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浆泌水率试验(优质材料)
M30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书 水灰比=0
M30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书一、配合比设计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及设计图纸二、配合比设计要求:强度: 30 Mpa稠度:14-18s三、使用部位: 桥梁工程四、原材料选用水泥:P.O 42.5级。
减水剂:水:地下水五、试配步骤:1、确定水灰比:取0.392、计算每立方米各种材料用量:假定容重=2000kg/m3水灰比=0.40;外加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1.0%计算得:水泥=2000/(1+0.12+0.39)=1325kg/m3外加剂=1325×0.12=159kg/m3水=2000-1325-159=516㎏/m3;理论配合比:水泥:外加剂:水=1325:159:516=1:0.12:0.39六、试拌10L材料用量:水泥1325×0.01=13.25㎏;外加剂=159×0.01=0.159kg;水516×0.01=5.16㎏;结果整理:实测稠度17S;七、检验强度:根据上表得出,拟用理论配合比为:水泥:外加剂:水=1325:159:516=1:0.12:0.39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建设项目承包单位合同号标监理单位编号SNJJ-001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技术负责人:试验监理工程师:〔〕马桥MQ-12标[2010]施字032号标施字〔2010〕36号签发:关于上报M30水泥净浆配合比的报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监理组:我项目部工地试验室进行M30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试配工作现已完成。
经过设计试配拟选用的配合比为:水泥:外加剂:水=1325:159:516=1:0.12:0.39本配合比所选用的材料为:水泥:海螺水泥P.O42.5级减水剂:SBTHF(低泌水、微膨胀)高性能灌浆外加剂相关数据如下:水胶比:0.3928天抗压强度为:Mpa、Mpa。
现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配合比试验报告、原材料检测报告呈报贵办,请审批。
附件:M30净浆配合比设计书配合比试验报告材料检测报告主题词:上报M30 水泥净浆配合比报告抄送:校对:共印2份。
M40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书M50一、使用部位:孔道压浆设计稠度:14-18s二、原材料名称:1、水泥:渑池仰韶水泥有限公司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2、压浆剂: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压浆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0%三、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 119-88四、配合比设计1、单位用水量:确定单位用水量为455Kg2、确定水灰比:根据经验采用0.35的水灰比进行试拌3、确定每m3净浆水泥用量(mco):按规范要求取每立方米净浆的水泥用量mco= mwo /(W/C)=455/0.35=1300kg4、基准净浆配合比:水泥1300Kg 水455Kg五、试拌水泥浆拌和物,试拌10L水泥净浆所需各材料用量1、分别按照0.32、0.35、0.38水灰比试拌10L水泥浆拌和物。
各材料用量2、工作性:拌和物经测定,稠度、泌水率、膨胀率符合要求,六、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净浆强度试验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采用不变水量法,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3,进行调整:抗压强度如下七、根据试配情况,7d、28d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水泥浆拌和物的稠度为14-18s,拌和后3h的泌水率<3%,且24h内重新全部被浆收回,24h后测其膨胀率<10%的规定,水灰比为0.35的水泥净浆拌和物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要求,且强度满足要求,稠度测定值为15s,泌水率为0.5%,膨胀率为3.0%,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要求。
确定配合比为(Kg/ m3)水泥:水:压浆剂= 1300:455:130=1:0.35:0.10九、试验结论根据以上试拌结果和强度检验结果,确定水泥浆配合比B为施工配合比试验:计算:复核:审核监理工程师:日期:。
压浆材料压力泌水率
压浆材料压力泌水率
压浆材料的压力泌水率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材料单位时间内泌水的速率。
这个问题涉及到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知识,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探讨。
首先,压浆材料通常是指混凝土、水泥浆或其他类似的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这些材料需要经历压浆过程,以确保其密实性和强度。
压浆过程中,材料中的水分会被挤出,这就是所谓的泌水。
泌水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材料的密实性和强度。
其次,压浆材料的泌水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材料本身的特性,比如水灰比、粒径分布等。
其次是施工条件,比如施加的压力大小、温度和湿度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材料内部的水分迁移和泌水速率。
此外,泌水率的测试方法也是关键的。
常见的方法包括压汞法和压滤法。
压汞法通过测量材料孔隙中的水分含量来计算泌水率,而压滤法则是通过施加一定压力,测量单位时间内泌水的量来计算泌水率。
最后,泌水率的大小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过大的泌水率会导致材料密实性不足,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而过小的泌水率则可能导致施工难度增加。
因此,合理控制压浆材料的泌水率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压浆材料的压力泌水率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程参数,它受材料特性、施工条件和测试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
合理控制泌水率对于确保材料的性能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灌浆料的试验规定 gb 50204-与 gbt 50448-2008
水泥基灌浆材料试验规定水泥基灌浆材料是由水泥、集料(或不含集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经工业化生产的具有合理级配的干混料。
加水拌合均匀后具有可灌注的流动性、微膨胀、高的早期和后期强度、不泌水等性能。
用时只需加水搅拌便可成为均匀、稠度适宜、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具有自流平性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
水泥基灌浆材料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
Ⅰ类、Ⅱ类和Ⅲ类的最大集料粒径为≤4.75mm,包括水泥净浆;Ⅳ类的最大集料粒径为>4.75mm且≤16mm。
适用范围:地脚螺栓锚固、设备基础或钢结构柱脚底板的灌浆、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及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
一、建筑工程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用水泥净浆(不含骨料)的检测规定优先执行强制性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中6.5节的规定。
(一)材料检测1、3h自由泌水率宜为0%,且不应大于1%,泌水应在24h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2、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06%;3、当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6%;当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3%。
检测频次: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
(二)施工过程检测试件抗压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组批原则:每工作班留置一组试件;2、试件尺寸及每组试件数量:70.7mm的立方体试件,6个;3、试件养护方式和龄期:标准养护28d;4、强度计算:试件抗压强度应取6个试件的平均值;当一组试件中抗压强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相差超过20%时,应取中间4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5、结果评定:现场留置的灌浆用水泥浆试件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
二、含或不含粗骨料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检测规定可以执行推荐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88-2008)。
1、原材料的进场检测每200t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200t也按一批论。
(1)常温季节和常规的施工环境,检测参数为:流动度、竖向膨胀率、抗压强度、钢筋锈蚀和泌水率;(2)冬季施工期间,在(1)基础上,增加规定负温(-5℃、-10℃)下的抗压强度比(R7、R-7+28和R-7+56);(3)用于高温环境的,在(1)基础上,增加抗压强度比和热震性。
混凝土考题(A)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考题(混凝土)A卷1.单项选择题(在给定的选项中,选出正确者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1、水泥熟料中水化速度最快、发热量最高的矿物为。
A. C3SB. C2SC. C3AD. C4AF2、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应。
A. ≥6B. ≥8C. ≥12D. ≥153、采用砂浆棒快速法检测骨料碱活性,当时为非活性骨料。
A. 砂浆试件14d的膨胀率小于0.1%B. 砂浆试件28d的膨胀率小于0.1%C. 砂浆试件14d的膨胀率小于0.2%D. 砂浆试件28d的膨胀率小于0.2%4、拌和水和养护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采用其它水时pH值应。
A. >3B. >4C. >5D. >65、硅粉中SiO2含量控制指标为。
A. ≥70%B. ≥75%C. ≥80%D. ≥85%6、混凝土粗骨料吸水率限制值为。
A. ≤2.5%B. ≤3.0%C. ≤3.5%D. ≤4.0%7、水泥安定性检测,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增加值应不大于。
A. 3mmB. 4mmC. 5mmD. 6mm8、碾压混凝土拌和物工作度测定的指标为。
A. 坍落度B. 坍扩度C. 维勃稠度VB值D. VC值9、掺抗分散剂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28d水气强度比应。
A. >60%B. >70%C. >80%D. >90%10、自流平自密实混凝土不宜掺用D 。
A、减水剂B、增黏剂C、纤维D、速凝剂11、沥青混凝土中,粗骨料最大粒径应不大于表层厚度的。
A. 1/5B. 2/5C. 1/3D. 1/212、合格铜止水片抗拉强度应不低于。
A. 200MPaB. 220MPaC. 240MPaD. 260MPa13、PVC止水带成品的扯断伸长率应。
A. ≥250%B. ≥300%C. ≥350%D. ≥400%14、热轧带肋钢筋拉伸试验试样长度要求为。
A. 5dB. 10dC. 0.5π(d+ a)+ 140mmD. 100mm15、热轧带肋钢筋弯曲性能检测试样数为根。
关于孔道压浆浆液自由泌水率和自由膨胀率试验方法的探讨
硅 灰, 并应符合本规 范第61.条 的规定 。 . 8 5 () 4 水不应含有对预应力筋或水 泥有害的成分, 每升水中
不得 含有3O 以上的氯化 物离 5mg 子或任 何一种其他有机物, 宜
采 用符 合 国家卫 生标 准的 清 洁饮 用水 。
然而 , 关键性 的检查指标 (4 1由泌水率及自由膨胀率试 2h  ̄
公 告” 现公布 《 ,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 / 70 2 1 ) J G T1 - 0 1 5
时间
/ h 流动度
定性 检验 方法》
( / 3 6 GB T1 4 )
( 以下简称 《 新桥 规 》 , ) 作为公 路工程行业 推荐性标 准 , 自
2 1年8 日施行, 《 0 1 月1 原 公路 桥涵施工 技术规范 》(T 4 — J J0 1
2h 4
( 2 ) ~
膨胀 率
/ % 0 3
附 录C 4
充盈度 合 格
≥2 0
79 .1预应力筋张拉锚 固后 , . 孔道应尽早压浆, 且应在4 h 8
内完成 , 否则应 采 取 避 免 预 应 力筋锈 蚀 的措 施 。
附录C 7
抗 压
3 d
7. . 2后张预应力孔 道宜采用专用压浆料或专用压 浆剂配 9
凝 结 初凝 终凝 初始 流动度
性能 指标 检 验试 验方 法标 准 02 ~02 《 6 8 水泥 标准稠 度 用
≥5 ≤2 4 1 ~1 0 7 水量、 结时间 、 凝 安
“ 关于公布 《 公路桥涵施工 技术规范》( GTF 02 1) J / 5 —0 的 T 1
20 ) 0 0 同时废止。
水泥基灌浆材料试验检测方案
水泥基灌浆材料试验检测方案1 适用范围可用于地脚螺栓锚固、设备基础或钢结构柱脚底板的灌浆、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插入式柱脚灌浆等。
2 试验目的为了测定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截锥流动度、流锥流动度、抗压强度、泌水率。
3 试验依据《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0《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4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 试验设备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JJ-5、水泥砂浆稠度仪、YAW-300微机全自动水泥压折试验机、SKYH-40B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
6 试验条件试验室温度20±2℃相对湿度≥50%养护箱温度20±1℃相对湿度≥90%7 取样7.1 每200t为一个验收批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不得少于30kg。
样品应混合均匀,并应用四分法,将每一检验批取样量缩减至试验所需量的2.5倍。
7.2试验样及封存样:每一检验批取得的试样应充分混合均匀,分为两等分,其中一份应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另一份应密封保存至有效期,以备仲裁检验。
8试验方法和计算结果8.1 截锥流动度8.1.1 准备工作:应采用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搅拌,并应按固定程序搅拌240s,截锥圆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的规定;玻璃板尺寸不应小于500mm×500mm,并应放置在水平试验台上。
8.1.2试验步骤:预先润湿搅拌锅、搅拌叶、玻璃板和截锥圆模内壁;搅拌好的管将材料倒满截锥圆模后,浆体应与截锥圆模上口平齐;提起截锥圆模后应让管将材料在无扰动条件下自由流动直至停止,用卡尺测量地面最大扩散直径及与其垂直方向的直径,计算平均值作为流动度初始值,测试结果应精确到1mm;在6min内完成初始值检验;初始值测量完毕后,迅速将玻璃板上的灌浆材料装入搅拌锅内,并应用潮湿的布封盖搅拌锅;初始值测量完毕后30min,应将搅拌锅内灌浆材料重新按搅拌机的固定程序搅拌240s,然后应重新按上述方法测量流动度值作为30min保留值,并应记录数据。
水泥基灌浆材料试验规定
水泥基灌浆材料试验规定水泥基灌浆材料是由水泥、集料(或不含集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经工业化生产的具有合理级配的干混料。
加水拌合均匀后具有可灌注的流动性、微膨胀、高的早期和后期强度、不泌水等性能。
用时只需加水搅拌便可成为均匀、稠度适宜、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具有自流平性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
水泥基灌浆材料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
Ⅰ类、Ⅱ类和Ⅲ类的最大集料粒径为≤4.75mm,包括水泥净浆;Ⅳ类的最大集料粒径为>4.75mm且≤16mm。
适用范围:地脚螺栓锚固、设备基础或钢结构柱脚底板的灌浆、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及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
一、建筑工程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用水泥净浆(不含骨料)的检测规定优先执行强制性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中6.5节的规定。
(一)材料检测1、3h自由泌水率宜为0%,且不应大于1%,泌水应在24h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2、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06%;3、当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6%;当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3%。
检测频次: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
(二)施工过程检测试件抗压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组批原则:每工作班留置一组试件;2、试件尺寸及每组试件数量:70.7mm的立方体试件,6个;3、试件养护方式和龄期:标准养护28d;4、强度计算:试件抗压强度应取6个试件的平均值;当一组试件中抗压强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相差超过20%时,应取中间4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5、结果评定:现场留置的灌浆用水泥浆试件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
二、含或不含粗骨料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检测规定可以执行推荐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88-2008)。
1、原材料的进场检测每200t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200t也按一批论。
(1)常温季节和常规的施工环境,检测参数为:流动度、竖向膨胀率、抗压强度、钢筋锈蚀和泌水率;(2)冬季施工期间,在(1)基础上,增加规定负温(-5℃、-10℃)下的抗压强度比(R7、R-7+28和R-7+56);(3)用于高温环境的,在(1)基础上,增加抗压强度比和热震性。
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材料性能
材料性能D.0.1 灌浆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聚氨酯灌浆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D.0.1-1的规定,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聚氨酯灌浆材料》JC/T 2041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表D.0.1-1 聚氨酯灌浆材料的物理性能注:第7项仅在有加固要求时检测。
2 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D.0.1-2和表D.0.1-3的规定,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裂缝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JC/T 1041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表D.0.1-2 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物理性能表D.0.1-3 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固化物的物理性能3 丙烯酸盐灌浆材料的物理性能与试验方法应符合表D.0.1-4和表D.0.1-5的规定,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丙烯酸盐灌浆材料》JC/T 2037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表D.0.1-4 丙烯酸盐灌浆材料的物理性能表D.0.1-5 丙烯酸盐灌浆材料固结体的物理性能4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物理性能与试验方法应符合表D.0.1-6的规定。
表D.0. 1-6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物理性能与试验方法注:第7项仅适用于超细水泥灌浆材料。
5 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浆液,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规定,水泥浆的水胶比(ω/c)宜为0.6~1.0。
2)水玻璃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硅酸钠》GB/T 4209的规定,模数宜为2.4~3.2,浓度不宜低于30°Be′。
3)拌合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4)浆液的凝胶时间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水泥浆与水玻璃溶液的体积比可在1∶0.1~1∶1之间。
D.0.2 密封材料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接缝用密封胶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D.0.2-1的规定,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接缝用密封胶》JC/T 881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表D.0.2-1 建筑接缝用密封胶物理性能注:N型——非下垂型;S型——自流平型。
水泥基灌浆材料试验规定
水泥基灌浆材料试验规定水泥基灌浆材料是由水泥、集料(或不含集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经工业化生产的具有合理级配的干混料。
加水拌合均匀后具有可灌注的流动性、微膨胀、高的早期和后期强度、不泌水等性能。
用时只需加水搅拌便可成为均匀、稠度适宜、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具有自流平性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
水泥基灌浆材料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
Ⅰ类、Ⅱ类和Ⅲ类的最大集料粒径为≤ 4.75mm,包括水泥净浆;Ⅳ类的最大集料粒径为> 4.75mm 且≤16mm。
适用范围:地脚螺栓锚固、设备基础或钢结构柱脚底板的灌浆、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及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
一、建筑工程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用水泥净浆(不含骨料)的检测规定优先执行强制性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中 6.5 节的规定。
(一)材料检测1、3h 自由泌水率宜为 0%,且不应大于 1%,泌水应在 24h 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2、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06%;3、当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 24h 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 6%;当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 24h 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 3%。
检测频次: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
(二)施工过程检测试件抗压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组批原则:每工作班留置一组试件;2、试件尺寸及每组试件数量:70.7mm 的立方体试件, 6 个;3、试件养护方式和龄期:标准养护28d;4、强度计算:试件抗压强度应取 6 个试件的平均值;当一组试件中抗压强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相差超过 20%时,应取中间 4 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5、结果评定:现场留置的灌浆用水泥浆试件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
二、含或不含粗骨料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检测规定可以执行推荐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T 50488-2008)。
1、原材料的进场检测每200t 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200t 也按一批论。
孔道压浆M50水泥浆配合比计算书
孔道压浆M50水泥浆配合比计算书一.试配强度:1. 孔道压降水泥浆设计强度5402. 水泥浆泌水率≤3%3. 泥浆膨胀率≤10%4. 泥浆稠度14~18 二.原材料:1. 水泥:采用P.O52.5水泥,ρc=3070,28天抗压强度为55.9Mpa。
抗折强度为9.57MP,水采用饮用水。
2. 膨胀剂:选用湖南长沙恒达特种建材有限公司TH-W12-UEA型多功能高效膨胀剂。
3. 减水剂:选用湖南长沙恒达特种建材有限公司TH-W5缓凝型高效减水剂。
4. 原材料按GB/T17671-1999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三.按规程JGJ041-2000进行试验配合比计算1. fcu,o=fcu,k+0.645α=50+1.645×6=59.9Mpa四、计算水灰比(w/c)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水泥浆技术性质规定,水灰比采用0.37,水泥:水:减水剂=1:0.37:0.01。
假定每m3水泥浆中,水泥=1350kg,水=500kg,减水剂=13.5kg。
经拌和后测定,水泥浆稠度为17s,实测其表观密度为P=1900kg/m3。
1. 按实测湿表观密度修正后各种材料用量:修正系数:1900/1850=1.03水泥: 1350×1.03=1390kg/m3水: 500×1.02=515 kg/m3减水剂: 13.5×1.02=13.9 kg/m32. 掺膨胀剂:UEA膨胀剂属于硫铝酸钙类,用于填充用膨胀混凝土掺量宜为8%-10%,用掺量为8%,用内掺法计算如下:⑴UEA=UEA×8%=1390×8%=111.2kg/m3⑵Mco=1390-111.2=1279kg/m3通过试验在UEA掺量为8%的情况下,绸度为17s,膨胀率为2.4%,泌水率为1.3% 3.基准配合比:水泥:水:减水剂:膨胀剂=1279:515:13.9:111.2=1:0.37:0.01:0.084.试配与调整采用水灰比分别增加1%,分别为W/C=0.36,W/C=0.37,W/C=0.38A组:水泥:水:膨胀剂:减水剂=1:0.36:0.08:0.01 实测稠度19s,膨胀率2.5%,泌水率1.3%B组:水泥:水:膨胀剂:减水剂=1:0.37:0.08:0.01 实测稠度17s,膨胀率2.4%,泌水率1.3%C组:水泥:水:膨胀剂:减水剂=1:0.38:0.08:0.01 实测稠度16s,膨胀率2.2%,泌水率1.2% 5.经测定A、B、C三组稠度,膨胀度,泌水率均符合要求,工作性良好,三组配合比经拌制成型,在标准条件下养护7天,28天后测定其抗压强度值为:A组:1:0.36:0.08:0.01养护天数 7天28天强度54.5 66.7B组:1:0.37:0.08:0.01养护天数 7天28天强度50.1 62.4C组:1:0.38:0.08:0.01养护天数7天28天强度45.6 56.16确定试验配比根据以上试验数据比较分析,确定选用水灰比0.37的这组作为现场施工配合比。
装配式建筑水泥基灌浆料性能试验研究
装配式建筑水泥基灌浆料性能试验研究朱燕;刘加坤;陈佳佳【摘要】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硅灰)以及外加剂(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为主要原料配制成装配式建筑水泥基灌浆料.通过检测合理配合比下、不同水灰比的水泥基灌浆料的流动性、强度、膨胀性、泌水率、总氯离子含量、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等指标来考察其性能.结果表明,当砂最大粒径为2.36 mm、水灰比为0.24~0.30、砂灰比为1∶1、粉煤灰掺量为8%、硅灰掺量为5%、减水剂掺量为0.6%、缓凝剂掺量为0.1%、膨胀剂掺量为8%时,水泥基灌浆料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装配式建筑灌浆料的要求.最后结合现场工程实测资料,对氯离子环境下水泥基灌浆料的最小保护层厚度进行了推算.【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17)001【总页数】6页(P44-49)【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水泥基灌浆材料;耐久性;最小保护层【作者】朱燕;刘加坤;陈佳佳【作者单位】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8;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528灌浆料是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连接的关键点,其强度、刚度、耐久性等要求最为严格,需要更好更优的工作性能.长期以来,学者们[1-7]对不同种类的灌浆材料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但对于装配式建筑水泥基灌浆料的研究鲜有报道.在沿海地区,由于长期受到氯离子的侵蚀,该地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过早被破坏,使用年限缩短[8].因此,对于氯盐侵蚀环境下装配式建筑水泥基灌浆料的耐久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设计合理的配合比,选取南通地区用量较大的建筑材料及常用外加剂,通过测定流动度、强度、膨胀性、泌水率、氯离子含量及电通量等指标对装配式建筑水泥基灌浆料的耐久性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并结合当地实测数据推算出合理配合比下水泥基灌浆料的最小保护层厚度.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原材料水泥:42.5R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购于南通华新水泥有限公司,密度为3.21g/cm3,比表面积为355 m2/kg,细度为0.85%,标准稠度用水量为31%,体积安定性合格,3 d抗折强度为5.7 MPa,3 d抗压强度为21.12 MPa,化学成分见表1.粉煤灰:I级商品粉煤灰,购于南通华瑞粉煤灰开发有限公司,密度为2.78g/cm3,需水量比为93.5%,45 μm筛余量为4.47%,化学成分见表1.硅灰:微硅粉,购于苏州尊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化学成分见表1.砂:南通地区河砂,水洗20次以上并晾晒干,最大粒径2.36 mm,细度模数Mx=2.78.减水剂:PCA(I)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购于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减水率为25%.缓凝剂:酒石酸,购于苏州欧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含量≥99.7%.膨胀剂:PMC高性能混凝土膨胀剂,购于南京克里斯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产品性能符合GB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质量要求.表1 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材料ω(Al2O3)ω(Fe2O3)ω(SiO2)ω(CaO)ω(SO3)ω(MgO)烧失量碱含量水泥 7.42 5.01 18.90 60.29 3.96 4.424.11 0.67粉煤灰 27.095.23 63.01 3.89 0.78 - 2.70 -硅灰 0.86 1.98 94.05 0.970.80 1.34 - -1.2 试验方法及性能指标装配式建筑水泥基灌浆料的流动度、抗压强度、膨胀率、泌水率及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测试方法及具体技术指标见表2.表2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技术性能性能参数测试方法龄期技术指标流动度/mmGB/T 2419—2005[9] 初始≥300 30 min ≥260 1 d ≥35 3 d ≥60 28 d ≥85膨胀率/% JC/T 986—2005[11] 3 h ≥0.02 24 h与 3 h差值 0.02~0.5泌水率/% GB/T 50080—2016[12] 24 h ≤0总氯离子含量/% ASTM C1202—2012[13] 28 d ≤0.03电通量/C ASTM C1202—2012 28 d ≤2 500抗压强度/MPa GB/T 17671—1999[10]2 试验配合比设计基于前期相关室内试验的结果,本次试验选取砂灰比为1∶1,粉煤灰掺量为水泥质量的8%(外掺),硅灰掺量为水泥质量的5%(外掺),减水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6%,缓凝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1%,膨胀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8%.以流动度为基础进行水灰比初选,满足指标要求时再进行其他性能的测试,进而确定水灰比.具体配合比见表3.表3 水泥基灌浆材料配合比编号膨胀剂PMC 1 0.24 900 72 45 900 216 5.4 0.9 72 2 0.26 900 72 45 900 234 5.4 0.9 72 3 0.28 900 72 45 900 252 5.4 0.9 72 4 0.30 900 72 45 900 270 5.4 0.9 72水灰比各组成材料用量/g水泥粉煤灰硅灰河砂水减水剂PCA(I)缓凝剂酒石酸3 结果与分析3.1 水泥基灌浆料的工作性将拌合料加水拌合后,用水泥胶砂搅拌机搅拌均匀,制成灌浆材料,对水泥基灌浆料进行流动度、强度试验,结果见图1、图2.图1 水泥基灌浆料的流动性试验结果图2 水泥基灌浆料的强度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当水灰比为0.24时,初始流动度为300 mm,30 min后流动度下降至280 mm,均满足标准对初始流动度的要求.初始流动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速缓慢,且30 min后流动度的经时损失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可知,当采用相同配合比时,在满足初始流动度的前提下,水泥基灌浆料的水灰比可降低到0.24.水灰比、水泥熟料、水泥细度以及水泥的粉磨工艺、外加剂等是影响水泥流动性的主要因素.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水泥基灌浆料的流动性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提高,这是因为随着水灰比增大,灌浆料中的含水量增多,使得颗粒间的距离增大,颗粒之间的范德华力、摩擦阻力等随之减小,最终导致水泥基灌浆料的流动度变大[14].试验所选用的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刚出厂水泥,颗粒的正电性较强,因此对减水剂的吸附作用比较大.而水泥的细度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水泥基灌浆料的流动度,且两者成反比,即水泥的比表面积越大,水泥基灌浆料的流动性越差[15].如图2所示,当水灰比为0.24时,1 d抗压强度达到43.8 MPa,3 d抗压强度达到71.3 MPa,28 d抗压强度达到88.6 MPa.随着水灰比的增大,1 d、3 d、28d抗压强度有所降低,符合水灰比与强度成反比的规律.水灰比、胶凝材料种类、骨料级配以及减水剂是水泥基灌浆料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且相关研究[16]表明,这些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为:第一影响因素是减水剂,其次是水灰比,第三是胶砂比.高效减水剂的使用,可有效改善灌浆料的孔隙结构,细化孔径,提高灌浆料的密实程度.本次试验水灰比较低,使得没有参与水化反应的多余水含量减少,避免了灌浆体硬化后自由水蒸发形成过多有害的毛细孔而降低灌浆料的强度.同时本次试验加入了合理掺量的硅灰和粉煤灰,其二次反应产物填充了孔隙,使得水泥中大孔隙的数量减少,胶凝孔和过渡孔增加,孔径改变,结构变得密实均匀,从而提高了灌浆料的密实度和强度.3.2 水泥基灌浆料的泌水率在测定水泥基灌浆料流动度的同时,还对灌浆料的泌水率进行了确认.试验结果表明,搅拌后水泥基灌浆料的表面有许多气泡冒出、逸散,但并没有发生泌水现象,水灰比在0.24~0.30时水泥基灌浆料的泌水率均为0.水泥浆体的泌水现象本质上是胶结材料沉降速度过快的表现.根据Stokes沉降理论,浆体中固体物质的密度和液体的黏度与浆体的沉降速度成反比.当水灰比在0.24~0.30时,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可以显著地降低水灰比、提高浆体的密度,以此来降低颗粒的沉降速度,达到水泥基灌浆料抗泌水的目的.3.3 水泥基灌浆料的膨胀性将水泥基灌浆料灌入试模后,分别测试3,9,15,24 h灌浆料的膨胀率,结果见图3.图3 水泥基灌浆料的膨胀性试验结果由图3可知,水泥基灌浆料的膨胀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当水灰比为0.24时,3 h时膨胀率为0.02%,24 h时增大到0.048%,3 h与24 h膨胀率差值为0.024%,符合规范要求,且其余三种水灰比下灌浆料的膨胀率也符合规范要求.除水灰比为0.30时膨胀率略有波动外,其他水灰比下灌浆料的膨胀率在各个龄期均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逐渐增大.PMC高性能混凝土膨胀剂是由铝酸钙CA、CA2和硫铝酸钙C4A3S组成的,可分别与硫酸钙水化生成钙矾石,使得水泥基灌浆料在水化初期出现体积膨胀的现象.水泥基灌浆料的膨胀性一方面提高了套筒内灌浆体的密实度和饱满度,另一方面也在灌浆套筒内形成一定的预压应力,消除水泥灌浆体硬化后产生的部分收缩应力,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提高了水泥基灌浆料的抗裂性能.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当水灰比在0.24~0.30时,PMC膨胀剂掺入量为8%的水泥基灌浆料,其膨胀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3.4 水泥基灌浆料的总氯离子含量采用NCL-AL型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对水泥基灌浆料总氯离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表4.表4 水泥基灌浆料的总氯离子含量水灰比 0.24 0.26 0.28 0.30 ω(Cl-)/%0.002 6 0.003 1 0.003 5 0.003 6由表4可知,水灰比从0.24至0.30,水泥基灌浆料中总氯离子含量均在0.01%以下,远远小于国家规范所规定的0.03%,由此可见,各组水泥基灌浆料对钢筋不会产生锈蚀作用.3.5 水泥基灌浆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对水泥基灌浆料进行电通量试验,结果见表5.相关文献[17]表明,使用ASTMC1202方法检测到的6 h混凝土电通量与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之间存在下列线性关系:式中,D表示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Q表示混凝土6 h总电通量,相关系数r=0.990 7.鉴于水泥基灌浆料与混凝土的相似性,本文借鉴上述研究成果,计算各水灰比下的氯离子扩散系数,结果见表5.表5 水泥基灌浆料的电通量及氯离子扩散系数编号水灰比电通量/C 扩散系数/(10-9cm2·s-1)1 0.24 573 5.397 2 0.26 682 5.933 3 0.28 702 6.031 4 0.30820 6.612由表5可知,当水灰比在0.24~0.30时,水泥基灌浆料的电通量均小于1 000 C,属于氯离子渗透性非常低的等级,符合沿海地区混凝土建筑物高耐久性的要求.此外,水灰比对电通量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水泥基灌浆料的电通量增加,氯离子扩散系数增大,抗氯离子渗透能力降低.这可能是由水灰比增大引起水泥基灌浆料内部气孔率增大、密实度下降所致.在高效减水剂的作用下,水泥基灌浆料中产生了均匀细小的气泡,这些气泡细化了孔径,减少了大孔隙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灌浆料的密实程度,降低了氯离子在其内部的通行速度,最终提高了水泥基灌浆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同时,硅灰和粉煤灰成分通过与水泥水化产物进行二次水化,切断、填充了连续的大的孔隙,增加了水泥基灌浆料的密实度和饱和度,提高了水泥基灌浆料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4 水泥基灌浆料保护层厚度设计在近海环境中,由于灌浆料内外的浓度差,氯离子不断地由灌浆料外表面扩散进入灌浆料内部,这种由浓度差引起的氯离子扩散过程符合Fick第二扩散定律.由该定律可知,环境氯离子浓度、钢筋开始锈蚀时的氯离子浓度、侵蚀时间、保护层厚度之间的关系为式中:C为钢筋开始锈蚀时氯离子的浓度(临界浓度),文献[18]表明氯离子临界浓度服从0.6~1.2 kg/m3的均匀分布,本文临界浓度取为0.9 kg/m3;C0为环境初始氯离子质量浓度(见表6);x为保护层厚度;t=15.768×108s(假设侵蚀时间为50a);D为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见表5).其中,环境氯离子浓度由南通洋口港现场取样结果确定[19],选取取样地点2地下埋置深度分别为1,5,10,15,30 m的盐渍土试样进行检验,结果见表6.根据公式(2),可以得到潜伏期为50 a(t=15.768×108s)时,不同土层深度中的不同水灰比下水泥基灌浆料的保护层厚度,结果见表7.表6 洋口港盐渍土试样中的氯离子含量送样号深度/m ρ(Cl-)/(kg·m-3)YK02-2 01 4.112 5 YK02-10 05 4.289 8 YK02-15 10 10.671 4 YK02-17 158.171 9 YK02-22 30 2.304 4表7 潜伏期为50 a的水泥基灌浆料保护层厚度结构埋置深度/m编号水灰比1 5 10 15 30灌浆料保护层厚度/cm 1 0.24 5.302 5.424 7.435 6.887 3.657 2 0.265.538 5.666 7.766 7.193 3.819 3 0.28 5.787 5.920 8.115 7.516 3.991 4 0.306.022 6.160 8.4447.821 4.153从表6、表7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结构埋置深度所需要的保护层厚度不同,这主要与土层中Cl-含量有关,Cl-含量越高所需的结构保护层厚度越大.以南通洋口港取样地点2为例,地下埋置深度为10 m的盐渍土中Cl-含量为该孔位沿深度范围内所测最大数值,为10.671 4 kg/m3,如果结构水灰比为0.26,则该结构所需保护层厚度应是该结构沿深度范围内最大取值,为7.766 cm.5 结论1)当砂最大粒径为2.36 mm、水灰比为0.24~0.30、砂灰比为1∶1、粉煤灰掺量为8%、硅灰掺量为5%、PCA(I)聚羧酸类减水剂掺量为0.6%、酒石酸缓凝剂掺量为0.1%、PMC高性能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8%(以上掺量均指相对于水泥质量)时,该水泥基灌浆料满足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高、工作性好、微膨胀、不泌水、氯离子含量低、抗氯离子渗透性良好等装配式建筑灌浆料的要求.2)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相同配合比时,在满足初始流动度的前提下,水泥基灌浆料的水灰比可降低到0.24;随着水灰比的增大,1 d、3 d、28 d抗压强度有所降低,水灰比与强度成反比;水泥基灌浆料的膨胀性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3)以氯离子质量浓度 =0.9 kg/m3为钢筋锈蚀的临界浓度,由Fick第二扩散定律可推算出使用寿命为50 a的不同水灰比、不同埋置深度下灌浆料的保护层厚度,土层中Cl-含量越高所需的结构保护层厚度越大.参考文献:[1]徐长伟,何放,马洪波.矿渣代砂对灌浆料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7(6):122-125.[2]刘建成,陈礼仪,叶长文,等.环氧灌浆料在石英砂界面的吸附特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6,33(5):125-128.[3]张晓平,陈谦,孙长征.超早强灌浆料黏结性能与抗裂性能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6,45(12):57-60.[4]李祖辉,田石柱,丁双双.水泥基灌浆料加固梁试验研究与开裂模型分析[J].建筑结构,2017(15):80-84.[5]朱清华,刘兴亚,钱冠龙,等.低负温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6,45(10):49-51.[6]卢佳林,陈景,甘戈金,等.新型高性能水泥基无收缩灌浆料的研制[J].材料导报,2016,30(2):123-129.[7]张杰.全机制砂制备高性能灌浆料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7,42(3):278-281.[8]崔东霞,秦鸿根,张云升,等.不同品种外加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J].商品混凝土,2010(3):51-55.[9]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419—200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10]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199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11]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泥基灌浆材料:JC/T 986—200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1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13]American Materials and Tests Association.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lectrical indication of concrete′s ability to resist chloride io n penetration:ASTM C1202—2012[S].United States:ASTM International,2012. [14]刘子恒.水泥对高效减水剂适应性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J].水泥,2002(6):16-18.[15]李宗阳.装配式建筑灌浆材料的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2.[16]刘轶翔,邓德华,元强,等.水胶比、矿渣掺量对水泥砂浆强度及流动度影响的研究[J].中国水泥,2005,1:61-63.[17]牛全林.预防盐碱环境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病害的研究及应用[D].北京:清华大学,2004.[18]朱绩超.氯离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19]李张苗,朱燕,陈剑峰,等.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试验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67-73.。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
1引言在施工中,常发生往预拌混凝土中随意加水调整坍落度的现象,这使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增大、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而导致硬化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下降。
为保证预拌混凝土满足不同施工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本文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黏聚性三个和易性指标着手,结合有关资料和工程应用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将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总结如下,以便与从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共同学习、探讨,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
2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得成型密实、质量均匀、不离析、不泌水的性能。
和易性一般主要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内容。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输送、浇筑、振捣施工的难易和混凝土的质量;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之间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保持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它是反应混凝土拌合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3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3.1 单位体积用水量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胶凝材料浆体(以下简称浆体)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在一定单位体积用水量范围内,以不同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拌合物流动性与单位用水量成正比关系,即随单位用水量增大,其流动性也增大。
但过大时,会导致拌合物黏聚性变差,甚至产生严重的离析、分层、泌水,并使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降低。
3.2 砂率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
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随着砂率的增加可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当砂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流动性随着砂率的增加而变差,并影响混凝土强度。
此外,过低的砂率会使混凝土拌合物黏聚性与保水性变差,易发生离析、泌水现象。
水泥基灌浆材料检测报告
水泥基灌浆材料检测报告一、引言二、检测方法1.检测样品的制备从施工现场获取水泥基灌浆样品,按照一定比例将该样品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试样。
2.物理性能测试(1)密度测试:利用密度计测量试样的密度,以确定材料的质量。
(2)压缩强度测试:将试样放置在压力机中进行压缩测试,以评估其抗压强度。
3.化学成分测试(1)含水率测试:采用重量法,将试样放入烘箱中干燥,并测量干燥前后的重量差,计算得到含水率。
(2)水泥含量测试:采用化学分析法,将试样中的水泥成分提取出来,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使用计量仪器测量其重量。
4.微观结构分析(1)扫描电镜观察:将试样表面放入扫描电镜中观察,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
(2)X射线衍射分析:通过X射线的衍射模式,分析材料的结晶性和晶体结构。
三、检测结果及分析1.物理性能测试结果:试样的密度为X g/cm³,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试样的压缩强度为XMPa,达到使用要求。
2.化学成分测试结果:试样的含水率为X%,在合理范围内。
试样的水泥含量为X%,符合要求。
3.微观结构分析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试样中的水泥颗粒分布均匀,没有发现明显的空隙和杂质。
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试样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和晶体结构。
综上所述,根据对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检测,该样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适合用于填充混凝土裂缝和加固结构。
四、结论经过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样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均符合要求。
建议在施工中继续使用该材料,但需要注意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和施工操作规范。
水泥浆泌水率、膨胀率试验记录表
施工单位 使用部位 设计标号 配合比 泌水率、膨胀率(深120mm的有机玻璃容器,带有密封盖) 泌水率(%) 100(a2-a3) a1 3小时 24小时 3小时 膨胀率(%) 100(a3-a1) a1 24小时
初灌水泥 浆面高度 a1(mm) 离析水面 水泥浆面 离析水面 水泥浆面 a2 a3 a2′ a3′
盖严并置放3小时后 置放24小时后的高度 的高度(mm) (mm)
水泥浆稠度试验(水泥浆稠度试验漏斗) 水泥浆全部流完时间(S): 说 1、水泥厂商、品牌及标号: 2、水灰比: 明 3、外加剂名称、掺量:
备注: 1、 试验规程:水泥浆泌水率和膨胀率试验,(JTG/T F50-2011);
2、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和后3h控制在2%,泌水应在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 回; 3、通过试验后,水泥浆可掺入适量膨胀剂,但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 结论:水泥浆:泌水率= 试验: (%) 复核: 膨胀率= (%) 日期:
水泥浆泌水率试验
水泥浆液主要性能试验方法水泥净浆稠度的试验方法高效减水剂,减水率12%。
水泥净浆稠度采用水泥浆稠度试验漏斗(上口φ178,下口φ13,体积1725ml)测试。
测定时,先将漏斗调整放平,关上底口活门,将搅拌均匀的水泥净浆倾入漏斗内,直至浆液表面触及点测规下端(表明漏斗内已经装满1725ml浆液).打开活门,让水泥浆液自由流出,水泥浆液全部流完时间(s),称为水泥浆的稠度。
水泥净浆泌水率的试验方法往高约120mm的有机玻璃容体中填灌水泥浆约100mm深,测填灌面高度并记录下来,然后用密封盖盖严,置放3h和24h后量测其离析水水面和水泥浆膨胀面。
离析水的高度除以原填灌浆液高度即为泌水率,计算公式如下:泌水率=(静置3h后离析水面高度—静置24h后水泥浆膨胀面高度)/最初填灌水泥浆面高度*100%水泥净浆膨胀率的试验方法水泥净浆的膨胀率分两部分测试:一为测试水泥浆体凝结前膨胀率;另一为测试水泥浆体中后期膨胀率。
测试凝结前膨胀率是结合泌水率的测试进行的,即将测试好泌水率的水泥浆继续静置21h(实际距离制浆时间为24h)后测量水泥净浆膨胀后的浆面高度.膨胀的高度除以水泥浆原来填灌高度即为膨胀率。
计算公式如下:膨胀率=(膨胀后水泥净浆面高度-最初填灌水泥浆面高度)/最初填灌水泥面高度*100%测中后期膨胀率的方法为:用40*40*160水泥软练三联试模,在两端镶嵌铜测头,水泥浆入模后24h拆模并量测试件长度作为试件的初始长度.试件在20±1℃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前14天为水中养护,14后转入湿空气中养护。
分别测试试件3d、7d、14d、28d的长度。
膨胀的长度除以试件的基长即为膨胀率,计算公式如下:膨胀率=(膨胀后的长度—初始长度)/试件基长*100%水泥净浆极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用70.7mm*70.7mm*70.7立方体试件对每种配合比的水泥浆液都制作两组(12块)试块,标准养护28天,测其抗压强度.不同水胶比水泥浆液的性能根据规范对水泥浆液的技术条件要求:强度一般与被注浆体同强度,没有要求时应不小于30Mpa;在掺入适量减水剂的情况下,水灰比可减到0。
水泥净浆配合比报告
3d
抗压 强度 7d (MPa)
28d
≥20 ≥40 ≥50
检验结果
项目
技术指标
自由膨 3h 胀率 (%) 24h
0~2 0~3
3d
抗折 强度 7d (MPa)
28d
≥5 ≥6 ≥10
检验结果
项目
24h自由 泌水率(%)
3h钢丝间 泌水率(%)
压力泌水率 (%)
技术指标 0 0
≤2.0
对钢筋的锈蚀 作用
样品编 号: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设计强度
水泥净浆配合比报告
送样日期 试验起始日期
报告日期 样品状态
报告编号:
受控号:
共 页,第 页
盖章
资质证书编号: 地址: 电话: 邮编:
检验依据
取样人
取样证号
见证单位 材及 说明
见证人
材料检验 编号
重量 配合比
见证证号
每m3砂浆用 料 (kg)
无锈蚀
检验结果
说明 批准:
1、报告及其复印件无加盖检验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2、对报告如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15天内提出。
审核:
试验:
备
注
本配合比系根据送检材料设 计,
限于规定工程部位使用,不同
外加剂2
部位和不同材料均不准套用。
掺合料1
掺合料2
水泥净浆浆液性能指标检验
项目 水胶比 充盈度
技术指标 检验结果
项目
技术指标
0.26~0.28 合格
凝结 时间 (h)
初凝 终凝
≥5 ≤24
初始
流动度 (25℃) 30min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浆液主要性能试验方法
水泥净浆稠度的试验方法
高效减水剂,减水率12%。
水泥净浆稠度采用水泥浆稠度试验漏斗(上口φ178,下口φ13,体积1725ml)测试。
测定时,先将漏斗调整放平,关上底口活门,将搅拌均匀的水泥净浆倾入漏斗内,直至浆液表面触及点测规下端(表明漏斗内已经装满1725ml浆液)。
打开活门,让水泥浆液自由流出,水泥浆液全部流完时间(s),称为水泥浆的稠度。
水泥净浆泌水率的试验方法
往高约120mm的有机玻璃容体中填灌水泥浆约100mm深,测填灌面高度并记录下来,然后用密封盖盖严,置放3h和24h后量测其离析水水面和水泥浆膨胀面。
离析水的高度除以原填灌浆液高度即
为泌水率,计算公式如下:
泌水率=(静置3h后离析水面高度-静置24h后水泥浆膨胀面高度)/ 最初填灌水泥浆面高度*100%
水泥净浆膨胀率的试验方法
水泥净浆的膨胀率分两部分测试:一为测试水泥浆体凝结前膨胀率;另一为测试水泥浆体中后期膨胀率。
测试凝结前膨胀率是结合泌水率的测试进行的,即将测试好泌水率的水泥浆继续静置21h(实际距离制浆时间为24h)后测量水泥净浆膨胀后的浆面高度。
膨胀的高度除以水泥浆原来填灌高度即为膨胀率。
计算公式如下:膨胀率=(膨胀后水泥净浆面高度-最初填灌水泥浆面高度)/最初填灌水泥面高度*100%
测中后期膨胀率的方法为:用40*40*160水泥软练三联试模,在两端镶嵌铜测头,水泥浆入模后24h拆模并量测试件长度作为试件的初始长度。
试件在20±1℃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前14天为水中养护,14后转入湿空气中养护。
分别测试试件3d、7d、14d、28d 的长度。
膨胀的长度除以试件的基长即为膨胀率,计算公式如下:膨胀率=(膨胀后的长度-初始长度)/试件基长*100%
水泥净浆极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
用70.7mm*70.7mm*70.7立方体试件对每种配合比的水泥浆液都制作两组(12块)试块,标准养护28天,测其抗压强度。
不同水胶比水泥浆液的性能
根据规范对水泥浆液的技术条件要求:强度一般与被注浆体同强度,没有要求时应不小于30Mpa;在掺入适量减水剂的情况下,水灰比可减到0.35;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应在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水泥浆中可加入膨胀剂,但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水泥浆液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
所以暂时以减水剂掺量1%,膨胀剂掺量10%为基准配合比进行试验。
水泥净浆稠度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水泥净浆稠度测试结果
⑴水胶比为0.34~0.35之间的水泥净浆的稠度符合规范要求。
⑵静置20min后,水泥浆的稠度损失较大,故要求浆液配置好以后应该尽快注完。
2.2.2 水泥净浆泌水率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水泥净浆泌水率测试结果
⑴泌水率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大。
⑵0.33~0.37五种配合比浆液各自配置好后灌入量筒静置,均出现水泥浆体离析现象(上层为黑色水泥泡沫、中层泌水、下层为水泥浆体, 只有水胶比为0.33的水泥浆体几乎没有水层),且随水胶比的增大泌水率也增大。
⑶水胶比0.33~0.35的泌水率静置3h后均小于2%。
水泥净浆膨胀率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水泥净浆膨胀率测试结果
⑴每一种水胶比的配合比水泥浆液膨胀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长,但28天的膨胀率相对14天有所回落。
⑵水胶比0.33~0.37,在相同时间膨胀率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大。
这可能是由于膨胀剂水反应也需要大量水的缘故。
水泥净浆极限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见(表4)
表4 水泥净浆极限抗压强度测试结果
28天抗压强度最高可达到56.4Mpa,每种水胶比的水泥浆液均满足施工要求。
(3)固定水胶比(W/A=0.34)自由膨胀率的研究通过不同的掺量(膨胀剂6%、8%、10%、12%)24h自由膨胀率。
表5 水泥净浆膨胀率测试结果
固定水胶比随着膨胀剂掺量的增加其膨胀率也随之增加,6%~10%掺量均符合要求,但10%掺量的膨胀剂其膨胀率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