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临床观察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学调查分析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学调查分析目的调查分析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学分布情况。
方法选择我社区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9种中医体质诊断标准》中的统一调查表对本组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
观察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及不同年龄阶段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和质52例(57.78%)>气虚质12例(13.33%)>阳虚质8例(8.89%)>淤血质5例(5.56%)>阴虚质4例(4.44%)>气郁质3例(3.33%)>痰湿质3例(3.33%)>特禀质3例(3.33%)>湿热质(0)。
40~岁年龄段患者痰湿质、特禀质比率较高(P<0.05);50~岁年龄段患者阳虚质比率较高(P<0.05);50~歲年龄段患者气郁质比率较高(P <0.05);70~岁年龄段患者淤血质比率较高(P<0.05)。
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居多,且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体质类型有一定的差异。
标签: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学;调查高血压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心脑血管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日趋上升,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因素。
中医体质学在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辨体,探讨高血压病与中医体质分型的相关性,对促进患者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以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社区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患者的中医体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社区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1]。
其中,男38例,女42例。
年龄45~76岁,平均(60.5±5.5)岁。
高血压性脑卒中758例患者的脉压差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探讨
高血压性脑卒中758例患者的脉压差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探讨向成斌;刘德桓;陈文鑫【摘要】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不同的脉压差与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脉压差与中医证型之间的规律.方法:按标准对758例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并按脉压<60mmHg、60~75mmHg、>75mmHg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析比较各组中医证候分型的分布规律.结果:高血压性脑卒中的临床证型非常复杂,以两证组合三证及以上组合占多数.临床上不同的脉压,出现的中医临床证候数量也不相同,脉压越大出现的证型越多.不同的证型在脉压的大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脉压越大,其高危率、极高危率越大.结论:阴虚风动证和风痰瘀阻证是高血压性脑卒中的主要证型.【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0(005)001【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脑卒中;高血压;脉压差;中医证型【作者】向成斌;刘德桓;陈文鑫【作者单位】国立华侨大学医院,福建省泉州市华桥大学中区,362000;福建中医学院附属泉州市中医院;泉州市医药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直接的、持续的、并且是独立的[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中老年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患者中,脉压(PP)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和高危标志,其预测作用甚至大于收缩压和舒张压[2-5]。
由于脑卒中的发生与高血压程度、持续时间及 PP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中药防治脑卒中应放在调整脏腑功能、平秘阴阳,以冀从根本上解除高血压病发生和发展的内在原因,从而使血压降低,促使心、脑、肾、血管病理改变得以恢复,减少靶器官的损害,而对高血压性脑卒中中医证侯学的研究则是该环节的关键点。
本课题拟通过对不同脉压的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从而为中医药预防治疗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提供一定的理论与临证指导。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初探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初探李寅;艾静;汤峥冬;沈卫东【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体质与诊断分级、血压、体重指数(BMI)、降压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及所辖3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慢病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353例,按照《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分型,分析各型患者高血压病分级、血压水平、BMI、药物降压效果.结果 353例中医体质分型以痰湿质83例(23.51%)、气虚质78例(22.10%)、平和质68例(19.26%)和瘀血质53例(15.01%)为主.气虚质与平和质患者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患者舒张压与其他体质类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中医体质分型患者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湿质、阳虚质患者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湿热质患者血压达标率与其他体质类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体质以痰湿质、气虚质为主,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通过调整体质类型,对强化高血压病二级预防有积极意义.【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7(030)007【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高血压;慢病管理;医学,中国传统;中医体质【作者】李寅;艾静;汤峥冬;沈卫东【作者单位】201203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201203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特色诊疗中心;201203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201203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患病人数约1.6亿,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3]。
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中医常见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中医常见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恢复期)中医的常见症状体征及辩证分型,从发病机制方面入手研究,为中医预防治疗老年性脑梗死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收集老年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病患的临床病例、Logistic回归分析、x2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中医方面症状体征,运用中医理论初步探讨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病机制及其证候规律。
结果肢体麻木、眩晕、神疲、五心烦热、、口干、懒动懒言、盗汗、失眠、便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以五心烦热为突出表现多次出现在高血压病脑梗死组中,相关程度高;风痰火亢证、风痰瘀阻证、阴虚风动证所占比例较大;而舌脉以暗红舌、红舌、黄腻苔,弦滑脉为主。
结论老年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恢复期)的病因病机以“血脉损伤”为切入点,使中西医在有关脑梗死的病因认识上,“血脉损伤,脑脉痹塞”的理论达到共识,为脑梗死的防治提出新思路。
标签:老年;高血压病;脑梗死;证候分析脑梗死为临床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
有研究表明年龄本身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1-4],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该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
因此老年性脑梗死的防治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研究提示[5]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脉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有关。
本研究通过收集2010年9月~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老年病科门诊及病房脑梗死恢复期老年患者153例,总结归纳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老年患者的常见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药在防治脑梗死方面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0年9月~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老年病科门诊及病房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脑梗死恢复期的西医诊断标准。
共采集病例153例。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1.3 纳入标准(1)符合恢复期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年龄60~80岁之间;(3)首诊患者;(4)门诊与病房不重复收录;(5)知情同意者。
脑梗死180例临床分析
脑梗死18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
方法:对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对其临床表现、心脏彩超、影像学、危险因素、颈部血管彩超、DSA检查、化验室检查进行分析,并采用依达拉奉30mg+NS 100ml 静滴,2次/日;疏血通6ml+NS 250ml静滴治疗。
结果:基本治愈49例(27.2%),显著进步73例(40.6%),进步45例(25.0%),总有效率92.7%。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饮酒、吸烟、肥胖,是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头颅MRI检和彩超检查是诊断脑梗死的主要依据之一。
结论:脑梗死患者的主要病因是脉粥样硬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和减少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梗死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脑局部组织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软化、坏死而造成的【sup】[1]【/sup】。
致残率和死亡率高【sup】[2]【/sup】,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家庭幸福。
为探讨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病因和治疗效果,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80例,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脑梗死患者77例,男47例,女30例;年龄37~81岁,平均63.3岁。
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0诊断标准,症状:偏瘫46例,失语18例,头痛15例,呕吐22例,感觉障碍者17例,意识障碍11例。
患者入院后发放患者病因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体重、饮食情况、嗜好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饮酒、吸烟等内容。
影像学检查情况:头颅MRI检查发现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脑叶18例,丘脑8例,脑干9例,小脑1例,放射冠区35例,头颅MRA示有脑血管狭窄30例,其中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或椎-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闭塞21例,余为深穿支、小血管闭塞。
DSA检查24例,发现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或椎-基底动脉闭塞重度狭窄8例,动静脉瘘2例,Moyamoya病2例,动脉瘤2例,血管畸形2例,粥樣硬化斑8例。
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血压各参数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t i g a t e d wi t h he t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o f” TCM c o n s t i t u t i o n s c a l e ” , a l l p a r a me t e r s o f b l o o d p r e s s re u f s u c h a s s y s t o l i c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S B P ) , d i a s t o l i c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D B P ) , me a n a t r e i r a l p r e s s u r e( MB P ) , a n d p u l s e p r e s s u r e( P P ) ] i n he t p a ・
p r e s s u r e o f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p a t i e n t s c o mp l i c a t e d wi t h s  ̄ o k e a t r e c o v e r y s t a g e . Me ho t d s : A1 1 1 2 0 i n p a t i e n t s we r e i n v e s —
2 2 例, 脑 出血 3 6例 。
了疾病的发生、 发展与转归。 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 并 发 脑卒 中恢 复期 患 者体 质 进 行 调查 , 探 讨 血 压 各参数 ( S B P 、 D B P 、 P P 、 M A P ) 与 中医 体 质 的 相 关 性 。 对象与方法 l 1 . 1 研 究对 象 选 取 2 0 1 2年 1 0月 至 2 0 1 3年 8 月甘 肃省 临洮 县人 民医 院高 血压 并 发脑 卒 中恢复
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研究
4 0 3例脑梗 死 恢 复期 病例 包 含 了全 部 9种 体质 类
1 . 2 研 究 方 法 采 用 横 断 面 调 查 。经 预 调 查 后 , 于
2 0 1 4年 3月 至 2 0 1 4年 5月在 山东 省 中 医院 、潍 坊 市
型 .按 照 例数 由 多到 少 依 次 为 气 虚 质> 痰湿质> 血 瘀 质> 阴虚 质> 气 郁质 > 平 和质> 阳虚质 > 湿热 质 > 特禀 质 。 王琦等[ ] 对 中 国一 般 人 群 中 医体 质 流 行 病 学 调查 , 平 和质 占 3 2 . 1 4 %, 偏 颇 体 质 依 次 为 气 虚质 ( 1 3 . 4 2 %) 、 湿 热质 ( 9 . 0 8 %) 、 阳虚 质 ( 9 . 0 4 %) 、 阴虚 质 ( 8 . 2 7 %) 、 瘀 血 质( 8 . 1 0 %) 、 气郁质 ( 7 . 6 6 %) 、 痰湿质 ( 7 . 3 2 %) 、 特 禀 质 ( 4 . 9 7 %) 。可 见 , 一 般 人群 与脑梗 死恢 复期 人群 体 质分
等 方面分 布 有 明显 差 异 ( 均 P< O . 0 5 ) , 在 嗜酒 和 喜食 辛
辣 炙I 博 方 面 分布差 异 无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3 讨 论
呆、 精 神 障碍 等 , 不能 完成 全部 调查 内容 者 ; 脑 出血 、 脑
栓塞 、 脑 肿瘤 等其 他导 致 神经 功能 缺损 的疾 病者 ; 体 质 类型为“ 倾 向是 ” 和“ 否” 者; 不愿 参 与此 次调 查者 。
者; 无 意识 障碍 、 失语、 痴呆、 精 神 障碍 等 , 能完 成 全部 调 查 内容 :体 质类 型 判定 为平 和质 或某 一偏 颇体 质 的 患者 ; 自愿接 受本 次调 查 并知情 同意 ; 研 究方 案 经试 验 负责 单位 伦理 委 员会 批准 。 4 ) 排除 标准 : 符合 上 述 中西
中医体质综合调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中医体质综合调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成都市锦欣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医体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本院的高血压病人186例,观察中医体质分布情况,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实验室指标,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等血管功能指标,观察高血压分级和心血管危险分层情况。
结果186例病人中,中医体质构成以偏颇体质为主,为142例(76.3%),偏颇体质中以痰湿质最多,共35例,且老年高血压组痰湿质占比高于中青年高血压组(P<0.05)。
高血压3级及心血管风险分层为很高危病人痰湿质比例最高,分别占23.2%、21.2%。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病人以痰湿质最多,占57.1%。
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及左侧颈动脉IMT是痰湿质的危险因素。
有无痰湿质高血压病人体质指数、左侧颈动脉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血压病人中医体质构成以偏颇体质为主,其中痰湿质比例最高。
痰湿质与年龄、高血压分级、心血管危险分层、BMI、左侧颈动脉IMT、脑卒中有关。
关键词:中医体质综合调理;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引言高血压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合理足量的3种或3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在内)治疗1个月后血压仍未达标,或者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有效控制的一类高血压。
它是高血压治疗中的难点,血压控制不良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从而增加临床血管事件发生的几率。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个体体质密切相关,且体质受到先天遗传、后天生活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生活方式的影响,导致个体体质的特异性,人群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了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程度及病理发展趋势。
本研究通过研究RH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特点,以期为临床应用中医体质防控RH提供参考,现将结果记录分析如下。
1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治疗临床观察
1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治疗临床观察目的观察中医治疗1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100例身患高血压的患者开展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得以确诊,且符合临床中具体诊断标准内容。
结果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之后,血压出现了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针对临床中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而言,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后血压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高血压症状会得到有效缓解,患者血压会下降至正常标准,此方法可在临床不断推广。
标签:高血压;中医治疗;临床观察在临床各类型常见疾病与多发病当中,高血压最为常见,高血压主要是指患者在静息状态之下舒张压与收缩压出现的增高或降低的现象。
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动脉压的不断升高,这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全身性疾病,患者的类型主要包括有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目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不断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出现了明显增多,且很多患者在患上高血压之后很容易出现脑卒中等严重疾病,这就给患者的个人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我院选择中医方法进行辨证治疗,现根据具体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慢性疾病患者当中选择100例身患高血压的患者开展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血压测量及相关检查后得以确診,且符合临床中具体诊断标准内容。
我院在此次研究中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精神状况不稳定等患者。
在所选择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有54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年龄最小37岁,最大为82岁,患者的病程为2—15年。
1.2 方法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中医治疗,主要方法如下(1)肝火上炎证肝火上炎证的高血压患者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头部疼痛、耳鸣、烦躁、易怒、身体肥胖等,患者脉弦有力且存在尿赤便干的症状,所以,对这类患者的治疗主要应当以泻火清肝为主。
我院为此类患者选择龙胆泻肝汤,方剂为:柴胡10 g、龙胆草10 g、栀子10 g、车前仁12 g、泽泻12 g、赤芍15 g、当归15 g、生地15 g。
180例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分析
料提示在 观察 组发 生率较对照组为高 ,说 明青 年高血压病 的发
生 除 了家 族 史 外 , 多存 在 可 改 变 的环 境 因 素 。 5 .%( 010 中 ⑤ 00 9 /8 )
2 结 果
5 0例 高 血 压 患 者 中青 年 高 血 压 患 者 10例 ( 察 组 )年 龄 2 8 观 , 2 5 3~ 9岁 , 中位 年 龄 4 . ; 年 高 血 压 患 者 3 0例 ( 照 组 ) 55岁 老 4 对 ,
平高有关 , 雌激 素通过调 节体 内脂 肪代谢 , 抑制血 小板聚集 , 抑
12 . 方 法
将 中青年 ( 年龄 <6 0岁 ) 高血压 患者作为 观察组 , 年龄 ≥6 0 岁 的老 年人作为 对照组 , 比较 两组患者 在性别 、 血压家族 史 、 高 病 因、 危险 因素( 吸烟 、 饮酒 、 高盐 饮食 、 运动 缺乏 、 肥胖 、 精神 过 度紧张 )临床症状 、 、 代谢紊乱( 糖代 谢异常 、 胰岛素抵抗 及血脂 、 血尿酸异常等 )血压水平 、 、 心率 、 血压分级分期 、 降压药 物种类 、 治疗依从性等 ( 采用 Mo sy问卷_ i fk 2 】 评价高血压服药依从性 方面 )
21 0 0年 9月第 4 8卷第 2 5期
・
预 防 医学 ・
1 例中 年高血压的 特点分 8 0 青 临床 析
张 海 菊
( 江省龙泉市人 民医院心 内科 , 浙 浙江龙泉 3 30 ) 2 7 0 [ 要】目的 探讨 中青年高血压 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摘 0 8年 l 1 月 5 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 ~2 2 结果 5 0例 2 高血压患者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 10例 , 8 老年高血压患者 3 0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 中男性 、 4例 高血压家族史 、 继发性 高血压 、 无临床症状 、 险因素 比例高 ; 危 收缩压舒张压均 高 ; 代谢紊乱少 、 降压药物种类少 ; 心率快 ; 12级及低 、 以 、 中危 高血 压多见 ; 治疗依从性差( <00 ) P . 。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病具 有 自身临床特点 , 5 应定期检查 , 改变不 良生活方式 , 保持 良好 的心态 , 积极 纠正代谢异常 , 结合病情 、 理生理改变 、 病 药物不 良反应等考虑药物治疗 , 改善治疗顺应性 。
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及与相关体检指标的关系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54期 205 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及与相关体检指标的关系张晓慧(涉县医院,河北 邯郸)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及与相关体检指标的关系。
方法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并选择同期体检正常的10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并总结其与肾功能、心电图等之间的关系。
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均以气虚质、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四种体质为主。
高血压患者中气虚质、平和质者心电图异常比例较高,痰湿质、湿热质患者肾功能异常比例较高,差异明显(P<0.05)。
结论高血压患者以气虚质、平和质及痰湿质、湿热质为主,且不同体质者心电图及肾功能指标存在明显不同。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相关体检指标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4.133本文引用格式:张晓慧.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及与相关体检指标的关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205-206.0 引言高血压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患病人数极多,且致残致死率均较高,威胁到国民生命健康[1]。
所谓体质指的是在生命过程中以先天遗传、后天获得的为基础而表现的生理功能、形态结构、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性特质,这在多数情况下决定了机体对某类疾病的易患性和病变倾向性[2]。
对高血压患者判断其中医体质、给予中医干预和调理,能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3]。
现就我院1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并选择同期体检正常的100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40~60岁,平均(54.8±0.2)岁;高血压病程2~8年,平均(5.2±0.6)年。
脑梗塞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研究进展
Re s e a r c h Pr og r e s s on Di s t r i b u t i on o f T CM Co n s t i t u t i on o f Ce r e b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WA N G L i d o n g , QI A N S h u n b i n , Y I N G J i a h u i , H O N G F a n g , Z H A NG Ho n g y i n g , L U Yo n g c a i
“ 治 未病 ”提 供 新 的研 究思路 和 方 向。 关键 词 :中医体质 ;脑 梗 塞 ;中风 ;综述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6 . 2 3 0 6 6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6 ) 一 2 3 — 0 1 4 5 — 0 3
Abs t r a c t : I n t h e pr e s e n t pa pe r ,t h e a ut h o r s r e v i e we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TCM c o n s t i t u t i o n o f c e r e b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I t i s c o ns i d e r e d t h a t s u s c e pt i b i l i t y o f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i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i f f e r e n t a mo ng t y p e s o f T CM c o n s t i t ut i o n .I t i s o f g r e a t s i g n i ic f a n c e t o g u i d e e l i n i ~ c l a p r a c t i c e a nd i mp r o v e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 a s we l l a s p r o v i d e t h o ug h t s a n d di r e c t i o ns f o r p r e v e n t i v e t r e a t me n t o f d i s e a s e v i a f u r t h e r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180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180例临床体会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压病的180例患者资料。
结果: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6.1%,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异常者较少。
3例有头晕症状,1例有咳嗽症状,但均坚持完成治疗。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不良反应较少。
标签:中西医;高血压;疗效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不断上升,呈低龄化发展趋势[1]。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的优点[2]。
本文分析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180例患者资料,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我院2005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27例,女53例,年龄37-81岁,平均年龄65岁;病程1-30年,平均病程13年。
1.2诊断及分级标准中医辨证标准根据《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
高血压诊断及分期标准根据余振球等有关高血压诊断及分期的标准[4]。
据此标准,高血压Ⅰ期83例,Ⅱ期59例,Ⅲ期38例。
所有患者均属肝肾虚型。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及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治疗12.5mg,3次/日,4周为1疗程。
此后调整为12.5mg,2次/日,8周为1疗程。
同时采用中医辨证方法自拟药方治疗,珍珠母30g,熟地黄15g,枸杞子15g,丹参15g,茯苓10g,车前子10g,生山楂10g。
眩晕头痛加天麻l0g,夏枯草10g;失眠加枣仁10g,交藤10g;头痛加川芎10g;心急气短加党参15g,黄芪15g;阴虚明显加龟板15g。
煎熬2次,早晚各1次,3周为1疗程,治疗4疗程。
1.4观察指标疗效标准为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达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范围,但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TG下降>20%,HDL上升>0.1mmol/L或LDL下降>10%;达不到以上标准为异常。
503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探究
503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探究摘要目的:研究503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征。
方法:对在我中心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患者中,共抽选503 例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案例,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要求,通过“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中的中医体质辨识项目”,对患者体质分型进行统计,并给与相应的健康指导。
结果:按照中医体质辨识分类标准,50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不均,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类型单项占比均超过18%,三种类型总占比为61.43%,其余六类型总占比仅占38.57%。
结论:在基层社区,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在体质分型上有较大差异,故在临床治疗上,建议结合体质类型,辅以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干预治疗,加强个性化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症状。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分布特征0.引言高血压病是基层社区极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食物构成发生明显变化,同时社会步入老龄化,导致老年人患高血压病几率显著升高,而且,因为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重要诱因,会导致心、脑、肾等主要器官的永久性损伤,致死、致残率极高[1]。
按照中医理论,体质是特定人群出现对特定疾病的易感性、药物治疗的敏感性、疾病病理改变、预后、转归等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2]。
本文通过对在我中心建立了健康档案的50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探索其体质分布规律,以期得出较好的临床治疗建议。
1.数据汇总1.1总体情况对在我中心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患者中,随机抽选原发性高血压案例503例,其中男性患者202例,女性患者301例,年龄在51~99岁之间,平均年龄66.67岁,病程在3~35年之间。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原发性高血压病案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患者均自愿参与本项目研究,同意引用其相关信息。
排除标准:出现理解障碍、罹患精神类疾病、智障、病情危重、临床基础资料不完整等情形的案例,相关数据不予引用。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雍苏南;龙远雄;阳赣萍;谭元生【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7(026)009【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及与年龄、性别和高血压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762例按是否合并脑梗死将其分为脑梗死与非脑梗死组,应用统计学方法研究高血压病条件下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性别、年龄以及高血压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证型分布规律: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痰热上壅>瘀血阻络>气阴两虚>肝阳上亢,与非脑梗死比较,证型分布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以及不同级别的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P<0.05).结论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的中医证型主要以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痰热上壅、瘀血阻络肝阳上亢和气阴两虚为主,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较非脑梗死患者更多见瘀血阻络证;随着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高血压级别的不同,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的中医证型出现不同的分布规律.【总页数】4页(P1519-1521,1568)【作者】雍苏南;龙远雄;阳赣萍;谭元生【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佛山地区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J], 李旷怡;骆志均;张英俭;蔡海荣;姚红;陈景利;吴智鑫;李莹莹;邹鹏;彭嘉健2.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J], 卢维3.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J], 杨程;刘旺华4.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J], 龙远雄;雍苏南5.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J], 邓丽娟;卜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梗塞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研究进展
脑梗塞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研究进展
王立东;钱舜斌;应佳辉;洪芳;张红英;陆永才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6(014)023
【摘要】就脑梗塞患者相关的体质类型分布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不同体质类型的人群对脑梗塞发生有着不同的易感性,深入研究脑梗塞患者相关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
并对其进行干预,不仅对指导临床实践及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能为“治未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总页数】3页(P145-147)
【作者】王立东;钱舜斌;应佳辉;洪芳;张红英;陆永才
【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上海201999;上海市宝山区
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上海201999;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上
海201999;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上海201999;上海市宝山区中
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上海201999;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上海20199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不同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的研究进展 [J], 殷玉婷;李珊珊
2.上海宝山友谊地区脑梗塞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和相关因素探讨 [J], 陆永才;王立东;钱舜斌;龚柳;顾红英;应佳辉;洪芳;张红英;陆军
3.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研究 [J], 江涵;金笑天;张琴芬;吕赟
4.346例先兆流产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研究 [J], 张玫桦
5.云南地区精液不液化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调查 [J], 马栋;覃鹏;鲁晓玲;钟晓君;袁卓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体质与脑梗死复发关系的临床研究
中医体质与脑梗死复发关系的临床研究摘要:目前,中医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查阅有关脑梗死复发与中医体质相关的文献,以中医体质学说为理论基础,进一步阐述中医体质在预防脑梗死复发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易患脑梗死复发人群的临床调查和查阅文献,分析脑梗死复发病人的体质特点,总结出从中医体质角度出发来对脑梗死复发的人群进行治疗和干预,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和辨证提供更好的思路。
关键词:中医体质;脑梗死复发;辨证论治引言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80%。
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它与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
卒中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痛苦。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卒中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无法逆转,因此减少卒中疾病负担的最佳途径还是预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强调:“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因此,在脑梗死危害大且治疗手段匮乏的情况下,脑梗死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发现,有些患者经过西医规范、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后,仍然发生脑梗死,包括新发卒中和复发卒中。
究其原因,不外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还存在未知或未被重视的危险因素,一般称之为“血管剩余风险”;二是个体差异使得每个人对预防措施的要求不仅要预防脑梗死的发生,还要预防脑梗死的复发,如阿司匹林抵抗。
前者仍需我们积极探索,但脑梗死作为一种复杂的综合征,难以明确所有的危险因素,后者关于个体对预防措施的反应度缺乏有效检测,无法预知。
总之,西医对脑梗死复发的预防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提出“积极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治结合的脑血管病防控体系”,中医药应该在脑梗死疾病发生及复发的预防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中医证型特点研究
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中医证型特点研究目的采用中医辨证法,对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对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为该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80例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压水平进行分组,并实施中医辨证分型,统计不同证型在各组中占有的比例,对计数材料进行χ2检验。
结果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可分为瘀血阻窍证、风痰入络证、气血亏虚证、肝阳上亢证、痰湿中阻证、肝肾阴虚证六种类型,在本文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25%、7.5%、12.5%、18.75%、21.25%、33.75%。
且在年龄、高血压水平方面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
结论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如血压水平不高,年龄较小主要表现为痰湿中阻、肝阳上亢等实证。
当患者血药水平较高,年龄较大,患者中医证型主要表现为虚证。
标签: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中医证型;特点研究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语言不利、手足麻木、肢体乏力、失眠、头疼头晕等症状,中医将其归为”中风”、”头痛”、”眩晕”范畴[1]。
本文通过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病例资料,依据血压水平、年龄对其进行分组,统计不同分组证型出现的百分比,研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给中医药辩证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本文选取的80例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治疗,患者年龄40~89岁。
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会在2008年发表的《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实施中医辨证,并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水平进行分类。
1.2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将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且为原发性高血压类型,经MRI或颅脑CT诊断确诊为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为纳入研究对象[2]。
同时,排除符合以下内容的患者:不符合辩证标准或无法进行辩证的患者;臨床确诊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不足18周岁或哺乳其妇女或妊娠妇女;患有神经系统、结缔组织、急性感染性疾病、肿瘤的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9-05-15T16:06:38.14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3月6期作者:张美军李雪瑞
[导读] 探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王琦教授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18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
张美军李雪瑞
(准格尔旗中蒙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0300)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王琦教授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18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结果:中医体质分布以痰湿质最多(28.3%),其次为血瘀质(25%),湿热质(12.8%),气虚质(10%),气郁质(7.8%),阳虚质(7.2%),阴虚质(6.1%),平和质(1.7%)及特禀质(1.1%);结论: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是准尔旗地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中医体质防治重点。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死中医体质准格尔旗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6-0057-0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准格尔旗中蒙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180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73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85岁,平均68.2±8.26岁。
1.2 诊断标准
①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依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规定的标准,具体诊断要点如下[1]:在未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不同时间2次或以上次数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压虽然〈140/90mmHg,亦可诊断为高血压,属于高血压患者。
②脑梗死诊断标准[2]:一般为中老年患者,伴或不伴大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心房颤动,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全面性的神经功能缺损,梗塞的范围与责任血管供血范围一致,数分钟或数小时病情达到高峰,伴或不伴一般意识清楚,颅脑CT24小时以后可见相应的低密度灶,未见出血,颅脑MRI发病后2小时可见T1低信号、T2高信号、DWI高信号,脑脊液检查一般正常,脑血管造影可见相应的狭窄或闭塞的动脉。
③中医体质类型的判断参照2009年国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的王琦《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在平和体质辨识中一律把“趋向是”体质归入“是”的体质类型当中,偏颇体质以最突出的的体质类型为主。
1.3 纳入标准
①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在40-85周岁之间,在准格尔旗居住年限超过10年以上的中国公民;
②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③获得知情同意愿意配合医生完成调研;
④研究对象为准格尔旗中蒙医院主要医疗服务的准格尔旗常住居民。
2 结果
结果显示,痰湿质51例,占28.3%,血瘀质45例,占25%,湿热质23例,占12.8%,气虚质18例,占10%,气郁质14例,占7.8%,阳虚质13例,占7.2%,阴虚质11例,占6.1%,平和质3例,占1.7%,特禀质2例,占1.1%。
其中,痰湿质最多,其次为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等,平和质为3例,占1.7%,非正常体质占98.3%,需要治疗干预。
3 讨论
体质类型决定了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疾病演变的倾向性,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和预后复发有密切关系,作为人体生命过程中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贯穿于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
大多数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前,就早已存在体内的基本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失常,即体质的异常,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8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体质类型覆盖了9种中医体质类型。
其中,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居多,共占76.1%。
这与中风与以肝肾亏虚,气血衰少,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而发为中风的病因病机相吻合。
此结果和中医对脑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相符。
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沈金鳌曰:“虚为中风之根也,惟中风病由于虚久,下虚上实,阴不制阳,阳气升而无制,亢而化风,内风旋动,发为中风病。
”王清任则认为气虚是中风发生的根本原因:“元气……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
” “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无气则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
”蒋宏杰[3]等同样以王琦的体质分类法对脑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显示以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这三种体质为脑卒中常见的体质,与我们有结果相同的体质是痰湿质和气虚质,不同的体质是湿热质、血瘀质、阴虚质,这可能与地域差异有关。
地理环境条件的不同,就会导致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体质类型。
生活时代的不同,导致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的差异,从而直接影响机体结构功能和体质类型。
准格尔旗为蒙古族集中地区,当地居民有着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的不良生活习惯,正是高血压、脑梗死发病的高危因素,有研究显示[4],吸烟半年以上且每日吸烟 5 支以上是无器质性疾病证据的体检者发生血瘀的危险因素,证实吸烟者血瘀危险性高;酒之危害在于酿生湿热,《本草求真》载“酒湿热生病”。
其实,过量饮酒,伤及机体多个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饮食门》概括为“一凡饮酒致伤者……一以酒湿伤脾……一以酒热伤阴……一以酒质伤脏”。
苏建玲等[5]通过对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痰湿阻遏证、气滞血瘀证、阴虚阳亢证为血脂异常综合征的三个主要中医症候类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主要见于痰湿质。
综上所述,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所占比例之和达76.1%,应作为准格尔旗地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防治的重点体质类型。
体质干预可以控制危险因素进而达到预防高血压、脑梗死的目的,在制定预防措施时应有所侧重,结合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和体质特点,选择恰当的治疗、调养、护理方案。
全亚萍等[6]发现,根据体质干预中风危险因素后,各危险因素较干预前有明显好转,基于体质预防高血压、脑梗死,符合个体化预防的要求,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委员会高血压防治指南撰写组,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06,1 (8): 575-582.
[2]吴江.神经病学八年制[M]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5:158-179.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017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