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影响

合集下载

2023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有何影响

2023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有何影响

2023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有何影响2023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有何影响存款准备金:指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即存款准备金率。

下面给大家带来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有何影响,希望大家喜欢!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有何影响最简单的说,这是各家银行需要交给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的一部分,以确保居民将来提款。

如果押金比以前多,银行可用于自身向外贷款的资金将减少。

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影响:1、银行:由于资金减少,贷款利润将减少,这将对仍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的银行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它将促使银行更快地跟进其他利润****,如零售业务、国际业务和中间业务,这将进一步加强银行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2、企业:由于资金短缺,银行会更加谨慎地选择贷款对象,倾向于规模大、盈利能力强、风险低的大企业,这将对一些严重依赖银行贷款的大企业和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强者更强。

3、股市:影响非常有限,幅度低于预期,多数银行资金仍相对充裕,贷款业务能力相当有限;另一方面,市场早就预期中国人民银行的紧缩政策,因此股市在早期阶段就被消化了,这只是在消息发布的那一刻表现出了而已。

4、基金:无影响。

它基本上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相关。

5.期货:短期有负面影响,会对部分商品期货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样的金融期货,所以基本上影响不大。

6、存款:银行将加大力度吸引存款,但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影响。

什么是外汇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1、场内交易也称交易所交易,是指所有供应商和供应商集中在交易所进行竞争性交易的交易方式。

这种交易方式的特点是交易所向交易参与人收取保证金,同时负责结算并承担履约担保责任。

此外,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交易所提前设计标准化的金融合同,个人选择最接近自己交易需求的合同和数量。

所有交易者在一个地方交易,这增加了交易密度,通常形成一个流动性很高的市场。

对我国近年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看法

对我国近年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看法

对我国近年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看法一、我国频繁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原因1.这些年来我国国际贸易持续顺差,导致了了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大量外汇涌入国内,造成我国金融体系中流动性过剩,银行超额准备金较多,同时也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回收流动性的有效操作工具。

2.目前我国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政策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而较为成熟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兼具资本充足和存款保险的职能,一举多得,因而是我国当前较为有效的可选工具。

3.管理通胀预期,防范经济过热的风险。

从各项数据上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

在中国经济强劲恢复,并且通胀压力迅速上升的情况下,产生了经济过热的风险。

需求趋旺使得中国部分上游行业可能会出现短缺,并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较快,这会增加通胀压力,因而有效控制信贷并回收流动性是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第一步。

二、我国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央行每一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可以冻结回笼上千亿的人民币,减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从而控制贷款增速,引导投资的合理增长,防止我国固定资产增长过快。

具体影响如下:1.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

我国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资本市场来说,短期有压力,但长期是一个利好。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有利于银行股以及大市值股票,有望加速资本市场风格转换。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的是收缩和缓解流动性过剩、抑制信贷和投资过快增长、优化金融资产结构。

但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资产泡沫和价格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准备金率的上调有利于抑制资产价格上涨,对于股市不利。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保险业的影响。

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通过银行存款、同业拆借、证券投资以及外汇资金运用等多种渠道间接地作用于中国保险业,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

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

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摘要】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一方面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多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

近年来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比较频繁。

本文结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我国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在1984年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同时,建立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在央行存放的款项。

存款准备金率则是指央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

从理论上来说,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存款准备金率微小的变化将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变化,能够迅速达到中央银行的既定目标,同时对经济的冲击也比较大。

因此,正确认识我国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历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情况?自从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近三十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四十五次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经历了从初创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成为了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我国历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上调持平阶段(1985年—1998年3月)1984年,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设定的最初目标是为中央银行筹集资金,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使当时银行的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形式将资金返还给银行。

1985年,为克服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一律调整为10%。

1987年和1988年是我国进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由于价格的全面开放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使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背景与现实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背景与现实分析

35《商场现代化》年月(中旬刊)总第55期一、存款准备金率概述1.存款准备金率的一般概述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及存款准备金率包括两部分,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应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准备金。

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叫做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率。

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和超额准备率的高低由商业银行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直接冻结商业银行资金,抑制银行信贷资金过快增长。

2.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作用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直接影响货币乘数。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削弱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减小货币创造乘数,缩小货币扩张的规模;反之则相反。

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银行的超额储备规模。

当准备金率上升时,商业银行的部分超额储备转化为法定储备,从而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下降;反之则相反。

二、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历史调整状况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二十几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十六次调整。

我国的法定准备金存款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金融机构按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一般存款账户,统称备付金存款账户,用于资金收付。

在2006年中为控制银行信贷,缓解流动性过剩状况,央行先后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进入2008年,截止到2008年4月25日,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连续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

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

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摘要]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2003年9月21日起,央行决定将存款准备金率调高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到7%。

此次调整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存款准备金率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什么?这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备付率、货币信贷总量一、相关理论综述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

所谓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

在现代金融制度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现金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业务库,另一部分则以存款形式存储于中央银行,后者即为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又分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

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授权中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将自己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交存中央银行,这种比率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为法定准备金存款,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超过法定准备金存款的部分为超额准备金存款。

超额准备金存款与金融机构自身保有的库存现金,构成超额准备金(国内习惯称其为备付金)。

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率(国内常称之为备付率)。

金融机构缴存的法定准备金,一般情况下是不准动用的。

而超额准备金,金融机构可以自主动用,其保有金额也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

如刚刚公布招股说明书的华夏银行2003年中期的超额准备率为12.31%。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规模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

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1)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1)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摘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一方面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多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

近年来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比较频繁。

本文结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我国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通货膨胀压力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也称为存储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具有强制性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

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与否、高低与否都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

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之一,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金融机构会产生很大影响。

[1]准备金率越高,收缩的货币量越大,经济运行可用的资金越小,对经济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反之,则扩大资金的可用量,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通过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发挥作用的。

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即为货币乘数,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轻微变动就可以极大地影响到货币乘数.[2]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央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因此,公众和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具体的政策变动来及时调整自身的支出和投资计划,从而保证政策调整的良好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宣告效应”。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的宣告效应更直接更有效。

[4]一、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情况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

1986年1月7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作了法律规定。

此后存款准备金率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多次调整。

浅谈存款准备金制度和我国当前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浅谈存款准备金制度和我国当前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浅谈存款准备金制度和我国当前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摘要:存款准备金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阐述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演变和作用,并以此来分析最近一段时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经济发展一、存款准备金的发展和作用存款准备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银行以及某些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货币资金,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额占其存款或者负债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两部分。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按央行规定的比例放在央行的比例存款,超额存款准备金指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存款。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央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由此央行可以通过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来达到信用收缩或者扩张的目标。

在此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

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行已经不是应付支取和防范挤兑,而是演变成控制银行等金融机构体系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存款准备金制度起始于18世纪的英国。

美国1913年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形成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而后由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各国普遍认识到限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重要性,各国中央银行纷纷仿效英美等国的做法,相继以法律形式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并授权中央银行可以按照货币政策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整。

我国这一制度开始实行于1984年。

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的原因分析

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的原因分析

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的原因分析一、存款准备金率的涵义及发展历史1、存款准备金率的涵义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2、存款准备金的发展历史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

中国人民银行设计该制度的思路是要保证集中控制必要的信贷资金,以便通过再贷款形式控制信用规模及调整信用结构。

存款准备金最早用于保障银行支付,防范流动性风险,后来发展成为货币政策工具。

资本充足要求以及存款保险制度根据金融机构评级收取差别保费的作法,都有约束金融机构信贷过度扩张的作用,促使金融机构本着质量、效益、市场的原则进行经营,有利于形成金融运行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市场基础。

二、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1、我国存款准备金的历次调整从1985年2011年3月,央行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38次的调整。

1985年央行把法定存款准备率定为10%,随后的两三年内,由于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央行在两年内两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起到紧缩银根、抑制通胀的作用。

1996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宏观经济形势发生转折性的变化,短缺的经济时代基本结束,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信贷支持。

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1998年3月,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大幅下调到8%。

1999年,我国内需不足和通货紧缩现象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趋明显,我国经济的启动此时除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外,还需要相应增加货币供应量予以配合,为此,央行进一步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6%。

这两次的效果非常明显,到2006年,由于我国信贷规模激增,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央行采取了连续小幅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至今共上调17次,以控制过剩的流动性。

浅析我国央行频繁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和影响

浅析我国央行频繁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和影响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状况及其原因
存 款准备金制度 作为中央银行 的三大货 币政 策的工具之一 ,在 对 宏观货 币供给 总量进行调节 时,具有其重要 的作 用。作为一项重 要的 货 币政策工具,在1 0 - 1 1 年频繁调整,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根据我国 的经济状况,对 其原因进行分析 ,大致有 以下几点 : ( 一) 信贷规模迅猛增长 ,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 在1 O — l 1 年度 ,C P I 均 出现 了较大幅度 的上涨,究其原 因主要是信 贷规模 的增加 ,使得其不 断增长 。如果升 幅过大,则表 明 目前通货膨 胀 已经成 为经济社会 的主要 压力 。央行则会 出台一系列 的政 策进行调 整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则是一个重要 的调整手段 。 ( 二 )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产生经济泡沫 。 世界 金融危机爆发后 ,政府迅速 出台了一系列 的政策 鼓励投资 , 在投 资渠道 比较狭窄 的中国 ,投资 固定 资产,特别是房地 产则成为广 大老 百姓投资 的主要 方面。众所周 知,一个国家 的宏观经 济调控都 是 为 了尽 可能地实现 四大 目标 :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 国际收 支平衡 。固定资产投 资的过快增长 ,将 会导致经济泡 沫,引发经济危 机 ,在这种情况下 ,央行的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必 不可少 的。 ( 三 )国际收支顺差 ,货 币流动性过剩 。 近 几年来外 商投 资迅猛增加 ,加之宏观环境变化,我国的经常项
张 ,银行将会更 加慎重选择贷款对 象,倾 向于规模 大、盈利能力 强、 风险小 的大企业 ,这会给一部分 非常依赖于银行贷款 的大企业和很 多 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让强率者更强。
四、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意义
2 0 1 1 年上半年央行共对 存款准备金率进行 了四次调整 ,这 是对通 胀预期 的管理,意味着央行 再收紧货 币的流动 性,要把通胀控制 在一 定 的范 围之内。央行上调金 融机 构存款准 备金 率表明 了央行进 一步收 紧货 币及 投资增速的政策 导向和巩 固调控 目标 的决心 。当前 流动性状 况较 为严 峻,是致使央行 再度实施调整存款准 备金率 的主要 原因 。而 美 国再度 实施量化宽松 的货 币政策 ,也将 使得全球流动性状 况进一步 加剧 。央行行长周小 川提 出的 “ 池子论 ”引发 了市场 的广泛 关注 。一 位银行 业内人士解读 说, “ 池子 ”是指 央行将流动性尤其 是外汇 占款 等造 成的输入型 的流 动性,控制在一定 范围 内,而上调存 款准备金率 就 是央行在所谓 的 “ 池子 ”中对冲境外 投资资金的一种手 段 ,防止其 对 实体经济造成冲击 。存款准备金 率调 高以后 ,直接 导致 投放到社会 信贷 总量减少 ,可 以防止投资过热。

浅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影响和意义

浅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影响和意义

浅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影响和意义【摘要】中国人民银行在2007年一年内连续10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4.5%,创20余年历史新高。

上述动作的指向何在,有说是针对股市,有说是针对房地产,有说是针对国际热钱……笔者就此作一分析。

【关键词】存款储备金率;上调;影响一、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原因存款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控制。

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的比例,就是准备金率。

历史回顾:·1985年: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统一为10%。

·1987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从10%上调为12%。

·1988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进一步上调为13%。

·1998年3月21日: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从13%下调到8%。

·1999年11月21日:由8%下调到6%。

·2003年9月21日:由6%调高至7%。

·2004年4月25日: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其他金融机构仍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对于为什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明确表示,意在“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中国经济增长及投资贷款增长速度均高于调控目标,宏观政策面临紧缩压力。

初步核算,2006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914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

4月、5月、6月中国CPI同比增长情况分别是1.2%、1.4%、1.5%,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幅度是1.9%、2.4%、3.5%,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购进价格是4.9%、5.5%、6.6%,都在逐步上涨。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在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的主题下,本文将探讨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

一、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和作用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对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例要求。

其目的是稳定货币市场,控制流动性,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可以对银行的贷款规模和信贷创造能力进行影响和调控。

二、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1. 资金成本增加:当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提取更多的存款准备金,从而导致银行资金成本增加。

这将对银行的利差业务、贷款利率和贷款规模产生一定影响,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2. 备付金减少: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导致商业银行的备付金减少,限制了银行的可获得可用资金。

这将对银行的信用拓展、业务发展和资本投资等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

3. 信贷投放收缩: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会使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限制了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

信贷投放收缩将对银行的资产收益和利润率产生压力,影响其盈利能力。

4. 风险偏好降低: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商业银行可能会收紧贷款审批标准,降低风险承受能力,对高风险借款人进行避让。

这将使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制约。

三、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1. 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当经济增长过快或通胀预期上升时,央行可能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胀预期,维护金融稳定。

2. 防范金融风险: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以用于防范银行体系的潜在金融风险,例如控制过度的信贷扩张、预防资产价格泡沫等。

3. 外汇市场压力:当外汇市场产生压力,央行可能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稳定汇率,维护外汇储备。

4. 货币政策调控需求:根据央行对于经济金融政策目标的调整需求,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也可能被用作货币政策工具。

四、其他影响因素1. 金融机构自身经营能力: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还受制于其自身的经营能力,包括资产质量、业务结构、风险管理能力等因素。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的原因及其政策效果剖析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的原因及其政策效果剖析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的原因及其政策效果剖析作者:祁绍斌来源:《商业时代》2011年第19期◆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近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受到了高度重视,中央银行频繁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进行调控。

本文结合近期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分析了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运行的有关情况。

关键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外汇占款近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受到了高度重视,中央银行为了抑制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增长过快、外贸顺差过大、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以及通货膨胀等问题,连续频繁的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本文将结合有关金融运行的情况,简要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及政策效果进行分析。

货币乘数变动情况考察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为:如果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存款类金融机构对于同等数量的存款额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增加,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就相应减少,甚至导致存款准备金的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贷款和投资或者不能增加,或者必须减少,不论是哪种情况发生,都可能意味着货币乘数的减少,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降低。

简而言之就是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导致货币乘数降低,而货币乘数降低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

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中,货币乘数是一个中间环节。

下文来考察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国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段期间,货币乘数的变化情况。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比,表明每一元基础货币变动所能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用m2代表货币乘数,Mb代表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总和,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源头和基础)。

广义货币M2层次的货币乘数为:m2=M2/Mb=C+D+Dt/C+R=C+D+Dt/C+Rd+Rt+Re=1+c+t/c+r+rt^t+e其中,c为现金漏损率,e为超额准备金率,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t为定期存款准备率,t为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的比例。

2023中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023中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023年我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23年,我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经济发展和金融政策的背景下,这一政策对银行业和整体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对2023年我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全面评估,并就其对银行业和整体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

1. 2023年我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让我们来了解一下2023年我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

在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由我国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的。

它是指商业银行按照一定比例将存款留存,不得用于发放贷款的一种金融政策工具。

2023年,我国政府可能调整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

2. 2023年我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调整我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对银行业和整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影响银行的资金成本和信贷政策。

高存款准备金率会减少银行的可用资金,从而抑制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发放,影响经济的流动性和投资活力。

另外,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表结构,对整体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3. 2023年我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应对策略面对2023年我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银行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一些银行可能会通过提高利息收入和费用控制来缓解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同时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控制。

银行还可以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和加强资本管理,应对存款准备金率的波动,确保稳健经营和风险可控。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就我个人观点和理解而言,2023年我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经济调控和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

通过合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

然而,对于银行而言,也需要密切关注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确保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

总结2023年我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将对银行业和整体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浅析我国存款准备金率频繁上调的原因

浅析我国存款准备金率频繁上调的原因

针 对 第一 个 问题 , 款准 备 金 上调 05 存 .%只相 当于 回收 金融 机构人 民币存 款准 备金 率05 . 个百分点 , 农村 信用社 、 村 流动 性 资金 3 0 亿 元 左 右, 00 光从 货 币政 策 这一 头解 决 外汇 镇银 行 暂不上 调 。 款 准备 金 率作 为传 统 三大 货 币政 策 工 占款 过大 这一问题 , 然是 治标 不 治本 。 存 依 具 之一 , 央行 要 求 金融 机 构 保 障 客户 能够 提取 存 款 和 保 是 针对 第二个 问题而 言, 市场 的通胀 预期是 由流甜 陛过剩 持足够 资金 作清 算 , 而准 备存 放 在 央行 的存 款 。 是 , 要 造 成 的 , 但 需 而利 率并 非当前管 理 流动性 的有 效 工具 , 因此 近期 引起 我们 注 意 的是 , 已经 是 中央 银行 第 三 次 上调 存 款 准 加 息是没 有意义 的, 这 因为加息 并不能有 效解 决流 动性过 剩 的 备 金率 。 此前 , 行 曾于2 1年 1 1 日 月2 日 次 上 调 问题 。 央 00 月 8 和2 5 两 同时 , 二季度 也并 没 有很 大 压力 要调 整利 率 , 至于 通 了存 款准备 金率 , 上调 幅度 均为05 . 个百允 。 而这 一次 上调 胀 变 化还 有 待观 察 。 而且 , 此 之外 , 开 市场 操作 是管 理 除 公 存 款准 备 金率 后 , 测 一次 性 冻结 金 融 机 构 资金 可能 将 超 流动性规 模最有针 对 I 预 生的货 币政 策 工具 。 过3 0 亿元。 00 同时, 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也将达到 目 中国是非市 场的银 行体系 和信贷体 系, 前 如果根 据利 1%的高峰 。 7 率调整流动性作用与效果都不会很显现。 反不如采取严格控 这也 不能 草 率 地认 为上调 存 款 准备 金 率意 味 着 国内经 制 贷款 这一措施 。 央行采取 上调 存款 准备 金率的 主要 目 的是 济已经过热, 因为准备金率的调整是市场中常见和常用的货 想 向市场输 入较 强 的调 控预期 , 以免真正 需要收 紧政策 时市

2023 存款准备金率

2023 存款准备金率

2023 存款准备金率摘要:1.2023年存款准备金率概述2.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及影响3.2023年存款准备金率对经济的影响4.金融机构如何应对2023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5.2023年存款准备金率对投资者和企业的启示正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我国经济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3年的存款准备金率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2023年存款准备金率概述2023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若干次调整。

总体来看,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方向与经济发展态势、通货膨胀压力、金融市场风险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在2023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旨在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为实体经济提供适宜的货币环境。

二、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及影响在2023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当经济增速较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时,央行可能会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措施,以回收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

2.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央行可能会采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措施,以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3.存款准备金率的结构性调整:针对不同金融机构和行业,央行可能会实施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以实现货币政策的精准调控。

三、2023年存款准备金率对经济的影响2023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我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通过适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保持了物价稳定;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有利于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四、金融机构如何应对2023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在面对2023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时,金融机构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完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确保资金安全。

2.根据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

摘要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之一。

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其历史发展渊源和经济背景。

目前国外已很少运用存款准备金作为政策手段调节宏观经济,而我国却较为频繁的使用。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不断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探讨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当前我们应当积极营造适合准备金制度作用的环境,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改革其计提方式,使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日趋完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合理的作用。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效应、;改革AbstractThe deposit reserve policy is one of the three traditional monetary policies. The central bank adjusting deposit reserve rate could affect financial institution credit expansion ability, thus indirectly control money supply and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deposit reserve system has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Currently overseas countries have rarely used it as policy means to regulate the macro economy but our country has used more frequent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the reserve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reform proposal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ason why the deposit reserve ratio raises frequently, continuously in our country and possible adverse effects. We should actively create sui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reserve against deposit system, gradually reduce the deposit reserve ratio, reform accrual method, make the reserve against deposit system improvement and play reasonable role in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Keywords:reserve against deposit,monetary policy ,effect ,refor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基本概念 (1)1.2 存款准备金的发展历程 (2)第2章我国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负面影响 (3)2.1 我国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分析 (3)2.1.1 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巩固流动性调控成效 (3)2.1.2 遏制当前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过度膨胀 (3)2.1.3 解决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资金压力问题 (3)2.1.4 控制通货膨胀率的提高 (4)2.1.5 存款准备率调整的“宣告效应” (4)2.2 我国频繁上调准备金率的负面影响 (4)2.2.1 降低银行经营和经济的稳定性 (5)2.2.2 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造成冲击 (5)2.2.3 频繁操作减弱政策的效力 (6)2.2.4 可能导致“寻租”行为的发生 (6)2.3 近期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分析和影响 (6)第3章我国存款准备金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8)3.1 我国使用该政策取得成效性分析 (8)3.1.1 货币供应量角度 (8)3.1.2 货币结构比率角度 (9)3.1.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角度 (9)3.2 存款准备金制度低效的原因分析 (10)3.2.1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对象存在漏洞 (10)3.2.2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按旬考核制 (10)3.2.3 对超额准备金付息的政策 (10)3.2.4 外汇占款规模的增大 (10)第4章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的对策 (12)4.1 调整存款准备金结构,改革准备金的记提方式 (12)4.2 调整准备金率利息 (12)4.3 扩大差别准备金的涵盖面 (13)4.4 改善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13)参考文献 (15)致谢 (16)第1章绪论2011年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一、我国历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情况(一)上调持平阶段(1985年—1998年3月)1984年,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设定的最初目标是为中央银行筹集资金,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使当时银行的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形式将资金返还给银行。

1985年,为克服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一律调整为10%。

1987年和1988年是我国进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由于价格的全面开放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使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中国人民银行为适当集中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资金需求,同时也为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两次上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987年从10%上调为12%,1988年8月出现挤兑抢购风潮,迫使中央银行于1988年9月进一步上调为13%。

之后一直到1998年基本保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稳定。

(二)下调阶段(1998年3月—2003年9月)从1998年开始,我国经济形势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由通货膨胀风险变为通货紧缩风险,国内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1998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将法定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合二为一,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

1999年,我国的GDP增幅滑落到7.1%,经济仍然处在较为低迷的状态,因此央行在11月21日将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以刺激经济增长。

从1998年到1999年,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降到6%,下降的幅度很大,之后一直到2003年9月保持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稳定。

(三)平稳上升阶段(2003年9月—2008年9月)2003年,扩张性的政策造成了我国投资过热,宏观经济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增长过快,物价上涨迅速等不利情况。

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1、货币信贷总量的过快增长是提高准备金率的直接原因。

促使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

200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0.8%。

同年6月份贷款增加5250亿元,创月度贷款的最高水平。

7月份贷款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增长71%,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

2003年前7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872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贷款增加18475亿元的水平。

从一季度开始,对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中央银行就已经多次予以警示,并于6月中旬发出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政策信号。

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与外资大量流入导致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迅速增加有关。

第二,与实体经济迅速增长有关。

总之,实体经济的过快增长既带动了货币信贷增长,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加之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资本正在神秘地、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仅仅依赖公开市场操作手段,达不到金融调控的目的。

2、仅仅依赖公开市场操作手段,达不到金融调控的目的。

前已述及,自2003年以来,由于国内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陡然加大了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巨大冲动,以及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也导致外资流入的陡然上升。

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人民银行仅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其力量已不足以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

例如,对回笼因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这一项,尽管不断加大发行央行票据的规模,仍然感到力不从心。

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扩张,6月份虽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各商业银行注意风险,但此后的数据显示,未见任何效果。

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单凭公开市场操作或窗口指导,其作用有限,必须要有政策效力更强的政策手段,这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央行规定的存款机构依法必须存放于金库或中央银行的存款比例,它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主要用于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说,就是各家银行需要交给人民银行保管的一部分押金,用以保证将来居民的提款,而如果押金交的比以前多了,那么银行可以用于自己往外贷款的资金就减少了。

主要影响:1、银行:由于资金减少,贷款利润会减少,这对于目前仍然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银行的业绩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会催促银行更快向其他利润来源跟进,比如零售业务、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等,这样也会进一步加强银行的稳定性和盈利性。

2、企业:资金紧张,银行会更加慎重选择贷款对象,倾向于规模大、盈利能力强、风险小的大企业,这会给一部分非常依赖于银行贷款的大企业和很多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强者更强。

3、股市:影响非常有限,幅度比预期低,而且就目前大部分银行的资金来说,都还比较充裕,这个比例对其贷款业务能力相当有限;另一方面,市场很早就已经预期到人民银行的紧缩性政策,所以股市在前期已经有所消化,只是在消息出台时的瞬间反映一下而已。

4、基金:没什么影响,基本上是随股市个债市走的。

5、期货:短期有利空影响,对一些商品期货会有较大利空影响,我国目前还未有这种类型的金融期货,呵呵,所以基本上影响不大。

6、存款:银行会加大力度推陈出新吸引存款,但对于老百姓而言,没什么影响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近20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六次调整。

1998年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不断得到完善;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过两次调整,一次是1998年3月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到8%,最近的一次是1999年11月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影响
作者:王富磊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12期
摘要:从2010年11月开始,央行连续八个月九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特别是11月的两次上调仅相隔十天,这引发了对货币政策的一系列猜想,目前货币政策调整已基本告一段落,笔者就此轮调整的原因及影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原因;影响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244-01
引言:所谓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取款及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其中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银行的清偿能力,超过央行规定的部分为超额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比例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一部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另一部分是存放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存款。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行已不仅仅是是为了保证客户取款及资金清算防范挤兑的需要了,而是已经演变成政府或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体系信用创造能力及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整宏观经济的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原因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最猛烈的工具之一,其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即使很小幅度的调整,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对宏观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它又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西方发达国家都减少或者取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但我国至1983年中央银行开始行使职权来一共调整了43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从2010年11月开始,连续八个月九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21.5%的历史高位。

为什么在西方国家放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同时及世界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的情况下我国会如此频繁的对其进行调整,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信贷投放量增长过快。

自2002年以来,我国新增贷款量逐年增长,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增长33%,2009年更是增长了98.72%,几乎翻了一番,随着我国经济的触底回升,新增贷款量虽有所回落,但绝对量是是很大的,截止2011年9月,本年累计新增贷款量已经达到56800亿,已远远超过金融危机前全年的水平。

这轮新增贷款量的上涨虽然有一定的政策因素,特别是为了摆脱金融危机所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但金融机构本身也有一定的原因。

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是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
差额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大部分商业银行在大量吸收存款的同时也大规模的发放贷款,这不仅容易造成银行内部竞争恶化,还容易导致经济过热,诱发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二)外汇占款增长过快及国际“热钱”的流入引发流动性过剩。

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购买外汇形成本币的投放,所购买的外汇资产形成国家的外汇储备。

2009年,2010年两年的外汇占款都在30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截止9月,2011年外汇占款累计月23000亿元人民币,也就是单外汇占款一项每年就形成30000亿左右的货币投放,造成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

所以,在我国无论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公开市场操作,都是为了解决外汇占款过大形成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国际“热钱”的流入没有明确的量,也无法进行准确的计量,但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及继续升值的预期,国际热钱的流入量会不断加大,这将使得流动性过剩状况进一步加剧。

(三)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快速增张状态,年均增幅都在25%左右。

房地产投资增幅更高,再加上我国投资渠道相对有限,金融危机引发投资环境恶化和生产过剩危机,原先用于实体经济运行的大量资金主要流向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金融危机前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增幅就比较快,在金融危机时有所改善,但2009年底,房地产市场就再次进入快速上升状态,不论是房地产投资增幅还是房价增幅都处于较高水平。

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容易滋生资产价格泡沫,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肯定不利于整个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四)CPI价格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加。

政府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使我国经济迅速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短时期内大量的投资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导致了煤电油运等基础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攀升的问题,并迅速传导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使物价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

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
(一)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影响。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直接作用于商业银行,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货币乘数变小,降低了商业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及基础货币供应量,从而使得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降低,紧缩了银根。

由于商业银行是靠存贷款利息差为主要利润来源,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压力更大。

(二)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从1998年房改以来,银行贷款一直都是房地产市场资金的主要融通渠道,随着房地产市场市场化的发展和深入,银行对房地产企业和购房者同时给予信贷支持,进一步提高了房地产行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而且由于我国国内信托等其他融资渠道的不完善,我国房地产企业和购房者也只能更多的依赖于银行信贷。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紧缩银根,使得房地产开放商贷款的难度加大,开发商的资金链势必会紧张,这就迫使房地产开发商降价销售以应对短期的资金紧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紧缩银根使得购房者贷款的难度及贷款的成本有所增加,就降低了以银行信贷为杠杆的房地产投机炒作行为。

所以央行上
调存款准备金率紧缩银根的信号,有力的打击了房地产投资和投机行为,有效地遏制了房价的快速上涨趋势。

(三)对CPI的影响。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传达出了紧缩银根的信号,使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降低,减少货币供应量,企业贷款难度加大,贷款成本提高,有效降低了社会投资规模特别是重复建设或效益不高项目的投资,进而缓解了煤电油运等基础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飞涨的情况,并进一步传导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促使了CPI得见顶回落。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丽华.简析近期央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报.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