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一、生物学特性(一)种类和病毒分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引起的丙型肝炎曾被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
病毒颗粒呈球形,有包膜,直径约55~65nm。
基因组为单正链线状RNA,长度约为。
基因组由5'端非编码区(5'UTR)、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3'UTR)组成。
5'端非编码区是HCV基因组中最保守的序列,是设计诊断用PCR引用的首选部位。
编码区仅含一个长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一个大分子的多聚蛋白前体。
该前体蛋白在病毒蛋白酶和宿主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切割产生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病毒的结构蛋白包括核心蛋白C和包膜蛋白E1、E2。
非结构蛋白包括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
对于3'端非编码区的功能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复制有一定关系。
根据HCV NS5区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可将HCV分为6个基因型,11个亚型,即1a、1b、1c、2a、2b、2c、3a、3b、4a、5a、6a。
其中,欧美流行株多为1a、1b、2a、2b和3a;中东地区以4a为主;亚洲包括我国以1b、2a和2b亚型较为多见。
(二)来源1989年,美国学者Choo等应用了分子克隆技术在实验室感染PT-NANB的黑猩猩血浆中首次获得了病毒的cDNA克隆,测定了约70%的HCV基因序列,并利用这些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为抗原,检测到PT-NANB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此后,又获得了来自PT-NANB患者血清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从而确定了PT-NANB的病原体,并将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1991年,国际命名委员会将其归类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三)传染源主要传染源为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HCV携带者。
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有更重要的传染源意义。
(四)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为输血及血制品传播。
此外,亦可通过非输血隐性途径的微小创伤、性接触、家庭密切接触及母婴接触进行传播。
风险评估(修订版)
免疫生物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一、医学检验科概况医学检验科为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免疫生物实验室主要是 HBV、HCV、HIV、HAV、HEV和梅毒螺旋体标本进行检验分析,实验室房屋1间。
设备有: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锅、紫外线消毒灯等设备。
二、组织管理医院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医院生物安全管理总体工作。
负责制定包括教育,定位及培训、审核及评估促进实验室安全行为的程序的实验室安全计划。
督导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和措施的落实;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认定、危害评估和处置方案的制定。
三、人员管理实验室配备2名专业技术人员,均参加过省临检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四、实验室设备实验室有独立的实验室专用房间,并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设备配备有酶标仪、洗板机、生物安全柜、恒温箱和压力蒸汽灭菌器。
并建立SOP文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五、评估目的确定实验室防护等级,建立生物安全防护机制,配备适当的防护用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有效预防和控制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感染。
六、评估依据评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卫生部令《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七、病原体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1、乙型肝炎病毒危害1.1 危害程度分类1.1.1 分类等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卫生部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将其列为第三类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为II级),属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1.1.2 不同实验操作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需求: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在实验操作涉及HBV的培养、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及HBV的动物实验,应在BSL-2实验室进行,灭活材料的操作和无感染材料的操作可在BSL-1实验室进行。
1.2一般生物学特性1.2.1 病毒稳定性:HB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
丙型肝炎危害评估
丙型肝炎危害评估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肝炎病毒感染,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该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注射毒品、共用注射器、医疗操作和器械不洁等途径。
丙型肝炎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肝脏伤害: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会导致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长期慢性感染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如肝功能衰竭等。
2. 传播风险:丙型肝炎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易在密切接触、性接触、婴儿垂直传播等情况下传播。
感染者可能成为病毒的潜在传播源,增加其他人感染的风险。
3. 经济负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需要长期的医疗护理和药物治疗,治疗费用较高。
同时,由于感染者可能浮现肝功能异常,工作能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4. 心理压力: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往往面临社会歧视和偏见,由于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人们对感染者可能存在恐慌和排斥。
这给感染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为了评估丙型肝炎的危害程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流行病学数据:采集丙型肝炎的患病率、死亡率等流行病学数据,了解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趋势。
2. 医学研究:了解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感染机制、病程发展等方面的医学研究成果,以及目前的防治措施和疫苗研发发展。
3. 社会影响:调查丙型肝炎感染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经济状况、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了解感染者所面临的社会影响和困境。
4. 政策和法律:了解相关国家或者地区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对丙型肝炎的预防、治疗和管理措施。
基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对丙型肝炎的危害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措施、加强监测和报告体系等,以减少丙型肝炎的传播和危害。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感染者的关爱和支持,促进社会对丙型肝炎的认识和理解,减少歧视和偏见,为感染者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HCV的潜伏期一般为2-26周,平均为6-7周。
但有些患者可长达6个月或更长时间才出现症状。
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一)实验室操作风险1.病毒分离、培养和纯化:在实验室中进行HCV的分离、培养和纯化,是进行HCV研究的必要步骤。
但这些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可能导致实验人员的HCV感染。
2.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HCV的方法主要有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两种。
在实验室进行检测时,需要使用HCV抗原或HCV基因,这些物质可能会对实验室人员造成污染和感染风险。
3.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病毒培养物、污染的培养物、实验器皿等,这些废弃物需要进行严格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感染风险。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1.实验室人员培训:实验室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HCV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感染机制等,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知识,以降低感染风险。
2.实验室安全设施:实验室需要配备符合安全标准的生物安全柜、洗眼器、紫外线消毒器等设施,以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3.实验室操作规程:实验室需要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包括实验室人员的行为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废弃物处理方法等,以规范实验室操作,降低感染风险。
三)实验室应急措施1.实验室人员应急预案:实验室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流程、应急处置措施、紧急联系方式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2.实验室安全检查:实验室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三、结论HCV是一种存在较高感染率的病毒,实验室操作中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因此,实验室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和安全设施建设,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一般来说,病毒在离开宿主后会很快死亡,丙型肝炎病毒也不例外,通常在10分钟左右就会死亡。
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证实,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是肝癌的重要病因。
国外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HCV感染对肝癌的危险比值比(OR)达到了11.5,并且与HCV的混合感染表现出协同作用。
丙型肝炎危害评估
丙型肝炎危害评估引言概述: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会引起肝脏炎症,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本文将详细介绍丙型肝炎的危害,并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传播途径1.1 血液传播: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注射毒品、共用针具等。
1.2 性传播:性接触是丙型肝炎传播的一种途径,尤其是不安全的性行为。
1.3 垂直传播:孕妇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可通过母婴传播给胎儿。
二、疾病进展2.1 急性感染:丙型肝炎感染后,大多数人会出现急性症状,如疲劳、食欲不振、肌肉疼痛等。
2.2 慢性感染:约75-85%的丙型肝炎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感染,慢性感染可能导致肝脏炎症、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2.3 肝癌风险增加:长期慢性丙型肝炎感染可导致肝癌的风险增加,丙型肝炎是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健康影响3.1 肝功能损害: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如肝酶升高、黄疸等。
3.2 免疫系统异常: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免疫系统异常,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易患其他感染病。
3.3 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丙型肝炎感染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四、预防和治疗4.1 疫苗接种: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丙型肝炎的有效措施,接种疫苗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4.2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针具、牙刷等物品,减少感染的机会。
4.3 早期治疗:对于已感染丙型肝炎的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减缓疾病的进展,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结论:丙型肝炎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传播途径广泛、疾病进展严重、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增加肝癌风险。
为了预防和控制丙型肝炎,我们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积极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通过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丙型肝炎的危害,保障人民的健康。
重要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
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治疗:抗病毒治疗。
48
柯萨齐病毒
第三类
二
可致病
粪口
对热敏感,低温可长期存在
人和动物
手足口病,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肌痛,结膜炎,与扩张性心肌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等有病因学联系。
可以预防和但无有效抗病毒药物
预防:切断传播途径,疫苗。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
可以预防和治疗
治疗:抗生素敏感性不可预测(须做药敏)
9
其他肠杆菌
第三类
二
条件致病菌
泌尿、伤口、血液
环境中稳定存在
人
呼吸道,泌尿道,伤口感染,脑膜炎,败血症。
可以预防和治疗
治疗:抗生素敏感性不可预测(须做药敏)
10
多杀巴斯特菌
第三类
二
条件致病菌
伤口
动物口腔稳定存在
人和动物
动物咬伤造成的局部感染,慢性肺病,全身系统性疾病。
可以预防和但无有效抗病毒药物
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治疗:支持并抗病毒治疗。
56
人疱疹病毒6
第三类
二
可致病
血液,唾液
不稳定
人
儿童玫瑰疹,霍齐金病,多发性硬化等相关。
可以预防和但无有效抗病毒药物
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治疗:支持并抗病毒治疗。
57
人疱疹病毒7
第三类
二
可致病
血液,唾液
不稳定
人
可能与慢性疲劳综合症相关。
可以预防和治疗
预防:疫苗。治疗:庆大酶素,多粘菌素。
15
其他非发酵菌
第三类
二
条件致病菌
医院感染、插管
广泛分布,抵抗力强
丙型肝炎危害评估
丙型肝炎危害评估丙型肝炎病毒危害评估报告1.危害程度分类1.1分类等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丙型肝炎病毒(HCV)属于乙类传染病。
在卫生部2006年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将丙型肝炎病毒列为危害程度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运输包装仅病毒培养物为B类,UN编号为UN3373。
1.2不同实验室操作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要求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要求: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属于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应在符合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实验室中进行。
2.背景资料2.1一般生物学特性HCV病毒体呈球形,直径小于80nm(在肝细胞中为36~40nm,在血液中为36-62nm),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核衣壳外包绕含脂质的囊膜,囊膜上有刺突。
2.2对外界环境的稳定性对情况敏理性:对温度较敏感,加热100℃5分钟或60℃1小时可将其灭活。
20%次氯酸钠可消除其沾染性,对氯仿、甲醛、乙醚等有机溶剂敏感。
2.3致病性丙型肝炎病人约50%可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部分病人会招致肝硬及肝细胞癌。
别的约半数病人为自限性,可自动康复。
丙型肝炎发病机理仍未十分分明,当HCV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肝细胞布局和功能改变或干扰肝细胞蛋白合成,可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表明HCV直接损害肝脏,招致发病起一定作用。
但多数学者以为细胞免疫病理反应大概起重要作用,发现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一样,其组织浸润细胞以CD3+为主,细胞毒T细胞(TC)特异攻击HCV感染的靶细胞,可引起肝细胞损伤。
临床观察材料表明,人感染HCV后所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力很差,能再感染不同,甚至部分病人会招致肝软化及肝细胞癌。
别的约半数病人为自限性,可自动康复。
2.4传播途径:2.5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2.5.1预防丙型肝炎的预防方法基本与乙型肝炎的相同。
目前,我国预防丙型肝炎的重点应放在对献血员的管理,加强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源性传播。
2.5.2尝试室检查及其诊断临床施展阐发形式多样,诊断的根据除病人症状,体征外,须根据流行病学,尝试室检查和或肝活检等手腕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观察诊断。
20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一、生物学特性(一)种类和病毒分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引起的丙型肝炎曾被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
病毒颗粒呈球形,有包膜,直径约55~65nm。
基因组为单正链线状RNA,长度约为9.5kb。
基因组由5'端非编码区(5'UTR)、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3'UTR)组成。
5'端非编码区是HCV基因组中最保守的序列,是设计诊断用PCR引用的首选部位。
编码区仅含一个长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一个大分子的多聚蛋白前体。
该前体蛋白在病毒蛋白酶和宿主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切割产生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病毒的结构蛋白包括核心蛋白C和包膜蛋白E1、E2。
非结构蛋白包括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
对于3'端非编码区的功能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复制有一定关系。
根据HCV NS5区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可将HCV分为6个基因型,11个亚型,即1a、1b、1c、2a、2b、2c、3a、3b、4a、5a、6a。
其中,欧美流行株多为1a、1b、2a、2b和3a;中东地区以4a为主;亚洲包括我国以1b、2a和2b亚型较为多见。
(二)来源1989年,美国学者Choo等应用了分子克隆技术在实验室感染PT-NANB的黑猩猩血浆中首次获得了病毒的cDNA克隆,测定了约70%的HCV基因序列,并利用这些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为抗原,检测到PT-NANB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此后,又获得了来自PT-NANB患者血清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从而确定了PT-NANB的病原体,并将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1991年,国际命名委员会将其归类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三)传染源主要传染源为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HCV携带者。
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有更重要的传染源意义。
(四)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为输血及血制品传播。
丙型肝炎危害评估
丙型肝炎危害评估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它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丙型肝炎的危害,并对其进行评估。
1.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输血或血制品感染:在过去,输血是主要的丙型肝炎传播途径之一。
但现在,随着输血血液筛查技术的改进,输血感染的风险已大大降低。
- 共用注射器和吸毒器具:与其他病毒性感染一样,共用注射器和吸毒器具是丙型肝炎传播的高危行为之一。
- 医疗操作:在医疗操作中,如手术、牙科手术、针灸等,如果操作不符合卫生规范,可能会导致丙型肝炎的传播。
- 母婴传播:孕妇携带丙型肝炎病毒时,可能通过妊娠期间的垂直传播将病毒传给胎儿。
2. 丙型肝炎的危害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大多数人会出现慢性感染。
长期的慢性感染可能导致以下危害:- 肝炎:丙型肝炎是一种肝炎病毒感染,会引起肝脏炎症。
长期的肝炎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的肝脏疾病。
- 肝硬化:肝硬化是肝脏长期受损后的结果,其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纤维化和结构改变。
肝硬化会导致肝功能减弱,甚至衰竭。
- 肝癌:丙型肝炎是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的慢性感染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 其他器官受损:除了肝脏,丙型肝炎还可能对其他器官造成损害,如肾脏、胰腺和血液系统等。
3. 丙型肝炎的危害评估为了评估丙型肝炎的危害程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流行病学数据:通过收集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数据,如感染率、发病率和病死率等,可以对其危害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 病毒特性:丙型肝炎病毒的特性对其危害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丙型肝炎病毒的变异性和复制速度等特性可能会影响感染的严重程度。
- 疾病进展速度:丙型肝炎是否会迅速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等严重疾病,也是评估其危害程度的重要因素。
- 治疗效果: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对其危害程度有直接影响。
如果存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其危害程度。
综上所述,丙型肝炎是一种具有一定危害的病毒性感染。
丙型肝炎危害评估
丙型肝炎危害评估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炎,它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但也可通过其他途径如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可能导致急性或者慢性肝炎,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丙型肝炎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影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大部份人会浮现急性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等。
在急性期过后,约75-85%的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
长期的慢性肝炎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2. 经济负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患者和社会经济造成为了巨大负担。
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并时常进行肝功能监测和病毒载量检测。
治疗费用和医疗费用对患者和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此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还会导致患者长期失去工作能力,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经济难点。
3. 传播风险: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但也可通过其他途径如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因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传播风险较高。
在医疗机构和注射毒品者中,由于血液暴露和共用注射器等因素,感染风险更高。
此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无症状的情况下也可能传播病毒给其他人。
为了减少丙型肝炎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丙型肝炎的认识和了解,宣传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促进个人和社会的防控意识。
2. 加强病毒检测:建立健全的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体系,提高感染者的检出率。
对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注射毒品者等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感染者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 推广疫苗接种: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推广疫苗接种,特殊是对高风险人群和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有效预防丙型肝炎的发生。
4. 加强医疗服务: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就诊率和诊断率,加强对患者的医疗管理和治疗。
提供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监测服务,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风险。
丙型肝炎危害评估
丙型肝炎危害评估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炎疾病。
它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但也可以通过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大多数人会出现慢性肝炎,这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丙型肝炎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肝炎病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大多数人会出现慢性肝炎。
长期的慢性肝炎可能导致肝脏损害,如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脏组织的瘢痕化,会导致肝功能受损,进而影响身体其他系统的正常运作。
2. 肝癌风险增加:慢性丙型肝炎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研究数据,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患肝癌的风险比未感染者高出数倍。
肝癌是一种高度致命的癌症,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机会较少,且预后较差。
3. 传播风险: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但也可以通过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注射毒品者、输血史、接受过器官移植等人群,感染的风险更高。
此外,一些医疗操作不规范、血液制品不安全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4. 社会经济负担:丙型肝炎的治疗费用较高,对患者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长期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并发症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为了减少丙型肝炎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接种疫苗: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减少丙型肝炎的传播。
2. 定期检测:对于高危人群,如注射毒品者、输血史、接受过器官移植等人群,应定期进行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早期发现感染,可以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安全用针:在医疗操作和注射药物时,要确保使用安全的注射器和针头,减少血液传播的风险。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肝脏超声等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肝脏损害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可以减少肝脏负担,降低慢性肝炎和肝癌的风险。
总结起来,丙型肝炎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肝炎病情、肝癌风险增加、传播风险和社会经济负担等方面。
丙型肝炎在特殊人群中的感染情况调查与风险评估
丙型肝炎在特殊人群中的感染情况调查与风险评估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约有7100万人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其中每年大约有40万人死于与HCV相关的疾病。
特殊人群,如静脉吸毒者、性工作者、血液透析患者以及HIV感染者等,由于其特殊的生活方式或基础疾病,更容易受到丙型肝炎的感染。
本文将对特殊人群中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评估其感染风险。
一、静脉吸毒者静脉吸毒者是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之一。
通过共用注射器、针头等注射工具,HCV可以通过血液传播途径迅速传播。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约有80%的静脉吸毒者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
因此,对于静脉吸毒者,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其对丙型肝炎的认识,同时推广无菌注射工具的使用,以减少感染风险。
二、性工作者性工作者也是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之一。
性行为是一种可能传播丙型肝炎的途径,尤其是在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
研究发现,性工作者中丙型肝炎感染率较一般人群高出数倍。
因此,对于性工作者,应加强性教育和安全套的使用宣传,同时提供定期的丙型肝炎病毒检测和相关医疗服务,以降低感染风险。
三、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其免疫功能较弱,更容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中丙型肝炎感染率较一般人群高出数倍。
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应加强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措施,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器械等,同时提供定期的丙型肝炎病毒检测和相关医疗服务,以减少感染风险。
四、HIV感染者HIV感染者由于免疫功能受损,更容易感染其他病毒,包括丙型肝炎病毒。
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约有20%的HIV感染者也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
因此,对于HIV感染者,应加强丙型肝炎的筛查和防治工作,提供合适的抗病毒治疗,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其对丙型肝炎的认识,以减少感染风险。
结论:特殊人群中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较一般人群更为严重,需要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和防治工作。
丙型肝炎危害评估
丙型肝炎危害评估引言概述: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肝炎,它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对丙型肝炎的危害进行评估,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严重性。
一、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1.1 血液传播: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注射毒品、共用针头等。
1.2 性传播:性行为是丙型肝炎传播的另一主要途径,尤其是不安全的性行为。
1.3 垂直传播:孕妇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时,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二、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和症状2.1 潜伏期: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2周至6个月,期间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2.2 急性期症状:在急性期,感染者可能出现疲劳、食欲不振、恶心、腹痛等症状。
2.3 慢性期症状:如果丙型肝炎感染无法自愈,患者可能进入慢性期,出现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三、丙型肝炎的并发症3.1 肝硬化:长期慢性丙型肝炎感染可能导致肝脏组织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3.2 肝癌:丙型肝炎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患上肝硬化后肝癌的风险更高。
3.3 自身免疫性疾病:丙型肝炎还可能引发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四、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4.1 疫苗接种:接种丙型肝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可以提供长期的免疫保护。
4.2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接触。
4.3 早期治疗:一旦感染丙型肝炎,及早接受治疗可以减少病毒复制,降低病情发展的风险。
五、丙型肝炎的社会影响和防控措施5.1 社会影响:丙型肝炎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5.2 教育宣传:加强对丙型肝炎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5.3 综合防控:建立健全的丙型肝炎防控体系,包括加强监测、提供免费疫苗、加大治疗资源等。
结论:丙型肝炎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肝硬化和肝癌。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丙型肝炎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减少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实验室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及结果报告指南
实验室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及结果报告指南检测丙型肝炎抗体试验于1990年在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首次注册,自那时起,新版的此类试验和其他FDA批准的抗一HCV试验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诊断和无症状病人的筛检。
CDC建议对于被认为具有HCV感染血清学证据的人,如其只是抗一HCV筛检阳性的话,应由更为特异的血清学试验(如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或核酸试验证实。
然而。
对于抗一HCV的检测,大多数实验室只根据筛检的阳性结果报告为阳性,而不用更为特异的血清学和核酸试验对这些结果加以证实,除非送检医师要求。
实验室不开展旁证试验的原因很多,包括缺乏实验标准、对筛检和旁证试验的开展及结果解释缺乏理解、以及其高额费用。
在建议的抗-HCV检测程序中包括了使用筛检阳性是s/co比值(signal-to-cut-0ff)。
以减少需要旁证试验标本的数量和提供更可靠地反映受检者真实抗体状态的检测结果。
现有的抗一HCV筛检法:在美国使用的经FDA注册或批准的抗一HCV筛检试剂盒包括三种免疫法:二种酶免疫法(HCV EIA 2.0、HCV ELISA 3.0)和一种加强的化学发光免疫法(CLA)。
所有这些免疫法都使用HCV一编码重组抗原。
现有的旁证试验:旁证试验包括一种血清学抗一HCV试验和检测HCV RNA的核酸试验(NATs)。
在美国唯一经FDA注册的抗一HCV 的旁证试验是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
此方法既使用HCV一编码重组抗原,也使用合成肽。
因其是一种血清学试验,可用抗一HCV筛检试验中使用的同一血清和血浆标本进行此项试验。
FDA批准的用于HCV RNA定性检测的诊断性NATs。
运用逆转录酶链反应(TR一PCR)扩增技术,包括AMPLICOR丙肝病毒(HCV)试验(2.0版)和COBASAMPLICOR丙肝病毒试验(2.0版)。
运用这两种试验检测HCV RNA要求按适合NAT的方式收集、处理血清和血浆标本,并在具有专项设施的实验室进行。
20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一、生物学特性(一)种类和病毒分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引起的丙型肝炎曾被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
病毒颗粒呈球形,有包膜,直径约55~65nm。
基因组为单正链线状RNA,长度约为9.5kb。
基因组由5'端非编码区(5'UTR)、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3'UTR)组成。
5'端非编码区是HCV基因组中最保守的序列,是设计诊断用PCR引用的首选部位。
编码区仅含一个长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一个大分子的多聚蛋白前体。
该前体蛋白在病毒蛋白酶和宿主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切割产生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病毒的结构蛋白包括核心蛋白C和包膜蛋白E1、E2。
非结构蛋白包括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
对于3'端非编码区的功能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复制有一定关系。
根据HCVNS5区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可将HCV分为6个基因型,11个亚型,即1a、1b、1c、2a、2b、2c、3a、3b、4a、5a、6a。
其中,欧美流行株多为1a、1b、2a、2b和3a;中东地区以4a为主;亚洲包括我国以1b、2a和2b亚型较为多见。
(二)来源1989年,美国学者Choo等应用了分子克隆技术在实验室感染PT-NANB的黑猩猩血浆中首次获得了病毒的cDNA克隆,测定了约70%的HCV基因序列,并利用这些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为抗原,检测到PT-NANB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此后,又获得了来自PT-NANB患者血清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从而确定了PT-NANB的病原体,并将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1991年,国际命名委员会将其归类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三)传染源主要传染源为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HCV携带者。
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有更重要的传染源意义。
(四)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为输血及血制品传播。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控制报告
X x中心卫生院实验室风险评估与控制报告一、检验职业感染的现状经血、呼吸道、粘膜传播疾病直接危害着检验工作者身体健康。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约有1.3亿人携带HBV,HBV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8%-20%;自90年代以来HCV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其感染率为3%。
目前艾滋病感染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增长期。
在无偿献血人群中检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病毒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
经调查显示,针头和玻璃碎片是主要锐器致伤因子,经常接触针头者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是不经常接触者的23倍。
多种传染病是通过血液传染的,而血液检验中的职业暴露大多数来自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和标本采集过程中,意外被带病原体的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或被病原体感染的针头、血常规采血针、采血玻璃管、吸头等锐器刺破皮肤,呼吸道吸入气溶胶也是传播方式之一。
因此,检验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
1、传播途径检验人员感染疾病的一般传染途径有:(1)皮肤破损:带有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的血液,长时间接触小伤口、溃疡、擦伤等破损皮肤,将会造成机体的感染。
(2)穿刺:由于针头、刀片等对皮肤的意外损伤,使带有病毒的全血、血清或血浆进入皮下或循环系统,造成感染。
这种针头意外损伤是职业性HBV和HIV感染最重要的原因。
带有HIV的针头意外穿刺皮肤后,HIV感染的可能性在0—0.9%之间,平均为0.4%。
而对于HBV,这个可能性在6%-30%之间,平均为18%。
有学者进行了相应的统计推算,每1000个艾滋病病人,每年会产生1例由于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HIV感染;而每1000个乙肝患者,每年会产生45例类似职业性HBV感染。
由于HB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比HIV高得多,在一定人群中,每年产生的因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HBV感染比HIV多得多。
(3)粘膜:由于试管未封闭、离心意外等造成的血液飞溅,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与口腔、鼻腔黏膜或眼结膜等接触,可以造成感染。
实验室风险评估文件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一、检验职业感染的现状经血、呼吸道、粘膜传播疾病直接危害着检验工作者身体健康。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约有1.3亿人携带HBV,HBV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8%-20%;自90年代以来HCV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其感染率为3%。
目前艾滋病感染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增长期。
在无偿献血人群中检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病毒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
经调查显示,针头和玻璃碎片是主要锐器致伤因子,经常接触针头者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是不经常接触者的23倍。
多种传染病是通过血液传染的,而血液检验中的职业暴露大多数来自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和标本采集过程中,意外被带病原体的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或被病原体感染的针头、血常规采血针、采血玻璃管、吸头等锐器刺破皮肤,呼吸道吸入气溶胶也是传播方式之一。
因此,检验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1。
传播途径检验人员感染疾病的一般传染途径有:(1)皮肤破损:带有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的血液,长时间接触小伤口、溃疡、擦伤等破损皮肤,将会造成机体的感染.(2)穿刺:由于针头、刀片等对皮肤的意外损伤,使带有病毒的全血、血清或血浆进入皮下或循环系统,造成感染.这种针头意外损伤是职业性HBV和HIV感染最重要的原因.带有HIV的针头意外穿刺皮肤后,HIV感染的可能性在0--0.9%之间,平均为0.4%.而对于HBV,这个可能性在6%—30%之间,平均为18%。
有学者进行了相应的统计推算,每1000个艾滋病病人,每年会产生1例由于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HIV感染;而每1000个乙肝患者,每年会产生45例类似职业性HBV感染.由于HB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比HIV高得多,在一定人群中,每年产生的因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HBV感染比HIV多得多。
(3)粘膜:由于试管未封闭、离心意外等造成的血液飞溅,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与口腔、鼻腔黏膜或眼结膜等接触,可以造成感染。
20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一、生物学特性(一)种类和病毒分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引起的丙型肝炎曾被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
病毒颗粒呈球形,有包膜,直径约55~65nm。
基因组为单正链线状RNA,长度约为9.5kb。
基因组由5'端非编码区(5'UTR)、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3'UTR)组成。
5'端非编码区是HCV基因组中最保守的序列,是设计诊断用PCR引用的首选部位。
编码区仅含一个长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一个大分子的多聚蛋白前体。
该前体蛋白在病毒蛋白酶和宿主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切割产生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病毒的结构蛋白包括核心蛋白C和包膜蛋白E1、E2。
非结构蛋白包括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
对于3'端非编码区的功能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复制有一定关系。
根据HCV NS5区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可将HCV分为6个基因型,11个亚型,即1a、1b、1c、2a、2b、2c、3a、3b、4a、5a、6a。
其中,欧美流行株多为1a、1b、2a、2b和3a;中东地区以4a为主;亚洲包括我国以1b、2a和2b亚型较为多见。
(二)来源1989年,美国学者Choo等应用了分子克隆技术在实验室感染PT-NANB的黑猩猩血浆中首次获得了病毒的cDNA克隆,测定了约70%的HCV基因序列,并利用这些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为抗原,检测到PT-NANB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此后,又获得了来自PT-NANB患者血清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从而确定了PT-NANB的病原体,并将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1991年,国际命名委员会将其归类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三)传染源主要传染源为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HCV携带者。
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有更重要的传染源意义。
(四)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为输血及血制品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一、生物学特性(一)种类和病毒分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引起的丙型肝炎曾被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
病毒颗粒呈球形,有包膜,直径约55~65nm。
基因组为单正链线状RNA,长度约为9.5kb。
基因组由5'端非编码区(5'UTR)、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3'UTR)组成。
5'端非编码区是HCV基因组中最保守的序列,是设计诊断用PCR引用的首选部位。
编码区仅含一个长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一个大分子的多聚蛋白前体。
该前体蛋白在病毒蛋白酶和宿主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切割产生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病毒的结构蛋白包括核心蛋白C和包膜蛋白E1、E2。
非结构蛋白包括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
对于3'端非编码区的功能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复制有一定关系。
根据HCV NS5区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可将HCV 分为6个基因型,11个亚型,即1a、1b、1c、2a、2b、2c、3a、3b、4a、5a、6a。
其中,欧美流行株多为1a、1b、2a、2b和3a;中东地区以4a为主;亚洲包括我国以1b、2a和2b亚型较为多见。
(二)来源1989年,美国学者Choo等应用了分子克隆技术在实验室感染PT-NANB的黑猩猩血浆中首次获得了病毒的cDNA克隆,测定了约70%的HCV基因序列,并利用这些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为抗原,检测到PT-NANB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此后,又获得了来自PT-NANB患者血清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从而确定了PT-NANB的病原体,并将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1991年,国际命名委员会将其归类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三)传染源主要传染源为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HCV携带者。
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有更重要的传染源意义。
(四)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为输血及血制品传播。
此外,亦可通过非输血隐性途径的微小创伤、性接触、家庭密切接触及母婴接触进行传播。
(五)易感性人群对HCV普遍易感染,同性恋、静脉注射者及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为高危人群。
(六)潜伏期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1~3周,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 RNA。
通常,潜伏期为2~26周,平均50d;输血感染者的潜伏期较短,约为7~33d,平均19d。
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患者的抗―HCV阳性,3个月后约90%患者的抗―HCV阳转。
(七)剂量一效应关系目前,尚未见有HCV对人体准确感染剂量的报道。
HCV的感染主要与暴露途径和感染方式密切相关。
(八)致病性HCV感染引起的临床过程轻重不一,可表现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
HCV感染极易慢性化,40%~50%的丙肝患者的可转变成慢性肝炎,部分可发展成肝硬化肝癌。
肝癌患者血中抗―HCV 阳性率高。
目前认为,HCV的致病机制与病毒的直接致病作用和免疫病理损伤有关。
实验证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的含量与血清丙氨酸转移酶的水平呈正相关,提示HCV的复制与肝细胞损伤有关,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可能直接损伤肝细胞。
异常的细胞免疫反应是HCV另一重要的致病机制。
HCV感染后不能诱导有效的免疫保护反应。
实验感染的黑猩猩恢复后,在用同一种病毒株攻击黑猩猩,黑猩猩几乎无力保护。
(九)变异性我国已规定,必须对献血员进行抗―HCV检测,以减少HCV的感染和传播。
对血制品亦需进行HCV检测以防污染。
⒉治疗措施由于HCV免疫原性不强,且毒株易于变异,因此疫苗的研制较为困难。
目前尚无疫苗用于特异性预防。
对丙型肝炎尚缺乏特效药,已证明IFN-α对早期HCV有较高效率。
目前HCV感染的首选治疗方案是IFN-α和利巴韦林(RBV)联合治疗。
二、实验室相关活动风险评估与控制(一)实验室感染性因子的种类、来源和危害⒈感染性因子的种类本实验室可能的感染因子为HCV本身。
⒉感染性因子的来源⑴用于HCV―抗体检测的血液样本。
⑵样本采集与检测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实验场所。
⑶实验室操作中可能产生的含病毒的气溶胶。
⒊感染性因子可能造成的危害⑴被污染的实验器材、器皿等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污染。
⑵实验室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⑶实验人员暴露后感染。
⑷实验室含病毒的气溶胶实验室环境造成污染。
(二)实验室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⒈实验方法⑴风险点识别若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外的其他未经确定的实验方法,或在使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前未进行技术确认,操作时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⑵风险控制措施尽量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经过充分验证的实验方法;在使用新的或变更过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确认。
⒉样本采集⑴所用器材一次性采血针、真空采血管、消毒棉签及一次性利器盒。
⑵风险点识别①采血过程中若被急性或者慢性丙肝患者的血液污染的皮肤、黏膜,或者被含有HCV的血液污染了的针头刺破皮肤,则被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②血液标本溅洒可能造成人员或环境污染。
⑶风险控制措施采血前做好个人防护,穿戴防护服、口罩、帽子、手套;抽血前检查针管的密闭性,用过的针头直接放入利器盒内,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或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采血管用真空抗凝管,采好血后直立于试管架中,防止倒翻;消毒棉签等污染物放入医疗废弃物专用袋中,统一进行消毒处理。
⒊样本的包装和运输⑴所用器材真空采血管、95千帕样品运输罐、B类标本运输箱(UN3373冷藏箱)、运送车辆。
⑵风险点识别若是用不合格包装进行运输、容器密封不严,则将不能安全有效的防止运输过程中包装容器意外破损,从而产生污染扩散的可能。
⑶风险控制措施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的要求,采用三层容器包装。
第一层采用真空采血管装样本,应密闭防渗漏;95千帕样品运输罐,可容纳并保护第一层容器,密封不易破碎、耐压力房渗漏且易消毒;第三层采用B类标本运输箱,要容纳并保护、固定第二层容器,且易于消毒。
样本应由中心专车运回实验室。
⒋样本接收⑴风险点识别如果在运输途中意外发生样本破裂、血液溢漏,也可能对样本接收人员造成污染。
⑵风险控制措样本直接送至实验室,由专业检验人员接收,接收样本前做好个人防护,穿戴防护服、帽子、口罩、双层乳胶手套。
若有样本管意外破裂,则立即在生物安全柜内将尚存留的样本移出,废弃物放入带盖的防刺破的塑料罐中,被污染的容器用20%次氯酸溶液等消毒液浸泡后再清洗。
⒌样品检测⑴所用材料离心机、生物安全柜、移液器、洗机板及酶标仪等设备。
⑵风险点识别①离心过程中离心管破裂造成离心机污染。
②实验操作过程中血液样本溅洒,从而造成人员或台面、地面等环境污染。
③洗板、读板时液体溅出从而污染设备表面或工作台面。
⑶风险控制措施所有检测操作均在BSL-2实验室中进行,检测人员在实验前按照二级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加样移液操作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动作轻缓;判读结果时酶标板轻拿轻放,避免液体溅出;待实验完毕,先消毒手部,再脱去手套并立即洗手;若有意外情况发生,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①离心过程中离心管破裂应马上关闭电源,让离心机停止工作,静止30min。
然后缓慢打开离心机盖,将离心机平稳地拿到生物安全柜中。
如果发生泄漏,则将配制好的1%的次氯酸钠消毒液灌入离心杯腔体中消毒30min,然后弃去消毒液和离心管碎片,将离心杯清洗后擦干。
②样本溅洒污染设备表面可用24%次氯酸溶液或75%酒精擦拭消毒。
③台面、地面及人员暴露于污染物的处理措施同“采样部分”。
④在任何可能导致潜在的传染性物质溅出的操作过程中,应保护好面部、眼睛和嘴;发生液体溅出、溢出等事故,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及时处理并对事故的发生与处理作记录,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⒍阳性样本保存⑴所用器材生物安全柜、移液器、带螺旋盖的塑料管一个密封的塑料冻存盒。
⑵风险点识别 HCV阳性标本若保存不当,则易造成人员和环境污染。
⑶风险控制措施按照二级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样本的保留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动作要轻缓;所有样本的血清或血浆都保留在带螺旋盖的塑料管内,在装入可密封的塑料冻存盒中,置于-20℃以下冰箱内保存,严格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⒎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⑴风险点识别工作完毕后若不及时对工作台面、生物安全柜等进行消毒,则有可能会会造成实验室环境污染或人员感染。
⑵风险控制措施工作完毕后,及时对检测所涉及的工作台面积地面用100倍稀释的施康清洗消毒液Ⅰ檫拭。
用消毒液擦拭后要干燥20min以上;生物安全柜用70%~75%酒精擦拭消毒。
待实验和消毒完毕,先脱去手套,再脱去防护服,并正确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⒏废弃物处置⑴所用器材医疗废弃物专用袋、硬质耐高压且防渗漏的垃圾桶、高压灭菌器。
⑵风险点识别剩余的阳性标本很大的污染源,若采血过的针头处理不当,则存在人员被刺伤,甚至感染HCV的存在风险。
⑶风险控制措施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感染性废弃物,包括不再需要的剩余样本、酶标反应板、移液头等所有实验过程涉及的用品,需置于装有医疗废弃物专用袋的硬质耐高温且防渗漏的垃圾桶中,经121℃高压灭菌15~20min后才可运出实验室;针头、破碎玻璃等损伤性废弃物必须放入利器盒,利器盒严禁再次打开。
装满针头等利器的一次性利器盒严禁再次打开,须密封好后,同上述垃圾一起处理。
所有处理完毕的废弃物集中存放,由有资质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单位上门收集、集中处理。
同时,做好交易记录,所有相关记录定期整理归档。
(三)实验室常规活动中其他风险评估与预防控制措施⒈电力⑴风险点识别若实验室没有布置双路供电,或电力供电不稳定,存在实验活动突然中断、实验设备停止工作等所带来的相关安全风险。
⑵预防控制措施实验室尽量要布置双路供电,没有布置双路供电的应配置备用电源,以确保高压灭菌器、生物安全柜等重要设备的安全运行。
⒉电气操作⑴风险点识别实验室活动涉及的电气操作,包括实验室工作区内电气设备的启动、关闭、安装和维修;设备层内UPS、空调机组等电气设备的启动、关闭和维修等。
这些电气操作的过程可能产生触电、电击、电气故障等风险。
⑵预防控制措施①电气设备的设计及制造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的要求。
实验室工作区内若有380V电源插座,则需明确标识,并由有资质的人进行专业操作。
②新的、改装过的或修理过的电气设备在未经专业人员(如有资质的电工)完成电气安全测试和设备符合要求安全使用要求之前,不允许使用。
③电气设备使用人员接受正确操作的培训,操作方式不降低电气安全性。
电气设备使用人员要定期检测设备可能引起电气故障的破损。
只有专业人员才可从事电气设备和电路工作。
禁止未经授权的工作。
④采取措施对设备去污染,以降低维护人员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