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资源开发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文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探索
大家在谈到读书时,往往会提到“把书本读薄和读厚”。“读厚”需要的是工夫,是时间,侧重的是基础知识的积累;“读薄”需要的是思考,是智慧,侧重的是各种能力的锻炼。二者都是读书的过程,前者是积淀,是基础;后者是提高,是升华。
“课文是个例子”,这是我们大家熟知的观点,但是现在很多语文老师忽视这个例子的作用。因为中招考试不考课本上的现代文阅读,于是教学过程中难免忽视它,甚至有的老师只学习古诗文,现代文只让学生看看而已。我身边也有老师质疑“例子”的功能,感觉学与不学除了浪费时间,没有其他区别。我也曾经有过不讲教材上的现代文的念头。但最终由于说服不了自己的内心而没有搁浅。现在看来,我很不赞同这一观点。语文不能太功利,语文教学就好比是熬制心灵鸡汤,既需要大火加热升温,更需要的是文火慢炖。语文老师既要考虑学生的升学成绩,也要考虑学生的终身学习。因为语文有着特殊的身份地位,是我们的母语。况且能够选入中学课本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编审团审核认定的。所以耐心指导学生学会阅读非常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资源是主源,是课外学习的基础。首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这也恰恰是大语文教学观的体现。把每学期初摆放在自己面前的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闻的课本当作“书”,耐心的读,由读厚到读薄,你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底气,再上什
么级别的公开课你也不用发愁,不会害怕。有的老师总爱用老课本,因为交了一轮下来,书上都有了批注。但我觉得不管教了几轮,还是用新课本好。它会让你在新的阅读中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使用老课本时间长了会滋养惰性,形成定向认识。当然这是我的看法。
把语文课本当作书来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把它读厚,然后引导学生也把它读厚;有时候,读厚了,厚到一定程度,自然也就薄了。
如何更好的利用语文课本,提升更大的实用价值?这不仅是我们语文老师关注的事情,这也是家长和学生关注的事情。如何与中考嫁接?既为学生的终身阅读奠定基础,又能实现中考的语文高分梦想。这是看似矛盾实际不矛盾的很长远、很现实的事情。那我就现代文的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大家做个交流。
一、分析中考试卷中现代文的考点。从题型来看,现代文
阅读在中考试卷中有明确的板块,按照体裁分别筛选
体裁不同的两篇文章。但是记叙文总占有主要的地位,
这与《课程标准》精神是完全一致的。除了一篇记叙
文,另一篇是说明文或者是议论文。所考题型有内容
概括理解,有中心思想的感悟归纳,有写作特点的赏
析应用等。这是明显的一块儿现代文阅读。还有第一
大题基础知识部分,对字词句段的考查,其实也是来
自于现代文阅读学习的积累。比如像生字词音形互注
的对错选择,成语的准确运用,病句的修改,新闻内
容的概括,材料的阅读理解和探究等。而这些能力的
培养都要靠现代文阅读教学来指导,来提升。
二、如何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
针对不同体裁、不同特点的文章,教学的侧重点也不
同。比如说初一学生在学习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时,要把积累词语、优美句子作为重点。在学习于漪
的《往事依依》时,就要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学习如何从生活中选材并且详略得当的安排材料。学
习鲁迅先生的《故乡》时,就要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人
物形象分析,塑造人物的手法,所表现的人物的特点
等。学习像《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类说明性的文章
时,就要注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事物的
特点等。学习像《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类议论性的
文章时,要给学生讲清楚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
把握好课内现代文的教学,将枯燥的考点于不知不觉中融入生动的文本欣赏,在学生与考试之间嫁接
一道美丽的桥梁。我想,这样做到了,也就是用好了
课文这个例子。
三、当然,语文教学单是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是远远不够的。
《语文新课标》指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空
间就有多大”这句话道出了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大语
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圆,语文教学决不能只满足于学完了课文,而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开端。因此,语文教学不仅是对文本的利用,而且还要对文本开发拓展。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关注学生的生活,努力寻找文本、学生、教师、生活的联结点,将语文与生活,学习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向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对课文的感悟,从而形成对教学主旨的全面观照。
如何开发文本教材呢?我把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性的做法和大家做个交流。
1、结合地方特色开发文本资源。有些课文内容涉及面较
宽广,对于学生来说,单独理解课文犹如纸上谈兵,老师再讲解学生依旧茫然。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可以看下是否能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相关相似的事物,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记得在执教《巍巍中山陵》一文时,我就想到了“袁林”,尽管袁世凯因为“一失足”造成“千古遗恨”,留下骂名,尽管两个墓地的主人、规模等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建筑本身没有错啊。想到就做到,在做好一系列的工作后,我带领学生到了袁林,面对活生生的教材,学生兴奋不已。大家跟着导游不仅了解了说明文的空
间顺序,而且明白了列数字说明法的准确性的特点,
打比方说明的生动形象性,作诠释的具体明白,分类
别的清楚,作比较的对比突出等。学生通过这次参观
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袁世凯,相比之下,这位也曾经叱
咤风云的人物,缺了孙中先生的目光和胸怀。学生更
加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天下为公”
的思想的了不起。学生还了解了一些有关建筑的专业
名词,象什么是“单檐歇山顶”,“官道”有什么讲究等。
最令我感叹的是学生回家后自己写的文章。我摘选了
两篇。
摘自自己的博客:《巍巍中山陵》教后记(原创)
我在执教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感觉有点枯燥乏味,尤其是像我这样对于建筑学领域基本上一窍不通的读者来说。回忆起几年来我在执教此类课文时的吃力与学生的懵懂,内心不由得波涛起伏:此类课文,难道就只是让学生去从文字上想象一下所写的建筑的特点么?(当然带领学生逐一地去拜访这些建筑群也不可能啊。)难道就只是把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作简单的分析么?(一直以来似乎都是如此,最多弄两张图片解解闷。)总觉得这些都是纸上谈兵,意蕴不够。但终究没有什么让我兴奋的办法----
直到我执教了《巍巍中山陵》一文。清楚地记得我在和学生一起游览“中山陵”时,学生很兴奋得由中南山南麓,一直追随着作者刘叙杰,走到孙中山先生的墓室,大家不仅欣赏到了中南山的优美风景,知道了中山陵的规模宏大,而且大家对墓穴的主人——孙中山先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尤其是他“天下为公”、”博爱“等思想,“三民主义”政策等观念深入人心,被大家尊称为“中国国父”。当学生津津有味的谈论孙中山时,我就突然间想到了袁世凯,想到了袁林,这可是我们安阳现成的活教材啊!如果说中山陵是大家闺秀,那么袁林也称得上是小家碧玉吧;孙中山先生因为其功绩是被大家所尊敬,而袁世凯却因为其一失足酿成千古遗恨,但是袁世凯毕竟也是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评定其过之时,也要能够看到他的贡献,功过分开来看么。我们不能因为袁世凯本身的遗恨而忽视了这段历史,况且园林建筑本身并没有错,作为一项历史性建筑,我们仍然要去观赏它,作为安阳人我们更要去宣传它的建筑价值,同时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墓台的主人——袁世凯,不能让这段历史继续沉睡在老城桥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