经局部淋巴管播散在非小叶内生长,形成肿块 10.胸腔积液的X线表现:游离性积液;少量积液是,液体首先聚积与后肋隔角,立为表现为患侧肋膈角变钝、变平,透视下液体可随呼吸及体位改变而移动,中量积液时表现为患侧下肺野均匀致密影,肋隔角消失,隔面及心缘被遮盖,由液体形成的致密影其上缘呈外高内低的斜行弧线,大量积液是指液体上缘达第二前肋间以上,患侧肺野均为致密,有时仅肺尖透明,肋间隙增宽,纵膈向对侧移位 11.化脓性骨髓炎的感染途径和X线表现:血源性,外伤性,临近软组织或关节化脓性感染直接延伸所致。急性化脓性骨髓炎:1.软组织弥漫性肿胀2.骨膜增生3.骨质破坏4.死骨慢性:骨皮质增厚和骨干增粗,轮廓不整,骨髓腔狭窄或消失

CT三维融合技术在治疗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中的应用

CT三维融合技术在治疗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CT 三维融合技术在治疗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中的应用。方法20例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在手术前采用CT 三维融合技术对于患者的病变性质进行分类,依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式或者保守治疗。结果手术治疗16例,手术中检测和手术前评估基本情况相同,手术后采用CT 三维融合技术进行复查,静脉窦受压消失不见,血肿清除非常好,手术后3 d复查CT,无迟发性血肿。4例患者经过CT检查,静脉窦形态完整,没有明显受压,进行保守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于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CT 三维融合技术,可以准确的掌握手术指征,降低意外损伤,缩减操作难度,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CT 三维融合技术;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 在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外伤性颅内血肿中的特殊类型就有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较小的血肿会压迫静脉窦,脑静脉就产生了回流障碍,弥漫性颅内压就会升高,也就会产生脑危象[1]。过去的类似病例很难把握手术指征,并且手术处理技巧性非常强,在医学界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本院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接受20例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CT 三维融合技术进行评估和解析,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接受治疗的20例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本次实验研究已经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女4例,年龄14~66岁,平均年龄(37.2±9.4)岁,病程1 h~3 d,平均病程1.6 d。男16例,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36.9±10.3)岁,病程1 h~ 2.5 d,平均病程2.3 d。有10例为横窦受压,有6例为矢状窦受压,有4例为窦汇受压。有3例为击打伤,有5例为高处坠落伤,有12例为车祸伤。 1. 2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原发性昏迷、频繁呕吐、头痛、瞳孔不等大。 1. 3 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都进行头颅CT水平扫描加CTA检查,将静脉窦、骨折、血肿叠加在同一影像上,利用CT三维融合技术显现出来。 1. 4 治疗方法有16例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依据CT三维融合技术,来判断骨折和血肿的静脉窦关系、范围、位置,依据资料进行马蹄形切口、直切口。进行跨窦骨瓣有5例跨矢状窦,手术后还进行还纳。进行跨窦骨瓣有9例跨横窦及窦汇,手術后也还纳。剩下2例患者,由于血肿量较小,进行颅骨钻孔后将骨窗扩大,扩大到3 cm×6 cm,血肿清除以后,颅骨采用小钛网

脑内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 脑内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脑内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毛铁吴春菊刘洋李英 (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9)19-0151-02 【摘要】目的讨论脑内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急性脑内血肿的治疗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相同,均属脑挫裂伤复合血肿,两者还常伴发。 手术方法多采用骨窗或骨瓣开颅术。 【关键词】脑内血肿诊断治疗暴力打击头部,引起颅内出血,血液凝块在颅腔内聚积达到一定体积,称为外伤性颅内血肿。 根据大宗病例统计,外伤性颅内血肿在颅脑损伤中占8%~10%,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 40%~50%。 颅内血肿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因此,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外伤性脑内血肿,系指外伤后发生在脑实质内的血肿。 常与枕部着力所致的额、颞区对冲性脑挫裂伤并存,也可由着力部位凹陷性骨折所致。 在闭合性脑损伤中其发生率为 0.5%~1%。 外伤性脑内血肿多属急性,少数为亚急性。 1 / 4

一般分为浅部与深部两型,前者又称复合型脑内血肿,后者又称为单纯型脑内血肿,临床上以浅部血肿较多见。 浅部血肿多由挫裂伤致脑皮质血管破裂出血引起,因此在血肿表面常有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常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同时存在,一般而言,血肿多位于额叶和颞叶前区靠近脑底的部位;深部血肿多位于脑白质内,系脑深部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可向脑室破溃造成脑室内出血,脑表面无明显损伤或仅有轻度挫伤,触诊可有波动感。 一、病因与机理外伤性脑内血肿好发于额叶及颞叶,约占 80%,常为对冲性脑挫裂伤所致,其次是顶叶及枕叶,约占 10%,系因直接打击的冲击伤或凹陷性骨折所引起,其余则为脑深部、脑干及小脑等处的脑内血肿,较少。 血肿形成的初期仅为一血凝块,浅部者周围常与挫碎的脑组织相混杂,深部者周围亦有受压坏死、水肿的组织环绕。 4~5 天之后血肿开始液化,变为棕褐色陈旧血液,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此时,手术切除血肿周界清楚,几乎不出血,较为容易。 至 2~3周时,血肿表面有包膜形成,内贮黄色液体,并逐渐成为囊性病变,相邻脑组织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着,局部脑回变平、加宽、变软,有波动感,但临床上已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二、临床表现 1.症状与体征脑内血肿与伴有脑挫裂伤的复合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症状极为相似,常可出现以下症状与体征。 (1) 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5例治疗体会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5例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对人体生命的危害性。方法回顾分析 2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患者的资料。结果本组确诊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已经发生脑疝5例,其中死亡和重残占80% 。未发生脑疝20例,死亡、植物生 存和重残占20%。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脑疝前诊断及治疗对患者预后相 当重要。 【关键词】颅内血肿颅脑损伤诊断治疗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在颅脑外伤中较常见,目前临床外伤性脑出 血病例逐渐增多,病情重,病死率高,如果发现不及时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脑损害。我科于2005年7月~2010年7月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320例,其中迟发性血肿 25例占同期颅内血肿7.8%,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0—20岁4例,21—40岁10 例,41—55岁8例,55岁以上3例。受伤部位,枕部12例,额部8例,颞顶部3例,顶枕部2例。首次CT至确诊DTICH时间3小时—10天,其中12小时内10例,12——24小时8例,1—3天5例,7天和10天各1例。入院时GCS计分13—15分13例,9—12分8例,3—8分4例。 1.2临床表现:伤后有原发昏迷19例,入院时清醒者18例,有意识障碍这7例。治疗中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者20例。血压升高和脉搏减慢者 15例。剧烈头疼呕吐及出现新的神经体征者14例。躁动着12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意识障碍无好转或恶化者3例。 1.3影像学检查:头颅X线平片和CT扫描发现线性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2例,受伤至首次CT时间:1小时以内5例,1—3小时10例,3—6小时5例,6—24小时5例。首次CT检查结果:脑内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2例,脑挫裂伤14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正常头部CT扫描3例。迟发性血肿部位和性质:枕部10例,额部9例,颞顶部6例。脑内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6例, 硬膜外血肿1例。 2结果 手术治疗20例,出院时痊愈11例,轻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 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5例,死亡1例,为脑疝晚期患者,其余4例,GCS计分13—15分,保守治疗,颅内血肿逐渐吸收后痊愈出院。 3 讨论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 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首次CT检查距受伤时间越来越短,颅内血肿的早期 发现率明显降低,而DTICH的发现率上升,DTICH患者预后差,文献报道死亡率 高达25%—55%[1]。降低迟发型外伤性颅内血肿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 诊断和治疗,其取决于对本病早期CT特征及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本组25例中 除3例CT扫描正常外,其余22例显示脑挫裂伤或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目 前许多学者认为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DTICH发生的重要基础[2]。 我们认为颅脑外伤后短时间内CT检查发现脑挫裂伤或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应警惕有发生DTICH的可能。本组首次CT至DTICH确诊在24小时内就有18例,占18/25。因此我们主张,凡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首次CT后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 定义硬膜外血肿是指外伤后出血积聚于颅骨内板和硬膜之间。常见于青壮年,>60岁或<2岁的人群发生率很低,这与老年人硬膜和颅骨粘连紧密、婴幼儿脑膜血管细、颅骨脑膜血管沟尚未形成有关。血肿以颞部最为常见,多为单发,多发性少见,临床上合并硬膜下血肿或脑内血肿亦有发生。出血多为急性,有的甚至可在伤后3~24小时内发生脑疝。 病因硬膜外血肿多因头部遭受外力直接打击,产生着力点处的颅骨变形或骨折,伤及血管所致。出血积聚于硬膜与颅骨内板分离处,并随着血肿的增大而使硬膜进一步分离。出血主要来源于: ①脑膜血管,是造成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主要原因,尤以脑膜中动、静脉最为常见。脑膜中动、静脉位于颞部的同名骨沟中。颞部骨质较薄,受外力打击后引起骨折,刺破血管引起出血。如损伤位于动脉主干或较大分支,则出血凶猛,血肿迅速增大,短时间内可形成巨大血肿,导致脑疝。如出血由静脉引起,则病情发展稍缓。 ②静脉窦、上矢状窦、横窦和乙状窦均位于同名骨沟中,如发生骑跨静脉窦的颅骨骨折,即可使其受损。此种出血凶猛,与静脉窦没有平滑肌层,破裂后与无收缩能力有关,而血肿范围的扩大则因出血使硬膜剥离,剥离的硬膜引致再出血。 ③颅骨板障静脉,颅骨骨折常有板障静脉出血,但出血量有限,不易单独形成巨大血肿,是成为颅后窝硬膜外血肿的主要来源。 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由于伴发的脑损伤较轻,伤后原发性昏迷时间较短,出现中间清醒期或中间好转期较多,伤后持续昏迷者少。(2)颅内压增高症状:在继发性昏迷前常有躁动不安,亚急性或慢性血肿病人的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3)局部症状血肿位于运动区和其临近部位较多,故中枢性面瘫、轻偏瘫、运动性失语等常见,位于矢状窦旁血肿可出现下肢偏瘫,颅后窝硬膜外血肿可出现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 诊断及辅助检查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应判定在颞叶钩回疝征象之前,而不是昏迷加深、瞳孔散大之后。故临床观察殊为重要,当病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压差加大及/或出现新的体征时,即应高度怀疑颅内血肿,及时给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颅骨平片、A型超声波、脑血管造影或CT扫描等。 (1)着力部位除头皮挫伤外,常见头皮局部肿胀,出血经骨折线到骨膜下,或经破裂的骨膜至帽状筋膜下血肿。(2)血肿大多位于一侧大脑半球表面,故超声波探查时,中线波移位明显(3)颅骨骨折发生率较高,95%显示颅骨骨折。(4)脑血管造影在血肿部位呈示典型的双凸镜形无血管区。5ct扫描,在脑表面呈双凸镜形密度增高形。 治疗措施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原则上一经诊断即应施行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非手术治疗。一般若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且脑原发损伤较轻者,预后均良好。死亡率介于10%~25%之间,不同地区或单位悬殊较大。实际上这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并非血肿本身,而是因脑疝形成后所引起的脑干继发性损害所致,因此,必须作到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才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1)手术治疗:通常多采用骨窗开颅或骨瓣开颅术,便于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和必要时行硬膜下探查,是硬膜外血肿沿用已久的术式。近年来,由于CT扫描检查的广泛应用,血肿的部位、大小和脑损伤情况了如指掌,并能动态地观察血肿的变化,因此有作者采用颅骨钻孔引流硬膜外血肿也获得成功。①骨窗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适用于病情危急,已有脑疝来不及行影像学诊断及定位,直接送入手术室抢救的病人,先行钻孔探查,然后扩大成骨窗清除血肿。钻孔的顺序应是先在瞳孔散大侧颞部骨折线的附近,约有60%~70%的硬膜外血肿可被发现。探得血肿后按需要延长切口,扩大骨扎,排出血肿,并妥善止血。若清除血肿后硬脑膜张力仍高,或膨起或呈蓝色时均应切开探查,以免遗漏硬脑膜下或脑内血肿。

外伤性颅内血肿诊疗常规

外伤性颅内血肿诊疗常规 一、硬膜外血肿 【定义】头部外伤后,常因颅骨骨折致硬脑膜动静脉撕裂,以及板障出血使血液积聚于硬膜外腔和颅骨之间,形成硬膜外血肿.血肿形成使硬脑膜与颅骨内板剥离,又可撕裂另外一些小地血管,导致血肿不断增大.、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头部外伤史; ()意识障碍:有三种情况:①无原发昏迷,血肿增大,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②昏迷清醒昏迷,中间清醒期;③伤后持续昏迷;以中间清醒期最为常见和典型; ()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视乳头水肿、反应等; ()可有小脑幕裂孔疝: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锥体束征. .辅助检查 ()血常规可有应激表现,如白细胞增高等; ()头颅线片常有颅骨骨折; ()头颅可见颅骨内板下凸透镜状高密度区,多在骨折线附近; ()头颅可见颅骨内板下凸透镜状异常信号区,其、信号强度与血肿形成地时间有关. ()病情重或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做检查者,应根据受伤机制、临

床表现初步判断,及早通过钻孔探查明确诊断,并行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鉴别诊断】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 【治疗原则】 .内科治疗 ()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 ()保持气道通畅; ()吸氧,避免低氧血症; ()避免低血压; ()降低颅内压:头高~、甘露醇、速尿、轻度过度通气(维持在~); ()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 ()止血; ()激素;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症降温、镇静; ()营养支持; ()病情稳定后,可开始康治疗. .外科治疗 手术指征: ()病情危急,已有脑疝者; ()显示幕上血肿>,幕下血肿>,中线结构有移位;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护理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6-23T11:08:09.8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作者:李艳红唐志清 [导读] 急性颅脑损伤病情进展变化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很难预计,这也正是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潜在一定隐蔽性和迁延性。 李艳红唐志清 (广西省桂林市灵川县人民医院广西桂林 541299)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能否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密切观察,及时评估病情,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并精心、细致地专业护理。结果:35例患者恢复良好22例,占62.9%,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全面具体的个性化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及时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颅脑损伤;迟发性血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326-02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 DTICH)是指颅脑损伤后首次头颅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再次行影像学检查(CT、MRI),出现新的颅内血肿[1]。随着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对急性颅脑损伤的关注,目前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充分认识和及时严密监测颅脑损伤患者,DTICH越来越被及时发现并确诊。这种疾病常促使病情加重,导致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并采取细致、专业的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3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颅脑损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35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1~82岁,平均47.5岁,均为急性颅脑损伤。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9例,9~12分18例,3~8分8例,一侧瞳孔散大15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所有患者均在7小时内进行了首次头颅CT扫描,发现正常3例,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4例,合颅骨骨折14例,颅底骨折并脑脊液漏8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及时评估病情,根据患者意识状况、年龄、血肿量及基础疾病情况,并充分尊重家属意愿,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开颅手术或保守治疗);无论是否手术,均给予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生命征,注意神志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依据病情动态复查头颅CT,结果发现迟发血肿后距受伤时间:6小时以内19例,6~24小时10例,24~72小时5例,大于3天1例,其中因迟发血肿行开颅手术或再次开颅手术22例。其中15例采取标准外伤大骨瓣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 1.3 转归 通过精心、细致地专业护理,早期发现DTICH,予以及时治疗,按照GOS评价预后,恢复良好22例,占62.9%;中残5例,占14.3%;重残3例,占8.6%;植物生存1例,占2.8%;死亡4例,占11.4%。 2.护理措施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病情进展恶化的严重继发性病变,处理不及时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但是,如果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将显著改善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2]。因此,对颅脑损伤病人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动态监测意识及GCS评分的变化,以及瞳孔和生命体征的改变。尤其是伤后72小时的患者,将有助于早期确诊DTICH。 2.1 动态CT检查 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复杂,首次头颅CT检查很难准确及时反映创伤后的动态继发性颅脑损伤,因此,对这类患者应密切关注、提高警惕。随着CT的广泛应用及院前抢救水平的提高,明显缩短了首次CT扫描的时间,如原发颅脑损伤轻,早期CT扫描可能显示无血肿,甚至正常,而在随后的时间才发展产生迟发性血肿,故首次CT扫描为阴性或轻微的异常,决不能麻痹,错失最佳抢救时机。一般来说,迟发性颅内血肿常发生在伤后1.5小时至72小时内,特别是6小时内。因此,对神经外科医务人员来说,须重视颅脑损伤后72小时内的密切监测,尤其6小时内,依据临床征象实行动态CT扫描对发现DTICH非常重要。本组有11例首次CT扫描在伤后3小时内,虽临床症状轻,但依然按本科惯例在随后1~5小时(即伤后6小时内)予CT复查,DTICH得以早期诊断。显然,对颅脑损伤患者实行动态监测头颅CT有助于及时发现DTICH,特别是时间很短即行首次CT检查的患者,不可忽略病情进展的可能,予常规伤后6小时CT复查,应引起高度重视。 2.2 意识变化的监测 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颅脑损伤轻重的重要指标[3],因此,应重视动态评估颅脑损伤患者意识状态改变及进展趋势。一般而言,入院72小时内应每1~2小时就评估一次意识状态,对于伤后6小时内的病人还应每15~30分钟就给予常规唤醒、疼痛刺激观察,发现意识改变立即复查头颅CT。本组有6例患者意识清醒转为浅昏迷,9例一度情绪安定突然出现躁动不安,3例异常躁动突然变为嗜睡状态,立即汇报医生及急查头颅CT,DTICH得以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2.3 瞳孔变化的监测 对于急性颅脑损伤者,早期严密监测瞳孔变化不应忽视。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系小脑幕切迹疝的典型征象。据统计DTICH 多见于额颞部,随着血肿量的增多,一旦超过其代偿能力即发生小脑幕切迹疝。显然,密切观察患者瞳孔变化,可迅速评估颅脑损伤的病情进展,了解伤后颅内压变化及脑疝形成的动态过程。本组均严密监测瞳孔改变,依据患者瞳孔变化情况动态评估病情,发现10例首次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或仅有小挫伤,临床症状轻微,当出现瞳孔缩小或散大、对光反射障碍时积极复查CT,较早发现DTICH,及时干预,赢得了抢救时机,预后好。 2.4 GCS评分的动态评估 GCS评分是评价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故重视 GCS评分改变的评估并采取动态地复查头颅CT,可明显提高DTICH的早期诊断。笔者认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一旦发现GCS评分下降1~2分,应警惕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积极复查头颅

神经外科病历考核硬膜外血肿标准

病历考核标准:硬膜外血肿(颅脑外伤) 一、病史询问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大多存在意识障碍,在不能直接向病人询问病史的情况下应尽量向陪同人员了解情况: (1)确切致伤时间; (2)致伤原因; (3)受伤部位; (4)伤后意识状态的变化;有无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5)伤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6)在伤后至入院前一段时间曾受过那些处置,使用过那些药物; (7)病人的既往史,特别是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排尿性晕厥、心脏病及精神病史等。二、体格检查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的体格检查原则是迅速、准确、有重点的检查,其要点为: (1)生命体征的检查(呼吸、血压、脉搏和体温); 生命体征改变:当硬膜外血肿形成时,由于产生脑压迫,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随着颅内压的增高,病人常有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早期即可出现Cushing 氏反应:四曲线,表现血压升高,尤以收缩压升高较明显,脉压差增大;体温上升;心率及脉搏缓慢;呼吸缓慢,严重时且不规则等代偿性反应,等到衰竭时,则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2)意识状态的评估根据GCS(Glasgow-Coma Scale)评分方法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 意识障碍: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意识变化可有三种不同情况: (a)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往往因伤员可自己到医院看病或回家,也就是说伤员原发脑伤很轻微,头皮也可能无明显伤痕,颅骨平片无骨折,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误诊机会较多,应予以重视。 (b)原发性脑损伤略重,伤后曾一度有短期原发昏迷,以后逐渐有意识好转或完全清醒,但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状态,这类病人即所谓典型病例,容易诊断。 (c)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持续昏迷,且有进行性加深表现,颅内血肿的征象常被原发性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所掩盖,较易误诊; 也可以在原发脑伤较重的基础上,继发颅内血肿,这病例易误诊为脑挫裂伤,而采用非手术治疗,当出现脑疝时,始想到颅内血肿的存在。上述第(a)(b)种意识改变的特点在硬膜外血肿比较常见,而第(c)种多为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为多。 (3)瞳孔大小的检查,双侧是否等大等圆以及对光反应情况; (4)对头颅的检查应注意有无开放性伤口,伤口范围、深度及有无异物残留,颅骨有无凹陷,眼、耳、鼻及口腔有无出血和脑脊液样液体溢出; (5)对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特别注意有无合并伤的存在 (6)神经反射的检查确定生理反射消失与否,病理反射是否出现,有无锥体束征; 神经系统废损体征:单纯的硬膜外血肿,早期较少出现神经废损体征。仅在伴有脑挫裂伤或因血肿形成压迫功能区时才出现相应的阳性体征。如果病人伤后立即出现面瘫,偏瘫或失语等症状和体征时,应归咎于原发性脑损伤。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神经体征更较少,小脑体征偶尔可见。 当颅内压增高的程度超过其代偿能力时,位于天幕上的硬膜外血肿即可表现颞叶钩回疝的症状.其典型表现:1)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2)生命体征紊乱。3)患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射消失。4)对侧偏瘫,常呈硬瘫,肌张力增加,病理反射阳性。 不典型者:因出血速度快,血肿量大,造成急性脑干移位,扭曲,致使对侧的大脑脚嵌压在小脑幕切迹缘上,而引起同侧肢体瘫痪,和对侧瞳孔散大的相反体征,使血肿的定位诊断发

外伤后迟发性脑内的血肿的临床ct分析

外伤后迟发性脑内血肿的临床CT分析

【摘要】  目的:为了及早诊治外伤性脑内迟发性血肿,探索CT复查的合适时间。方法:搜集颅脑外伤后CT 复查时发现迟发血肿的CT资料30例,分析发现脑内迟发性血肿的时间及临床表现。结果:颅脑外伤后7 h~48 h为迟发性脑内血肿形成的高峰,占迟发血肿的83%。结论:颅脑外伤后2 d内CT复查的最佳时机,伤后7 d内积极复查,CT能及早发现颅内迟发性病变。 【关键词】  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脑挫裂伤;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为了更好了解脑内迟发性血肿的病变特点,本文通过对30例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分析,就其诊断、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CT征象等进行讨论,以提高CT 对迟发性脑内血肿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说明颅脑损伤CT随访的重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在8岁~70岁间,平均年龄为35岁。致病原因:车祸伤24例,打击伤4伤,摔伤2例;着力点在枕部15例,枕顶部6例,额颞部5例,颞顶部3例,部位不详的占1例。受伤至首次CT扫描时间:2 h内6例,2 h~7 h 18例,7 h~24 h 6例。 1.2  临床表现   30例患者中24例首次CT检查颅内颅骨未见明确病变,只见有不同程度的头皮血肿,后来在观察及治疗过程中表现为头痛加重,频繁呕吐者4例,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者20例。4例发生于开颅术后:3例表现为意识好转后又恶化,1例为术后症状进行性加重。2例意识变化不明显;儿童、青少年年龄较小者,临床症状出现时间和病情变化往往比成年人表现早、症状重。 1.3  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岛津TSCT—7000TX/TE扫描仪,层厚10 mm,层距10 mm,以常规OM为扫描基线,采用脑组织窗、骨窗、中间窗观察。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重症监护室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traumatic delay in-tracranial hematoma,TDICH)系指患者头部外伤后头颅CT未发现血肿,一段时间以后再次CT扫描发现了血肿[1],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以后又在颅内不同的部位发现了血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过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观察,总结其发生发展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现将总结观察与护理体会如下。 【关键词】颅内血肿;观察;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在ICU治疗TDICH40例,其中男28例(70%),女12例(30%),年龄是15~78岁,平均是44.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35例,高处坠伤5例,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4例,8~12分14例,7分以下22例.术后迟发血肿发现时间:<24小时19例,24-72小时18例,>72小时3例;血肿类型:迟发性脑内血肿28例,迟发性硬膜外血肿10例,迟发性硬膜下血肿2例。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12例。 2 治疗与护理 2.1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予非手术基础治疗,有手术指针者,手术治疗。 2.2观察与护理,所有病例均予重症监护。主要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等,早期发现颅内高压症,争取积极的护理

措施,经头颅CT动态监测颅内血肿变化。 3 结果治愈31例,死亡3例,植物状态1例,放弃治疗4例,转院1例 4 讨论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特点为早期病情变化快,出血不稳定,可反复多次出血。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可发生在脑内,硬膜外,硬膜下等不同部位,其中以脑内血肿最为常见[2],各血肿发生的时间多在创伤后6小时以内,24小时后很少发生[3]。因此能否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治疗成功与否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4.1 对意识状态变化的观察意识状态的加深是早期发现DICH的关键.每15-30分钟进行意识及GCS评估一次,如果患者有烦躁突然转为安静或GCS评分下降,应及时报告医师,尽早进行CT复查,以明确诊断.本组14例有嗜睡到浅昏迷,15例昏迷逐渐加深,GC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均由于发现及时,早期复查CT 确诊DICH,经脱水或手术治疗后,患者恢复可,其中1例因入院时已脑疝,病情危急,抢救无效死亡. 4.2 瞳孔变化的观察瞳孔的改变是判断颅内情况变化的重要线索。脑疝主要表现为初起时瞳孔呈椭圆,光反应迟钝,或先缩小光反应迟钝,随着血肿的增大瞳孔也逐渐散大,光反应也随之减弱至消失.大多数瞳孔散大者出现在血肿同侧。如有脑干损伤,可出现双侧瞳孔极度缩小或时大时小。因此该类患者应5-10分钟观察双瞳孔的形状,大小及光反应情况,一旦发现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师.本组10例患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ICD-10:S06.401)行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ICD-9-CM-3:01.24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病史:一般均有外伤史,临床症状较重,并迅速恶化,尤其是特急性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伤后短时间内可发展为濒死状态;

(2)意识障碍:伤后多数为原发性昏迷与继发性昏迷相重叠,或昏迷的程度逐渐加深;较少出现中间清醒期; (3)颅内压增高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早,呕吐和躁动较常见,生命体征变化明显(Cushing’s反应); (4)脑疝症状:出现较快,尤其是特急性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一侧瞳孔散大后短时间内出现对侧瞳孔散大,并出现去脑强直、病理性呼吸等症状; (5)局灶症状:较多见,早期即可因脑挫伤或/和血肿压迫引起偏瘫、失语。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扫描(含骨窗像):典型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间有一双凸镜形或梭形高密度影。CT检查可明确诊断、确定血肿部位、评估血肿量。骨窗像对诊断颅骨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2)头颅X线平片:约90%的病例合并有颅骨骨折;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诊断明确,选用骨瓣开颅血肿清创术: (1)临床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 (2)幕上血肿>30ml,颞区血肿>20ml,幕下血肿>10ml; (3)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昏迷者。 2.需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4.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的患者,如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新发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应当立即复查头颅CT,并重新评价手术指征。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麻醉方式: 1、全身麻醉 2、患者病情危重时可选用局部浸润麻醉。 物品准备: 1、手术器械开颅基础器械包1个、干持物钳1套。 2、敷料基础敷料包1个,大腹包1个、手术衣4~6件。 3、一次性物品骨蜡、切口、止血纱布、明胶海绵、面片、小纱布、缝针、丝线若干。 4、药品常用生理盐水、平衡液、双氧水、止血用生物胶。 5、仪器双极电凝器1套、开颅电钻1套、中心吸引1套。 手术体位: 1、仰卧位使用于额顶部血肿 2、侧卧位适用于顶颞及枕后部血肿。 手术步骤: 1.皮肤消毒 常规1%聚吡咯酮碘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贴无菌切口膜 2.头皮切口和止血 2.1在切口两侧铺以干纱布块,沿切口线分段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整个皮瓣可分为3~4段完成。每切开一段,即用头皮夹夹住内、外缘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大的出血点可以电凝止血。 2.2钝性或锐性分离皮肤-腱膜瓣与其下的疏松组织层。

2.3止血满意后,将皮肤-腱膜瓣翻向颅底侧,并在其下垫以纱布团,使皮肤-腱膜内的血管不致因屈曲过度而闭塞,然后以盐水纱布覆盖其上。用双2-0丝线或皮肤固定勾将皮瓣翻起固定,充分显露术野 3.骨瓣成型 3.1切开头皮和肌肉后,按骨瓣形状弧形切开骨膜,以骨膜剥离器分开骨膜及颞肌。 3.2设计骨孔,通常一个骨瓣共钻孔5~6个,空间距离6~7cm。3.3将电钻与颅骨表面垂直钻透颅骨。钻孔完成后,以小刮匙或脑膜剥离器刮尽孔内边缘残留的内板碎片,将线锯导板插入相邻的两个骨孔之间,用线锯将骨瓣各边一一锯开。 3.4若用气动或电动钻时,可换上铣刀进行切割。 3.5最后,沿颅骨锯开线插入骨膜剥离器至骨瓣下方,翻起骨瓣将骨窗下缘附着的肌肉稍向下推开以咬骨钳将骨折线两侧骨瓣修齐,并用骨蜡涂塞止血。 3.6取下的骨瓣可放入双氧水中浸泡 4.清除血肿 4.1用一窄脑压板或神经玻璃子由颅顶部向颅底侧逐渐清除血块,出血点电凝止血或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4.2将骨窗周围硬脑膜用6*17圆针3-0丝线悬吊于附近的骨膜或帽状腱膜上,放猴子硬脑膜剥离形成新的血肿。 4.3如因脑膜从颅骨内面分离而有渗血时,可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垫一明胶海绵,6*17圆针3-0丝线再次悬吊,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也可用双氧水小纱布压迫片刻做止血用 5.探察 彻底止血后,用11号刀片在硬脑膜表面切开0.5cm做探察,检查颅内无异常,6*17圆针3-0丝线缝合硬脑膜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5例治疗体会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5例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02-02T09:08:56.2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8期供稿作者:孙勇军[导读]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不应该依赖首次CT检查的结果,而忽视临床动态演变。 孙勇军(大连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辽宁大连116100)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160-01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对人体生命的危害性。方法回顾分析2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患者的资料。结果本组确诊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已经发生脑疝5例,其中死亡和重残占80% 。未发生脑疝20例,死亡、植物生存和重残占20%。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脑疝前诊断及治疗对患者预后相当重要。 【关键词】颅内血肿颅脑损伤诊断治疗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在颅脑外伤中较常见,目前临床外伤性脑出血病例逐渐增多,病情重,病死率高,如果发现不及时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脑损害。我科于2005年7月~2010年7月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320例,其中迟发性血肿25例占同期颅内血肿7.8%,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0—20岁4例,21—40岁10例,41—55岁8例,55岁以上3例。受伤部位,枕部12例,额部8例,颞顶部3例,顶枕部2例。首次CT至确诊DTICH时间3小时—10天,其中12小时内10例,12——24小时8例,1—3天5例,7天和10天各1例。入院时GCS计分13—15分13例,9—12分8例,3—8分4例。 1.2临床表现:伤后有原发昏迷19例,入院时清醒者18例,有意识障碍这7例。治疗中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者20例。血压升高和脉搏减慢者15例。剧烈头疼呕吐及出现新的神经体征者14例。躁动着12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意识障碍无好转或恶化者3例。 1.3影像学检查:头颅X线平片和CT扫描发现线性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2例,受伤至首次CT时间:1小时以内5例,1—3小时10例,3—6小时5例,6—24小时5例。首次CT检查结果:脑内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2例,脑挫裂伤14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正常头部CT扫描3例。迟发性血肿部位和性质:枕部10例,额部9例,颞顶部6例。脑内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外血肿1例。 2 结果 手术治疗20例,出院时痊愈11例,轻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5例,死亡1例,为脑疝晚期患者,其余4例,GCS计分13—15分,保守治疗,颅内血肿逐渐吸收后痊愈出院。 3 讨论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首次CT检查距受伤时间越来越短,颅内血肿的早期发现率明显降低,而DTICH的发现率上升,DTICH患者预后差,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25%—55%[1]。降低迟发型外伤性颅内血肿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其取决于对本病早期CT特征及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本组25例中除3例CT扫描正常外,其余22例显示脑挫裂伤或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DTICH发生的重要基础[2]。我们认为颅脑外伤后短时间内CT检查发现脑挫裂伤或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警惕有发生DTICH的可能。本组首次CT至DTICH确诊在24小时内就有18例,占18/25。因此我们主张,凡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首次CT后24小时之内,应常规CT不定期扫描动态观察,以便及时早期发现迟发血肿。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不应该依赖首次CT检查的结果,而忽视临床动态演变。本组病例突出的早期征象是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有20例。其次血压升高和脉搏变慢15例,剧烈头痛呕吐及出现新神经体征14例。当临床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毫不犹豫复查脑CT。颅内血肿清除后,如果意识无好转或恶化,骨窗压力增高,也是复查CT的又一指征。 对于有明显占位效应DTICH应该尽早手术清除血肿,而对出血量小无明显脑室受压者,可先行保守治疗,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定时复查头部CT。DTICH的预后与早期诊断与否密切相关[3]本组确诊DTICH时已发生脑疝5例,其中死亡2例,重残2例轻残1例。未发生脑疝的20例中,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2例,轻残2例。因此,脑疝前确诊和治疗是相当重要的。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技术出版社, 1998:334-341. [2] 田力学,左焕琮,秦志平,等.外伤性颅内迟发血肿的早期诊断[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 [3] 林茂按,张子俊,王忠诚,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

神经外科病历考核硬膜外血肿标准

1 / 9 病历考核标准: 硬膜外血肿(颅脑外伤) 一、病史询问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大多存在意识障碍,在不能直接向病人询问病史的情况下应尽量向陪同人员了解情况: (1)确切致伤时间; (2)致伤原因; (3)受伤部位; (4)伤后意识状态的变化;有无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5)伤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6)在伤后至入院前一段时间曾受过那些处置,使用过那些药物; (7)病人的既往史,特别是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排尿性晕厥、心脏病及精神病史等。 二、xx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的体格检查原则是迅速、准确、有重点的检查,其要点为: (1)生命体征的检查(呼吸、血压、脉搏和体温); 生命体征改变: 当硬膜外血肿形成时,由于产生脑压迫,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随着颅内压的增高,病人常有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早期

即可出现Cushing 氏反应: 四曲线,表现血压升高,尤以收缩压升高较明显,脉压差增大;体温上升;心率及脉搏缓慢;呼吸缓慢,严重时且不规则等代偿性反应,等到衰竭时,则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 2 / 9 (2)意识状态的评估根据GCS(Glasgow-Coma Scale)评分方法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意识障碍: 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意识变化可有三种不同情况:(a)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往往因伤员可自己到医院看病或回家,也就是说伤员原发脑伤很轻微,头皮也可能无明显伤痕,颅骨平片无骨折,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误诊机会较多,应予以重视。 (b)原发性脑损伤略重,伤后曾一度有短期原发昏迷,以后逐渐有意识好转或完全清醒,但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状态,这类病人即所谓典型病例,容易诊断。 (c)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持续昏迷,且有进行性加深表现,颅内血肿的征象常被原发性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所掩盖,较易误诊;也可以在原发脑伤较重的基础上,继发颅内血肿,这病例易误诊为脑挫裂伤,而采用非手术治疗,当出现脑疝时,始想到颅内血肿的存在。上述第(a)(b)种意识改变的特点在硬膜外血肿比 较常见,而第(c)种多为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为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