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如何灵活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是如何灵活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放贷出去,必须按照法定比率留存一部分作为随时应付存款人提款的准备金。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中国人民银行设计该制度的思路是要保证集中控制必要的信贷资金,以便通过再贷款形式控制信用规模及调整信用结构。存款准备金最早用于保障银行支付,防范流动性风险,后来发展成为货币政策工具。资本充足要求以及存款保险制度根据金融机构评级收取差别保费的作法,都有约束金融机构信贷过度扩张的作用,促使金融机构本着质量、效益、市场的原则进行经营,有利于形成金融运行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市场基础。

从1985年2012年2月,央行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43次的调整。我国自1985年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它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八个阶段:1985年至1988年为上调阶段,1988年10月至1998年2月为平稳阶段,1998年3月至1999年11月为下调阶段,2003年9月至2008年6月为稳定上调阶段,2008

年9月至2008年12月为下调阶段,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为稳定阶段,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为上调阶段。2012年二月至今为下调阶段

一、1985年至1988年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为克服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自求平衡,中央银行改变了按存款种类核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一律调整为10%。1987 年,为了集中资金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和项目,中国人民银行将准备金比率上调2 个百分点。1988 年,由于价格的全面放开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出现改革以来较为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于是央行又进一步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3%。这次调整起到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二、1988年至1998年准备金率一直平稳

考虑到调整准备金的影响较大且剧烈,同时准备金率已经较高,直到1998 年未再作调整。一直保持在平稳状况

三、1998年至2003年应对亚洲金融风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确保经济发展,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1997年7月东南亚爆发金融风暴,进而演变成为一场席卷全亚洲的金融危机。到了1998年,为了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国内经济“硬着陆”,同时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理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关系,增强金融机构资金自求平衡能力,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改革。1999年前后,国内又出现了经济发展疲软及通货紧缩的现象,因此99年央行又进一步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8%调整至6%。

98和99年的两次下调的主要目的都在于放宽商业银行的资金用途,增加银行的贷款投放,进而刺激经济的发展。1998 年广义货币(M2)增长了15.34%,而1999 年M2 也增长了14.7%,实现了预定的调控目标。尽管两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可用资金大大增加,但是M2的增长率却是在减小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发生了银行“惜贷”的现象。因为当时我国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资金需求较少;加上当时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较多,

为保证贷款质量,许多银行不愿进行贷款投放。由于银行大面积“惜贷”的出现,也导致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没有实现其应有的效果。

四、2003年至2008年管理人民币汇率上升,稳定货币供应量,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003 年以来,在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下,国外投机性资金大量涌入国内。由于中国施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质上汇率是浮而不动。为了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央行进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调整。较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资金的大量涌入现象出现。央行必须进行外汇公开市场业务,以国债及央行票据冲销由于外汇储备增加的基础货币投入,以保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与此同时,央行持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回收货币,稳定货币供应量,避免流动性过剩。

2006年7月开始,固定资产投资活跃,国际贸易持续保持巨额顺差,使得我国再次面临因货币供应量过多以及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央行在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的短短两年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8次,表明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比较严重。

五、2008年9月——2008年12月应对次次贷危机,刺激经济发展,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国内通胀大幅度回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面对经济急速下滑的严峻形势,央行于08年9月至12月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由控制通货膨胀转至促进经济增长。2008年的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效的保证了货币信贷扩张的趋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同时配合巨量的财政支出计划,使中国经济迅速回升。

六、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存款准备金率平稳

该段时间经济较为平稳,所以就国家宏观调控而言,不宜进行调整,所以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保持在平稳的状态。没有较大的变动。

七、2010年1月——2012年1月抑制通胀,持续收紧流动性,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面对国内日益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和通胀压力,央行于2010年1月起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截至2011年4月21日,央行已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0次,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0.5%的历史最高点。然而如此频繁的上调和存款准备金率和同时进行的加息,并没有有效抑制住通胀的发生。CPI在2011年3月达到5.4%,甚至超出里普遍的预期。可见通胀的压力仍然十分的巨大。但是存款准备金率几乎已经到达了可调节的顶点。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会对银行业的运转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银行业不能正常进行常规业务。

八、2012年二月至今存款准备金率首次下调

因为CPI出现明显回落,外汇占款增长缓慢,银行的流动性趋紧。顺应政府“预调微调”的要求,保证银行信贷增量合理。所以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下调

通过上面对于各个阶段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存款准备金率其在调节国民经济这方面确实起了蛮大的作用,其作用速度快而有力;作用呈中性,即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对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产生相同的影响;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化了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和监管金融机构的能力,可以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顺利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作用效果过于猛烈。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动,就会造成法定准备金的较大波动,对经济造成强烈影响;准备金比率的频繁变动会给银行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因而易于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的制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比率容易,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难。所以,要合理的运用好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发挥其有利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