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4防火防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爆炸
(五)粉尘爆炸
2、粉尘爆炸的条件及爆炸过程 (1)粉尘爆炸的条件。 (2)爆炸过程。 3、粉尘爆炸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 主要特征参数有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最低着
火温度、粉尘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 ❖ 粉尘爆炸极限不是固定不变的;粒度对粉尘爆炸压
力上升速率的影响比粉尘爆炸压力大得多。
(六)燃烧、爆炸的转化
❖ 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会造 成人或物的损失。
3、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 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火的三要素。在火灾防治中, 阻断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
一、燃烧与火灾
(二)燃烧和火灾过程和形式
1、燃烧过程
❖ 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受热后所发生的燃烧过程也 不相同。
家用电器等。 ❖ F类: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 按照一次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产损失金
额,火灾划分为3类:特大、重大、一般火灾。
一、燃烧与火灾
(四)火灾基本概念及参数
❖ 闪燃:在很短的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 ❖ 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 ❖ 爆燃: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 ❖ 自燃: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分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 ❖ 闪点: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 ❖ 燃点: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 自燃点: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 ❖ 引燃能、最小点火能。 ❖ 着火延滞期(诱导期)。
❖ 气态可燃物通常为扩散燃烧,液态可燃物是可燃蒸汽燃烧, 固态可燃物一般是热解后的可燃气体燃烧。
2、燃烧形式
(1)扩散燃烧。 (2)混合燃烧。 (3)蒸发燃烧。 (4)分解燃烧。
一、燃烧与火灾
(三)火灾的分类
❖ 《火灾分类》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 ❖ A类:固体物质火灾; ❖ B类: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 C类:气体火灾; ❖ D类:金属火灾。 ❖ E类: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
一、燃烧与火灾
(五)典型火灾的发展规律
❖ 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过程: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 弱期和熄灭期,图4-1。
❖ 初起期:重要特征是冒烟、阴燃,灭火最有效。 ❖ 发展期:一般采用T平方特征火灾模型来简化描述,即火
灾热释放速率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轰然发生在发展期。 ❖ 最盛期:火灾燃烧方式是通风控制火灾。
二、爆炸
(三)可燃气体爆炸
1、分解爆炸性气体爆炸:乙炔、乙烯、环氧乙烷、 臭氧、二氧化氮、氰化氢等。
2、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煤气由管道喷出。 ❖ 扩散阶段。 ❖ 感应阶段。 ❖ 化学反应阶段。 3、爆炸反应历程 ❖ 热反应、链式反应。
二、爆炸
(四)物质爆炸浓度极限
1、爆炸极限的基本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 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性气体、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 (或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到火源发生 爆炸的浓度范围,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 爆炸危险度H值越大,则爆炸危险性越大。 ❖ 爆炸极限不是一个物理常数,它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影响因素有: (1)温度的影响 (2)压力的影响:临界压力。 (3)惰性介质的影响。
泡沫灭火系统。
(三)防排烟与通风空调系统
❖ 自然排烟:排烟窗、排烟井;机械排烟。
(四)火灾应急广播与警报装置
二、消防器材
➢ 主要包括灭火器、火灾探测器等。
(一)灭火器
1、灭火剂 (1)水和水系灭火剂。 (2)气体灭火剂;有二氧化碳,卤代烷1211、1301,
七氟丙烷,混合气体IG—541等。 (3)泡沫灭火剂:高倍数泡沫灭火剂(201~1000倍)。 (4)干粉灭火剂:化学抑制作用。 2、灭火器种类及其使用范围 (1)清水灭火器:A类火灾。 (2)泡沫灭火器:A类火灾和部分B类。
第二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
一、消防设施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自动消防系统功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完成探测和报 警,由触发装置、报警装置、警报装置、电源组成。
1、系统分类
❖ 区域火灾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2、火灾报警控制器
❖ 分为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通用火 灾报警控制器。
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 第二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 第三节 防火防爆技术 第四节 烟花爆竹安全技术 第五节 民用爆破器材安全技术
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
一、燃烧与火灾
(一)燃烧和火灾的定义、条件
1、燃烧的定义
❖ 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它通常同时释放出火焰 或可见光。
2、火灾定义
(六)燃烧机理
❖ 活化能理论。 ❖ 过氧化物理论。 ❖ 链反应理论:引发阶段、发展阶段、终止阶段。
二、爆炸
(一)爆炸及其分类 ❖ 爆炸的定义及特征。 ❖ 按能量来源: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 ❖ 按爆炸反应相的不同: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固
相爆炸。 (二)爆炸破坏作用 1、冲击波。 2、碎片冲击。 3、震荡作用。 4、次生事故。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适用范围
❖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场所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不适用于生产和储存火药、炸药、弹药等场所。
一、消防设施
(二)自动灭火系统
1、水灭火系统 ❖ 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幕和
水喷雾灭火系统。 2、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3、泡沫灭火系统 ❖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高倍数
二、爆炸
(四)物质爆炸浓度极限 1、爆炸极限的基本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4)爆炸容器对爆炸极限的影响:临界直径或最大灭火间距。 (5)点火源的影响。 2、爆炸反应浓度、爆炸温度和压力的计算 (1)爆炸完全反应浓度计算。 (2)爆炸温度计算。 (3)爆炸压力的计算。 3、爆炸极限计算 (1)爆炸上限和下限的计算。 (2)多种可燃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计算。 (3)含有惰性气体组成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计算。
二、爆炸
(五)粉尘爆炸
1、粉尘爆炸的机Baidu Nhomakorabea和特点
❖ 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 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 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
❖ 粉尘爆炸的特点: (1)爆炸速度或升压速度比爆炸气体小,但燃烧时间长,
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2)爆炸感应期较长。 (3)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