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高效复习攻略

中考数学高效复习攻略
中考数学高效复习攻略

中考数学高效复习攻略

攻略一:前后联系,纵横贯通。在做题中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绝不能“傻做”。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的题目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穿透实质,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特别是几何题中的辅助线添法很有规律性,在做题中要特别记牢。

攻略二:记录错题,避免再犯。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是同学们

常会一次又一次地掉入相似甚至相同的“陷阱”里。因此,建议大家在平时的做题中就要

及时记录错题,还要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以后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

的失分。毕竟,中考当中是“分分必争”,一分也丢不得。

攻略三:概念记清,基础夯实。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

理和公式,特别是选择题,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已经学过的教科书中的概念整理出来,通过读一读、抄一抄加

深印象,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

攻略四:适当做题,巧做为王。有的同学埋头题海苦苦挣扎,辅导书做掉一大堆却没

有什么提高,这就陷入了做题的误区。数学需要实践,需要大量做题,但要“埋下头去做题,抬起头来想题”,在做题中关注思路、方法、技巧,要“苦做”更要“巧做”。考试

中时间最宝贵,掌握了好的思路、方法、技巧,不仅解题速度快,而且也不容易犯错。

攻略五:集中兵力,攻下弱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如果试题中涉及到你的

薄弱环节,一定会成为你的最痛。因此一定要通过短时间的专题学习,集中优势兵力,打

一场漂亮的歼灭战,避免变成“瘸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广州中考数学经典分析+知识点汇总

广州市中考数学科试卷特点 通过对近几年来广州市中考数学科试卷分析,我认为具有如下特点: 1、试题覆盖面广,涵盖了主要知识点,对初中必考的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对初中知识的核心、主干内容以解答题的形式加以考查,以重点知识为主线组织全卷内容。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难易安排有序,层次合理,有助于考生较好地发挥思维水平。 3、重视思想方法、数学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数形结合、归纳概括、转化思想、分类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等内容的考查,很好地突出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4、重视从题目中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通过阅读图表或从文字信息中识别出数学问题的背景,把各种数学语言有机地融合,恰当地转换,从而解决问题。 5、强化应用意识、创新思维的考查,体现在试题内容着力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应用问题的考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广州市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入手,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做到下面几个要求: 1、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概念问题的教学,把各个概念的各种“变式题”训练到位,多收集新题型,与现在的教育改革接轨。 2、坚持教学方法的改进,课堂上多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多设计和提出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3、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能力的提高,多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勇于发表自己观点,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教学中尽量避免包办代替式的单纯模仿式的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学生不要用单一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应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 5、强化过程意识,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定理,重视数学概念、公式、

2018中考数学满分冲刺讲义:第7讲拆解转化(含答案)

第7讲、拆解转化(讲义)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 14 y x =-+交y 轴于点B ,交x 轴于点A ,抛物 线212y x bx c =-++经过点B ,与直线3 14 y x =-+交于点C (4,-2).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横坐标为m 的点M 在直线BC 上方的抛物线上,过点M 作ME ∥y 轴交直线BC 于点E ,以ME 为直径的圆交直线BC 于另一点D ,当点E 在x 轴上时,求△DEM 的周长; (3)将△AOB 绕坐标平面内的某一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 1O 1B 1,点A ,O ,B 的对应点分别是A 1,O 1,B 1,若△A 1O 1B 1的两个顶点恰好落在抛物线上,请直接写出点A 1的坐标.

2. 如图,已知抛物线211(1)444 b y x b x = -++(b 是实数且b >2)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 (1)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 (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且△PBC 是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 (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 ,使得△QCO ,△QOA 和△QAB 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x 2+(1-m )x - m (其中0<m <1)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

中考数学五大高分攻略

中考数学五大高分攻略 攻略一:概念记清,基础夯实。 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特别是不定项选择题就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已经学过的四本教科书中的概念整理出来,通过读一读、抄一抄加深印象,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 攻略二:适当做题,巧做为王。 有的同学埋头题海苦苦挣扎,辅导书做掉一大堆却鲜有提高,这就是陷入了做题的误区。数学需要实践,需要大量做题,但要埋下头去做题,抬起头来想题,在做题中关注思路、方法、技巧,要苦做更要巧做。考试中时间最宝贵,掌握了好的思路、方法、技巧,不仅解题速度快,而且也不容易犯错。 攻略三:前后联系,纵横贯通。 在做题中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绝不能傻做。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的题目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穿透实质,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特别是几何题中的辅助线添法很有规律性,在做题中要特别记牢。 攻略四:记录错题,避免再犯。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是同学们常会一次又一次地掉入相似甚至相同的陷阱里。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平时的做题中就要及时记录错题,还要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以后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毕竟,中考当中是分分必争,一分也失不得。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攻略五:集中兵力,攻下弱点。

最新广州市中考数学年报分析

2013学年初中学业考试数学课年报分析 潘新洲 一、前言 广州市数学中考比较重视学生对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因此2013年广州中考数学与往年类同,并没有偏、怪、难的题目,试题一般有多种解法,并且大多数题目的解法都能从课本上找到影子。回归课本,就是要掌握典型例题、习题的通法通则,就是抓纲悟本。 二、2013年广州市中考数学试题总情况 2013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全面考查考试大纲中一级知识点,重点考查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如函数、圆、方程与不等式、三角形、四边形、统计等。 此次中考数学试卷注重基础,难易有度。全面考查了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适当考查了逻辑推理、合情推理、演算、数感与符号感、空间意识与想象等数学基本能力。全卷前23题均比较基础,为学生熟悉的常规性试题。试卷同时渗透了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运动变化、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 2013年的中考数学的试题考查知识全面,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思考能力,考查知识点综合性相对不强,难度适中,计算量较小,试题安排从易到难,学生做起来较流畅,但要拿高分必须细心且数学功底扎实,相对而言较难。 选择、填空及解答题的大部分试题源于现行教材,值得一提的是试卷中的压轴题也是在教材原有习题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的,既保证了试题面向全体学生又引导师生关注教材,有较好地导向作用。 以下是2013年广州市中考数学试题的分析。 三、知识点归纳 2013年的中考数学主要是考察以下七个部分的内容: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及其图像、统计与概率、图形的认识、圆和空间与图形。 (一)根据统计可得出此次中考试卷各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布,见表1。 表1 2013年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各题详细知识点归纳

【中考模拟卷】2018年中考数学满分冲刺讲义第9讲依据特征构造_补全模型201901281126

第9讲、依据特征构造——补全模型(讲义) 1. 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120°,点D ,E 都在BC 上,∠DAE =60°,若 BD =2CE ,则DE 的长为_____. A D C B E A D C B E 2. 如图,在矩形ABCD 中,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BC 的对应边B′C′ 交CD 边于点G .连接BB′,CC′,若AD =7,CG =4,AB′=B′G ,则 CC BB ' '的值是________. C' B' G D C B A C' B' G D C B A 3. 如图,在△ABC 中,∠ABC =90°,将AB 边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D ,将AC 边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E ,AE 与BD 交于点F .若DF ,EF =BC 边的长为____________. F D E C B A F D E C B A

4. 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直线l 过点C ,分别过A ,B 两点作AD ⊥l 于点D ,作 BE ⊥l 于点E .若AD =4,BE =7,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l E D C B A 5. 如图,△ABC 和△CDE 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 ,AE . (1)如图1,证明:BD =AE . (2)如图2,如果D 在AC 边上,BD 交AE 于点F ,连接CF ,过E 作EH ⊥CF 于点H ,若 FB -FA =6,CF =4DF ,求CH 的长. E D C B A D H F E A B C 图1 图2 l E D C B A

中考数学压轴题九大题型及解题攻略

中考数学压轴题九大题型及解题攻略 中考数学压轴题九大题型及解题攻略 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 中考的解答题一般分三部分,由易到难。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就属于第一部分,考察学科基础知识,一般难度不大,只要找到关键“题眼”,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运算不出错就没什么大问题。 图形位置关系 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其中最重要是圆与三角形的问题。 动态几何 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 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代数功底有较高要求。中考数学当中,代数问题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为主体,多种其他知识点辅助的形式出现。纯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会以简单解答题的方式考察。但是在压轴题中,通常会和根的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知识点结合。 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 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就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单类题目解法教简单,很少作为压轴题出现。一般都是几类函数综合到一道题进行考察,考生需要对各类函数的基础知识掌握,并练习一些题目就可以应对。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方程可以说是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中考必考内容。说难不难,说不难又难,有的时候三两下就有了思路,有的时候苦思冥想很久也没有想法。但此题型较为固定,考生只需多练多掌握各个题类,总结出一些定式,就可以了。 动态几何与函数问题 主要侧重两方面:第一,几何方面,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代数知识来考察;第二,侧重代数方面,更多的考察考生的计算能力。其中通过图中已给几何图形构建函数是重点考察对象,做这类题时一定要有“减少复杂性”“增大灵活性”的主体思想。 几何图形的归纳、猜想问题 中考加大了对考生归纳,总结,猜想这方面能力的考察,但是由于数列的系统知识要到高中才会正式考察,所以大多放在填空压轴题来出。对于这类归纳总结问题来说,思考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阅读理解问题 阅读理解往往是先给一个材料,或介绍一个超纲的知识,或给出针对某一种题目的解法,然后再给条件出题。对于这种题来说,如果考生为求快速而完全无视阅读材料而直接去做题的话,往往浪费大量时间也没有思路,得不偿失。所以如何读懂题以及如何利用题就成为了关键。 解题策略 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压轴题,绝大部分都是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其特点是通

2018年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真题卷

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四个数0,1,,中,无理数的是() A. B.1 C. D.0 2.如图所示的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共有() A.1条 B.3条 C.5条 D.无数条 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它的主视图是() A. B. C. D.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5.如图,直线AD,BE被直线BF和AC所截,则∠1的同位角和∠5的内错角分别是() A.∠4,∠2 B.∠2,∠6 C.∠5,∠4 D.∠2,∠4 6.甲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写有数字1和2,乙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写有数 字1和2,从两个口袋中各随机取出1个小球,取出的两个小球上都写有数字2的概率是() A. B. C. D. 7.如图,AB是圆O的弦,OC⊥AB,交圆O于点C,连接OA,OB,BC,若∠ABC=20°, 则∠AOB的度数是() A.40° B.50° C.70° D.80° 8.《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书中有一个问题:“今有黄金九枚,白银一十 一枚,称之重适等,交易其一,金轻十三两,问金、银各重几何?”意思是:甲袋中装有黄 金9枚(每枚黄金重量相同),乙袋中装有白银11枚(每枚黄金重量相同),称重两袋相 等,两袋互相交换1枚后,甲袋比乙袋轻了13辆(袋子重量忽略不计),问黄金、白银每枚各重多少两?设每枚黄金重x辆,每枚白银重y辆,根据题意得() A. B. C. D.

9.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大致图像是() A. B. C. D.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如下指令,从原点O出发,按向右,向上,向右,向下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m,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第2次移动到……,第n次移动到,则△的面积是() A.504 B. C. D. 二、填空题 11.已知二次函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 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2.如图,旗杆高AB=8m,某一时刻,旗杆影子长BC=16m,则tanC=________。 13.方程的解是________ 14.如图,若菱形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2,0)点D在y轴上, 则点C的坐标是________。 15.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化简: =________ 16.如图9,C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O,CE与DA的延长线交于点E,连接AC,BE,DO,DO与AC交于点F,则下列结论: ①四边形ACBE是菱形;②∠ACD=∠BAE ③AF:BE=2:3 ④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 17.解不等式组 18.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E,AE=CE,DE=BE.求证:∠A=∠C。 19.已知

2018年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四个数0,1,,中,无理数的是() A.B.1 C.D.0 2.(3分)如图所示的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共有() A.1条 B.3条 C.5条 D.无数条 3.(3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它的主视图是() A.B.C.D. 4.(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b)2=a2+b2B.a2+2a2=3a4C.x2y÷=x2(y≠0)D.(﹣2x2)3=﹣8x6 5.(3分)如图,直线AD,BE被直线BF和AC所截,则∠1的同位角和∠5的内错角分别是() A.∠4,∠2 B.∠2,∠6 C.∠5,∠4 D.∠2,∠4 6.(3分)甲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写有数字1和2:乙袋中装有2个

相同的小球,分别写有数字1和2.从两个口袋中各随机取出1个小球,取出的两个小球上都写有数字2的概率是() A.B.C.D. 7.(3分)如图,AB是⊙O的弦,OC⊥AB,交⊙O于点C,连接OA,OB,BC,若∠ABC=20°,则∠AOB的度数是() A.40°B.50°C.70°D.80° 8.(3分)《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书中有一个问题:“今有黄金九枚,白银一十一枚,称之重适等.交易其一,金轻十三两.问金、银一枚各重几何?”.意思是:甲袋中装有黄金9枚(每枚黄金重量相同),乙袋中装有白银11枚(每枚白银重量相同),称重两袋相等.两袋互相交换1枚后,甲袋比乙袋轻了13两(袋子重量忽略不计).问黄金、白银每枚各重多少两?设每枚黄金重x两,每枚白银重y两,根据题意得() A.B. C.D. 9.(3分)一次函数y=ax+b和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A.B.

中考数学如何冲刺分满分

中考数学如何冲刺分满 分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2010中考数学如何冲刺120分满分 一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二“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再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三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四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如去年理19题就比理20、理21要难,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的攻略总结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的攻略总结 初三数学分为代数、几何两个部分。代数内容有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及其图象,统计初步三章;几何内容有解直角三角形和圆两章。初三数学的学习,是以前两年数学学习为基础的,是对已学知识的加深、拓宽、综合与延续,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中考[微博][微博]考查的重点。为了学好初三数学,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重视: (一)狠抓“双基”训练。 “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是指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以及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技能是一种较稳定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已经程式化了的动作,初中数学基本技能包括运算技能、画图技能、运用数字语言的技能、推理论证的技能等。只有扎实地掌握“双基”,才能灵活应用、深入探索,不断创新。 (二)注意前后联系。 初三数学是以前两年的学习内容为基础的,可以用来复习、巩固相关的内容,同时新知识的学习常常由旧知识引入或要用到前面所学过的内容,甚至是已有知识的综合、提高与延续。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以便达到巩固与提高的目的。 (三)重视归纳梳理。 初三数学各章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学习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归纳梳理,以便于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掌握,灵活运用。要学会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归纳梳理知识。纵向主要是按照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行总结归纳,如学完函数,可按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来归纳知识。横向是平行的、相关的知识的整合,通过对比

指出其区别与联系,如学完二次函数之后,可把二次函数 y=ax2+bx+c(a≠0)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之间的联系进行归纳,这样既可以巩固新、旧知识,更可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掌握基本模型,找出本质属性。 中学的“数学模型”常常是指反映数学知识规律的结论和基本几何图形。初中代数中,运算法则、性质、公式、方程、函数解析式等均是代数的模型;平面几何中,各类知识中的基本图形均是几何模型。通过对这些基本模型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沟通知识间的联系。重要的公式、定理是知识系统的主干,我们不仅要知其内容,还应该搞清其来龙去脉,理解其本质。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不仅体现方法,而且由此公式可得出两根与系数的关系,还可类似地推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所以一定要掌握推导过程。再如,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尽管形式上不尽相同,但是它们之间都有着某种内在联系。 联系1:由两条弦的交点运动及割线的运动将四条定理结论统一到PA·PB=PC·PD上来; 联系2:结论形式上的统一:PA·PB=22OPR-(O为圆心,P为两弦交点)。 所以也把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统称为“圆幂定理”,这也是几何的一个基本模型。 (五)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是形成数学能力、数学意识的桥梁,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技能的关键。在解数学综合题时,

广州中考分析(溶液)

近五年广州市中考题汇编——溶液 【2016】 (2016-17)某温度下,在100g 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 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2016-25)(7 分)以饱和NaCl 溶液和饱和 NH4HCO3溶液为原料制备NaHCO3的原理为: NaCl+NH4HCO3=NaHCO3↓+NH4Cl(已知碳酸 氢铵在40℃受热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35℃时,比较A、B 溶解度的大小:AB。(填 “>”或“<”) ②图中表示碳酸氢钠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2)为探究NaHCO3析出的最佳条件,完成了以下几组实验:

①实验c 和d 的目的是。 ②表格中X 的数值可能是。 A. 85.8 B. 86.8 C. 92.1 D. 93.1 ③在相同反应时间,40℃时碳酸氢钠的产率比35℃时低的原因是。 (2016-28)(6 分)硫酸是工农业生产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试剂,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49g 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 (1)经计算,所用水的的质量为g,所需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mL (2)量取上述体积的浓硫酸所选用的仪器为。(填选项) A.10mL 量筒 B.100mL 烧杯 C.100mL 量筒 D.胶头滴管 (3)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然后涂上3%的小苏打溶液。 【2016答案】 17、C

2020年中考数学满分冲刺试卷

2020初中数学模拟 第1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满分40分) 1.(4分)抛物线y =(x ﹣1)2+2的对称轴是( ) A .直线x =﹣1 B .直线x =1 C .直线x =﹣2 D .直线x =2 2.(4分)下列四张扑克牌图案,属于中心对称的是( ) A . B . C . D . 3.(4分)在△AB C 中,∠C =90°.若AB =3,BC =1,则sin A 的值为( ) A .31 B .22 C .322 D .3 4.(4分)如图,线段BD ,CE 相交于点A ,DE ∥B C .若AB =4,AD =2,DE =1.5,则BC 的长为( ) A .1 B .2 C .3 D .4 5.(4分)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00°,得到△ADE .若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则∠B 的大小为( ) A .30° B .40° C .50° D .60° 6.(4分)如图,△OAB ∽△OCD ,OA :OC =3:2,∠A =α,∠C =β,△OAB 与△OCD 的面积分别是S 1和S 2,△OAB 与△OCD 的周长分别是C 1和C 2,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23=OD O B B .23=βα C .2321=S S D .2321=C C 7.(4分)如果两个圆心角相等,那么( ) A .这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 B .这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C .这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从(3,4)出发,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周,则点A 不经过( ) A .点M B .点N C .点P D .点Q 9.(4分)如图,⊙O 过点B 、C ,圆心O 在等腰Rt △ABC 的内部,∠BAC =90°,OA =2,BC =8.则⊙O 的半径为( ) A .5 B .5 C .52 D .6 10.(4分)如图,已知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E 是BC 边上一动点(与B 、C 不重合),连结AE ,作EF ⊥AE 交∠BCD 的外角平分线于F ,设BE =x ,△ECF 的面积为y ,下列图象

〖高分战策〗:初中数学高分秘籍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随着新中考改革的调整,英语比例会变成等级能力的多次考试,那么数学就会变得很重要了。数学水平的高低,除了影响总分,还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成绩,数姐提醒大家:一定要绝对重视数学的重要地位。 一般情况下,偏科的同学要么不喜欢数学,要么不喜欢数学老师,所以,你要想提升短板,第一要做的就是心里层面的建设! 从排斥到充满爱意 首先你要下个决心,从明天开始我要做一个热爱数学的人! 有带动你毅力的心理建设很重要,因为不是每个学生再考砸好几次以后还能坚持之前很苦逼的学习方法的。 当你把分数稍微看得淡一点,更多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我学透了没,一开始分数提高不显著的瓶颈就会比较好度过。 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有以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概念理解要深刻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学习概念(包括定理、性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许多同学只注重记概念,而忽视了对其背景的理解,这样是学不好数学的,对于每个定义、定理,我们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至于深刻理解概念,还需要多做一些练习,什么是“多做多练习”,怎样“多做练习”呢? 第二点,例题一定要多看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给我们补充一些课外例、习题,这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学的概念、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由于我们刚接触到这些知识,运用起来还不够熟练,这时,例题就帮了我们大忙,

我们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由于老师补充的例题十分有限,所以我们还应自己找一些来看,看例题,到底应该怎么看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看内涵,不能只看皮毛。我们看例题,就是要真正掌握其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如果看一道就是一道,只记题目不记方法,看例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维方法,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或同类型的题目,心中有了大概的印象,做起来也就容易了,不过要强调一点,除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则不要凭借主观臆断,那样会犯经验主义错误,走进死胡同的。 2.要把想和看结合起来。我们看例题,在读了题目以后,可以自己先大概想一下如何做,再对照解答,看自己的思路有哪点比解答更好,促使自己有所提高,或者自己的思路和解答不同,也要找出原因,总结经验。 3.各难度层次的例题都照顾到。看例题要循序渐进,这同后面的“做练习”一样,但看比做有一个显著的好处:例题有现成的解答,思路清晰,只需我们循着它的思路走,就会得出结论,所以我们可以看一些技巧性较强、难度较大,自己很难解决,而又不超出所学内容的例题,例如中等难度的竞赛试题。 这样可以丰富知识,拓宽思路,这对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学好数学,看例题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切不可忽视。 第三点,多做练习 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多做练习,但有的同学多做练习能学好,有的同学做了很多练习仍旧学不好,究其因,是“多做练习”是否得法的问题,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不是搞“题海战术”。后者只做不思,不能起到巩固概念,拓宽思路的作用,而且有“副作用”:把已学过的知识搅得一塌糊涂,理不出头绪,浪费时间又收获不大,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

2009广州中考数学(含答案分析)

2009年广东广州中考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将图1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 ) 2. 如图2,AB ∥CD ,直线l 分别与AB 、CD 相交,若∠1=130°,则∠2=( ) (A )40° (B )50° (C )130° (D )140° 3. 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a < (B )b a = (C )b a > (D )无法确定 4. 二次函数2)1(2+-=x y 的最小值是( ) (A )2 (B )1 (C )-1 (D )-2 5. 图4是广州市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根据图4,下列说法 中错误.. 的是( ) (A )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24℃ (B )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16℃ (C )这一天中2时至1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升高 (D )这一天中只有14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6.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22)(n m n m -=- (B ))0(122≠=-m m m (C )422)(mn n m =? (D )64 2)(m m = 7. 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3的是( )

(A )31-=x y (B )31-=x y (C )3-=x y (D )3-=x y 8. 只用下列正多边形地砖中的一种,能够铺满地面的是( ) (A )正十边形 (B )正八边形 (C )正六边形 (D )正五边形 9. 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cm ,侧面积为65πcm 2,设圆锥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θ(如 图5)所示),则sin θ的值为( ) (A )125 (B )135 (C )1310 (D )13 12 10. 如图6,在 ABCD 中,AB=6,AD=9,∠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 ,BG ⊥AE ,垂足为G ,BG=24,则Δ CEF 的周长为( ) (A )8 (B )9.5 (C )10 (D )11.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 已知函数x y 2=,当x =1时,y 的值是________ 12. 在某校举行的艺术节的文艺演出比赛中,九位评委给其中一个表演节目现场打出的分数如下:9.3, 8.9,9.3,9.1,8.9,8.8,9.3,9.5,9.3,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 13. 绝对值是6的数是________ 14. 已知命题“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写出它的逆命 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如图7-①,图7-②,图7-③,图7-④,…,是用围棋棋子按照某种规律摆成的一行“广”字,按照这种 规律,第5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________,第n 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________ 16. 如图8是由一些相同长方体的积木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 视图,则此几何体共由________块长方体的积木搭成

2019年广州中考数学试题(附详细解题分析)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型:1-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合计30分. {题目}1.(2019年广州)|-6|=( ) A .-6 B .6 C .16 - D . 1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6的相反数是6. 因此本题选B . {分值}3 {章节:[1-1-2-4]绝对值 } {考点:绝对值的意义} {类别:常考题} {难度:1-最简单} {题目}2.(2019年广州)广州正稳步推进碧道建设,营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使之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处. 到今年底各区完成碧道试点建设的长度分别为(单位:千米):5,5.2,5,5,5,6.4,6,5,6.68,48.4,6.3.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5 B .5.2 C .6 D . 6.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众数的定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次数出现最多的数据. 本题中建设长度出现最多的是5,因此本题选A . {分值}3 {章节:[1-20-1-2]中位数和众数} {考点:众数} {类别:常考题} {难度:2-简单} {题目}3.(2019年广州)如图1 ,有一斜坡AB ,坡顶B 离地面的高度BC 为30m ,斜坡的倾斜角是∠BAC ,若tan ∠BAC = 2 5 ,则此斜坡的水平距离AC 为( ) A .75 m B .50 m C .30 m D . 12 m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根据正切的定义,tan ∠BAC= BC AC . 所以,tan BC AC BAC =∠,代入数据解得,AC =75. 因此本题选A . {分值}3 {章节:[1-28-1-2]解直角三角形} {考点:正切}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类别:常考题} {难度:2-简单} {题目}4.(2019年广州)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21--=- B .2113()33 ?-=- C .3515 x x x ?= D . a ab a b ?=A C B 图1

2018中考数学满分冲刺第2讲依据特征作图—动态几何(含答案)

2018中考数学满分冲刺第2讲依据特征作图—动态几何(含答案) 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A=∠C,点P在边AB上. (1)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2)若AB=AD,以过点P的直线为轴,将四边形ABCD折叠,使点B,C分别落在点B′,C′处,且B′C′经过点D,折痕与四边形的另一交点为Q. ①在图2中作出四边形PB′C′Q(保留作图痕迹,不必说明作法和理由); ②如果∠C=60°,那么为何值时,B′P⊥AB. 2.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A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E,作点A关于BE的对称点F,且点F落在矩形ABCD的内部,连接AF,BF,EF,过点F作GF⊥AF交AD于点G,设 . (1)当点F落在AC上时,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的值;(2)若AD=4AB,且以点F,C,G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求n的值. 3.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AD=2,∠A=60°,点E为AB中点,过点E作l⊥AB,垂足为点E,点是直线l

上的一点. (1)若平面内存在点N,使得以A,D,,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则这样的点N共有______个. (2)连接A,D,若∠AD不小于60°,且设符合题意的点在直线l上可移动的距离为t,求t的范围. 4.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4,∠C=90°.点D 在线段AC上,AD=2CD,点E,F在△ABC的边上,且满足 △DAF与△DEF全等,过点E作EG⊥AB于点G,求线段AG的长. 【参考答案】 1.(1)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证明略; (2)①作图略;②时,B′P⊥AB. 2.(1); (2)n的值为16或. 3.(1)5; (2)0≤t≤. 4.线段AG的长为,或4.

中考数学高分五大攻略

2019年中考数学高分五大攻略攻略一:概念记清,基础夯实。 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特别是“不定项选择题”就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已经学过的四本教科书中的概念整理出来,通过读一读、抄一抄加深印象,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 攻略二:适当做题,巧做为王。 有的同学埋头题海苦苦挣扎,辅导书做掉一大堆却鲜有提高,这就是陷入了做题的误区。数学需要实践,需要大量做题,但要“埋下头去做题,抬起头来想题”,在做题中关注思路、方法、技巧,要“苦做”更要“巧做”。考试中时间最宝贵,掌握了好的思路、方法、技巧,不仅解题速度快,而且也不容易犯错。 攻略三:前后联系,纵横贯通。 在做题中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绝不能“傻做”。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的题目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穿透实质,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特别是几何题中的辅助线添法很有规律性,在做题中要特别记牢。 攻略四:记录错题,避免再犯。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是同学们常会一次

又一次地掉入相似甚至相同的“陷阱”里。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平时的做题中就要及时记录错题,还要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以后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毕竟,中考当中是“分分必争”,一分也失不得。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攻略五:集中兵力,攻下弱点。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

2019-2020广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广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a ∥b ,l 与a 、b 相交,若∠1=70°,则∠2的度数等于( ) A .120° B .110° C .100° D .70° 2.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A .三棱柱 B .三棱锥 C .圆柱 D .圆锥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24a a a += B .3412a a a ?= C .3412()a a = D .22()ab ab = 4.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 ) A .108° B .90° C .72° D .60° 5.如图,⊙O 的半径为5,AB 为弦,点C 为?AB 的中点,若∠ABC=30°,则弦AB 的长为( ) A . 1 2 B .5 C . 53 D .53 6.某球员参加一场篮球比赛,比赛分4节进行,该球员每节得分如折线统计图所示,则该球员平均每节得分为( ) A .7分 B .8分 C .9分 D .10分 7.如图,直线l 1∥l 2,将一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放置,使得直角顶点在直线l 1上,两直

角边分别与直线l 1、l 2相交形成锐角∠1、∠2且∠1=25°,则∠2的度数为( ) A .25° B .75° C .65° D .55° 8.若关于x 的方程 333x m m x x ++ --=3的解为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92 B .m < 92 且m≠32 C .m >﹣9 4 D .m >﹣9 4且m≠﹣34 9.如图是二次函数y=ax 2+bx+c (a ,b ,c 是常数,a ≠0)图象的一部分,与x 轴的交点A 在点(2,0)和(3,0)之间,对称轴是x=1.对于下列说法:①a b <0;②2a+b=0;③3a+c >0;④a+b≥m (am+b )(m 为实数);⑤当﹣1<x <3时,y >0,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0.如图,两根竹竿AB 和AD 斜靠在墙CE 上,量得∠ABC=α,∠ADC=β,则竹竿AB 与AD 的长度之比为( ) A . tan tan α β B . sin sin β α C . sin sin α β D . cos cos β α 11.某公司计划新建一个容积V(m 3)一定的长方体污水处理池,池的底面积S(m 2)与其深度h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0S V h h = ≠,这个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广州中考数学分析报告知识点汇总

近几年来广州市中考数学科试卷特点通过对近几年来广州市中考数学科试卷分析,我认为具有如下特点: 1、试题覆盖面广,涵盖了主要知识点,对初中必考的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对初中知识的核心、主干内容以解答题的形式加以考查,以重点知识为主线组织全卷内容。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难易安排有序,层次合理,有助于考生较好地发挥思维水平。 3、重视思想方法、数学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数形结合、归纳概括、转化思想、分类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等内容的考查,很好地突出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4、重视从题目中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通过阅读图表或从文字信息中识别出数学问题的背景,把各种数学语言有机地融合,恰当地转换,从而解决问题。 5、强化应用意识、创新思维的考查,体现在试题内容着力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应用问题的考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广州市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入手,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做到下面几个要求: 1、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概念问题的教学,把各个概念的各种“变式题”训练到位,多收集新题型,与现在的教育改革接轨。

2、坚持教学方法的改进,课堂上多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多设计和提出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3、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能力的提高,多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勇于发表自己观点,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教学中尽量避免包办代替式的单纯模仿式的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学生不要用单一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应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 5、强化过程意识,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定理,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提出、形成、发展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6、重视实际应用性问题的教学,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有时代性的地方特色的复习教材、资料,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的实际意义,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的自学性。 7、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多把适当的问题抛给学生,多听学生的见解,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的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8、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要求应用数学语言准确,规范书写,熟练运用符号、文字、图表语言,逐步形成数学演绎推理能力。 2012-3-18 附《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公理、公式汇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