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1.1

合集下载

中庸第一篇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一篇原文及翻译

【导语】《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修养境界的⼀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篇,是儒家经典之⼀,相传为战国时期⼦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为的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诚”则达到⼈⽣的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法。

下⾯是分享的中庸第⼀篇原⽂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中庸第⼀篇原⽂及翻译 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道也。

是故君⼦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翻译 ⼈的⾃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尚的⼈在没有⼈看见的地⽅也是谨慎的,在没有⼈听见的地⽅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尚的⼈在⼀⼈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都有的本性;“和”,是⼤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安其位,万物便⽣长繁育。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章,从道不可⽚刻离开引⼊话题,强调在《⼤学》⾥⾯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们加强⾃觉性,真⼼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事,⽽根据儒家对⼈天性的认定,⼈出⽣时其性都是善良的,都是符合“仁”的。

这⾥所说的“天命”,就是⼈仁慈的本性。

按道的原则修养⾃⾝。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提出“中和”(即中庸)这⼀范畴,进⼊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本章是从情感的⾓度切⼊,对“中”、“和”作正⾯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个⼈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都有且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中庸》第一章(5篇)

《中庸》第一章(5篇)

《中庸》第一章(5篇)第一篇:《中庸》第一章《中庸》第一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中庸》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读准字音,读通读顺第一章内容,进而熟读、背诵本章。

(2)理解“天命、率性、见、中、乎、节、致”这几个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的意思。

(3)积累文言文的知识,理解第一章的意思,初步了解中庸之道。

2、过程与方法:(1)借助教师给出的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本章节的大概意思。

(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反复诵读,把握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古文的魅力,从读中进一步释义,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说明在生活中如何做到“慎其独”,再进一步引申“中”、“和”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精神。

(2)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意思和主题思想。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把握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对知识能学以致用,修养身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今学期,我们增添了一门新的学科——《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同学们,你们所了解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呢?生各抒己见。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部国学经典——《中庸》,一起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简介《中庸》,浅知其意1、《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

其实是秦汉时期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中庸》。

《中庸》这本书里有好多有道理的话呢。

比如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听起来有点难,其实就是说呀,上天赋予我们的就是本性,顺着本性去做事就是道,修养道就是教育。

就像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就是顺着我们善良的本性,老师和爸爸妈妈教我们要诚实,这就是教育我们走在正确的道上。

还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意思是说,心里没有喜怒哀乐这些情绪的时候,就是“中”的状态;有了情绪,但是能控制得恰到好处,就是“和”的状态。

比如说,我们考试考好了,心里高兴,但不会骄傲;考不好,心里难过,但不会一直哭鼻子,这就是“中”和“和”。

小朋友们,是不是有点明白了呢?《《中庸》全文及注释》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了解《中庸》哟。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这句话是说,品德好的人能做到中庸,品德不好的人就做不到。

比如在学校里,有的小朋友会和大家友好相处,不欺负别人,也不骄傲自满,这就是像君子一样做到了中庸。

而有的小朋友总是捣乱,还不听老师的话,这就是小人反中庸啦。

再看“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就是说道就在我们身边,要是有人为了追求道而远离了大家,那就不是真正的道啦。

就像我们做好事帮助同学,这就是身边的道,很简单对不对?小朋友们,《中庸》是不是很有趣呀?《《中庸》全文及注释》小朋友们,今天咱们再来说说《中庸》。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这是说君子能与人和谐相处,但不会随波逐流,这是多么强大呀!能够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也是很强大的。

比如说,大家都在说一个错误的事情是对的,但是君子知道那是错的,就不会跟着说,这就是和而不流。

在玩游戏的时候,不偏向自己的好朋友,公平对待每个人,这就是中立而不倚。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就是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楚地分辨,踏实地行动。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讲解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讲解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讲解《中庸》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孔子的学说之一。

它共分为20篇,每篇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

以下是《中庸》第一章的全文及讲解:《中庸》第一章的全文如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一章的主题是关于修养和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达到至善的境界。

下面是对这一章的讲解:首先,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

这里的“大学”指的是修养的过程,而“明明德”则是指明确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只有明白了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行为,才能够在修养的道路上前进。

其次,大学之道在于亲民。

这意味着修养的目标应该是为了造福人民,服务于社会。

修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应该与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然后,在修养过程中要能够止于至善。

这里的“止”指的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不被物质和感官的诱惑所左右。

只有达到至善的境界,才能真正实现修养的目标。

接下来,明确了修养的目标后,就要知止。

知止意味着要明白自己的局限和能力,不贪图过多,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

只有知止,才能够有所定位,不迷失自己。

然后,有了定位后才能够静下心来。

静下心意味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只有静下心,才能够集中精力去做事,不被杂念所扰。

安下心来后,才能够深思熟虑。

深思熟虑是指在行动之前要仔细考虑,权衡利弊,避免盲目行动。

只有深思熟虑,才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不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最后,通过深思熟虑,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收获。

这里的“得”指的是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和成就。

只有通过不断思考和实践,才能够真正取得进步和成就。

总之,《中庸》第一章强调了修养的重要性,以及达到至善境界所需的步骤和态度。

只有通过明确道德准则、亲民、知止、定静、安虑和深思熟虑,才能够在修养的道路上取得真正的进步。

(完整版)中庸全文及译文

(完整版)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子思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译文:上天赋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在物即物性。

遵循本性自然的规律,叫做“道”。

修养人性自然的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片刻也脱离不开的,能够脱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有道德的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性;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 ;能助天地化育万物 ,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

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东西 - “道”;遏制住欲念,即使是在隐晦或细微的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

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特别谨慎的.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的时候,叫做“中 ";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的标准,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

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

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 ,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做不到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第四章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自己本性行事叫做道,修养自身使其合乎道叫做教。

道,是片刻也不能离开的,可以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也警戒自己,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恐惧谨慎。

没有比隐秘的地方更明显的,没有比细微的地方更显著的。

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谨慎。

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露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露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共通的道路。

达到中和,天地便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中庸》原文及译文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自己本性行事叫做道,修养自身使其合乎道叫做教。

道,是片刻也不能离开的,可以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也警戒自己,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恐惧谨慎。

没有比隐秘的地方更明显的,没有比细微的地方更显著的。

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谨慎。

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露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露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共通的道路。

达到中和,天地便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一中和是天下的根本(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1. 引言1.1 首先明确中庸之道首先明确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即适度之道。

在中庸之道的理念中,适度是一种平衡的状态,不偏不倚,不过度也不不足。

中庸之道主张既不过分追求功利,也不沉溺于享乐,而是要在各种对立面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极端态度的倾斜。

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克己复礼,即在行为举止上要有节制和规范,坚守中道不偏倚。

中庸之道也注重人际关系的平衡,主张以礼义道德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思想体系,强调理智和道德的平衡。

通过遵循中庸之道,人们可以实现内在心灵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保持稳定和秩序。

中庸之道是一种智慧的选择,能够引导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1.2 探讨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含义致广大而尽精微,意指追求广博大道的要注重细节之处,全力尽善尽美。

这句话蕴含着一种修身养性的思想,是中庸之道的核心要义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琐事所困扰,忽略了身心修养的重要性。

若能将心思放在广大的目标上,又能将行动细致到微小的事务上,就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致广大,意味着要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一个人如果只关注眼前的得失,往往会迷失在琐事的纷扰中,无法看到自己的长远规划。

而尽精微,则要求我们对待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细致,做到尽善尽美。

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中庸之道的境界。

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含义还体现了一种平衡的观念。

在追求广大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细节问题;在追求细节完美的也要融入广大目标的考量。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行动上,更体现在心态上。

要保持心境宽广,视野开阔,同时又要保持对细节的注重和把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目标追求,同时保持对细节的关注和把握,来实践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含义。

只有在广大目标和细节的兼顾下,才能真正实现中庸之道的境界,做到内外兼修,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

【字数:308】2. 正文2.1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一种平衡和妥协的理念,强调在所有事物中保持适度和中庸。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依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增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中庸》全文

《中庸》全文

《中庸》全文《中庸》全文【第01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以上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本源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

」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02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03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04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第05章】子曰:「道其不行矣乎。

」【第06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第07章】子曰:「人皆曰『予知』。

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08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09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10章】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11章】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博学之《中庸》

博学之《中庸》

博学之《中庸》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第七章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十一章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第十三章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中庸之道》教学教案

《中庸之道》教学教案

《中庸之道》教学教案第一章:中庸之道简介1.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庸之道的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1.2 教学内容:1.2.1 中庸之道的定义: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是一种既不偏激也不妥协的处世原则。

1.2.2 中庸之道的起源:中庸之道起源于《礼记·中庸》一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2.3 中庸之道的发展历程:从儒家思想到道家、佛家思想,中庸之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断发展完善。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来评估学生对中庸之道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中庸之道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2.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庸之道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运用中庸之道来处理个人生活中的问题。

2.2 教学内容:2.2.1 中庸之道在个人修养中的意义:中庸之道可以帮助个人保持内心的平衡,避免走极端。

2.2.2 中庸之道的实践方法:通过自我反省、调节情绪、平衡欲望等方式来实践中庸之道。

2.2.3 中庸之道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一些个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如何运用中庸之道来解决问题。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来评估学生对中庸之道在个人修养中应用的理解。

第三章:中庸之道在社会交往中的应用3.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庸之道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运用中庸之道来处理人际关系。

3.2 教学内容:3.2.1 中庸之道在社会交往中的意义:中庸之道可以帮助个人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和谐,避免冲突。

3.2.2 中庸之道的实践方法:通过倾听、沟通、妥协等方式来实践中庸之道。

3.2.3 中庸之道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一些人际关系中的实例,说明如何运用中庸之道来解决问题。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来评估学生对中庸之道在社会交往中应用的理解。

中庸第一章原文和译文

中庸第一章原文和译文

中庸第一章原文和译文
中庸第一章的原文如下:
中庸之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庸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天下有道,以守其左,民不越左。

有道,以守其右,民不越右。


之所废,丘亦废;道之所行,丘亦行。

是以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第一章的译文如下:
中庸之道,所谓中庸,是天下万物的根本。

庸,是达到道的方法。

天下若有道,就要守持在中间,人民不偏向左边。

有道,就要
守持在右边,人民不偏向右边。

当道被废弃时,我也会放弃。

当道
被行走时,我也会行走。

所以君子应当警惕自己所看不见的事物,
害怕自己所听不到的事情。

没有看见的事物,没有微小的事情能逃
脱君子的警惕。

因此,君子要慎重对待自己的独处。

以上是中庸第一章的原文和译文。

中庸强调了守持中道的重要性,即不偏向极端,保持平衡。

君子应当警惕自己的盲点和不完整
的信息,以充分理解事物的全貌。

这也是中庸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译文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译文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译文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孙子子思整理。

第一章的原文及其译文如下:
一、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二、译文:
天赋给人的本性称为性;按照这种本性去行事称为道;修习这种道的过程称为教育。

所谓的“道”,是指时时刻刻都不能离开的行为准则;如果能离开它,那就不是真正的道。

因此,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对别人听不到的言行也要恐惧。

最隐秘的地方最容易显露人的真实品性,最微小的事情最能显露人的真实态度,所以君子在独处时格外慎重。

这一章节主要强调了君子应时刻遵循内心的道德规范,即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应保持道德的自律。

这是儒家思想中对“中庸”理念的一个基础阐释。

《中庸》第一章节译

《中庸》第一章节译

《中庸》第一章节译《中庸》第一章节译——心学史经纬之三十六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性”之一字,在当代错解的最多。

尤其是人们对于孟、荀的“性”的善恶的辨析,最为突出。

我们一再讲,不要把一个“性”字搞神秘了。

“性”就其本义,只是一个“知”,即人类的一切“见闻觉知”。

但为什么在此处,用“性”字,而不似《大学》那么明快直接说是“明德”呢?在这里荀子辨析最精:“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不可学,不可事”就是每人必备的“见闻觉知”,不可学,天而生之。

不可事,主观意志不能改变。

所以是“性”。

不要把荀子此处之“伪”,当成贬义词。

“伪”字在这里有“装饰”之义。

记住,荀子在这里有一句话极为重要:“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

这无疑问是把“人”与“礼义”完全分开了。

由此可见,牟宗三的“道德主体”论休矣。

这和孟子的“性善”论有没有矛盾呢?仔细辨析,二者是没有矛盾的。

请看孟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接着孟子便讲,“恻隐之心,仁之端。

”“羞恶之心,义之端。

”“辞让之心,礼之端。

”“是非之心,智之端。

”这样,我们在孟、荀之间便找到衔接点了。

第一,双方讲的都是“人”,“人”只是“明德”的升华、变异,不是单纯的“明德”。

这也就是说,“明德”是本体。

荀子讲人“性恶”,是就说的“人”;孟子讲人“性善”是从“明德”说的。

荀子讲,“礼义”是后天要灌输教育的。

孟子讲“礼义”是生命明德本有的,二者完全不矛盾。

语言矛盾,表述矛盾,这是人类语言本有的困境。

我们一再告诉大家,学中国文化的“心学”,最重要的是“内省”。

不管是读什么样经文都不可执着。

这些经文只是圣人对“己心”的描绘。

这是不能随便当理论来套的。

孟子、荀子这里不同的提法,讲的是“人心”,即“人心”是从“无明”之心到“明明德”之心的变异过程。

《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译文第一章:天命(1)、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这一点真灵,就是人的自性本性。

人依循天理良心(本性)的所思所做所为就叫做道。

接受圣人的教化,改毛病去脾气,能调整自己的太过或不及,而回到自性中道,这就是修道。

(2)、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能。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

如果可离,就是身外之物了,不是“道”了。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戒惧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有敬畏的存心。

没有比隐暗的地方更容易显现是非善恶的;没有比那细微之事物更容易显现曲直对错的。

所以修道之人在独处之时也要戒惧谨慎,战胜自己那些容易出轨的心念与行为。

(3)、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的情感,但当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寂然不动的,所以没有(太过与不及)的弊病,这就叫做(中)。

当七情六欲感应外境而发了出来,都能做到没有太过与不及,没有不合理而都能恰好中节,这就叫做(和)。

中是生天生地生人的大根源;和是天下万物所共同通行的大路。

有修养的君子如果能做到顺道体合道用的中与和两种境界,那么天地都会安居正位,万物也都可以顺遂生长。

第二章:自诚明。

(4)、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者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自家的真宰发动,内外纯粹灵明,就是自性光明的人;自己由不明白到明白人生真谛,也逐步明心见性了,这是接受教化的功效。

至诚如神的人定慧圆明,也能让天下人明白道而修自性的道;能了悟真理必能真诚修道。

(5)、原文: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中庸的传统美学观念与当代艺术创作的探索

中庸的传统美学观念与当代艺术创作的探索

中庸的传统美学观念与当代艺术创作的探索引言: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美学观念。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中”,即在各个方面保持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本文将探讨中庸的传统美学观念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示和影响。

第一部分:中庸的美学观念1.1 中庸的和谐美中庸强调“中”作为一种平衡状态,追求各个方面的和谐。

在美学上,中庸认为和谐是美的基本要素之一。

艺术作品要追求形式、内容和情感的和谐统一,才能产生美的效果。

1.2 中庸的审美标准中庸对美的标准是“正”,即符合道德伦理的要求。

艺术作品应当具备道德的价值和正直的品质,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美。

中庸强调道德与美的统一,认为美是道德的表现。

第二部分:中庸美学观念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示2.1 追求和谐与平衡中庸的和谐观念对当代艺术创作具有启示意义。

当代艺术往往追求创新和冲突,但过于强调个体的表达和冲突可能导致作品失去整体的和谐性。

中庸的美学观念提醒艺术家要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保持作品的整体和谐与平衡。

2.2 强调道德与伦理中庸认为美与道德是统一的,这对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当代艺术往往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表达,但忽视了道德伦理的约束。

中庸的美学观念提醒艺术家要在自由表达的同时,思考作品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追求道德与伦理的高尚。

第三部分: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中庸探索3.1 和谐与冲突的统一当代艺术可以通过对和谐与冲突的统一来体现中庸的美学观念。

艺术家可以在作品中表达个体的情感和冲突,但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协调,使整体作品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3.2 道德与审美的统一当代艺术可以通过追求道德与审美的统一来体现中庸的美学观念。

艺术家可以通过作品传递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引导观众思考人性、社会与伦理问题,实现道德与审美的统一。

结论:中庸的传统美学观念对当代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艺术家可以通过追求和谐与平衡、强调道德与伦理,来探索中庸美学观念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

《中庸》全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中庸》是一篇哲学思想及为个人修养奠定基础的文化经典,它是作者思想的集大成者。

《中庸》的意思是“中正平和之道”,它的价值是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和理解它,从而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本文将介绍《中庸》的全文及翻译。

《中庸》始终围绕“中”这个概念展开,表示中庸之道是一种遵循中间道路的修养方式。

它主张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事物都体现在中庸之道中,由此达到修身养性、立身行事的目的。

《中庸》共有20章,每章均阐述了中庸之道的不同方面。

以下是《中庸》的全文及翻译:第一章道之所以为道,德之所以为德,是因为有中庸之道,可以尽人事、知天命。

此谓中庸之大至也。

The reason why the Tao is a Tao and the virtue is a virtue, is because there is the middle way, which can fulfill man's duty and know heaven's decree. This is called the great importance of the middle way.第二章中庸之道,皆由于诚。

是故诚则正,正则中,中则得众。

The way is all from sincerity. Hence the person who is sincere is the one who is correct, and the person who is correct is in the middle, and the person who is in the middle gets the support of the people.第三章心平而已,事归而宁,则志坚而不移,依此谓之诚,与恒同。

With a calm mind and a peaceful state of affairs, the will is firm and unmovable. This is called sincerity, which is the same as constancy.第四章恕乃为德之核心所在也,不傲不谄,不见可欺。

中庸全文及译文(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中庸全文及译文(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中庸全文及译文(读书百遍,其意自见)01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1.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2.“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3.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4.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5.“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02章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1.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1.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2.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第03章最高的道德标准1.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第04章谁能食而知其味1.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人莫不饮食也。

鲜能知味也。

」(译文)1.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鉴赏第一章(纲领)程子提示: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

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在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译文:夫子程颐先生说: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庸”。

“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的意思是天下的定理。

这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子思恐怕年代久了传授会有差错,所以把它写录成书,传授给孟子。

这本书开始只说一个道理,中间分开为各种事体,最后又综合起来归结到一个道理上来。

这个道理,放开来可以充塞天地四方,收拢来可以深藏于隐秘的内心。

它的意味是无穷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

善于读书的人如果反复领会探求,心里必然会有所收获,那就一辈子也受用不完了。

鉴赏:这一段文字程子评述《中庸》的价值。

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做“庸”。

“中”的意思是天下之正道,“庸”的意思是天下之正理。

“中”不是折中主义,“中”是事物质与量的统一,是做人做事必须把握的尺度,是审时度势的行为准则。

“庸”不是平庸无能,无所作为,拘泥而不知变通,“虽万千人吾往矣”,是将法度规则一以贯之的精神风范。

“中庸”的学问在于认真领会,贯彻执行,如果这样,将必然有所收获,终生受用无穷。

“中”为立定法度,“庸”为执行法度。

经验证明,做人做事成功是因为执行了“中庸”之理,失败是因为背弃了“中庸”之理。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上天把天理赋予人形成品德就是“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原则而行动就是“道”,圣人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就是“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能片刻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因此,有德性的人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是谨慎检点,就是在别人耳朵听不到的地方,也是怀着恐惧心理而加以注意。

没有比处在幽暗之中更为显著的,没有比置于细微之处更为显明的。

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十分谨慎。

鉴赏:这一段文字有两重含义,第一层含义讲“性”、“道”“教”。

第二层含义讲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道”。

上天把天理赋予人形成品德就是“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原则而行动就是“道”,圣人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就是“教”。

什么是“性”?儒家认为“性”即是人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标准,也就是人性中的高贵方面。

什么是“道”?按照天命决定的人性,事物运动变化所应遵循的普遍规律,去身体力行,矢志不移的贯彻执行。

什么是“教”?教即是教化、教育,通过精神感化的方法实行统治,将“道”宣扬成为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潮,就在于儒家有一套完整系统、适合统治阶级意志需要的伦理教育体系,这不是如其它法家、道家等诸子百家所具备的优势。

怎样贯彻“道”呢?就是要发扬“慎独”精神,有德行的人对自己的言行极为检点,在别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谨慎的对待自己,严格的要求自己,而不是放纵自己。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露出来的时候(这时人的内心处于虚静淡然、不偏不倚的境界)称为“中”。

表露出来以后符合自然常理、社会法度(做到这一点,情感中正和谐)称为“和”。

“中”是天下人们的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们的普遍原则。

达到了“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各得其所生长发育了。

鉴赏:这一段文字讲什么是“中‘、“和”。

什么是“中”呢?过犹不及,不偏不倚,内心处于虚静状态。

在没有接触外界事物,自身的喜怒哀乐感情未能表露的境界,称之为“中”。

什么是“和”呢?喜怒哀乐已经表露出来,但表露出来的情感符合常理,合乎社会法度而中正和谐,称之为“和’。

也就是说,要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不可使其泛滥。

“中”是一种标准,而“和”即是达到标准,符合标准。

控制自己的欲望,去除外界的诱惑,反求诸身,存养省察,这样才能符合中和之道。

第二章(知人)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的言行做到符合中庸的道德标准,小人的言行违背了中庸的道德标准。

君子之所以能够达到中庸的标准,是因为君子的言行时时处处符合中庸之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的标准,是因为小人所作所为肆无忌惮。

”鉴赏:如何来评定君子与小人呢?符合中庸之道的便是君子,不符合中庸之道的便是小人,君子的言行中规中矩,合乎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

小人的言行肆无忌惮,不讲规则,任意妄为。

从此我们可以知人。

第三章(正心)原文:子曰:“中庸其至亦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可以说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了,可人们却很少有人能长久地实行它。

“鉴赏:“中庸”可以说是最高发道德标准,可是却很少有人能够长久的实行它。

为什么呢?第一、认识中庸之道难,如何来把握中庸之道的尺寸更难。

第二、在行动上贯彻中庸之道,需要付出毕生的努力难。

第四章(正心)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的道理不能实行于世,我知道原因了。

聪明的人实行时超过了它的规范,愚笨的人实行时又达不到它的规范。

中庸的道理不能显明于世,我知道原因了。

贤能的人常常超过规范,不贤的人常常达不到规范,这正象人们没有谁不吃不喝,但很少有人能品尝其中的滋味。

”鉴赏:如何来实行中庸之道呢?唯有正心而已。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中庸之道难以实行于世,唯正心难矣,此种心法难以传授,只有自己用心来领悟。

非贤明者难以把握中庸之道,聪明人实行时要超越它的规范,而愚笨的人实行它时又达不到它的规范。

所以,孔子只好感叹知己难寻,知音难觅了。

第五章(修身)原文:子曰:“道其不远亦夫!”译文:孔子说:“中庸的道理恐怕不能在世上实行了啊!”鉴赏:孔子说“中庸的道理恐怕不能在世上实行了。

”孔子周游四处碰壁,其思想不能够兼济于天下,只好埋头于故纸堆中,著书立说了。

但是,后来者为何将中庸之道,奉行为立身处世的准则,而孜孜不倦,就死不悔的追求实现它呢?因为孔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中国的仁人志士、黎民百姓树起了道德的标杆和人生价值的丰碑。

第六章(审问)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译文:孔子说:“舜帝真算是一个极其明智的人了吧!他喜欢向别人求教,而且善于对那些浅近的话进行仔细审查。

听到不合理的恶言便包涵起来,听到合理的善言便加以表扬,他度量人们认识上两个极端的偏向,而用中庸之道去引导他们。

这就是虞舜之所以能成为舜帝的原因啊!”鉴赏:这一段文字讲舜、禹如何来贯彻中庸之道。

一、审问,向别人求教。

二、隐恶扬善,听到不合理的恶言,便包涵起来,听到合理的善言便加以表扬。

文中的“恶”指的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言论,“善”指的是符合中庸之道的言论。

三、执其两端。

掌握事物的两方面的极端,使事物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而不要偏激过头。

因为真理和谬误,成功和失败只有咫尺之遥。

四、引导教化,舜帝不仅自己用中庸之德引为修身之本,而且对社会民众,用中庸之道规范他们的言行,以净化社会风气和思想习惯。

第七章(明道)原文: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镬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说‘我是明智的’,但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他们却都像禽兽那样落入捕网、木笼和陷阱之中,连躲避都不知道了。

人人都说‘我是明智的’,但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的时间也不能坚持实行下去。

”鉴赏:这一段文字讲,常人为何难以实行中庸之道,其原因在于人性的弱点。

其一、人虽自称为明智,但也难以抵挡得住利益欲望的诱惑,像禽兽那样落入罗网,不能自拔,正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其二、人虽自称为明智,但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也坚持不下去,说明常人有着“叶公好龙”与缺乏恒心的人性弱点。

第八章(正心)原文: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亦。

”译文:孔子说:“颜回是这样为人处世的,他选定了中庸之道,如果领悟到中庸的一条善理,就牢牢地记在心中,而且以后一刻也不忘掉它了。

”鉴赏:这一段文字孔子赞扬颜回能够继承其衣钵,将中庸之道身体力行的精神品质。

第九章(正心)原文: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孔子说:“天下国家是可以治理公正的,官爵俸禄是可以推辞不受的,雪白的锋刃也是可以踩踏闯过的,但中庸之道是很难做到的。

”鉴赏:这一段文字讲虽然天下国家治理公正,官爵俸禄可以推辞不受,雪白的锋刃可以踩踏而过,但中庸之道却很难实行,言中庸之道实行之难。

第十章(明道)原文: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之?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译文:子路问孔子:“怎能才算是强者呢?”孔子回答说“你问的是南方的强呢,还是北方的强呢?用宽容温和的方法去教化别人,对于蛮横无理的人也不加以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就属于这一类;经常枕着刀枪、穿着盔甲地睡觉,上战场毫不惧怕,拼死而不后悔,这是北方人的‘强’,性格强悍勇武有力的人属于这一类。

所以,君子善于在人际间协调,又不随波逐流,那才算得上是‘刚强’!君子信守中庸,独立而不偏不倚,那才算得是‘刚强’!国家昏乱,社会动荡,君子到死不改变品德和信念,那才算得上是‘刚强’。

”鉴赏:这一段文字讲什么是君子之强。

孔子认为的君子之强,是善于在人际间协调,又决不随波逐流。

信守中庸,独立而不偏不倚。

国家政治清明,遇到艰难也不改变志向。

国家昏乱,社会动荡,至死也不改变品德和信念。

孔子认为传统的知识分子,国家不管是政治清明,还是昏乱都需要将自己的私利置之度外,以大无畏精神吹起最嘹亮的号角,迸发出最强亢的音符,使中国的民众在沉沉夜空中看到微曦的星火,而这一点点星火,而渐成燎原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