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数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最新)
数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最新)数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由专业所属学院(部)的教研室、系(组)组织编写,或委托出版社出版。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教学大纲模板:课程名称:数学分析(本科)课程代码:20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极限、微积分、级数等内容,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分析工具,如导数、积分、微分方程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解决数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课程打下基础。
授课内容:第一章极限1.1极限的定义和性质1.2极限的运算1.3极限的存在性1.4极限的应用第二章导数与微分2.1导数的定义和性质2.2导数的运算2.3微分及其应用第三章积分3.1不定积分3.2定积分3.3积分的应用第四章微分方程4.1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4.2一阶微分方程4.3高阶微分方程4.4微分方程的应用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作业、期中和期末考试。
其中,期中和期末考试各占50%。
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期中和期末考试则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暑假数学教学大纲暑假数学教学大纲是指针对学生在暑假期间进行的数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一般来说,暑假数学教学大纲会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和学习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暑假数学教学大纲的大致框架:1.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
2.数学应用能力:包括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
3.数学思维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学分析、数学推理、数学归纳等数学思维方法。
4.数学文化:包括数学史、数学家、数学应用等数学文化知识。
5.数学拓展:包括数学竞赛、数学游戏、数学应用等拓展数学知识的内容。
在暑假数学教学大纲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045102学科教学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方案(2010年入学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451专业学位类别名称:教育硕士专业领域代码:045102专业领域名称:学科教学(思政)学制:二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专业领域介绍:本专业领域的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有胡潇、高家方、张其学、皮家胜、黄滨、黄禧祯、欧阳国庆、龚一萍、刘莉、夏宏等。
具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等综合素质优良的专业师资队伍。
近年来,在专业领域研究的特色优势、科研成果及获奖、课题项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课程与专业学科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品课程建设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一个亮点,2005年,本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并获得省、市、校三级的教学研究立项资助。
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在团队成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
以本课程的建设成果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被评为广州市名牌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并建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4个硕士点和1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
积极开展学术研讨活动。
我系于2008年9月主办了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学术研讨会,提交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的思考》等7篇专题论文供大会交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实践基地建设有新突破。
随着我校整体搬迁大学城,为适应我系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发展的需要,在继续巩固原有广州市第三十七中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又新开辟了番禺区南村中学和新造中学两个实践基地。
基地充分发挥了对我系实践教学应有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的基地建设经验与成果。
2006年底,南村中学实践基地被评为广州市教育局重点扶持校外教学基地。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样本
附件3:******课程教学大纲一、概况1.开课学院、学科:2.课程代码及课程名称:3.学时/学分:4.适用专业:二、课程简介课程是****课程之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了解****(不超过300字)(中文)三、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要求具体详实,明确各章节的学时分配;教学时间4学时及以下的章节,教学内容写到章,4学时以上的章节,需标写出节的内容,学生自修学时等不包括在内。
如有实验学时或实践学时,请明确标注。
如果有多位教师授课,请注明章节具体负责教师。
例:第一章************ (4 学时)授课教师:***第二章************ (6学时)授课教师:***1.2.四、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或考查),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
平时成绩由课堂表现、出勤、课后作业、文献综述和实验报告(满分均为100分)成绩按相应的比例折算并相加后得出。
期末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满分100分)成绩折算得出。
说明:1. 说明课程考核方式,具体考核内容。
2. 考核方式、具体考核内容、权重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确定。
3. 研究生必修课程原则上要求为考试,选修课程可以考试,也可以为考查。
4. 提交时删除上述说明及红色字体中不适合的部分。
五、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1.使用教材:*** 编著. *******(第1版). ******出版社, 2015年2.主要参考书:(1)*** 编著. ****(第1版). ******出版社, 2013年(2)*** 编著. ****(第2版). ******出版社, 2007年大纲编制人:编制时间:《Course Title》Course Introduction课程简介(不超过300字,英文)。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书写格式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书写格式(举例)课程编号:011094(课程编号不详留空)课程名称:城市交通管理学时:30预备知识:交通工程;城市道路设计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自学、讨论、研究相结合教材及参考书:1.杨佩昆、张树升编著,《交通管理与控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2.荆便顺编著,《道路交通控制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3.陆化普编著,《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4.《交通流理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5.张起森、张亚平编著,《道路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基本要求:1.掌握城市交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城市交通流理论;3.掌握平面交叉口设计方法、通行能力计算、交叉口延误计算及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对策;4.掌握公共交通线路通行能力计算与分析方法;5.掌握行人、自行车通行能力计算与分析方法;6.熟悉交通需求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讲授的主要内容:1. 城市交通问题与对策体系(2学时)1.1 城市交通现状1.2 交通拥挤机理1.3 综合交通对策体系2. 交通流理论(4学时)2.1 概述2.2 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特性2.3 排队论2.4 跟驰理论2.5 交通的流体力学与运动学模型3. 混合交通流统计分布特性的调查分析(4学时)3.1 交通流统计分布特性的调查方法3.2 交通流统计分布特性的分析方法3.3 现场调查的实施与调查结果分析4. 平面交叉口的特性(4学时)4.1 平面交叉口及其研究意义4.2 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4.3 平面交叉口的几何构造4.4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制。
广州大学汉硕教案设计
一、课程名称及学时安排课程名称:汉语口语基础学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10个日常生活常用词汇。
-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5个日常用语进行简单交流。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汉语口语学习的兴趣。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交际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词汇:日常用品、人物关系、方位词等。
2. 句型:问候、介绍、请求、道谢等。
3. 情景模拟:购物、问路、点餐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 教师用简单的汉语进行自我介绍,引出课程主题。
2. 新课讲解(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10个日常生活常用词汇,如“手机”、“电脑”、“妈妈”、“爸爸”等。
- 教师讲解5个日常用语,如“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
3. 口语练习(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交流。
-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
4.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词汇和句型。
2. 情景模拟(25分钟):- 教师设计购物、问路、点餐等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流。
- 教师分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口语展示(15分钟):- 学生分组展示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口语表达: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音、语调、语法等方面。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开课单位
课程名称
中文
英文
适用பைடு நூலகம்业
()学科(专业)学位课
()学科(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
其中实验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春季()秋季
授课对象
()硕士()博士
考核方式
成绩构成
责任教师
教学团队
先修课程
相关课程
课程性质与地位
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课程内容简介与学时分配(或专题课、进展课的内容架构)
学习要求(包括课后学习要求,课堂讨论要求,作业要求等)
主要教学参考书(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年;自编教材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
主要参考期刊和网站
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含教学条件、教师培训、教学用书建设等)
课程责任教师:课程教学团队:
主管领导:学院盖章:
年月日
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模板】
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Array研究生姓名:学号:
导师姓名:
一级学科硕士点:学制:年
一、课程学习安排
二、读书报告(要求主讲不少于二次)
计划安排于第学期前完成。
三、学术活动(含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研讨会等)
计划安排于第学期前完成。
四、教学实践或实践学习
计划安排于第学期前完成。
五、开题报告
计划安排于第学期前完成。
六、论文工作
计划安排于第学期前完成。
七、公开发表与硕士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
计划安排于第学期前完成。
八、其他安排
九、审批意见。
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物理学(代码:0702 )二级学科:凝聚态物理(代码:070205 )理论物理(代码:070201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以及它们的各种实际应用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源泉。
物理学是基础学科也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是与产业联系最密切的理学学科。
物理学科是广州大学最早建立重点学科之一,属广州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96年获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已经培养了50多名硕士,许多人已成为重要学术和技术骨干。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科已经形成了若干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受限小量子系统、磁性与强关联多电子系统的理论研究。
凝聚态物理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半导体纳米结构中的电子性质研究、信息光电子研究方向、信息功能材料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科的研究特色是与国际该领域的研究接轨,所有的成果都将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绝大部分论文被《SCI》所收录,有相当部分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
近年来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计划项目20多项。
2000年3月以来获省部级奖励6项,其中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5年以来本学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
本学科除取得一些科学成果外,还取得了一些社会效益。
学科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50多人,毕业生全部就业,且有多名毕业生在山西大学、安徽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211工程学校及新加坡科技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有些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发表在“Phys. Rev. B”,“J. Appl. Phys.”,“J. Phys.: Condens. Matter”,“Eur. Phys. J”等国际权威刊物上,毕业生中有多人分别考上北京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博士研究生,8人被评为“南粤优秀研究生”。
XX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模板】(3)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中文)
(英文)
适用学科、专业
课程类型
学位课、非学位课(或必修课、选修课)
学时
学 分
教学方式
比如: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或其它形式等
考核方式
考试或考查,开卷、闭卷、研究报告等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预修课程或
预备知识
推荐教材及
主要参考书目
(按文献著录格式填写)
学院主管院长(签字、公章):研究生部负责人(签字、公章):
年月日年月日
课程目的与基本要求
(有关课程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作用,学习要求和文献阅读要求等,不超过300字)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或专题课、进展课的内容架构)
(课程各组成部分的内容摘要和重要知识点、课程教学组织方式(讲授、研讨、实验、自修、文献阅读等)和相应学时分配等。本部分可加页)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编制人(签名):学科负责人(签名):
最新广州大学045110学科教学(地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方案(2017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451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教育硕士专业领域代码:045110 专业领域名称:学科教学(地理)学制:2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专业领域介绍本专业是在2002年开始招生的“课程与教学论” 硕士点地理学教育方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特色和优势是:1、具有坚实的地理学科专业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基础学院的“地理科学”本科专业为广州市名牌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均为硕士点和重点学科。
近年来,地理教育硕士导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和省、厅、市、校级等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编著及出版著作和教材等科研、教研成果一大批。
获省、市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并建设了省级重点课程、市级名牌专业和多门市级、校级精品课程及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取得显著成果。
2、导师队伍实力雄厚为地理教育服务成效卓著本专业现有7位地理教育硕士导师(教授4人,副教授3人)。
现聘有校外教育硕士导师14人,其中4人为地理特级教师。
近年来,我们积极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成功申报并主编出版了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广东版)及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主审《广东地理》、《广州地理》等地方教材;与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室密切合作,主持或参与新课程改革省、市教师培训工作,主编出版《初中地理校本培训指导手册》并参与历年广东省高考命题工作。
已建立起一批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为培养地理教育硕士和提升在职教师素质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培养目标为基础教育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中学地理课程专任教师,具体要求为:1.具有正确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师德修养与良好的文化素养,热爱教育事业和地理教学工作,勇于开拓创新、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2.通过系统地学习形成较高的教育科学和学科教学的素养。
XX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格式(黑体三号)【模板】
XX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格式(黑体三号)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总学时数:
开课学期:
任课教师:(至少2人)
考核方式:
教学要求及目标:
教学主要内容:要求涉及到每一章的每一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适用专业:
说明(备注):
以上(标题为宋体小四号、加粗,正文为宋体小四号)
说明: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标题为宋体小四号、加粗,正文为宋体小四号)
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版序或出版时间;自编讲义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至少列三部国内外有影响的教学参考书目。
大纲制定人:
大纲审定人:
大纲制定时间:年月。
研究生教学大纲模版
课程名称 (黑体,居中,小三号)
英文名称 (黑体,居中,小三号)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公共学位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必修环节等等)
总学时:讲课学时:实验(或上机)学时:
学分: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任课教师及职称: (要求有两名副教授及以上教师)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黑体,小四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
二、教学内容(黑体,小四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此部分根据具体课程,列出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黑体,小四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
四、考核方式
正文为宋体,5号字
五、课程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黑体,小四号字)
教材与参考书:《》,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参考文献:
六、预修课程(黑体,小四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
七、适用专业(黑体,小四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
八、说明(黑体,小四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
在此部分可做一些补充说明。
大纲制订人:
硕士点负责人:
制订日期:注:(1)页面设置为纸型:A4;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
(2)标题、正文的字体及字号严格按照样本要求;标点符号要在全角状态下录入。
(3)正文行间距设为固定值18磅。
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 名称
中文
课程编号
英文
开课单位
考核方式
学时学分
课程类别
编制者
适用对彖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预修课程:
教师团队成员:
编制者签名:
年 月日
学科点意见:
学科点负责人签名;
年 月日
注:1.课程类别指公共课.专业课。2、适用对象指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在职专业型硕士、博士 等。3、课程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 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创新 意识和能力。4、编制者一般为该课程主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