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大片与中国大片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电影行业好莱坞电影与国产电影的发展比较

电影行业好莱坞电影与国产电影的发展比较

电影行业好莱坞电影与国产电影的发展比较电影行业:好莱坞电影与国产电影的发展比较电影是当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艺术形式之一,而好莱坞电影和国产电影是世界两大电影产业的代表。

它们在发展速度、技术水平、题材风格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就这些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并享受电影带给我们的文化和娱乐体验。

一、发展速度与产量比较好莱坞电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产业之一,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产量。

每年有大量的电影在好莱坞诞生,从商业大片到独立影片,几乎覆盖了各种题材和类型。

这种高产量保证了好莱坞电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使其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比之下,国产电影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

受限于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国产电影的产量有限,制作质量也常常受到限制。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电影产业的重视,国产电影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现在,中国每年制作的电影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并逐渐涵盖了更多不同类型和题材的作品。

二、技术水平与创新比较好莱坞电影在技术方面一直处于世界的前沿位置,拥有先进的拍摄设备和制作技术。

从特效到音效,从摄影到剪辑,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团队总能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

良好的技术支撑和创新精神使得好莱坞电影能够不断挑战技术极限,为观众带来新的视觉魅力。

相较而言,国产电影在技术水平方面起步较晚,与好莱坞电影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然而,国产电影正不断迎头赶上,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与国际合作,逐渐提升了自己的技术水平。

例如,中国电影制作对于动作片和特效片的制作越来越出色,影片的视效和技术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题材风格与市场需求比较好莱坞电影以商业大片为主,注重大场面、特效、娱乐性和全球市场的观众吸引力。

其影片多以超级英雄、科幻、动作等类型为主,大多数作品都追求商业成功和票房回报。

这种商业模式的成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也为好莱坞电影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商业语境下的主旋律电影——《超强台风》与好莱坞灾难片的比较分析

商业语境下的主旋律电影——《超强台风》与好莱坞灾难片的比较分析

中 图 分 类 号 : 0 J 4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2 9 ( 09 0 — 0 2 0 17 — 04 2 0 ) 2 0 6 — 3
对于进入 2 0世纪 9 0年代后 的中国电影来说 , 一个不可
在一 年后会 与地球相撞 , 为拯救地球 , 们采取 了一 系列行 人
台风 》 称 中 国的 第 一 部 灾难 片 , 商 业 作 为 运 作 诉 求 , 图找 到 主 旋 律 与 商 业 之 间 的 融 汇 之 方 。文 章 以 《 强 台风 》 好 莱 号 以 试 超 与 坞 灾难 片 的 比较 为 平 台 , 析 《 强 台风 》 叙 事 方 式 , 价 其 中的 得 失 之 处 。 分 超 的 评 关 键 词 : 超 强 台风 》 主 旋 律 ; 业 ; 型 片 ; 《 ; 商 类
影策略结合起来的追求 。而 20 年推出的影片《 08 超强 台风》 ,
便是借鉴商业类型片模式 的一 次新尝试 。 所谓类型 片 , 是指 “ 按照 不 同的类 型 ( 或样 式 ) 的规 定要 求创作出来 的影片。”i ‘ 各种类型片的区别是在风格 、 题材和 价值观念方面各有一系列特殊 的程式 。” 在创作 上 , 类型 电 影有一整套 明显 的 、 为固定的特征 。这些特征 , 较 根据英国 电 影学者丹尼尔 ・ 德勒的相关研究 ,在叙 事上表现为 “ 似 钱 相 的、 有时是公式化 的情 节和结构 , 可预 知的情境 、 段落 、 曲、 插 困境 、 冲突和结局 。” 电影技巧上表现为“ 在 摄影 、 布光 、 声音 、
海啸 、 的流星雨等等 。而在 20 年 的灾难片 巨制《 壮丽 04 后天》
里, 特效更 是精彩绝伦 , 历史上罕见 或从未有 过 的惊心动 魄

国外科幻片与国内科幻片的区别论文

国外科幻片与国内科幻片的区别论文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国外科幻片与国内科幻片在多个方面的显著差异,包括历史背景、科学和技术内容、社会和政治议题、文化元素以及制作质量等。

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两者在创作理念、表现手法和市场影响上的不同,并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一、引言科幻电影作为电影类型的一种,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关注。

国外科幻片,尤其是好莱坞科幻片,凭借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制作技术和广泛的影响力,在全球电影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国内科幻片,近年来虽有所发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比分析国外科幻片与国内科幻片的区别。

二、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2.1 国外科幻片-悠久历史:国外科幻片,尤其是好莱坞科幻片,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自20世纪初期以来,科幻电影便在美国逐渐兴起,并涌现出大量经典作品,如《星际迷航》、《星球大战》等。

-多样化题材:国外科幻片涵盖了宇宙太空、宗教神话、异域探险、历史传奇等多种题材,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5。

2.2 国内科幻片-起步较晚:相对于国外科幻片,国内科幻片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数量相对较少1。

-逐渐兴起:近年来,随着《流浪地球》等作品的成功,国内科幻片逐渐兴起,并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1。

三、科学和技术内容3.1 国外科幻片-不拘泥于现实:国外科幻片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不拘泥于现实或逻辑,注重表达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对未来世界的想象。

-高投入制作:好莱坞科幻片往往采用高投入的制作模式,运用先进的特效技术打造震撼的视觉效果2。

3.2 国内科幻片-注重现实性:国内科幻片在科学和技术方面较务实、谨慎,注重现实性和合理性,反映出中国社会对科学家和专家的尊重以及对科学知识的普及成果。

-逐步提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国内科幻片的制作水平也在逐步提升3。

四、社会和政治议题4.1 国外科幻片-探讨深刻议题:国外科幻片喜欢讨论社会和政治议题,揭示冲突矛盾和潜在危机,以反映西方民主、自由等价值观。

中美电影差异浅析

中美电影差异浅析

中美电影差异浅析电影,作为文化传播最好的媒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当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中美作为两个典型的电影大国,有着风格迥异的电影形式,因此导致有些人喜欢国产电影,而有的人却钟爱美国大片,本文将从中美电影的差异谈起,逐步展现中美电影的特点,最终得到关于两国电影比较客观的评价。

中美电影存在哪些差异呢?我认为存在三大差异。

第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电影题材上的差异。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当时独特的历史原因,电影题材比较单一,主要局限在历史,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戏剧等,如《红色娘子军》,《地道战》,《沙家浜》等,由于当时中国的电影框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题材上的单一以及艺术手法的缺乏是比较普遍的。

之后随着中国电影的逐渐摸索,开始出现了一些经典题材,武侠片就是其中之一,如《唐山大兄》,《精武门》,《新龙门客栈》,《卧虎藏龙》,《英雄》等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

这一电影形式运用生动的打斗场景,融入曲折的故事情节,让观众眼前一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题材都是最受欢迎的题材之。

另外香港的警匪题材也风靡一时,如《英雄本色》,“无间道”系列,也曾让香港电影走向巅峰。

警察,卧底,黑社会之间的斗智斗勇,融入人性的反思也成就了很多优秀的电影。

但如同受了魔咒一般,大陆、香港电影在这之后就走向了低谷。

鲜有优秀的作品问世。

最近几年,中国电影似乎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青春片,最初的《老男孩》,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致青春》,《小时代》等等,都起得了不错的成绩,主打青春怀旧,抓住了一大批80,90后的心。

但总的看来,中国电影题材依旧单一,内容依旧乏味,而且可以看出,似乎,中国电影一直在怀旧。

相反,美国大片却一直在向前看。

所以,美国电影题材形成了以科幻、灾难、励志等题材为主,其他题材全面发展的局面。

尤其是以《星球大战》,终结者系列,X战警系列,黑客帝国系列等等科幻题材的电影,用其精美的画面,炫酷的特效,高潮迭起的情节大大冲击了中国的电影市场。

中国第一部“好莱坞式”大片——以《乱世佳人》和《一江春水向东

中国第一部“好莱坞式”大片——以《乱世佳人》和《一江春水向东

・人文科技中国第一部“好莱坞式”大片——以《乱世佳人》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分析比较案例赵 燕(上海大学 上海电影学院,上海 200436)摘 要: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创作方面。

笔者通过对电影本体的比较研究,发现《一江春水向东流》与《乱世佳人》在人物设置、创作形式和叙事方式等诸多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从中可以透视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电影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电影本体比较;“好莱坞式”大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乱世佳人》1939年,由美国导演维克多・弗莱明等根据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改编拍摄而成的电影《乱世佳人》上映,影片以主人公斯嘉丽的种种遭遇为叙事中心,表现了南北战争时期激动人心的历史故事。

1947年,由蔡楚生和郑君里导演联合执导的史诗性巨著《一江春水向东流》完成摄制,影片以八年抗战为故事背景,以张忠良为叙事核心,塑造了素芬忍辱负重的东方女性形象,在上海首映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通过比较分析,可发现《一江春水向东流》与《乱世佳人》在人物设置、创作形式和叙事方式等诸多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从中可以透视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电影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1 张忠良:中国版本的“斯嘉丽”很多人习惯将斯嘉丽和素芬相比较,认为二者是战乱岁月里的铿锵玫瑰,是乱世中的佳人。

笔者不以为然,反倒觉得斯嘉丽与张忠良的人物设置在很多细节上有相似之处,试作如下分析:首先,二者均为成长转变型人物。

在影片《乱世佳人》中,南北战争给斯嘉丽带来了极大的身体摧残和精神伤害,她曾是塔拉庄园不谙世事、傲慢执着的高贵公主,然而战争爆发以后,庄园毁灭,亲人离散,小公主宣誓“永不饥饿”,从此“不择手段”地追求土地和财富,变为“自私贪婪、冷酷无情”的悍妇,而她的变化正是战争带来的人性的异化。

而《一江春水向东流》里的张忠良,原本是大家口中的抗战英雄、孝顺的儿子、浪漫的丈夫、慈爱的父亲,但在权势和金钱的诱惑之下抛弃妻子,成为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负心汉。

好莱坞电影价值观及对我国电影发展的启示

好莱坞电影价值观及对我国电影发展的启示

好莱坞电影价值观及对我国电影发展的启示近年来,国产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逐渐增加,但在和好莱坞大片相比较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好莱坞电影因其独特的价值观和制作技术一直备受瞩目,对我国电影发展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好莱坞电影的价值观,并分析其对我国电影发展的启示。

好莱坞电影以其独特的制作技术和丰富的故事情节而著称。

电影的故事情节常常是围绕着人性、友情、爱情和家庭等主题展开。

而在这些主题之下,好莱坞电影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观众。

在大部分好莱坞电影中,友情、团队合作和奋斗精神是经常被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不仅可以激励观众,也可以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我们可以从好莱坞电影所倡导的价值观中得出启示,就是要注重人性与情感的表达。

在大部分好莱坞电影中,主人公往往是具有情感的生命体,通过一系列的情感冲突、成长和挣扎,呈现出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面。

而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描绘,也正是好莱坞电影赢得观众喜爱的关键之一。

我国电影也应该从这一点出发,注重对人性与情感的表达,力求在情感的层面上深度挖掘,让作品更富有人文关怀的温度。

好莱坞电影一直以来都在弘扬团结合作与勇敢拼搏的精神。

大部分好莱坞电影都是以团队合作、互相帮助为主题的,片中的主人公在面临困难和危机时,总是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克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这种精神也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而电影正是传递这一精神的最佳媒介。

相比之下,国产电影在这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

在许多国产影片中,往往只强调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而忽略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国产电影需要向好莱坞电影学习,注重在作品中传递团结合作与勇敢拼搏的精神。

好莱坞电影在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上也颇有建树。

大部分好莱坞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雕琢,其内心的矛盾、情感的挣扎都能够被观众深刻地理解和感同身受。

而在我国电影作品中,也需要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深入挖掘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层面,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量化比较研究

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量化比较研究

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量化比较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在产量、质量和票房方面的差异,探讨其竞争态势及对国产电影产业发展的推动。

通过对国产电影产量和进口电影产量的分析发现,国产电影数量稳步增长,但与进口电影相比还有差距;在质量评估方面,国产电影的改进空间仍然存在,需要加强制作水平和创新能力;而进口电影在质量方面普遍具备优势。

在票房对比分析中也发现,进口电影在市场上的表现较为突出。

结论部分指出,国产电影需要提高自身实力,创新内容和拓展市场,以增强与进口电影的竞争力。

提出推动国产电影产业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大投资力度、推动行业规范化等措施。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产电影、进口电影、量化比较研究、产量分析、质量评估、票房对比、竞争态势、建议、国产电影产业、发展、研究背景、研究目的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产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国产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与此进口电影也在中国市场占据着一席之地,成为了国产电影的竞争对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的量化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产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中国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产电影在一些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如题材单一、创作水平不够高等问题,与进口电影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通过对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的产量、质量以及票房等方面进行量化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建议。

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在产量、质量和票房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的竞争态势,同时提出推动国产电影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量化比较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的产量和质量,并对其票房表现进行分析,以揭示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中的竞争态势。

中外影视史的演变与对比

中外影视史的演变与对比

中外影视史的演变与对比中外影视史的演变是一个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和电视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

通过对中外影视史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电影和电视艺术的发展轨迹、风格特点以及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首先,中外影视史的演变可以从其起源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西方电影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法国和美国,而中国电影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上海。

西方电影初期主要以实验性质的短片为主,而中国电影则在早期受到京剧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早形成了叙事性较强的长片。

其次,中外影视史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题材偏好。

西方电影风格多样,从黑白无声电影到彩色有声电影,从传统叙事片到实验艺术片,从商业大片到独立制作。

而中国电影则在早期受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一度以革命题材和政治宣传片为主,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严重打压。

而后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逐渐摆脱了政治桎梏,开始探索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

第三,中外影视史的对比分析也可以从制片和发行模式上进行。

西方电影工业化发展较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电影制作到发行和放映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

而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一度受到国家政策限制,但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迅速,逐渐向国际市场迈进。

另外,中外影视史的对比也可以从影响力和受众反响上进行。

西方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好莱坞成为全球电影工业的代表,其电影作品常常成为全球票房冠军。

而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弱,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壁垒。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电影制作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认可。

最后,在社会和文化影响方面,中外影视史的对比也可以进行深入分析。

西方电影多样化的题材呈现了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和价值观,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中国电影则在不同历史时期明显体现了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也对国内观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进行了引导和影响。

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差别

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差别

当然,我觉得首先从意识形态方面,好莱坞是西方的价值观的体现,而中国则是要符合健康向上的,虽然近些年来有些中国电影走非主流的道路,但是主旨还是没有偏离的。

其次,好莱坞电影的题材较广,从剧情,战争到挑战极限的B极片,都有。

而中国的一般都是剧情,爱情,战争的比较多。

再有,好莱坞的电影有分级制度,所以其中一些电影会有情爱镜头,而中国还没有,大人小孩都可以去看,所以就会收敛一些。

好莱坞的电影敢挑战敏感话题,中国电影则少有。

这大概就是其中的区别了,可能不全,但我就知道这些,做个参考吧。

主要是文化``和国情一方面,由于现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思想方面比国内自由,所以好莱坞的电影题材广泛,涉及各个方面.而国内的作品,由于政治等原因,有些题材是不能拍摄的. 其次,是资金的问题,好莱坞的制作费用比较高,能吸引人才,他们的编锯,特级制作人员,导演,演员等各方面人才来自世界各地,其总体水平要高于国内.而且,他们电影发展的比较早,制度体系等比较完善.个人见解而已,大家探讨就好``美国政治环境自由,所以电影创作没有什么意识形态的顾忌,反观中国,天壤之别好莱坞电影有这精美的包装,完善的营销模式,健全的演员、编辑、导演制度保障,严谨并附有规划性的拍摄体系,“向产品一样”生产并销售到世界各地,不仅是文化的传播,同时也传播了好莱坞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及时使商品式的生产”同样也有这美与善的内涵,成为休闲时的小憩,同样是心灵的交锋,最深处的感动,电影,好莱坞电影,生活的一部分。

有人说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按时间来说距离相差10年,50年,甚至近一个世纪,这可能是有所夸张,但同时也有一些情理,好莱坞距离我们有多大,是我们需要学习与借鉴的,来发展起中国的自己的电影。

许多观众都喜欢看外国影片,尤其是好莱坞的影片,认为他们比国产片要给力的多,无论是从剧情还是演员,甚至是配音上面,都是国外的好,尤其推崇好莱坞的影片。

其实我也不例外。

也许有人会说“太崇洋媚外了”,但我却不这么认为。

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传播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比较分析

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传播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比较分析

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传播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是在文化传播和艺术表现形式上,依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分别从语言、音乐、电影、绘画和文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语言方面,中文是一个象形文字,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内涵。

与之相比,英文则是一种拼音文字,比较简单直白。

在语言文化传播方面,中文更注重准确和精准,英文则更注重交流和沟通。

这也导致了中国文化更注重以文化的形式进行表达,而美国文化则更注重以语言进行传播。

音乐方面,中国的音乐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音乐体系。

中国的音乐主要是以民族音乐为主,注重着重快板和慢板的交替,更注重氛围的营造。

而美国的音乐则更加注重节奏感和旋律感,包括了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爵士音乐等多种类型。

美国的音乐更加注重充满激情和活力。

电影方面,中国和美国各自拥有着发达的电影产业。

中国的电影更加注重戏剧性和文化氛围的营造。

中国的电影注重拍摄艰苦历程、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现出了独特的人文关怀。

而美国的电影则注重好莱坞制作,特效和大片引领潮流。

美国电影注重画面的美感,强调人物和情节相辅相成。

绘画方面,中国和美国有着截然不同的绘画传统。

中国的绘画更加注重意境和情趣,注重墨韵和意蕴。

中国的绘画有着诗意和哲学的内涵。

而美国的绘画则注重真实和生动,具有比较强的色彩对比和明暗度的表现。

文学方面,中国和美国都有着极为独特的文学传统。

中国文学注重古代文化与现代审美之间的交融,注重形式的创新以及概念的突破。

而美国文学则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和对人性的探讨。

美国文学倡导的自由思想和创新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全球读者的喜爱。

总之,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传播和艺术表现形式都各有特色。

虽然存在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也是两国文化交流中难得的财富。

我相信,随着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深,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将越来越模糊,两国文化将助力于构建更加多元化的世界文化。

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发展比较分析

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发展比较分析

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发展比较分析中国电影与好莱坞作为世界两大电影产业中心,对全球电影市场的发展影响深远。

本文将从电影市场规模、电影制作技术、票房表现、内容创作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就电影市场规模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收入超过650亿人民币,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

而好莱坞作为美国电影产业中心,也一直占据着全球电影市场的重要地位。

其次,就电影制作技术而言,好莱坞一直引领着全球电影制作的技术水平。

从特效技术到摄影设备,好莱坞一直在电影制作技术方面保持着领先地位。

中国电影制作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工业的崛起,不断引进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和设备,提高了中国电影制作的水平,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国产电影。

再者,票房表现方面,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大片的制作和宣传力度都非常强,往往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巨大的票房成绩。

中国电影也在不断崛起,尤其是一些优秀的国产电影在本土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战狼2》、《流浪地球》等影片均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

最后,内容创作方面,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其独特的故事创作和丰富多样的题材选择。

好莱坞一直擅长将商业化和艺术性相结合,制作出受众喜爱的电影作品。

中国电影虽然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在内容创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中国电影需要更加注重故事性与观众情感的共鸣,才能进一步提高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总结起来,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在市场规模、制作技术、票房表现和内容创作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但中国电影正以迅猛的发展速度逐渐缩小这一差距。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壮大和国产电影的崛起,相信中国电影未来可望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完整版)中外电影的战争片对比分析

(完整版)中外电影的战争片对比分析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年级:2008级班级:广播电视新闻学姓名:李健学号:200802084138中外电影的战争片对比分析——以《红高粱》与《勇敢的心》为例一、战争片概述战争片亦称“军事片”。

以战争史上重大军事行动为题材的影片,有通过战争事件、战役经过和战斗场面的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树立英雄形象;也有通过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描写,形象地阐释某一重大军事行动、军事思想和军事原则;还有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心灵创伤。

多歌颂杰出的军事统帅、著名将领和军事家的战功和业绩。

二、中外典型战争片简介《红高粱》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

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赞美生命是该片的主题。

“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

”《勇敢的心》是由梅尔·吉布森 Mel Gibson导演的电影,第六十八届(9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化装五项大奖《勇敢的心》是一部悲壮的、融合血泪传奇史诗战争片。

有人曾用“三个一“来评论了这部影片,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史诗巨片,一段缠绵而令人荡气回肠的铁血柔情,一部悲壮的血泪传奇。

三、影片叙事模式分析《红高粱》并不是十分具有现实性的作品,也不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寻根。

相反,在这个联系三代的以过去时回叙出来的故事中,塑造的是一个未来意义的人格,是一种人格理想,超越了具体的社会表层,具有人的本性与本质的深度,影片自始至终所呼唤的主题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张扬活得不扭曲、无拘无束、坦坦荡荡的生命观。

影片《红高粱》自身有一条完整的故事线,但这条叙事线大部分由画外音来完成。

影片一开始,还是全黑的画面时,声带上就传来了“我”的叙述;“我给你说说我爷爷我奶奶的这段事,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还有人提起。

”这是一个以现在时进行回述的视点,这个“我”在此是一个故事的叙述者。

中美科幻电影数量比较及对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启示

中美科幻电影数量比较及对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启示

影视大观中美科幻电影数量比较及对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启示尹戈涵(印纪影视娱乐传媒有限公司,北京 100010)摘 要:科学与想象力是密不可分的,而科幻电影可以充分体现国家的制作技能与科研能力。

本文对比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科幻电影数量,根据对科幻电影的考察,引出对科幻电影发展及科幻电影科普功能的思考,期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美科幻电影;数量比较;发展;启示科幻是科学幻想的简称,将科学作为基础,在此之上发挥幻想,内容一般比较虚幻。

科幻作品包含科幻漫画、动画、音乐、电影、小说、游戏等等。

科幻电影将科学因素作为导向,是一种对社会与个体形成影响的幻想科学题材。

科幻电影对大众及社会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文化效益。

一、中美科幻电影数量比较科幻电影可分为灾难、恐怖、喜剧、动作等类型,《月球旅行记》是最早的科幻电影,诞生于1902年,从此之后,科幻电影得到了蓬勃发展。

《星球大战》于1977年上映,全球票房超过了30亿美元,同时,与电影主题有关的T恤、书籍、玩具都实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也产生了许多热爱科幻电影的影迷。

科幻电影与科幻小说在中国起步都比较晚,当前,中国的科幻电影数量比较少,仅有《大气层消灭》《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以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的科幻电影《魔比斯环》[1]。

《魔比斯环》由中外合作,是一部3D 类型的科幻动画电影,由深圳电影制片厂与深圳环球数码公司共同投资拍摄。

这部电影讲述的魔比斯环在无意中穿越了时空隧道,并到达了与地球相距数百万光年的星球开展历险。

而在1995年到2008年期间,中国仅有一部科幻电影产出,而美国却产出了共222部科幻电影,每年都有10到25部科幻电影产出。

中国产出的科幻电影仅占美国产出科幻电影的0.5%,这一反差必须引起中国电影人的关注。

二、科幻电影数量对现实科技的激励通过中美科幻电影数量的巨大差距,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在科幻电影创作方面有着不同的态度。

新世纪以来中美二战题材电影比较研究

新世纪以来中美二战题材电影比较研究

新世纪以来中美二战题材电影比较研究二战是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战题材一直是电影创作中的重要题材之一。

本文将从新世纪以来的角度,比较中美两国在二战题材电影创作上的异同,探讨二战题材电影在中美文化环境下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一、创作背景中美两国在二战期间的地位和角色有着明显的区别。

美国是二战的参战国之一,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方,其在二战中的贡献和牺牲被广泛传颂。

在美国电影中二战题材一直备受关注,被制作成了大量的影视作品,例如《拯救大兵瑞恩》、《太平洋》等经典影片,它们往往以美国参战人员的角度展现了二战的残酷与荣耀。

而中国在二战中则是抗日战争的一方,中国的参战和付出同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中国二战题材电影的创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到限制。

二、创作主题在二战题材电影的创作主题上,中美两国的电影有着不同的侧重。

美国的二战题材电影往往强调个体英雄主义和民族荣耀,通过讲述勇士英勇抗敌的故事,塑造了众多传奇式的英雄形象。

这种刻意突出个体英雄主义和集体荣耀的叙事手法在美国电影中非常普遍,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队伍拼死保卫大兵瑞恩,体现了美国军队内部的团结和牺牲。

而中国的二战题材电影则更加侧重讲述整个社会抗战的历程,展现了全民族的抗战精神和付出。

例如电影《太行山上》中通过一个山村的抗战故事,彰显了中国全民族的抗战意志和坚定决心。

三、叙事风格叙事风格也是中美二战题材电影的一大差异。

美国的二战题材电影往往更加注重情节紧凑和视觉冲击,通过惊险刺激的战斗场面和英雄形象的塑造,吸引观众目光。

这种以个体英雄为核心的叙事方式在好莱坞的大片中非常常见,如《敦刻尔克》中的激烈战斗场面和紧张剧情,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中国的二战题材电影则更加注重历史文化的表达和情感的渲染,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艰苦斗争和不屈精神。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及对现代电影的影响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及对现代电影的影响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及对现代电影的影响【摘要】好莱坞电影作为世界电影工业的领头羊,在现代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

本文从早期好莱坞电影的特点开始探讨,介绍了好莱坞电影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发展趋势。

重点分析了好莱坞电影对全球电影市场的影响以及现代电影对其的借鉴。

通过对比和总结,揭示了好莱坞电影对现代电影的重要性和影响。

好莱坞电影在推动技术进步、影响流行文化、改变观众审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当今电影行业的重要标杆和引领者。

通过对好莱坞电影对现代电影的影响的深入思考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影产业的发展脉络和走向。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变迁,现代电影,影响,特点,工业化,发展趋势,全球市场,借鉴,总结1. 引言1.1 概述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好莱坞电影是世界各地影迷们所熟知和喜爱的电影类型之一。

自从20世纪初诞生以来,好莱坞电影一直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其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票房收入和口碑上,更在于其传播的文化元素、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好莱坞电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塑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价值体系。

通过好莱坞电影,观众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历史、风土人情,这也促进了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电影产业之一。

1.2 重要性好莱坞电影对现代电影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自诞生以来,好莱坞电影一直在引领电影产业的发展,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观念。

好莱坞电影以其高质量的制作、精良的特效和深刻的主题吸引着全球观众,成为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的学习榜样。

好莱坞电影还在全球传播了美国文化和价值观,成为美国软实力的重要代表。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更是日益增强,成为塑造世界文化格局的重要力量之一。

深入了解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和对现代电影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影产业的发展规律,还可以启发我们创作出更具世界影响力的优秀作品。

中美电影跨文化的区别阐述

中美电影跨文化的区别阐述

中美电影跨文化的区别阐述一、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现象好莱坞电影当中借鉴中国元素的创造很早就已经存在了。

在20世纪初,好莱坞电影就开始刻画华人的形象了,不过很多都是作为陪衬的。

中国形象的典型特征就是唐人街上的长辫子男人、长指甲女人等。

好莱坞拍摄了第一步完全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大地》,这部电影当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有40年之久,主要展现了一对中国农村夫妻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对中国国土的眷恋之情。

这部电影的音乐都是采用的中国音乐,它修正了早期电影当中中国人的形象。

在70年代,李小龙带着自己的武术进军好莱坞,引起美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是中美电影文化进行交流的一次小成就。

在70年代以后,由于互联网对电影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在美国国内市场逐渐萎缩,每年只有十分之一的电影可以赢利。

在1952年,美国电影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2%,在70年代这一比例升到55%,自从9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在欧盟电影市场当中有70%的份额。

由于全球化,好莱坞电影在主体以及拍摄方法等方面产生了变化。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于1988年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帝》是一部偏西方视角但是制作很精良的传记电影,这部电影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的九个奖项。

华裔导演王颖于1993年拍摄了电影《喜福会》,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家谭恩美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这是当时好莱坞主流的电影之一。

很多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都有争议,但是这些电影的票房方面都很成功,很有开发的潜力。

这吸引了很多导演都以中国为题材来拍摄电影,更多地加入中国元素来吸引大众的眼球。

随后的很多电影当中都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如《花木兰》《非常人贩》《面纱》《上海正午》《骇客帝国》《上海骑士》《生死格斗》等。

在2008年,好莱坞又推出了《功夫熊猫》等带有中国元素的电影。

《功夫熊猫》的制作用了5年的时间,制作成本达到了1.3亿美元,推广的成本达到了1.5亿美元,它的票房共计是6.3亿美元。

这些作品或者是从中国传统文学来寻找题材,或者是把中国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或者是运用了中国所特有的文化符号,虽然运用了很多中国元素,但是却没能够反映中国的现实生活状况。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比较摘要:文化是反应不同文明的一种方式,通过对文化的认识了解,碰撞摩擦,能够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而电影是把不同的文化概括成影视语言呈现在屏幕上,所以说透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外文化的许多异同。

关键词:中国;西方;文化比较一、中西方电影语言的差异由于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呈现在电影屏幕上,表现出一种文化差异。

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多为统一性和整体性,甚至表现为一种意境和升华,而西方的表达方式,是一种逻辑性更强的,更加注重细节的表现。

同样对于爱情的表达,在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中,父母的爱情是含蓄的,片中通过舒缓的镜头,温暖的色彩,烘托出父母这一代人的幸福与美好感情。

温暖的色调呈现在荧幕上,给观众一种温暖恬静的感觉。

同样是这种含蓄内敛的表达,在日本著名电影大师岩井俊二的《情书》中,也将这种感情阐述的淋漓尽致。

一个女孩花了一年时间寻找暗恋的男孩,得到的只是擦肩而过的偶遇,这种淡淡哀愁,耐人寻味。

但是对于西方观众来说,他们不理解这种“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思念。

相对的,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中,男主对于女主的爱情追求,是热情强烈的,他直截了当的对女主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想法,大胆而夸张。

如果将男主这段表白放入到东方电影中,反而缺少了一种含蓄的东方美。

在中西方镜头语言的运用中,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西方的电影文化中,特别重视严谨性和科学性。

以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为例,导演运用景深镜头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到画面上,在画面前景,是父母与经纪人商量小凯恩事情的场景,而在画面深处,小凯恩无忧无虑的玩耍,对自己将要发生的事情浑然不知,这种景深镜头会情不自禁的将观众视线拉入其中,客观的镜头表达出观众内心感受。

中国的电影镜头语言中,对于镜头的运用多是朴素柔和的。

例如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中,有一幕周慕云与苏丽珍在咖啡馆的场景,导演以留声机这件老物件烘托气氛,镜头缓缓在男女主人公的面部表情上切换,并穿插以手部特写,表现两人故作淡定的一种情绪,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娓娓道来,拥有一种端庄典雅的形象,符合中国古典美的气质。

中外影视史比较分析

中外影视史比较分析

中外影视史比较分析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承载着人们的情感、观念和价值观。

中外影视史的比较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国家的影视产业发展和艺术成就,还能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本文将从影视产业、电影风格、文化传统和市场竞争四个方面进行中外影视史的比较分析。

首先,从影视产业的角度来看,中外的影视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好莱坞等西方国家,影视产业早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链,拥有完善的制作、发行、宣传和营销体系。

而在中国,虽然影视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影视市场的发展相对较晚,产业链各环节尚未完善,尤其是在发行和宣传环节仍需进一步提升。

另外,中外影视产业在文化传承和内容创新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影视作品往往注重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呈现,而西方影视更注重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的表达。

其次,从电影风格的角度来看,中外影视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中国影视作品的风格多以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为基础,体现出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观。

例如,中国武侠片以其独特的武术特色和情节设置而风靡世界。

而西方影视作品则更加注重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角色性格的刻画,更加注重实验性和探索性的表达方式。

例如,好莱坞的动作片多以特效和高潮迭起的剧情著称,法国新浪潮电影则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受到瞩目。

第三,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中外影视作品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

中国影视作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的宣扬,尊重长辈权威、强调家族观念、崇尚忠诚、讲究礼仪等。

而西方影视作品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意识的表达,追求个体的自由和自我实现。

这种文化差异使得中外影视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和价值观呈现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的叙事方式和情感表达手法。

最后,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中外影视市场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票房收入逐年递增,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而西方影视市场,尤其是好莱坞市场,凭借其先进的制作技术和全球化的市场推广能力,长期处于全球影视产业的领导地位。

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量化比较研究

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量化比较研究

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量化比较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量化比较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情况。

通过对国产电影发展现状和进口电影市场情况的分析,探讨国产与进口电影的质量、票房数据以及受众群体的差异。

基于对比研究,揭示国产电影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进口电影引入对国产电影产业的影响。

探讨未来国产与进口电影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国产与进口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制定有效的政策和策略。

【关键词】国产电影、进口电影、量化比较、发展现状、市场情况、质量评价、票房数据、受众群体调查、存在问题、影响、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一直是影视界的热门话题,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日益增多,国产与进口电影的比较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产电影在本土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而进口电影的引入也对国内电影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有必要对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进行量化比较研究,以了解两者的发展状况、质量评价以及市场表现,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部分将围绕国产与进口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分析,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深入探讨国产电影和进口电影在市场竞争、受众认可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国产与进口系列电影的量化比较研究,探讨两者在市场表现、质量评价、票房数据和受众群体等方面的差异和共性。

通过对国产电影发展现状和进口电影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国产与进口电影在质量和市场竞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受众群体的调查研究,探讨国产与进口电影在受众心理与审美需求方面的差异,为电影制作和营销提供实际指导。

本研究旨在揭示国产电影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进口电影引入对国产电影产业的影响,探讨未来国产与进口电影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莱坞大片与中国大片的比较分析摘要对于大片现象的利弊分析,就是对当代中国电影产业学习好莱坞模式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

由于好莱坞模式在商业运作上的成功是中国人学习模仿它的主要动因,因此,从商业角度来说,中国式大片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容否定的,它们的出现无疑是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剂强心针,是对好莱坞电影统治中国观众局面的一次有力反抗。

但是,在习得这种模式以后,中国人就不能满足于商业运作上的成功,正如从电影既是商品又是艺术那样,兼顾艺术性也是中国电影不得不追求的目标。

从电影思想艺术、电影产业发展等角度来看,大片独领风骚的局面也存有弊端。

首先,古装电影一枝独秀, 并不是一种好现象,“文化进化的原理告诉我们,多元化文化形态共存以及各种形态之间的竞争和交融不仅是文化繁荣的前提,更是单一文化形态生存的前提......关键字: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中国大片文化商业1 好莱坞大片1.1 好莱坞大片定义及特点“大片”一词,并没有科学的定义及准确的内涵和外延,人们“一般把投入大资金、营造大场面、拥有大明星的电影称为…大片‟”。

9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对外开放,“好莱坞大片”一词应运而生。

然而好莱坞大片到底是什么样的片,似乎语焉不详。

不用说,这些影得是好莱坞(即美国电影公司)生产的,同时还得“大”。

怎么个大法?投资大,明星大,场面大,票房大,等等。

可是并不是满足了这些条件就可以被称为好莱坞大片。

中国的媒体在宣传影片的时候把好多片子都笼统地归为好莱坞大片,但真要把其中的一些单拿出来,称其为好莱坞大片,又会让人觉得别扭。

《怪物史莱克》系列的票房够大吧?管他叫“好莱坞大片”有点让人张不开口。

好莱坞大片并不仅仅是由好莱坞生产的,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剧本是按照好莱坞的方式创造出来的。

“好莱坞的方式就是美国的方式:工业化,商品化,大规模产;模块化,标准化,流水线组装。

有人总结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元素:好莱坞大片=标准化的美国价值观(题材)+标准化剧情(故事情节)+个人英雄主义(角色人物)+大明星+高投资特效好。

”1莱坞模式的剧本正是按照这种方法组织和编写出来的,而这也是好莱坞影片最根本的特征。

基于流行小说、经典名著改编的剧本虽然也能够尽量向好莱坞的模式靠拢,但是书的原有结构毕竟难以彻底改变,特别是已经拥有了相当读者群的作品,改动太大、取舍太过会招致粉丝抗议。

有关知名人物、历史事件的剧本更是难以随心所欲地编排,这类题材几乎是好莱坞影片的软肋,好莱坞模式生产出来的历史片常常令人嗤之以鼻。

因此好莱坞影片少有改编作品,即便有也往往选自模式近似的小说,比如《达芬奇密码》,几乎是把原书搬过来直接拍的,给演员发一本小说就可以当剧本了。

而虚构的魔幻和科幻题材是好莱坞的最爱,因为剧本编写没有任何限制,同时可以插入任意的好莱坞标准化模块,因而它们是产生好莱坞大片的沃土。

1.2 好莱坞大片经典范例-变形金刚创意过程分析《变形金刚》,可以说它是好莱坞大片的经典范例。

可以想象《变形金刚》的创意过程,那个百万美元的主意正是变形金刚本身-- 一个具有强大品牌号召力、同时非常容易展1 选自《好莱坞类型电影》托马斯·沙茨、冯欣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08出版)开的暴力主题。

有了这个创意,《变形金刚》基本上就可以通过可行性分析了。

变形金刚的打斗故事被安排到了真实的人类社会中,否则其他主题和元素都难以加入。

1.2.1 主人公山姆作为精神英雄的成功塑造。

剧中的人类英雄男孩山姆是精神英雄而非实力英雄,因为他并没有能力直接参与对抗;同时暴力主题是变形金刚之间的打斗,并不需要一个人类武林高手出来喧宾夺主,因而未成年人成为这个精神英雄的最佳人选。

但是单靠这个精神英雄又显薄弱,所以又写了一些勇猛的海军陆战队员来补充人类的英雄形象。

是英雄就得抱得美人归,所以山姆不能年纪太小。

11年级上下都够得着,既能和同学抢女朋友、正大光明的追求美色,又还算能力不足、打斗中不出力合情合理。

1.2.2山姆的父母,代表了最普通的美国大众。

山姆的父母是为搞笑专设的人物,和最普通的美国大众一样,无知、浅薄、爱吹牛,但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就是心地纯良、胸无城府。

美国人自嘲的精神非常令人敬佩,但是自嘲的底线也相当明确:完全无法解释为自豪的东西是不能拿来自嘲的。

再来罗列一下片中的部分次级元素,全都是美国人民喜闻乐见的。

1.2.3 危机四伏的世界中的军人的英雄形象这个不用多说了,海军陆战队员身上着墨颇多,卡塔尔沙漠中的美军基地暗示着伊拉克战争和全球反恐的大背景。

1.2.4 海外驻地当地人民对美军的拥护热爱,传播美国的民主自由。

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在美军中跑来跑去,友好热情,获得无尽怜爱;关键时刻引路帮忙,报答恩情。

这是美国影视作品中的惯用技法了。

写一个成年人爱戴美军一是难免肉麻,二是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恐有虚假之嫌。

小孩则是永恒的爱戴美军的主力军,因为他们不会被意识形态所蒙蔽,能够用他们的赤子之心领悟到美国政府和军队不远万里、传播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操。

1.2.5 如何主次分明的多种族和谐社会,赢得世界人民的好感。

海军陆战队的小分队里主要写了三个人:一个着重表现的白人,是最后给予邪恶变形金刚致命一击的英雄;一个与之形影不离的黑人,在决战中给白人英雄递了炸药包,使之完成对邪恶变形金刚的致命一击;一个老说西班牙语的拉丁裔,英雄群体中的一员。

这是一个人人看了都不会有意见的组合。

1.2.6 小人物打破常规发挥大作用,处处透漏美国文化。

虽然有研究表明当今的美国社会阶级分化已非常明显,阶级之间的流动性甚至不如欧洲,但是美国梦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小人物可以通过个人奋斗从最底层成功。

等级差别在主流文化中必须受到批判,或者假装不存在。

五角大楼中的那位情报分析员就是为这个元素而设计的。

她偷偷地一步跨进正在召开高层会议的房间,直接向国防部长汇报她的分析结果,也就一步跨过了她与国防部长之间的无数等级。

其结果,当然是小人物发挥了大作用,美国梦又一次成真了。

1.2.7 讽刺官员愚蠢无能,凸显美国民众充分的权力与自由。

美国的建国理想之一即相信民众、给予民众充分的权力与自由;而政府则不能被信任,需要受到严格的监督。

美国民众觉得政府官员是自己花钱(通过纳税)雇来为自己服务的,所以他们对官员绝不会仰视,更不要说称之为“衣食父母”了。

如果官员愚蠢无能,老百姓会毫不留情地大加讽刺,这也是为什么政治漫画会那么流行。

其实大多数政府官员并不那么愚蠢无能,但是影视作品里总得讽刺些什么人才能搞笑。

其他人动不动就算弱势群体,唯有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让他们出丑娱乐一下纳税人也算他们的本分,所以,不讽刺他们讽刺谁呢?于是,就有了那个不着四六、最后被整得很惨的FBI的侦探。

不过要注意了,被讽刺只能是FBI这种名声比较臭的机构,警察、消防队员这些舍生忘死、保障人民安全的人决不能讽刺。

同时,刑不上大夫,FBI的小探员可以整,国防部长却必须是道貌岸然的。

其他更琐碎的东西就不再分析了。

总之,把这些主题、模块、元素像变形金刚似的插在一起,再变变形,一部好莱坞大片就横空出世了。

只要这些零件齐全,没有大明星、没有大投资、没有什么大场面照样可以有大票房。

从7月4日上映到22日,《变形金刚》的全球票房达到2.24亿美元,而在中国大陆市场,5天便突破1亿元人民币。

《变形金刚》热映使得上海的影院纷纷停下美国人拍的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南京》(此前《南京》在北京上映四天,南京因担心上座率低而未上映),全力上映《变形金刚》。

为什么?因为《变形金刚》是好莱坞大片,而《南京》既不好莱坞,也不高大全。

当美国的一些人良心发现拍了一部为中国人说话的片子之后,中国人说“吾爱真理,吾更爱好莱坞大片。

”2中国大片2.1 中国大片从无到有,类型单一,处境尴尬自2000年李安《卧虎藏龙》创造了一个预期之外的神话后,“中国式大片”的配方就被建构起来。

《英雄》(电影版、美剧版)、《十面埋伏》、《无极》、《七剑》、《夜宴》相继粉墨登场,《满城尽带黄金甲》、《墨攻》、《赤壁》也接踵而至。

“中国式大片”,在媒介的热炒,喧嚣的票房,公众的指责,以及公众期望与失望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中,走过了十多年。

其古装题材,义侠主题,异恋故事,武打桥段,宏大场面,奇观景致,东方特色综合而成的、金钱堆积起来的奇观化的视听拼盘,除了带来嘉年华式的观影经历外,难有经典电影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和心灵震撼。

“中国化的大片可谓继承了好莱坞大片的全部衣钵,无论是从发行制作,还是影片上映前期后期的宣传,电影届对好莱坞模式的学习不可谓不到家。

而从影片的题材类型角度来说,中国式大片也具有自身之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特点:古装电影是中国式大片的主要类型。

”2从《英雄》的开创,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无极》,古装大片一路走来,不仅重新激发了国人对于国产片的兴趣,也使得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不断在世界性电影节上获得奖项。

在肯定民族电影取得的巨大的成绩同时,笔者认为人们更应该看清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单一古装大片“一枝独秀”现象的深层困境。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对这类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有较为准确的把握。

但想达到这些目标,首先还应该从对中国式大片的基因进行分析开始。

中国式大片在包装制作宣传上学习好莱坞模式已经初见成效。

初步成功之后,是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譬如说,近年来影评界开始对国产大片,尤其是古装大片的生产制作过程进行反思:“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尤其是艺术电影所实行的一直是导演中心制,导演有决定剧本修改和改拍的权利,他们往往更加追求影片在艺术上的高水平,缺乏必要的商业本2 选自《电影产业研究之主流文化与中国主流大片卷(2009)》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09出版)领。

”3但是, 自中国式大片诞生以来,这种模式逐渐得到了颠覆性的改变,首先是导演的作用开始拓展,在有些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导演把主要的精力不是用于思考如何才能有效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创作风格融进自己的作品中,而是把大部分精力花在电影前期融资或者后期制作上。

与此相伴随的,是制片人地位的提升,由于制片人是导演进行融资的主要依靠对象,他们对影片的内容风格开始逐渐有发言权:“制片人往往是影片的核心人物,而导演则是剧组的雇佣者,往往不同程度地失去了主导权...如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导演, 尽管还没有被剥夺导演的权力,但也以转型的方式挥别了自己的电影理想,走上了和电影工业的‘共谋’之路......如果说,在《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中,我们还能看到张艺谋对现实生活的一些感悟和思考的话,那么,在他与新画面公司的合作之作的《英雄》中,那些思考和表达的冲动已经完全被制作‘视觉盛宴’的渴望所抑制...... 所以被人讥讽为‘成功地把自己变回了摄影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