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方案
道路施工关键工序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道路施工关键工序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一、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1、控制点的测设(1)准备工作勘察单位交接完GPS点和水准点后,沿主线两侧每400m埋设一个加密导线点,每200m埋设一个加密水准点。
选点时,按照通视条件必须良好的标准进行选点,由于目前使用测量仪器为短波红外线仪器,所以,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所选点最好与高压线保持距离,不能与之太近。
埋点所用材料为钢筋头和C50混凝土或者在就近地方选择已有稳固位置,埋设点位时在所选点处挖60cm深、30cm见方的坑,在坑底铺设10cm碎石,然后浇注C50混凝土,浇注与地面相平,插入钢筋头,钢筋头露出平面3cm,并且钢筋头插入深度为40cm,露出的钢筋头用钢锯锯出十字丝。
(2)导线测量勘察院交接完GPS点后,利用GPS点和加密点做附合导线,每条导线边长为400m。
根据城市道路勘测规范,导线测量工作严格按照一级导线测量程序进行,利用索佳全站仪SET2130R进行测量。
使用测回法,每个测站进行2个测回的测量。
在进行水平角度测量时,半测回归零差为12〞,一测回中两倍照准差(2C)较差为18〞,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为12〞。
(3)水准测量水准测量使用Leica NA2仪器,水准尺使用红黑面木尺。
水准测量采用四等附合水准测量方式进行,在进行水准测量之前,进行水准仪的i角检测,i角不得大于20〞,否则,仪器必须送质检部门进行检验和校核,水准测量的精度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误差规范:注: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Li为检测测段长度(km)。
四等水准测量使用往返测量,读数顺序为后-后-前-前。
视线长度要求在100m左右,前后视较差不能大于5m,前后视累计差不大于10m,红黑面读数差不大于3mm,黑红面高差较差不大于5mm。
控制点测量完毕后,上报监理测量工程师双方同时进行控制点复测,复测合格后经监理测量工程师审批,方能使用。
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方案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土方开挖和回填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土方开挖1)制定开挖方案,确定合理的开挖方式、施工顺序和边坡防护措施,选择适当的施工机械。
2)清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
3)做好建筑物的标准轴线桩、标准水平桩,用白灰洒出开挖线,办理预检手续。
4)若设计基础底面低于地下水位,要提前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到开挖底面O.5m以下.5)夜间施工时,要准备碘钨灯等照明设施.6)作完技术交底。
2、回填工程1)回填前,对基础、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办理隐蔽验收。
2)将基坑内的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
3)房心、管沟的回填应在上下水道的安装完成以后进行。
4)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的设置.在基槽边上钉水平橛,在基础墙表面划分层线。
5)作完技术交底。
二、质量要求(一)土方开挖质量要求1、主控项目(1)标高的允许偏差(单位:mm)1)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O、—50。
2)挖方场地平整允许偏差值:a)人工±30;b)机械±503)管沟允许偏差值+O、—50。
4)地(路)面基层允许偏差值+O、—50.(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允许偏差值(单位:mm)1)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200、-50.2)挖方场地平整:a)人工+300、-100;b)机械+500、-100:3)管沟允许偏差值-O、+100。
3)边坡: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单位:mm)1)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20.2)挖方场地平整允许偏差值:a)人工的为20b)机械的为503)管沟20。
4)地(路)面基层20.(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二)土方回填质量要求1、主控项目(1)标高的允许偏差(单位:mm)1)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50。
2)挖方场地平整允许偏差值:a)人工±30;b)机械的±50;3)管沟允许偏差值+0、-50。
4)地(路)面基层允许偏差值+O、-50。
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施工技术措施1、池体防水砼施工1)施工程序a、氧化沟、二沉池、回流污泥泵池及沉渣井等构筑物均采用防水砼,拟定掺HEA高效抗裂防水剂,掺用量由试验室试配,施工前送样到试验室。
b、模板应平整且拼缝严密不漏浆,并有足够的刚度强度。
模板支撑构造应牢固稳定,可承受砼拌合物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
钢筋砼池壁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应在对拉螺栓上焊止水环。
2)做好施工缝、预埋套管的防水工作,施工缝断面可做成凸缝或企口缝,上设BW96-II型止水条。
预埋套管应加焊止水环,施工缝应接缝严密。
3)砼的配制计量必须准确,确保搅拌时间。
4)泵送砼要及时,并保持连续性。
5)砼在浇筑前应视各构筑物具体情况制定浇筑方案,制定浇筑顺序。
6)砼浇筑时应保证足够的振动时间,使砼中多余的气体和水份排出。
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长短,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不再下沉为止。
此外,还必须保证振动棒移动间距和插入深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振捣要均匀、密实、不漏浆、不漏振、不久振。
7)池壁应在内壁模板上适当位置设置浇筑带(或采用串筒下料),以防止砼落距过大,分层离析造成断层、孔洞、蜂窝麻面等施工缺陷,影响防水效果。
8)加强砼早期养护,砼进入终凝后应立即覆盖,浇水湿润养护不少于28天。
应派专人负责,昼夜轮班浇水湿润养护。
砼表面温度与环境差不得超过20℃,以防砼表面产生裂缝。
9)不得过早拆模,必须等防水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80%方可拆模。
拆摸时不得损伤防水砼结构。
10)施工缝处理措施a、底板或壁板砼浇灌至接近施工缝位置时,将施工缝凸槽木模固定,随砼底板或壁板一浇灌成型。
b、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对施工缝清理冲洗后,可进行上部钢筋、模板施工,施工中应避免损坏施工缝凸出部份的砼。
c、模板安装时,每隔一段距离留置一施工缝清扫孔,钢筋模板施工完毕后,再次派员进入模板内将施工缝清扫冲洗干净。
d、采用BW96-II型止水条作为施工缝止水材料,砼浇灌前粘贴于凸槽上口,如图示。
古建修复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方案
古建修复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方案本俞宅修复工程需要大量的木材,为了防止白蚁虫害,在施工前,使用1/200浓度的氯丹(010H6CL3)乳剂对木构件进行处理。
一、地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1、全面检查测试地基和基础,了解各地基沉降状况及房屋安全鉴定,如基础不稳固,危及房屋安全,则进行加固处理。
2、对应加固处理的地基作分段、分块、间隔进行掏修,并按加固要求进行修复。
3、地基修复需要对已挖出的地基进行必要调整,按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填土工作,作到“先深后浅”,先填实深处后填浅处,每填一层夯实一层,在施工中注意基层的稳定性,避免今后发生不均匀沉降。
二、屋面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屋面进行全面翻修,更换破损小青瓦和望砖,新的瓦件品种、质量、色泽和原物保持一致。
屋面做法采用桐油石灰加防水粉,作成实体泥垅上铺195×195小青瓦(底瓦一搭三,XXX一搭五,所有小青瓦的铺设瓦底大头向上,盖瓦大头向下),石油沥青油毡一层,165×120×20望砖浇刷,披线的色泽按样板施工。
望砖套浆处理,以抗渗漏。
损毁缺失的瓦当、滴水和封檐板重新定制。
屋脊按原式样修复,作到高度一致、轴线对称、线条通畅。
青瓦屋面施工一般采用“撞肩”做法,其工艺流程如下:1、苦背:用掺白灰渣子泥(碎麦秸或稻草)苦背。
做法与琉璃悬山苦背方法基本相同。
2、分中号陇:按琉璃悬山屋顶分中号陇的方法进行。
青瓦瓦口尺寸应在以下范围内确定:走水当不应小于底瓦宽一半;盖瓦瓦翅应遮住底瓦瓦翅。
3、调脊:正脊的调脊方法如下:1)按扎肩灰上号好的盖瓦中,在每坡各陇底瓦位置各放一块“续折腰瓦”和两块底瓦(梯子瓦)。
下面的一块梯子瓦的下面再放一块凸面朝上横放的底瓦。
沿前后坡扯一道横线,该横线沿3块瓦底中间通过,高度应比博缝上皮高一底瓦厚。
通过调整枕头瓦,使每陇瓦高低一致。
2)将横线移至脊中开始“抱头”。
方法是一人挑线,另一人将两坡最上面的“老桩瓦”移开后放灰于两坡相交处,再重新放好“老桩瓦”,用力一挤,使两块瓦碰头,灰从上边挤出来。
建筑施工关键工序及施工做法
建筑施工关键工序及施工做法范本1:建筑施工关键工序及施工做法本文档旨在介绍建筑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及施工做法,以供参考。
下面将以常见的大楼建设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基基础施工1.1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地基基础施工的前期工作,其目的是确定地质条件、土壤性质等信息,以为后续的施工做准备。
1.2 地基处理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如夯实、加固等,保证地基稳定。
二、主体结构施工2.1 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制定混凝土浇筑方案,包括模板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搅拌、浇筑等工序。
2.2 钢结构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图纸,进行钢结构的制作、运输和安装,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2.3 砌体施工按照图纸要求和施工工艺,进行砌体施工,包括墙体、柱、梁、楼板等。
三、建筑装饰施工3.1 外装修进行外墙的保温、涂饰、瓦片贴面等工序,确保建筑外观美观且具有一定的保温隔热效果。
3.2 室内装修进行室内墙体的贴砖、刷漆、安装门窗、天花板、地板等工序,保证室内舒适、美观。
四、安装工程施工4.1 给排水工程进行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的敷设和安装,确保供水和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4.2 电气工程进行电线管道铺设、电器设备安装等工序,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做法: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
2. 地质勘察:指对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工程技术活动。
范本2:建筑施工关键工序及施工做法本文档旨在介绍建筑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及施工做法,以供参考。
下面将以常见的别墅建设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基基础施工1.1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地基基础施工的前期工作,通过调查和分析确定地质条件,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1.2 地基处理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如灌注桩、挖填加固等,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二、主体结构施工2.1 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案,包括模板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搅拌浇筑等工序。
电气工程关键工序施工方案
电气工程关键工序施工方案
前言
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方案对工程进度和质量至关重要。
在电气工程的施工中,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尤为重要,下面将介绍电气工程中几个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布线施工
电气工程中的布线施工是关键的一环。
在进行布线施工时,首先需要对施工现
场进行勘察,确定布线方向和路径。
在进行布线时,应注意避开其他管道和设施,保证布线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在布线过程中,应注意导线的规格和电缆的截面积,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照明系统安装
照明系统安装是电气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进行照明系统安装时,首
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灯具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在安装灯具时,应根据灯具的规格和要求进行安装,确保每个灯具的光线均匀分布。
此外,在照明系统安装过程中,还需注意对灯具与电源的连接,确保电路的安全性。
配电系统施工
配电系统施工是电气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进行配电系统施工时,首先
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配电线路的走向和长度。
在布设电缆时,应根据电缆的规格和承载能力进行布设,确保每根电缆的安全使用。
在进行电缆连接时,应注意连接的牢固性和接地的可靠性,确保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结语
电气工程中的关键工序施工方案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在进行施工时
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介绍的关键工序施工方案能对电气工程建设有所帮助。
市政道路工程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措施一、路面开挖1.合理选择开挖方法: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化开挖或人工开挖方法。
遇到特殊地质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关补强措施。
2.清理开挖坑底:开挖完成后,及时清理坑底杂物,清理完毕后,坑底要进行压实处理,以保障路面的稳定性。
3.施工现场安全:在开挖过程中,要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置警示标志,限制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二、路基处理1.压实措施: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压实机具,按照分段和分层次进行压实,确保路基的均匀稳定。
2.排水措施:对于水文条件较差的地区,要加强排水措施,确保路基排水通畅,防止积水对路基稳定产生影响。
3.防护措施:在路基处理过程中,要根据需要进行防护处理,如设置挡墙、挡土墙等结构,以保护路基的完整性。
三、路面铺装1.选择合适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环境,选择适合的路面材料,如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确保路面的耐久性。
2.施工工艺控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保证路面平整度和密实度,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如机械压实、配合打浆等。
3.养护措施:铺装完毕后,及时进行养护,如喷洒养护剂、覆盖附属材料等,提高路面保养效果。
四、交通安全1.设置交通指示标志和警示标线:在施工过程中,要设置交通指示标志和警示标线,及时告知过往车辆驾驶人员施工区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施工现场照明:对于夜间施工或光线不足的施工区域,要提供充足的照明设备,确保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3.定期检查和整修:定期对已完成的道路工程进行检查和整修,确保道路设施的完好和交通安全。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措施涉及到路面开挖、路基处理、路面铺装和交通安全等方面。
通过合理选择开挖方法、采取压实措施、施工工艺控制和设置交通指示标志等措施,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优质的道路基础设施。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一、关键施工技术在本次工程项目中,关键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精度测量技术:由于本项目对施工精度要求极高,因此需要采用高精度的测量技术,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信息化施工管理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延误。
3. 新型材料应用技术:为了满足工程项目的特殊需求,需要使用一些新型材料。
对这些材料的选用、加工和安装技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严格控制。
二、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本项目实施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质量,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2. 工期控制:由于本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必须对工期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按时完成。
3. 成本控制:在保证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工程项目实施的难点本项目实施的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难度高:由于本项目涉及许多高难度的施工技术,因此对技术实施带来了很大挑战。
2. 工期紧张:由于项目对工期的要求较高,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是本项目的一大难点。
3. 场地限制:施工场地有限,如何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流程是本项目实施的另一难点。
四、解决方案针对以上关键施工技术、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对于高精度测量技术,我们将采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方法,并对测量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测量精度。
2. 对于信息化施工管理技术,我们将引入项目管理软件,实现施工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动态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3. 对于新型材料应用技术,我们将与材料供应商紧密合作,深入了解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确保材料的选用、加工和安装都符合要求。
4. 对于质量控制,我们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5. 对于工期控制,我们将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采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进度监控,确保按时完成。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在工程项目实施中,有一些关键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这些不仅关乎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案。
一、关键施工技术分析1.1 深基坑施工技术深基坑的施工是现代工程中的一大难点。
这类工程对土壤、地下水、周边环境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比如,基坑开挖后,要确保不会对周围建筑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城市中心的项目。
这里的技术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
常见的有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
用钢支撑时,施工速度快,但成本相对较高;而混凝土支撑则稳固,但工期较长。
1.2 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无小事,尤其是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
高空作业、深基坑等都是潜在的危险源。
要想确保工人安全,必须做好安全管理。
培训、监测和应急预案缺一不可。
例如,施工前要进行详细的安全培训,确保每位工人都知道操作规程和潜在风险。
安全帽、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也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二、工艺及重点难点分析2.1 混凝土浇筑工艺混凝土浇筑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学问可不少。
首先,混凝土的配比需要精准,水泥、沙子、石子的比例都得合适。
其次,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气温过高,混凝土容易干裂;而湿度过大,又可能导致施工难度增加。
2.2 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在大型项目中,各个工种之间的协调至关重要。
比如,土建与电气、给排水等工种要密切配合,避免出现重复施工或相互干扰的情况。
项目经理要及时与各工种负责人沟通,确保每个环节都顺畅进行。
2.3 资源配置和调度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
人力、材料、设备要协调到位,避免出现“人到没活干,活到没材料”的窘境。
定期召开调度会,及时了解各工序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难点解决方案3.1 深基坑渗水问题深基坑渗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
常常让人感到头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降水措施,比如井点降水。
关键工序关键部位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关键工序关键部位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是确保建筑物、道路等工程稳定性的关键工序。
常用的方法有夯实法、振动沉桩法、沉管法等。
技术措施包括:对土质进行调查和试验,根据土质特性选用适合的处理方式;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和施工环境,避免影响施工质量。
2.钢结构制作和安装: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是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工程中的关键工序。
施工方法包括先制作,然后进行安装。
技术措施包括对焊缝进行质量检测,保证焊接质量;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发生事故。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的关键工序。
施工方法包括成块浇筑、层层浇筑等。
技术措施包括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保证浇筑质量;对浇筑部位进行及时养护,避免出现龟裂和蜂窝等问题。
4.建筑物的防水和防腐:建筑物的防水和防腐是保证建筑物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关键工序。
施工方法包括涂刷防水涂料、施工防水卷材等。
技术措施包括对基层进行处理,保持干燥;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涂料的厚度和涂刷质量。
1.高处作业:高处作业是建筑物、桥梁等工程中的关键部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施工方法包括使用安全带、脚手架等。
技术措施包括在高处作业前进行安全培训,掌握正确的作业方法;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电气设备施工:电气设备施工是建筑物和工厂中的关键部位,存在电击、火灾等风险。
施工方法包括合理布线、正确连接电缆等。
技术措施包括使用绝缘手套、检测电气设备的接地等,确保施工安全。
3.管道铺设和连接:管道铺设和连接是供水、排水、燃气等工程中的关键部位。
施工方法包括挖沟、铺设管道等。
技术措施包括施工前进行管道材料的试验,确保质量可靠;连接部位采用密封材料,避免漏水和泄漏。
4.复杂结构施工:复杂结构施工是指建筑物中具有特殊形状、结构复杂的部位。
施工方法包括使用特殊的支撑和模板等。
技术措施包括施工前进行3D模拟和结构分析,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控和调整。
关键工序、关键部位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关键工序、关键部位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 关键工序——焊接技术措施本工程部分工序采用焊接工艺,其工艺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稳定,为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控制好关键工序——焊接,并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a. 现场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b.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架的形式、材质、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焊接质量符合设计与国家现行的标准。
c. 母材、焊接材料、接头形式及焊缝级别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d. 施工班组设焊接技术负责人、检验人员、焊工持证上岗。
e. 焊接设备和检验设备必须满足焊接工艺,安全可靠。
根据使用功能和用途选用焊条和焊接电流,用于焊接消防管道应采用结422 焊条,药皮类型为钛钙型,焊接电流分别为:5mm/70~90A,3.2mm/90~130A,4mm/60~210A(焊条直径/焊接电流。
焊条药皮不得有气孔,脱落和明显裂纹。
焊条在使用前,应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烤,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每批焊条在正式使用前必须进行焊接试验。
g. 当气温低于-10℃时,管口附近应预热至100-200℃,并连续焊完,当气温低于-20℃,风速大于8m/s,相对湿度大于90%,雨天时,不能进行露天焊接作业。
h. 上下工序之间班组应进行互检,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每一处焊缝焊完后记录焊工代号,以落实相应责任。
i. 焊缝位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
j. 所有焊缝完成后,均应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前将渣皮、飞溅物清除。
外观检查应在焊缝无损探伤,管道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前进行,同时做好相应检查记录。
k. 在焊接完成后,需进行管道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在进行水压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时应密切注意焊接点情况。
其试验方法和内容参照有关条文执行,水压强度试验时,目测管道无泄漏和变形且压力降不大于0.05Mpa 为合格;水压严密性试验是按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 小时后无泄漏为合格。
2 关键工序——接地装置技术措施自动消防系统电气控制部分接地良好与否对系统的工作影响很大,特别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如果不能正确合理解决好接地问题,将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可靠工作,根据本工程技术要求,接地装置采取如下技术措施:a.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阻值当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当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b.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装置设专用接地干线,在消防控制室设专用接地板,专用接地干线从消防控制室专用接地板引至接地体。
工程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质量保证措施,工程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第一节基础排水及防止沉降的措施一、工艺特点沿建筑基础或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坑的四周采用泥浆护壁循环钻机成孔,然后每隔一定距离埋设一个无砂大孔混凝土管井,形成环状布置,从单孔管井用潜水泵抽水至连续总管内,然后排至沉淀池内,再排送至污水管井。
二、材料、机械准备滤水井管、循环成孔钻机、潜水泵、吸水管、空压机、排水管、水泵控制自动系统、3~5mm豆石、木底座或混凝土底座、沥青、麻布等。
三、施工准备1、首先要了解地质勘探资料、掌握地下土质和水位变化情况,特别是地下流砂层情况,以便确定钻孔工艺和准备必要材料。
2、根据总的平面布置和所开挖地下工程的面积,确定正式管井和观测管井的数量、位置,排水管位置流向,沉淀池位置以及与污水管道连按地点。
3、对设置井点位置进行平整、放线,用白次标明其位置。
四、管井构造管井的滤管为无砂大孔混凝土管,采用粒径为3~5mm的豆石加水泥按6:1左右比例预制而成,强度大于2MPa,每节长1m左右。
最下部一节为有孔滤管,其空隙率为20%~25%。
管接头处用两层麻布浇沥青包裹,外夹竹片用10号铅丝扎牢,以免接缝处挤入泥砂淤塞管井,其内径为φ500、φ600。
五、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放线→循环成孔钻机就位→泥浆护壁→成孔→下管→下滤水层→上部用厚土填实→洗井→下潜水泵→抽水六、工艺原理1、管井采用循环成孔钻机成孔,孔的直径约1m左右,泥浆护壁。
待钻孔到设计深度后,用吸管将其中泥浆吸净,下底座,然后下管,外填塞滤水小豆石,上部用厚土填实,立即用压缩空气将泥浆吹出洗井,然后抽水。
2、管井的有效降水深度取决于管井深度、降水面积、含水层渗透系数以及水泵扬程。
降水坡度环状形为l:10。
3、进行无压完全井环形井点系统总涌水量计算和无压非完全井井点系统总涌水量计算。
七、质量要求1、大口井管降水施工的井深、井距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施工。
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的施工方案
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的施工方案在一个施工项目中,一些工序被称为关键工序。
关键工序是指对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影响最大的工序,如果这些工序出现问题,则会对整个项目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必须经过仔细规划和管理,以确保工序的进度和质量。
特殊过程是在施工项目中相对较少遇到的复杂或困难的工序。
这些过程要求施工团队具备特殊的技术能力和经验,以应对各种挑战。
特殊过程的施工方案通常需要在实际施工之前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测试,以确保能够顺利完成。
以下是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施工方案的一些重要考虑因素:1.可行性研究:在开始任何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
这包括对材料、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进行评估,以确定工序能否按照计划进行。
2.施工计划: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施工计划必须详细规划,并与整个项目的计划相协调。
这包括确定工序的工期、资源需求和交付时间。
3.风险评估:对于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在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
这包括识别可能的风险和障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或消除这些风险。
4.施工方法和技术: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可能需要采用特定的施工方法和技术。
施工方案必须详细说明所使用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并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培训。
5.监测和控制: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施工方案必须包括监测和控制的机制。
这可能包括日常巡视、检查和记录,以确保工序按照计划进行,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6.质量管理: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质量管理非常重要。
施工方案必须包括详细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工序的质量符合要求。
7.人力资源管理: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可能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施工方案必须确保有足够的合适的人力资源,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另外,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施工方案示例:1.土方开挖:这是许多建筑项目的关键工序之一、施工方案必须包括土方开挖方法、设备和工期的详细计划,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处理符合环境和安全要求。
【施工管理】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方案
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方案1。
1施工前准备1。
1.1工程交底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及所有施工文件认真学习、研究,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并进行现场踏勘,重点检查环境保护、建筑设施、以及工程施工等情况,考虑必要的技术措施和要求,在图纸会审时提出意见1.1。
2施工交底施工交底是实施全员参加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交底时,讲清工程意义、设计要求、工程地质、环境条件、施工进度、操作方法、质量目标、技术要点、环保要求、安全措施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技术关键部位应组织专题交底,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标.1。
1。
3施工测量测量放线时,导线点采用全站仪,标高采用水准仪进行复测。
甲方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应闭合,结果上报监理,符合规范、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做各导线的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做固定标记。
1。
2 路基土石方施工5.2。
1原地面清表根据测设的路基边线,组织推土机按设计高程清除地表多余土方并运至路基外指定的地点。
清表完成后在填方段的路基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并与永久排水沟相结合,确保施工期间的水流畅通,以利于路基排水,确保路基在干燥状态下施工。
1.2.2路基土方开挖首先在路基范围内清表,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开挖边坡为1:1.5;对深挖地段,及时通知地勘、监理单位,具现场情况作出防护措施。
然后对开挖的路段开挖到设计高程,多余土方用汽车拉到弃土场,弃土场距路基5KM.挖好后进行路基平整。
按照图纸会审后设计要求对未利用地段按特殊路基设计的厚度处理,并且在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业主、监理、设计院及施工单位共同进行调整。
在开挖中做好地下排水措施,路基中不得有积水现象,开挖后及时用石渣分层填筑碾压.填筑厚度≮40CM。
碾压机械为重型18T压路机。
每层经监理工程师报验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1。
2.3 路基填筑路基填筑采用机械化施工,配置足够数量的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推土机、平地机、振动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形成挖装、运输、摊平、碾压、检测流水作业.为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三条线”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主体结构及关键工序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
主体结构及关键工序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一、施工顺序抄平放线→绑扎柱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支柱模板→检测模板尺寸、垂直度→支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浇筑柱、梁、板混凝土→养护→拆模→搭设外脚手架二层以上混凝土施工重复以上施工顺序。
砌体工程和安装工程管、线预埋随主体施工随机插入。
二、施工测量(一)主体结构的平面控制1、用现场内设置的控制轴线对基础所使用的定位控制桩进行复测,校核无误后,作为工程首层施工的依据。
2、在施工时,对地面上有控制桩的控制线可直接由地面用经纬仪投测到工作面上。
对没有控制桩的控制线采用中间挑线法将控制线投测到工作面上,挑线必须左右盘取中,控制线投测误差应不大于3㎜;放细部线前应对控制线进行校核,控制线间距误差应不大于5㎜,然后根据控制线测设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应符合如下要求:3、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本工程采用J2经纬仪,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
测量时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中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进行,并做测量记录。
(二)主体结构的高程测量根据业主提供高程控制点,各引测2个标高控制点SM1、SM2作为高程传递的依据,SMl、SM2标高均设置为±0.00,两个控制点应相互校核。
其相互较差应小于3㎜,并依两点的平均点抄测水平线。
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
在结构层内引测标高时,要使用水准仪引测,并往返测量与基准点校核,误差要控制在规范控制范围内。
三、主体脚手架工程(一)脚手架方案1、主体内檐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搭设钢管扣件满堂红架体,兼作框架柱、梁、板模板施工水平及竖向支撑。
架体搭设技术参数服从模板支撑的需要(见模板施工方案)2、主体外檐施工搭设钢管扣件双排落地式脚手架,脚手架宽度1000mm,高度25m。
立杆纵距1500mm。
铺板两层,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
3、室外回填灰土要分步夯实,立杆下做通长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为1500㎜。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一、外墙渗漏的防治措施1、墙体裂缝防治1.1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浇筑、墙体砌筑等环节符合规范要求,避免施工不当导致墙体裂缝。
1.2 对较弱的墙体部位,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预防裂缝的产生。
2、窗框与墙体缝隙处理2.1 选用性能良好的窗框材料,确保窗框与墙体的缝隙密实。
2.2 在窗框与墙体的缝隙处,采用防水砂浆或密封材料进行填充,并在外部涂刷防水涂料。
3、墙面找平层处理3.1 在进行墙面找平层施工时,应采用优质砂浆和抗裂材料,以提高找平层的抗裂性能。
3.2 在找平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洒水养护,确保找平层不开裂、不起壳。
4、饰面层处理4.1 选用防水性能良好的饰面材料,如防水涂料、瓷砖等。
4.2 在饰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清除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物,并保持干燥。
4.3 在饰面层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分层抹灰、薄涂等方法,避免一次涂刷过厚导致开裂。
5、定期维护5.1 对外墙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保持外观整洁。
5.2 对出现的小范围渗漏部位进行及时维修,防止问题扩大。
5.3 对外墙排水系统进行定期清理,确保排水通畅。
二、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的防治措施1. 确保模板拼接紧密:在施工前应对模板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其平整、无缝隙,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现象。
对于已经出现缝隙的模板,应及时进行填补,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等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同时,应合理选择骨料粒径,避免因骨料过大导致混凝土不密实。
3. 加强混凝土振捣:在浇筑过程中,应充分振捣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充分密实。
对于容易出现蜂窝、麻面的部位,应适当增加振捣时间,避免因振捣不足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问题。
4. 控制浇筑高度: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应适当控制,避免因浇筑过高导致混凝土离析,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外观质量。
古建修复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方案
古建修复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方案古建筑修复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程,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方案的范例,供参考:一、前期准备工作1.1调查与勘察:对古建筑的病害进行全面调查与勘察,包括建筑结构、材料使用、病害程度等方面的调查,以制定修复方案。
1.2方案制定:根据调查与勘察结果,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包括工程范围、施工方法、材料选用等内容。
1.3现场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工具和设备,并做好施工现场的布置与安全措施。
二、基础修复工作2.1地基处理:对古建筑的地基进行处理,包括清理泥沙、增加地基承载力等,以确保修复后的建筑稳定。
2.2基础结构修复:对古建筑的基础结构进行修复,包括砌体的加固、石质结构的修复等,以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
2.3排水系统修复:修复古建筑的排水系统,包括修补排水管道、清理堵塞、加装排水设备等,以确保建筑周围的排水通畅。
三、建筑体修复工作3.1砖石修复:对古建筑的砖石部分进行修复,包括清理污垢、填补砂洞、修复破损部分等,以回复原有的建筑风貌。
3.2木构件修复:对古建筑的木构件进行修复,包括修复腐朽部分、更换损坏部分等,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建筑的安全性。
3.3修补石雕、彩画等装饰:根据实际情况修复古建筑的石雕、彩画等装饰部分,还原其原貌。
3.4屋面修复:修复古建筑的屋面,包括修整瓦片、修复瓦檐、更换破损的屋面材料等,以确保建筑的防水性和风貌。
四、室内装修工作4.1壁画修复:修复古建筑内部的壁画,包括修复剥落部分、修复颜色、修复修补痕迹等,以保证壁画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4.2地砖修复:修复古建筑内部的地砖,包括修复破损部分、清洁瓷砖表面、修复颜色等,以回复原有的地面风貌。
4.3木构件修复:修复古建筑内部的木构件,包括修复腐朽部分、更换损坏部分等,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建筑的安全性。
4.4梁柱修复:修复古建筑内部的梁柱结构,包括修复开裂部分、加固腐朽部分等,以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
主体工程及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质量保证的措施、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主体工程及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质量保证的措施、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一、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根据对已施工过同类工程的理解,认真分析设计图纸,仔细勘查并研究工程所在地理位置、环境特征等,我们确定了本工程的难点及特点如下。
1、本工程存在两层地下室结构,如何选择安全、经济的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方案,确保基础土方开挖的顺利实施是本工程的重点。
2、本工程工期较为紧迫,总工期仅为605天(日历日),如何采取措施保证工期在是主要难点。
对此我们将从科学管理、合理划分施工流水段、加大工序之间穿插等方面来加快施工速度。
3、同时采取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来确保工程质量的一次成优,确保如期交付业主一个优质的工程。
4、施工中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等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将作为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5、作为总承包单位将所有分包单位纳入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须有一套成熟、严密且行之有效的保证体系。
6、本工程对于企业形象及外界的影响要求标准高,因此合理分阶段的布置施工平面,做好现场维护和管理,是保证工程优质高速低耗的完成及安全使用的关键。
我们将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及重点进行重点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具体详见本技术标后面的内容。
二、施工准备:(一)前期准备:我公司如中标,应立即组织人员进场进行现场道路、围墙、临水临电设施的施工,并根据现场平面图布置生活区以及生产现场文明施工、安全消防等设施。
(二)施工技术准备1.做好调查工作本工程在施工前先做好各种物质资源和技术条件的调查。
(1)气象、地理、周边环境的调查掌握气象资料,以便综合组织全过程的均衡施工,制定雨季、冬季、高温季节及大风天气的施工措施。
(2)提前联系及择优选择钢材、商品混凝土、水泥等生产厂家以保证质量和供应,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3) 落实现场用水用电,保证施工用水用电正常。
(4)提前制定大型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并与机械设备租赁单位签订租赁协议,以备工程施工的需要。
古建修复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方案
古建修复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方案古建修复的施工方案探讨古建筑承载着我们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所以修复它们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我们文化遗产的珍视。
说到古建修复,里面涉及的步骤可不少,每一步都得有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支撑。
下面,我就来聊聊这些关键工序以及如何确保方案既可行又可持续。
目标和范围当我们开始制定古建筑的修复方案时,首先得明确目标:既要保护和修复它们的原貌,还要提升它们的使用功能。
这包括了从结构到墙体、屋顶再到装饰艺术的全面修复,甚至环境整治也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
现状分析与需求在分析当前修复组织的现状时,我发现一些问题挺明显的:1. 修复技术人员的经验普遍不足,培训系统也不够完善。
2. 材料采购渠道不畅,找不到高质量的修复材料。
3. 项目管理上显得不够规范,导致工期延误和成本上升。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明确了需要解决的痛点,以便在方案中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具体实施步骤结构修复1. 现场勘查在开始修复之前,得对建筑的结构进行详细勘查,看看它的现状,记录下哪些地方损坏了。
2. 制定修复方案根据勘查的结果,制定结构修复方案,明确支撑、加固和拆除的具体措施。
3. 材料选择选择与原建筑相符的材料,比如传统的木材或石材,确保历史感和真实性。
4. 施工过程- 加固的时候可以用钢筋混凝土或碳纤维材料,确保安全。
- 拆除损坏部分时要小心,重建时尽量保持原貌。
墙体修复1. 清理与预处理先把墙体清理干净,去掉表面的污垢和松散部分,以确保表面光滑。
2. 修补材料选择采用传统的石灰砂浆进行修补,确保与原墙体的结合良好。
3. 施工方法- 用抹灰法进行修复,注意控制厚度和层次,以免出现裂缝。
- 干燥处理也很重要,确保墙体的透气性。
屋顶修复1. 屋顶结构检查检查屋顶的梁架和瓦片,评估它们的耐久性。
2. 材料采购选择与原屋顶风貌一致的瓦片,既要美观又要实用。
3. 施工步骤- 拆掉损坏的瓦片,及时更换。
- 对梁架进行加固,必要时替换掉损坏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方案
1.1施工前准备
1.1.1工程交底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及所有施工文件认真学习、研究,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并进行现场踏勘,重点检查环境保护、建筑设施、以及工程施工等情况,考虑必要的技术措施和要求,在图纸会审时提出意见
1.1.2施工交底
施工交底是实施全员参加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交底时,讲清工程意义、设计要求、工程地质、环境条件、施工进度、操作方法、质量目标、技术要点、环保要求、安全措施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技术关键部位应组织专题交底,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标。
1.1.3施工测量
测量放线时,导线点采用全站仪,标高采用水准仪进行复测。
甲方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应闭合,结果上报监理,符合规范、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做各导线的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做固定标记。
1.2路基土石方施工
5.2.1原地面清表
根据测设的路基边线,组织推土机按设计高程清除地表多余土方并运至路基外指定的地点。
清表完成后在填方段的路基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并与永久排水沟相结合,确保施工期间的水流畅通,以利于路基排水,确保路基在干燥状态下施工。
1.2.2路基土方开挖
首先在路基范围内清表,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开挖边坡为1:1.5;对深挖地段,及时通知地勘、监理单位,具现场情况作出防护措施。
然后对开挖的路段开挖到设计高程,多余土方用汽车拉到弃土场,弃土场距路基5KM。
挖好后进行路基平整。
按照图纸会审后设计要求对未利用地段按特殊路基设计的厚度处理,并且在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业主、监理、设计院及施工单位共同进行调整。
在开挖中做好地下排水措施,路基中不得有积水现象,开挖后及时用石渣分层填筑碾压。
填筑厚度≮40CM。
碾压机械为重型18T压路机。
每层经监理工程师报验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1.2.3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采用机械化施工,配置足够数量的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推土机、平地机、振动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形成挖装、运输、摊平、碾压、检测流水作业。
为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三条线”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鉴定——路基面整修。
三条线:中线及两侧边线。
(1)、四区段
路基填筑施工顺线路纵向方向按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等四个区段进行布置,每区段纵向长度视现场情况可按150~200米划分。
①、填筑区
填筑区是已经完成场地清理和基底处理施工后,经检验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进行填筑施工的路段,专供自卸汽车卸载合格填料的施工作业区域。
②、平整区
平整区是自卸汽车已经完成卸土作业后的填筑区,专供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平整作业的施工区域。
③、碾压区
检验合格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可以进行碾压施工,专供压路机进行施工作业的区域。
④、检测区
按照试验确定的碾压遍数,已经完成压实工序施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以进行压实密度检测的碾压区域,专供压实密度等各项指标检测的作业区域。
(2)、八流程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按以下八个步骤进行循环作业。
场地清理——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鉴定——路基面整修。
①、场地清理
场地清理包括清除路基范围的树根、草皮等植物根系,挖除各种不适用材料,并将清除的表土和不适用材料移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弃土场堆放。
②、基底及特殊路基处理
按照规范要求在经过场地清理的施工路段,要根据地勘资料和设计要求并结合原地面情况进行基底处理和平整。
由于场地清理留下基坑、坑穴、塘、池、沟槽等应用批准的适用填料回填,夯实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③、分层填筑
天然级配砂砾摊铺时,应分层填筑,松铺厚度约为20cm,碾压成形后厚度约为15CM,并经试验确定。
路基填筑时两侧应超宽30cm,外侧1m范围内,宜用较细材料填筑,禁止大颗粒集中于坡侧。
④、摊铺整平
先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平整、均匀。
⑤机械碾压
路堤的压实,应采用18T(静压)以上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
压实厚度和压实遍数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⑥、检测
路基每层填筑压实后,及时进行检测,每层填筑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能进行上层路基填筑。
压实度的水袋法或沉降差法检测。
⑦、整修
路基分层填筑时,当接近路基设计标高时,加强高程测量检查,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基面的宽度、高程、平整度及拱度、边坡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1.3砼路面施工方案
1.3.1安装模板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定型钢模板,每块长5m,高20cm。
模板安放在基层上,用钢钎打入基层。
模板底与基层间局部出现的间隙可采用水泥砂浆堵塞以防漏浆。
模板顶面应与设计高程一致。
另外模板应支立牢固能抵挡砼施工时产生的侧压力,模板支立完毕后应在内测均匀涂刷涂膜剂,以利于拆模。
1.3.2砼制作
本工程在拌合场内集中拌合,然后用砼拌合车运至施工点。
要准确掌握配合比,特别要严格控制用水量。
每天根据天气变化和测得的砂石的含水量,调整拌制时的实际用水量,确定施工配合比。
1.3.3砼运输
拌制好的砼应尽快送往摊铺工地。
砼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砼产生离析,装卸料的高度不得超过要求,堆放平稳。
1.3.4摊铺
砼摊铺前,应对模板的高度、宽度、润滑、支撑情况和基层状况以及钢筋的位置,传力杆安置等进行全面检查。
砼运送至摊铺地点入模后,可卸成2-3堆,且便于摊铺。
如发生离析现象,应在摊铺前重新拌匀,严禁2次加水。
1.3.5砼振捣
摊铺好的砼应迅速进行振捣密实,靠边角的砼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再用震动器振动,振捣器同一位置振捣时间以砼料不在下沉、不再泛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止,不宜过振。
插入式振捣器的位移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其至模板距离应大于作用半径的0.5倍,并避免碰撞模板,振捣完毕后再用三滚轴机组沿摊铺的方向反复振捣托平。
不平之处随时找补,使表面平整并提浆。
在振捣时应注意两点,一是随时检查模板,如发生下沉、变形和松动,应及时纠正。
二是及时找平,低洼处应先用碎石较细的砼拌合物填补板面,严禁用纯砂浆填补找平。
1.3.6胀缩缝制作
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宽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上部应灌填缝料,下部设置涨缩板。
1.3.7抹面
当用三滚轴机组反复滚压,整平提浆后即开始进行表面抹平,先用磨光机反复粗磨,找平,然后用铝合金直尺,放在测模上找平,然后用小铁抹精平。
一般为三次成型,使混凝土表面更加致密、平整美观。
精平后应沿着路面表面垂直于行车道方向进行压纹(槽深2—3mm)。
养护后路面表面垂直于行车道方向进行刻纹(槽深2—3mm),使混凝土表面在不影响平整度的前提下,具有一定
的粗糙度。
1.3.8拆模
拆模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情况而定,拆模应仔细,不得损坏混凝土板的边角,尽量保持模板完好。
1.3.9养护
混凝土需湿润养护,以防止混凝土水分蒸发或风干过快,而产生缩裂。
为保证混凝土水化过程顺利进行,本工程采用草袋、土工布等进行覆盖养护,每天均匀洒水几次,经常保持潮湿状态,并做好成品养护,严禁车辆通行。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