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阅读答案及翻译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阅读答案及翻译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阅读答案及翻译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①马骇舆②,则君子不安舆;庶人③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马骇舆,则莫若④静之⑤;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⑥。
选贤良,举笃敬⑦,兴孝弟⑧,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此之谓也。
注释①选自《苟子·王制》。
②骇舆:惊车。
舆,车。
③庶人:平常的人,老百姓。
④莫若:不如,没有赶得上。
⑤静之:使之安静下来,使动用法。
⑥惠之:使动用法,使他们得到恩惠。
⑦笃(d )敬:诚实谨慎。
敬:谨慎。
⑧孝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弟,同“悌(t )阅读训练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__”通“__”意思是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_______②水则载舟,水则覆舟_______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①马骇舆,则莫若静之_______②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_______4.怎样才能做到使“庶人安政”?(用原文回答)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弟”通“悌(t )”,尊敬。
2.①那么②能3.①“静”使动用法,使……安静下来。
②“惠”,使动用法,使……得到恩惠。
4.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
5.作者认为老百姓是国家安定与否的关键。
只有施行仁政,厚待百姓,才能使国家安定昌盛。
(意思对即可)译文马受了惊不好好驾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安稳稳地坐车;老百姓不听政令,那么君王的统治地位就不稳固。
惊马不好好驾车,(最好的办法)没有比得上使它安静下来;老百姓不听政令,(最好的措施)没有比得上使他们得到好处。
贤德的人得到选用,诚实谨慎的人受到推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受到重视,孤寡无依的人能够得到照顾,贫穷的人能够得到补助,假如能做到这样,那么老百姓就能顺从政令了。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注释与精细翻译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注释与精细翻译第一段:原文:臣闻求木之长1者,必固其根本2;欲流之远者,必浚3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4,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5乎!人君当神器之重6,居域中7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8。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注释:1、长:生长。
2、固其根本:使它的根本牢固。
本,树根。
3、浚:疏通,挖深。
4、在下愚:处于地位低见识浅的人。
5、明哲:聪明睿智。
6、当神器之重: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
神器,指帝位。
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
7、域中:指天地之间。
8、休:美。
指政权的平和美好。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
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聪明睿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
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第二段:原文:凡百元首9,承天景命10,莫不殷忧11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12繁,能克终者盖寡13,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4。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15,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6。
虽董17之以严刑,振18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19,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20,可畏唯人21;载舟覆舟22,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注释:9、凡百元首:所有的元首,泛指古代的帝王。
10、承天景命: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
景,大。
《民为贵》(带详细翻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 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胡锦涛
2011年2月12 日在春节团拜会上, 温总理新春讲话: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 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 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 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 年至2020年又连续十七年发布以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 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现在已成为 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
农村免除 义务教育学杂费
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贫困生 补助制度
农民工领到工资
俺也有养老保险了
种小麦,双收入!
不交学费,我又能上学了!
灾后重建乔迁新居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 老百姓对官员的最低要求。为官者,必须有一种 对权力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和责任感。
温家宝总理说过,“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 民才能让你坐台上。”
这是金文的“民”字的两种写法,上部是一个眼睛,其下 是一把锥子刺进了眼睛。表明在奴隶制社会里,奴隶主用极其残酷 的手段把奴隶的一只眼睛刺瞎,并强迫他们劳动。
• 在2020年的今天,政府为新冠患者“买单”,顺民意,得民心
• 腾讯新闻:
• 治疗新冠肺炎要花多少钱?近日,湖南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他晒 出了自己的治疗单,作为轻症患者的他治疗27天花费了5万多,而他一个重 症的朋友一星期就花了10万,这些费用都由国家承担!
• “其实这个费用是远远低于实际的花费的。因为医生的防护服好多是国外 高额运费捐赠过来的,国内买口罩买防护服现在的价格也高了。包括从外 地调医护人员过来的食宿补贴、牺牲的医护人员的抚恤金……也许只有在中国,国家才会给你承担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所有医 疗费用。”杨青峰医生也不由感慨。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舟与水相依相生,水载舟,舟借水力航行。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君与庶人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造就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体公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内容。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国家独立、人民幸福、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
现代化建设需要全体公民具备爱国之心,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是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是我们伟大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它强调个人与集体利益的统一,追求共同的目标,重视团结和合作。
只有全体成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实现民族的繁荣富强。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基石,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全体公民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做到公平公正对待他人,构建一个公平正义、法治有序的社会环境。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是诚信守信。
诚信守信是人与人之间互信的基础,是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全体公民要恪守诚信原则,自觉遵守契约,讲求信用,提倡诚实守信的行为准则。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是友善和谐。
友善和谐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要素,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全体公民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彼此尊重、关心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互动。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创新与进步。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全体公民要敢于创新、追求进步,在各个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平正义、诚信守信、友善和谐以及创新进取等重要内容。
这些价值观指导着每个人的言行举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理想和追求。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原文及解释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原文及解释名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荀子·哀公》解释:君王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可以使船行驶,也可以使船淹没。
哀公原文: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欲论吾国之士,与之治国,敢问如何取之邪?”孔子对曰:“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为非者,不亦鲜乎!”哀公曰:“然则夫章甫絇屦,绅带而搢笏者,此贤乎?”孔子对曰:“不必然,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路者,志不在于食荤;斩衰菅屦,杖而啜粥者,志不在于酒肉。
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为非者,虽有,不亦鲜乎!”哀公曰:“善!”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
”哀公曰:“敢问何如斯可谓庸人矣?”孔子对曰:“所谓庸人者,口不道善言,心不知邑邑;不知选贤人善士托其身焉以为己忧;动行不知所务,止立不知所定;日选择于物,不知所贵;从物如流,不知所归;五凿为正,心从而坏:如此则可谓庸人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士矣?”孔子对曰:“所谓士者,虽不能尽道术,必有率也;虽不能遍美善,必有处也。
是故知不务多,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务审其所由。
故知既已知之矣,言既已谓之矣,行既已由之矣,则若性命肌肤之不可易也。
故富贵不足以益也,卑贱不足以损也:如此则可谓士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之君子矣?”孔子对曰:“所谓君子者,言忠信而心不德,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明通而辞不争,故犹然如将可及者,君子也。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贤人矣?”孔子对曰:“所谓贤人者,行中规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如此则可谓贤人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大圣矣?”孔子对曰:“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
大道者,所以变化遂成万物也;情性者,所以理然不取舍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作文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作文哎呀,这题目真是让人头疼啊!不过,我还是得尽力而为,毕竟这是一篇作文嘛,不是吗?那就让我来试试吧!
我们得明确一下题目的意思。
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一篇,意思是说,君主就像船一样,百姓就像水一样。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也就是说,君主和百姓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君主不能只顾自己享乐,而忽略了百姓的利益;同样,百姓也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而忘记了君主的责任。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其实,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就像水一样,它既能滋润万物,也能淹没一切。
同样地,君主也有好坏之分。
好的君主能够带领百姓共同发展,繁荣昌盛;而坏的君主则会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一个好的君主呢?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只有心地善良、仁爱之人才能真正关心百姓的生活,为他们着想。
我们要有远见卓识。
一个好的君主不仅要关注眼前的利益,更要考虑到长远的发展。
我们要有担当精神。
当国家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退缩、逃避责任,而是要勇敢地面对挑战。
当然了,做一个好的君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进步,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我们也要倾听百姓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君民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作为君主来说,我们要时刻关注百姓的生活和需求;作为百姓来说,我们也要支持和配合君主的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整理的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谏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6],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9]。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yú[同“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10],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
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
虽董之以严刑[14],振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1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18];乐盘游[19],则思三驱以为度[20];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1];虑壅(yōng)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23]。
简能而任之[24],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5]。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磐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
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
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中职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现代文之社科类阅读练习(含答案)
中职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现代文阅读之社科类作品专项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山东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儒家文化影响深远。
以“仁”为内核的价值取向,以“忠”为标志的爱国情怀,以“义”为特征的做人品格,积淀形成了山东人民敦厚纯朴、忠诚团结、坚忍不拔、勤劳勇敢的鲜明个性和精神品质。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沂蒙根据地党政军民立足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熔铸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沂蒙精神。
一方面,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另一方面,孟子“政在得民”的“仁政”学说,荀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述,都把“民本”作为治政的重要理念。
这两个方面相互交织、统一于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和革命实践;党为民爱民,人民爱党爱军,共同演绎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人间大爱。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阶级利益羁绊。
沂蒙精神所展示的正是家国关系的双向统一和高度融合,所诠释的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下的政党与人民的关系,所彰显的正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以及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对党绝对忠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沂蒙精神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
“忠”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理念,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一。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继承发展了传统文化“忠”的理念,形成和完善了自己的忠诚观,强调要“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这样的“忠”,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忠”,体现的是党心民心的高度融合统一。
在沂蒙根据地,党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惧牺牲、英勇奋斗,团结带领根据地人民开展减租减息、土地还家、发展生产、民主政治、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彰显了“忠诚于人民”的高尚情怀和责任担当。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注释与精细翻译
魏征《谏太宗⼗思疏》原⽂、注释与精细翻译魏征《谏太宗⼗思疏》原⽂、注释与精细翻译本⽂是关于魏征《谏太宗⼗思疏》原⽂、注释与精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第⼀段:原⽂:⾂闻求⽊之长1者,必固其根本2;欲流之远者,必浚3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岂望流之远,根不固⽽何求⽊之长。
德不厚⽽思国之治,虽在下愚4,知其不可,⽽况于明哲5乎!⼈君当神器之重6,居域中7之⼤,将崇极天之峻,永保⽆疆之休8。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茂,塞源⽽欲流长者也。
注释:1、长(zhǎng):⽣长。
2、固其根本:使它的根本牢固。
本,树根。
3、浚(jùn):疏通,挖深。
4、在下愚:处于地位低见识浅的⼈。
5、明哲:聪明睿智(的⼈)。
6、当神器之重: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
神器,指帝位。
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
7、域中:指天地之间。
8、休:美。
指政权的平和美好。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长,⼀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流得远,⼀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长。
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就要推崇皇权的⾼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
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茂盛,堵塞源泉⽽想要泉⽔流得远啊。
第⼆段:原⽂:凡百元⾸9,承天景命10,莫不殷忧11⽽道著,功成⽽德衰。
有善始者实12繁,能克终者盖寡13,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有余,今守之⽽不⾜,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4。
竭诚则吴越为⼀体15,傲物则⾻⾁为⾏路16。
虽董17之以严刑,振18之以威怒,终苟免⽽不怀仁19,貌恭⽽不⼼服。
古诗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翻译赏析
古诗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翻译赏析文言文《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
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此之谓也。
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
【注释】1舆:《老子·八十章》:“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论语·卫灵公》:“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
”《考工记》:“舆人为车。
”《说文》:“舆,车舆也。
”这里用为古代的大车之意。
2庶人:平常的人,老百姓3笃敬:诚实谨慎。
敬:谨慎4补:补助。
5是:这样。
6传:这里泛指古代典籍。
7君:统治。
8平政:使政令公平。
9荣:兴盛。
10隆礼:尊崇礼仪。
11大节:关系安危存亡的大事。
【翻译】马惊恐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上;平民百姓惊恐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
马惊恐车,就不如使马安静;平民百姓惊恐政事,就不如给他们实惠。
选拔贤能的人。
传说:“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
水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
”这个意思就是说:当君王的想要获得安宁,那么最好是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想要获得繁荣,那么最好用隆重的礼节对待士子;想要获得功名,那么最好尊崇和任用贤能的人,这是关系到统治者安危存亡的大事。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及解析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给下列划线的词语注音。
________________山门圮于河棹数小舟(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众服为确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B.当求之于上流/生于忧患C.其反激之力/然则天下之事D.如是在啮/如其言(3)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A.沿河求之。
(顺着河流寻找石兽)B.石必倒掷坎穴中。
(用石头把坑洞填满)C.寻十余里无迹。
(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D.竟不可得。
(最终没找到)(4)请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5)寺僧们、讲学家和老河兵分别代表了哪三种生活态度?【答案】(1)pǐ;zhào(2)C(3)B(4)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不能片面的里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主题。
(5)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们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古者民泽处复穴阅读附答案与翻译
古者民泽处复穴阅读附答案与翻译(1)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热蚊?【1】,圣人乃作,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
为鸷禽猛兽之害伤人,而无以禁御也,而作为之铸金锻铁,以为兵刃。
猛兽不能为害。
故民迫其难则求其便;困其患,则造其备。
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
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也,则先王之法度,有移易者矣。
鲁昭公有慈母而爱之。
死,为之练冠,故有慈母之服。
阳侯杀蓼侯而窃其夫人,故大飨废夫人之礼。
先王之制,不宜则废之;末世之事,善则著之。
是故礼乐未始有常也。
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
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
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取材于《淮南子·汜论训》)注释:【1】?,读“mǎng”,虫咬。
(2)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
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此之谓也。
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
三节者当,则其馀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则其馀虽曲当,犹将无益也。
孔子曰:“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
大节是也,小节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
大节非也,小节虽是也,吾无观其馀矣。
”(取材于《荀子·王制》)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就其所利就:接近B.治国有常常:规律C.莫若惠之惠:恩惠D.君子安位安:安居8.C[“惠”应解释为“给…………恩惠”。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古者民泽处复穴②是君人者之大节也B.①人各以其所知②吾无观其馀矣C.①不宜则废之②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D.①三代之起也②此之谓也9.C[A项“者”:①时间后助词;②代词。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注释与精细翻译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注释与精细翻译本文是关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注释与精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第一段:原文:臣闻求木之长1者,必固其根本2;欲流之远者,必浚3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4,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5乎!人君当神器之重6,居域中7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8。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注释:1、长(zhǎng):生长。
2、固其根本:使它的根本牢固。
本,树根。
3、浚(jùn):疏通,挖深。
4、在下愚:处于地位低见识浅的人。
5、明哲:聪明睿智(的人)。
6、当神器之重: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
神器,指帝位。
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
7、域中:指天地之间。
8、休:美。
指政权的平和美好。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
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
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第二段:原文:凡百元首9,承天景命10,莫不殷忧11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12繁,能克终者盖寡13,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4。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15,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6。
虽董17之以严刑,振18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19,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20,可畏唯人21;载舟覆舟22,所宜深慎。
2015年武汉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
2015年武汉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应用文写作8. 命题作文单项选择题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 )提出的著名论点。
A.老子B.孟子C.荀子D.墨子正确答案:C解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出自《荀子·王制》。
“传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此之谓也。
”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荀子,字卿,战国时期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提出“性恶论”。
2.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B.同盟会C.国民党D.文学社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同盟会成立史实的认识。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的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会上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后来发展成为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3.雨果曾愤怒地谴责道:“两个强盗走向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两个强盗是( )。
A.英国和法国B.英国和美国C.美国和俄国D.法国和俄国正确答案:A解析:题干中雨果所描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圆明园的情形,故本题选A项。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4.根茨勒在其《当代翻译理论》一书中对翻译流派的划分不包括( )。
A.翻译科学学派B.美国翻译培训学派C.解构主义学派D.描写翻译学派正确答案:D解析:埃德温.根茨勒(Edward Gentzler)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1993)中依据各流派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五大流派,分别是: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解构主义派。
故本题答案为D项。
5.在我国历史上,( )第一次把“教”与“育”两个字连用,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君子三乐之一。
君道荀子文言文翻译
原文: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君以此思危,则危而安全;君以此思安,则安而危。
夫君之与民也,犹心之与股肱也。
股肱,体之宗臣也;心,体之君也。
心之与股肱也,相使为用。
臣之事君,犹股肱之事心也。
故君之与民也,其用也必相使也。
是以圣王之制也,先顺民心,然后治天下。
故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夫民者,至贱也;而君者,至贵也。
民者,至愚也;而君者,至智也。
然而以至贱之心,而制至贵之身,以至愚之心,而制至智之身,其可得乎?故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
译文:
君主,就像是船;百姓,就像是水。
水可以载船,水也可以覆船。
君主如果因此思考危险,那么在危险中也能感到安全;君主如果因此思考安全,那么在安全中也会感到危险。
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心脏与四肢的关系。
四肢,是身体的臣子;心脏,是身体的君主。
心脏与四肢的关系,是相互使用的关系。
臣子侍奉君主,就像是四肢侍奉心脏一样。
因此,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必然是相互使用的关系。
所以,圣明的君主制定政策,首先顺应民心,然后治理天下。
所以说:“得到民心的人得到天下,失去民心的人失去天下。
”百姓是最卑微的;而君主是最尊贵的。
百姓是最愚昧的;而君主是最聪明的。
然而,用最卑微的心来制约最尊贵的身体,用最愚昧的心来制约最聪明的身体,这是可能的吗?所以说:“君主,就像是船;百姓,就像是水。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作文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作文哎呀,这题目真是妙啊!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学过的一句成语:“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主就像一艘船,而百姓就像是水。
水可以承载船只,也可以让船只翻覆。
所以,君主要善待百姓,才能安邦定国;百姓也要支持君主,才能国家繁荣昌盛。
现在想想,这句话真的是太有道理了。
如果一个国家的君主不关心百姓的生活,只顾自己的享乐,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像一艘没有水的船一样,无法前行。
而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都不支持君主,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像一潭死水一样,没有任何生机。
所以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君主和百姓的关系。
君主要善待百姓,百姓也要支持君主。
只有这样,一个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当然啦,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国家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比如说,你和你的朋友之间也是如此。
如果你只顾自己玩乐,而不关心朋友的感受,那么你们之间的友谊就会像一艘没有水的船一样,无法前行。
而如果你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朋友的感受,那么你们之间的友谊就会像一潭死水一样,没有任何生机。
所以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也要学会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友谊和爱情。
总之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告诉我们很多道理。
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君主和百姓的关系;它也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学会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希望我们都能够牢记这句话,并把它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谏太宗十思疏
原文: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 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注释:①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 ②望: 求。③治:安定. ④厚:深厚. ⑤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 ⑥况:何况. ⑦明哲:聪明睿智(的人). 翻译: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 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安定,我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 不可能的,何况对于(像陛下这样)聪明睿智的人呢? 赏析:本句紧承第一句继续运用比喻论证手法从反面推理, 连用四个“不”字,加强了对“积其德义”的肯定。 “虽……(知)……而况……乎”的句式,巧妙地把人君拉到作者的 立场上来,使人君不能有别的观点选择。先肯定人君“明哲”,必 能分辨是非,既是对人君的尊重,也促其乐于从谏,而且使谏诤不 显得突兀 。
思考题:
1 .中心论点是什么?本段三句话各是从什么角度来阐述
自己的看法的?
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第一句正面引出主要观点,阐明积德义的重要性;
第二句从反面论述自己的主要观点,阐明积德义的必要性;
第三句从皇帝自身地位的角度来阐明不积德义的严重后果,进一 步论证治理国家,必积德义。
2.魏征虽是大胆直谏,但在劝谏中也讲究方式方法,言语 也中听,你能说明这样的特点吗? 答:首先是用了设喻手法,使劝谏生动形象化;再就是 借贬低自己来抬高君主,使对方耳听直言心悦诚服。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 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注释: ①求:要求,需求。 ②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 独立性。③长(cháng):高。④固:使动,使…牢固。⑤根本: 树根。⑥浚(jùn):疏通。⑦ 德义:恩德,道义。
翻译:我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 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安定, 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 赏析:用排比句和设喻,从正面说明”积德义”的重要 性,----十思的出发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①
马骇舆②,则君子不安舆;庶人③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马骇舆,则莫若④静之⑤;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⑥。
选贤良,举笃敬⑦,兴孝弟⑧,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此之谓也。
注释
①选自《苟子王制》。
②骇舆:惊车。
舆,车。
③庶人:平常的人,老百姓。
④莫若:不如,没有赶得上。
⑤静之:使之安静下来,使动用法。
⑥惠之:使动用法,使他们得到恩惠。
⑦笃(d )敬:诚实谨慎。
敬:谨慎。
⑧孝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弟,同悌(t )
阅读训练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__通__意思是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_______②水则载舟,水则覆舟_______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①马骇舆,则莫若静之_______②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_______
4.怎样才能做到使庶人安政?(用原文回答)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弟通悌(t ),尊敬。
2.①那么②能
3.①静使动用法,使安静下来。
②惠,使动用法,使得到恩惠。
4.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
5.作者认为老百姓是国家安定与否的关键。
只有施行仁政,厚待百姓,才能使国家安定昌盛。
(意思对即可)
译文
马受了惊不好好驾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安稳稳地坐车;老百姓不听政令,那么君王的统治地位就不稳固。
惊马不好好驾车,(最好的办法)没有比得上使它安静下来;老百姓不听政令,(最好的措施)没有比得上使他们得到好处。
贤德的人得到选用,诚实谨慎的人受到推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受到重视,孤寡无依的人能够得到照顾,贫穷的人能够得到补助,假如能做到这样,那么老百姓就能顺从政令了。
老百姓顺从政令,君王的统治地位才能稳固。
经传上说:君王是船,老百姓是水。
水能载船,水也能翻船。
就是这个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