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

合集下载

试论阅读教学中对话的特点

试论阅读教学中对话的特点

试论阅读教学中对话的特点作者:吴伟昌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8期对话,作为一种交际性的行为,是人类的本体性活动,自古以来也是教育实践活动。

对话理论是原苏联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在20世纪30到60年代提出的一种文艺理论,是巴赫金对世界的存在状态、构成方式以及创生过程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对世界文化交流、文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

他认为,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每个人在现实世界中都有其独特的时空位置和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这一位置和视角在赋予自我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出自我的局限——它不可能对他所置身的世界进行全面的网取。

只有通过交往沟通这一方式,才能获得关于世界的完整的知识,而交往最终则是在对话中进行的。

构成对话的基本因素为:对话者、对话内容和对话方式等。

这一点非常契合我们教学活动的几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包括人与文本、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具有如下特点,认清和把握这些特点将有助于我们大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阅读教学对话人格的平等性“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学生,不是以牺牲对文本意义的正确理解为代价,而追求所谓的平等;而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呵护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与呵护学生的积极情感是课堂教学中时常存在的一对矛盾。

在学生倾听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以判官的身份辨明真伪是容易的,而让学生有尊严地坐下却是困难的。

在语文教学中协调二者矛盾的最佳途径就要关注言语形式,在言语形式上做文章。

巴赫金从人类学和哲学的角度,将“自我”之外的一切都视为他者:谈话的对象是他者;审美的对象是他者;作者创造的小说人物是他者;乃至自我在镜中的映像也是他者。

在对话中,个人的语言本身也是多元化的,即使是单一个体,也只有至少两个声音的同时存在,才意味着生命的真正开始。

因此,他强调人与人相互存在关系,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人总是在他者的关系中构成真正的生命存在。

生本对话的“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

生本对话的“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

生本对话的“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作者:戴文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4年第1期浙江建德市新安江第二小学(311600)戴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教师与文本对话是基点,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重点,也是关键点。

只有把握了基点,落实了重点,使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精神敞开、彼此接纳,才能在真情对话中实现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为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重,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生本课堂,笔者提出生本对话的“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钻研文本,准确把握——关注学情,扎实训练——真心倾听,赏识点拨——有效拓展,锦上添花。

其目标就是把教师讲的时间减少,将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关注学情,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互动的生本对话课堂。

一、钻研文本,准确把握,打好对话的基础任何课型的阅读课课前,教师都得与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

只有准确把握文本内涵,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才能和学生交流。

教师要钻研教法,力求把文本读厚;创意教法,力求教得轻松;研悟学法,力求使学生会学。

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文章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在品味语言表达的方法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了解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层意思。

1.钻研教材,与作者情感对话每篇文章都包含作者的写作情感。

教师钻研教材的过程应是与作者对话,走进作者情感世界的过程。

笔者在研读《钓鱼的启示》时,首先研读作者生平、代表作品、文本写作的时代背景,然后把文本内容读透,感悟作者写作的目的。

这样就能将文本内涵读准确、深刻,把文本读“厚”。

2.创意教法,与编者意图对话语文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准确地理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开掘、利用好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点。

语文教材中的任何一篇课文都不是零散的个体,它们都存在于单元的主题中。

走近诗人走进“诗”——《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走近诗人走进“诗”——《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走近诗人走进“诗”——《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走近诗人走进“诗”——《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句中的重点词语,能说出古诗的大概意思;凭借诗句,想象诗人与童子对话的情景,感悟隐者高洁的性格及诗人对他的仰慕,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

二、教学过程(一)走近诗人知“贾岛”1.同学们,人们写文章时的用词造句都要反复推敲。

你们知道“推敲”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这里边还有个故事呢!(师讲述贾岛因斟酌“推”、“敲”而冲撞韩愈的故事,并简介贾岛生平。

)2.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他的诗自然质朴、高度凝练、耐人寻味,一首《寻隐者不遇》便可见一斑。

你看,唐朝大诗人韩愈是这样称赞他的——(课件出示: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再看看,北宋诗人梅尧臣又是怎样评价贾岛的——(课件出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3.贾岛的诗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呢?他是把诗当做生命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他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常为得一个好字而费尽苦心。

请看——(出示贾岛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4.唐朝后期,还有不少诗人成了贾岛的超级“粉丝”,把贾岛的画像和诗歌供奉起来,烧香膜拜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

(课件出示:笛声悠悠,宁静的高山深林中,浮现《寻隐者不遇》的诗句,动情的配乐诗朗诵在耳畔响起……)[故事,是学生最喜爱的。

悠扬的音乐,美妙的画面,动情的朗诵,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古诗的情境。

而对诗人的了解,可以为进一步领悟诗歌作铺垫。

(二)走进诗句识“童于”1.理解诗意。

师:这首诗读来琅琅上口,简单易懂,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就能读懂。

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讨论。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
学活 乃至活用 。
作者的观点 , 以及文章中的文化信息 , 以丰富语言积 累,
培养语感 . 发展思维 。 并 提 高学 生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和 审 美 情趣 . 逐 步 形成 良好 的个 性 和健 全 的 人格
三、 文 言 文教 学 要 重 视 阅 读 文 言 文 教 学 的一 项 重 要 方 法 就 是 阅 读 文 言 阅读
累、 感悟和运用 , 提 高 文 言 文欣 赏 品位 。读要 读 准 字 音 . 读懂 句意 , 读懂思想情感 , 直 至 熟 读 成 诵 。教 师 对 学 生 的 阅 读 需 有针 对 性 指 点 , 阅 读 方 式 可 以多 种 多样 . 或 学 生 齐读 , 或 分 角 色 朗读 , 或 自 由散 读 , 等等 。尽 可 能让 学
能 力的养成 , 主要靠多多练读 。让学生 自己通过动 口、
动脑 , 在 反 复阅 读 中理 解 文意 。语 文 课 堂 不 能 再 是 教师 “ 唱独 脚 戏 ” , 教师要指点方法 , 培养兴趣 , 答疑解惑 。 1 . 加 强 文 言文 阅读 指 导 长期以来 . 文 言 文教 学 以 教 师 主 导 文 言文 课 堂 . 串讲 分 析 占 用 了课 堂 大 部 分 时
间 .学 生 学 习 的主 体 性 很 难 体 现 . 自主 学 习的 时 间很 少, 语 文课 程标 准认 为 , 语 文 教 师 应 关注 学 生 的 个 体 差 异和不 同的学 习需求 , 爱护学生 的好奇心 、 求知欲 , 鼓
作 者 的介 绍 可 以让 学 生 更好 地 理 解 解 文 章 中 体 现 出 来 的忧国之思 与为民请命 的情怀 , 为理解 《 捕蛇 者说 》 的
主 旨 思想 作 好 铺 垫 。还 可 以 通过 对 比 阅读 、 词 义理 解 、

【原创】《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走近李白》教学设计

【原创】《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走近李白》教学设计

《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走近李白》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奇葩,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诗词不仅给我们艺术的熏陶,而且更能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所以背诵古诗词,继承先人的宝贵遗产很是重要。

李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伟大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现存九百多首。

古人云:诗以言志。

只有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有了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准确的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所以通过回忆和欣赏李白的一些诗歌,从中感受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从而引领学生走近李白,培养他们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诵读并且欣赏一些李白的古诗,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有所了解。

2、了解诗歌背后的一些故事背景,更好的理解古诗。

3、学习吟诵古诗,从多方面提高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的欣赏,理解古诗。

5、培养学生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顺势揭题1、聊“唐代的文化三绝”,引出“李白的诗”。

2、导入:是的,在咱们这个诗歌的国度中,李白是浩瀚星海中最为璀璨的一颗,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叩响诗歌的大门,走近李白,上一节关于李白的古诗欣赏课。

3、出示课题。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二、整合资料,初识李白。

1、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或故事或诗作)。

2、出示贺知章对李白的“谪仙”评价。

3、出示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过渡:作为诗仙酒仙的李白,所创作的诗和常人有什么不一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世界,感受他诗作中的“惊风雨,泣鬼神”的语言魅力。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借助学生零散的资料的简介而顺势提炼出对“谪仙”及《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简要解读,促使学生对李白是诗仙有所识、有所悟。

)三、品赏诗作,感受仙味(一)赏《望庐山瀑布》1、课件出示、师配乐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草房子》导读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草房子》导读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草房子》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草房子里的年少时光——《草房子》导读课教学设计《草房子》导读课教材分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围绕“成长" 这个主题编排了《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三篇课文,展示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的故事。

其中《芦花鞋》描写了青铜到油麻地镇上去卖芦花鞋的故事,刻画了勤劳、纯朴的少年形象。

《芦花鞋》是《青铜葵花》一书的第四个章节,在正文章节中处于中心位置,并且是全书中故事和描写都十分出彩的一个章节。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先生创作的长篇农村题材的儿童小说,带有半回忆性自传的题材,小说中多个故事都源于作者小时候的生活体验和深刻记忆。

其中以简洁流畅的叙事、高雅清远的意境、深沉真挚的情感、符合儿童阅读的纯净,深受广大家长及儿童读者的喜爱。

学完《芦花鞋》课文之后,学生对生活在特殊背景下的与自己同龄孩子的遭遇产生了探索的兴趣,进而进行了对《青铜葵花》的“整本书阅读”,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加强了对人物形象的完整认识。

对《青铜葵花》的“整本书阅读"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长文章的“略读”能力。

于是,作为《芦花鞋》的拓展阅读,我向学生推荐了曹文轩的《草房子》。

这本小说首次出版于1997年,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次年四月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虽然本书近年来受到了些许争议,但它依然是值得一看的儿童读物。

“成长”与“苦难"是曹文轩写作的两大主题,也是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但也缺少的。

《草房子》一书感情真挚,情感细腻,书中的的孩子们都在各自的苦难中成长着,在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中学会了坚强,毅力与责任。

于是,我从苦难与成长的主题切入,引导我们感受文章的魅力,体悟作品中对生命的诠释。

小学五年级语文:走近诗人走进“诗”——《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走近诗人走进“诗”——《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走近诗人走进“诗”——《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句中的重点词语,能说出古诗的大概意思;凭借诗句,想象诗人与童子对话的情景,感悟隐者高洁的性格及诗人对他的仰慕,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

●二、教学过程(一)走近诗人知“贾岛”1.同学们,人们写文章时的用词造句都要反复推敲。

你们知道“推敲”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这里边还有个故事呢! (师讲述贾岛因斟酌“推”、“敲”而冲撞韩愈的故事,并简介贾岛生平。

)2.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他的诗自然质朴、高度凝练、耐人寻味,一首《寻隐者不遇》便可见一斑。

你看,唐朝大诗人韩愈是这样称赞他的——(课件出示: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再看看,北宋诗人梅尧臣又是怎样评价贾岛的——(课件出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3.贾岛的诗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呢?他是把诗当做生命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他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常为得一个好字而费尽苦心。

请看——(出示贾岛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4.唐朝后期,还有不少诗人成了贾岛的超级“粉丝”,把贾岛的画像和诗歌供奉起来,烧香膜拜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

(课件出示:笛声悠悠,宁静的高山深林中,浮现《寻隐者不遇》的诗句,动情的配乐诗朗诵在耳畔响起……)[故事,是学生最喜爱的。

悠扬的音乐,美妙的画面,动情的朗诵,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古诗的情境。

而对诗人的了解,可以为进一步领悟诗歌作铺垫。

(二)走进诗句识“童于”1.理解诗意。

师:这首诗读来琅琅上口,简单易懂,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就能读懂。

从“介绍作者”到“走近作者”——基于“知人论世”理论运用的语文阅读教学尝试

从“介绍作者”到“走近作者”——基于“知人论世”理论运用的语文阅读教学尝试

从“介绍作者”到“走近作者”——基于“知人论世”理论
运用的语文阅读教学尝试
江宏;张缨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中学版)》
【年(卷),期】2012(000)016
【摘要】《孟子·万章上》云:“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这就是孟子提出的著名的分析文艺作品的理论命题,后人概括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江宏;张缨
【作者单位】丽水第二高级中学,浙江丽水 323000;丽水第二高级中学,浙江丽水3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文本对话"作者"岂能缺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漠视"作者主体性"现象摭谈
2.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
3.静悄悄地走近作者——从作者角度看《理想的风筝》的教学
4.从“介绍作者”到“走近作者”——基于“知人论世”理论运用的语文阅读教学尝试
5.语文阅读教学中介绍作者的模式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与作者的心灵对话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是与作者跨越时空的交流。

在文字的海洋中,我们不仅汲取知识,更深入地理解世界,还与那些遥远的灵魂产生共鸣,体验他们的情感与智慧。

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心灵写照,是他们思考世界的结晶。

通过阅读,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的屏障,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观点和见解。

这种深入心灵的交流,让我们不仅仅是读者,更是作者的知音。

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是一种思维的碰撞与启迪。

他们的文字,往往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独到的见解。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开阔自己的思维视野,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这种对话不仅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更培养了我们的思辨能力。

在对话中,我们不仅能听到作者的声音,更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回响。

有时候,我们在阅读中会发现自己的影子,那些相似的情感、相似的思考、相似的困惑。

这种共鸣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内心需求和追求。

与作者的心灵对话,还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净化。

他们的文字,往往饱含深情,充满人性关怀。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与复杂,理解生活的真谛与意义。

这种对话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更加热爱生活。

当然,要实现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素养和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选择那些能够触动自己心灵的文字。

其次,我们需要用心去读,去感受作者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去品味其中的深意。

最后,我们需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作者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启迪了思维、丰富了情感,还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这种对话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世界、理解人性、理解生活。

它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前行、不断成长。

总之,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是一种宝贵的精神体验。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与那些伟大的灵魂相遇、相知、相惜。

这种对话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机会,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心灵因对话而变得更加深邃与辽阔。

课前演讲: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课前演讲: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神、 智慧的滋养 。 习先秦诸予散 文和史传散 文 , 家 学 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济世情 怀 、 仁爱精神 . 孔予博大精深的思想殛 其对整
个中国文化的影响 : 老庄的清静 无为 、 天人合一的哲学 境界 : 其他各家或纵横捭 阖 , 或雄 辩千古 。 这里 是中国 文化 的源头 , 也是中国文学艺术 的起 始 。 有的虽有些古
物 之 间进 行 沟 通 、 领 , 展 开 对 话 , 而 去 体 悟 作 者 引 并 进
我们必须正视学生语文学 习现状 :语文教育长期 受应试教育影响。 重写重练不重读讲 情况严重 , 学生 表 达能力严重滞后. 直接影响到学生作 文水 平 ; 深圳由于
的思想 、 作品中 的艺术魅力, 从而使学生获得多方面 的 审美享受 第三 , 让学生获得文化 的浸润 。 如学 习《 赤壁 赋》 。 学生在领略 了清风 明月的意境和作者心灵的痛苦突 围 过程 中. 让学生感受苏轼的魅力内涵。 儒家 的“ 人世” 情
朴。 但却闪烁着古人艺术的才华和 非凡的智慧 。 汉魏更
蹦 是 充 满 了 才 情 与 风 骨 。 部被 鲁 迅 称 为 “ 家 之 绝 唱 , 一 史
课演:学 文养有途 前讲 升生 素的 径 提 语 效
圃 张 洪
圆 无韵之离骚” 史记》 的《 足以让后人从涵泳中咀嚼获得
无尽 的体悟享受 。 唐宋散文 中名家辈 出 。 让中国古代文 学的殿堂更加璀 璨夺 目。 苏轼 的一组 《 赤壁赋 》 不仅是 文学上的一朵奇葩 .而且也把中国文化史上的儒家道 家佛 教的思想哲理融人其中 ,……因此 .文言文的学
具. 古代散文本身就是 古人思想文化艺术成果 的载体 ,
是 学 生 要 汲 取 、 承 、 行 的 对 象 。 以特 级 教 师 韩 军 传 践 所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中学语文论文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黄祖庆课堂教学中,开头一般都有一个简介作者及背景的步骤。

传统的作法是学生看注释,教师再补充。

新课改后的做法是课前师生共同搜集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课堂上师生再进行对话。

但这两种形式大多流于浅表,往往是知识的补充,可以称为“走近作者”;只是走近,当然难窥全貌,更不可能走进作者的心灵。

笔者听过许多公开课,对于教学中的这一步,基本都是如此,似乎成了定式。

听多了,也就乏味了;更可怕的是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他们不愿意说话,最后教师只好再做代言人。

试想:课本所选作家,哪一个不是大家?哪一个作家没有大量作品?哪一个作家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林贤治在《看灵魂》中描述道:“我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哪一片大陆会比惠特曼更辽阔。

在他那里,群山耸立,河川奔流,大路箭一样射向远方。

在他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迹的出现而充满生气,既有急蹄,巨翮,强壮的枝柯,自然也有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

在哥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摸索着通往人类的哲学道路。

康德是一个宁静的湖。

因为浩瀚,致使有翻卷不已的波澜也全被人们忽略了。

灵魂的博大使人敬畏。

爱因斯坦飚风似地,在宇宙间往来驰骋,虽或不见形迹,而在日后的圣殿的废墟中,却不难发现他的存在。

”这告诉我们:每个作家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就看你怎么与之交流。

其实与文本作者对话,就是从“走近作者”延展到“走进作者”,就是与作者的灵魂对话。

《孟子·万章下》中提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

“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

要做朋友必然要有心灵的沟通。

因此,我们必须具备与文本背后更广阔的作者思想对话的意识。

只有将文本架构于作者思想的坐标中,接轨于作者的文化视野中去审视、去解读、去对话,文本才会变得丰厚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对读者的一种召唤。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九上《15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word教案 (3)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九上《15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word教案 (3)

诗人谈诗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想象描绘体会诗歌《一个深夜的记忆》蕴涵的意境。

2.在体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分析诗人丰富而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

3.在体悟诗歌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

4.赏析《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写法特色,学习作者把自己阅读诗歌的感受清晰表达的方法。

5.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一个深夜的记忆》。

2.了解鲁藜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古往今来,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在同学们的记忆积累中,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是什么?能背诵出来并简要地谈一下理由吗?同学们所谈的这些,都是我们赏析诗歌的角度。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从更多角度深入赏析诗歌。

今天,我们就先共同赏析一首现代诗歌——现代作家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

二、引入意境1.朗读释义(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边朗读边尝试分析诗句的含义,把行与行、节与节之间跳跃的空隙填补起来。

2.生动描绘(1)请一位同学在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朗读诗歌。

(2)请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把诗歌中描绘的形象、图景表述出来。

(温馨指津:从刚才的描述中我们发现,同学们用的语言很生动,也竭力将诗中的形象、图景描绘出来了。

不过,从大家刚才的评价中我们也发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描述虽生动,但似乎少了灵性,难以引起听众的共鸣。

那么,原因何在呢?我想,这或许与同学们没有考虑到诗歌的意境有关。

)一首好诗问世,往往会不胫而走,万口争传,洛阳纸贵。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奥秘历来为人所乐道。

而诗的艺术真谛往往在可谈与不可谈之间,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妙处。

那么,妙处是什么呢?这就应探索诗歌背后的艺术色彩。

如何去探索诗歌背后的艺术色彩呢?这就得从诗歌语言上如手,从诗歌语言中找寻意象,去体会它给读者带来的某种境界或意境,从而在一种或几种意境的基础上形成心灵的空灵世界。

3.引进概念(1)意象:所谓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实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实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实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执教:胡兴华点评:贾严贞一、导入(在课前播放《祖国啊,我永远热爱您》背景音乐之下教师导入)师:上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首诗,请大家齐读这首诗的题目。

生(齐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师:如果咱们要读出对祖国的感情,哪个词应读重音?生(齐):亲爱师:请大家再试读一遍(生齐读,重读“亲爱”)师:好的,请大声地再读一遍(生大声齐读,群情振奋)(点评:有层次地齐读三遍课题是在课前播放音乐的延续下进一步营造爱国氛围,唤起学生阅读期待。

语文课的第一分钟就是在学语文,执教者抓住题目中“亲爱”应重读这个切入点,为后面的情感教学作了铺垫。

)二、听读,明了形象师:这是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的一首诗。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刚刚读完初中二年级的舒婷就不得不中断学业到农村插队。

直到1972才得以回城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

1976年四五运动后,看到了新生希望的诗人面对伤痛满身的祖国,唱出了自己心中的歌。

请同学们首先听教师诵读全诗,注意听准字音,并展开联想和想像,听后说一说你眼前展现了怎样的祖国形象?师:配乐深情朗读(生鼓掌)(点评:执教者的范读有板有眼,有腔有调,抑扬顿挫,感情充溢,时而低沉缓慢,时而高亢急速,时而哀痛压抑,时而欣喜欢悦,执教者用深情朗读表现了对文本较为准确而深刻地的把握,真正读出了作者的那种情怀,给学生领悟文本以很好的启示。

)师:谢谢同学们对老师的鼓励。

请大家谈一谈你眼前展现了怎样的祖国形象?生1:当我听老师读完第一节的时候,我想到了祖国当时是十分贫困落后的,也是十分痛苦的。

师:你听得真仔细。

生2:我认为当时祖国虽然是落后的,但人民还是为祖国的富饶、荣光而着想,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师:还有哪些同学认为是这样的呢?生3:我认为祖国虽肩负着繁重的劳动和工作,但仍然以无比宽厚的姿态来养育她的儿女们,表现了祖国坚强不屈的慈母形象。

生4:当我听到老师非常深情地读到第三节,尤其是“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时,我觉得祖国这时是新生的形象。

《祝福》课堂实录1

《祝福》课堂实录1

《祝福》课堂实录1《祝福》第一课时按教材课文顺序,本来开学第一堂课就应该讲《祝福》,但对于这篇我讲过不止一次的很熟悉的名篇,我却踌躇起来。

记得当时我对学生解释为什么不先学《祝福》时,我是这样的说的:“虽然我从假期里就开始备这篇课文,可是我还没有想清楚如何讲。

如果草率地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对不起鲁迅。

”因此,我把第一单元的小说暂时放了放,而先给学生讲文言文单元。

我想以此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备课。

尽管如此,一个月过去了,临到上课我的教学方案仍然没有明晰。

我当然可以设计一个可以”讲”得比较精彩的教案,但我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学”。

这篇课文的参考资料浩如烟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仅凭我已有的对鲁迅记这篇文章的理解,都可以把这篇内涵丰富,思想厚重的文章“讲”好。

但是,现在我思考的或者没有把握的,不是我如何“讲”好,而是如何让学生“学”好?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都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这是我现在坚定不移的原则。

尽可能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课文,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这比我个人滔滔不绝或慷慨激昂地精辟分析更为重要。

既然如此,在有一个大体教学设想的前提下,我更追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随”学生课堂表现之“意”)而非教师课前预想的教学步骤的精确性。

“礼教杀人”无疑是《祝福》要表现的主题,但我不应该让学生抽象地知道这个结论,而应该让他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受到心灵的触动,进而认识到“礼教”何以能够“杀人”;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认识到,“礼教”不仅仅是恶人杀人的凶器,也是无数普通的人甚至是善良的人,无意杀人的工具;不仅仅过去有旧的礼教杀人,今天也同样有新的礼教杀人,而且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杀人者”!当然,学生所获得的这些认识,应该依靠他们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的思考、彼此间的研讨以及和教师的互动交流,而不是教师我一个人的灌输。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作者:黄祖庆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4年第02期课堂教学中,开头一般都有一个简介作者及背景的步骤。

传统的作法是学生看注释,教师再补充。

新课改后的做法是课前师生共同搜集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课堂上师生再进行对话。

但这两种形式大多流于浅表,往往是知识的补充,可以称为“走近作者”;只是走近,当然难窥全貌,更不可能走进作者的心灵。

笔者听过许多公开课,对于教学中的这一步,基本都是如此,似乎成了定式。

听多了,也就乏味了;更可怕的是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他们不愿意说话,最后教师只好再做代言人。

试想:课本所选作家,哪一个不是大家?哪一个作家没有大量作品?哪一个作家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林贤治在《看灵魂》中描述道:“我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哪一片大陆会比惠特曼更辽阔。

在他那里,群山耸立,河川奔流,大路箭一样射向远方。

在他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迹的出现而充满生气,既有急蹄,巨翮,强壮的枝柯,自然也有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

在哥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摸索着通往人类的哲学道路。

康德是一个宁静的湖。

因为浩瀚,致使有翻卷不已的波澜也全被人们忽略了。

灵魂的博大使人敬畏。

爱因斯坦飚风似地,在宇宙间往来驰骋,虽或不见形迹,而在日后的圣殿的废墟中,却不难发现他的存在。

”这告诉我们:每个作家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就看你怎么与之交流。

其实与文本作者对话,就是从“走近作者”延展到“走进作者”,就是与作者的灵魂对话。

《孟子·万章下》中提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

“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

要做朋友必然要有心灵的沟通。

因此,我们必须具备与文本背后更广阔的作者思想对话的意识。

只有将文本架构于作者思想的坐标中,接轨于作者的文化视野中去审视、去解读、去对话,文本才会变得丰厚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对读者的一种召唤。

2018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5课《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教案

2018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5课《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教案

《诗人谈诗》教案方案教学目标.了解新诗的特点,理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通过朗读《一个深夜的记忆》,能理解诗文蕴含的内涵及意境,说出作者抒发的感情.。

2.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作者评论的方法。

3.谈谈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学会欣赏新诗。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歌评论,在理解前首先要研读《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

如何在诗歌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这首诗的意境,这是教学本文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尝试通过朗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意境。

引导学生学会在赏析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品味诗歌中体现的诗意,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教案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阶段研读鲁藜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第二阶段对评论进行讨论,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诗歌讲析.简介作者鲁藜(1914-1999)原名徐图地,笔名流痕、怒隶、鲁加、许怀榕等。

他的诗富于哲理,诗风纯真清丽,是我国“七月诗派”的卓越代表。

因所谓“胡风反革命案”而蒙难二十多年,平反后,历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

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儿时的歌》《鹅毛集》《鲁藜诗选》等。

2.解题:这是一首现代诗,诗歌诗人通过对月光产生的错觉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黎明的渴望,对光明的殷切期待(写此诗是中国还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阶段)。

3.学生反复朗诵原诗,把自己对诗的理解在书上标注一下。

4.分析诗歌结构:第一节:盼望长夜结束新课标第一网第二节:渴望黎明到来第三节:回到现实中来5.赏析第一节诗的第一节只有三行,十八个字,第一句是客观叙述,“月光流进门槛”,一个“流”字,富有动感,使得一幅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

第二句“我以为是阳光”是一种错觉,这里的阳光一语双关,既指现实中的阳光,又表示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

再别康桥说课稿15篇

再别康桥说课稿15篇

再别康桥说课稿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再别康桥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再别康桥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堂是《再别康桥》,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对本文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诗两首其一),选自《徐志摩全集》。

从单元导语来看,本单元主要是对现代新诗进行学习,关于如何来鉴赏诗歌,单元导语也给了我们清晰的建议,即“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示意图表示)我就是在这样宏观的框架下来建构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同时,我们每一课着重讲框架中的一至两个知识点((《沁园春长沙》意象、知人论世;《雨巷》意象、音乐美;《再别康桥》、意象、情感、“三美”),使得每课之间在教学目标上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从而更系统地完成本单元的整理教学目标--“把握新诗的艺术特征、掌握鉴赏新诗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尝试写写现代诗”。

二、【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重点字词(7个);②对“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爱、自由、美”的信仰追求)做一定的了解;③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④学会分析每节的主要意象“云彩、金柳、青荇、清潭、梦、夏虫、云彩”和诗人想借之表达的情感;⑤理解现代新诗“三美”的美学主张,并学会分析本诗是如何实践这一主张的。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有感情的分层次诵读,让学生感受体验诗的意境和形象;②采用多媒体教学(精选剑桥大学的图片),帮助学生感受康河之美、理解诗人的康河情结;③围绕本诗,进行拓展阅读,包括《我所知道的康桥》、《偶然》、《你是人间四月天》,引导学生课下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材料;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使学生在经典诗文的学习中,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②使学生了解“诗意的栖居”不仅仅是一句高雅的口号,更是值得我们为之付诸实践的道理。

初中语文_《走进刘禹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走进刘禹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生活可以贫困,精神不可潦倒——走近刘禹锡群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析刘禹锡诗文的内涵。

2、探究刘禹锡的内心世界。

3、用刘禹锡的高尚情怀,涵养心灵。

教学重点、难点:领悟刘禹锡的高尚情怀,培养乐观顽强的品质。

课前准备:助学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新课,确立目标1、导语:同学们,老师前几天收到了一条信息,信息内容是这样的“老师,我不想背《岳阳楼记》了,反正考试只考名句,通融一下”。

这条信息,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背诵古诗文,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通过看《中国诗词大会》,我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第三季的冠军快递小哥——雷海为,他的获奖感言中,有这么一句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走近唐代诗人刘禹锡,一起重温那些经典的诗文。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疑惑,紧密联系现实热点,打消学生背诵诗文的“功利”论,让刘禹锡的高贵品质点亮每个人的心田。

2、确立学习目标:目标:通过关注人物的生活经历和代表作品,参透其中的精神和情怀,进而来涵养、润泽我们的心灵。

PPT:设计意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说出如何去了解一位诗人。

进而理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的关注诗文,关注作者浸透的情感和情怀,进而涵养心灵。

二、教学过程(一)诵读,享受韵律美PPT:读准节奏,把握语速,读出情感1、生自由诵读2、生范读、师生配合读3、分角色诵读设计意图: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

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

学生不愿意去背诵,那是因为没有感受到诗文的魅力。

此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花式诵读,让学生爱上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二)寻读,初识刘禹锡PPT:材料中的四首诗歌,正在参加最美诗词的评选,你想要推荐哪一首?简要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1、现场采访:采访四位同学,依次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041-2022年第3期(总第307期)课堂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据着重要地位,引起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

然而,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注重知识讲解,忽略整体情感体会一些教师过于注重讲解古诗词的内容,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千篇一律,学生学得索然无味。

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成了古诗词课堂的主旋律,以致学生害怕学习古诗词,甚至谈之色变,心中无法理解学习古诗词的深刻含义,更不用说沉浸其中,欣赏古诗词的美了。

(二)诵读引导缺失,难以挖掘美育价值诵读是感受优美意境和强烈情感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它的重要性很多教师都明白,但现实中的课堂诵读效果却往往大打折扣:学生无法体会古诗词中的美育价值,读得平淡无味,甚至不知道应该怎样停顿、断句。

(三)教学目标不合理,“学”被忽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学”被忽视,其不能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发展需求设定教学目标、研制教学内容。

这样的教学设计导致课堂缺乏美育的渗透,将学生课堂上“学”的教学目标束之高阁,并没有落地。

(四)忽略情境的创设,“习”被剥夺小学古诗词课堂大多采用烦琐的分析与无思维含量的提问串联教学,这种浅层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学习课文内容。

这种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导致所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无法有效衔接,没有真实情境的应用,只是单纯的知识叠加,使得知识惰性化,导致学生学得枯燥,本应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也只剩生硬刻板。

(五)教师自身古诗词基本功不足很多教师对古诗词的了解多停留在教学范围内,对一些名家名篇缺乏积累,甚至对诗人的创作背景、相关文学常识不甚了解,这种对古诗词积累的匮乏必然无法助推学生的学习。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针对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除了增加古诗词积累和提升自身学科素养,在教学方面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品悟诗人的真情与真意,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高中语文说课稿《再别康桥》(通用5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再别康桥》(通用5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再别康桥》高中语文说课稿《再别康桥》(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说课稿《再别康桥》(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说课稿《再别康桥》1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一篇脍炙人口的诗歌——《再别康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向各位老师展示我的教学设计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优秀诗篇是高中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再别康桥》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本文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独特意象和意境,学习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热情;掌握背诵技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感知《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涌动着的激情,把握主题,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说教法高中语文新课标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1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2问答欣赏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对《再别康桥》中康桥美景的赏析和意象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画面美,从而受到审美的体验3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对《再别康桥》情感和主题的探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说学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重要得多1.联想鉴别、协作探究徐志摩是现代诗坛独具魅力的诗人,单凭一首诗是很难“窥一斑而知全豹”为更好地培养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鉴别能力,我们引入联想比较法学生可课外查寻有关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和课文进行比较,另外可以引导喜爱徐志摩的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诗并作进一步深人钻研说教学过程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于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步骤来达到教学目的:1.导入新课首先,播放黄磊演唱的歌曲《再别康桥》,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使学生进入到情景之中其次,我借用课件展示徐志摩的简要情况和剑桥大学校园的图片,即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让学生从视觉上对课文有一定的感知,帮助理解诗人的“康桥情结”再次,用多媒体以文字形式展示时代背景因为每个诗人都是独特的,每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及个性特点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这样的导入课文,自然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2.诗意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再欣赏配乐朗诵《再别康桥》,能让学生从中找出差距然后教师范读,并进行诵读指导(注意音节、重音、基调)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感受到诗歌的音乐魅力3.激发想象,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首先把全诗分成七幅画面,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与诗歌每一幅画面相配的优美图片,并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找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亮点,关键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受到审美的熏陶4.比较阅读,体会建筑美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新格律诗的建筑美,我选取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格律诗《望洞庭》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新格律诗的结构特点: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建筑美5.整体感知诗歌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格调自古以来,离别总免不了沉重的愁绪,我从中国诗词中找了几个写黯然销魂的离别的诗句,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一下:(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通过比较是学生深入体会到《再别康桥》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透露出轻快的情调,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这首诗有几分无奈,又有几分洒脱的基调6.迁移应用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月诗派是新诗史上极为重视形式美的一个流派通过学习《再别康桥》,可以从中体会到新诗的“三美”,即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也使学生对诗词格律的认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了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再用多媒体展示徐志摩的另外两首诗《偶然》和《沙扬娜拉》,感受新诗的特点和“三美”,并留课下作业:根据对《再别康桥》三美的分析,试分析这两首诗中的“三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中
学语文论文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
黄祖庆
课堂教学中,开头一般都有一个简介作者及背景的步骤。

传统的作法是学生看注释,教师再补充。

新课改后的做法是课前师生共同搜集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课堂上师生再进行对话。

但这两种形式大多流于浅表,往往是知识的补充,可以称为“走近作者”;只是走近,当然难窥全貌,更不可能走进作者的心灵。

笔者听过许多公开课,对于教学中的这一步,基本都是如此,似乎成了定式。

听多了,也就乏味了;更可怕的是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他们不愿意说话,最后教师只好再做代言人。

试想:课本所选作家,哪一个不是大家?哪一个作家没有大量作品?哪一个作家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
林贤治在《看灵魂》中描述道:“我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哪一片大陆会比惠特曼更辽阔。

在他那里,群山耸立,河川奔流,大路箭一样射向远方。

在他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迹的出现而充满生气,既有急蹄,巨翮,强壮的枝柯,自然也有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

在哥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摸索着通往人类的哲学道路。

康德是一个宁静的湖。

因为浩瀚,致使有翻卷不已的波澜也全被人们忽略了。

灵魂的博大使人敬畏。

爱因斯坦飚风似地,在宇宙间往来驰骋,虽或不见形迹,而在日后的圣殿的废墟中,却不难发现他的存在。


这告诉我们:每个作家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就看你怎么与之交流。

其实与文本作者对话,就是从“走近作者”延展到“走进作者”,就是与作者的灵魂对话。

《孟子·万章下》中提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

“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

要做朋友必然要有心灵的沟通。

因此,我们必须具备与文本背后更广阔的作者思想对话的意识。

只有将文本架构于作者思想的坐标中,接轨于作者的文化视野中去审视、去解读、去对话,文本才会变得丰厚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对读者的一种召唤。

师生对文本的解读、体味和赏析也才能更科学,更准确,更具有魅力。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不流于形式并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呢?我尝试运用了“作者再现还原法”的方式来点评作者,以此来对“简介作者”进行诗意的开掘。

先看例子:
例:与名著作者对话之施耐庵。

钱塘古道,你风风火火走来,远离科场,矢志为草莽英雄作春秋。

你大笔一挥,点亮一百单八罡煞之星: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淋漓酣畅,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荡气回肠,黑旋风扯诏谤徽宗率真豪放;你振臂一呼,一杆替天行道的大旗猎猎作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何等快意人生;你绣口一吐,让那个刀笔精通吏道纯熟的郓城小吏率众走上招安的不归之路,于是,一曲轰轰烈烈的英雄赞歌演变为没落王朝一声沉重的叹息。

这个例子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它为我们该如何介绍作者提供了范本。

写出这样一段话并非易事,它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又不是不能做到,应该是跳起来就可以摘到的高度;它要求我们课前必须对作者、相关背景以及他的其他作品作深入了解,然后进行筛选和整合,还要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

不然是不可能还
原作者形象的神韵的。

为了让学生容易上手,我做了一系列准备:1.教会学生搜集关于作者的各种资料。

譬如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搜索、去书店购买相关书籍等。

我让课前的准备成了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

学生也极感兴趣。

2.推荐了梁衡的《把栏杆拍遍》和余秋雨的部分散文。

这些散文主要是人物散文,特别是写历史伟人名人的散文。

名家的作品就是最佳的范例,学生多读自有感悟。

还让学生体会历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的写法。

3.教会学生筛选和整合。

怎样让作者活生生地再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结合生活通过再造想象还原当时的环境、作者人生中的大事件、作品的意境,作者当时的神态、言行。

语言表达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以及细节描写等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

其实,许多优秀的人物传记都采用了这种方法,而“作者介绍”就是具体而微的人物传记,但一定要注意结合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它是真实可信的,不可胡编乱造。

例如,柳永《雨霖铃》的作者简介:
在夏雨秋荷云淡风清之时,在江水烟波断桥幽径之处,在江南水乡楼阁、桨声灯影之中,一个唇红齿白的青年如玉树临风,翩然而至。

这就是自称为“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永。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他终于明白“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毕竟成何事”。

于是他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他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他在他的词中寄托着游子天涯沦落的失意和哀伤;他从一个失意文人的角度描写了城市妓女的生活,对她们充满同情;他的词还反映了都市的繁华与山川的壮丽,为宋代都市繁荣留下了形象的画面,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

一个人失意而不放弃,能在宋词的领域里开创一片全新的天空,这就是柳永作为一种风流才子形象的经典而存在的理由。

这段点评,让我们感觉柳永的形象鲜活起来,其人生经历也简洁明了。

像这样进行“作者简介”是不是更有诗意呢?又如,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中柳宗元的《小石成山记》的作者简介:
雪纷纷扬扬下了好多天,曾经泛绿的群山只剩一种单一的白,鸟儿被冻住了翅膀,更凝固了心,在寒冷中,它们厌倦飞翔。

路还是原来的路,那些野兔、田鼠、樵夫、旅人了无踪迹,它们和他们该呆在温暖的巢里吧!江水流淌,极慢,像怀着沉重的心事。

那个戴斗笠穿蓑衣的老人用一个优雅的姿势钓那一江寒雪,这一钓就钓了上千年。

这个老人是谁?不就是柳宗元自己吗?这么寒冷的下雪天,他真的是为钓鱼吗?也许是在独自欣赏雪景。

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也许是在钓一个春天!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
这段文字,通过结合作者的典型作品《江雪》来进行点评,如果未走进作者的内心,是无法写出这样的文字的。

这段文字,作者形象鲜明,富有诗意,兼具哲理,让人深思。

这样进行“作者简介”,给学生陌生化的感觉,从而激发出学生创造的冲动。

以上通过“下水”指导,学生对这种方法产生浓厚兴趣,我借机布置课前与作者对话的作业。

要求学生在搜集、摘抄、对话之后写一段这样的作者简介,然后在课堂进行展示和交流。

学生读梁衡的《把栏杆拍遍》后提炼的点评(辛弃疾):
他天生威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不满金人的蹂躏,22岁就拉起了义军;他突入敌营生擒叛将,率万人南下归宋。

这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他就是辛弃疾。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

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

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

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

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

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

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

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

但是这个“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游子,这个“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英雄将永远铭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这段点评撷取了梁衡作品中的不少句子,学生能筛选整合出来表明他已有巨大收获,如果能坚持下去,必能创造出自己独有的东西。

鉴于此,我以为这种作者点评的方法不失为走进作者心灵的好做法之一。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激发了学生兴趣,读懂了作者及文本;意外的收获是提高了写作水平,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可谓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一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