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集团财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药集团财务分析
公司简介: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

拥有2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众公司(即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27家全资、控股及参股公司。

哈药集团融医药制造、贸易、科研于一体,主营业务涵盖抗生素、化学药物制剂、非处方药品及保健食品、中药、生物工程药品、动物疫苗及兽药、医药流通七大产业领域。

哈药集团挌守'打造百年品牌,精制优质良药,的经营理念不断创新营销方式,拓展品牌的展示空间。

2008年喜获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标志着哈药集团正式进军直销领域。

借助哈药集团强大的科研、生产、销售能力以及多年励精图治沉淀下的品牌优势,力争在全新的领域继续延伸哈药集团品牌价值,更为最终撑起民族直销行业的大旗,努力续写着属于哈药人的神话。

哈药集团投入品牌、资金、人才、科研、产品、物流、营销、公关等大量优势资源,组建了专业化的直销事业部门,使“哈药直销”成为“哈药集团”的全新业态,具备爆发性的成长潜力,努力打造民族直销品牌。

哈药直销的任务:以高科技为依托,开发与众不同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保健产品。

哈药直销的宗旨:健康您的生活,销售一切与健康相关的产品。

企业责任观:以人类健康为己任,为客户、股东、员工和社会创造价值。

行业背景
1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宏观环境
1.1生物制品开发已经受到全球大大小小的制药公司的重视,全球生物制品市场在过去的十年里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一市场的增长速度将会更快。

尽管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起步较晚,但在过去的十年里仍旧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同时,中国政府也在不同层面投入资金予以支持,中国的生物制药结构也日趋合理化。

全球生物制药市场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显然也具有自己潜在的优势,尤其是在前沿研究领域,如基因组学和干细胞研究方面优势明显。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些技术的价值,正在提供财政支持和为生物制药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2基础设施的改善、国外留学人才的回归、各方的资金支持以及跨国生物技术公司的进入,所有这些因素都加速了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跨国公司需要寻找更多的外部资源,中国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快速增长的中国生物制药市场将会成为这一领域商业往来的理想之地。

1.3在中国所有的生物公司中,大约46%从事生物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工作,而中国整个生物制药行业主要关注的还是生产。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型制药公司进入这一领域,这种现象可能会有所改变。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助推,如政府的支持、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增长、大量跨国生物制药公司进入中国,这些都为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2.1发展势头乐观
在国家大利推动及企业、科研等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下,进入“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生物制药产业高速发展。

生物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呈现产业集聚化发展态度。

2.2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生物制药行业蕴藏巨大市场机遇,还在于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力度支持这一行业发展。

组织实施产业化重大专项。

2007年,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编制的我国第一部《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将生物制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予以重点发
展。

《规划》把围绕解决重大疾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保障健康和有效缓解广大低收入阶层就医吃药难的问题作为发展重点与任务。

大力加强生物制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3 发展虽快实力仍弱
3.1生物制药所占比重不高
然而,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整个制药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还不高,约为7.36%,而全球生物制药业(只包括用于体内治疗的基因工程和抗体工程产品)的销售额已占整个制药行业销售额的10%。

并且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规模较小,实力偏弱。

虽然我国的生物制药公司已超过400家,但大部分为研发型公司,产值过亿元的生物制药企业仅有几家。

3.2产品没有明显优势
欧美发达国家制药业50%以上的销售收入来自所谓的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药物,而仅生物制药领域就有22个“重磅炸弹”。

如果以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作为衡量我国药物“重磅炸弹”的标准,那么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天津天士力集团生产的中药复方丹参滴丸达到这一标准。

由此可见,我国整个制药产业的实力偏弱,产品小而散,而生物制药产业更是没有一个在技术和市场上有明显优势的产品,由于普遍缺乏核心技术,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还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

小结:全球生物制药市场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显然也具有自己潜在的优势,尤其是在前沿研究领域,如基因组学和干细胞研究方面优势明显。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些技术的价值,正在提供财政支持和为生物制药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尽管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还很年轻,但是发展的动力却十足,并且正在稳固发展。

随着生物制药行业基础结构的改善,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加强和寻找不同资源能力的提高,预计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在未来必定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预计中国生物制药市场未来几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到2015年,这一市场将达到350亿美元。

哈药集团PEST分析
政治环境:2012年正值从地方到中央各级领导班子换届,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必将导致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出台,国内政治环境面临新的变化。

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为医药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提高医药产业准入门槛,建立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对严重违规和失信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实行行业禁入,同时推动制订执业药师法,加大执业药师配备使用力度
中欧关系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中欧经贸有望维持增长势头,但双方均面临经济增长放缓、消费意愿下降、出口困难等因素,贸易摩擦可能增多;政治合作大体稳定,但在美欧进行战略调整、相互依存度提高的背景下,中欧关系发展中的“噪音”可能增加
在非洲,2012年,包括肯尼亚在内的多个国家将举行选举。

肯尼亚国际关系学者韦鲁·马查里亚认为,西方国家将利用选举之机支持对西方更友好的政权上台,以此来削弱中国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
经济环境:目前的中国是以出口和投资建立起来的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国内的原材料,物价涨的很厉害,国内的通货膨胀预期,产能过剩
2012年三大需求都会调整。

2012年拉动经济调整的主导因素就是出口的明显调整,消费的调整会有所减缓
央行提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要根据形势变化,来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

同时,也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排除近期可能会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社会环境:医疗的问题太多,假药,禁药泛滥,药价过高;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医疗体系改革还在大步推进中
长期以来,我国人群构成几乎都是“金字塔型”的,富余阶层处于高高的象牙塔顶端,而下面则是一个基数异常庞大的中低收人阶层,中国人均收入不及全球平均一半,愈演愈烈的贫富差距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暴躁的民怨足以毁掉苦心经营的成果,必然阻碍经济发展,动摇社会稳定,改革的步伐将延缓甚至终止
技术环境:国家对科技创新进一步重视,对科技成果的保护愈加完善,医药领域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完善加强药品安全的科技政策,强化科技对药品安全的支撑作用。

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和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提高药品、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推进药品
五力模型分析
新进入者的威胁
进口药将冲击中国生物医药市场。

近五年来,我国每年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1993年为54.17元,1994年为66.67元,1995年为88.33元,1996年为100.12元,1997年为116.86元,每年以16%的幅度增长。

另外,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均药品消费仅为日本的1.6%,为美国的2.3%。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医药商品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国外发达国家制药商和药品经销商正是看准了这点,许多国际一流的制药公司纷纷通过向我国直接出口药品、独资办厂、合资控股等方式,"进军"我国医药市场。

进口药品在我国医药市场所占份额大幅度上升。

1993年为11%,1994年为14%,1995年为22%,1996年为33%,1997年为40%。

而随着关税的降低和WTO加入的临近,进口药品品种和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国外的研究报告有这样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如果政府不干预,中国的医药市场将在5年内完全被国际医药大公司操纵。

"
替代产品的威胁
专家认为,人体基因的破译将会导致预防医学发生革命性变化,而人类目前所取得的进展加速了生物技术新药的开发和应用。

据统计,仅1999年,就有22种生物技术新药经美国FDA批准上市,使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总数达到92种(其中美国占72个),其中包括治疗乳腺癌和其它疑难疾病的单克隆抗体,另有350种生物技术新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和几百种药物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而此前的1993年和1994年尽管是这类新药上市最多的两年,但每年也仅有7种。

此外,迄今为止,FDA共批准了637种生物技术诊断制剂。

目前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的领域主要有:反义药物、凝血因子、集落刺激因子、歧化酶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治疗药物生长因子、人生长激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单克隆抗体、重组可溶性受体、组织凝血酶原激活剂、疫苗等。

行业内竞争能力
外资企业直接进入带来的冲击。

世界上很多生物制药企业都已直接或间接进入我国市场,它们不仅将自己获得批准的药品迅速来中国注册,同时将生产线建在中国境内生产,有的还将新药开发的临床试验移到中国境内来完成,这对国内相关企业造成很大的威胁。

生物制药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新兴行业,1997年美国对生物工程的风险投资已超过500亿美元,而且每年追加的投资都在50亿美元以上。

我国在生物制药研究上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新产品的研究上极其缺乏竞争力,新药开发进程缓慢。

在国外,一项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就需耗资1亿美元甚至更多,而我国十几年来对生物制药的总投入还不到100亿元人民币。

一但国外竞争对手抢先申报药品专利权,就会使国内的前期开发投资落空。

来自供应商压力
制药商生产成本低廉,议价能力高。

目前国内基因工程药物大多数是仿制而来,国外研
制一个新药需要5~8年的时间,平均花费3亿美元,而我国仿制一个新药只需几百万元人民币,5年左右时间;再加上生物药品的附加值相当高,如PCR诊断试剂成本仅十几元,但市场上却卖到一百多元,因此许多企业(包括非制药类企业)纷纷上马生物医药项目,造成了同一种产品多家生产的重复现象。

我国生物技术制药公司虽然已有200多家,但真正取得基因工程药物生产文号的不足30家。

所以,在制定价格上,供应商很有优势。

购买者力量
普通老板姓在购买药品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药品价格虽然目前由政府管制,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看病难、看病贵任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药品的部分垄断,购买者议价能力低,而对于大批量的批发商而言,议价能力相对较高
SWOT分析:
优势
1.品牌知名度:
提起品牌知名度,可以说,作为医药巨头的哈药,其品牌优势是很多直销企业望尘莫及的。

据相关资料显示,经国内品牌价值权威评估机构评估,哈药集团以145亿元的品牌价值成为国内最具价值的医药品牌之一。

哈药集团目前拥有“哈药”、“三精”、“世一堂”、“钙中钙”等四个中国驰名商标,创全行业及东北三省之最。

2008年,在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企业排行榜中,哈药排名16,并成为中国医药行业唯一一家入围20强的企业。

以这样的品牌知名度进军直销,其前景可以估量。

2.历史背景: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但更多时候哈药依然被认为是内资企业。

从1989年组建到后来国有企业改制,从黑龙江省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到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首例上市公司分拆再上市成功个案,哈药一直承担着民族医药企业的责任。

3.研发实力:
20年的发展,哈药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科技含量高的集团公司,先后承担国家及省、市多项科研项目,具有专业化的研发体系,集团所属企业通过多方体系认证。

这一系列的研发实力因素,都为哈药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六大竞争优势
牌照第一,国内首个获得直销牌照的A股上市企业;
品牌第一,国内首个品牌价值超百亿的直销企业;
投资第一,国内首个投资规模数亿元的直销企业;
工厂第一,国内首个拥有多座GMP工厂的直销企业;
产品第一,国内通过卫生部批准产品数量最多的直销企业;
模式第一,国内首个推出电子商务、连锁加盟店和消费者积分返利的直销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劣势
国家调整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部分药物进行了大幅度降价,利润相比之前降低不少普遍缺乏国际认证的产品和国际市场运作的经验,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我国医药企业主要有三大明显短板:一是获取国际市场尤其是规范市场准入的能力不足。

二是企业普遍缺乏国际药品市场运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国际化营销能力薄弱,绝大多数企业只做产品,不做市场,没有真正在国外打响自己的品牌。

三是在与国际交往的过程当中,对知识产权问题的处理也不尽妥当,经常遭遇尴尬境地。

其中,药品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我国医药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与国外企业发生纠纷的多发地带
能耗大、污染重和资源浪费对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我国医药产业是环保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大部分化学原料药生产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附加值较低,三废处理、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

机会
近几年,国家实施系列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使得医药行业越来越规范,医药市场逐渐扩大
十二五规划将公布,未来五年,生物医药的发展将主要强调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等创新型药物品种。

力争到2015年,百强新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总收入的50%,到2020年,5家企业进入世界医药百强。

一些先导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它们将逐步实现向单克隆抗体、疫苗等生物技术药品生产转变。

污染防治能力及成本将成为未来医药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医药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从重污染的原料药向轻污染的制剂转变;一批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和依靠廉价劳动力的超标污染企业将难以生存。

威胁
在“十二五”期间,全行业4000多家制药企业全部达到新版GMP标准,其中100家企业有望跻身欧美日主流市场,与跨国药企同台竞技,医药行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近期频发的药品安全事故以及其他事件,导致医药企业的信誉度下降,面临更大的挑战
资产结构分析
(一)现金资产比率
现金资产比率=现金类资产÷资产总计×100%
根据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
2010年现金资产比率=2,491,578,819.93÷11,762,625,777.41×100%=21.18%
2009年现金资产比率=1,979,258,134.70÷10,007,163,857.07×100%=19.78%
2008年现金资产比率=1,563,667,098.44÷9,683,096,845.90×100%=16.15%
现金是企业直接用于偿还债务、购买材料和应付日常经营支出所必须拥有的资金。

其拥有量过多或过少对企业都是不利的。

现金是不能产生利润的,因而,过多的占有现金容易造成经营上的浪费,导致现金的闲置,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现金不足又会影响日常支付,造成财务上的困难。

从08年到10年企业现金资产比率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保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使得日常支付能顺利进行,并且有较高的资金使用效率。

(二)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比率
应收账款比率=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资产合计×100%
存货比率=存货÷流动资产合计×100%
根据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
2010年应收帐款比率=1,726,638,378.50÷8040535427×100%=21.47%
存货比率=2,387,752,156.25÷8040535427×100%=29.70%
2009年应收帐款比率=1,521,068,421.41÷6551624647×100%=23.22%
存货比率=1,792,176,458.83÷6551624647×100%=27.35%
2008年应收帐款比率=1,335,546,638.07÷6282460471×100%=21.26%
存货比率=1,825,059,924.15÷6282460471×100%=29.05%
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流动性较差、变现能力较弱的资产,而营收账款由于近年来企业间的相互拖欠较为严重,影响企业这部分资金的回笼。

这两项资产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大小,关
系着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进而影响短期偿债能力。

从08年到10年,应收帐款在数量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由于流动资产的不同比例上升,应收账款比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状况,说明09年到10年流动资产上升快于应收账款。

而存货比率和存货数量在这三年呈现先降后升的状态,两相中和,变化不大,总和均保持在50%左右。

另外,2010年存货数量上升33.23%主要由于库存商品增加,说明销售部门在存货储备量的预测上有待改进。

(三)流动资产比率
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合计÷资产总计×100%
根据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
2010年流动资产比率= 8040535427÷11,762,625,777.41×100%=68.36%
2009年流动资产比率= 6551624647÷10,007,163,857.07×100%=65.47%
2008年流动资产比率= 6282460471÷9,683,096,845.90×100%=64.88%
流动资产代表企业的可运用的资金,相对而言具有变现时间短、周转速度快的特点。

因此,流动资产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占的比例越大,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偿债能力也越强,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也越强;但从获利能力的角度看,过高的流动资产比率并非好事,企业为了增加收益,必须加快流动资产周转,而加速流动资产周转,一方面取决于销售的扩大,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流动资产占用的降低。

因此,流动资产占用的增多,会影响其周转速度减慢,此时既会增加流动资产的占用成本,而且还会降低其周转价值或收益,从而降低其收益能力。

从08年到10年企业流动资产比率有小幅度上升,这种收入伴随这销售收入的上升,是一种合理的增长。

而流动资产比率常年保持在60%以上也是由哈药集团佐为制药业的行业特质决定的。

(四)固定资产比率
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合计÷资产总计×100%
根据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
2010年固定资产比率=2,414,341,072.28÷11,762,625,777.41×100%=20.52%
2009年固定资产比率=2,419,276,013.47÷10,007,163,857.07×100%=24.18%
2008年固定资产比率=2,419,399,578.08÷9,683,096,845.90×100%=24.99% 固定资产的数量和质量,说明企业的经济实力及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企业必须不断更新固定资产,增加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以便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企业,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生产销售创造条件。

当然企业合理的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经济效果,可以在不断增加资产的情况下提高生产能力,用现有的固定资产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节约资金消耗,降低产品成本。

但固定资产比率过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受到限制,会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产生不良影响,反之,适当提高固定资产比率,寻求规模经济,有利于企业总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总资产的获利能力。

由于固定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较差,过高的固定资产比重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支付能力,从而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从08年到09年固定资产合计变化较小,但由于总资产的上升,固定资产比率有小幅度下降,总体保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

(五)非流动资产比率
非流动资产比率=非流动资产合计÷资产总计×100%
根据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
2010年非流动资产比率= 3,722,090,350.02÷11,762,625,777.41×100%=31.64%
2009年非流动资产比率= 3,455,539,209.58÷10,007,163,857.07×100%=34.53%
2008年非流动资产比率= 3,400,636,375.15÷9,683,096,845.90×100%=35.12%
流动资产代表企业长期可使用的资产,需要经过多次周转方能得到价值补偿。

而且非流动
资产均属于抵扣一定时期企业受益的资产,资产的弹性亦较差。

因此,过高的非流动性资产比率将导致一系列问题:一时产生巨额固定费用增大亏损的风险;而是降低资产周转速度,增大了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三是降低了资产的弹性,削弱了企业的相机调整能力。

显然,无论是对于企业的资金运用还是对于资本结构的安全好稳定,或是对于资产风险的回避,非流动资产比率一般应以低为好。

从08年到10年,非流动资产合计有小幅度上升,但由于总资产的上升幅度大于非流动资产的上升幅度,非流动资产比率有小幅度下降,保持在一个较为适中的水平。

(六)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比率
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合计×100%
根据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
2010年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比率= 8040535427÷2,414,341,072.28×100%=333.03%
2009年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比率= 6551624647÷2,419,276,013.47×100%=270.81%
2008年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比率= 6282460471÷2,419,399,578.08×100%=259.67% 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比率受到经营性质、经营规模和风险态度的影响。

(七)无形资产比率
无形资产比率=无形资产÷资产总计×100%
根据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
2010年无形资产比率=178,175,467.43÷11,762,625,777.41×100%=1.51%
2009年无形资产比率=130,218,358.91÷10,007,163,857.07×100%=1.30%
2008年无形资产比率=135,991,777.99÷9,683,096,845.90×100%=1.40% 总的来看,这个比重越高越好。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盈资源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对价值在不断下降,而包括无形资产在内的软资源的作用和相对价值在不断上升。

与这个规律趋势相适应,企业必须善于培育和合理配置无形资源。

借助无形资产比重指标,可以观察企业只是化和高新技术化的程度,也可以分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及综合竞争能力的强弱。

虽然从08年到10年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数量上呈上升趋势,比率整体上也是上升了,但是,拿2010年为例,主要为本部群力办公楼土地使用权增加所致,无任何知识含量。

而且这一比重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长期竞争力的角度看,无形资产的培育和配置继续发展。

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理论:
I.净收益理论:利用债务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

由于债务成本一般较低,所以,
负债程度越高,综合资金成本越低,企业价值越大。

当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将达到最大。

II.净营业收益理论: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决定企业价值高低的关键要素是企业的净营业收益。

尽管企业增加了成本较低的债务资金,但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风险,导致权益资金成本的提高,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仍保持不变。

不论企业的财务杠杆程度如何,其整体的资金成本不变,企业的价值也就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因而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

III.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一文中提出MM资本结构理论,揭示了融资构成的意义,标志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诞生并成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基石。

MM理论认为,在没有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任何企业的价值,不论其有无负债,都等于经营利润除以适用于其风险等级的收益率。

风险相同的企业,其价值不受有无负债及负债程度的影响;但在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