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学生全面开展的方方面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的重要组成局部。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教育方法和问题解决等方面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分析中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问题出现的高发期。

近年来,随着学习压力和社交压力的增加,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心理焦虑、抑郁、自卑等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和家庭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学业竞争剧烈,学生面临着各种升学压力。

另一方面,社交网络的影响,给中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虚拟社交压力。

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加上自身身心开展的特点,使得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教育方法为了帮助中学生改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和家庭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方法: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式课程中,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接触到心理健康知识。

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心理素养,还能够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认知。

2. 学校心理咨询效劳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情感和心理问题的咨询效劳。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个别辅导或集体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内心的困惑。

3. 家庭陪伴和沟通家庭是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支持系统。

家长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与孩子进行真诚而有效的沟通。

家长可以组织一些家庭活动,加强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开展。

4. 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这包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修建体育场馆和图书馆,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艺术等丰富多样的活动。

问题解决在实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 课程设置的问题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被无视或被压缩在其他课程中。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确保其得到充分的时间和资源。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得体会(通用12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得体会(通用12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得体会(通用12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得体会(通用12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得体会篇1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

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恢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

“我是学校保送来的,学习不好,我无脸见老师和校长”,“有时真想一死了之”,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协调。

由于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

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加入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

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

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考学肯定没有希望了”于是灰心丧气,失去自信心。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和学习的能力。

以下是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论:
1.重要性: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理解他人,适应社会,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2.目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具体来说,包括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素质。

3.内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个性
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4.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课堂教学、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咨
询等。

这些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选择和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5.途径: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来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社会也应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

总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在学习、家庭、社交、自我认知等方面,中学生的心理困惑与痛苦时有发生,为了保障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和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各方共识。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著。

据统计,不良情绪、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问题成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拖延、沉迷网络等问题也呈上升趋势。

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家庭、社会及相关部门都纷纷意识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保持正常的情绪波动,增强心理抵抗力,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使其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2. 促进学业发展。

中学生学业压力大,情绪波动大,如果心理不适会影响到学习状态,久而久之会出现学习困难以及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

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缓解学业压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学业发展。

3. 促进人际交往。

中学生社交能力薄弱,容易产生适应困难等问题,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

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增进友谊。

4. 预防不良行为。

中学生心理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解决,容易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

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规范。

要实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策略:1. 建立全员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在学校内建立全员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医务人员等,在学校的各个环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 强化课堂教育。

在学校课堂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情绪、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是什么,如何获得健康的心智状态。

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逐渐凸显,心理压力、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问题愈发成为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难题。

加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心理状态、合理应对压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

我们来看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正处于心智发育和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他们对自我认识、情感体验、社会交往等方面有着极大的需求。

初中学生在这一阶段往往面临着诸多的心理问题,比如青春期的适应问题、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矛盾等。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解决,就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可能滋生出一系列的不良行为,比如逃学、早恋、网络游戏沉迷、犯罪等。

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是学生心理失衡和心理健康问题。

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我调节和抗压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

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编制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融入到学校的各个学科和课程当中,使学生在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就能够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辅导小组,由学校教师和心理专家组成,定期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指导服务,协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障碍。

学校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宣传展示等,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学校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等多种媒介,不断向学生宣传弘扬心理健康理念,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一、对于青春期青少年心理生理变化有了正确认识通过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认识到:青春期是学生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就可以使学生顺利度过“危险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青春期的成长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的过程,青春期是身心巨变,成长的关键期。

到了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的突变和心理的多变,使得他们有时情绪显得混乱无序、喜怒无常、甚至会多疑、嫉妒、自卑等身心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青春期的教育就显的尤为重要。

青春期教育作为人生教育,它还应当传授性的价值观念、性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责任,性的法律界限与防止暴力等知识;教导人际交往特别是两性交往的知识和技能,帮助青少年学习关于两性之间的友情、爱情等人生课程,懂得性别社会化、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两性尊重与平等的基本概念。

而这次我有幸能参与这次有关于青春期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对于青春期青少年心理生理变化有了更进一步的正确认识。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为自己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一份力量而自豪。

中学阶段是孩子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孩子不断产生因惑,战胜困惑的过程。

三年的初中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七年级是中小学的过渡期,升入七年级并不单纯意味着小学生长成了中学生,他们同时面对的还有繁重的学业,不适应将是每个孩子的第一感觉,只是程度表现不同而已;八年级是一个问题时期,一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出现两极分化,此时正值他们身心发育的高峰期,身体的变化常使他们想入非非,前忧后虑;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人生的选择和社会的筛选,能够求学深造是多数孩子梦寐以求的事,然而每年总有一些学生因未能升入高中而情绪低落,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二、广泛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吸引学生过剩的精力和注意力,使其不良的性心理和性冲动得以宣泄。

增加异性群体间的正常交往,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及时排除学生性心理困惑,纠正不良性行为。

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加,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如何进行有效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家长们不断探讨的话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认知上进行引导。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开始形成自己独立认知能力的时期,教育者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告诉学生什么是心理健康,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

教育者还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故事、案例、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之间的区别,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情感上进行疏导。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敏感时期,他们往往在情感方面表现出比较脆弱和易受伤害的状态。

为此,教育者应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乐观的心态,树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观。

学校可以开展各类团体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获得情感释放和沟通表达的机会。

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情感困扰,减轻学生情感负担。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行为上进行引导。

行为是人们内心状态的外在表现,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育者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学校可以在日常教育管理中,不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也可以开展各种行为规范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正确的行为规范,如何去实践这些规范。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合作。

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教育场所,应当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引导,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温暖原点,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

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

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智力、品德、身体诸方面的开发与养成,这一点早已被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证明。

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关键要细心观察,主动关心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多方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如,去年我教的一个八年级的学生林锐明,他性格内向,很少讲话,学习一般。

有一节数学课,本来很自重的他居然在课堂上搞起小动作,还故意在教室里大声讲话。

本人先在课堂上制止了他的这种行为,课后便跟他做思想工作,我说:“锐明,刚才你在课堂上的做法对吗?”他说:“不对。

”我说:“那为什么还做?”他就直说:“没为什么。

”看他态度是这么硬,我就改变语气告诉他,以前的林锐明是一个热爱学习,懂得自尊自爱的学生,我相信你不是有意搞破坏的人,一定是有什么事影响了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老师是很关心你的。

最后,他终于说出原因:由于基础不够扎实,学习怎么努力,成绩还是赶不上,自己胆子小,有时候,理解不透切却不敢问老师,很无奈,想放弃学习,所以故意捣乱。

我知道了他背后的问题,先稳定他的情绪,让他改过错误,鼓励他不要自暴自弃,要对自己有信心。

答应他以后帮他补习,帮助他把学习赶上去。

很快,林锐明同学在课堂上捣乱的那些行为问题不见了,而变成一个守纪律、爱学习的好孩子。

相反,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只以传统的眼光和方式去看待这位学生在课堂上的捣乱行为,他很容易就被纳入坏孩子的行列。

而且由于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没有被觉察和得到满足,他将免不了还会继续捣乱。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各种困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浅谈。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1. 压力大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竞争的激烈,中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备考繁重的课业使得他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长期的紧张状态使得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

2. 心理问题频发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学生面对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沉迷网络、自闭、焦虑、抑郁等问题不容忽视。

3. 情感交流不畅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关系的不稳定,中学生在情感交流上出现了诸多问题,无法及时倾诉和释放内心的情绪,导致情感问题加重。

以上种种问题,使得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一大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1. 缺乏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中学生在学习压力下,缺乏对自己心理状态的关注和调节,没有形成健康的心态。

2. 心理问题频发在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双重冲击下,中学生心理问题频发,例如受到网络游戏的诱惑、学习压力引发的焦虑、家庭问题带来的自闭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3. 教育方式不当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是一刀切的,对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缺乏了解和关怀,导致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加重。

1. 家庭的重视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家长应该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关心、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一起谈心,扮演好孩子心灵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引者。

2. 学校的关注学校是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加强心理教育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 社会的支持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渠道,为中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初中阶段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是非常敏感的。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解决问题、提高适应能力的能力。

对于中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要,主要原因如下:1、心理健康是着眼于终身发展的教育内容。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别敏感,因此必须通过教育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

2、能够帮助学生迅速调节情绪,缓解负面情绪,并在生活和学习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心态。

3、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自我认识,找到事业方向,塑造良好的人格,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1.情感教育。

初中生身处于青春期,情感生活十分丰富,教育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情感交往能力,提高情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

2.自我认识。

初中阶段是认知水平快速提升的时期,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以便他们能够清楚的认知自己,发掘自我潜能,塑造自我人格。

3.自我管理。

教育应该关注初中生的生活习惯、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自我控制能力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自控的能力,以达到有效的生活和学习目标。

1、理论宣讲。

通过课堂教学、广播、电视等方式讲解定义、特点、影响、应对策略等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健康概念及其重要性。

2、实践体验。

通过情境化体验、游戏和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帮助学生自我改善和调整。

3、个别辅导。

针对学生个别性格、心情特点、学习状态等问题,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解决疑虑,在情绪管理方面得到帮助。

4、家庭共育。

通过家长会、家长参观日、观摩课堂等方式,引导家长按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与学校开展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协调解决家校同步的难点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面对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各种挑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备受关注。

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浅谈,探讨如何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身心发育处于关键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可以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积极面对挑战,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改善人际关系,增强适应能力,提升幸福感。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及早干预和处理,避免问题加重。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例如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栏、主题班会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宣传。

宣传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心理问题预防与处理方法、心理健康辅导资源等。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中。

这样可以增强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和认识程度。

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还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咨询日等,丰富形式、多角度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选择合适的途径,更要采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问题采取差异化的教育策略。

不同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大而产生焦虑情绪,有的学生可能是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而产生心理问题,所以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4篇)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4篇)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4篇)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篇一〔摘要〕中学时期,虽然只占人生长河几十分之一的时间,但却是个体心理激烈变化、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伴随着显而易见的生理上的重要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性趋于成熟,心理上的激烈变化往往被家长甚至学校所忽视,要么一味地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语言安慰、责罚,要么完全当成大人的模式处理,严重忽视了这一特殊时期学生心理的需求。

只有当极少部分学生由于极端事件的出现才会偶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这是非常被动的,也是非常不科学的,我们要防患于未然,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学生生理引起心理等非平衡状态和各种冲突。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成长需要中学时代是人类走向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一个关键阶段,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一阶段显得尤其重要。

一是随着中学生的身体在快速地发育,外在表现有身体长高、嗓音变粗、变细、开始长喉结、生理期的到来等,这些都能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而另一方面不爱说话、上课精神不集中、无法沟通等问题也普遍表现出来,学校和家长仅仅简单归结为长大了、心事重了、学习压力太大了等原因,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就学校教育而言,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符合这一阶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是家长和老师们严重忽视的地方,这一时期的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与同性、异性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家长、老师的认识,对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等表现出强烈的认知需求。

在互联网没有出现的时代,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往往更愿意接受家长、老师的建议,尊重他们的指导,而如今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代际之间的传承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学生更愿意从网络上了解他们想知道的知识,更容易对家长、老师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有针对性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的完整性、现代性有着重要作用。

根据本人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归纳出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困惑:1、对学习产生恐惧,精神紧绷,往往花费很大精力,甚至是以身体为代价的努力学习,而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学习效率低下。

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帮助中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当下备受重视的课题。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以及如何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浅议。

我们来谈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一些青少年出现了焦虑、抑郁、自卑及人际关系问题等心理困扰。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还会对他们的未来造成不利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帮助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探讨一下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通过各种方式,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学校可以邀请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为学生和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

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辅导室,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举办心理健康主题的文化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来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我们来谈谈如何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合作,共同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沟通,保持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和家庭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和教育。

中学生本人也要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大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帮助和资源,共同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浅谈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

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言必谈中考、高考,升学率成了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

学习成绩决定了一切。

从家庭到学校,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被认为是没有“正事”的表现。

有的学校评“三好学生”基本上也成了“一好学生”。

我们的德育工作很多时候也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

致使有的学生厌恶学校,逃避学习,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目前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触目惊心。

学校学生的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

我们学校也有类似的情况。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低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素质差。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中学生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问题行为的高发期。

因此,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存在问题、教育方式、实施途径等方面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在生活中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积极应对,正确处理问题,以及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和情感能力等各方面的健康状态。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1. 学业压力过大,缺乏放松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极大,学习任务繁重,但他们缺乏健康的放松方式,导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疲劳、失眠等问题。

2. 情感问题导致心理上的疾病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可能会受到情感问题的影响,例如恋爱问题、友情问题、家庭问题等,这些问题可能给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小的影响。

3. 缺乏自我意识和自尊心一些中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缺乏自我尊重。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沮丧和无助,从而影响学习、生活和社交。

4. 交流困难由于社交技能和交流技巧不足,中学生可能会面临交流和社交方面的挫折和困难。

这些问题容易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和学习效果。

1. 倡导积极心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积极心态”为中心,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较少对失败,对挫折的恐惧和逃避情绪,不断激发学生的自我减压能力。

2. 引导情感调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重点强调情感调节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基于客观事实,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克服情绪波动和疲劳现象。

通过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自我肯定感和自尊心,可以为中学生树立起充满信心、自信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注重帮助学生克服交流不足等困难,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1. 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中学校开设心理咨询服务,指导中学生面对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问题,引导和建立自信、自尊等正面心理品质。

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身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心理波动大,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能力差,需要得到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

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身心发育迅速,青春期心理问题也很容易出现。

一些学生可能因家庭环境、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和指导,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加重甚至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而通过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心理问题,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技能。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能够了解到自己的心理需求和状况,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学生还可以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技巧,例如自我放松、情绪管理等,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这些都是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有益的技能和意识。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社交中去。

良好的心理健康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

一个学校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校形成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情感需求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

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也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

本文将就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浅谈,探讨如何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情绪管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情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情绪管理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情绪管理的课程来增强学生的情绪意识和情绪调节能力,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学校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绪管理环境,鼓励学生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及时排解情绪。

二、人际关系中学生正处于人际关系发展的关键阶段,与同学、老师、家人的关系牵动着他们的心灵。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教育,引导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班级中开展团队合作活动,鼓励学生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在家长会上,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促进家校合作。

三、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只有了解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才能更好地调节情绪、处理人际关系。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测试、自我定位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优势和劣势,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

学习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树立自信心,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着力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了解孩子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社会应该加大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和支持体系,为中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当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能够充分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才能够有效地帮助中学生健康成长,建设和谐的社会。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素质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时期,敢于冒险、勇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因此,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心理健康的教育无疑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德、智、体等各育有效开展的媒介和基础。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密切。

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形式的延伸和补充;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二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道德品质和高尚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沃土,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又会促进心理素质进一步的提高。

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一些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与其心理素质交织在一起。

因此,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战胜心理困惑,纠正心理偏差,维护心理平衡,是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需主动性。

反之,脱离学生具体的心理现实,漠视学生客观的心理障碍,一味地高谈阔论,甚至以高压的手段恐吓压制学生,就难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谈不上深化德育改革。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密不可分。

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如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求知动机、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可以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反之,不健康的心理可以成为智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如忧郁的心境、多变的情绪、强烈的自卑、怯懦的性格等心理品质,都会严重影响学生智力的正常发展。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浑然一体。

健康的心理应该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而健康的身体又有赖于健康的心理;长期的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如长期的焦虑、紧张、抑郁等,都可以通过神经生理机制、内分泌机制、免疫机制等操作机体的功能,导致或诱发生理上的疾病。

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的中学生面临着日益繁重的学业压力、社交压力和家庭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中学生教育中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多种方式和方式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引导中学生正确的心理认识、情感认知和行为表达。

下面将结合现实情况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中学生是处于青春期的特殊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快速变化的过程中,因此更容易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根据调查统计,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有60%的中学生经历过压力过大,35%的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20%的中学生出现了抑郁情绪,10%的中学生有睡眠障碍,5%的中学生出现了自闭、自伤等行为。

而这些心理问题往往会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交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引发一些不良行为或者心理疾病,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当前中学教育中的一大难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心理健康是中学生健康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面对各种生活压力和困难。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可以学会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预防和减少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心理障碍。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及早发现和干预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和心理问题,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提前避免心理障碍的发展,保障中学生健康成长。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其中的人格塑造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人格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是个体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巩固的一种特有的、独特的和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

而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他们的人格塑造对其未来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有利于其健康的心理发展。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常出现。

在青春期,他们会经历身体发育、心理波动等过程,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自卑、不安等问题。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塑造引导,可能会使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

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尊心,提高自我认知和心理承受力,有利于他们健康的心理发展。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成长的过程中,中学生需要明显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可以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并通过实践和体验,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凝练出真善美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使其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有利于其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中学生正处于人际关系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开始认识自己的也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成员,需要与人交往和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相应的人格塑造,很容易使中学生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出现问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可以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交往模式。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有利于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1-04-07T11:14:14.020Z 来源:《中国校园导刊》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郝秀芳[导读] 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

【摘要】: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
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这样我们才能培养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心理健康环境家庭教育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

中学生在教育者的心目中历来被重视,社会的发展依靠他们成人后的才智发挥,他们是未来的生力军,是时代的主宰,培养合格的中学毕业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故而,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倾其心血,人们对中学生投入的最多,期望也最大。

学校如此,家庭如此,全社会亦如此。

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

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

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

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

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

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

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间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

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

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

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

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

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改变评价方式。

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

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的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

我们应学习借鉴英国教育的优点,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

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

我们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

(因篇幅所限,社会因素在此暂不谈及。

)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

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

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

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 0 03年3.张世富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4.郑维康主编《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河北省邯郸市荀子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