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指示代词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语法学习-代词(续)

古代汉语语法学习-代词(续)

上一回,一尘总结了代词的部分用法,今天,继续分析代词中的 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的用法。

一、指示代词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 有:此、是、斯、兹、彼等。

它们和现代汉语的指示代词“这”、“那”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彼”有时也可以做第三人称代词用。

如例1所示。

例1: 《诗经·王风·采葛》:“ 彼 采葛兮。

”“其”和“之”也可做指示代词。

如:“非其人不可”(非那个人不可),“之二虫又何知?”(这两个动物又懂得什么?)但是,“之”字很少这样使用。

二、疑问代词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奚、安、恶等。

“谁”是问人的。

“孰”可以问人,也可以问物,还可以用于选择。

如例2所示。

例2: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画 孰 最难者?”(画画里头什么是最难的?) “何、奚、安、恶” 做宾语时 表示“什么”、“哪里”。

如例3所示。

例3: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 安 在?”(沛公在哪里?)“何、奚、安、恶” 做状语时 表示“为什么”、“怎么”。

如例4所示。

例4: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怎么才能让老百姓得到安置与救济呢?)三、特殊代词古汉语中,除了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代词,如:诸、焉、者、旃(zhān)、所。

“诸”等于“之于”或“之乎”。

“焉”等于“于之”,“旃”等于“之焉”。

它们都不是单纯的代词,而是既包含了一个代词“之”,又包含了一个介词“于”或一个语气词“乎”。

这种情况是现代汉语没有的。

“诸”相当于“之于”(此处,“之”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如例5所示。

例5: 《列子·汤问》:“投 诸 渤海之尾。

”(投诸:投之于,把它投到。

)“诸”相当于“之乎”(此处,“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如例6所示。

例6: 《左传·昭公八年》:“子闻诸?”(闻诸:闻之乎,听说过这件事情吗?)“者”和“所”表示“... ...的人”、“... ...的东西”、“... ...的原因”。

古代汉语 代词

古代汉语  代词
冉有问曰:“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论语·先进)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君其问诸水滨。 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左传·僖公四年) (左传·隐公元年)
※羿犹不悛(quān悔改),将归自田,家众杀而烹之,以 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 (左传·襄公四年)
穷门是指国门
12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白玉有瑕疵,还可以磨掉;说话有瑕疵,就没有办法补救了。
(诗·大雅·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
“若”只作定语, “然”只作谓语, “尔”既可作谓语也可作状语和宾语。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呀!” (论语·宪问)
(诗·大雅·泂酌)
挹:舀,汲取;彼:那个;注:灌;兹:这个。 把液体从一个容器中舀出,倒入另一个容器。引伸为以有余来弥补不足。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论语·微子)
8
(尚书·康诰)
17
P:176
• 敬称:子、君、公、先生、足下、夫子、执事、卿
18
3、第三人称代词:
有“其、之、彼、厥”。
“其、厥、之”单、复数无别, “彼”只表单数。 “彼”可作主语或宾语,极少作定语; “之”一般作宾语,
“其”和“厥”一般作定语,少有例外。例如: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左传·僖公四年)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嫁妆。迁:接走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古汉语通论(十二)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重点:所有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也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但古今汉语的代词体系仍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别的代词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另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第二,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都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比如同是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不但有“我”,还有“吾”、“余”、“朕”、“卬”等;与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相当的,不但有“此”,还有“是”、“斯”、“兹”等。

第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体系不完备,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

严格来说,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

(一)人称代词(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同上)在上古汉语里,“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

《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如今我忘记了自身),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能换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

但是这只是位置的关系;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却又可以用“吾”字了。

例如:居则曰:“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第一人称代词还有“朕”,先秦一般人都可以用,如:皋陶曰:“朕言惠。

”(《尚书·皋陶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楚辞·离骚》)用乍朕皇考大仲尊簋。

(大簋)“朕”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为皇帝专称,一般人不能使用。

(2)“女”(汝)“尔”“若”“而”“乃”都属於第二人称。

例如: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论语·雍也)往之女家。

古代汉语 代词

古代汉语 代词

吾:魏晋前,很少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庄子·秋水)
居则曰:“不吾知也。” (4) 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
朕:在秦以前也可以用于一般人。 朕皇考曰伯庸。(屈原若、乃、而”等。“女(汝)、尔”单复数无别,其他只表单数。 “女(汝)、尔、若”可以充当主语、宾语或定语。例如: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传·僖公四年)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卫风·氓)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予知之,将语若。 (庄子•知北游)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15年)
“诸”在句末是“之乎”的合音,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在句中是“之于”的合音,是代词兼介词。例如: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
冉有问曰:“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论语·先进)
段入于鄢。公伐诸鄢。(左传·隐公元年)
“其”作定语,作用相当于“彼+连词‘之’”。“其”在句中放在动词前时,是构成偏正结构,隐含的“之”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它象在作主语,实为定语。例如:
指示代词
近指代词:有“此、之、是、斯、兹、然、尔、若”。除“然、尔、若”略等于现代汉语的“如此”、“这样”之外,其他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些、个、种……)”。
“是、此、斯”可作主语、宾语或定语,“之、兹”常作宾语和定语。例如:
01
易王母,文侯夫人也,与苏秦私通,燕王知之。(史记·苏秦列传)
03
“焉”用在句末,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常指代与人或事物有关的处所范围,相当于“于之”、“于是”,有时相当于“之”。例如:
真定,厉王母之家在焉。(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重点:所有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也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但古今汉语的代词体系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别的代词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另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第二,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都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比如同是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不但有“我”,还有“吾”、“余”、“朕”、“卬”等;与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相当的,不但有“此”,还有“是”、“斯”、“兹”等;第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体系不完备,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严格来说,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一人称代词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例如: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同上在上古汉语里,“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如今我忘记了自身,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能换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但是这只是位置的关系;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却又可以用“吾”字了;例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第一人称代词还有“朕”,先秦一般人都可以用,如:皋陶曰:“朕言惠;”尚书·皋陶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用乍朕皇考大仲尊簋;大簋“朕”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为皇帝专称,一般人不能使用;2“女”汝“尔”“若”“而”“乃”都属於第二人称;例如: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第二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另一类是“而”和“乃”,一般只作定语,偶尔可作主语,但绝不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另外,第二人称的“女汝”注意跟男女之“女”区别;“尔”还可以作指示代词和语气词;“若”还可以作动词像、指示代词、假设连词等;“而”可以作名词胡须、连词;“乃”可以作副词,这些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区别;3“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他”“她”“它”;这种“其”用作定语,“之”用作宾语;例如: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公孙丑上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上面的例子表明:“其”字只能用作定语,“之”字只能用作宾语;在上古汉语里,“其”字不能用作主语;在许多地方“其”字很像主语,其实不是;这是因为“其”字所代替的不是简单的一个名词,而是名词加“之”字;例如: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不见其入”等於说不见师之入;“其入”是名词性结构作“见”的宾语;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其负大舟”等于“水之负大舟”,是名词性结构作“无力”的主语;这些地方的“之”字不能译为现代汉语的“的”;同理,这些地方的“其”字也不能译为“他的”、“她的”、“它的”,只能译为“他”、“她”、“它”;也就是说,这样的句子,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把偏正结构译为主谓结构,但是,我们不能根据译文来分析古代的语法结构;从语法结构上看,正如这些地方的名词必须认为是定语一样,“其”字也必须认为是定语,不能认为是主语;因为这种“其”字只能和後面的成分合成一个词组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如“其负大舟”或宾语如“其入”,而不是“其”字本身能用作主语;这是古今语法的一个不同之点;中古以後,偶然有人把“其”字用作主语,那是不合上古语法规律的;古文家仍旧遵用上古语法;以上是本教材的观点;但是下面的句子似乎与此说法相悖,“其”其实可作主语;如:绛无贰志,事君不避难,有罪不逃刑,其将来辞,何辱命焉左传·襄公三年“其”指代魏绛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战国策·楚策“其”指代楚王新纳的美人因此,上古汉语第三人称“其”的语法功能应该改为“一般只作定语”比较合适;“之”和“其”虽然同属第三人称,但是可以灵活运用:有时候是说话人本人自称,有时候是指称对话人;也就是说,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有时活用为第二人称;例如: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左传成公三年“免之”的“之”,说话人知罃自称;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左传宣公二年“莫之继也”的“之”,指称赵盾;“则子继之”的“之”,士季自称;古代汉语的第三人称,除了“其”“之”外,还用“彼”;它本来是指示代词,但有时也用来称代人;如: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总之,上古的第三人称代词基本上都是借用别的词类来充当,而且用法也比较特殊;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到六朝时才出现,最早是用“伊”和“渠”;现在的闽方言仍保留着“伊”,粤方言则保留着“渠”;如:伊必能克蜀;世说新语·雅量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吴书·赵达传至于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其字则古已有之,但却是一个旁指代词,意思是“别的”、“其他的”;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到了唐代,“他”才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如: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高适·渔父词他亦知有李十郎名字;霍小玉传而表示女性的“她”,本是“姐”的异体字,见于玉篇,“五四”时期,由于刘半农的倡议,后用以专指女性的第三人称;刘半农她字问题:“一,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阴性代词二,如其要的,我们能不能就用‘她’字”关于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复数表示法:在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是单复数同形的;因此在具体的句子中,人称代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古代汉语名词活用作人称代词的问题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谦称代替了第一人称,尊称代替了第二人称;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们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面;但是,从词义上说,它们又表示了“我”或“你”;例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虽然,必告不谷;左传成公三年以上是尊称;此外,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称人之字也是一种尊称;例如:文倦於事,愦於忧,而性懧愚,沉於国家之事,开罪於先生;战国策·齐策四以上自称其名;今少卿抱不测之罪;司马迁:报任安书以上称人之字;总的来看,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用得少些,有两个原因:1古代汉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而且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2谦称和尊称代替了人称代词;二指示代词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有“是”“此”“斯”“兹”“彼”、“夫”、“之”、“其”、“若”、“尔”、“然”等;1、是、此、兹、斯这四个是近指代词,可译为“这”、“这个”、“这些”等;其中“此”的指示性最强,与远指代词“彼”相对,是真正的近指代词;“斯”有些近似远指代词的“夫”,指代性比“此”轻;“兹”出现得早,甲骨文中就有,本来是远近不分的,是个泛指代词;“是”更多的是用在承前指示中,用于复指;例如……:2、彼、夫这两个是远指代词;如: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上“彼”的指示性很强,后来发展为带有人称代词的性质,差不多完全等於现代的“他”或“他们”;例如: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但是,“彼”字始终没有完全丧失它的指示性;由於它表示远指,所以它又常常带着轻视的意味如论语·宪问:“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意即“那人哪那人哪”不加以评论;,可见“彼”到底不是正式的人称代词,所以古代汉语里一般不用它来表示“他”或“他们”的意义;“夫”的指代性较轻,翻译时往往不必译出;用在句首时,往往虚化为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其实这种句首语气词“夫”还仍然带有指示性质,因此语气词“夫”和指示代词“夫”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3、之、其“之”是一个泛指代词,“其”是一个特指代词;如: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天于归:出嫁;这种“之”既非远指,又非近指,杨树达称为泛指代词;这种“之”只作定语和宾语,不作主语;“其”是和“之”相对的一个代词,相当于“那个”、“那种”,用作定语;如: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左传4、若、尔、然“若”常作定语;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孟子“然”和“尔”字,经常用作句子的谓语;略等於现代汉语的“这样”、“那样”;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诗单说“然”字,是应答之词,表示“是的”、“正是这样”;例如:王曰:“然;”孟子,梁惠王上这三个指示代词和前面八个指示代词的区别在于:前面八个是体词性的指示代词,而这三个是谓词性的指示代词;体词性指的是名词、代词等;谓词性包括形容词和动词;所谓体词性的指示代词,就是说它们具有形容词或动词的性质;5、无定代词“或”和“莫”a.“或”字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或”字通常用来指人,而且只用作主语;例如: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现代汉语没有和它相当的代词,译成现代汉语可以作“有人”;b.有时候“或”字前面出现先行词,“或”字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一个人;例如: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五年有一个宋国人得到一块玉;c.在古代汉语里,常常用两个以上的“或”字,前後相应,以表示列举;在这种情况下,“或”字仍然是无定代词,它既可以指人译为“有人”,又可以指物译为“有的”;例如: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孟子·梁惠王上这种用法的“或”字并不是表示选择的连词,不能译为“或者”,这是应该注意的;“莫”是个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意思是“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在先秦汉语里,“莫”字一般只用作无定代词,偶尔可作否定副词,相当于“不”;如:小子何莫学乎诗论语·阳货汉以后,发展成为禁止性的否定副词,相当于“不要”;如: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莫”字问题在“否定句否定词”一节中讲过,可参看;三辅助性代词“者”字和“所”字“者”字和“所”字在有的语法书中把它们叫做助词;但是这两个词有一定的称代作用,因此从马建忠开始,许多语法学家就把它们归到代词中;不过这两个词作为代词,又与一般的代词有所不同,它们虽然都有指代作用,但又不能独立用作句子成分,而必须与别的词结合,构成“者”字结构或“所”字结构,才能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辅助性代词或特殊指示代词;一、“者”字“者”字作为特殊指示代词,主要有两个作用;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後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例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梁惠王上有时候,“者”字用在主谓结构的後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例如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这种“者”字词组译成现代汉语有时候可以简单地译作“……的”,但是古代汉语的“者”并不等於现代汉语的“的”,因为这两个字的性质和用法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勇者”固然可以译作“勇敢的”,但是现代还可以说“勇敢的人”,而古代却不能说“勇者人”;现代能说“谁的”、“我的”、“木头的”之类,古代的“者”字没有这种用法;2.“者”字还可以用在数词後面表示一定范围或种类,即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情,或者几样东西;“的”字没有这种用法;例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四者”指代鳏寡独孤四种人;“者”字除了作为特别指示代词外,还可以作语气词,附此简单说明:1.语气词“者”字用在判断句的主语後面表示提顿,在古汉语通论七里已经说过;这种“者”字又常常用在“有”字的宾语後面,和“有”字及其宾语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作下文的主语“有”字的宾语只是下文概念上的主语;例如: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论语·雍也2.“者”字用在时间词“今”“昔”等字的後面,例如: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战国策·燕策二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檀弓下3.语气词“者”字又常常用在假设分句或结果分句的後面表示停顿;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假设分句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孙丑下结果分句二、“所”字“所”字作为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主要有以下用法:1.它通常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和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字所指代的一般是行为的对象;例如: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战国策·赵策三这种“所”字词组译成现代汉语有时候可以简单地作“所……的”,但是古代汉语的“所”不等於现代汉语的“的”,因为这两个字的性质和用法不相同;需要注意的是,与及物动词结合以後“所”字结构和“者”字结构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有两点:a.位置不同:“所”字放在动词前,“者”字放在动词后;b.指代不同:“所”字表示行为的对象,是动作的受事者、被动者,例如“所食”指代“食”的对象,意即吃的东西;“者”字表示行为的主动者,是施事者,例如“食者”指代行为的主动者,意即吃东西的人;再比较: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养生主我看见的牛没有不是全牛的;2、“所”字和“者”字结合,构成“所……者”的格式,表达的意思与“所”字相同,仍是指代行为的对象,如“所食者”就是“吃的东西”,但加了“者”,整个结构的名词性更加明显了;这种结构中“所”字和它所带的动词是“者”字的修饰语,“所”的指代性减弱,它的作用在于使后面的“者”字由表示行为的主动者变为被动者;如: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3、由於“所”字和动词结合以後组成的词组带有名词性,所以能够被定语所修饰通常用介词“之”字为介,例如“所食”可以扩展成“民之所食”;又如“曾西之所不为”“君之所知”“须臾之所学”荀子·劝学,等等;“其”字代替一个名词加“之”,所以也能做“所”字词组的定语,例如“其所憎”“其所爱”;4、“所”字词组虽然带有名词性,但是离开上下文,它本身一般不能明白表示是人还是事物,更不能具体表示是什麽人、什麽事物;因此还可以在动词後面再加名词,举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让“所”字结构放在前面作定语修饰它,如“所食”可以扩展为“所食之粟”;归纳以上“所”字的用法,有四种形式:1、所+动词如:所食2、“所”字结构+者如:所食者3、修饰语+之+“所”字结构如:“民之所食”或“民之所食者”4、“所”字结构+名词如:民所食之粟5、“所”字又常常用在介词“从”“以”“为”“与”等字的前面,指代介词所介绍的对象,它们所表示的是:行为发生的处所,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和方式方法,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以及与行为有关的人物,等等;“所”字和介词以及介词後面的动词或动宾词组相结合组成的词组也带有名词性;例如: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表示剑从坠的地方;这种用法似乎比较特殊,其实应该说这也是上古汉语“所”字的基本用法;後来介词的运用日益普遍,出现了“所从……”“所以……”“所为……”“所与……”等等,但是这种基本用法并没有完全被这类新兴的结构所代替,所以我们在同一篇作品里既可以看到“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的说法,又能看到“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的说法;这里特别说明一下“所以”的用法;在古代汉语里,“所以”主要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比较具体,相当于“用来……的方法”“凭它来……”,说明“怎样”;例如:吾知所以拒子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二个意思比较抽象,说明“为什么”,大致相当于“导致……的原因”,它用在上半句的主谓语之间,提出需要说明原因的事情,下半句解释原因;例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第二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还沿用,有时也说成“之所以”;例如:我所以对他比较熟悉,是因为我和他在一起工作过;他之所以会出差错,是因为不专心;现代汉语的“所以”除了沿用这种用法外,“所以”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而不是“所”加介词,我们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所以”去硬套古代汉语的“所以”;6、在上古汉语里,“所”字还可以用在某些带有形容性的词语前面,指代描述的对象;这样组成的词组也带有名词性;例如: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墨子·公输“所不足”指人民而言,“所有余”指土地而言;但是这种用法在古书里并不常见;7、在古代汉语里,我们常常见到“有所……”“无所……”“何所……”的说法;“有所……”“无所……”是动宾词组,“所”字词组用作动词“有”或“无”的宾语;“何所……”是主谓倒装的疑问句式,“所”字词组用作主语,“何”字用作谓语,“何所不容”就是“所不容者何”;这种说法在意思上带有周遍性,“何所不容”意思是“无所不容”;8、在古代汉语被动句中也用“所”,不过这种“所”已经虚化,失去了指代性,在被动句中表示动词用于被动,明确句子的被动性;这种“所”有人称为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有人称为表被动的助词;。

古代汉语 指示代词

古代汉语 指示代词

•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 也。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 年》)
古代汉语 指示代词
• 先秦时代,“之”字也用作指示代词,等 於说“此”或“彼”。例如:
•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 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
古代汉语 指示代词
• 指示代词还有“然”字和“尔”字,它们 经常用作句子的谓语。
• 远指代词——“彼”、“夫”,相当于现代 汉语中的“那”、“那个”、“那些”等。
• 彼——
古代汉语 指示代词
• 彼一时,此一时也。 (《孟子·公孙丑下》)
•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 传·僖公二十二年》)
•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 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孟子·尽心
古代汉语 指示代词
• “是”、“此”、“彼”可以指人,略等 於说“这人”、“那人”。例如:
• 尔何曾比予於是!(《孟子·公孙丑上》) • 此谁也?(《战国策·齐策》) •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
“彼哉!彼哉!”(《论语·宪问》)
古代汉语 指示代词
• 指示代词“是”、“此”等字可以用作主 语、定语、宾语。“是”字用作宾语有时 候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 注意:这里的“是”字和现古代汉语代指示代词汉语的“是” 字不同。“是”和“此”是同义词,它们 常常可以互换。试比较:
• 是心足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孟子·梁惠王

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演变

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演变

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演变
指示代词是介于实词和虚词之间的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容易发生演变。

上古汉语有近二十个指示代词,使用频率较高的多数经历了语法化,语法化为连词、系词、句末语气词、话题标记、定指代词、宾语从句引导词、结构助词、第三人称代词等。

其中,指示代词→句末语气词、指示代词→话题标记等是汉语中独特的语法化途径。

虽然指示代词语法化的路径多种多样,但不同的路径有共同的特点,受共同因素的制约。

古汉语指示代词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在语法化过程中相互联系,共同作用。

指示代词所处的句法环境,尤其是在句子中的位置,决定了语法化的方式,句首指示代词倾向于发展成连词和系词,以及话题标记;句末指示代词转化为句末语气词;语法化后,短语中的指示代词仍然在短语内部起作用。

指示代词的内部用法(回指、语篇指称和身份指称)是语法化的起点。

当它演变时,指示代词失去了在文本中的指称意义;同时,由于自身意义的虚化,在语用推理的作用下,语境中隐含的语用意义被附加其上,从而意义发生变化。

上古汉语指示代词语法化后,有的留存下来,有的逐渐消亡;上古汉语指示代词体系整体呈简化的趋势。

核心的空间距离远近相对的指示代词“此”“彼”保持稳定,是上古指示代词体系沿用一千多年的重要原因。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精选)、所字(精选)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精选)、所字(精选)
伊必能克蜀。(世说新语·雅量)
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吴书·赵达传)
至于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其字则古已有之,但却是一个旁指代词,意思是“别的”、“其他的”。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到了唐代,“他”才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如: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天)
(于归:出只作定语和宾语,不作主语。
“其”是和“之”相对的一个代词,相当于“那个”、“那种”,用作定语。如: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左传)
4、若、尔、然
“若”常作定语。如: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孟子)
第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体系不完备,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严格来说,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
(一)人称代词
(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例如: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关于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复数表示法:
在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是单复数同形的。因此在具体的句子中,人称代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古代汉语名词活用作人称代词的问题
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谦称代替了第一人称,尊称代替了第二人称。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们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面);但是,从词义上说,它们又表示了“我”或“你”。例如:
5、无定代词“或”和“莫”
a.“或”字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或”字通常用来指人,而且只用作主语。例如:

文言文翻译指示代词

文言文翻译指示代词

一、彼1. 翻译:那(个、些、位等)2. 用法示例:- 彼人者,天下之贤者也。

(那人是天下的贤人。

)- 彼山巍峨,非吾所能攀也。

(那山高大,非我所能攀登。

)二、此1. 翻译:这(个、些、位等)2. 用法示例:- 此地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这个地方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 - 此物乃吾之宝,不可轻易示人。

(这东西是我的宝贝,不可轻易给人看。

)三、其1. 翻译:他的、它的、那(个、些、位等)2. 用法示例:- 吾其往矣,汝其待之。

(我去了,你等着。

)- 其子贤,其父不肖。

(他的儿子贤明,他的父亲不贤。

)四、吾1. 翻译:我2. 用法示例:- 吾欲往游名山,汝可同行否?(我想去游名山,你能一起去吗?)- 吾之志向,汝知之否?(我的志向,你知道吗?)五、尔1. 翻译:你、你们2. 用法示例:- 尔等速去,勿误吾事。

(你们快点去,不要耽误我的事。

)- 尔若能完成此任务,必有重赏。

(你如果能完成这个任务,必有重赏。

)六、彼等1. 翻译:那些人、那些事2. 用法示例:- 彼等均为英雄,令人敬佩。

(那些人都是英雄,令人敬佩。

)- 彼等所行之事,非吾所能及。

(那些人做的事,非我所能比。

)七、此等1. 翻译:这些、这么些2. 用法示例:- 此等美景,实属罕见。

(这些美景,实属罕见。

)- 此等良言,铭记于心。

(这么些良言,铭记于心。

)八、何1. 翻译:什么、哪里、为什么2. 用法示例:- 何人能解此题?(谁能解这道题?)- 何处可寻此宝?(哪里可以找到这个宝贝?)- 何故尔等不合作?(为什么你们不合作?)九、若1. 翻译:如果、如此、好像2. 用法示例:- 若尔等能齐心协力,必能成功。

(如果你们能齐心协力,必能成功。

) - 若此物失而复得,吾心甚慰。

(如果这个物品失而复得,我心甚慰。

)- 若汝能如斯,吾甚欣慰。

(你如果能如此,我很欣慰。

)综上所述,文言文中的指示代词用法丰富,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具体分析。

了解这些指示代词的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中代词大全

文言文中代词大全

文言文中代词大全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文言文中常见的代词清单,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代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文言文代词:
1. 人称代词:
- 吾、予、余:表示第一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

- 卿、尔、汝: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 彼、其、之:表示第三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

2. 指示代词:
- 此、彼:表示近指和远指,分别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此”和“那/彼”。

- 是、非:表示对上文中提到的事物的指代,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这些”和“那个/那些”。

3. 疑问代词:
- 谁、何、安: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谁”、“什么”和“哪个/哪些”。

4. 关系代词:
- 所:引导关系从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 其: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的”。

5. 不定代词:
- 若、或、某、凡:表示泛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某个/某些”和“凡是”。

6. 反身代词:
- 己、自:表示动作的施事和受事是同一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自己”。

7. 指定代词:
- 某、夫、则:表示特定的人或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某个/某些”。

请注意:
- 以上代词仅为文言文中常见的代词,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存在更多的变体或特殊用法。

- 本文提供的翻译相对应,实际运用时需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处理。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到您,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辅助,请随时告知。

文言文中的指示代词知识讲解

文言文中的指示代词知识讲解

文言文中的指示代词知识讲解1、“之”、“兹”、“其”――特指或泛指代词“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

一般可译为“那”。

由于例子常见,此处不赘举。

“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语。

代词“其”只能作定语。

“其”后面常跟着动词谓语,从形式上来看,此时的“其”很像是主语。

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但是此时的“其”仍然为定语。

它的作用相当于:名词+“之”。

再连同后面的动词,就构成:“其”(主语+“之”)+谓语。

如“其负大舟”就相当于“水之负大舟”,“其入”就相当于“师之入”。

都相当于用连词“之”连接主谓语后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的名词性词组。

在单句中充当一个句成分(主语或宾语)。

此时“其”仍然是定语。

有时“其”出现在句首,容易被误解成主语。

这时对“其”的词性更要细心辨析。

如:“其是之谓乎?”“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这两句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

上句表推测语气,下句表反问语气。

都不是代词,因此也就更不可能是主语。

“之”,表泛指,可作定语,也可以作宾语。

可以译为“这”。

“之二虫,又何知?”――“之”为定语。

“姜氏欲之,焉避害?”――“之”为宾语,意思是,姜氏想要这样。

“兹”,表泛指,多作宾语。

“念兹在兹。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但是“兹”在古书中出现的频率远不如其他代词多。

2、“此”、“是”、“斯”――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此天子气也。

”――“此”做主语。

“仁者固如此乎?”――“此”做宾语。

“是乃仁术也”――“是”做主语。

TAG:代词1、“之”、“兹”、“其”——特指或泛指代词“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

一般可译为“那”。

由于例子常见,此处不赘举。

“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语。

代词“其”只能作定语。

“其”后面常跟着动词谓语,从形式上来看,此时的“其”很像是主语。

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精选)、所字(精选)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精选)、所字(精选)

精心整理古汉语通论(十二)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重点:所有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也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但古今汉语的代词体系仍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别的代词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另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第二,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都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比如同是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不但有“我”,还有“吾”、“余”、“朕”、“卬”等;与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相当的,不但有“此”,还有“是”、“斯”、“兹”等。

第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体系不完备,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

严格来说,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

(一)人称代词(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同上)在上古汉语里,“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

《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如今我忘记了自身),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能换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

但是这只是位置的关系;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却又可以用“吾”字了。

例如:居则曰:“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第一人称代词还有“朕”,先秦一般人都可以用,如:皋陶曰:“朕言惠。

”(《尚书·皋陶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楚辞·离骚》)用乍朕皇考大仲尊簋。

(大簋)“朕”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为皇帝专称,一般人不能使用。

(2)“女”(汝)“尔”“若”“而”“乃”都属於第二人称。

例如: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论语·雍也)往之女家。

中考语文文言文指示代词复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指示代词复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指示代词复习中考语文文言文指示代词复习1、近指代词:常见的有如下几个:是,此,斯,兹;之;然,而。

2、远指代词:常见的有如下几下:彼,夫,其。

3、无指代词:常见的有如下几个:A、或,有;某。

(有的语法书,称为虚指)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慎尔言,将有和之。

某在斯,某在斯。

B、莫,无,靡。

4、旁指代词;常用的有如下几个:他,它,佗。

表示“其它”。

直到了魏晋以后,旁指代词才成为第三人称代词。

5、逐指代词:每,各。

6、特殊指示代词: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者:是个起辅助作用的代词,它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组成者字词组。

其用法如下:(动,形,数)+者:表示-----的人,------的事物。

赦之,以劝事君者。

深者入黄泉。

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者”字,作为代词必须和助词相区别。

下列情况中,“者”字是助词:A,判断句中的“者”:陈胜者,阳城人也。

B,在“有”字的宾语后: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C,条件分句后:不者,若属皆且为所杀。

D,时间词后: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食实足食也。

“所”字:它经常用在动词和动词词组前面,还可以用在介词的前面,所字结构本身是个名词性成分。

所字结构可以分成三类:1、所+动词:获秦王所乘云母车。

2、所+动词+中心词:仲子所居之室。

3、所+动词+者:视吾家所寡有者。

4、所+介词+动词: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是吾剑之所从坠。

5、所+(介词)+动词: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所以生,“以”字省略)所杀大臣,多吕后力。

(所以杀,指凭藉的力量。

)诺,恣君之所使之。

(所以的省略,使用他的方法)“所”字的基本语法功能是使动词性成份名词化,如果名词,形容词出现在“所”字后也变成了动词。

如: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置人的罾鱼腹中。

汉语代词大全

汉语代词大全

汉语代词大全一、现代汉语--代词二、古代汉语--代词现代汉语代词人称代词:你我他它咱们大家自己指示代词:这那这儿那边各每疑问代词:谁什么哪怎么哪里几古代汉语代词代词是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人、事物作用的词。

古代汉语的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特殊代词等五类。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或补语。

一、人称代词〔一〕第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有“台〔yí〕、卬〔áng〕、朕、吾、我、予、余”等。

如《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专用做皇帝的自称。

常用的:吾、我、予、余。

“吾”一般作主语或定语,只有在否认里纔可作前置宾语。

〔二〕第二人称代词尔、女、汝、假设、而、乃从语法看,“尔”“女〔汝〕”“假设”都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而”“乃”一般只用作定语,很少作主语,不作宾语。

从语义看,相对“而”“乃”而言,“尔”“女〔汝〕”“假设”是比较随便的称呼,一般用于称呼下级、晚辈或平辈。

〔三〕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有“之”“其”“厥”等。

之,一般作宾语其,一般作定语。

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

〔1〕爱共叔段,欲立之。

〔《左传?隐公元年》〕〔2〕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

〔《国语?齐语》〕〔3〕放之山下。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4〕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蒲松龄《聊斋志异?狼》〕“其”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二是充当主谓词组或分句的主语。

例如:〔5〕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6〕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北冥有鱼》〕〔7〕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8〕百姓皆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史记?陈涉世家》〕例〔5〕和例〔6〕中的“其”分别充当定语,例〔7〕和〔8〕中的“其”充当主语。

“厥”的用法大致与“其”相当,但只能作定语,不能作为主谓词组的主语。

“之”“其”不是完备的第三人称代词,它们也可以用于指代说话者或者听话者一方。

所---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所---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所---古汉语字典的解释所(suo)【释义】1.指示代词,表示指示、程度或数量等。

2.助词,表示判断、推测或假设的语气。

【解释】一、指示代词用法1.指示地点或范围:所上、所下、所头、所尾。

2.指示整体或总体:所以、所长、所缺、所积。

3.指示程度或数量:所大、所多、所博、所属。

二、助词用法1.表示判断:所在、所以、所要、所当。

2.表示假设:所谓、所期、所施、所盼。

3.表示推测:所以然、所以決。

【引用例句】1.所向无敌:形容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无人可敌。

2.所学所用:指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或生活中。

3.所长所短:指事物的优点和缺点。

4.所作所为:指某人多年以来的行为表现。

5.所见所闻:指所看到和所听到的事情。

6.所见即所得:指所见所想,看到什么就心甘情愿接受什么。

【辨析】1. "所在"与"在所":所在:指某人所居住、所工作或所在的位置。

例: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知名的跨国企业。

在所:指在某种情况或状态之下。

例:在所不惜;在所难免。

2. "所以"与"所以然":所以:用以引出原因、结果、理由等。

例:我感觉很疲劳,所以决定明天休息一天。

所以然:指逻辑关系上的自然必然。

例:火会燃烧所以然,铁会生锈所以然。

【常用搭配】1.所说所谓:指刚才所讲述的或引用的内容是指什么。

例:你所说所谓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拓展】"所"字在古代汉语中,除了作为上述指示代词和助词之外,还具有形容词化的用法。

例如:所需、所感、所料、所欲等。

所需:指某种必要的条件或事物。

所感:指某种感觉或情感。

所料:指根据已有的情报和经验所预料的。

所欲:指某种欲望或愿望。

总结:《古汉语字典》中所的解释主要分为指示代词和助词两个用法。

指示代词用于表示地点、范围、整体、总体、程度和数量等,而助词则用于表示判断、推测和假设的语气。

其中,所还可以作为形容词化的字,用于形容需求、感受、预料和欲望等。

初中文言代词归纳

初中文言代词归纳

初中文言代词归纳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初中阶段中常见的文言文代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用于代替人的身份或称呼,常见的人称代词有:
- 吾:指代说话人自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我”。

- 君:用来称呼对方,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

- 儿:用来称呼他人,表示亲昵或尊敬,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

二、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用于指示、代替事物或人,常见的指示代词有:
- 是:指示靠近说话人的事物或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或“这个”。

- 故:指示较远离说话人的事物或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或“那个”。

三、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用于提问,常见的疑问代词有:
- 谁:用于询问人的身份或姓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

- 何:用于询问事物的名称或性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四、反身代词
反身代词用于表示动作的主体和宾语是同一个人,常见的反身代词有:
- 自:表示动作的主体和宾语是同一个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
的“自己”。

五、连体代词
连体代词用于修饰名词,常见的连体代词有:
- 其:用于修饰前面出现的名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她的”、“它的”等。

以上是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代词归纳,希望能对学生们的学习
有所帮助。

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彼、夫、其”等。这些代词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样”相当。
02
表示虚指
“虚指”,即指代对象不明确。 文言中的虚指代词主要用“或”字表示,相当于“有的”、‘有人”。
表示无指
“无指”,即排除一切对象。 文言的“无指代词”主要是“莫”和“无”,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什么”

之、其、彼
3、第三人称代词
01
古汉语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也可在它们的后面加上“侪”“辈”“属” “曹”“等” “族” “徒”字表示多数。“吾辈、尔等、吾属、士大夫之族” 。
指示代词
表示近指 “是、斯、之、然、若”等。这些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此”、“这”、“这个”、“这样”。 来自01表示远指贰
古文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我、吾、余、予
01
其、之
01
“臣、愚、不肖、小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 “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
01
1、第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
女、汝、尔、而、乃、若、
“子、足下、君、公、先生、卿”作第二人称时是尊称,相当于 “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 僖公四 年》)
• 先秦时代,“之”字也用作指示代词,等 於说“此”或“彼”。例如:
•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周南· 桃夭》) • 之二虫又何知?(《庄子· 逍遥游》)
• 指示代词还有“然”字和“尔”字,它们 经常用作句子的谓语。
•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 季 氏》) •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战国策· 齐策》)
• 后来“彼”字发展成为带有人称代词的性 质,差不多完全等于现代的“他”或“他 们”。例如:
•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 子· 滕文公上》) • 彼陷溺其民。(《孟子· 梁惠王上》)
• 夫——
• 指示代词,但是指示性很轻,和现代汉语 对译时有时可以不必译出。例如:
• 小子何莫学夫诗?(《论语· 阳货》) • 食夫稻,衣夫锦。(《论语· 阳货》) •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 先进》)
• 有时候,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被用作宾语, “夫”字放在动词和宾语的中间,还是指 示代词。例如:

• 有时候“或”字前面出现先行词,“或” 字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一个人。例如:
• 唐人或相与谋。(《左传· 定公三年》) • 宋人或得玉。(《左传· 襄公十五年》)
• 在古代汉语里,常常用两个以上的“或” 字,前后相应,以表示列举。在这种情况 下,“或”字仍然是无定代词,它既可以 指人(译为“有人”),又可以指物(译 为“有的”)。例如:
• “尔”字的用途没有“然”字那样普遍。 它也表示“这样”、“那样”。例如:
• 相去万馀里,故人心尚尔。(《古诗十九首》)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诗》)
• “或”——肯定性无定指示代词,通常用 来指人,而且只用作主语。例如:
•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孟 子· 公孙丑上》) •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孟子· 滕文 公下》) •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先进》)
• 是心足以王矣。(《孟子· 梁惠王上》) •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孟子· 梁惠王 上》) • 今其人在是。(《战国策· 赵策》) • 其人在此。(《战国策· 赵策》)
• 远指代词——“彼”、“夫”,相当于现代 汉语中的“那”、“那个”、“那些”等。
• 彼——
• 彼一时,此一时也。 (《孟子· 公孙丑下》) •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 传· 僖公二十二年》) •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 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孟子· 尽心 上》)
•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孟 子· 梁惠王上》)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子罕》) • 有美玉於斯。(《论语· 子罕》) •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孟子· 梁惠王上》) • 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 公孙丑上》) •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 子罕》)
• 注意:这里的“是”字和现代汉语的“是” 字不同。“是”和“此”是同义词,它们 常常可以互换。试比较:
指示代词
• 近指代词——“是”、“此”、“斯”、 “兹”,表示“这、“这个”、“这里” 等。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论语· 述而》) • 是乃仁术也。(《孟子· 梁惠王上》) • 当是时也,禹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 耕,得乎?(《孟子· 滕文公上》) •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 礼运》)
• “然”字略等于现代汉语的“这样”、 “那样”、“这么”、“那么”。
• 其谁曰不然?(《左传· 隐公元年》) • 河东凶亦然。(《孟子· 梁惠王上》) • 物皆然,心为甚。(《孟子· 梁惠王上》)。

• 单说“然”字,是应答之词,表示“是 的”、“正是这样”。例如:
• 王曰:“然。”(《孟子· 梁惠王上》)
•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 梁 惠王上》) •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或相千万。(《孟子· 滕文公上》)
• 指示代词练习:
•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 若可,师有济也,君而继之,兹无敌矣。 •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 也。

“是”、“此”、“彼”可以指人,略等 於说“这人”、“那人”。例如:
• 尔何曾比予於是!(《孟子· 公孙丑上》) • 此谁也?(《战国策· 齐策》) •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 “彼哉!彼哉!”(《论语· 宪问》)
• 指示代词“是”、“此”等字可以用作主 语、定语、宾语。“是”字用作宾语有时 候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