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实验4

合集下载

模电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四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模电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四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通信号(在输入端加上 lKHz 幅度为 lmV (3)衰减电,在试验板上经 l00:1
3、信号发生器。
方法,即信号源用一个较大的信号,例如 l00mV 1mV)调整工作点使输出
4、毫伏表
信号不失真。阻降为
5、分立元件放大电路模块
,可接受以下措施消除:留意:如发觉有寄生振荡 ①重新布线,
四、试验内容
尽可能走线短。
级为增加信噪比,静态工作点尽可能低。一般接受试验箱上加衰减的的沟
第1级
第1页共1页
整体 V V V V V V V V
空载 32.5mv 0.655v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0.2mv 6.14v 2.625v 2.025v 0.017v 19.2mv 480mv 1.13 28 28.2 负载 32.5mv 0.655v 0.2mv 6.13v 2.626v
1000
而截止失真会“缩顶〞 、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反相,有较大的电流和电
第1页共1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压增益。4〕〔 3、试验感想当示波器波形、试验所测参数均为放大器处 于放大工作状态下的工作参数,〔1〕所以要在示即放大器非正常工作, 出现失真时,放大器工作在饱和区或截止区, 波器监视输出波形不失真 的状况下测试放大器的各项参数。
∞ =RL
4-2 (2)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转变频率,按表测量并记录。
=3K RL
(3)接上负载,重复上述试验。4-2
试验总结及感想七.从试验数据来看,试验值和理论值还是存在肯定
表 资料,欢迎下载
差异。试验中所接受的元件 1.
并非理想元件,理论计算时一般都忽视一些小数据,所以两者存在误

模电实验课件-00_4.电子技术实验的焊接技术

模电实验课件-00_4.电子技术实验的焊接技术

电子技术实验的焊接技术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要求焊点光亮、圆滑,一定不能有虚焊。 虚焊会对电路测试带来极大危害,为此: a) 焊前元件引线要刮净,最好先挂锡再焊。因为引线表面经常 有氧化物或油渍,不易“吃锡”焊接起来十分困难,即使勉
b)
强焊上也容易形成虚焊。 掌握好焊接温度和时间。温度不够,焊锡流动性差.很容易 凝固;温度过高,焊锡流淌,焊点又不易存锡,两种情况都 不易焊好,一般焊接时要求烙铁头的温度高于焊锡熔点,烙 铁头与焊点接触时间以使焊点锡光亮、困滑为宜。如果焊点 不亮或成“豆腐渣”状,很容易形成虚焊。为此,需要增加 焊接温度,只要将烙铁头在焊点上多停留些时间即可,不必 加压力或来回移动。
电子技术实验的焊接技术
c)
扶稳不晃,上锡适量。焊接时,必须将被焊物扶稳扶牢,特 别在焊锡凝固过程中不能晃动被焊元器件,否则很容易造成 虚焊。烙铁头沾锡多少要根据焊点大小来决定,最好所沾锡 量能包住被焊物。如果一次上锡不够,可以下次填补,但要
d)
注意再次填补焊锡时,一定待上次的锡一同熔化后方可移开 烙铁头,使焊点熔结为一体。 焊接结束,首先检查电路有无漏焊、错焊、虚焊等问题。检 查时可用尖嘴钳或镊子将每个元件拉一拉,看有无松动,特 别是三级管管脚是否焊牢,如果发现有松动现象,应重新焊 接。
电路测试与故障检查、排除
静态测试法: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有故障部分的直流电 位。根据所测的数据确定元件是否损坏。 动态测试法:在故障电路的输入端加入规则信号,按信号流 程依次检查各点的波形,直到找出故障。对于逻辑电路也可用发
光二极管显示其输出状态。 对于集成电路较多的系统,当外部测试不易发现故障原因时, 可采用器件替代的方法,以确定故障的位置。 此外在大型综合性实验的调试过程中,为提高成功的把握性, 可将整个电路按照功能划分成几个模块逐一进行调试,然后再将 各模块连接起来进行统调。

模电实验

模电实验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与使用① 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测量正弦波信号参数将信号源输出有效值调为V rms =1VEE1411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为1kHz 的正弦波。

输入不同电压值的信号,测出相关电压值。

填入表1.2PP 实验二、单级放大电路Ω一、 静态工作点调整、按图连线、打开电源、调节RW 使VE=3.2V(连线尽量短)表2-1-1在输入端Us处加入1kHz、10mV的正弦信号(有效值),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按表2-1-2进行测量,并计算Au, R i,R o。

表2-1-4实验三、差分放大电路(一)、不带恒流源的差动式放大电路(1、2脚相连)。

Vcc接十12、VVEE接-12V、实验板注意接地4.1实验四. 集成运放的应用1、同向比例放大电路2、反向比例放大电路3、反向求和放大电路4、求差电路实验五. 电压比较器1.同相单门限电压比较器 按图接线,V i为f =1kHz ,峰峰值为8V 的正弦波.VREF分别为0V 、2V 、-2V (实验台直流信号源获取),用双踪示波器观察V i 、V o 的波形和读出门限电压图七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电路(其中:V T 为Vo 与Vi 在垂直方向上的交点)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电路波形图2、反相滞回比较器 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输出波形,按时间对应关系记录波形,并测量上、下门限电压。

10kΩ反相滞回比较器反相滞回比较器反相滞回比较器电路波形图实验六. 波形发生电路三角波发生电路10kΩ实验三、差分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调零实验四. 集成运放的应用同向、反向比例放大。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1、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调整方法,了解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掌握放大器基本性能指标参数的测试方法。

2、实验设备(1)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 1台 (2)双踪示波器 1台 (3)函数信号发生器 1台(4)直流稳压电源 1台 (5)数字万用表 1台3、实验原理图1.1 所示是一个阻容耦合共发射极放大器。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 和R b2 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Re =Re1+Re2),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输入信号u i 后,在输出端就可以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o ,从而实现了放大。

(1)静态工作点U BQ = U CC R b2 /(R b1 + R b2)I CQ ≈I EQ =(U BQ -U BE )/ R e = U EQ / R eU CEQ ≈ U CC -I CQ (R C +R e )为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一般应满足: 硅管: U BE ≈ 0.7V U CC >U CEQ >1V (2)电压放大倍数图1.1共发射极放大器CCA u = -βR L ′/r be (注:R L ′=RL ∥RC )(3)输入、输出电阻R i = R b1∥R b2∥r be r be = r bb ′+(1+β)26mV / I EQ mA R o = r o ∥R C ≈ R C4、实验内容与步骤(1)线路连接按图1.1 连接电路,把基极偏置电阻R P 调到最大值,避免工作电流过大。

(2)静态工作点设置接通+12V 直流电源,调节基极偏置电阻R P ,使I EQ =1mA ,也即是使U EQ = 1.9V 。

然后测试各工作点电压,填入表1-1中。

(3)电压放大倍数测量调节信号源,使之输出一个频率为1kHz ,峰峰值为30mV 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测量)。

模电实验4差动式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讲解

模电实验4差动式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讲解

模电实验4差动式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讲解差动式放大电路是一种基本的放大电路,可用于信号放大、差分或差分输入信号的选择、共模信号的抑制等应用。

本文将介绍差动式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差动式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两个输入端口,分别输入正相位和反相位的信号,并在输出端口得到放大后的差分信号。

差动放大电路通常采用共阴或共源的共射或共栅放大器进行相位放大,然后通过输出级进行差分输出。

差动放大电路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到输入电阻、放大倍数、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输出电阻、带宽等多个因素。

首先考虑电路的输入阻抗。

为了保证信号源的信号不被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影响,输入阻抗应尽量大。

常用的差动输入级是共阴极级或共源极级,其中共阴极级的输入阻抗相对较大。

其次是放大倍数的确定。

放大倍数的大小决定了差动放大电路的增益,一般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来确定。

放大倍数的大小与电路的元器件参数有关,需要通过理论计算或者实验测量来确定。

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也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差动放大电路应能够放大输入信号的整个动态范围,同时不产生失真。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值范围来确定电路的工作点。

输出电阻是指差动放大电路在输出端口的电阻,一般来说,输出电阻应尽量小。

通过合理选择输出级的工作点和参数,可以使输出电阻较小。

最后要考虑的是差动放大电路的带宽。

带宽一般取决于电路中的元器件和工作点的选取,通常需要通过理论计算或实验测量来确定。

在差动放大电路的具体实现中,要注意电路的稳定性和工作点的选择。

电路的稳定性可以通过选取适当的偏置电流和合适的电路参数来实现。

工作点的选择对于电路的放大性能和失真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选择。

总之,差动式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设计与实现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输入阻抗、放大倍数、动态范围、输出电阻和带宽等。

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参数调整,可以实现较好的放大效果和稳定性。

模拟电路应用实验—运算放大器应用综合实验

模拟电路应用实验—运算放大器应用综合实验

实验四 运算放大器应用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使用通用型线性运放μA741。

2、 应用集成运放构成基本运算电路——比例运算电路,测定它们的运算关系。

3、 掌握加法、减法运算电路的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测试方法。

二、预习要求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2、 同相比例、反相比例电路的构成以及输出、输入之间的运算关系。

3、 加法、减法电路的构成及运算关系。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台、数字存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交流毫伏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运放的线性应用——比例及加减法电路实验 1、反相比例运算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如图3.1所示,按图接线。

根据表3.1给定的u i 值,测量对应的u o 值并记入表3.1中。

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入V i 和输出V o 波形及相位。

理论值: i ii f o u V u R R u 10101003-=-=-=注意:①当V i 为直流信号时,u i 直接从实验台上的-5~+5V 直流电源上获取,用数字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u i 、u o 。

②当u i 为交流信号时,u i 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频率为1kHz 正弦波信号,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量u i 、u o 。

(下同)图3.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表3.1测量结束后,将Rf改为电位器Rp,观察输入ui一定,调节Rp,输出的变化规律。

2、同相比例运算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如图3.2所示,根据表3.2给定的u i值,测量对应的u o值并记入表3.2中。

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入u i和输出u o波形及相位。

理论值: u O=(1+R f/R3)u i=11u i。

图3.2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表3.2测量结束后,将Rf改为电位器Rp,观察输入ui一定,调节Rp,输出的变化规律。

表3.2 同相比例参数测量3、加法运算加法运算原理电路如图3.3。

根据表3.3给定的u i1、u i2值,测量对应的u o值,并记入表3.3中。

电路与模电实验项目(模电部分)

电路与模电实验项目(模电部分)

实验四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练习一.实验目的1.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运用示波器进行波形参数的测量。

2.巩固有关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电子管毫伏表使用的知识。

二.实验仪器1.双轨迹示波器2.函数信号产生器3.交流毫伏表三.预习要求1.认真阅读附录五中的内容,详细了解双轨迹示波器面板的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2.复习函数信号产生器、交流毫伏表的面板功能及使用方法。

3.认真阅读实验内容,根据要求计算表4—1、4—2、4—3中的理论值。

四.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的三种常用电子仪器,即函数信号产生器、交流毫伏表和双轨迹示波器,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4—1所示。

其中,函数信号产生器用来产生一定频率范围和一定电压大小的正弦信号,并提供给交流毫伏表和图4—1 仪器之间的连接图双轨迹示波器直接测量和观察用;交流毫伏表是用于测量交流信号电压大小的电压表,对于正弦信号,其读数即为电压的有效值;双轨迹示波器是用来观测各种周期电压(或电流)波形的仪器,为减少其输入阻抗对被测信号的影响,常用10:1衰减探头将信号加到双踪示波器的通道1(或通道2)输入端,这时,其输入阻抗为原来的10倍。

五.实验内容1.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电压①如图7—1所示,将交流毫伏表、函数信号产生器和双轨迹示波器相连。

②调节示波器,使CH1通道的基线显示于示波器屏幕上。

具体操作如下:a.接通示波器电源,选择触发方式,将触发方式(TRIGGER MODE)开关置于“AUTO(自动)”位置;b.选择触发源,将触发源(SOURCE)开关置于“INT(内部触发)”位置;c.选择内部触发信号源,将内部触发信号源(INT TRIG)开关置于“CH1”位置d.将示波器垂直轴工作选择开关(MODE)置于“CH1”位置,与此同时,再将通道1中输入耦合开关“AC—GND—DC”置于GND位置;最后通过调节“亮度(INTENSITY)”、“聚焦(FOCUS)”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清晰的扫描基线,通过调节纵轴移位和横轴移位(POSITION)旋钮,使基线位于屏幕中央或处于某特定基准位置(作为0V电压线)。

模拟电子技术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1-4

模拟电子技术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1-4

w.
ibm
14mV 2 18 A 1.16 K I B 18 A 10 A, 选30 A。
I E I C I B 65 30A 2mA
ju
选管 3DG6C,测量其=65。 为求r be ,设I E 2mA,则
st
26mV 1.16k 2mA
I bm 是U i 产生I B 的最大值。为避免产生截止失真,不应使输入信号工作在输入特性的弯 曲部分。故在设置基极电流时最少加 10A的起始电流。
ibm
rbe 300 1 65
ww
核算I E 与初选值是否吻合:
3)选择偏置电阻R b1 和R b2 欲使I B 稳定应使 I 1 I B ,硅管的 I 1 5 10 I B,I B 30 A , 则I 1 150 300 A . 选 I 1 220 A 。 考虑到设计任务对放大器未提出温度等特殊要求,故设计中可作常温(0--45C)处理。 基极电压可选择低一些,使V B =3V,
ww
w.
四、思考题: 1、示波器荧光屏上的波形不断移动不能稳定,试分析其原因。调节哪些旋钮才能使波形稳 定不变。 答: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只有当示波器内部的触发信号与所测信号同步时,才能在荧光 屏上观察到稳定的波形。 若荧光屏上的波形不断移动不能稳定, 说明触发信号与所测信号不 同步,即扫描信号(X轴)频率和被测信号(Y轴)频率不成整数倍的关系( x n y ),从而使 每一周期的X、Y轴信号的起扫时间不能固定,因而会使荧光屏上显示的波形不断的移动。 此时,应首先检查“触发源”开关(SOURCE)是否与Y轴方式同步(与信号输入通道保持 一致) ;然后调节“触发电平” (LEVEL) ,直至荧光屏上的信号稳定。 2、在测量中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荧光屏测同一输入电压时,为什么数据不同?测量直流电压 可否用交流毫伏表,为什么? 答: 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荧光屏测同一输入电压时数据不同是因为交流毫伏表的读数为正弦 信号的有效值,而示波器荧光屏所显示的是信号的峰峰值。 不能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直流电压。 因为交流毫伏表的检波方式是交流有效值检波, 刻度 值是以正弦信号有效值进行标度的,所以不能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直流电压。

模电实验四 模拟运算实验

模电实验四 模拟运算实验

实验四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模拟运算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设备1.TX0833 19电源板2.TX0531 29多功能信号发生器3.交流毫伏表4.TX0531 18直流电压表5.TX0833 04运算放大器实验板6.TX0533 25双路直流稳压电源三、实验内容1.反向比例运算电路实验(1)按图8-1联接好此反向比例运算电路。

(2)在此电路输入端输入u i =0.5V ,f=100Hz 的正弦波信号,测量相应的u o ,并用示波器观测u o 和u i 的相位关系,将观测到的波形及数据记入表8-1。

ifV R R V ⋅-=10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1)按图8-2(a )联接好此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2)具体实验方法与实验1,(2)相同,而后将观测到的波形及数据记入表8-2ifV R RV ⋅+=)1(103.电压跟随器电路按图8-2b 连接好此电压跟随器电路。

这里R P 为接在同相端减小温漂的电阻,R P =R f ,电阻R f 之值一般取10k Ω左右,太小起不到保护作用;太大则影响跟随特性,具体实验可仿效实验1(2)。

4.反相加法运算电路(加法器)(1)按图8-3联接好此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2)u i1,u i2两个输入信号采用直流电压信号,由双路直流稳压电源提供,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输入电压u i1,u i2及输出电压u o ,并将其记入表8-3。

)(2211i fi f O V R R V R R V ⋅+⋅-=5.减法运算电路(减法器)(1)按图8-4联接好此减法运算电路。

(2)u i1,u i2两个输入信号采用直流电压信号,由双路直流稳压电源提供,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输入电压u i1,u i2及输出电压u O ,并将其记入表8-4表8-4 u O =R f (u )6.积分运算电路(1)按图8-5联接好此积分运算电路。

微电子器件与电路实验实验四实验报告

微电子器件与电路实验实验四实验报告
①2N7002 IV特性曲线波形放在下面虚方框中,需按照要求处理波形,并抓取VDS=6V时每一个VGS对应的电流【波形打印出来必须清晰】。
②PHP125 IV特性曲线波形放在下面虚方框中,需按照要求处理波形,并抓取VSD=6V时每一个VSG对应的电流【波形打印出来必须清晰】。
③BSS129 IV特性曲线波形放在下面虚方框中,需按照要求处理波形,并抓取VDS=6V时每一个VGS对应的电流【波形打印出来必须清晰】。
2.按实验报告要求操作、记录数据(波形)、处理数据(波形)
实验记录:
实验4.1 MOSFET IV特性测试(IV分析仪)
使用IV分析仪对增强型NMOS、增强型PMOS、耗尽型NMOS IV特性分析
实验4.2 MOSFET IV特性测试(DC分析)
使用DC扫描对增强型NMOS、增强型PMOS、耗尽型NMOS IV特性分析
微电子器件与电路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1415212003
合作人
实验时间
2016.11
实验成绩
教师签名
实验名称
实验四MOSFET电学特性测试
实验设备
(1)计算机(2)Multisim 12
实验目的
1.MOSFET IV特性测试以及温度对IV特性的影响
2.MOSFET RDS(线性区)和GM(饱和区)随栅源电压变化特性曲线
实验4.3温度对MOSFET IV特性的影响
使用温度扫描分析对增强型NMOS、增强型PMOS进行扫描,分析温度对器件IV特性影响
实验4.4 MOSFET RDS测试
测试小信号MOSFET和功率MOSFET源漏电阻随VGS变化曲线
实验4.5 GM随VGS变化曲线
测试小信号MOSFET在饱和区条件下,GM随V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变化曲线

模电实验四 射极输出器

模电实验四 射极输出器

实验四射极输出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射极输出器的特性及测试方法2、进一步学习放大器各项参数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射极跟随器的原理图如图4-1所示。

它是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它具有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输出电压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跟随输入电压作线性变化以及输入、输出信号同相等特点。

图4-1 射极跟随器射极跟随器的输出取自发射极,故称其为射极输出器。

1、输入电阻Ri图4-1电路Ri =rbe+(1+β)RE如考虑偏置电阻RB 和负载RL的影响,则Ri =RB∥[rbe+(1+β)(RE∥RL)]由上式可知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电阻Ri 比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R B ∥rbe要高得多,但由于偏置电阻RB的分流作用,输入电阻难以进一步提高。

输入电阻的测试方法同单管放大器,实验线路如图4-2所示。

图4-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R U U U I U R is ii i i -==即只要测得A 、B 两点的对地电位即可计算出R i 。

2、输出电阻R O 图4-1电路βr R ∥βr R be E be O ≈=如考虑信号源内阻R S ,则 β)R ∥(R r R ∥β)R ∥(R r R B S be E B S be O +≈+=由上式可知射极跟随器的输出电阻R 0比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 O ≈R C 低得多。

三极管的β愈高,输出电阻愈小。

输出电阻R O 的测试方法亦同单管放大器,即先测出空载输出电压U O ,再测接入负载R L 后的输出电压U L ,根据O LO LL U R R R U +=即可求出 R OL LOO 1)R U U (R -= 3、电压放大倍数图4-1电路)R ∥β)(R (1r )R ∥β)(R (1A L E be L E V +++=≤ 1上式说明射极跟随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小于近于1,且为正值。

这是深度电压负反馈的结果。

但它的射极电流仍比基流大(1+β)倍,所以它具有一定的电流和功率放大作用。

模电实验四的实验报告

模电实验四的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一、 实验原理在电子电路中,将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作用到输入回路,用来影响输入量的措施称为反馈。

其中,能够使输入量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引入负反馈能够使电路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噪声、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也有相应的影响。

二、实验电路图三、 元器件清单元件 NPN 晶体三级管9013 100Ω电阻 51K Ω电阻 11K Ω电阻 1K Ω电阻 5.1K Ω电阻 100KΩ电阻 信号发生器12.15V 直流电源 -11.86V 直流电源 1.5K Ω电阻 20K Ω电阻 10uF 电容 33uF 电容数量2 1 1 2 2 4 11 1 1 1 12 2四、 静态测量数据记录断开开关K 测量两级静态工作点参数调节W ,使VE=1.5V ,测量参数填入下表中:静态测量记录(Vcc=12.15VV )B V (V) E V (V)C V (V) C I (mA) β第一级理论值 2.16 1.46 5.40 1.32 226 测量值1.941.355.881.34226第二级 理论值 2.28 1.58 6.80 1.05 228 测量值 2.101.506.961.02228五、 动态测量数据记录1、开环性能指标测量接入信号发生器s u ,测量开环下的v A 、i r 、o r ,测量数据确保在波形不失真下测量。

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

2、 闭环性能指标测量接入f R 形成反馈,确保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测量VF A 、iF r 、 OF r 。

测量数据填入下表。

动态测量(mv)S U (mv)i U '(v)o U()o U Vv Ai r (K Ω) o r (K Ω) 开环(微失真) 2.07 1.8 3.952.16理论值 1933 6.81 5.1 测量值1200 6.67 4.23 闭环12.3 11.0 0.531 0.518理论值 52259 0.133 测量值47.1176.80.1273、放大倍数稳定度测量将+12.15V 电压将低到10V 后再次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填入下表:增益稳定度测量记录正常电源 12.15cc V V = 降压电源 10.1cc V V =稳定度v A(mv)i U ()o U V 'VA '100%V VVA A A -⨯ 开环(微失真) 1200 1.8 1.7 944.4 21.3% 闭环47.110.80.50246.51.3%六、 波形观察记录1、开环时的输入输出波形为:由于开环时放大倍数太大,所以当输入很小时,输出还是有一定失真。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报告-实验四-信号的产生、分解与合成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报告-实验四-信号的产生、分解与合成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模拟电子电路实验第四次实验实验名称:信号的产生、分解与合成院(系):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姓名:某某学号:*****实验室: 101 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7年5月10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实验四信号的产生、分解与合成一、实验目的1.掌握方波信号产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各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2.掌握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RC有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RC有源滤波器的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3.掌握移相电路设计原理与方法;4.掌握比例加法合成器的基本类型、选型原则和设计方法;5.掌握多级电路的级联安装调试技巧;6.熟悉FilterPro、Multisim软件高级分析功能的使用方法。

二、预习思考1.方波发生电路(Multisim 仿真)(1)图4.1中R W调到最小值时输出信号频率是多少,调到最大值时输出信号频率又是多少。

(2)稳压管为6V,要求输出方波的前后沿的上升、下降时间不大于半个周期的10%,试估算图4.1电路的最大输出频率。

(3)如果两个稳压管中间有一个开路,定量画出输出波形图,如果两个稳压管中间有一个短路呢?(4)简单总结一下,在设计该振荡器时必须要考虑运算放大器的哪些参数。

(1)R w 最小时,T=2.290ms,f=436.7Hz;R w最大时,T=24.4ms,f=41Hz。

实际设计1kHz,5Vp方波发生器电路时应该选择更小的R1,通过调整R1的阻值获得1kHz的输出信号。

(2)实验中使用的Ua741运放,数据手册中指出转换速率SR为0.5V/μS,于是稳压管为6V情况下,∆U=12V,∆t=12/0.5=24Μs,T min=∆t/10%*2=480Μs,可得f max=2.08kHz。

(3)有一个开路:上短路:下短路:(4)运放的电压转换速率;运放的最大输出电流;运放的增益带宽积(高频时可能产生不了能够使稳压管正常工作的电压)。

东南大学 信息学院 电子线路 模电实验四报告 -差分放大器 word版

东南大学 信息学院 电子线路 模电实验四报告  -差分放大器  word版

实验四差分放大器姓名:学号:实验目的:1.掌握差分放大器偏置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2.掌握差分放大器差模增益和共模增益特性,熟悉共模抑制概念;3.掌握差分放大器差模传输特性。

实验内容:一、实验预习根据图4-1所示电路,计算该电路的性能参数。

已知晶体管的导通电压V BE(on)=0.55, β=500,|V A|=150 V,试求该电路中晶体管的静态电流I CQ,节点1和2的直流电压V1、V2,晶体管跨导g m,差模输入阻抗R id,差模电压增益A v d,共模电压增益A v c和共模抑制比K CMR,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并完成表4-1。

图4-1. 差分放大器实验电路表4-1:I CQ(mA)V1(V)V2(V)g m(mS)R id(kΩ)A v d A v c K CMR1 8.2 8.2 38.5 20.3 -261.8 -3.4 38.5二、仿真实验1. 在Multisim中设计差分放大器,电路结构和参数如图4-1所示,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DC 分析),得到电路的工作点电流和电压,完成表4-2,并与计算结果对照。

表4-2:I CQ(mA)V1(V)V2(V)V3(V)V5(V)V6(V)0.997565 8.219 8.219 1.998 2.647 2.548仿真设置:Simulate → Analyses → DC Operating Point,设置需要输出的电压或者电流。

2. 在图4-1所示电路中,固定输入信号频率为10kHz,输入不同信号幅度时,测量电路的差模增益。

采用Agilent示波器(Agilent Oscilloscope)观察输出波形,测量输出电压的峰峰值(peak-peak),通过“差模输出电压峰峰值/差模输入电压峰峰值”计算差模增益A v d,用频谱仪器观测节点1的基波功率和谐波功率,并完成表4-3。

表4-3:1 10 20输入信号单端幅度(mV)A v d-239.23 -229.25 -208-24.021 -5.417 -0.474基波功率P1(dBm)-91.635 -52.095 -40.529二次谐波功率P2(dBm)-96.405 -41.272 -25.723三次谐波功率P3(dBm)仿真设置:Simulate →Run,也可以直接在Multisim控制界面上选择运行。

模电实验4 差动式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讲解

模电实验4 差动式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讲解
正弦信号有效值3.5v (信号发生器示值) f=1kHz
二、带恒流源的差动式放大电路
带恒流源的差动式放大电路(p1的1端T3 的3端连接。)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调零使 VC10=VC20 测量双端输入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测量单端输入电压放大倍数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GDS—2062数字存储示波器、EE1411 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SM1030数字交流 毫伏表、UT52数字万用表、SZ-AMA智 能网络化模拟电路实验台。
五、设计实验报告要求
依据设计要求拟定的设计方案、原理电路 图、元器件参数计算、选用的器件清单。
整理实验数据,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综合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的差动式放大
电路的区别,工程上应如何选用? 实验收获与心得。
六、预习与思考要求
差动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及元器件的要求。 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差模电压增益、共模电
三、实验内容
不带恒流源的差动式放大电路 依据原理设计电路,在实验台上确定
选用的元器件。 在实验台上搭建电路,进行调零、静
态工作点测量与调试。 分别测量四种组态类型的差模增益、
共模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带三极管恒流源的差动式放大电路
依据原理设计电路,在实验台上确定 选用的元器件。
在实验台上搭建电路,进行调零、静 态工作点测量与调试。
设计并制作实验测量数据记录表格。
二、设计任务要求
设计一个不带恒流源的差动式放大电路 主要参数:选用9011(β值约为150),采
用±12V双电源,输入电阻≥20KΩ、双端输出 电阻≥20KΩ,差模电压增益AUd≥10,共模抑 制比KCMR≥20。 设计一个带恒流源的差动式放大电路
主要参数:选用9011(β值约为150),采 用±12V双电源,恒流源为1.2mA,输入电阻 ≥20KΩ、双端输出电阻≥20KΩ,差模电压增益 AUd≥14,共模抑制比KCMR≥40。

模电实验课件4负反馈放大器

模电实验课件4负反馈放大器
负反馈放大器
实验目的
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 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负反馈放大器
电路分析
两级共射极放大
负反馈放大器
电路分析
两级共射极放大 从最后输出向第
一级三极管引入 了负反馈
负反馈的判定:
反馈回路对交流输出电压取样,并经由Rf馈送到输入回路,与 输入电压形成串联形式。所以图中所示的Rf引入的是交流电压 串联负反馈
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对基本放大器加1kHz交流信号输入,逐步增大信号幅度,使输 出波形出现失真,记下此时波形和输出电压幅度。
将电路改为负反馈放大器的形式,增大输入信号幅度,使输出 电压幅度大小与前者相同。比较加上负反馈后,输出波形的变 化。
负反馈放大器电路
交流地
UO
1、输入回路:对于电压反馈可假设其取样电压(即交流输出电压) 为0(即相当于UO对地短接),此时相当于Rf与Ref并联。因Rf远大于 Ref,所以,Rf在此可以忽略。
因此,将负反馈放 大器变为基本放大 器,在输入回路来 说,只需将反馈回 路断开即可。
2、输出回路:因输入端为串联反馈,应将反馈输入端:T1的射极开 路,此时Rf+Ref相当于并联在输出端
交流地
2、输出回路:因输入端为串联反馈,应将反馈输入端:T1的射极开 路,此时Rf+Ref相当于并联在输出端。
交流地
2、输出回路:因输入端为串联反馈,应将反馈输入端:T1的射极开 路,此时Rf+Ref相当于并联在输出端。因为Rf远大于Ref,所以Ref可 以忽略。即得基本放大器的电路图
综合输入输出回 路的分析,该负 反馈放大器电路 变换为基本放大 器电路的方法为:
交流地

西安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4)

西安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4)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实验报告姓名:电话:187********学号:2110505018实验日期:2013年5月日报告完成日期:2013年5月日实验 2.4 音响放大器设计预习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音响放大器的构成,并组成一个简单的音响放大器。

2. 理解音调控制器,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

3. 理解和掌握音响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

4. 根据给出的技术条件和指标,设计音响放大器。

二、实验原理1. 音响放大器的基本组成音响放大器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 2.4.1 所示。

框图所示各部分的作用如下:(1)话筒放大器话筒又称传声器,其作用是把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常将输出阻抗低于600 Ω的称之为低阻话筒,而将输出阻抗高于600 Ω的称之为高阻话筒。

此外,选用话筒时还应考虑频率响应,固有噪声等要求。

话筒放大器的作用是高保真的放大较微弱的声音信号。

用作话筒放大器的运放组件除了要求输入失调电压小、低噪声外,还要求其输入阻抗远大于话筒的输出阻抗,一般而言,双极性运算放大器适合于低阻抗话筒。

FET 型运算放大器适合于高阻抗话筒。

(2)混和前置放大器混和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把 CD 唱片或磁带录音机的音乐信号与声音信号进行混和放大,通常可用如图 2.4.2 所示反相加法器电路构成。

图中U 1 和U 2 分别为上述的音乐信号和声音信号。

(3)音调控制器音调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需要按一定的规律调节音响放大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响应,从而达到补偿声学特性,美化音色等目的。

它能对音频范围内的若干个频段点分别进行提升和衰减。

某一频段点的理想频率特性控制曲线如图 2.4.3 所示,而虚线为实际频率特性控制曲线。

图中 f o = 1kHz 中音频率(亦称中心频率),要求增益 A um =0dB ;f L1 低音转折频率,一般为几十赫磁;f L2= 10 f L1中音转折频率;f H1中音转折频率;f H2= 10 f H1高音转折频率,一般为几十千赫兹。

模电实验四otl功率放大电路

模电实验四otl功率放大电路

模电实验四otl功率放大电路OTL功率放大电路(Output Transformer Less Power Amplifier)又称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于音响系统的功率放大设计方案。

它在电子产品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因为它能够实现高保真、高能效、高可靠性等诸多优点。

OTL功率放大电路的优点:1. 无输出变压器:OTL功率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放大器,省去了输出变压器,可以减小体积、降低成本和产生更好的声音效果。

2. 电流驱动功放:OTL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电流驱动功放,因为它采用静态工作点固定的负反馈,所以保证了高保真度。

3. 电源回馈:OTL功率放大电路具有电源回馈作用,可以稳定电源电压,提高了功率放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高输入阻抗:OTL功率放大电路采用电压输入,所以具有高输入阻抗,不会对前级信号造成影响。

1. 输出功率有限:OTL功率放大电路由于输出电压不高,不能用于大功率放大。

2. 难以实现类A放大:OTL功率放大电路由于需要维持大的静态电流,所以难以实现类A放大。

3. 对负载的要求高:OTL功率放大电路对负载要求高,需要使用高灵敏度扬声器,否则可能会出现需要大功率驱动的情况。

OTL功放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采用高质量的功率管件做放大器,在这些管件的串联上安装一个负载电阻,将电阻的阻值调整到数千欧姆到数十欧姆之间,使得输出涌流的冲击性变得很小,这样就能够避免过载或短路时输电线圈的烧毁。

同时,OTL功放电路还采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正比的开环反馈,使得音频信号能够得到非常精确和快速的放大。

输入级:又叫前级,接收声音信号进行处理。

中间级:又叫驱动器,把输入信号放大到适当的电平并驱动输出级。

电源:为整个电路供电。

具体的实验流程: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三极管、晶体管、电容、电阻等。

实验步骤:1.根据电路图构建OTL功率放大电路。

2.连接电源,调整电路静态工作点,使得输出为0V时电流丝不发光。

全版模电实验教案实验

全版模电实验教案实验

全版模电实验教案实验一、实验目的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熟悉常见模拟电子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3. 掌握基本模拟电子电路的实验操作方法。

4. 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 放大电路: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掌握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包括静态工作点、动态范围等。

2. 滤波电路:理解滤波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滤波电路的设计方法,分析滤波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3. 振荡电路:了解振荡电路的原理和分类,掌握振荡电路的稳定性和频率控制方法。

4. 调制解调电路:理解调制解调电路的原理和功能,掌握调制解调电路的组成和操作方法。

5. 非线性电路:了解非线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掌握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万用表4. 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5. 实验板6. 导线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放大电路(1)搭建一个基本放大电路,包括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反馈电阻等。

(2)调整静态工作点,使放大电路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3)测量并记录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包括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

2. 实验二:滤波电路(1)设计并搭建一个低通滤波电路,滤除高频噪声。

(2)调整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使用示波器观察滤波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3. 实验三:振荡电路(1)搭建一个LC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信号。

(2)调整LC振荡电路的频率,观察振荡信号的稳定性。

(3)分析并测量振荡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4. 实验四:调制解调电路(1)搭建一个调幅调制电路,实现模拟信号的调幅。

(2)搭建一个解调电路,恢复调幅信号。

(3)调整调制解调电路的参数,分析信号的调制解调效果。

5. 实验五:非线性电路(1)搭建一个非线性电路,如二极管限幅电路。

(2)观察并测量非线性电路的输出特性。

(3)分析非线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五、实验要求与评分标准1.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内容完整,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设备、内容、步骤、结果及分析。

模电实验4-RC正弦波振荡器

模电实验4-RC正弦波振荡器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实验报告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学习RC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其振荡条件2、学会测量、调试振荡器二、实验原理从结构上看,正弦波振荡器是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

若用R、C元件组成选频网络,就称为RC 振荡器,一般用来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

本实验重点研究RC串并联网络(文氏桥)振荡器。

电路型式如图4-25所示。

图4-25 RC串并联网络振荡器原理图电路特性如下:1.振荡频率:fo=12πRC2.起振条件|A>33.电路特点:可方便地连续改变振荡频率,便于加负反馈稳幅,容易得到良好的振荡波形。

本实验采用两级共射极分立元件放大器组成RC正弦波振荡器。

图4-26 RC串并联网络振荡器三、实验仪器1、模拟电路实验箱2、函数信号发生器3、双踪示波器4、交流数字毫伏表5、万用表6、连接线若干7.电阻、电容等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按图4-26组接线路。

2.断开RC串并联网络,(不接A、B),测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填写表4-21。

记录数据,如表4-22所示。

表4-21 静态工作点Ub1/V Ue1/V Uc1/V Ub2/V Ue2/V Uc2/V Ie=U e1R e1/mA Ie2=U e2R e21+R e22/mA2.96 2.37 4.47 1.46 0.83.98 1.98 1.56表4-22 电压放大倍数Ui/mV Uo/mV Av=Uo/Ui1 3.6 3.61.1 3.4 3.09(3)接通RC串并联网络(联A、B),并使电路起振,用示波器观测输出电压u0的波形,调节Rf使获得满意的正弦信号,记录波形及参数(幅度)。

测量振荡频率(示波器),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

记录数据,如表4-23所示。

改变R或C值,观察振荡频率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表4-23所示。

16//10=6.15,16//100=13.8R1/kΩR2/kΩC1/μF C2/μF f/Hz Uo/V16 16 0.01 0.01 1056 3.126.15 6.15 0.02 0.02 635 3.966.15 6.15 0.01 0.01 856 3.5813.8 13.8 0.01 0.01 615 3.25六、实验数据和分析(1)由给定电路参数计算振荡频率,并与实测值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答:由振荡器的原理可以看出,振荡器实际为一个具有反馈的非线性系统,要精确计算是很困难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返回
下面介绍运算放大器的几种基本应用电路。 下面介绍运算放大器的几种基本应用电路。 1.反相比较放大器特性的研究
如图4.2所示,电路的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在 反相输入端并联,同时输入端接地,所以,反相比例 运算放大器是具有深度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图 4.2 反相比例放大器
返回
由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高,A点近似为地 电位,一般称为虚地,因此,A点对地的电压VA≈0。则
图 4.7
返回
三 实验内容与设计电路指标
1.基本要求:
(1)设计减法器,给定条件:电源电压为12V,
的比值为10。集成运放为LM324 R ① VI1= 0.3V,VI2= 0.5V ② VI1= 0.2V,VI2= -0.3V (2)设计反相加法器 Rf 给定条件:电源电压为±12, R 的比值为10。 VI1=1V,VI2=0.2V,VI3= -0.5V
解方程组可得
V in Rn
I
f
I f = I1 + I 2 + L + I n
Vo = − Rf
当R1=R2=…=Rn=R时,则
Vo = − Rf R
Vi n Vi1 Vi 2 Vo = − R f ( + +L + ) R1 R2 Rn
(Vi1 + Vi2 + L + Vi n ) (4.3)
返回
返回
五 预习与实验报告
1.复习运算放大器应用理论(通用运放:LM324) 2.根据给定条件,设计上述运算应用电路,并绘出电 路图。 3.用EDA技术对电路进行仿真,将仿真结果与实验 测试值相比较。 4.自拟实验步骤及测试记录表格。 5.将实验测试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别分析误差原 因。
返回
六 实验思考与研究
f
R
注意: 注意:
返回
电路板安装有如图4.6所示为分压电路,在其两端加 上±12伏直流电压(即连接运放的电源电压),用分 压原理,可得到所需的小信号直流电压(以实际测量 ( 值为准) 值为准)。
图4.6 分压电路
返回
(3)反相积分器 给定条件:R=10K,Cf =0.01µf, 给积分电路输 入频率分别为100Hz、1000Hz、10KHz,幅值1V 的双极性 双极性方波信号,观察并记录输入、输出信号波形、 双极性 幅度。
图 4.5 反相积分器
如图4.5所示,当输入电压为Vi时,在电阻R1产生输 入电流将向电容Cf充电;充电过程是输入电流在电容 上随时间的电荷积累,而电容一端接在虚地点,另一 端是积分器的输出,因此,输出电压V0将反映输入信 号对时间的积分过程。
由图可得
i R = iC
Vo 1 = − R 1C
返回
返回
Vo − V− V i1 − V − = R1 Rf
V i2 − V R 2
+
V+ = R3
V− = V+
则运算结果简化如下:
Vo = Rf R (Vi 2 − Vi1 ) = − Rf R
如果R1=R2=R,Rf=R3
(Vi1 − Vi 2 )
返回
3.反相加法器特性研究
图 4.4 反相加法器
1.在由LM324构成的同相比例放大电路中, 如果在Avf分别为10和100两种情况下电路 的上限截止频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2.在单电源比例放大电路中为什么输入输 出端要加入电容?
由图4.4所示,将n个模拟信号Vi1,……Vin分 别通过电阻R1,……Rn加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以 便对n个输入信号电压实现代数加运算。 在反相加法器中,首先将各输入电压转换为电 流,由反相端流向反馈回路电阻Rf,经Rf转换为输出 电压。
返回
由图可得
I1 =
V i1 R1
I
2
=
V R
i2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n =
R
返回
2.减法器(差分运算)特性的研究
图 4.3 减法器
图4.3所示,输入信号Vi1和Vi2分别加 到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而同相 输入端的电阻R2和R3组成分压器,将同相输 入端的信号损耗一部分,以使得放大器对Vi1 和Vi2的放大倍数的绝对值相等,以便有效地 抑制输入信号的共模分量。由图可列出下列方 程:
返回
在仅须放大交流信号时,若用运算放大器作 放大,为减少一个电源,运算放大器常常采用单电 源(正电源或负电源)供电。其方法是以电阻分压方 式将同相端偏置在Vcc/2(或负电源VEE/2)附近。为 了保证运算放大器两个输入端有相同的直流电压, 分压电阻应取相同电阻值。图4.7所示为一单电源 供电的反相比例放大电路。
返回
实验四 集成运放在信息运算方面的应用
一 二
实 验 目 的
三 实验内容与设计电路指标 五
实验原理与设计方法

实 验 仪 器

预习与实验报告
实验思考与研究
返回
一 实验目的 1.加深对集成运放基本特性的理解。 2.学习集成运放在基本运算电路中的设 计、应用及测试。
二、实验原理与设计方法 集成运放是高增益的直流放大器,若在 集成运放是高增益的直流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加 上适当的反馈网络, 上适当的反馈网络,便可以实现不同 的电路功能。例如, 的电路功能。例如,加入线性负反馈 网络, 网络,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功能以及 加、减、微分、积分等模拟运算功能; 微分、积分等模拟运算功能; 加入非线性负反馈网络, 加入非线性负反馈网络,可以实现乘 图4.1 除法、对数等模拟运算功能。 法、除法、对数等模拟运算功能。如 运放构成的运放电路 果加入线性或者非线性正反馈网络 或将正、 (或将正、负两种反馈形式同时加 入),就可以构成一个振荡器产生各 ),就可以构成一个振荡器产生各 种不同的形态的模拟信号(如正弦波、 种不同的形态的模拟信号(如正弦波、 三角波等) 三角波等)由运算放大器和深度负反 馈网络组成的模拟运算电路如图4.1 馈网络组成的模拟运算电路如图4.1 所示。 所示。
Vi = −C R1
f
dV o 则 dt

f
t
0
V i ( t )d t
(4.4)
式中R1=R2=R
τ
由此表明,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电压对时间的积 分,其比例常数取决于反馈电路的时间常数, =RCf,而与放大器参数无关。
若输入电压Vi为直流电压VI,则
1 Vo = − VI ⋅ t RC f
5.单电源供电交流放大器 .
2.扩展要求:
(1 ) 设计单电源供电的交流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 (2)给定条件:电源电压+12V,Vi为交流正弦信 号,f=1KHz,Avf=10, Vi在50~150mV范围 内取值。 (3)测量静态工作点(V+、V-、VO )、Avf、观察 并记录工作波形。
返回
四 实验仪器
1.直流稳压电流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踪示波器 4.晶体管毫伏表 5.万用表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Vi − V A Vi Ii = ≈ R1 R1

Ii = I
VA − Vo Vo If = ≈ Rt Rf
Rf Vo Avf = =− Vt R1
(4.1)
f
f Vo = − Vi 当改变Rf/R1的比值,则可得到输出反相与输入 R1 电压有一定比例关系的电压值。当Rf=R1时,V0=-Vi, 电路成为一个反相跟随器。
在运算放大器具有理想特性时,各相加项的 比例因子仅与外部电路的电阻有关,而与放大器本身 的参数无关,选择适当的电阻值,就能得到所需的比 例因子,这种加法器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补偿电阻R4用来保证电路的平衡对称,其值应选为
R 4 = R f // R1 // R 2 L R n
返回
4.反相积分器特性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