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雕历史概述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8c5c36f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9.png)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牙雕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将美丽的雕刻和牙齿结合起来,创造出精美的艺术作品。
这项艺术形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当时人们用动物骨骼制作各种物品,如骨针、骨针、骨质工具和饰品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这种技能应用于牙齿的雕刻,从而创造出了牙雕艺术。
牙齿由牙齿质和牙本质构成,表面坚硬,但内部较为松软。
牙雕艺术家需要小心地处理这两种不同材料,以便制造出完美的雕刻作品。
通常情况下,牙雕艺术家使用一些基本工具,如锉刀、镊子和硬质陶瓷刀片来雕刻牙齿。
最初的牙雕作品主要是用牛骨或象牙制作的,但现在已经采用了更多的材料。
牙雕师通常使用由牙齿提取出的牙质来制作作品。
这类作品经过处理后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处理技术,创造出更加精美细致的作品。
牙雕艺术涉及各种不同的技能和技巧,包括线条、形状、颜色和质感等方面。
牙雕技艺需要时间和耐心,尤其是需要注意细节。
牙雕艺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牙雕,另一种是现代化的牙雕工艺。
传统牙雕是指使用传统方法和技巧制作的牙齿雕刻作品。
这些作品通常具有纯熟、精美、传统的特点,也是牙雕的一种典型形式。
现代化的牙雕工艺则是通过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将牙雕艺术推向新的高度。
现代化的技术和工艺,使得牙雕艺术家可以更加精细地雕刻作品,创造出更加具有个性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常是由电脑控制的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等设备制作而成。
这些现代化的工具使得雕刻成为一项新的艺术形式,让牙齿雕刻的精彩世界得以更好地展现。
无论是传统牙雕还是现代化的牙雕工艺,都要求牙雕艺术家具备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技术素养。
他们必须有一定的艺术敏感性和审美判断力、以及对雕刻工具和材料的深刻认识,才能创造出更加细致、真实甚至具有情感的牙齿雕刻作品。
总的来说,牙雕作品是一种极富创意和技巧的艺术形式,它利用了天然材料,结合人工雕刻的技巧,创造出令人赞叹的作品。
然而,对于牙齿雕刻的制作难度,以及牙齿本身的特性,需要使牙雕艺术家们进一步加强技艺的纯熟程度,力求创造更佳的作品,展现无穷的美丽。
牙雕流派概述
![牙雕流派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2a187ef9b89680203d82544.png)
牙雕流派概述牙雕在我国艺术品门类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早在新石器时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和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已经出土了精美的象牙盅、匕、双凤纹蝶形器、梳子等,其上运用了圆雕、阴刻、甚至镂雕技术,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至汉唐时期,象牙已经依靠进口,非常稀缺,雕刻技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从现在日本奈良正仓院藏有的昔日遣唐使带回日本的唐代拨镂牙尺、牙笏中可见当时工艺的辉煌。
象牙雕的技艺被传承和发展下来,成为雕刻艺术品中重要的门类。
牙雕的流派对于收藏者而言尤为重要。
牙雕流派解析商代的殷墟遗址发现了不少象牙器物,妇好墓出土的夔龙纹杯,镶嵌绿松石为饰,颇为精致。
周代象牙工艺已经独立成为一个门类,制作了大量生活用具,尤以簪、笄为多,河南虢国墓地还出土了雕刻复杂的象牙剑鞘。
汉唐时期,象牙已经依赖进口,所以更为珍贵。
据载,当时出现了牙簟、牙床、牙扇、牙带銙、牙笔管、鸡心佩等,目前日本奈良正仓院还藏有唐代的拨镂牙尺、牙笏等。
宋代宫廷匠作机构——文思院,已经设立专门的象牙作坊,后来著名的牙雕品种象牙球工艺也出现了。
今天所见明代前期牙雕以宫廷御用监制作居多,主要是小型雕像,不喜染色,而晚期在南方的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福州、漳州和广州等地,因为商业的需求,牙雕工艺相当繁荣。
清代是牙雕高峰时期,宫廷与地方,相互影响,流派众多,名家林立,留下了大量作品。
一般而言,可以区分成南北两大系统,流派之间既互相竞争,又互相渗透,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了牙雕工艺的发展。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继承明代传统的苏州牙雕、深受西方影响的广州牙雕、擅长人物的北京牙雕以及汇集南北风格带有宫廷气派的造办处牙雕等。
苏州牙雕苏州牙雕,实际上并不只限于苏州一地,而是可以涵盖南京、扬州、嘉定等长江三角洲一带的牙雕工艺。
这里传统上就是商业与工艺美术行业发达的地区,牙雕深受书画、竹雕等艺术形式的影响,文化底蕴厚重。
金陵的竹刻家濮仲谦,嘉定的竹刻家施天章、封歧等,都同时从事牙雕的制作。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0fc15b0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7.png)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牙雕艺术是一种将象牙或犀牛角等硬质材料雕刻成各种形状的艺术形式。
这种艺术起源于中国,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已经发现了使用牙和骨头进行雕刻的文物。
从古代玉石和铜器的纹饰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雕刻这种艺术的高度追求。
在中国牙雕艺术的历史演变中,有些雕刻作品难以复制,而这些作品就是经典,被人们传颂于世。
牙雕艺术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其产生的背景和功能都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
古代人们用牙雕来记录事件和刻画神话传说,或作为礼物或手工艺品。
在春秋战国时期,牙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近年来发现的一些玉牙佩在与周代翠玉佩相比,足以显示其雕刻技术的卓越。
到了唐代,由于牙雕艺术的兴起,集市上出现了许多牙雕商铺。
而到了宋代,牙雕艺术更是达到了顶峰。
牙雕作品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被拿来当作装饰品,还被人们用来兑换货物。
在宋代,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因借钱投资牙雕制作,成功之后为此不惜写下《全分八记》来记述此事。
而现在,牙雕作品已经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装饰品之一,展现着中国古代极其高超的工艺和文化价值。
牙雕艺术的发展经历了盛衰和传承,它用刀雕刻刻画出鲜活、细腻、精致的独特轮廓,不仅表达情感,更表现艺术内涵。
相传牙雕艺术的创立人是一位妙手巧匠,他在尝试用刀子刻画猪的身形时,突然间发现,自己的刀子神奇地沿着猪的纹路滑动,渐渐地把一个完整的猪雕刻出来了。
从此之后,牙雕艺术流传至今,成为一种全新的工艺和艺术形式。
牙雕艺术在创作中无疑具有很高的天赋和素养,在刀尖上刻划出神奇的雕刻题材,生命和美观有着极其细腻、完美和美丽的表现方式。
其雕刻的过程是:先要把硬质牙材选择好,然后用毛刷把牙材洗净,接着用细微的刀刃刻划出细节,最后再在表面刻上涂料,让作品呈现出自然之美。
牙雕艺术所选用的材质主要以象牙、犀牛角、白玉、黄玉、水牛角等硬质天然材料为主。
其中,象牙与犀牛角是牙雕最主要的材料,它们具有良好的质感和牙雕所需的硬度,是非常适合用于雕刻的材料。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2676c6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7.png)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牙雕艺术,是一种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
它利用刀尖在牙齿上进行精细雕刻,营造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牙雕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来源于民间技艺,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一门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艺术。
作为中国文化瑰宝之一,牙雕艺术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一朵奇葩,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这门神奇的牙雕艺术的奥秘。
我们来看看牙雕艺术的发展历史。
早在夏、商、周时期,牙雕艺术就已经在中国出现了。
据史书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使用象牙进行雕刻的记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雕艺术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在唐、宋时期,牙雕艺术更是达到了巅峰,当时的艺术家们使用牙齿进行雕刻创作,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被誉为“刀尖上的艺术品”。
而到了明清时期,牙雕艺术更是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成为了当时宫廷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牙雕艺术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
牙雕艺术也不断吸收和融合了外来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来探索一下牙雕艺术的制作工艺。
在中国传统的牙雕工艺中,最常用的材料就是象牙。
在古代,象牙是非常珍贵的材料,因此牙雕作品往往也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在制作工艺方面,制作者首先需要选好质地细腻的象牙作为原材料,然后用刀尖在象牙上进行细致的雕刻,制作出各种纹样和图案,最后在表面进行打磨和上色,使牙雕作品更加生动细腻。
而在制作者进行雕刻时,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因为象牙本身就非常脆弱,在进行雕刻时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破损,因此需要具备非常高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雕刻经验。
我们来了解一下牙雕艺术的艺术特点。
牙雕作品以细腻、精美、传神著称,它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往往不仅栩栩如生,而且还能够展现出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
故宫里的牙雕
![故宫里的牙雕](https://img.taocdn.com/s3/m/0ece643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f.png)
故宫里的牙雕中国的象牙雕刻历史悠久,传统丰厚,工艺水平亦达至极高境界。
然其生产始终受制于原料之来源,规模较小,加之材质本属有机,容易损坏,故流传至今的作品数量也不多。
降及清时,牙雕进入发展的黄金阶段,不仅宫廷中留下了为数可观的精品,在地方上也出现了以经营牙雕产品为特色的地区和城镇。
贸易范围更远界欧美,令西人为之赞叹。
一、象牙的质地与特性象牙雕刻的原料是象的上颚门齿,主要化学成分为“象牙质”,由磷酸盐和蛋白质等构成。
象牙的颜色有白、黄、淡玫瑰等色调,硬度摩氏2~3,比重1.7~2.0g/cm。
表面无珐琅质覆盖,质地细密,韧性极佳,有柔和的油脂或蜡状光泽。
非洲象和亚洲象的牙齿性状略有区别,非洲象牙大都在1米以上,有的可达2米以上,有白、绿等色,光洁度较好,质地细腻,易生细小龟裂;亚洲象牙长度1米左右,色更白,质较疏松,易变黄。
象牙根部中空,与头骨相连,又称牙管;中部露出口外,占总长1/3左右,为半空心;牙尖1/3实心,是用来雕刻的最佳部分。
在实心部分的横截面可以看到独特的“勒兹纹”结构,又称“旋转引擎纹理线”,俗称“牙纹”。
具体表现为由两组呈十字交叉状的纹理线,以大于115°或小于65°角相交的角度重复织成菱形网格。
牙纹出现在靠边缘的位置,中央的小黑孔则是纵贯象牙的髓腔,称牙心。
旧时往往通过牙心来判断牙材的优劣,只有中央一粒,称“太阳心”,最好;数粒,称“芝麻心”,次之;不规则点线纠缠状,称“糟心”,又下一等。
象牙的性质柔韧致密,硬度适中,易于奏刀,可以进行细致的雕琢,因此不论在我国还是在欧洲等地,都成了制作工艺品的绝佳材料。
二、牙雕工艺历史简述中国使用象牙制作工艺品的历史虽然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但其从骨雕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可能已晚至周。
《周礼?天官?冢宰》载:“五日百工,饬化八材”,郑玄注:“八材,…象日磋,…”磋,即磨治也,《诗?小雅?淇奥》毛传说得更明白:“治骨曰切,象曰磋”,既冠以专名,则可见当时对治牙工艺特殊性认识之深,而牙雕亦应已独立成为一个工艺门类。
试论牙雕艺术的研究继承与创新
![试论牙雕艺术的研究继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c059a0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2.png)
试论牙雕艺术的研究继承与创新一、牙雕艺术的悠久历史牙雕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在古代就已经开始利用动物的牙齿进行雕刻,创造出各种形式的工艺品和艺术品。
在中国,牙雕艺术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代时期就已经有人将玉牙进行雕刻,创造出精美的工艺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牙雕艺术逐渐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二、牙雕艺术的研究继承近年来,牙雕艺术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各种学术机构和艺术团体开始对牙雕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他们通过对古代牙雕艺术的研究,探索其创作技法和艺术特点,为当代牙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一些牙科技术的创新也为牙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现代牙科技术的发展,使得牙医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牙齿修复和美容,为牙雕艺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牙医可以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为牙齿表面进行精密的雕刻,创造出更加细腻和精致的艺术作品。
三、牙雕艺术的艺术风格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牙雕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一些艺术家开始尝试将现代艺术元素融入到牙雕作品中,创造出更加时尚和个性化的作品。
一些艺术家还将牙雕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创造出跨界的艺术作品,为牙雕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四、牙雕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加,牙雕艺术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牙雕艺术将会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牙雕艺术将会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融合不同的文化元素和艺术风格,为人们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2. 创新的艺术技术和手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艺术技术和手法将会不断涌现,为牙雕艺术带来更加精湛和精致的作品,满足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
3. 跨界融合的艺术作品。
未来,牙雕艺术将会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更加紧密的融合,创造出跨界的艺术作品,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艺术体验。
清代艺术瑰宝——牙雕
![清代艺术瑰宝——牙雕](https://img.taocdn.com/s3/m/b6569de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9.png)
清代艺术瑰宝——牙雕
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其光洁、耐用、珍贵勘与宝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之美誉。
在我国诸多工艺美术中,象牙雕刻是具有独特风华的一门。
象牙属于有机质、表面滑润莹澈如玉,纹理细密规则、易受刀,用之雕刻精巧的器物,即成天然与人工斧凿之美的结合。
中国象牙雕历史悠久,始于新石器时代。
当时居住在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喜欢以象牙雕件为装饰品进行陪葬,而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象牙件在各个朝代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辽、金、元、明、清历代都把象牙作为皇家供品,传世的牙雕绝大部分出自明清时期。
可见中国自古就对于象牙雕件非常看重,它的取得往往以野生动物的生命作为代价,难以取材且极富争议。
这也就决定了它的稀有性。
如今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象牙贸易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严格限制。
对于传世的老牙雕件,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艺术品类,在象牙雕刻不断禁止绝唱中,吸引着诸多瞻仰的目光。
清·象牙加彩龙纹雕鼻烟壶。
华夏猛犸牙雕文化历史简述
![华夏猛犸牙雕文化历史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c770805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4.png)
华夏猛犸牙雕文化历史简述源远流长的五千年中华文明中,有着许多工艺美术,一直绽放着它们的光彩,在中国的文化中呈现出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繁荣盛况。
而在这诸多的工艺美术中,象牙雕刻可以说是最耀眼的一张明星片,是具有独特风华的一门。
象牙属于有机质,表面温润光泽如玉,纹理细密规则,容易受刀,用之雕刻精巧的器物,即成天然与人工斧之美的结合。
中国的牙雕文化,已有悠久的历史。
最初的象牙制品只是一种实用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逐渐出现了装饰用品,并成为牙雕工艺的主流。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的牙雕工艺就极其发达,象牙制品成为君王、地位等的象征,被抬上了一个很高的价值位置,后经历汉、唐、宋、元、明代这几个朝代的不断发展,牙雕工艺越发精湛。
到了清代,牙雕工艺走向它的鼎盛时期,牙雕与竹、木、角、金石等小件雕刻一样,成为几案上陈设珍玩,牙雕在生产技术或艺术创造方面都有所发展。
清代的象牙雕刻基本上形成了江南与广东两大艺术的流派,以苏州、广州、中山、珠海等城市的牙雕工艺最具代表性。
另外,象牙雕刻发展到清代,逐步向“小品雕刻”的趋势发展,大件的牙雕制品虽然仍有,但是已经不常见了。
而这些象牙小件多以文人故事、花鸟图案、吉祥题材为装饰,有着浓厚的文人气息。
到了90年代,随着现代象的数量越来越少,人们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提高,一些以出口现代象牙为主的国家开始禁止现代象的捕杀和其牙齿的贸易买卖,我国也颁布了“禁牙令”。
“禁牙令”的出台一度让传统的牙雕工艺陷入了材料不足的困境。
这时,人们就把目光瞄准了已经灭绝的猛犸象,由于不具有杀戮,通过挖掘开采出来的猛犸象牙的贸易没有被禁止,是可以进行合法买卖的。
猛犸象牙开始走向牙雕工艺的舞台,成为当今牙雕的主要材料来源。
另外,匠人们在猛犸象牙上不断的进行创新,牙雕工艺又进一步的得到发展。
相信在未来,以猛犸象牙为主的所创作出的牙雕制品和蕴含其中的牙雕工艺都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传承。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0c602b0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7.png)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牙雕艺术是一种将牙齿作为材料进行雕刻、雕塑的艺术形式。
它起源于上古时代,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牙雕艺术不仅在中国历史悠久,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广泛的影响。
在中国,牙雕艺术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使用骨器、牙齿等做为装饰品。
而随着文明的进步,牙雕艺术也逐渐得到发展。
在商代和西周时期,许多牙雕作品被广泛用于贵族墓葬,用以表达对逝者的尊敬和追念。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牙雕艺术达到了巅峰。
当时一些贵族墓葬出土的牙雕器物,如牙雕饰件、牙雕剑鞘等,工艺精湛,形态优美,富有浓厚的艺术氛围。
这些牙雕作品是当时艺术发展的缩影,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牙雕艺术在唐代继续得到了发展。
当时的牙雕作品以佛教题材为主,其中以在西亚传入的佛陀藐仰坐姿的牙雕像最具代表性。
这些牙雕作品传承了古代艺术的精华,融入了佛教的宗教意义,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到了明清时期,牙雕艺术进入了全盛时期。
这个时期的牙雕作品数量庞大,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丝牙雕,即在牙雕上嵌入金线,使作品更加华丽和精致。
这种工艺不仅需要技巧高超的雕刻技术,还需要艺术家对于形态和线条的敏锐感知。
金丝牙雕是中国传统艺术与金属艺术相结合的杰作,兼具了雕刻和金饰的双重魅力。
除了中国,牙雕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广泛的影响。
南美洲的马雅文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文化、非洲的尼日尔艺术等,都拥有独特的牙雕传统。
这些传统艺术多以动物形象为主题,形态各异,往往富有神秘和原始的氛围。
牙雕艺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制作牙雕作品需要使用动物的牙齿,这导致有些珍稀动物种类的牙齿资源日益减少,使得牙雕艺术的发展受到限制。
牙雕艺术的传承也面临困难,目前能够熟练掌握这一技艺的艺术家越来越少。
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承这一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
牙雕艺术是一种独特而神奇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
苏州牙雕的风格和技法
![苏州牙雕的风格和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3541f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4.png)
苏州牙雕的风格和技法苏州牙雕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起源于南朝宋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而闻名于世,成为苏州地区的传统特色之一。
苏州牙雕的风格独具匠心,以细腻、精湛、典雅而著称。
它常常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为题材,通过雕刻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文的情感。
在设计上,苏州牙雕往往将意象和形式相结合,通过线条和纹样的变化来表现事物的变化和内涵。
在处理细节上,苏州牙雕非常讲究,力求精雕细琢,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精致而生动的效果。
苏州牙雕的技法主要包括雕刻、镂空、透雕、浮雕等。
其中雕刻是苏州牙雕的核心技法,通过刻削和雕琢牙齿来达到雕刻的效果。
雕刻需选取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象牙作为原料,并配以精湛的雕刀手艺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才能塑造出精美的作品。
而镂空则是将象牙雕刻成透雕的效果,使作品看起来更加逼真、生动。
透雕则是在雕刻基础上,将牙齿的一部分切割掉,使雕件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效果。
浮雕则是将雕件的背景部分切割出来,使其凸显出来,从而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
苏州牙雕的工艺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创作经验。
在选择素材时,需要选择纹理清晰、质地坚硬的象牙作为原料。
在雕刻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把握刀法和力度,以避免破坏作品的整体效果。
在创作中,艺术家们需要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对美的敏感,才能塑造出精美的作品。
苏州牙雕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卓越之处。
它以其细腻、精湛、典雅的特点,成为苏州地区的传统特色之一。
无论是在选材上、雕刻上还是在创作上,都需要艺术家们具备丰富的技术和创作经验。
苏州牙雕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成为了艺术品市场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牙雕收藏漫谈
![牙雕收藏漫谈](https://img.taocdn.com/s3/m/594f13c587c24028905fc3cf.png)
艺苑论坛文 刘传军牙雕收藏漫谈[摘 要] 牙雕并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兴产物,但是由于目前对于动物保护的重视性,牙雕的价值开始逐年攀升,牙雕是一种特殊的雕刻技艺,在收藏界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由于目前的“禁牙令”,牙雕收藏也逐渐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关 键 词] 牙雕;收藏;漫谈牙雕在收藏界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由于其材质的特殊性以及其技艺的不同性,近年来在拍卖会上都能见到牙雕的身影,并且最终拍卖出高价,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简单分析目前的牙雕收藏。
一、牙雕的基本概况1.牙雕的起源据考证,牙雕最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新石器时期牙雕的技艺是非常不成熟的,并且由于象牙的硬度问题,因此在新时期时代,人们对于象牙的雕刻是非常简单的。
随着时间的推进,牙雕的技术也在逐步的提高,大约在战国时期,考古学家就已经在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所制成的用品,此时利用象牙的技术大大提高。
从古时候起人们就已经十分喜爱象牙制品了,许多皇亲贵戚都喜爱收藏象牙制品。
牙雕作为一种比较珍贵的收藏品,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象牙雕刻品的收藏价值越来越高。
2.牙雕的收藏价值牙雕的收藏价值是非常巨大的,在收藏界中占有重量级的地位,但是为什么牙雕的收藏价值会这么高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牙雕的原材料索取是十分复杂的,从古时候起,牙雕大部分的原材料就是象牙。
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要取得象牙,首先需要将大象杀死,但是大象的躯体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如果想要杀死大象就需要设置陷阱,更有甚者,会直接将象牙从大象的躯体上割下来,这种行为是十分残忍的,由于象牙取得过程的不易,因此象牙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促使更多偷盗者去猎杀大象,偷取象牙。
随着人们动物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我国已经明令禁止象牙制品出售。
这样一来由于牙雕材料获得困难,牙雕的收藏价值必定又会再次上涨。
2.牙雕的雕刻技艺一般在进行象牙雕刻前,都需要对象牙进行处理,处理的办法就是利用弱酸的酸性,将象牙浸泡在弱酸性的溶液中,目前大部分使用的弱酸性溶液都是醋酸,将象牙进行软化,这样再进行雕刻时就会比较容易和轻松,需要注意的是浸泡不能使用强酸,否则会将完整的象牙毁于一旦。
中国象牙雕刻工艺的历程及发展研究
![中国象牙雕刻工艺的历程及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294706b8f67c1cfbd6b8b4.png)
中国象牙雕刻工艺的历程及发展研究1 中国牙雕工艺的发展历程(1)中国牙雕工艺的历史进程。
中国象牙雕刻历史,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
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经懂得使用阴刻、镂雕,甚至圆雕等技法来创作,后又出现透雕和镶嵌。
商代牙料丰富,象牙雕刻盛行,作品风格华美细腻。
匠人们采用镂刻、彩绘、染色加之镶嵌等技法,使作品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其婀娜多姿与典雅庄重的青铜工艺相映生辉。
西周牙雕沿袭商代,凝厚结实简朴典重又区别于商代的华丽繁密。
它的圆雕器物注重立体感,浮雕器物层次变化比较复杂。
周代的牙雕主要作为饰品装饰在战车、家具、王室贵族的乘舆以及精美的文房用具上。
秦因牙材匮乏,由“就地取材”至“外出觅材”,赖达官贵人的显贵斗富维系,与春秋战国时代的自给自足形成反差。
汉代海上贸易频繁,象牙来源除东南亚、印度之外,还来自非洲。
汉代牙雕以线刻、浅浮雕为主,但也有个别作品采用深浮雕、镂雕手法,造型别致生动,刀法质朴。
唐继隋后,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促进了牙雕艺术的繁荣和题材的开拓。
到宋时皇家有手工作坊-文思院,文思院下专设象牙作坊,每年大量进口象牙,牙雕规模空前。
因城市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宋元之后的象牙雕刻,虽是王榭堂前燕,百姓之家亦可见。
明清牙雕工艺枝叶繁茂,南北两派工匠锻造了中国牙雕史上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辉煌篇章。
“天下熙熙,皆为象牙来,天下攘攘,皆为象牙往!”为其写照。
(2)中国牙雕工艺的地域特征。
广州为南派代表。
广州得通商口岸之便,象牙原料丰足。
以镂空技法独步天下。
镂雕象牙球为其一绝。
象牙球又称“鬼工球”,整块牙料镂空成多层,每层厚薄均匀,转动自如。
1915年巴拿马国际工艺博览会上,日本和中国同时送展象牙球,评委将两个象牙球放进水中煮,结果日本用胶粘合的象牙球遇水而裂,中国象牙球完好无损。
另一绝艺是象牙编织。
在特定溶液中软化象牙后劈成薄片,再打磨编制。
品种有象牙席、宫扇等。
因耗工费时,难度极大,作品价值连城。
北京为北派典范。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dd20f07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b.png)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牙雕艺术在古代的中国也有着重要地位。
据历史记载,早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牙齿进行雕刻。
在古代中国,牙齿常被用来制作官方的礼器和贵族的佩饰。
如今,牙雕艺术已经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牙雕艺术有其独特的刀尖上的神奇之处。
牙齿是一种非常坚硬而致密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使得牙雕艺术家可以创造出非常精细复杂的雕刻作品。
牙齿具有平滑、均匀的质感,使得雕刻出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触感和观感。
牙齿还有一定的半透明性,这使得雕刻出的作品在光线下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更加生动、逼真。
在牙雕艺术中,常见的雕刻主题包括人物形象、动物形象、花鸟和景物等。
牙雕艺术家通过熟练的雕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些主题刻画得栩栩如生。
他们用刀尖精细地雕刻出每一个细节,使作品更加逼真,仿佛动态的场景凝固在了牙齿上。
牙雕艺术的创作过程需要冥思苦想和耐心。
艺术家需要精心选择适合的牙齿。
牙齿的原料可以是象牙、动物牙齿或牙科医疗废物。
然后,艺术家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确定雕刻的主题和造型。
在雕刻过程中,艺术家使用各种雕刻工具,如刀子、针等,修出细腻的线条和纹理。
作品需要经过打磨和上色等后续处理,以使其更加完美。
牙雕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
通过雕刻,艺术家能够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传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和独特的审美观。
牙雕作品所散发出的神奇魅力,使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艺术家的心灵与生命力。
牙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人们了解和支持。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爱好者投身于牙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
一些专门的牙雕艺术展览和赛事也为艺术家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牙雕艺术是一门集创作、工艺和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它通过精湛的雕刻技术和独特的艺术表达,创造出精美绝伦的作品。
牙雕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和神秘性,它使人们能够领略到刀尖上的奇妙世界。
牙雕技艺的历史、现状与传承
![牙雕技艺的历史、现状与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83f0b6cab9d528ea80c7790c.png)
牙雕技艺的历史、现状与传承————————————————————————————————作者:————————————————————————————————日期:牙雕技艺的历史、现状与传承-美术论文牙雕技艺的历史、现状与传承胡建民象牙雕刻工艺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工艺美术品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牙雕制品自诞生以来就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体现出各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审美情趣。
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象牙雕刻艺术,如今面临着物种保护,牙料稀缺,人才流失,绝技难继,传承乏人的局面。
一、中国象牙雕刻工艺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已有牙雕制品,由最初的劳动工具逐渐发展为装饰品、艺术品。
牙雕品在商周战国时期发展较快,以实用和装饰为主。
秦时因牙料匮乏,牙雕制品贵为斗富之物,民间禁用,而达官贵人独享。
至汉代,海上贸易开始有牙料输入,牙雕技艺得以发展,趋于成熟。
唐宋时期经济振兴,文化繁荣,对外贸易频繁,牙料进口增加,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了牙雕艺术成熟和题材的开拓,牙雕制作开始复兴。
明清时代,牙料供给充足,雕刻工匠大批涌现,牙雕技艺进入鼎盛时期,形成南北不同艺术风格,作品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牙雕器物逐渐散向民间。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象牙雕刻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70-80年代是我国牙雕行业的兴盛时期。
众多牙雕设计和制作各具千秋,享誉中外,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缔约国。
1989年,中国政府严格执行《公约》中的各项规定,禁止了象牙原料的进口。
从此,象牙雕刻产品的生产急剧萎缩,艺人们面临无牙可雕的境地,纷纷转业,致使象牙雕刻——这一经过几千年历史传承、巧夺天工的技艺,失去昔日辉煌,遭遇流失和衰落的严重威胁。
2003年,联合国解除了“禁牙令”,这给象牙雕刻业又展现了一线生机。
牙雕的基本常识和历史
![牙雕的基本常识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fb43bb2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b.png)
牙雕的基本常识和历史象牙雕刻的历史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为材料的雕刻工艺及其成品。
牙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一门民间工艺美术。
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其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勘与宝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之美誉。
而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艺术,倍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
中国象牙雕刻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
早在旧石器时代,居住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以象牙雕刻作装饰品而随葬。
《史记•微子世家》已记载:"纣始为象簪。
"辽、金、元、明、清历代帝王都把象牙作为皇家供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为皇宫做象牙制品的作坊,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象牙名作"月曼清游"。
一般而言,象牙雕刻艺术分为人物、动物、花卉及风景四个种类。
其中牙雕人物题材主要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及历史名人。
从类别上可分仕女、罗汉、佛人、武人及历史人物等。
人物画稿一般以白描的手法,表现出人物面部的表情、身体的姿态、衣饰的形状等,有出处的还要着重刻画人物的身份特征,以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牙雕花卉一般以花为主,以鸟、蝶、蜻蜓、青蛙等作陪衬,雕刻具象有牡丹、月季、菊花、玉兰、碧桃、松、竹、梅等,托件整体造型上有花篮、花瓶、竹筒、折扇、假山等,起到了主角与陪衬体很好的搭配作用。
牙雕动物题材主要有林中虎啸、深谷狮吼、雄鸡报晓、鱼跃荷池等等,其中十二生肖在牙雕艺术中占有一定位置。
牙雕中的风景题材一般表现山水、岛屿及日月风云。
嶙峋的山石、斑驳的海岩、滚动变幻的云朵是牙雕艺人尤为喜欢的挥刀具象。
中国象牙雕刻经过数几千年的发展,清代中期陆续形成了若干个相对集中的中心生产地,主要以广州、苏州、北京为代表。
各个中心生产地之间既在题材和形式上保持着各地的风格特色,同时又互相渗透,在技术上有交流。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交通便捷,讯息技术的发展,各地牙雕艺人频繁交往,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各地区的地方牙雕的色彩,一方面在增加,形成了北京、广州、上海、南京四个主要地区,其他还有天津、福州、乐清等地,另一方面他们之间的风格也逐渐的淡化,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南派牙雕的历史渊源及工艺特色
![南派牙雕的历史渊源及工艺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a35f8e8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79.png)
126南派牙雕的历史较为悠久,最远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该项雕刻工艺的特点主要在于其精细的雕工以及色彩搭配,加之原材料的特殊性,使其雕刻品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美。
但由于我们对野生动物保护观念的加强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加之这项雕刻技艺本身的复杂性,使得现在南派牙雕的未来不容乐观,所以,加大宣传力度,并通过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保证牙雕技艺的可传承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南派牙雕的发展历史南派牙雕的历史较为悠久,最远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而到明清时期,其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也逐渐扩大,越来越为人们所知。
而清朝以后,南派牙雕发展达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尤其是在民国以后,无论是从牙雕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还是其市场情况来看,南派牙雕在此时期的发展达到一个顶峰。
有据可依的南派牙雕历史是从1983年在我国佛山地区出土的象牙制品开始的。
1983年,我国考古人员在佛山地区新石器晚期的人类遗址中发现了一个象牙制的饰品,经专业人员鉴定后证实,此物品距今应超过4000多年。
在这件文物出土后不久,在广州地区的西汉越王墓中我们也发现了象牙制的各种器物,这就证实了在秦汉时期,南派牙雕就已经发展的较好。
二、南派牙雕的品种分类及工艺特点(一)品种分类南派牙雕的品种较为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其以镂雕牙球为主要代表。
南派牙雕的产品主要分为三类:首先,南派牙雕作品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欣赏品,主要就包括装饰品、有纪念意义和代表性的作品等,具体的有象牙球、花瓶、山水、人物等;第二类为日用品,主要就是将南派牙雕作为装饰,体现在日用品上。
具体的有折扇、筷子、图章等;第三类就是首饰,南派牙雕的首饰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象牙本身为材料的首饰,另一种是牙雕作为装饰,镶嵌在原本的首饰上。
南派牙雕的首饰主要有项链、手镯等。
另外,按照雕刻技艺,南派牙雕又可分为雕刻、镶嵌、编制三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其中雕刻的形式最多,并且雕刻中的镂雕最为常见。
这主要与广州潮湿的气候有关。
牙雕技法的历史介绍
![牙雕技法的历史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c8e26b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c.png)
牙雕技法的历史介绍关于牙雕技法的历史介绍关于牙雕技法的历史介绍1牙雕技艺传承事大为落实党的十八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导精神,本报推出“美丽中国,非遗北京”系列报道,记者以“走转改”的方式。
深入到北京的众多非遗项目中,实地采访,充分报道,从一个侧面向广大读者真实展现北京丰富悠久的文化传承,体现首都的文化魅力。
报道共分30期,陆续推出。
象牙雕刻,对老百姓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
当今很多非遗传统技艺都需要人为保护,也许是因为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传统技艺被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以后,产品没有了市场,精巧而复杂的技艺逐渐无人问津,导致濒临失传。
但是象牙雕刻并不是这样,在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xx年这近20年时间里,国际组织全面禁止象牙贸易,象牙雕刻像被人掐住喉咙一样快速衰退。
后来我国成为国际组织允许的象牙贸易国,我们的象牙雕刻重燃香火。
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象牙雕刻厂董事长肖广义先生以及一位区级牙雕传承人栾燕军师傅,讲述了关于牙雕的那些事儿。
关于牙雕技法的历史介绍2概说北京牙雕工艺北京象牙雕刻工艺指的`是在北京地区形成的、历史悠久的以象牙为雕刻材料的传统技艺。
考古材料表明,北京象牙雕刻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20xx多年前。
辽、金、元、明、清均建都北京,帝王们也都把象牙列为皇家贡品,从外地来的优秀工匠与北京当地的象牙工匠不断的切磋,经过不同风格和不同文化背景几百年的磨合沉淀,形成了北京象牙雕刻工艺精致考究的独特风貌。
近现代的北京牙雕工艺主要以杨士惠及其传派的创作为代表。
象牙雕刻的工序主要包括:设计、凿活、铲活、磨活、配座等工艺。
北京象牙雕刻工艺表现题材广泛,技艺高难,且因牙材的使用而具有高洁的美感,是中国特种工艺美术的一部分,也是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内容。
其技艺的传承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教给自己的后代和徒弟,具有历史线索清晰,传承有序的特点。
北京牙雕工艺曾多次代表中国在国际上参加各种重要的展览,并被作为国礼馈赠国际友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雕历史概述
清代晚期以来的地区牙雕
中国象牙雕刻经过数几千年的发展,清代中期陆续形成了若干个相对集中的中心生产地,主要以广州、苏州、北京为代表。
各个中心生产地之间既在题材和形式上保持着各地的风格特色,同时又互相渗透,在技术上有交流。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交通便捷,讯息技术的发展,各地牙雕艺人频繁交往,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各地方牙雕的色彩,一方面在增加,形成了北京、广州、上海、南京四个主要地区,其他还有天津、福州、乐清等地,另一方面,其风格也逐渐淡化,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精细工整,玲珑剔透的广州牙雕
广东牙雕,以广州为代表,故称之广州牙雕。
广州牙雕工艺有悠久的历史,富有装饰性,素以精细工整、玲珑剔透而闻名于世。
广州地处南方沿海,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质地细腻的象牙精雕细刻,层层雕镂,而作品又不易脆裂。
所以,广州地区的象牙雕刻工艺,早在秦代就已经开始,至晋代还出现了象牙编织的精湛工艺,据“晋书”记载:“车永为广州刺史,永子溢多,使工作象牙簟”。
清康熙海禁以后,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惟一港口,使得东南亚等地的象牙大量输入广州,这种得天独厚的地位,为牙雕工艺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广东牙雕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其工艺远远超过了其他地方,成为全国之冠。
正如岭南画家在绘画史上的地位一样,粤派牙雕在清代牙雕艺坛上也是别具一格的。
据“广州通志”载:“谚曰:苏州样,广州匠。
香犀、象、蜃、玳瑁、竹、木、藤、锡诸器俱甲天下。
”从传世广东牙雕之多,技艺之精,做工之繁,可窥其规模远远超过苏、宁、嘉、杭等地的牙雕行业。
从清代广东牙雕这个侧面可以充分说明:广东工艺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而有别于内廷、北京及苏、宁、扬、杭的工艺美术的艺术格调。
这时已不是“苏州样,广州匠”,而是“广州样”向全国扩散了。
牙雕工艺更是如此。
从“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活计清档”的记载来看,至迟从雍正年间(1723—1735)起至咸丰年间(1851—1861)为止,在这百几十年中,广东始终为内廷提供牙匠。
在造办处多则六名,少则两名,留下了陈祖章、李裔唐、萧汉振、黄振效,杨维占、陈观泉、司徒胜、黄兆、李爵禄、杨有庆、杨秀、陈琛、莫成纪、杨志、黄庆等十五位牙雕匠师的名字。
广州牙雕又称南派牙雕,制作着重雕工,并讲究牙料的漂白和色彩装饰,作品多以牙质莹润,精镂细刻见长,玲珑精巧,华丽美观。
按工艺技法,广州牙雕有雕刻、镶嵌和编织三大类。
雕刻多采用阴刻、隐起、
起突、镂雕、茜色。
而最擅镂雕,这与广州独特的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广州气候温暖湿润,象牙不易脆裂,宜与制作钻镂、透雕的作品,再加上原先的工艺水平,镂雕逐渐成为广州牙雕工艺最具特色的技艺。
牙片可以做到薄如纸,呈办透明状,镂空玲珑剔透,雕镌细如游丝。
广州牙雕茜色极为娇艳富丽,并吸收了西方明暗法,以增强物象的立体感。
但是,茜色也掩盖了象牙质地之美感,这是它的弱点。
植物图案中吸收了西方巴洛克的影响,采用莨苕科植物之叶状纹、贝壳纹以及写实的折枝花卉。
广州牙雕,最著名的就是象牙球,象牙球源于宋代,明人曹昭“格古要论”记载:球雕三层。
清人高士奇在“高江村集”中说自己,“曾入大内,见一象牙球,周身百孔,凡九层,亦有七层,五层者,以金钗自孔中拔之,圆转活动,层层相似。
”稍后清乾隆年间任启淑“水曹清暇录”亦记有他在北京琉璃厂见一鬼球,“对心四寸许,牙色微黄,共十三层,以银针拨之,层层可转。
”至嘉庆年间,广州牙雕艺人翁五章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镂雕多层可以转动的牙球,成为广州近代象牙球镂雕工艺的创始人,经过翁家四代的苦心钻研,到翁荣标时,已能雕球45层之多,成为广州牙雕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奇葩。
广州象牙球形状犹如一只圆皮球,球面雕刻的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
球体是由一层接一层的套球组成,多层镂空,玲珑精巧,每个套球的厚度约2毫米,层与层之间的空隙比头发丝大不了多少,十分精密,用手轻轻触动,可以自由的向各个方向旋转。
每层的层壁琢满空心花纹图案,结成鱼网似的外形,可谓花团锦簇。
1915年夏天,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世界首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广州艺人翁昭制作的26层牙球参展,当时日本也有一个32层牙球参展,由于二球直径相仿,日本牙球比中国牙球多6层,都以为日本人会捧走金奖。
这时中国代表建议对二个牙球用沸水浸泡,结果日本牙球因是拼接粘合的,就分崩离析了,而翁昭用整块象牙所雕的26层牙球却安然无恙,获得了博览会特等金质奖章,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象牙球挑选必须掌握三点:
1、象牙球的层数当然是越多越好,由于象牙原料直径的限制,35层以上的牙球已属难得。
目前牙球的最高层数已达50余层。
2、必须先坐下来,平心静气,以细棒拨孔使每一层的球慢慢转动,仔细的检查每一层花纹是否刻坏或破碎。
刻坏或破碎,在艺术和价值上都要大打折扣。
3、牙球通常都是带球座的,要挑选那些球座和球浑然一体,艺术上彼此烘托、映照的作品。
广州牙雕除了象牙球之外还有“蟹篓”“画舫”等,“蟹篓”是将一块
象牙镂空成一件通体玲珑的蟹篓,篓里的螃蟹造型生动,姿态各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同时出现的还有鸡笼,在艺术上他们应是一个类型。
“牙灯”早期的造型比较简单,多为顶立式,和瓷器中的薄胎皮灯相仿佛,后来牙雕艺人们把牙灯的雕刻与人物故事结合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型雕刻“宝莲灯”,牙雕艺人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把宝莲灯演变成一盏玲珑通透、子母结合的大型走马灯,外面刻有几组莲花形状的浮雕图案,内层的转桶雕有“初会”和“劈山救母”两幅代表故事的图画。
“画舫”属于通雕艺术,它是在造型简单的“紫洞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当然,也受到明清两代“核雕”的影响。
画舫一般有几个层面,最多可达11层,每层都雕有房间、走廊、栏杆、大小门窗,其中大部分的门窗都可开闭,有的楼面还摆设家具等,各层中还雕刻有各种人物,神态各异,总的布局美丽如画。
此外,广州牙雕还有象牙和多种材料的镶嵌物和插挂屏等陈设。
牙蔑编织品也是广州象牙雕刻的特产,除了制造牙席、牙垫之外,还制造牙扇。
为适应外销需要,广州牙雕趋向写实,且吸收了大卷叶、写实花卉等外国图案的长处,又以染色、螺旋状的连接部件为特色。
广州牙雕整体而言布局热闹,喜繁花似锦,不留空白,刀法见棱见角,不够圆润,磨工上略显粗糙。
故光泽不足,细腻的质地不能充分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