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20公共财政概论_章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有小改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重点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思考题参考答案目录绪论 (1)第一章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 (3)第二章公共财政职能 (6)第三章财政支出总论 (8)第四章政府消费支出 (9)第五章政府投资支出 (3)第六章社会保障支出 (4)第七章财政收入总论 (6)第八章税收 (8)第九章非税收入 (10)第十章公债 (11)第十一章政府预算 (13)第十二章财政体制 (15)第十三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17)第十四章国际财政 (19)绪论1.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财政学作为研究财政分配关系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财政分配活动及其规律性。
《公共财政概论》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及其规律性。
2.在新时代学习公共财政概论有什么特殊的意义?(1)学习公共财政概论有助于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财政学理论。
通过学习公共财政概论, 在引进、借鉴、消化和吸收西方财政学理论有益成分的同时, 结合我国实际探索公共财政的运行规律和改革路径, 将促进我国财政学理论的发展和繁荣。
(2)学习公共财政概论有助于指导我国财政工作实践。
学习公共财政概论对于厘清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正确认识政府功能和角色定位大有裨益, 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对财政的要求, 正确理解和适应经济社会形态全面进入新时代, 正确认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功能定位和财政运行规律, 正确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和工具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系, 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供财力支持和制度保障。
3.思考我国进入新时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功能定位。
(1)财政既是一个历史范畴, 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2)新时代,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完善分配改善民生
课时作业(三)一、选择题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要求在保障基本工资水平正常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体现科研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承担政府和社会委托任务等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水平,并建立绩效工资稳定增长机制。
落实这一意见( )①将会直接增加科研人员的财产性收入②是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的前提③有利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④能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D解析落实材料中的意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并不会直接增加科研人员的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指经营自身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①不选;落实这一意见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但不是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的前提,②不选;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有利于健全技术要素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③正确;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④正确。
故选D项。
2.下表是某家庭上半年收入和支出情况。
依据表中信息,结合经济生活知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②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是0.6③该家庭的按劳分配收入是4.5万元④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是1.7万元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 C解析通过图中的表格可以知道,该家庭的子女读书消费为6 000元,旅游、看演出为4 000元,该家庭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是1万元,①正确;该家庭的股票收益和房屋出租收入、存款利息收入总共1.7万元,是财产性收入,④正确;②③错误。
故选C项。
3.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江苏、上海、天津、山东、辽宁、重庆、海南、河北、北京等9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在11%左右。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①经济持续发展②居民收入增加③消费需求释放④激发企业活力A.②→③→①→④B.③→④→①→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答案 D解析通过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收入增加后可能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通过消费的增加带动相应企业的发展,从而最终拉动经济的发展。
如何理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
如何理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作者:杨佳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08期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财政从市场、社会、个人三个维度影响国家治理结构的变迁,也决定着国家治理的成效。
善治与否,也取决于财政上的作为。
历史上,横征暴敛导致国家衰亡;而在近现代,财政整治带来国家兴盛。
正是因为财政对国家治理的这种基础性作用,无论是过去单一维度的经济改革,还是当前三维的全方位改革,财政都被选为改革的突破口和排头兵。
从财政与市场的角度看,财政是引领市场方向的先导。
从1992年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到现在的深化改革前主要是经济改革,或者叫市场化的改革,主要是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这个基础上,社会结构及其整个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利益关系。
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实际上就是构建一个以国家形式存在的社会共同体新结构——包容开放的、共建共享的社会,实现多元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相互包容。
而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军队和党建,而财政是全面改革的总抓手。
主要通过财政政策、税收或财政补贴来发挥对国家与市场(企业)的牵引关系,使国家放权让利,让企业成为独立利益主体。
从财政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财政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对国家治理来说,社会剩余控制权的安排是其根本,这恰恰是财政的职责。
这是现在改革的主战场,且对当前的我国来说却是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全球都在调整,尤其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
通过财政支出改善公共环境,使国家与社会共同进步。
同时通过财政分权来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巨型单一制国家来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极其重要,但又不易协调。
现代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现代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是财税改革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与当前改革的总目标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
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则是当时的财税改革目标,这个目标是与当时经济改革的总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
财税改革的目标从过去的公共财政体系到当前的现代财政制度,不是简单的否定或取代,而是映射出中国改革的全面深化和财税改革维度的拓展。
过去的改革主要是经济改革,推进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的改革则是全面整体的系统性改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发展和完善,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改革大局从重点突破转向整体突破,财税改革的维度也就相应地从一个维度—政府与市场关系,转向至少三个维度—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
用几何的概念来描述,过去是一个平面化的改革,而当前则是一个立体化的改革,上述三个维度构成了财税改革的坐标系。
当前财税改革,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如清理税收优惠和非税优惠、规范支出行为、取消对竞争性领域的专项补贴、完善政府采购等等,促进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快社会化改革,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发挥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自组织功能,使其分担政府的部分职能,也能发挥社会对市场的规范约束作用,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扶持行业中介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等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此同时,还要推进国家治理分级分层分权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税权、产权、债权、财力、支出责任以及事权等体制要素的匹配组合,合理分权、发挥好两个积极性,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上述三个维度是财税改革的坐标系,实际上同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架构。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就是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构建的现代化,这三个方面的关系理顺了,推进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发达国家行列,也就表明国家治理能力达到了现代水准。
现代国家治理背景下的财政体制思考
现代国家治理背景下的财政体制思考秦家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363105)摘要:财政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财政治理的核心是完善财政体制。
基于我国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现实要求,在国家体制结构不能做较大调整的情况下,以国家治理的视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实现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关系法治化,确立符合我国实际的财政体制模式,以有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财政治理;国家治理;财政体制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22)05-0034-04R ef l ect i ons on t he f i nanci alsys t em under t he backgroundof m odern st at e governanceQ i n J i as hun(X i am en uni ver s i t y T an K ah K ee C ol l ege ,Z hangzhou,Fuj i an363105)A bs t ract :T he f i nanci algover nance i st he key com ponenti n t he s t at e gover nance and t o per f ectt he f i nanci als ys t em i st he cor e t o per f ect t he f i nanci al gover nance.B as i ng on t he act ual r equi r em entofpol i t i caland econom i c envi r onm ent alchangesof our count r y ,w e s houl d adj us t t he af f ai r r i ght s and t he f i nanci al r i ght s bet w een cent r al and l ocal gover nm ent s f r om t he s t at e gover nance per s pect i ve w hen no s i gni f i cant adj us t m ent of nat i onali ns t i t ut i onali ns t r uct ur e can be m ade ;at t he s am e t i m e,r eal i ze t he l egal i zat i on of cent r al and l ocal af f ai r r i ght s and f i nanci al r i ght s and es t abl i s h t he f i nanci al s ys t em m ode accor d w i t h t he act uals i t uat i on ofour count r y i n or der t o pr om ot e t he s t at e gover nance m oder ni zat i on ef f ect i vel y.K ey w ords:f i nanci al gover nance;s t at e gover nance;f i nanci al s ys t em收稿日期:2022-02-22基金项目: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FBJ G 20210038)作者简介:秦家顺(1964-),男,辽宁丹东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财政金融理论与政策、公共政策、政府治理。
财政方面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财政方面的问题。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财政工作的认识。
一、财政工作的重要性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做好财政工作,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财政工作关乎国家经济安全。
通过合理调整财政收支,优化财政结构,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财政工作关乎民生福祉。
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这些领域的投入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再次,财政工作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
财政体制改革、财政法治建设、财政预算管理等,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挑战1.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2.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在一些地区和领域,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民生保障投入不足,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
3. 财政体制改革滞后。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预算管理不够科学,影响了财政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做好财政工作的建议1. 加强财政收支管理。
合理调整财政收支结构,优化财政支出方向,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2.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 加大民生保障投入。
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 推动绿色发展。
加大对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 强化财政法治建设。
加强财政法律法规建设,严格财政纪律,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总之,做好财政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财政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公共财政: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公共财政: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储运》 2014年第2期文/李炜光美国政治学者福山把现代政治的要素归纳为三点:强大的政府、法治和负责制。
他说,后两个要素是用来制约第一个要素的。
现在中国只具备第一个要素而尚未具备另两个要素,因此经济高速增长的现状是难以持续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称“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被提升到“长治久安”的高度,说明今后一个较长的阶段内,中国将着力从财政领域出发,补课现代国家的后两个要素,具体说,就是税收、预算和财政体制的法治化,以及建构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完整而严格的责任制。
现代财政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财政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或工具的问题,而是塑造现代国家的利器,有什么样的财政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财政塑造着现代经济、社会文化与价值、有效率的官僚体制、特定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与此同时,也塑造着这个国家的人民。
按照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的理解,整个社会是由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三个子系统构成的,而财政是连接这三个子系统的媒介。
既然财政是“整个社会”的财政,那么,当财政发生危机时,便会波及社会的各个子系统,酿成社会的系统性危机,反之亦然,“整个社会”的危机也就会通过国家的财政危机表现出来。
而我国现实版的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把财政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媒介来看待,而是将社会的系统性危机与财政危机做了颠倒性的理解,使得财政与其中的经济系统的关系显得过于密切,破坏了三大子系统的平衡关系,极易触发整个社会系统出现全局性的危机。
新的财政体制改革以衔接三个子系统的节点———财政为主线,对社会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整,其目的,显然不只是处理财政领域的局部问题,而是借此重构社会三大子系统的平衡,用以克服已然日益浮现的“整个社会”的危机。
我国改革开放已过35年,但政府职能和公共责任的定位问题仍未解决,一是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不清,国进民退、与民争利的趋势难以遏制;二是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支出责任和事权划分不清晰,地方财政高度依赖于中央政府,缺乏自主性。
马工程公共财政概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一
马工程公共财政概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一1.财政的起源财政活动及行为是一种历史现象,自国家产生起就产生了财政,所以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所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具体表现为政府一系列的收支活动,因此它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财政的概念完整的财政概念应当是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的统一。
1.一般属性的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及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它涵盖了一切在历史上存在过的国家及其财政最基本的和共同的属性,是财政最基本和最稳定的部分。
2.特殊属性的财政是与具体政治经济制度密切相关的财政模式,是由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法律文化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3.公共财政的含义根据对财政概念的分析,也可以把公共财政视为一般和特殊的统一。
1.就一般属性而言,公共财政具备财政所有的共性和构成要件,遵循着一般的运行规律。
2.就特殊属性而言,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相兼容的财政模式,不同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等非市场经济形态下的国家财政,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和特征。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基础,在划分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的前提下,为弥补市场缺陷和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而采取的一种财政类型和财政模式。
4.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关系从对财政起源和演化进程的考察可以得知,一切财政都与国家有着天然、必然和内在的联系,因此可以说,一切财政都是“国家的财政”。
把财政与国家联系起来,是要说明财政这种特殊分配关系最为本质的属性,它与其他所有不以国家为分配主体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显著地区别开来。
公共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和运行方式。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可以被描述为“被包容”与“包容”、“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智慧树知到《财政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财政学》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新市场财政学”理论是西方财政学的一个流派。
()A:对B:错正确答案:错2、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A:对B:错正确答案:对3、国家职能与财政职能有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
()A:对B:错正确答案:对4、财政学涉及的基本原理是国家与社会的财政关系原理以及国家内部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原理。
()A:对B:错正确答案:对5、财政收入就是财政资金的来源。
()A:对B:错正确答案:对6、现代财政学研究出现了跨学科的趋势。
()A:对B:错正确答案:对7、财政学的社会学基础是说财政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了社会学领域。
()A:对B:错正确答案:错8、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坎南。
()A:对B:错正确答案:对9、任何管理,解决的都是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管理的整体组织框架,即管理体制,另一个问题就是管理的实施顺序,即管理程序。
()A:对B:错正确答案:对10、国有企业财务是构成财政学科体系的一部分。
()A:对B:错正确答案:错第一章1、财政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A:对B:错正确答案:错2、有了财政现象就有了财政概念()。
A:对B:错正确答案:错3、财政在我们国家是一外来语()。
A:对B:错正确答案:对4、“财政”一词最早于13—15世纪出现在英文中。
()A:对B:错正确答案:错5、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企业B:国家C:家庭D:社会团体与组织正确答案:国家6、国家政治权力在经济上实现自己的形式是()。
A:公债B:上缴国有资产收益C:税收D:工资正确答案:税收7、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的社会特征可概括为:()。
A:取之于民,用之于民B: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C:取之于民,用之于己D:灵活性、无偿性、固定性正确答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8、迄今为止由于社会生产方式及由此决定的国家类型不同,财政经历了()。
A:原始社会财政B:奴隶制国家财政C:封建制国家财政D:资本主义国家财政E: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正确答案: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9、公共财政是()。
为什么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为什么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中,以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定位财政,赋予了财政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
那么,为什么是财政而非其他别的什么范畴获得如此的定位呢?这是需要深刻领会和系统把握的。
之所以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因为,在任何经济社会和任何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的主体都是政府,财政则是政府履行职能的基础所在。
这个道理不难解释。
政府做任何事或从事任何活动,都是需要花钱的,都是要以花钱为条件的。
政府所花的钱,来自于财政支出的拨付。
政府要花钱,就要筹钱,就得有钱的来源。
政府所筹措的钱,构成了财政收入。
这一收一支之间或财政收支的过程,实际上便是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政府履行职能的活动。
没有财政支出的拨付,没有财政收入的筹措,就不可能有政府职能的履行,也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实现。
可以说,财政与政府、财政与国家治理如影随形、亦步亦趋,系绑在一起、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此其一。
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政府职能,财政职能所具有的一个特殊品质或突出特点,就在于其最具“综合性”——覆盖全部、牵动大部。
由于财政收支既是所有政府活动的基础,又是连接政府和家庭企业的最直接的纽带,财政职能的履行,其范围,能够覆盖于所有政府职能、所有政府部门和所有政府活动领域。
其触角,能够延伸至所有家庭和企业、所有经济社会活动领域。
牵住了财政职能这个牛鼻子,顺藤摸瓜,就等于抓住了政府职能履行、国家治理实现以及整个经济社会运转的全部内容。
此其二。
作为政府的收支或政府的收支活动,自然要遵从一定的制度规范来进行。
围绕政府收支所形成的一系列财政制度安排,它的优劣不仅直接决定着财政职能的履行状况,而且事关所有政府职能的履行状况,进而决定着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和国家治理的实现水平。
所以,财政制度的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息息相关。
它们之间彼此依存,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只有打下了现代财政制度的坚实基础,才可能收获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成果。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原题目: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___(判断对错)
解析:
正确。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因此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故本题正确。
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
①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再分配、教育公平、社
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
②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能源、交通、邮电、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等的投入)。
③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a、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时,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适度增加赤字)刺激总需求的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b、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采取紧缩。
高三政治时政答题术语2023
高三政治时政答题术语2023高三政治时政答题术语1政策方面1.减税降费的作用:①减税降费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能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保持宏观经济稳中向好。
②减税降费能够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发展预期,增强企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最终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2.对小微企业减税降费:(1)降低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小微企业大量发展。
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2)减低小微企业税费负担鼓励更多的小微企业勇于创业,敢于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中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构建创新型社会。
(3)有利于扩大就业,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3.个税改革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大幅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负担,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③有利于减轻个体工商户和经营者税收负担,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提高个税起征点的作用:①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促进了收入来源单一者与多元者之间的税负公平;②提高个税起征点,降低了居民整体税负水平,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③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采用个性化的费用扣除标准,综合考虑和尊重了个人生活负担的差异性;④拓宽低税率适用的所得级距,有更多的人适用低税率,降低了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5.电信资费降低的意义:①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扩大电信消费需求。
②改善用户上网环境,提升民众获得感。
③降低下游企业成本,为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加油助力。
④提升电信运营商的服务水平,树立企业形象,形成竞争优势。
高三政治时政答题术语2乡村振兴扶贫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①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
财政制度与国家治理的深层关系
代 财政制度的意义最为 哈当。
律授权在商业银行滥设财政专户随意处
保障”的论述 ,堪称精辟 深刻 、超越常
规认知 . 了战略基调 ; 《 决定 》提 出的 “ 把权力 关进制度笼子” 、 “ 发展成果更多更公
任何权力如果没有资源支撑均无实 置公款的行为 ,随着财政 规模 扩大而迅 质意义 。就其实质重要 } 生而言 ,没有其 速蔓延。究其主要原因 ,在于行政部门
决定 『 生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循 此线索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路径和要
点大致 有二 。首先 ,税收改革应采纳中
( 五) 预见 I 生 ——财政事务 必须 以法律 和政府政策的优先 性和重点 ,而不是以
加以规范 ,法律必须清晰并统一实施 ,
时下盛行的基数法 、预算挂钩 、权力寻
系统提 升国家治理能力 ,提供了清晰的 政 治权力和其他权 力。如果财政制度不 改革 ,其立论的层次和高度超越了 “ 管 战略思路 。本文对此做些初步解读 。 能 有效 约束 国家权 力 ,那 么也很难 指 理” ,令人耳 目一新 。 “ 管理 ”与 “ 治
望别的制度安排可取而代之 。在法治和 民主政治相对健全的 国家 ,正是财政制 理 ”虽仅一字之差 ,但其 内涵和改 革取 向差异甚大 :治理以权力为焦点 ,管理 以资源 ( 有效利用 ) 为焦点。如果 不能
正在于权力滥用之故 。爱 } 艮 交织的集体 用能力瓶颈的挑战。最近2 0 年来 ,各种
情感如此深刻 ,引导一代又—代的国人
形式的财政寻租 ( 如跑部钱进 )、设租 ( 如专项过 多过滥 )、浪费 ( 如三公消
和社会精英去探 索把权力关进笼子的道
现代财 政制度为 “ 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 路 。在我看来 ,在此视角下解读建立现 费过多 )、低效率 、腐败 ,以及未经法
20公共财政概论_章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有小改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重点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思考题参考答案目录绪论 (1)第一章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 (3)第二章公共财政职能 (6)第三章财政支出总论 (8)第四章政府消费支出 (10)第五章政府投资支出 (12)第六章社会保障支出 (13)第七章财政收入总论 (15)第八章税收 (17)第九章非税收入 (19)第十章公债 (20)第十一章政府预算 (22)第十二章财政体制 (24)第十三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26)第十四章国际财政 (28)绪论1.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财政学作为研究财政分配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财政分配活动及其规律性。
《公共财政概论》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及其规律性。
2.在新时代学习公共财政概论有什么特殊的意义?(1)学习公共财政概论有助于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财政学理论。
通过学习公共财政概论,在引进、借鉴、消化和吸收西方财政学理论有益成分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探索公共财政的运行规律和改革路径,将促进我国财政学理论的发展和繁荣。
(2)学习公共财政概论有助于指导我国财政工作实践。
学习公共财政概论对于厘清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正确认识政府功能和角色定位大有裨益,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对财政的要求,正确理解和适应经济社会形态全面进入新时代,正确认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功能定位和财政运行规律,正确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和工具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系,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供财力支持和制度保障。
3.思考我国进入新时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功能定位。
(1)财政既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2)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新论断,意味着财政提升到国家治理层面,放在国家治理的总棋局中定位,使其功能和作用得到全面提升和拓展。
干部学习讲稿: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干部学习讲稿: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一、如何理解财政这两个问题的话,其实都与一个问题有关,就是财政两个字怎么理解的问题。
我找了一下有关财政我们学界到底怎么理解,或者曾经是怎么给它归纳的。
我们可以发现财政有这样一个理解,从上个世纪1931年是最早的,到今天志勇教授,包括郭老师等等,一些学者提出对财政,不能说是一个定义,但至少有一个界定,就是财政到底是什么。
我们可以发现这里对财政的界定,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对应,有的是很具体,有的是很宽泛,但是不管怎么定义的话,我个人觉得这里还是没有把财和政这两个问题说得更清楚,或者至少我们是把财政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基于这样一个理解,我们可以发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一个口号或者说这样一个论断,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并不是一个新的把财政抬的很高的位置,这一个位置早就有之,只不过我们没有深入去研究它而已。
我们这里对财政的理解,我是这么理解的,刚才郭老师讲我非常认同,财和政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但是问题在于理解财政,首先要理解政,因为政是财之基,如果你不能理解政的话,这个财你也不知道怎么理解,你无非就把它理解为政府的投融资活动,就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
这里的政应该怎么去理解呢?我就在想这个政到底是指什么?政党、政权、政府、政治,到底是指哪一个?你的理解不一样的话,你对财的理解就必然有不同的理解。
我们理解了政的话,那肯定要理解财,因为财是政对应的一个词。
这里的财到底是指什么财呢?是钱财、理财、财力、财权。
这里的话,财和政怎么把它对应起来。
我们理解财政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理解财和政的关系,无论你是把财理解为财力、财权、理财等等,还是把政作为政党、政治、政权,那么它两者之间一定是对应的关系。
这里你是把财和政理解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还是手段和目标的关系,还是权和责的对等关系,还是权和权的交易关系,这两种之间你的理解不一样的话,财和政在这个话语体系下它的所指就有很大的不同。
财政与国家治理关系研究——基于汉武帝财政改革的分析
现代经济信息84财政与国家治理关系研究——基于汉武帝财政改革的分析刘 欣 长春财经学院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财政被赋予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特殊高度的定位,根据传统主流的“国家分配论”的基本观点,财政是一种与国家共生的分配现象,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夏朝就开始有财政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汉武帝所在的西汉盛世是大国政府治理的时期,而财政对大国政府的治理举足轻重,基于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这个基本国情,研究汉武帝时期的财政之旨与治国之道的关系有助于为推进现代财政制度现代化进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汉武帝;财税改革;国家治理中图分类号:K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1-0084-01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很多事情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
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我国当前处于正在崛起的大国的基本国情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更需要发挥其大国财政的作用,而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汉武帝是中国集权财政模式的开创者,他统治的西汉盛世则是历史上大国政府治理的时期,但是这个中央集权的盛世大国依然没有避免走向灭亡的结局,这其中必然有精华需要我们汲取,也有糟粕需要我们剔除,因此汉武帝财政改革的历史经验对研究当今财政与国家治理关系尤为重要,另外汲取历史上治乱兴衰的智慧经验,也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汉武帝财政改革的历史背景随着“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的实施,汉初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当时社会安定、百姓富足、国家仓满,人们已经习惯大一统时代的生活,汉家威仪不断得到推崇,因此,汉武帝即位便有集中精力办大事的豪迈,一方面对外连年讨伐征战,对内则大兴水利、开凿运河,导致财政很快就陷入到了国库亏空的困境;另一方面,在汉初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之下,富商大贾逐渐膨胀,出现社会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的危局。
高考政治备考答题术语
⾼考政治备考答题术语⾼考主观题答案的⽣成要求答案语⾔术语化、简洁化、条理化,希望⼤家能通过整理的汇编积累答题语⾔,训练术语“语感”,能在具体答题时有话可说,熟练地遣词造句,提⾼答题速度。
下⾯给⼤家分享⼀些关于⾼考政治备考答题术语,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改⾰⽅⾯1.“最多跑⼀次改⾰"的政治意义:①“最多跑⼀次改⾰”是全⾯转变收府职能,深化改⾰的重要举措。
②此项改⾰将倒逼政府减政放权,提升⾏政服务效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③此项改⾰将倒逼各个部门打破彼此之间的信息壁垒,厘清各部门权⼒的边界,做到依法⾏政,⾃觉接受监督,真正优化政府供给、集中⼒量把该管的事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到位。
④此项改⾰将充分树⽴“⼈民为中⼼'的理念,节省⽼百姓办事成本,让⼈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⑤此项改⾰将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的现代化,进⼀步树⽴政府权威,实现服务供给与⼈民需求相匹配。
2.党和政府如何推动科技体制改⾰:①要发挥党对科技事业总揽全局协调各⽅的领导核⼼作⽤,健全党对科技⼯作的领导体制,坚持正确政治⽅向;②政府要切实履⾏职能,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为科技体制改⾰服务的能⼒与⽔平;③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优化⼈才政策、科技奖励制度,落实科技体制改⾰⽅案,为推进科技体制改⾰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3.“五证合⼀、⼀照⼀码”登记制度改⾰的意义:①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增加有效供给,满⾜消费需求,助推经济发展。
②降低市场主体准⼊门槛,促进⼤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扩⼤就业,⽀持⼩微企业发展。
③进⼀步深化简政放权等改⾰,进⾏科学的宏观调控,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和更好发挥政府作⽤。
④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诚信经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撑。
4.⼤数据战略对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作⽤:①⼤数据可以提供全⾯、及时有效的信息,实施⼤数据战略有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决策⽔平。
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改革纵横Chinese Cadres Tribune802021.07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站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制高点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方向性目标任务,要求财政更好地发挥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作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完善现代税收制度,积极优化收入分配,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党领导财政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财政乃庶政之母,有政必有财,财为政之资”。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我国财政为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支柱作用。
第一,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蕴含了一部艰苦奋斗的财政发展史。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苏维埃财政的目的,在于保证革命战争的给养和供给”,并强调“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在邓子恢、林伯渠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下,苏区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开展财政工作,为土地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敌人封锁,毛泽东提出自力更生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财政上采取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提出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财政以贯彻三大经济纲领作为根本任务,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随着新中国诞生,财政部成立,在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财政工作保障了国民经济恢复,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改革开放时期,完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型财政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转变。
第二,现代财政制度基本框架的构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从制度层面为财政工作夯实了基础。
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公款吃喝风基本刹住。
2013年,《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颁布,乱发津补贴、私设小金库、“三公”支出等得到全面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中,以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定位财政,赋予了财政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
那么,为什么是财政而非其他别的什么范畴获得如此的定位呢?这是需要深刻领会和系统把握的。
之所以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因为,在任何经济社会和任何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的主体都是政府,财政则是政府履行职能的基础所在。
这个道理不难解释。
政府做任何事或从事任何活动,都是需要花钱的,都是要以花钱为条件的。
政府所花的钱,来自于财政支出的拨付。
政府要花钱,就要筹钱,就得有钱的来源。
政府所筹措的钱,构成了财政收入。
这一收一支之间或财政收支的过程,实际上便是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政府履行职能的活动。
没有财政支出的拨付,没有财政收入的筹措,就不可能有政府职能的履行,也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实现。
可以说,财政与政府、财政与国家治理如影随形、亦步亦趋,系绑在一起、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此其一。
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政府职能,财政职能所具有的一个特殊品质或突出特点,就在于其最具“综合性”——覆盖全部、牵动大部。
由于财政收支既是所有政府活动的基础,又是连接政府和家庭企业的最直接的纽带,财政职能的履行,其范围,能够
覆盖于所有政府职能、所有政府部门和所有政府活动领域。
其触角,能够延伸至所有家庭和企业、所有经济社会活动领域。
牵住了财政职能这个牛鼻子,顺藤摸瓜,就等于抓住了政府职能履行、国家治理实现以及整个经济社会运转的全部内容。
此其二。
作为政府的收支或政府的收支活动,自然要遵从一定的制度规范来进行。
围绕政府收支所形成的一系列财政制度安排,它的优劣不仅直接决定着财政职能的履行状况,而且事关所有政府职能的履行状况,进而决定着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和国家治理的实现水平。
所以,财政制度的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息息相关。
它们之间彼此依存,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只有打下了现代财政制度的坚实基础,才可能收获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成果。
此其三。
之所以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是因为,在构成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诸种要素中,财政几乎是最重要的一种要素。
这个道理也不难理解。
第一,纵观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所履行的职能,尽管项目繁多,表现各异,但从大类分,无非是“事”和“钱”两个方面。
前者主要涉及行政事务,后者主要指财政事务。
与之相适应,国家治理的实现线索,无非位于两个层面:事权与财权的界定和支出责任与财力的配置。
只有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事权与财权界定清楚了,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支出
责任和财力配置妥当了,各项政府职能的履行才可能落到实处,国家治理的相关活动才可能运行顺畅。
无论是就政府职能归类的“事”和“钱”的两个方面事务而言,还是就国家治理实现的“事权与财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的两个层面线索而论,财政都可谓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支柱。
第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都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而在这方面,我们实际面临着从“事”入手还是由“钱”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两种选择。
相对于各级政府之间和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归属和利益分配关系而言,有关“事”的方面即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对其的触动是直接的、正面的,有关“钱”的方面即财税管理体制的调整,对其的触动则是间接的、迂回的。
显然,前者实施的难度较大,遇到的阻力因素较多。
后者实施的难度和阻力,通常会弱于前者。
以财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顺势而上,显然有助于迂回地逼近政府职能格局的调整目标。
这意味着,财税体制改革不仅可以也应当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柱,而且可以也应当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柱。
第三,在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中,政府预算绝对是一个重要载体。
通过政府预算治理国家,更是迄今可以观察到的有关现代国家治理活动的一个基本轨迹。
作为政府财政收支安排的一个基本计划,政府预算反映和规定了政府在预算年度内
的工作或活动范围、方向和重点。
一本政府预算,就是一面反映政府工作的镜子,就是一本有关政府活动的详细记录。
通过政府预算,我们可以了解政府的工作,透视国家治理的活动;作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的一个重要文件,政府预算还是人大代表和全体人民监督政府收支运作的途径和窗口。
通过政府预算,我们可以评价政府收支运作的成本,考核国家治理工作或活动的绩效;作为必须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才能生效的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政府预算也是控制政府支出规模的一个有效手段。
通过政府预算,我们可以形成对政府支出规模和国家治理活动成本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