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_迷人的火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4/4
135-∣54321-‖
wu........二、视频导入
一段侗族大歌(侗族独有的歌唱形式)的视频
介绍:侗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同时林业也很发达,农林生产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省,人口数约为300万左右。
三、聆听、新授
1、“每当有重大的节日或者有重要的事要商议时,鼓楼里就会传来鼓声,你们听……”(切分音打击鼓点)
出示“X X.”“这是刚才我们听到的鼓声”
2、“你们听,鼓楼里又传来了鼓声”(打击XXX)讲述切分音
介绍部分侗族人的生活、风土人情及文化等,为歌曲学唱做背景积淀
让同学们在实践
3、“那么这两个长相不一样的切分音听起来会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音乐来听一下”(第一段音乐打击第一个切分音,第二段音乐打击第二个切分音)
问同
学们两
者听起
来的区
别,然
后板书
四、学唱歌曲
(一)学唱主歌部分及合唱中的高声部
1、出示歌谱,让学生们完整聆听一遍
2、教师范唱,提示所学歌曲标题、节拍,要求同学们划拍子
3、跟琴进行小声唱中熟悉切分音
教师此时弹琴只弹旋律声部,左手不要带伴奏
(主要意图: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聆听音准指导)
4、播放电子琴弹奏录音,走进学生,同学生一起唱(主要意图:对学生的学唱进行巩固)
(二)学唱低声部
1、让学生安静聆听音乐伴奏,教师在副歌部分的低声部出现时用口风琴吹奏
(主要意图:用聆听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并熟悉低声部旋律)
这个环节要提示前方2个空拍
2、教师跟范唱配合低声部
3、伸出手指划
拍,让学生跟琴唱
好低声部(歌谱)
4、让同学们跟范
唱音乐唱低声部,
教师口风琴吹奏低声部。
(根据现场再加以巩固)
(三)两声部进行配合
1、同学们全体配合范唱唱低声部
2、分两组,一组跟琴唱高声部,另一组跟口风琴唱低声部
3、两组跟伴奏音乐进行二声部合唱
4、在在唱好自己声部音准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拿出30%的注意力去聆听另外的一个声部
(主要意图:两声部的融合)
5、两个声部完整跟伴奏音乐唱
五、知识拓展
1、火塘,又叫“火坑”,
是在房内用土铺成的1
米见方的土地。
以前,
火塘裏立有三块石头,
以备烧火煮饭之用。
后
来,都改用铁三脚架。
主火塘裏终年烟火缭绕,白天煮饭,晚上烤火取暖。
燃料为木柴。
在许多少数民族中,如:傣族,侗族等。
火塘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活动。
2、侗族三大宝:侗族大歌、风雨桥、鼓楼
五、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XX•XXX
学情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学生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在歌曲学唱中,可以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练唱乐谱;在演唱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歌唱方法,具有一定的合唱能力,再加上班中有部分学生学习乐器、参加了合唱团、演唱的音色、音准会比较好,对唱好这首歌有很大帮助;五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对同伴演唱的音准、节奏、音色进行正确的评价和辨别。
效果分析:
1、通过学唱本首合唱歌曲,学生们了解了侗族的有关文化和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
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学唱歌曲中,我采用打鼓、学生模仿击鼓打出切分音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本课中音乐知识
点的学习。
3、通过聆听、跟琴唱等环节,学生们能够很好将两个声部合到一起,使这首合唱歌曲唱起来
非常好听。
《迷人的火塘》教材分析
《迷人的火塘》是一首富有鲜明的侗族民族音调特征的创作歌曲,歌曲展示了在新中国下的侗家儿童围坐在火塘边放歌抒怀的欢乐情景。
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前乐段的两个乐句旋律平稳,缓缓下行。
第二乐段是复调性质的二部合唱,由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组成的切分节奏,使歌曲的气氛更加热烈。
评测练习:
音乐课主要的评测练习方式即为本堂课教学目标而定
1、学生学唱本首歌曲音准方面是否合格
2、学生学唱本首歌曲节奏方面是否合格
3、本首歌曲为合唱歌曲,那么两个声部是否能够合到一起
4、歌曲能否唱的让本堂课教师及评委教师感到舒服、和谐美
课后反思:
通过多次的试讲,包括今天的录课,我反思得:聆听歌曲前边的环节时间上可以再缩短一些,以为了后边两个声部的合唱;在相互聆听对方声部的环节上可以再循序渐进、精雕细琢一些,两个声部开始合唱时力度上变化一些,如第一遍唱时低声部先力度先弱点,然后下一遍的时候高声部力度再弱点等,让孩子们去体会两个声部和声美。
课标分析:
一、指导思想
在音乐课中,贯穿以“审美体验”为主的思想,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侗族音乐的美感,初步了解侗族音乐文化,从而达到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学生的参与实践”,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