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强度 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通过在大鼠的皮下电刺激肌肉,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肌肉的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刺激强度和频率都对肌肉收缩有显著影响,较高的刺激强度和频率可以导致更强的肌肉收缩。

引言:肌肉收缩是骨骼肌运动的基本单位,了解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对于体育训练和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刺激强度可以影响肌肉收缩的力量,而刺激频率则决定了肌肉收缩的速度和持续时间。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观察,探讨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实验仪器:大鼠电刺激器、麻醉器材、电极等。

2.实验动物:8只健康的大鼠。

3.实验设计: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两只。

分别设置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条件。

4.实验步骤:a.准备工作:给大鼠进行麻醉,将电极插入大鼠的肌肉。

b.实验操作:设置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在适当的时间内记录大鼠肌肉的收缩情况。

c.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结果:1.不同刺激强度下肌肉收缩情况:在相同刺激频率下,增加刺激强度可以导致肌肉收缩的力量增加。

例如,在100Hz的刺激频率下,刺激强度为2mA时,肌肉收缩力量为X;刺激强度增加到4mA时,肌肉收缩力量增加为X+2、这表明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力量呈正相关关系。

2.不同刺激频率下肌肉收缩情况:在相同刺激强度下,增加刺激频率可以导致肌肉收缩的速度和持续时间增加。

例如,在2mA的刺激强度下,刺激频率为50Hz时,肌肉收缩时间为10秒;刺激频率增加到100Hz时,肌肉收缩时间增加到20秒。

这表明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有显著影响。

较高的刺激强度可以导致更强的肌肉收缩力量,而较高的刺激频率可以加快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延长收缩时间。

这与生理学上对神经肌肉兴奋的认识是一致的,即更大的刺激强度可以导致更多神经元参与到肌肉收缩中,而较高的刺激频率可以增加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和频率。

生理学实验报告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生理学实验报告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目的】本实验用机械-电换能器将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转变为点变化,在计算机实时分析系统描记肌肉收缩与动作电位,观察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的收缩的影响,掌握骨骼肌动作电位与机械收缩同步记录的方法及其基本波形的判断。

【实验材料及药品】青蛙、蛙类手术器械一套、平板肌槽、引导电极、机械-电换能器、电子刺激器、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计算机实时分析系统、任氏液等【实验步骤及结果】1.准备好实验所用的青蛙的大腿肌肉,在任氏液中浸泡稳定10分钟。

2.按实验所需连接好装置3.观察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骨骼肌的收缩强度也随着增加。

当刺激的频率很慢时,肌肉的每一次收缩是独立的,彼此分开的,即单收缩。

随着刺激频率的加快,前次刺激引起的收缩还未完全舒张时,新的刺激已到达肌肉,于是肌肉在自身尚处于一定程度的缩短和张力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收缩,曲线呈锯齿形即为不完全强直性收缩。

当阈上刺激频率进一步加快时,前一次刺激引起的收缩还未到达顶点时,新的刺激已到达肌肉,于是肌肉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收缩,形成收缩力的叠加,曲线的锯齿形消失,即为完全强直性收缩。

实验二:离体蛙心灌流【实验目的】学习蛙离体心脏灌流方法。

观察Na+、K+、Ca2+、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因素对心脏收缩活动的影响。

【实验材料】青蛙、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蛙类常用手术器械一套、玻璃分针、蛙板、蛙钉、蛙心插管、蛙心夹、试管夹、滴管(2支)、试剂瓶、烧杯、双凹夹、万能支架、细线。

【实验方法及结果】1.记录心脏在只有任氏液时的收缩曲线,观察心率及收缩幅度,并将其作为正常对照。

如下图2.用吸管吸出插管中的任氏液后,换以等量的0.65%氯化钠溶液,记录并观察心跳的变化。

3.将1~2滴2%的氯化钾溶液加入灌流液中,记录并观察心跳变化。

4.将1~2滴2%的氯化钙溶液加入灌流液中,记录并观察心跳变化。

刺激强度与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刺激强度与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生理学实验名称刺激强度与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一、实验目的熟悉:组织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规律以及骨骼肌收缩的特点。

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要求1.蛙和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而其离体组织生活条件易于掌握,在任氏液的浸润下,神经肌肉标本可较长时间保持生理活性。

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离体标本来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兴奋过程以及骨骼肌收缩特点等。

2.阈值是衡量组织兴奋性大小的客观指标之一。

固定刺激持续时间和强度变化率,只改变刺激强度。

刺激强度大小(阈下刺激)不能引起肌肉收缩,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才能引起肌肉发生微弱地收缩,此时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收缩逐渐增强。

强度超过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当刺激达到某一最适强度时,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此时的刺激称为最大刺激。

3.肌肉受到一次短促的刺激,引起的一次机械性收缩和舒张的过程称为单收缩。

当刺激频率增加,后一个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内,使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未结束又开始新的收缩,收缩曲线呈现锯齿状,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若刺激频率持续升高,后一次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内,肌肉则处于完全的持续收缩状态,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三、实验仪器设备蟾蜍、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蛙板、固定针、滴管、培养皿、玻璃分针锌铜弓、污物缸、粗棉线、任氏液四、实验步骤1.破坏脑、脊髓一只手握住蟾蜍,使其背部向上。

用拇指压住蟾蜍背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另一只手持毁髓针,由两根之间沿中线向下触划。

触及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

将毁髓针垂直刺入枕骨大孔。

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内搅动;将毁髓针退回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椎平行刺入椎管内捣毁脊髓。

2.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剥离一侧下肢自大腿根部起的全部皮肤,然后将蟾蜍腹位固定于蛙板上。

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影响药物的局麻作用及肌松作用实验报告

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影响药物的局麻作用及肌松作用实验报告

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影响药物的局麻作用及肌松作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研究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2.探究药物的局麻作用及肌松作用。

实验原理:1.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影响:骨骼肌是由多个肌纤维组成的,而肌纤维是由肌原纤维组成的。

当神经刺激到达神经肌肉接头时,会触发骨骼肌收缩。

刺激强度越大,骨骼肌收缩力越强;刺激频率越快,骨骼肌收缩频率越高。

2.药物的局麻作用:局麻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递信号的进行,使局部神经失去感知能力,从而达到局部麻醉的作用。

3.药物的肌松作用:肌松药物能使肌肉松弛,停止收缩,用于手术中使肌肉呈松弛状态,便于手术进行。

实验材料:1.青蛙骨骼肌2.电刺激装置3.药物:局麻药、肌松药实验步骤:实验一: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1.将青蛙骨骼肌制备成适当大小的肌条。

2.将肌条固定在实验台上,并接上电极。

3.将电刺激装置接入电极,调节刺激强度和频率。

4.逐步增加刺激强度,记录下不同刺激强度下的骨骼肌收缩情况。

5.固定刺激强度,逐步增加刺激频率,记录下不同刺激频率下的骨骼肌收缩情况。

实验二:药物的局麻作用及肌松作用1.将青蛙骨骼肌制备成适当大小的肌条。

2.将肌条固定在实验台上,并接上电极。

3.在实验台上放置一个含有药物的溶液,将肌条浸泡在溶液中。

4.观察和记录药物对肌条的作用表现,包括局部感知变化和收缩状态。

实验结果:实验一的结果应包括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骨骼肌的收缩情况的变化。

可以绘制收缩力和刺激强度以及收缩频率的关系曲线,以展示他们之间的相关性。

实验二的结果应包括不同药物的作用表现,如局部感知是否消失以及肌肉收缩是否停止等。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规律,以及药物的局麻作用和肌松作用机制。

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局麻药和肌松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和注意事项。

结论:通过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有不同的影响。

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

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

蛙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蛙类动物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观察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3、理解肌肉收缩的生理特性和机制。

二、实验原理1、神经细胞具有兴奋性,能产生并传导动作电位。

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会触发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引起肌肉的兴奋和收缩。

2、肌肉收缩的形式包括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是影响肌肉收缩的重要因素。

当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肌肉开始收缩;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收缩的幅度也会增大。

当刺激频率较低时,肌肉表现为单收缩;随着刺激频率的逐渐增加,肌肉会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最终达到完全强直收缩。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动物:健康的蛙。

2、实验器材:手术器械(剪刀、镊子、解剖针等)、蛙板、玻璃分针、培养皿、任氏液、锌铜弓、刺激电极、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四、实验步骤1、制备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破坏蛙的脑和脊髓:用探针从枕骨大孔处刺入,捣毁脑和脊髓,使蛙完全失去反射活动。

去除皮肤:从蛙的腹部剪开皮肤,剥离至大腿处。

分离肌肉:在大腿背侧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用玻璃分针分离出坐骨神经,并在其下方穿线备用。

然后分离腓肠肌,在肌腱处结扎并剪断,将其游离出来。

制作标本:将分离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备用。

2、连接实验装置将标本固定在蛙板上,坐骨神经放在刺激电极上,腓肠肌肌腱与张力换能器相连。

调整张力换能器的位置和高度,使肌肉在收缩时能够产生明显的张力变化。

将张力换能器与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连接,设置好相关参数。

3、实验观察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从较小的刺激强度开始,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观察肌肉收缩的情况。

当肌肉开始出现收缩时,记录此时的刺激强度,即为阈值。

继续增加刺激强度,观察肌肉收缩的幅度变化,记录不同刺激强度下的肌肉收缩张力。

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选择一个大于阈值的刺激强度,保持不变。

逐渐增加刺激频率,观察肌肉收缩的形式变化。

机能学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机能学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①掌握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基本操作技术,掌握蛙类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

②观察在刺激时间、强度变化率恒定的条件下,不同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学习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环能器的使用。

二.材料蟾蜍或蛙,任氏液,锌铜弓,粗剪刀,细剪刀,培养皿,镊子,铁支架,微调固定器,张力换能器,刺激输出线,肌动槽,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三.方法制作标本毁脑脊髓、腓肠肌标本制备、连接仪器。

实验系统连接和参数设置张力换能器的输出端与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输入通道相连。

启动RM6240系统软件,在系统窗口设置仪器参数。

RM6240系统:点击“实验”菜单,选择“刺激强度(或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项,参数:通道模式为张力,采样频率400HZ~1KHZ,扫描速度1S/div,灵敏度10g~30g,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100HZ,在“选择”下拉菜单中选择“强度/频率”项,显示刺激参数。

离体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毁脑脊髓,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避开神经,向下牵拉剥离皮肤,剥除后,将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分离双腿,游离坐骨神经,将已游离的坐骨神经搭在腓肠肌上。

用镊子循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坐骨神经沟,纵向分离暴露坐骨神经之大腿部分,直至分离至腘窝胫神经分叉处。

然后剪断股二头肌肌腱、半肌腱和半膜肌肌腱,并绕至前方剪断股四头肌肌腱。

自上而下剪断所以坐骨神经分支,将连着3~4节椎骨的坐骨神经分离出来。

用粗剪刀自膝关节周围向上剪除并刮净所有大腿肌肉,在距膝关节约1cm剪断股骨。

弃去上段股骨,保留部分作为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完成标本。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1).刺激方式:单次刺激波宽:5ms(2).开始记录,按“刺激”按钮,刺激强度从0.1V逐渐开始增大,强度增加量为0.05V,连续记录肌肉收缩曲线。

(3).测量每一刺激强度所对应的肌肉收缩张力,确定阈强度和最大刺激强度。

生理学第三次实验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报告

生理学第三次实验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报告

实验三: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学习仪器记录的方法。

2.观察并记录单收缩过程并且分析单收缩的三个时期。

3.观察并记录不同的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4.观察并记录不同的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属于可兴奋组织,把他们置于人工配制的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保持不变。

若给坐骨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可在神经和肌肉上产生一个可传导的动作电位,肉眼可以看到一次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表明神经和肌肉兴奋了一次。

一条坐骨神经干是由许多兴奋性不同的神经纤维所组成的。

保持足够的刺激时间不变,刚能引起其中兴奋性较高的神经纤维产生兴奋,表现为受这些神经纤维支配的肌纤维发生收缩,此时的刺激强度即为这些神经纤维阈强度,具有此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

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当刺激支配腓肠肌的坐骨神经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

当刺激强度过小时,不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此时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当刺激强度逐渐增强时,可引起少数肌纤维发生收缩反应,这种最小收缩反应的有效强度为阈强度。

随着刺激强度的加大,参加收缩反应的肌纤维数量增多,收缩力量也加大,此时的刺激为阈上刺激。

当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即出现最大的收缩反应,即使再增大刺激强度,肌肉收缩的力量也不再随之加大。

可以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

肌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

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此为强直收缩。

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则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此为完全强直收缩。

不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生理学实验报告

不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不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2.理解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大刺激的概念,理解收缩张力对刺激强度曲线形成的机理。

3.观察不同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理解强直收缩的机理。

二、实验原理肌肉受到一次阈上刺激而产生的一次收缩为单收缩,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时相,即潜伏期、缩短期与舒张期。

肌肉受到连续的阈上刺激时,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相邻两单收缩的时相会出现融合,表现为强直收缩现象。

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舒张期,称不完全强直收缩,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缩短期,称完全强直收缩。

三.实验器材蟾蜍,蛙板,常用手术器械一套,BL -420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铁支架,肌槽,张力换能器,任氏液等。

四.实验步骤腓肠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记录:1. 制备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2. 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股骨部分插入肌槽的固定孔内,拧紧固定螺丝,将坐骨神经放在电极上,将跟腱上的结扎线与张力换能器相连。

3. 用BL - 420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单收缩和强直收缩,步骤如下:(1)将张力换能器在肌槽的上方与肌槽平行地圈定于铁支架上,将标本上的结扎线缚于张力换能器悬梁臂上,将换能器输出插头连于BL - 420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2)将BL - 420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输出电极连于肌槽电极上。

选择采样频率、显示方式、显示通道、时间常数、高频滤波,记录时选择刺激标记。

(3)选择单刺激方式,合适的刺激强度、刺激时间、扫描速度、纵向放缩和刺激标记,记录单收缩曲线。

(4)选择连续刺激方式,参考单刺激的刺激强度、刺激时间、纵向放缩、刺激标记,调节刺激时间间隔和扫描速度,分别记录不完全强直收缩曲线和完全强直收缩曲线。

(5)将记录曲线保存。

五.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骨骼肌的收缩强度也随着增加。

当刺激的频率很慢时,肌肉的每一次收缩是独立的,彼此分开的,即单收缩。

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一实验报告

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一实验报告

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一实验报告刺激强度与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了解其生理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实验原理神经-肌肉兴奋传递是运动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是影响肌肉收缩的重要因素。

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的增加将增强肌肉收缩的力量和频率。

然而,当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超过一定范围时,肌肉收缩的效果可能减弱甚至产生疲劳。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蛙类肢体、神经-肌肉标本、刺激器、放大器、记录仪等。

2.将蛙类肢体固定在实验台上,分离神经-肌肉标本。

3.应用刺激器给予神经-肌肉标本不同强度的刺激,观察并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4.改变刺激频率,重复步骤3。

5.绘制肌肉收缩力量与刺激强度、刺激频率的曲线图。

四、实验结果表1: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力量的关系(请在此处插入图表)表2: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力量的关系(请在此处插入图表)五、实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收缩力量增强。

当刺激强度超过一定范围(如本实验中的2.5mA),肌肉收缩力量反而略有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过强的刺激导致神经-肌肉产生疲劳或损伤。

2.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肌肉收缩力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强。

当刺激频率过高(如本实验中的50Hz),肌肉收缩力量反而略有下降。

这可能是因为高频率的刺激导致神经-肌肉无法有效传递兴奋。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可以增强肌肉收缩力量。

然而,超过一定范围后,继续增加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可能导致神经-肌肉疲劳或损伤。

4.本实验结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例如,在电刺激疗法或功能性电刺激(FES)中,合理选择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避免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本实验结果也可为骨骼肌肉康复、功能重建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

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

(2)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用最大刺激强度的连续刺激,选择经 典方式逐渐增加刺激频率,分别记录 不同频率时的肌肉收缩曲线,观察不 同频率时的肌肉收缩变化。
实验结果?
实验次数
刺激强度/mV 收缩幅度/mm
【注意事项】
1.经常用任氏液浸润标本,保持生理活性。 2. 肌槽两电极之间不要残留液体,防止电
1)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2)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1. 蟾蜍在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双毁髓,剥去一侧下肢自大腿跟部起的 全部皮肤,将标本俯卧位固定于蛙板上。
分离坐骨神经:在大腿内侧的股二头肌 与半膜肌之间,纵向分离坐骨神经至膝 关节处,并在神经下穿线备用。
游离腓肠肌:将腓肠肌分离至膝关节。 在膝关节旁钉一大头针,折弯压住膝关 节。
动作电位时
程(相当于绝 对不应期)仅
1~2毫秒
收缩过 程可达 几十~几百 毫秒
骨骼肌可在机械收缩过程中接 受新刺激发生新的兴奋和收缩
两个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 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
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 两个分离的单收缩;
较高频率连续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出现 多个收缩反应的融合,新收缩过程与上 次尚未结束的收缩过程发生总和,称为 强直收缩tetanus (复合收缩)。
刺激强度、刺激频率 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
Effect of Stimulation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and Frequencies on Muscular
Contraction
【目的要求】
掌握蟾蜍在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 制备方法;
学习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 观察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

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影响-药物的局麻作用及肌松作用-实验报告

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影响-药物的局麻作用及肌松作用-实验报告

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影响药物的局麻作用及肌松作用姓名:学号:班级:一、实验目的1.观察电刺激强度的变化对骨路肌收缩张力的影响,理解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大刺激的概念。

2.观察不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了解单收缩、强直收缩的产生机制及其意义。

3.观察普鲁卡因的传导麻醉作用,分析药物作用机制.4.观察琥珀胆碱的肌松作用,掌握除极化型肌松药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蟾蜍2.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套,培养皿,铁支架,肌动器,张力换能器,锌铜弓,滴管,丝线,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3.药品:任氏液,普鲁卡因溶液,琥珀胆碱溶液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标本制备制备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1)破坏脑和脊髓:找到枕骨大孔处,将刺蛙针刺入1~2mm,分别捣损脑组织和脊髓。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沿骶骨两侧剪开腹壁,剪除全部躯干及内脏组织,在骶髂关节水平前1~1。

5cm处剪断脊柱。

3)剥皮,将标本放在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4)清洗:将手及用过的剪子,镊子等全部手术器械洗净。

5)分离双后肢:沿脊柱和骨盆的正中线将脊柱分为两半,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两侧大腿,将分离的另一半后肢浸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备用.6)制备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I.分离坐骨神经:用玻璃针沿脊柱侧游离坐骨神经腹腔部;沿坐骨神经沟,用玻璃针剥离坐骨神经大腿部,分离至腘窝。

II.分离腓肠肌:结扎腓肠肌跟腱,剪短跟腱,减去周围组织,保留腓肠肌起始点与骨的联系。

III.游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2、标本安放将标本的股骨固定在肌动器上,坐骨神经轻放在肌动器电极上,用任氏液保持局部湿润;腓肠肌跟腱用线扎紧并与张力换能器相连3、仪器实验1)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I.选择“刺激强度与反应的关系”,系统进入信号记录状态,刺激模式可采用自动幅度调节.II.给予神经一个最小的单刺激,逐渐增加刺激强度,找出刚能引起肌肉出现微小收缩的刺激强度(阈强度)。

骨骼肌的强直收缩实验报告

骨骼肌的强直收缩实验报告

刺激参数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专业:生物科学班级:周三下午班学号:姓名:张优刺激参数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一.实验内容1.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2.肌肉兴奋-收缩时相关系(包括单刺激和频率递增刺激两种模式下肌肉兴奋与收缩时相关系)。

二.实验原理1.刺激频率与骨骼肌收缩反应:运动神经元发放冲动的频率会影响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和收缩强度。

由于肌锋电位时程仅1~2ms,而收缩过程可达几十甚至几百ms,因而骨骼肌有可能在机械收缩过程中接受新的刺激并发生新的兴奋和收缩。

新的收缩过程可以与上次尚未结束的收缩过程发生总和。

2.当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可出现以这种总和过程为基础的强直收缩。

如果刺激频率相对较低,总和过程发生于前一次收缩过程的舒张期,会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如提高刺激频率,使总和过程发生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收缩期,就会出现完全性强直收缩。

通常所说的强直收缩是指完全性强直收缩。

3.骨骼肌电兴奋与收缩的时相关系原理:骨骼肌兴奋在前,收缩在后。

即在神经冲动的作用下,骨骼肌首先产生动作电位,然后发生收缩。

在一次单收缩中,动作电位时程仅数毫秒,而收缩过程可达几十甚至几百毫秒。

收缩的时程比兴奋的时程大很多。

三.实验装置1.材料:青蛙一只生理学实验报告32.试剂:任氏液3.器材:张力换能器(双凹夹和肌动器)、支架、玻璃针、镊子、手术剪、普通剪刀、神经剪刀、绳子、蜡盘、培养皿、胶头滴管、铜锌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电脑、电极线、引导肌电电极。

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装置图 肌肉兴奋-收缩时相关系实验装置图四.实验操作(一)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1.处死青蛙:将探针在枕骨大孔处垂直插入,先是左右摆动探针以横断脑和脊髓的联系,再将探针向前方插入颅腔,旋转并摆动探针以捣毁青蛙的脑组织。

将探针转向后方并插入脊椎管内。

2.除去青蛙上肢:将动物腹位放在蜡盘上。

在两前肢的下方将皮肤做环周切开。

用带齿镊或手撕去前肢以下的全部皮肤。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肌肉收缩是人体活动的重要物理基础,而刺激强度是决定肌肉收缩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深入探究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本实验旨在探讨不同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以期为肌肉运动控制及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一、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20名身体健康的健身爱好者随机分为低、中、高三组,每组各6人。

实验条件与操作方法相同,只在刺激强度上进行了处理:低强度组:刺激强度为最小可引起肌肉收缩的电压,即2mA;中强度组:刺激强度为最大可以耐受的强度,即最高100mA;高强度组:刺激强度为低强度组与中强度组之间的平均值,即30mA。

每次实验前,被试均需充分休息,标准化测量每位被试的肌肉肌力值,然后采用电刺激的方法刺激肌肉,记录三组被试缩短时间的变化。

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对每名被试的肌肉收缩情况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记录了大量的数据。

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刺激强度下,骨骼肌收缩时间和收缩力度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低强度组:在低强度刺激下,骨骼肌收缩时间显著延长,收缩力度也减弱,说明刺激强度不足时骨骼肌的收缩效率降低。

中强度组:在中强度刺激下,骨骼肌收缩时间和收缩力度均达到最大值,在可耐受的范围内,骨骼肌收缩效率高。

高强度组:在高强度刺激下,骨骼肌收缩时间显著缩短,收缩力度也大幅提高,但由于极限强度超出了肌肉的可耐受范围,部分被试出现疲劳、乏力的现象。

三、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低强度刺激下骨骼肌收缩效率降低,中强度刺激下骨骼肌收缩效率最高,高强度刺激下肌肉缩短时间和力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2.过于强烈的刺激会导致肌肉疲劳、乏力等不良反应,应在控制强度的同时,合理规划肌肉训练计划,保证肌肉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实验对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骨骼肌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肌肉组织之一,它可以通过收缩产生力量和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收缩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而刺激强度则是影响神经系统和肌肉收缩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中,我们选取了10名健康成年人,通过电生理技术来测量骨骼肌收缩的反应,以研究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刺激强度来刺激肌肉,记录了肌肉的收缩反应,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有着显著的影响。

当刺激强度增加时,肌肉的收缩反应也会随之增强。

这表明刺激强度是调节骨骼肌收缩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和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进而调节肌肉收缩的程度。

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的肌肉对刺激强度的反应也有所差异。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大腿肌肉和手臂肌肉进行实验,发现手臂肌肉对刺激强度的反应更加敏感,即手臂肌肉对较小的刺激强度就能产生明显的收缩反应,而大腿肌肉则需要更大的刺激强度才能产生相同程度的收缩反应。

这也说明了不同肌肉在生理学上的差异性。

本次实验研究了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刺激强度是调节骨骼肌收缩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和
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进而调节肌肉收缩的程度。

而不同的肌肉对刺激强度的反应也有所差异,这说明了不同肌肉在生理学上的差异性。

本次实验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骨骼肌生理学和运动生理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封面信息丢失实验一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方法2、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技术,为此后有关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将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

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和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看到肌肉收缩和舒张一次,表明神经和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

在机能学实验中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等。

三、实验对象、器材及药品实验对象:蛙实验药品:任氏液实验器材: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镊(或尖头无齿镊)、金属探针(解剖针)、玻璃分针、蛙板(或玻璃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双毁髓:左手握蟾蜍,背部向上。

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的背部,使头向前俯;右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划触,触及两耳后腺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

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然后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毁脑组织。

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

脊髓彻底捣毁时,可看到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2、剥制后肢标本:左手持手术镊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断皮肤,然后往后肢方向撕剥皮肤。

剪开腹壁肌肉,用手术镊提起内脏,翻向头部,在看清支配后肢的脊神经发出部位后,于其前方剪断脊柱。

3、分离两后肢:将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上,右手持金冠剪纵向剪开脊柱,再剪开耻骨联合,使两后肢完全分离。

4、分离坐骨神经:将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用玻璃分针沿脊神经向后分离坐骨神经,股部沿腓肠肌正前方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裂缝,找出坐骨神经,剪断盖在上方的梨状肌,完全暴露坐骨神经,剪去支配腓肠肌之外的分支,再剪去脊柱及肌肉,只保留坐骨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块脊柱骨。

骨骼肌收缩实验实验报告

骨骼肌收缩实验实验报告

1. 了解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原理。

3. 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4.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骨骼肌是人体最重要的肌肉组织之一,由肌纤维组成。

肌纤维在受到刺激后会发生收缩,产生力量。

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原理是:当肌纤维受到刺激时,肌纤维内的肌浆网释放钙离子,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导致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肌纤维缩短,从而产生收缩。

三、实验器材1. 骨骼肌标本(如腓肠肌)2. 电刺激器3. 记录仪4. 计时器5. 计算器6. 刺激强度和频率调节装置7. 刺激强度和频率数据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将骨骼肌标本固定在支架上,确保标本的稳定性。

2. 将电刺激器连接到骨骼肌标本上,调整刺激强度和频率。

3. 记录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骨骼肌的收缩幅度和收缩时间。

4. 分别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重复实验步骤,记录数据。

5. 分析数据,绘制刺激强度和频率与骨骼肌收缩幅度和收缩时间的关系曲线。

1. 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幅度呈正相关,即刺激强度越大,收缩幅度越大。

2. 刺激频率与骨骼肌收缩幅度呈正相关,但超过一定频率后,收缩幅度逐渐减小。

3. 刺激频率与收缩时间呈负相关,即刺激频率越高,收缩时间越短。

六、实验结论1. 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原理是肌浆网释放钙离子,导致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有显著影响,刺激强度越大、频率越高,收缩幅度越大,收缩时间越短。

七、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刺激强度和频率,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效率。

3.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骨骼肌收缩原理的理解,为今后生理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八、实验报告本次实验通过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验证了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有显著影响,刺激强度越大、频率越高,收缩幅度越大,收缩时间越短。

骨骼肌的收缩实验报告

骨骼肌的收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骼肌的收缩原理及过程。

2. 掌握观察骨骼肌收缩的方法。

3. 研究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骨骼肌的收缩是由肌肉纤维中的肌原纤维上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滑动引起的。

当神经冲动传入肌肉时,肌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导致肌细胞膜电位发生改变,形成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沿肌细胞膜传导至肌纤维,引起肌纤维内部的钙离子释放,进而触发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导致肌肉收缩。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活体蛙腓肠肌、任氏液、蛙类手术器械、剪刀、镊子、培养皿、玻璃分针、探针、木锤等。

2. 实验仪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万能支架、张力换能器、神经-肌肉标本屏蔽盒、任氏液。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蛙腓肠肌标本:用剪刀和镊子剪去蛙的后肢,将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分离,用任氏液清洗腓肠肌,将其固定在万能支架上。

2. 连接仪器:将蛙腓肠肌与张力换能器连接,张力换能器与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连接。

3. 调节实验参数:设置刺激频率为1Hz,电压逐渐增加,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

4. 观察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记录肌肉收缩的最大幅度、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5. 观察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保持刺激强度不变,逐渐增加刺激频率,观察肌肉收缩的最大幅度、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6. 观察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保持刺激强度和频率不变,观察肌肉收缩的最大幅度、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直至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收缩的最大幅度逐渐增大,潜伏期逐渐缩短,收缩期逐渐延长,舒张期逐渐缩短。

2. 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肌肉收缩的最大幅度逐渐增大,潜伏期逐渐缩短,收缩期逐渐延长,舒张期逐渐缩短。

当刺激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继续增加刺激频率,出现完全强直收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2、了解阈刺激、阈上刺激、最大阈刺激的概念和意义。

3、了解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的概念和意义。

二实验原理
由许多肌纤维组成的腓肠肌在受到不同强度的刺激时引起不同反应。

刺激强度过小时发生阈下刺激(subthreshold stimulus),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us)。

使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

肌肉组织对阈上刺激发生的单收缩的过程分为: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同一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根据刺激间隔与单收缩时程的关系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当同一强度的阈上刺激连续作用于标本时,根据后一收缩与前一收缩发生的时期关系可出现: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三实验器材
蟾蜍,粗剪刀,玻璃分针,探针,木锤,镊子,培养皿,任氏液,娃板,保护电极,肌槽,张力转换器(100g),锌铜弓,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四实验步骤
制作标本(观看视频):毁脑脊髓、下肢标本制备、腓肠肌标本制备、连接仪器。

(一)1打开计算机软件中的模拟实验。

2打开电源,对蟾蜍腓肠肌进行单刺激,频率为1HZ,电压由0.1V逐渐增大到
1.5V,记录下每次增大电压后的收缩力。

每个电压下刺激3次,记录数据。

3将图表截下来并画出数据表格进行分析。

(二)1打开计算机软件中的模拟实验。

2打开电源,对腓肠肌进行连续刺激,即使腓肠肌进行完全强直收缩。

电压1.4V 不变,频率由1HZ逐渐增加到12HZ,记录下每次增大频率之后的收缩力。

3将图表截下来并画出数据表格进行分析。

五结果
图1蟾蜍腓肠肌连续刺激时刺激频率和收缩力的关系
表1 蟾蜍腓肠肌单刺激时刺激强度和收缩力的关系
固定频率1HZ
阈值0.5V 最大收缩力8.0g
图2 蟾蜍腓肠肌连续刺激时刺激频率和收缩力的关系
表2 蟾蜍腓肠肌连续刺激时频率和收缩力的关系
实验分析与讨论:
1从图1和表1看出:
a.每一个具有一定持续时间的刺激,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水平,才能引起组织的兴奋。

实验中,低于0.5V的强度不能引起肌肉的兴奋;0.5V时刚刚引起兴奋,所以此肌肉的阈值为0.5V。

此时,肌肉的收缩力为1.4g。

收缩力在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越大,收缩越大。

b.随着刺激强度的不断增加,肌肉收缩强度增大;但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后,肌肉收缩强度不再增强,即达到最大刺激强度,曲线不再变化。

此时,肌肉的收缩力为8.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