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docx

合集下载

202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202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202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数的个位和十位的概念。

2. 能够正确读出双位数。

3. 能够用图形表示双位数。

4. 能够用加法和减法计算双位数。

教学准备1. 教材《202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具:数字卡片、图形卡片、计算器。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活动 (5分钟)- 利用数字卡片和图形卡片,让学生回顾和复之前已经学过的数字和图形。

探究活动 (15分钟)1. 展示双位数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辨认并读出这些数字。

示例:12、23、34等。

2. 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展示相应的图形卡片,让学生连线将数字和图形对应起来。

拓展活动 (10分钟)- 给出一些双位数的图形卡片,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表示出对应的双位数。

温故活动 (10分钟)- 出示几个双位数,让学生用图形卡片表示出对应的双位数。

小结活动 (5分钟)- 提问学生,帮助他们总结并回顾今天的研究内容。

第二课时导入活动 (5分钟)- 复上一课时学过的双位数和图形的对应关系。

探究活动 (15分钟)1. 展示一些双位数的图形卡片,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表示出对应的双位数。

2. 继续展示一些双位数的数字卡片,让学生用图形卡片表示出对应的双位数。

拓展活动 (10分钟)- 利用计算器,给出一些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

温故活动 (10分钟)- 出示一些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计算出结果。

小结活动 (5分钟)- 提问学生,帮助他们总结并回顾今天的研究内容。

课堂作业1. 完成课堂上的练题。

2. 自己编写三个双位数的图形卡片和数字卡片,并进行互相配对。

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数的个位和十位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出双位数,也能够用图形表示双位数。

同时,通过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学生还能够进行双位数的运算。

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教案

一袋盐
500 克,两袋盐 1000 克。单位换算:1 千克=1000 克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课本第 105 页,小组合作,完成并填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请完成的同学成果展示。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典中点第 页。
七、教学板书
小学 下册 教案
教 学 反 思
课题
_二_年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 第_八 章(单元)节 2 课时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 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 课标分析 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学具准备:计数器
预设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填一填
大家猜一猜一枚 1 角硬币又多重,一支粉笔有多重,带着这两个问 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克与千克的认识。
小学 下册 教案
二、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 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师:在超市的货架上有些物品,观察教材 101 页主题图,口香糖 3 克,菊花茶 12 克,美味瓜子 100 克,到底 1 克有多重? 生 1:1 克很轻,可能感受不到它的重量。 生 2:1 枚 1 角硬币重 1 克吧! 师:实际上 1 枚 2 分硬币重约 1 克,拿在手里感觉很轻。 生 3:我猜五粒瓜子的重量约 1 克。 师:这位同学很爱动脑筋,非常好。 师生总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用字母 g 表示。比 较轻的物品用天平来称。天平称物的规则是左物右码。 师:猜想 1 克黄豆大约有几粒?用天平称一称。 101 页做一做,估一估,下面的物品那些比 1 克轻?生活中还有哪 些物品比 1 克轻? 生 1:羽毛比 1 克轻。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第8单元教案: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第8单元教案: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第8单元教案: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本P106~111页,第八单元(统计)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单元教学内容:继续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元)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本单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彩电的销售情况统计等。

例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本册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物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统计(一)教学内容:统计(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全)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全)
基础性作业:完成书上相关练习
拓展性作业:完成小册子相关练习
6、板书设计:
认识克
在计量较轻的物品时用“克”作单位。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审批
教研组/备课组
教研室
校级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千克
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
生:我们刚才称出的1千克苹果有5个的,也有6个的,老师的苹果比我们的要大-一些, 估计4个就是1千克了。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估测,学生可能的方法有:
生1:我的书包大约有3千克,我拎了一下您的苹果,比我的书包重一-些,我估计这一袋苹果有4千克。
生2: 1 千克苹果有大约有5个,20 个苹果大约是4千克。
设计意图:通过称一称等活动,学会用所学的质量单位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环节二:合作交流,掌握新知
1、认识克。
2、认识1克。
教师活动:
1、认识克。
在计量较轻的物品时用“克”作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你在哪见过这样的计量单位?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用”克”作单位的物品。
出示实物:请你掂一掂3克、10克、100克分别有多重。
(2)认识1克。
出示1枚2分硬币,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4)讨论:什么情况下用使用克作单位?
小结:一般在计量较轻的物品时用“克”作单位。
学生活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单元计划和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单元计划和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单元计划和教案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围绕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展开,培养学生对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融入生活实例和游戏化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

二、学习目标1.掌握2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2.理解加法和减法的逆运算关系;3.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三、教学内容1.2位数的加法运算;2.2位数的减法运算;3.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与求解。

四、教学重点1.掌握2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2.理解加法和减法的逆运算关系。

五、教学难点1.能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六、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素材:2位数的实物模型、小学生日常生活场景照片等;3.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资源。

七、教学策略1.游戏化学习策略:通过游戏、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2.案例教学策略: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联想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八、教学步骤第一课时:2位数的加法运算1.引入:出示一张小学生生活场景照片,提问学生每个场景中有多少个物品,引导学生形成对数的概念;2.导入:出示2位数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数是多少;3.讲解:通过教学PPT,详细讲解2位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并辅以实物模型示范;4.练习:分发练习题,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辅导并纠正他们的错误;5.游戏活动:设计一个趣味加法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加强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课时:2位数的减法运算1.复习:对第一课时的加法运算进行简单复习;2.引入:出示2位数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数是多少;3.讲解:通过教学PPT,详细讲解2位数的减法运算方法,并辅以实物模型示范;4.练习:分发练习题,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辅导并纠正他们的错误;5.案例教学: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减法运算,并解决问题;6.小结:通过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年级数学下册八单元教案4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八单元教案4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八单元教案4篇二年级数学下册八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读懂统计图表,并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并让学生不断地收获成功的喜悦。

2、让学生体会统计****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渗透健康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睡眠的好习惯。

3、通过小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统计图教学难点:在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奥运会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少儿频道要举行一次儿童体育比赛,可是应该赛什么呢?这可把董浩叔叔难住了!我们一起帮帮他好吗?(2)出示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学生观察。

二、探索新知1、导入:出示统计图,你们认识它吗?这个统计图会说话,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数学信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统计图表。

(板书课题)2、读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①请看大屏幕,从图上你能知道或调查的是什么内容吗?你从哪知道的?②最喜欢是什么意思?调查项目每人只能选一个最喜欢的③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说一说。

④学生汇报。

⑴踢毽子、踢球、游泳、跳绳,这些词表示体育项目的名称。

⑵ 0、1、2??16,这些数表示具体“人数”,人是单位名称。

⑶每行都有16个格子,1格代表1个人,1格代表一个单位。

⑷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最喜欢某种体育项目的人数是多少?(汇报)??⑤教师小结。

3、预测董浩叔叔看到这个统计图,你猜他会决定举行什么比赛?为什么?4、体会统计图的优点。

5、读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①比较两幅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并小结。

②读统计图并体会统计图的好处。

③小结④预测。

到了2008年8月份时,猜一猜喜欢哪一项电视节目的人会更多? 教师提问:到时候我们再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会发生什么变化?三、读奥运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1)导入(2)出示统计表,说说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小组交流)(3)汇报 a.你知道了什么?b.你觉得中国的运动健儿怎么样?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四、小调查1、师:同学们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要想身体好,必须有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还要有充足的睡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第一篇: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第八单元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 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一种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难点: 掌握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二、情境导入提问: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你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学生交流。

我们经常组织的活动有跳绳、踢毽子、投篮。

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你有办法帮老师快速地了解到结果吗? 学生如果能举手回答,就听听他们的方法;如果没人举手,就告诉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帮老师想到一种快速了解结果的方法。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校园的一角。

二、交流共享1、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 1:图中有老师和学生。

生 2:他们有的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师: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而且还非常有意义, 我们大家在课后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如果学生未能想到, 教师可以先示范:我想知道老师比学生多多少人?然后学生思考交流。

指出: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他们的人数。

怎样才能知道图中的人数呢?引导: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

2、提问:你打算怎样分类? 指名说:(1)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2)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3)可以按性别分成两类;……提问:你想怎样表示人数呢?学生回答:可以画“√”表示;可以用“Ο” 表示;有一个人就画一个人……下面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

展开活动。

3、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析结果。

(1)选择学生分类的结果,提问:从这里你能看出是按什么分类的吗?生答:能(不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统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统计

⼀、教学内容 条形统计图(1格表⽰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教学⽬标 1.使学⽣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简单的⽅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活中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编排特点 1.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的⽣活实际,激发学⽣学习的兴趣。

如统计学⽣体重的变化和视⼒情况、统计学⽣参加什么课外⼩组、过往车辆,调查同学们喜欢吃什么蔬菜等。

2.注意让学⽣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使学⽣在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过程中既学习⼀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如通过统计学⽣喜欢什么动物卡⽚、什么玩具、喜欢吃什么主⾷、喜欢什么体育⽐赛等,了解到⼤家的爱好、特长是什么,知道⼀些⽣活常识等等,使⼤家体验到统计确实是很有⽤的。

3.让学⽣进⼀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

本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合理的预测,初步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

如例2及后⾯的做⼀做、练习⼆⼗⼆的第2、3、4题,让学⽣根统计结果据预测20分钟后来的第⼀辆车最有可能是什么车?根据五年级⽐⼆年级近视的⼈多,根据⼀周每天电视机销售情况和学⽣需要增添什么图书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初步体会统计对决策的意义。

四、具体内容 本册教材与上册教材相⽐,的变化是:在已经学习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复式统计表;随着统计数据的增⼤,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5个单位。

例1 (1)是在前⾯学习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设计了测量体重的情境,通过统计全班同学⼀年级和⼆年级时的体重,先分别⽤单式统计表表⽰,再引出复式统计表。

(2)由于学⽣已经学过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的填写可让学⽣⾃主探索后合作交流,最后全班进⾏讨论达成共识,明确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和区别。

最新整理二年级数学2017春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docx

最新整理二年级数学2017春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docx

最新整理二年级数学教案2017春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2017春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06—108页的内容,练习二十二第一、第二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的表头,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课件、统计图表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索,1、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动物运动会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电脑展示动物运动的情景)师:看了动物运动会的场面,你想知道什么?生:……师:同学们想了解这么多的情况,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了解这些情况?生:……2、揭示课题:板出:统计二、自主探究,学习复式统计表1、探讨收集信息的好方法师:要统计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首先应记录、收集这些信息,各学习小组议一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录这些信息,哪一种方法更简便、更科学一些呢?(学生活动)2、汇报:(让学生体会用“正”字法记录、收集信息更简便、更科学一些)3、学生用“正”字法记录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

电脑展示动物赛跑过程、学生记录)4、汇报、整理数据并填入以下相应的统计表里。

各种动物参加跑步情况统计表种类小兔小狗小牛小猫只数各种动物参加跳高情况统计表种类小兔小狗小牛小猫只数1、识复式统计表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统计表,你有什么好见解?生:……师:把这两个表编成一个表,那么这个表应反映哪几个内容?请各学习小组议一议。

(学生活动)师:哪个学习小组愿意汇报?生:……(学生汇报后出示简单复式统计表)只数种类项目小兔小狗小牛小猫跑步跳高2、填写复式统计表师:怎样把数据填入表里呢?请同学试一试(学生填写、汇报、检查)3、比较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这个统计表与前面哪两个统计表有什么不同?生:……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前面哪两个统计表比较简单,它们反映运动项目只有1项,我们称它为单式统计表,而后面这个统计表反映2项运动项目,我们称它为复式统计表。

202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文案

202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文案

202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文案202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文案1课题:认识方向教学目标1、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让学生在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法教具教法:讲解法教具:图片。

课时安排第三课时教学环节、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境导入二、探究新知除了这些表示方向的词,你还知道哪些方位词(东、南、西、北)以我们学校为中心,说说它的东、南、西、北方分别是什么地方(随机板书:东、南、西、北)1、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那你知道华联超市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吗刘邦广场呢能说说你是怎样确定它们的位置的吗学校的位置没变,怎么一会在西北面,一会儿在东南面2、辨认方向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指南针)谁知道它的用途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现在有一个指南针,你能根据指南针给出的一个方向,来确定其他七个方向吗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填写最后再集体交流,鼓励多种方法。

学生回答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就产生不同的方向。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填写最后再集体交流三、加强运用,内化新知四、全课总结1、“想想做做”第1题2、“想想做做”第2题3、“想想做做”第3题观察讨论:在地图上,我们居住的地方大约在首都北京的哪个方向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方向》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难点是在生活中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本课是要让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并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明确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

学生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让他们获得一些估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观念,培养估测意识。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引导学生学习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1.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

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我们可以借助1个2分硬币和1袋500克的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有哪些,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验物品的机会,以此巩固质量观念。

在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1克和千克的认识1课时2练习二十 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材第100~104页)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与笔算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体现解决问题与掌握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的编写特点。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促进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连续进位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乘法三、教学目标(一)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二)结合现实情境,体验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德育目标:能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及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五、突破重难点教学措施(一)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这是我们教学时必须高度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根据《标准》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单元的几个重点内容,如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乘法中从不进位乘法到第一次出现进位的情况,教材都是先让学生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九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九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九单元教案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

它的主要内容有:理解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其中“克和千克的理解”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实行感知。

“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水平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理解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

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需要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

同时,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它的实践性比较强,不但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实践水平创造了条件。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上,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有关的材料,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自体会,感受克与千克的不同,协助学生建立质量观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水平。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秤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数学思考: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问题解决:能实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培养应用水平。

情感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实际解决问题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1.感受并理解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点。

【课时安排】4课时1.理解克和千克……………………1课时2.解决问题…………………………1课时3.练习二十…………………………1课时第一课时:克和千克的理解教学内容:课本第100—103页例1、例2,完成练习二十第1—5题。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章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章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章教案一、引言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第八章是一个重要的章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会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在加法和减法运算上的技能,同时也能够学习到有关面积和图形的相关知识。

本教案将围绕这些目标展开。

二、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致力于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巩固和拓展加法和减法运算技能;2.了解和应用有关面积和图形的知识;3.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白板笔、教具、学生手册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擦等。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将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习与导入(10分钟)在开始新的学习之前,让学生们回顾一下前几章的知识,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例如,可以询问学生们如何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让他们回顾一些已学的有关图形和面积的知识。

第二阶段:学习和实践(50分钟)1.教师通过教具或者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们学习新的知识点。

(1)介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并与学生讨论它们的不同之处。

(2)引导学生寻找并举例说明一些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应用场景,帮助学生将图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给定图形的边长和面积计算,理解图形面积的概念。

2.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

(1)教师出示一些具体的图形,让学生测量并计算其面积。

(2)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边长和计算面积的过程,总结图形面积计算的规律,并与教师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三阶段:巩固与提高(15分钟)1.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1)练习加法和减法运算,巩固学生们的基本计算能力。

(2)练习计算图形的面积,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他们在图形面积计算上的技能。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

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设计一些有关面积和图形的问题,让其他小组进行解答,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

人教版二年级下二下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二下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填空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常用()作单位。“干克可以用符号()表示。
(2)填上适当的数或单位。
一筐苹果重20();一个乒乓球约重();
一只鸭子约重2();5只鸭子大约重()。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干克。
①认识、感知1克。
1克有多重呢?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②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拿出盘子,将硬币发给组员)请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开始吧。
③展示交流。
(2)课本第101“做—做”。先说是什么物品,再判断比1克轻还是重。
(3)教学例2。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03页“做一做”。
第1题。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找一找,并掂一掂。
第2题,分组活动先估一估,再称一称。
(2)课本第103页“你知道吗?”
生活中的秤,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秤?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相互说一说。
(2)解答正确吗?
①你有什么办法检验吗?分组讨论。
②交流方法。
用秤称一下,看是不是有4个或5个重1千克的苹果。
③学生称一称。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估计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先独立练习。
再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二十第9题。
调查一下500克鸡蛋有几个。估一估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问题解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培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难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学进度
授课内容
课时
课型
克和千克的认识
1课时
新授课
解决实际问题
1课时
新授课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下册)
科目:数学年级:二年级教师:
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第100——108页)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解决问题。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