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6-长庆油田分公司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
长庆油田分公司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油田分公司管线打开作业的安全管理,消除和削减管线打开作业风险,防止因此而导致的腐蚀、中毒和烫伤等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Q/SY1243-2009),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管线打开是指根据生产需要而改变封闭管线或设备及其附件完整性的作业。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油田公司所属各单位在生产、作业区域内任何可能存有介质的封闭管线(设备)的打开作业。
第二章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管理第四条管线打开实施作业许可,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负责人申请办理《作业许可证》,作业批准人组织有关工艺技术、生产、工程、安全、消防人员深入现场调查,根据介质的危害属性、状态、数量评估作业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必要时办理《管线打开许可证》(参见附件),批准后方可进行管线打开作业。
各级安全部门对审核过的《管线打开许可证》,以档案形式保存一年以上。
第五条凡是没有办理管线打开作业手续、没有落实作业安全措施、未设现场作业监护人以及管线打开方案有重大变动且未经批准的,一律禁止打开作业。
作业期间,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
严禁与管线打开方案和作业票不符的作业。
第六条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是作业现场操作依据,不得涂改、代签。
许可证只限一个场所一次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一个班次,延期后总的作业期限不能超过24小时。
第七条管线打开作业结束后,应清理作业现场,解除相关隔离设施,确认现场没有遗留任何安全隐患,申请人与批准人或其授权人签字关闭作业许可证。
第八条作业涉及其他危险作业的,必须办理相应的作业票。
涉及交叉作业的,应保证作业人员之间具有足够的安全间距。
第三章安全职责第九条生产单位安全责任:(一)负责向施工单位提供安全作业的现场条件;(二)负责向施工单位明确作业施工现场的危险点源和危险状况;(三)负责指导施工单位制定作业方案、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并负责审查和批准;(四)负责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标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五)负责监督施工单位维护好各种安全、消防、防护设施设备和器材,工艺设备、设施。
长庆油田分公司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
长庆油田分公司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1. 前言长庆油田分公司(下称“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油气资源勘探、钻探、开采和运营的企业。
在公司的生产过程中,管线是最为常见的运输方式之一。
为了确保公司管线的安全性,公司制定了此安全管理办法,以规范各类管线的打开与关闭操作,保障全体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安全管理基本要求打开和关闭管线属于危险性较高的操作,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操作人员和周边的人员都不会受到影响。
具体的安全管理实施要求列举如下:2.1. 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操作人员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其中,对于新员工,应该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并在实际操作之前进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人员不得进行操作。
2.2. 制定操作步骤和安全指导书准备打开管线前,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步骤,并向操作人员传达,并集体讨论,以避免因个人能力、不良习惯而引发的意外事故。
2.3. 实施作业前的安全检查由队长或现场监管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排除隐患,检查工具是否齐备完整、符合规定和安全性能齐全,检查防护措施是否齐全,确保作业环境的卫生条件和作业现场的安全。
2.4. 设立安全警告标识在进行实际作业前,应在作业现场设立清晰的安全警告标识,以提醒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注意安全。
标识内容应准确齐全,标识应牢固耐用不易褪色。
2.5. 严格操作规程操作时,除必要的必须操作、检查或观测外,不得随意拆卸、调整或试验其他元器件。
必要时,在停止或减缓工作状态下,进行的合理的维护检查需要另设维护操作规程,以免操作的风险和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2.6. 进行安全检查当管线操作结束后,对作业现场、工具设备、工作场所等进行清理、整理和检查,确保无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存在,并定期进行检查记录。
3. 处理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即使加强安全管理,也不能完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遇到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公司应聘用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处置。
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9
四、管线打开许可管理
授权
各级作业管理者应对所审批的管线打开作业安全负责, 若作业管理者无法亲临现场进行监督指导,应调动相关的资 源,确保管线打开作业过程安全。
20
四、管线打开许可管理
期限
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一个班次(8 小时)。 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的延期:在有效期内未完成许可证 许可工作量时,进行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经确认需要更多 的时间进行作业,应根据作业性质、风险、时间,经相关各 方协商一致确定作业许可证有效期,超过有效期,应重新办 理作业许可证,延期后管线打开作业总的作业期限不能超过 是 24小时。 许可证
29
五、事故案例分析
经验教训
1.仪表检修作业管理不严不细,制度执行上存在漏洞。 没有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及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和检维修操 作规程制度,管理粗放。 2.对作业区域危险认识不足,风险识别不细致、不到位。 尤其是在有毒、有害岗位进行检维修作业时,维护识别不全面 ,对风险的辨识、认知能力有限。 3.反违章禁令贯彻不到位,习惯性违章行为依然存在。对 员工图省事、走捷径、不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等习惯性违章行 为,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制止。
被批准 管线打开许可证 有效期限不得超 一个班次
是否在24 小时之内 延期
否
许可证 不被批准
21
四、管线打开许可管理
关闭
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的关闭:管线打开作业结 束后,应清理作业现场,解除相关隔离设施,确认 无任何隐患,申请人、相关方、批准人在现场验收 合格后,共同签字关闭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
22
27
五、事故案例分析
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赵鹏宇违章操作断开仪表,导致物料泄露,瞬 间局部空间氢氰酸浓度超标,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 氢氰酸造成中毒,失去逃生能力是该起事故的直接 原因。
管线打开作业管理规定
第九章 工作交接
第三十六条管线打开工作交接的双方共同确认安全措施或HSE作业计划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面的影响;
(二)隔离位置、已做的清理和确认清理合格的方法;
(一)系统温度介于-10℃~60℃之间;
(二)已达到大气压力;
(三)与气体、蒸汽、雾沫、粉尘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有关的风险已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第二十四条管线打开前并不能完全确认已无危险,在管线首次打开之后,仍然可能发生事故,因此在管线打开之前应做以下准备:
(一)确认管线清理合格。采用凝固(固化)工艺介质的方法进行隔离时应充分考虑介质可能重新流动;
(一)管线打开作业内容说明;
(二)相关附图,如作业环境示意图、工艺流程示意图、平面布置示意图等;
(三)风险评估结果(如工作前安全分析);
(四)安全措施或HSE作业计划书;
(五)个人防护装备;
(六)相关安全培训或会议记录;
(七)其他相关资料。
第四十三条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票由作业单位申请。
(一)对含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介质的管线打开作业,由生产单位业务主管负责人组织生产、维修、工艺设备、安全等相关人员对工作计划进行审查和会签,经现场检查确认后由生产单位属地主管负责人批准。
(六)描述管线打开影响的区域,并控制人员进入。
第十九条作业前HSE作业计划书应与所有相关人员沟通,必要时应专门进行培训,确保所有相关人员熟悉HSE作业计划书的相关要求。
第二十条管线打开前,必须根据管线打开工作计划确认系统已经置换、清洗、吹扫并经气体检测合格(检测记录见附录B)。
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含作业许可证模版)
XX公司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保证公司工程技术业务所辖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的管线打开作业安全,依据集团公司Q/SY 1243-2009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XX公司作业许可管理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工程技术业务各单位在生产、作业区域内任何可能存有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的封闭管线(设备)的打开作业。
作为承包商在甲方生产区域进行管线打开作业,依据甲方管线打开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管线打开作业是指在管线上开孔、法兰拆卸、盲板打开等改变管线和装置的形式或状态而且在未恢复前影响安全运行的作业。
第四条管线打开作业管理应当遵循“管工作管安全”的原则,有效落实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强化作业风险管控,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作业,防止事故发生。
第五条XX部门负责制订公司工程技术业务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第六条安全环保处负责监督管线打开作业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要求的执行、落实、整改和责任追究。
XX部门负责对本业务领域落实本办法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七条各单位应当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明确管线打开作业审批程序和权限,开展相应培训,落实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并及时开展检查指导,确保管线打开作业安全。
第二章管线打开作业流程第八条实施管线打开作业的流程主要包括作业申请、作业审批、作业实施和作业关闭等四个环节。
第九条作业申请由作业单位的现场作业负责人提出,培训所有参与管线打开作业人员,确认管线打开作业安全措施,现场全过程组织实施管线打开作业。
第十条作业审批由作业批准人组织作业申请人等有关人员组织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确认安全措施和相关方案落实后,批准管线打开作业。
第十一条作业实施由作业人员按照作业方案、操作规程和作业许可证的要求,实施管线打开作业,监护人员按规定实施现场监护。
第十二条作业关闭是在管线打开作业结束后,由作业人员清理作业现场,消除安全隐患,作业申请人和作业批准人在现场验收合格后,签字关闭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为保障企业内部工作的安全性和员工的身体健康,规定本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管理标准及考核标准,以确保管线打开操作安全顺利进行。
第二章管理标准2.1 管理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相关岗位和人员。
2.2 安全责任1.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推行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2.所有岗位和人员必须遵守本规定,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操作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2.3 岗位培训1.所有从事管线打开操作的员工必须参加相关培训,掌握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2.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管线打开的操作规程、安全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
2.4 安全设备与防护用品1.管理部门负责检查和维护管线打开所需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并按时更换和更新。
2.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相关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
2.5 作业环境管理1.管理部门负责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环境符合安全操作要求。
2.需要对作业环境进行改善的,应及时采取措施,杜绝安全风险。
2.6 系统完善与维护1.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完善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相关记录。
2.监控和评估系统的有效性,及时进行修订和改进。
第三章考核标准3.1 天然气管道打开作业标准1.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正常关闭,确保无漏气、无渗漏。
2.使用指定工具、设备和方法打开管道,按规定操作。
3.遵循安全操作流程,配合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操作。
3.2 设备操作标准1.了解和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指南,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
2.仅授权人员可以使用相关设备,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操作。
3.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3 安全防护标准1.佩戴合适的安全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防护眼镜、手套、安全鞋等。
2.根据工作环境和作业内容,正确选择和使用安全防护器材。
3.定期检查和更新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其功能完好。
3.4 应急处置标准1.熟悉应急处置流程,能够正确、迅速地应对各类应急情况。
HSE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HSE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有效的规范管线打开作业活动,明确管线打开的要求及作业程序,有效减少作业过程中造成的健康、安全、环境危害与影响,防范事故、未遂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在生产、作业区域内任何可能存有介质的封闭管线(设备)的打开作业。
涉及到热分接的管线打开不适用本规定。
3 术语和定义3.1 热分接本规定所称热分接是指用机制的或焊接的方法将支线管件连接到在用的管线或设备上,并通过钻或切割在该管线或设备上产生开口的一项技术。
3.2 作业申请人本规定所称作业申请人是指承担作业的现场负责人。
如施工方项目经理、作业单位负责人、现场作业负责人。
3.3 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本规定所称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是指生产区域作业时为基层站队长,非生产区域作业时为项目负责人。
站队长或项目负责人不在时为其指定的管理人员。
3.4 作业批准人本规定所称作业批准人是指批准人为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或其授权人,批准人委托授权人授权后仍承担作业安全的最终责任。
4 职责4.1 质量安全环保处4.1.1 负责编制公司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4.1.2 负责对公司所属各单位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2 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业务主管范围内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4.3 所属各单位安全主管部门负责对基层站队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4 所属各单位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业务主管范围内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5 所属各单位项目(作业)主管部门(站队)4.5.1 组织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的书面审查;4.5.2 组织落实作业过程中的各项风险防控措施并监督执行。
4.6 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4.6.1 参加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的书面审查;4.6.2 负责组织所辖生产区域内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的现场核查和批准;4.6.3 负责安排人员对管线打开作业许可执行过程进行现场监督。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模版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对管线打开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所有进行管线打开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建设、设备维护等领域。
三、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二章管线打开前的准备工作一、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进行管线打开作业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作业的安全可靠。
二、确定打开管线的具体位置、管线类型、管线内容、管线压力等相关信息。
三、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包括检测设备、安全工具、紧急救援设备等的准备和检查。
四、明确作业区域的范围,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第三章管线打开的安全操作一、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规程和操作规定进行管线打开作业。
二、在执行管线打开作业前,必须先与管线所属单位进行联系,了解管线的具体情况,并取得相关的操作许可。
三、在进行管线打开作业时必须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作业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
四、在管线打开作业进行过程中,严禁随意停止或修改作业程序,如需调整,必须经过相关负责人的批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五、在管线打开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通讯畅通,并随时与相关人员保持联系,确保随时能够做出紧急处理。
六、管线打开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作业现场,将相关设备和工具妥善存放,保持作业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七、对于管线打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必须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四章管线打开作业的风险控制一、在管线打开作业前,必须对作业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在进行管线打开作业时,必须进行标志牌的设置,明确作业区域的范围,确保安全。
三、严格执行作业规定,禁止在管线附近抽烟、使用明火和易燃易爆物品。
四、在进行管线打开作业时,严格控制人员的数量,避免作业区域过度拥挤导致事故的发生。
五、对于特殊情况下的管线打开作业,必须制定详细的操作方案,并经专业人员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管线设备打开安全管理规定(4篇)
管线设备打开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管线设备打开工作的安全管理,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管线设备打开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管道工程师、维修人员等。
第三条管线设备打开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的要求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规避本规定。
第四条管线设备打开工作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参与管线设备打开工作之前,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第六条所有从事管线设备打开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作业前准备第七条在进行管线设备打开工作之前,必须进行作业前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一)了解管线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位置、规格、使用年限等;(二)了解管线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故障等;(三)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和方案,分析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四)组织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参与作业的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五)准备必要的工具、设备和材料,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六)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协同工作。
第八条在进行管线设备打开工作之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一)检查工作场所的环境和设备,确保符合安全要求;(二)检查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确保完好无损;(三)检查工作现场的通风和排水情况,确保无安全隐患;(四)检查工作现场的周边环境,确保不存在其他危险因素;(五)检查工作现场的消防设备和应急设施,确保可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第九条在进行管线设备打开工作之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包括但不限于:(一)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内容和要求,明确责任和权限;(二)向作业人员交代使用工具和设备的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三)向作业人员交代应急处理措施和应急联系方式;(四)向作业人员交代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作业人员熟知并遵守。
管线-设备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管线-设备打开安全管理规定第1章总则第1条为了做好管线-设备打开工作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行管线-设备打开作业的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监管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3条管线-设备打开作业是指对管线和相关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拆卸或更换的一系列操作。
第4条管线-设备打开作业必须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禁止擅自打开或关闭管线和设备。
第5条管线-设备打开作业必须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和操作培训,确保人员对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的理解和掌握。
第2章安全管理措施第6条在进行管线-设备打开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勘察和安全评估,确定打开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7条管线-设备打开作业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禁止无资质人员参与作业。
第8条管线-设备打开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改变作业程序和方式。
第9条在进行管线-设备打开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耐酸碱手套等。
第10条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发生事故时能及时进行急救措施。
第3章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11条在进行管线-设备打开作业前,必须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作业的协调和安全。
第12条在进行管线-设备打开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临时封闭,确保安全作业环境。
第13条在进行管线-设备打开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4章作业中的安全控制第14条在进行管线-设备打开作业时,必须将相关设备和管线停止运行,并进行有效的锁定、标示。
第15条在进行管线-设备打开作业期间,必须保持通畅的逃生通道,确保人员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撤离。
第16条在进行管线-设备打开作业时,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超负荷操作和恶意破坏设备。
第17条在进行管线-设备打开作业时,必须遵循消防安全要求,做好防火防爆措施,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
第5章事故处理和事故预防第18条发生设备故障或人员受伤的事故,必须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及时进行事故处理和调查,防止事故扩大。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
——系统温度介于-10℃~60℃之间; ——已达到大气压力; ——与气体、蒸汽、雾沫、粉尘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有关的风险已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以 化学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为准)。 5.3.6.2 管线打开前并不能完全确认已无危险,应在管线打开之前做好以下准备: ——确认管线(设备)清理合格。采用凝固(固化)工艺介质的方法进行隔离时应充分考虑介质可能 重新流动; ——如果不能确保管线(设备)清理合格,如残存压力或介质在死角截留、未隔离所有压力或介质 的来源、未在低点排凝和高点排空等,应停止工作,重新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控制措施,消除或控制 风险。 5.3.7 隔离。 5.3.7.1 隔离应满足以下要求: ——提供显示阀门开关状态、盲板、盲法兰位置的图表,如上锁点清单、盲板图、现场示意图、 工艺流程图和仪表控制图等; ——所有盲板、盲法兰应挂牌; ——隔离系统内的所有阀门必须保持开启,并对管线进行清理,防止在管线(设备)内留存介质; ——对于存在第二能源的管线(设备),在隔离时应考虑隔离的次序和步骤。对于采用凝固(固化) 工艺进行隔离以及存在加热后介质可能蒸发的情况应重点考虑隔离。 5.3.7.2 隔离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隔离物料的危险性、管线系统的结构、管线打开的频率、因隔离(如吹 扫、清洗等)产生可能泄漏的风险等。隔离的方法和优先顺序如下: ——双重隔离; ——双截止阀; ——单截止阀; ——凝固(固化)工艺介质; ——其他。 5.3.7.3 采用单截止阀隔离时,应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5.3.7.4 应考虑使用手动阀门进行隔离,手动阀门可以是闸阀、旋塞阀或球阀。控制阀不能单独作为 物 料隔离装置,如果必须使用控制阀门进行隔离,应制定专门的操作规程确保安全隔离。 5.3.7.5 应对所有隔离点进行有效隔断,并进行标识。
2024年管线设备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2024年管线设备打开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管线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____年以后新建、改建、扩建或者使用的涉及管线设备打开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管线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燃气、石油、化工、水利、矿业、电力等方面的设备,涉及管线设备打开的工作包括管道安装、检修、维护、清洗、检验等。
第四条管线设备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等工作,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根据本规定按照适用标准进行实施。
第五条管线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管线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定管线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第六条管线设备的施工、检修等作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培训和资格证书,并按照作业规程进行操作。
第七条相关参与管线设备打开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管理规定,并接受有关安全管理单位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工程建设阶段的安全管理第八条管线设备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应当对管线设备的打开进行合理规划,并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第九条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划和方案进行施工,保证管线设备的打开不影响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安全。
第十条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限制未经授权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第十一条在管线设备建设的全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材料的选择、设备的使用以及施工工艺的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十二条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对管线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三章:设备使用阶段的安全管理第十三条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线设备使用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定期维护、检修和检验内容以及时间节点。
第十四条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设备台账和档案,记录设备的安全检查、维护、检修和检验情况,并按时进行备案。
第十五条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正确操作、维护设备,并能熟练应对突发情况。
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1 目的为预防和减少管线打开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国内风险作业服务各单位,以及为公司国内油气风险作业服务的承包商所进行的管线(设备)打开作业的安全管理。
3 参考文件《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Q/SY1243-2009)、《石油工业带压开孔作业安全规程》(SY/T6554-2019)、《工程公司作业许可管理办法》。
4 术语和定义4.1 管线打开作业管线打开作业是指在生产、作业区域内对管线进行管理、维护和操作的人员采取下列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改变任何可能存在介质的封闭管线或设备及其附件的完整性的作业。
——解开法兰;——从法兰上去掉一个或多个螺栓;——打开阀盖或拆除阀门;——调换8字盲板;——打开管线连接件;——去掉盲板、盲法兰、堵头和管帽;- 1 -——断开仪表、润滑、控制系统管线,如引压管、润滑油管等;——断开加料和卸料临时管线(包括任何连接方式的软管);——用机械方法或其他方法穿透管线;——开启检查孔;——微小调整(如更换阀门填料);——其他。
4.2 带压开孔在密闭管道管壁或盛装液体介质的敞口储罐壁上以机械切削方式加工出开孔的作业。
5 职责5.1 公司能源事业部负责组织制定、管理、维护、实施本规范。
5.2 各单位执行本规范,并对其实施提出改进建议。
5.3 作业人员接受管线打开作业培训,执行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参加管线打开作业的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
6 管理要求6.1 基本要求6.1.1 管线打开实行作业许可制度,应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并办理管线打开许可证(见附录1)。
特殊情况下(如涉及含有剧毒介质、超高压介质、高温介质等的管线打开),应根据管线打开作业风险的大小,同时办理作业许可证,依据公司《作业许可管理办法》执行。
相同管线(设备)上相同介质、相同工况、相同隔离点,进行多处管线打开作业时,若通过危害因- 2 -素辨识具有相同风险及防控措施,可申请办理一张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但在执行过程中要求逐一进行管线打开作业,禁止同时进行打开作业。
长庆油田分公司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
长庆油田分公司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1. 引言长庆油田分公司作为中国石化公司的下属企业,负责管线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为了确保管线打开操作的安全性,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特制定了本文档,包括管线打开前的准备工作、操作规范、人员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
2. 管线打开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管线打开操作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管线打开前的准备工作内容:2.1 安全检查在进行管线打开操作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检查管线本体及附件的安全状况,确保没有泄漏、断裂等问题;•检查管线附近的环境情况,确保没有可燃物、危险品等存在;•检查管线打开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2.2 通知相关人员在进行管线打开操作前,必须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管线操作人员:负责具体的管线打开操作;•监测人员:负责监测管线打开过程中的安全状况;•环保人员:负责管线打开操作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和控制。
3. 操作规范在进行管线打开操作时,需要按照以下规范进行操作:3.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管线打开操作。
不得擅自修改操作步骤或者忽略某些步骤。
3.2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进行管线打开操作,不得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工具和设备。
必要时,应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眼罩等。
3.3 注意安全防护在进行管线打开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安全鞋等;•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防止跌倒、滑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遵循交通安全规定,确保管线打开操作不影响其他人员和车辆的通行。
4. 人员安全防护在进行管线打开操作时,必须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4.1 培训和考核对于管线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充分的培训,确保其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模版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管线打开作业的安全性,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进行管线打开作业的现场,包括但不限于在城市道路、建筑施工现场、厂区、工厂等场所进行的管线打开作业。
第三条管线打开作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保障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管线打开安全管理的职责第四条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的职责1. 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对管线打开作业的安全监督和管理。
2. 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员的工作职责,并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3. 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要定期检查和评估管线打开作业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五条管线打开作业单位的职责1. 管线打开作业单位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管线打开的作业方案和操作规程,并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
2. 管线打开作业单位要组织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管线打开作业单位应定期对作业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运行良好并符合安全要求。
4. 管线打开作业单位要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章管线打开作业的安全要求第六条管线打开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管线打开作业前要进行现场勘查,确定工作范围和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 管线打开作业前要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和操作规程,并将其上报至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备案。
3. 管线打开作业前要将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了解安全操作要求和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第七条管线打开作业的安全措施1. 管线打开作业要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人员,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
2. 管线打开作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作业现场,划定封闭区域和警示标志。
3. 管线打开作业要进行相应的通风和防爆处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一、管理目标为了保障企业生产作业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特订立本《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全部岗位的员工,在进行管线打开作业时必需严格遵守。
三、术语定义1.管线打开作业:指对企业管线进行维护和修理、检修、清洗等操作。
2.打开许可:指由企业职能部门颁发的,允许员工进行管线打开作业的许可。
四、管理标准4.1 打开许可的申请与颁发1.员工在进行管线打开作业之前,必需填写《管线打开许可申请表》,并认真描述作业内容、时间、地方、作业人员、安全风险等相关信息。
2.管线打开许可申请表应由申请人本人签字并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生效。
3.申请表应提前至少2个工作日提交给职能部门,以便进行审批和布置。
4.2 安全措施的落实1.在进行管线打开作业前,必需由管线打开作业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确保参加作业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2.接受安全培训的员工应接受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管线打开作业。
3.管线打开作业前,必需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确保作业场合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掌控。
4.作业现场必需配备必需的防护装备,并确保装备完好、使用正确。
4.3 管线打开作业的安全操作1.在进行管线打开作业过程中,必需严格依照作业许可的要求进行作业,并严禁违规操作。
2.全部作业人员必需依照规定的工序和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不得擅自转变或省略工序。
3.管线打开作业期间,必需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有紧急情况可以及时报告。
4.4 事故应急处理1.如发生事故、意外损害或疑似安全隐患时,必需立刻停止作业,保护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2.在停止作业后,相关人员应立刻向职能部门报告,并搭配进行事故调查,掌控事故扩大范围。
3.职能部门应依据事故调查结果,及时订立改进措施,以防范仿佛事故再次发生。
五、考核标准5.1 引领思想1.充分理解和遵守《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并在实际工作中依据规定管理员工管线打开作业。
管道局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
管道局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进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控制作业风险,保证作业安全,依据集团公司Q/SY1243-2009《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管道局作业许可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管道局所属各单位、直属机构及为局服务的分包商,在生产、作业区域内任何可能存有介质的封闭管线〔设备〕的打开作业。
第三条管线打开是指采用以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改变封闭管线或设备及其附件等的完整性:〔一〕解开法兰;〔二〕从法兰上去掉一个或多个螺栓;〔三〕打开阀盖或拆掉阀门;〔四〕调换8字盲板;〔五〕打开管线连接件;〔六〕去掉盲板、盲法兰、堵头和管帽;〔七〕断开仪表、润滑、控制系统管线,如引压管、润滑油管等;〔八〕断开加料和卸料临时管线(包括任何连接方式的软管);〔九〕用机械方法或其他方法穿透管线;〔十〕开启检查孔;〔十一〕微小调整(如改换阀门填料);〔十二〕其他。
第四条管线打开作业许可按照管道局作业许可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各单位应依据本办法治定其作业许可管理程序或实施细则;生产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进行培训、监督和考核;安全部门提供支持和指导。
第六条员工接受管线打开作业培训,执行管线打开安全管理程序,参加管线打开作业的审核,并提出改善建议。
第三章管理要求第七条管线打开必须办理许可证,具体执行《管道局作业许可管理办法》,许可证见《管道局作业许可管理办法》附录1《作业许可证〔非常规作业〕》。
第八条管线打开涉及含有剧毒介质、超高压介质、高温介质时,企业应依据管线打开作业风险的大小,同时办理管线打开许可证,许可证见《管道局作业许可管理办法》附录2专项作业许可证中的《管线打开许可证〔2-2〕》。
第九条管线打开前作业单位应进行风险评估,采用安全措施,必要时制订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安全工作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清理计划,应具体描述关闭的阀门、排空点和上锁点等,必要时应提供示意图;〔二〕安全措施,包括管线打开过程中的冷却、充氮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三〕应急、救援、监护等预备人员的要求和职责;〔四〕应急预案;〔五〕描述管线打开影响的区域,并控制人员进入。
管道局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
管道局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管线系统一旦需要打开进行维修或检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管理人员应根据以下标准操作进行工作。
一、管道运行前准备1.通知相关人员:在进行管线打开前,管理人员应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包括维修人员、监控人员等。
确保事先进行通知,减少误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2.工具的准备:为了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应提前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以方便快速进行维修和检测工作。
同时对于工具和设备的选择,也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以确保工具和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3.安全庇护准备:在进行管道打开操作时,应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庇护措施,如头盔、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应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性,严格遵守安全标准规定,如添加足够的照明设备、设置防护挡板等安全措施。
二、操作规范1.操作流程规范:管理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流程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重点关注地点要素:在对管线进行打开操作前,管理人员应注意关注管线的种类,如燃气管道、水管道等。
同时要认真检查管道系统的构造,以确定不同的情况可能会造成的影响。
3.管道打开安全操作规范:管道打开操作前,应先停止相关设备,如电源和泵等,在确保管道压力降至零并且其上游或下游压力与环境相等,并进行扫描和检测。
4.安全检查标准:在进行管道打开操作后,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应管道检查的标准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不得为了节省时间或其他原因而忽视问题。
5.安全记录规范:在工作人员完成维修或检查工作后,应将所做工作内容和检查结果记录在安全工作单上,以便管理人员进行后续的审查和跟踪工作。
三、协同配合1.工作沟通和配合:在进行管道打开操作前,应将所有工作人员召集到作业现场,进行必要的工作沟通和配合。
同时要规范各个人员的工作技能和职责,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操作的限制:在进行管道打开操作时,应设定相应的操作限制,确保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SE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有效的规范管线打开作业活动,明确管线打开的要求及作业程序,有效减少作业过程中造成的健康、安全、环境危害与影响,防范事故、未遂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在生产、作业区域内任何可能存有介质的封闭管线(设备)的打开作业。
涉及到热分接的管线打开不适用本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3.1 热分接
本规定所称热分接是指用机制的或焊接的方法将支线管件连接到在用的管线或设备上,并通过钻或切割在该管线或设备上产生开口的一项技术。
3.2 作业申请人
本规定所称作业申请人是指承担作业的现场负责人。
如施工方项目经理、作业单位负责人、现场作业负责人。
3.3 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
本规定所称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是指生产区域作业时为基层站队长,非生产区域作业时为项目负责人。
站队长或项目负责人不在时为其指定的管理人员。
3.4 作业批准人
本规定所称作业批准人是指批准人为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或其授权人,批准人委托授权人授权后仍承担作业安全的最终责任。
4 职责
4.1 质量安全环保处
4.1.1 负责编制公司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
4.1.2 负责对公司所属各单位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2 各业务主管部门
负责对业务主管范围内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4.3 所属各单位安全主管部门
负责对基层站队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4 所属各单位业务主管部门
负责对业务主管范围内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5 所属各单位项目(作业)主管部门(站队)
4.5.1 组织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的书面审查;
4.5.2 组织落实作业过程中的各项风险防控措施并监督执行。
4.6 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
4.6.1 参加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的书面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