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行》《拟行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后半部分,主人公由犹豫、反复到下定 最后的决心。诗中异常真实地表现出主人 公决绝而无反顾。妻子牵衣哭劝是对主人 公这不顾一切的行动的戏剧性烘托。 • 主人公这样回答他的妻子:“咄!行! 我去为迟!”两个单字句,一个四字句, 短促有力,声情毕肖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决 难回转,他是就要去拚命了 “白发”一句, 可能是汉代的俗语,意思大概如今天说的 “谁知还能活几天”。表明主人公把这罪 恶的人生看穿了。
• •
这首诗反映的仕途失意与坎坷。 全诗分三层。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 涯中倍受摧抑的悲愤心情。一上来先刻画 愤激的神态,从“不能食”、“拔剑击 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结的行 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 接着便叙说愤激的内容,从“蹀躞”、 “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了自己 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 再联想到生命短促、岁月不居,更叫人心 焦神躁,急迫难忍。
• • • • •
②诗中主人公悲愤之下,采取了什么行动? ⑤主人公的最后行动说明了什么? ⑥请你概括这首诗的意思。 答:②“拔剑东门去”准备铤而走险; ⑤表现了劳动人民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勇 于反抗的精神; • ⑥这首民歌描写了一位丈夫因家庭生活濒 临绝境而被迫走上反抗道路的过程。 •
•
拟行路难(其六) • 南北朝 鲍照 •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
译文: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 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 望京城。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 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残余的 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 得如同白练。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 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我 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 办的欢乐宴会。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 怅不已泪落如雪珠。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 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南北朝 谢朓 •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 ①还望:回头眺望。京邑:指南齐都城建 康,即今南京市。②灞涘望长安:灞,水 名。河阳:故城在今河南孟县西。京县: 指西晋都城洛阳。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 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③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 彩绚丽”的意思。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 脊。甍:屋脊。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 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 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 ④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澄江:清 澈的江水。练:洁白的绸子。两句意为: 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⑤喧鸟 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覆:盖。杂英: 各色的花。甸:郊野。⑥方:将。滞淫: 久留。淹留。怀:想念。⑦佳期:指归来 的日期。怅:惆怅。霰:雪珠。两句意为: 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 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⑧鬒:黑 发。变:这里指变白。两句意为:怀着望 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
《东门行》《拟行路难》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016.12.9
•
《东门行》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描写 的是一个城市下层平民在无衣无食的绝境 中为极端穷困所迫,不得不拔剑而起,走 上反抗道路的故事,是汉代乐府民歌中思 想最激烈,斗争性最强的一篇作品。 • 此诗在句法上变化自如,随内容而定, 尤其是夫妇的对话,长短不一,参差不齐, 妻子的委曲哀怨,丈夫的急迫愤怒,活脱 脱地画出了两人对话时的声音和形象。
•
《东门行》描绘了一幅凄惨又壮丽的画 面。主人公走出家门,不想回家,可是妻 子儿女又难以割舍。一进屋门,家徒四壁, 生活无望,又拔剑出门,妻子生怕出事, 一边哭泣一边劝阻,但主人公仍感到无路 可走,终于挥衣而去。
•
诗的前六句写主人公要去“为非”的原 因。 • 通过主人公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叙,把主 人公推向矛盾的顶点。诗中入情入理地写 出此君之所以走上这样一条反抗的道路, 乃是为贫穷所逼。
东门行 •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 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 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 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 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 久居。”
•
•
刚才出东门的时候,就不想着再回来了。回 到家进门惆怅悲愁。米罐里没有多少粮食,回过 头看衣架上没有衣服。拔剑出东门,孩子的母亲 牵着衣服哭泣说:“别人家只希望富贵,我情愿 和你吃粥。在上有青天。在下有年幼的孩子。你 现在这样做不对!”丈夫说:“你不要管!我去 了!我已走得太晚了!我已见白发脱落了,这种 苦日子谁知还能够活几天?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一首五言古诗, 抒写诗人登上三山时遥望京城和大江美景 引起的思乡之情。
• (2)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景?
• 参考答案: • (1)动静结合。静景:夕阳、澄江、杂英 等。动景:喧闹的小鸟。 • (2)调动多种感观。既描写绚丽的色彩, 也描写美妙的声音。 • (3)运用比喻。余霞像彩霞,澄江像白练。 •
•
这首诗写一个男子因饥寒交迫,无法养 活妻儿,便毅然拒绝妻子的劝阻,悲愤交 加地出东门铤而走险的情景。表现了汉代 人民自发的反抗精神。诗中写别妻的悲愤 场面,生动逼真,对话传神,人物形象栩 栩如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 在简短的对话中,丈夫与妻子的性格表 现得十分鲜明,丈夫是刚勇猛烈,义无反 顾,妻子则淳朴真挚,软弱安分。
•
•
中间六句是个转折。退一步着想, 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不如丢开自 己的志向,罢官回家休息,还得与亲人朝 夕团聚,共叙天伦之乐。于是适当铺写了 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虽则寥寥几笔,却 见得情趣盎然,跟前述官场生活的苦厄与 不自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
•
结末两句: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 以自嘲自解,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现象, 而是自古皆然,连大圣大贤在所不免。 • 于是诗篇的主旨便由抒写个人失意情 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 的高度。 • “孤且直”三个字,具体点明了像作者一 类的志士才人坎坷凛冽、抱恨终身的社会 根源。
东门行⑴ • 出东门,不顾归⑵。来入门⑶,怅 欲悲⑷。盎中无斗米储⑸,还视架上 无悬衣⑹。拔剑东门去⑺,舍中儿母 牵衣啼⑻:“他家但愿富贵⑼,贱妾 与君共哺糜⑽。上用仓浪天故⑾,下 当用此黄口儿⑿。今非⒀!”“咄⒁! 行⒂!吾去为迟⒃!白发时下难久居 ⒄。”
•
•
⑴东门行:东门:主人公所居之处的东城 门。⑵顾:念。不顾归,决然前往,不考虑归 来不归来的问题。⑶来入门:去而复返,回转 家门。⑷怅:惆怅失意。⑸盎(àng):大腹 小口的陶器。⑹还视:回头看。架:衣架。⑺ “拔剑”句:主人公看到家中无衣无食,拔剑 再去东门。⑻儿母:孩子的母亲,主人公的妻 子。⑼他家:别人家。⑽哺糜(bǔmí):吃粥。 ⑾用:为了。仓浪天:即苍天、青天。仓浪, 青色。 ⑿黄口儿:指幼儿。⒀今非:现在的 这种冒险行为不对头。⒁咄(duō):拒绝妻 子的劝告而发出的呵叱声。⒂行:走啦!⒃吾 去为迟:我已经去晚啦!⒄下:脱落。这句说: 我头上常脱落白发,这苦日子难以久挨下去。
• ①案:一种放食器的小几。②会:能。这句是说一个人生 在世上能有多久呢?③安能:怎能。蹀躞(diéxiè):小 步行走的样子。④弄儿:逗小孩。戏:玩耍。⑤孤且直: 孤高并且耿直。
•
拟行路难(其六) • 南北朝 鲍照 •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 8、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对案不 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画面。(2 分) 答:我悲愤郁闷,面对桌上的酒菜,难以 下咽,独自叹息,忍无可忍,只好拔剑挥 舞来解气。(意对即可)
• 9、最后“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 直!”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联系全诗, 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3分) • 答:直抒胸臆(直接抒情)(1分) • 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摧残人才的鞕挞 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之情。
• 对着席案上的美食却难以下咽,拔出宝剑对柱挥舞发出 长长的叹息。大丈夫一辈子能有多长时间,怎么能小步走路 的失意丧气?放弃官衔辞职离开,回到家中休养生息。早上 出家门与家人道别,傍晚回家依然在亲人身边。在床前与孩 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生活 得贫贱,更何况我这样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
• (3)文章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 参考答案: • 表达对京城的留恋,景色越好,越舍不 得离开。下文自然转入对思念之情的抒发。 •
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