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3-1 将进酒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3.1将进酒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高中语文 3.1将进酒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一、基础巩固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高堂..明镜悲白发( )(2)会须..一饮三百杯( )(3)钟鼓馔玉不足.贵( )(4)斗酒十千恣.欢谑( )(5)径.须沽取对君酌( )(6)与尔同销.万古愁( )(7)但.愿长醉不愿醒( )答案:(1)高大的厅堂(2)应当(3)值得(4)放纵、无拘束(5)即、就(6)排遣(7)只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解析:A项,副词,应该。

B项,副词,再/形容词,繁复、重复。

C项,动词,拿/副词,将要。

D项,动词,请/动词,拿。

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乌克兰政局动荡期间,一些记者坚持到一线采访,及时发回了大量现场新闻,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B.今年春节长假期间,我市著名景点——太行山大峡谷将迎来旅游高峰。

有关人士表示,各部门严.阵以待...,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C.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日趋严峻,我国必须未雨绸缪....,尽早采取各种对策,争取在未来的谈判中占据更主动、更有利的地位。

D.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析:A项,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B项,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D项,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遇遇灾难。

以上三项均与语境不符。

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厂子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他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B.有公众质疑,这部作品获奖不但加重了茅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而且阻碍了公众进入纯文学领域。

C.省部级高官频频落马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打几只老虎”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3.1 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3.1 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赏析示例将进酒新提升·跟踪训练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语句空缺部分。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_。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________。

(3)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去还复来。

(5)烹羊宰牛且为乐,__________________。

(6)岑夫子,丹丘生,__________________,杯莫停。

(7)与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愿醒。

(9)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_。

(10)陈王昔时宴平乐,__________________。

(11)主人何为言少钱,__________________。

(12)五花马、千金裘,__________________,与尔同销万古愁。

【答案】(1)奔流到海不复回(2)朝如青丝暮成雪(3)莫使金樽空对月(4)天生我材必有用(5)会须一饮三百杯(6)将进酒(7)请君为我倾耳听(8)钟鼓馔玉不足贵(9)惟有饮者留其名(10)斗酒十千恣欢谑(11)径须沽取对君酌(12)呼儿将出换美酒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2~3题。

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

“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将进酒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将进酒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1课将进酒走近李白飞扬的人生,才知道李白也许天生就是为饮酒为写诗而生的,没有李白,中国的诗坛何以灿烂?没有李白,中国的酒哪有诗情?盛唐的活力回荡在诗中,因此诗情豪放,酒情热情,如黄钟大吕奏响洪亮激越之音!李白每天里,登高览胜,临水逐春;也许东城斗鸡,西郊走马;也许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喝茶高谈,时吐粲花之论;当筵赋诗,每多七步之章。

酒酣击剑,不过呈倜傥意气;诗成作歌,老是抒风流之怀!是酒壮了他的激情,是诗添了他的浪漫。

李白借酒抒万丈激情,李白用酒写万古柔情。

李白因酒更加洒脱俊逸,酒因李白更加愉快淋漓!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字体赏美文勾魂摄魄唐宋篇银河耿耿,银汉迢迢。

从太古奔来的中华文明的长河,千回百转,千淘万漉,使一颗明珠浮出了水面,它的异彩流光,穿过时空,照亮了中国文学长廊,它就是滋润了中华民族文化近千年,并让世界为之回首的唐宋文学。

徜徉在这座文学瑰宝馆,我们目不暇接,我们流连忘返。

在这里,我们与中国文学史上的众多绅士巨匠擦肩而过:迎面走来的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笑傲红尘的李白,眼望“国破河山在”老泪纵横的杜甫;这一边有听一曲琵琶泪洒青衫的白居易,那一边有登楼眺望心忧天下的范仲淹;苏东坡月下把酒,声声向苍天提问,辛弃疾挑灯看剑,夜夜梦里疆场秋点兵;柳永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吟咏歌唱,李清照则为“梧桐更兼小雨”黯然神伤。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唐宋文学又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奇宝。

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呼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晨风残月”的浅吟低唱;有怒气冲天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有草长莺飞的梦江南;有春光乍泄的蝶恋花,也有斗霜傲雪的一剪梅。

捧出这部宝典,我们能感觉到它的重量:刻写历史,它一针见血;抽打黑暗,它字字带泪;考虑人生,它笔笔入理;向往光明,它声声不倦。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五赏析示例将进酒课时作业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五赏析示例将进酒课时作业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五赏析示例将进酒课时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人生得意需尽欢B.天生我才必有用C.径须沽取对君酌D.与尔同消万古愁2.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一会儿B.将.进酒,杯莫停将:将要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3.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朝如青丝暮成雪B.会须一饮三百杯C.钟鼓馔玉不足贵D.与尔同销万古愁二、情景默写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杨子李白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1)下列各项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融情于酒,又寄情于景。

酒是李白诗文的一大母题,诗人或是因酒而生情或是借酒浇愁,酒早已成为了李白诗歌的象征。

B.首联“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描写的是送别的地点以及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

诗人以被送行人的目的地起兴,宕开一笔,铺陈叙述。

C.颔联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使诗文具有形式、音韵之美,而“梨花”“杨叶”的意象又具有唐诗典型的形象美的特点,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D.颈联“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是全诗的点题之句,明确地交代了举行酒宴的目的是送别友人。

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作业:第11课将进酒

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作业:第11课将进酒

第三单元第11课一、基础知识1.下列对《将进酒》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诗歌多采用夸张手法,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表达一种豪迈的诗情,但给人一种空洞浮夸感。

B.全篇大起大落,诗情亦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最后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

C.这首诗是李白咏酒诗的代表,尽展诗人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

D.作者“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于是借酒兴诗情,抒发了对世态的愤懑不平之情,貌似消极的情绪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以用世的积极人生态度。

【★★答案★★】A(无空洞浮夸感,因为有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天外国小朋友远道而来参加联谊活动,同学们都热情地在学校里与他们交流,带他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B.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募捐成为慈善领域的一种创新和尝试,但其存在的漏洞也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C.今后4年,北京市将重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满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D.目前半导体、无线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仍然是中国出口韩国的主要产品,但食品和其他消费品在韩国的市场正迅速扩大。

【★★答案★★】B(A.语序不当,“热情地”应紧跟在“交流”之前。

C.中途易辙,“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主语是农民。

D.搭配不当,应该是“市场份额”扩大)二、文本阅读阅读课文《将进酒》全文,完成后面的题。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诗歌开篇的长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长句开篇,起势突兀,郁积胸中的不平之气,倾泻笔端,用夸张的手法来写青春易逝,人生苦短,感情由高昂转为低回,为下文“劝酒”做铺垫。

4.说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的作用。

【★★答案★★】诗人酒酣之际,加入短句,使诗歌的节奏富于变化,十分真切。

这时诗人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简直忘了是在写诗。

高中语文 第11课 将进酒(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11课 将进酒(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11课将进酒1.创作背景天宝元年,李白被招入长安,供奉翰林,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再励精图治,他宠爱杨贵妃,整日荒淫享乐,不理朝政。

他只需李白歌功颂德,装点太平。

这并不是李白的初衷,他没有半点奴颜媚态,受到排挤。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2.给加线字注音: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千金裘()径须沽()取对君酌()将()进酒呼儿将()出换美酒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线词语。

①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 ②会须一饮三百杯_________③钟鼓馔玉不足贵_________ ④斗酒十千恣欢谑_________⑤径须沽取对君酌_________ ⑥与尔同销万古愁_________⑦但愿长醉不复醒_________ ⑧主人何为言少钱_________2.zhuàn;zìxuè;qiú;gūzhuó;qiāng jiāng3.高大的厅堂;应当;值得;放纵;即、就;代词“你”;只;为什么。

1.诗的开头“黄河”与“人生”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四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两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

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所以从黄河起兴。

这两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

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基调是壮。

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有“不复回”之叹,基调却是悲。

紧接着带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慨。

这前后两句,既是比喻——以河水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再,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人生渺小,因而这四句令人顿生悲意。

这四句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极有气势。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1课将进酒课后课时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1课将进酒课后课时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要求对比赏析本词前 两句是如何蕴藉耐味的,简单说就是赏析前两句的表达效果。赏析表达效果 题,应先指出其所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这两 句词明显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形象 新颖地写出了秋雨连绵不断,人不堪其苦的情景,突出了词人贬所环境之险 恶。“万里”的夸张形容暗含词人去国怀乡、身世浮沉的凄凉之情。这两句 的表达效果显然比“人鲊瓮中危万死”好,更加蕴藉耐味。
课后课时作业
一、练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君不见高.堂.(高大的厅堂)明镜悲白发 ②古来圣贤皆寂.寞.(被世人冷落) ③钟鼓馔.玉.(zhuàn yù,这里指美好的饮食)不足贵 B.①将.(jiānɡ,请)进酒,杯莫停 ②但.(只)愿长醉不愿醒 ③呼儿将.(qiānɡ,请)出换美酒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结构、概括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先是一抑 三扬要先解释清楚,一抑是指首二句写出了贬谪之所环境的恶劣,生活的困 苦;三扬分别指“重阳佳节天气放晴,纵酒豪饮”“老翁头上插花不入俗眼 的举止”“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主旨可以 通过诗歌的题目、注释,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分析。通过注释得知此词是“在 黔州贬所的作品”,再结合词中的关键词语“气岸”“追两谢”“风流”, 可见本词抒发的是一种“穷且益坚、老当益壮”的豪迈之情。
答:
答案 词的首二句写出了贬谪之所环境的恶劣,生活的困苦,前两句起 调低沉,起篇为抑;后三句紧跟重阳佳节天气放晴,纵酒豪饮,有意外之喜 与豪放之情,此为一扬;下片借老翁头上插花不入俗眼的举止,写出自己不 服老的气概,这比前写纵饮更进一层,词情再扬,此为二扬;最后三句词人 写自己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更将豪迈气概表 现到极致,此为三扬。全词结构一抑三扬,笔力豪迈,抒发了作者虽被贬黔 州、身居恶劣环境,却穷且益坚、老当益壮,不屈于命运的摆布的乐观精神 和博大胸怀。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三单元第11课将进酒 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三单元第11课将进酒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第11课 将进酒走近李白飞扬的人生,才知道李白也许天生就是为喝酒为写诗而生的,没有李白,中国的诗坛何以灿烂?没有李白,中国的酒哪有诗情?盛唐的朝气回荡在诗中,所以诗情豪迈,酒情热烈,如黄钟大吕奏响洪亮激越之音!李白每日里,登高览胜,临水逐春;或者东城斗鸡,西郊走马;或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品茗高谈,时吐粲花之论;当筵赋诗,每多七步之章。

酒酣击剑,无非呈倜傥意气;诗成作歌,总是抒风流之怀!是酒壮了他的豪情,是诗添了他的浪漫。

李白借酒抒万丈豪情,李白用酒写万古柔情。

李白因酒越发洒脱飘逸,酒因李白更加酣畅淋漓!荡气回肠唐宋篇星河耿耿,银汉迢迢。

从远古奔来的中华文明风玉露,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课内挖掘】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既包含着仕途失意者的自慰,也包含着对人生前程的自我激励。

[适用话题]可用于“自信”“激情”“追求”“自强”“生命的价值”等话题。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

[适用话题]可用于“珍惜”“生命的价值”“渺小与伟大”“惜时如金”“短暂与永恒”等话题。

【课外应用】唐诗如酒有人说,唐诗是一幅工笔的花鸟,写意的山水,散透的人物画卷,灵气而耐看,将气质的华丽隐于朴素的文字之后,简约的表达,勾勒着耐人寻味的意境。

但我要说,唐诗是一罐酒,引天上来的黄河水,采楚国的香花美草,吸日月江河之精华,贯天山云海之气势,醮几滴边塞征人的离泪,切几片少妇回首时眼波的忧愁,让贵妃素雅的纤手封装,包裹上宫廷的霓裳玉衣,然后洒上千树万树的梨花,埋在时间的尘土之下,千年后的今天,诗香熏得饮诗的人,酣睡不起。

世事沧桑,时间的距离阻隔不了诗香的漫延。

张继的寒山寺虽然寄托着他个人科举挫败和羁旅生活的凄凉,但今天的人们依然在寒山寺的钟声里,感受到忧伤在空气中平平仄仄地飞翔;秦淮河在诗人笔下是繁华掩盖不住的苍老,是歌舞升平中掩盖不住的时事哀怨,是一个时代留给知识分子心灵的伤痛,但今天的人们在流光溢彩、游人如织的秦淮河里,依然承继着关于繁华与衰亡的忧患与思考,耳畔依然有千年不散的后庭花在缠绵;走进草堂,就走进了唐朝最伟大而贫寒的殿堂,一个瘦弱的身躯撑起了唐诗的半壁江山,一颗伟大的胸襟,一声震撼千年的“呜呼……”,在今天依然哺育着文化的成长。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将进酒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将进酒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第3单元赏析示例将进酒课时练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奔.(bēn)流将.(qiānɡ)进酒朝.(zhāo)如青丝B.倾.(qīnɡ)耳馔.(cuán)玉斗.(dǒu)酒十千C.烹.(pēnɡ)羊岑.(cén)夫子千金之裘.(qiú)D.金樽.(zūn) 对君酌.(zhuó) 沽.(ɡū)取美酒【答案】B(“馔”应为“zh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青丝高堂明镜寂寞千金散尽B.倾耳人生得意长醉借酒逍愁C.圣贤语言精练豪迈尽情欢乐D.磅礴踊跃报名缜密脍炙人口【答案】B(“逍”应为“销”)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烹羊宰牛且.为乐且:暂且。

B.与君歌.一曲歌:唱歌。

C.径须沽取.对君酌取:拿取。

D.与尔同销.万古愁销:消除。

【答案】C(“取”此为语气助词,用于补凑音节)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会.须一饮三百杯A.会.天大雨,道不通B.长风破浪会.有时C.会.盟而谋弱秦D.会.当凌绝顶【答案】D(A为“恰巧、适逢”。

B为“必然、一定”。

C为“聚会”。

D为“应当”) 5.下列加点词活用类别不同的一句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C.朝如青丝暮.成雪D.侧身西.望长咨嗟【答案】B(B项“悲”是为动用法,“为……而悲”。

A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6.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轻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玉,美好的饮食。

馔,吃喝。

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

“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答案】B(“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调,题目意思是“劝酒歌”)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两组排比长句,一为时间范畴的夸张(黄河句),一为空间范畴的夸张(高堂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三单元+第11课将进酒+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三单元+第11课将进酒+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1课将进酒走近李白飞扬的人生,才知道李白也许天生就是为喝酒为写诗而生的,没有李白,中国的诗坛何以灿烂?没有李白,中国的酒哪有诗情?盛唐的朝气回荡在诗中,所以诗情豪迈,酒情热烈,如黄钟大吕奏响洪亮激越之音!李白每日里,登高览胜,临水逐春;或者东城斗鸡,西郊走马;或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品茗高谈,时吐粲花之论;当筵赋诗,每多七步之章。

酒酣击剑,无非呈倜傥意气;诗成作歌,总是抒风流之怀!是酒壮了他的豪情,是诗添了他的浪漫。

李白借酒抒万丈豪情,李白用酒写万古柔情。

李白因酒越发洒脱飘逸,酒因李白更加酣畅淋漓!星河耿耿,银汉迢迢。

从远古奔来的中华文明的长河,千回百转,千淘万漉,使一颗明珠浮出了水面,它的异彩流光,穿过时空,照亮了中国文学长廊,它就是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近千年,并让世界为之回首的唐宋文学。

徜徉在这座文学珍宝馆,我们目不暇接,我们流连忘返。

在这里,我们与中国文学史上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君不见高堂..(高大的厅堂)明镜悲白发②古来圣贤皆寂寞..(被世人冷落)③钟鼓馔玉..(zhuàn yù,这里指美好的饮食)不足贵B.①将.(jiānɡ,请)进酒,杯莫停②但.(只)愿长醉不愿醒③呼儿将.(qiānɡ,请)出换美酒C.①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玩笑)②径须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卖)取对君酌③陈王昔时宴.(举行宴会)平乐D.①请君为我倾.(侧)耳听②会须..(应当。

会,意为应当;须,意为必须)一饮三百杯③主人何为..(为什么)言少钱解析:B项,①qiānɡ;③jiānɡ,拿。

C项,“沽”,买。

D项,“会”“须”都是“应当”的意思。

答案:A2.对下列句子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3课赏析示例将进酒课时作业课件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3课赏析示例将进酒课时作业课件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
A.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应当。 B.斗酒十千恣.欢谑 恣:放纵、无拘束。 C.呼儿将.出换美酒 将:拿。 D.与尔同销.万古愁 销:销毁。
解析:D 项,销:同“消”,使不复存在。
4.下列诗句与“黄河之水天上来”所写意境不同的一句是
(A )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C.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
解析:A 项虽雄阔苍凉,但突出的是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 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例句气势豪壮,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 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
5.下列对诗中的诗人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
A.诗人怀着平生之得意,又逢老友相聚,纵酒狂歌,互诉 衷肠,感到无限快乐。
B.诗人大声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罢休,表现他已从悲 感中突破,豪气洋溢。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两首诗都是羁 旅思乡诗,不同之处在于,李白诗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 声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李益诗主要不是写士卒的乡愁,而是发迁 客的归怨。后者诗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 情,也极其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所以说“不 待天明尽北飞”。与大雁相比,迁客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 北归。这里蕴含着遗憾和பைடு நூலகம்望:迁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还 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
E.《春夜闻笛》中一、二句写寒山笛声,三、四句写大雁北 飞,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以人唤春归开始,以雁尽北飞作结, 形象跳跃,寄寓得体,委婉而有新意。
解析:A 项,“清晰”说法不正确,“暗”有断续、隐约之 意,笛声不知从谁家飞出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 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E 项,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有人“吹笛唤春归”而迁 客不胜其悲,为实景,后两句一转,用回雁峰传说,想象笛声将 春唤来,一夜之间,大雁都北飞了,为虚景。

人教版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课时作业:第11课 将进酒

人教版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课时作业:第11课 将进酒

课后课时作业一、练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君不见高堂..(高大的厅堂)明镜悲白发②古来圣贤皆寂寞..(被世人冷落)③钟鼓馔玉..(zhuàn yù,这里指美好的饮食)不足贵B.①将.(jiānɡ,请)进酒,杯莫停②但.(只)愿长醉不愿醒③呼儿将.(qiānɡ,请)出换美酒C.①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玩笑)②径须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卖)取对君酌③陈王昔时宴.(举行宴会)平乐D.①请君为我倾.(侧)耳听②会须..(应当。

会,意为应当:须,意为必须)一饮三百杯③主人何为..(为什么)言少钱★答案★ A解析B.①qiānɡ;③jiānɡ,拿。

C.“沽”,买。

D.“会”“须”都是“应当”的意思。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答案★ A解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A.与尔.同销万古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B.但.愿长醉不愿醒但.见悲鸟号古木C.主人何为.言少钱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D.将进酒,杯莫.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答案★ A解析你/形容词词尾,不译。

4.对《将进酒》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表达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两句,是全诗的主旨句。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束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夸张的手法运用得颇具特色。

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但给人空浮之感。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将进酒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2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将进酒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2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全部内容。

第三单元将进酒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将.进酒(qiānɡ)呼儿将.出(jiānɡ)将.领(jiànɡ)B.馔.玉(zhuàn )编撰.(zhuàn) 纂.辑(zuǎn)C.欢谑.(xuè)虐.杀(nüè)疟.子(nüè)D.烹.饪(pēnɡ) 享.受(xiǎnɡ) 亨.通(hēnɡ)解析:C.“疟子”中的“疟”应读yào。

答案:C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人生得意需尽欢B.天生我才必有用C.径须沽取对君酌D.与尔同消万古愁解析:A.需—须;B。

才—材;D.消—销.答案:C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皆有应当的意思)将.进酒(请)B.钟鼓馔玉..不足贵(美好的饮食)古来圣贤皆寂寞..(被世人冷落的意思)C.陈王..昔时宴.平乐(以前的大王。

陈,时间久远的.宴,宴会)斗酒十千恣.欢谑.(恣,放纵,无拘束。

谑,玩笑)D.径.须沽.取对君酌(径,就,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 3-1 将进酒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基础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朝如清丝暮成雪B.莫使金樽空对月C.斗酒十千姿欢谑D.与尔同消万古愁解析:A项,“清”应为“青”;C项,“姿”应为“恣”;D项,“消”应为“销”。

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B.呼儿将.出换美酒将:拿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解析:斗酒:一斗酒。

答案:C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与尔.同销万古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B.但.愿长醉不愿醒但.见悲鸟号古木C.主人何为.言少钱烹羊宰牛且为.乐D.将进酒,杯莫.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解析:A项,你/形容词词尾,不译;B项,只;C项,介词/动词;D项,不要;不能。

答案:B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解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答案:A5.下列各句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李白的诗歌固然有高度的艺术技巧,但若论章法的严密、用典的巧妙、对偶的工整,未必就比别人高明许多。

若论比喻的新鲜、想象的奇特、夸张的大胆,________李白乃是以气夺人。

气的充沛与浩大是盛唐文化的特点,也是李白诗歌具有特殊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A.虽有过人之处,可是只凭这些显然不足以产生那么强大的艺术力量。

B.却有过人之处,虽然凭这些也无法产生这么强大的艺术力量。

C.虽然胜过一般诗人,然而仅靠种种修辞手法也难以产生如此强大的艺术力量。

D.虽然有比别人强的地方,可光仗着这种本事就能使人觉得读起来有滋味有劲头吗?解析:从关联词语的角度看,要注意“李白的诗歌固然……,但若论……,未必……。

若论……”与后一个“若论”后面相衔接的语句一定是说李白在某些方面尚有不足之处。

B 项用“却有过人之处”使句意割裂,C项仅定位在“修辞手法”上则有失偏颇,D项在语体上明显与上文不合。

答案:A6.名句默写。

《将进酒》中表现诗人胸怀大志、乐观自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他怀才不遇、愤懑不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他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他豪爽豁达、醉傲尘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7~10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7.起兴与夸张手法的运用是本诗颇具特色之处,请各举一例予以解说。

(1)起兴手法①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夸张手法①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②作用:开篇用长句起兴,借天上而来不复回的黄河之水、明镜中转眼雪白的头发,来感慨人生短暂,尽吐心中之郁闷,引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主旨。

(2)①诗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②作用: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同时很好地照应了下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主旨,也为文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开阔而旷达的胸襟作了很好的铺垫。

8.“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在表达感情上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四个短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出了酒席上的声音口吻,表现了作者酒酣之际的狂放之情。

9.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以曹植为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曹植的才情、际遇,寄情于酒都与诗人相似(了解曹植的一生是关键。

)10.试从思想内容方面,比较这首诗与《蜀道难》一诗的相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两首诗都有感而发,抒写真切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受,并且表达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愤懑。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11~12题。

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秋后作者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

1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主要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答案:清澈。

寄寓了诗人喜清厌浊(喜欢清新的大自然,厌恶混浊的帝京,或答出清寂中又含空悲孤寂)的情怀。

12.诗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但对于胸怀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的诗人,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

因此诗人内心不免流露出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

答案:运用比喻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

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澈,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中。

给人以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14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做。

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3.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了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14.《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

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

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通感手法。

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5~16题。

夜泊牛渚①怀古李白牛渚西江②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③。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①牛渚:山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

②西江:今长江自南京到江西一段。

③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他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加赞赏,并邀其登舟长谈至天明,袁宏从此声名大振。

15.颔联中“空忆谢将军”一句用典,简要分析其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时借助标题和注释分析用典的用意,将袁宏与诗人比照,分析诗人写诗的意图,理解尾联写景的深层意蕴,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以古人自况,袁宏能得到谢将军的赏识,而“我”虽然也有袁宏一样的文才却不能得到像谢将军那样的人的信赖,寓含着世无知音、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喟。

16.尾联“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是想象中的情景,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尾联想象明朝挂帆而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牛渚;枫叶纷纷飘落,像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因不遇知音而生起的寂寞凄清的情怀。

四、语言运用17.选择高中语文课本中你最喜欢的一篇课文,仿照例句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例句:最喜欢李白的《将进酒》。

不事雕琢的文辞,汪洋恣肆的遐思迩想,宛如一曲豪放的咏叹调。

豪情满怀,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千古绝唱啊!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最喜欢王勃的《滕王阁序》。

惊艳天下的词采,行云流水的思想律动,仿佛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心绪飘飞,任意挥洒,收放自如,百代奇文啊!18.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

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