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勇敢 传承爱心” 铸就坚勇校园精神——江油市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特色教育发展纪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强勇敢传承爱心”铸就坚勇校园精神——江油市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特色教育发展纪实

坐落在江油市涪江之滨的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原江油市建南学校)始建于1963年9月,其前身为四川矿山机器厂子弟学校,2001年8月剥离到地方,更名为江油市建南学校。其间,学校先后成功创建成为绵阳市示范小学、绵阳市校风示范学校、绵阳市绿色学校,荣获绵阳市劳动关系和谐单位,绵阳市少先队红旗大队等荣誉,连年获得江油市文明示范学校流动奖牌,并多次获得绵阳市和江油市教学质量表彰。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新加坡坚永公司董事长陈永庆先生出资近千万,建成了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首所成建制永久性学校,同时学校更名为“江油市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坚勇实小)。

近年来,坚勇实小以凝聚正能量,打造坚勇特色、提升发展内涵、强化内部管理,实现崭新跨越”为工作主线,以“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校发展)为重要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学校教育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从学情、教情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实际出发,以教育教学为学校工作的中心和重心,坚持理直气壮地抓教育质量;坚持从激励机制入手,加大奖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以生为本,努力打造三支强有力的德育队伍——即德育干部管理队伍、班主任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强调教师的敬业精神;开展校本系列化活动,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研究,着力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软、硬实力和办学水平。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发展的坚勇特色之路。

感恩——传承爱心

进入坚勇实小,“坚强勇敢,传承爱心”的校训映入眼帘,展示着坚勇师生坚毅顽强,勇往直前和传承大爱,感恩奋进的坚勇精神;旗台上,“饮水思源,铭记于行”的碑文满载着坚勇师生对党、人民和社会以及对陈永庆先生的无限感激之情;校园文化墙上,“做文明坚勇人,行文明坚勇事”刚劲有力的文字昭示了坚勇师生率真做人行事的人生准则。

结合灾后学校感恩教育现状,坚勇实小通过“构建感恩教育学段目标”、

“课堂教学进行感恩教育渗透”、“开展感恩主题活动”、“开发感恩课程校本资源”、“营造感恩校园文化”、“进行家庭感恩教育”、“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等感恩教育途径,运用“目标控制策略”、“教学引导策略”、“活动体验策略”、“资源开发策略”、“情境熏陶策略”、“家校联动策略”、“榜样示范策略”等方法;开发了具有坚勇特色、时代意义和体现灾后教育重建需要的感恩教育资源。根据灾后小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等因素,制定了低段、中段、高段感恩教育目标,使感恩教育有的放矢。低段:感恩父母养育我;中段:感恩老师教育我,高段感恩他人帮助我,感恩社会,回馈自然。如:一、二年级要求做到,进家门说,(妈妈)我回来了;出家门说,(爷爷)我去上学了,再见等;三、四年级要求做到,团结同学,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在家给父母爷爷奶奶端茶递水等;五、六年级要求做到,尊敬老师,关心学校,帮助弱小,举止文明,你丢我捡,在家打扫卫生,做力所能及的事等。

学校注重整合各学科感恩素材,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感恩教育纳入班会、队会课、品德与社会(生活)及语文、音乐等学科课程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内容。

常年开展感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校园、家庭和社会实践设计以“感恩”为主题的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培养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与他人的意识。

努力营造感恩的校园文化体系。设置富含“感恩”元素的校园文化墙、宣传专栏,楼道文化等,让孩子在积极向上,健康浓郁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快乐成长。

细节——打造品牌

今天的坚勇实小,校园面貌焕然一新,靓丽坚固的教学楼、宽阔清新的塑胶操场、干净整洁的食堂、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乃至是星级化的洗手间。这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如何使用好爱护好校园硬件设施设备,夯实软件实力,一直是校长余国文深入思考的问题。

学校提出“用细节打造品牌”的办学思想,并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行了“专题洗脑”活动。譬如,专题学习精细化管理内涵和经验;开展在“‘细’字上做文章,‘实’字上下功夫”的主题学习培训等,促使教师在思想上紧起来,认识上高起来,工作上实起来。具体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是由注重“考、

评、督”转变为“导、助、教”;由偏重于组织机能向参谋指导机能转变;由偏重于检查评价机能向管理教育机能转变;由偏重于常规管理机能向常态化功能转变。二是力求在精细化管理上做文章,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实际操作中求实效。层层完善管理机制,做到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大事具体抓,小事做到位。三是专注于养成教育常规中的“小事情”,专心于活动场所的“小角落”,关注于教育活动中的“小事件”,专心于师生行为的“小环节”,打造常态化的精细化管理。细化规范,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注重从行为细节管理抓起。一是狠抓检查督促,强化过程监管。实行了行政和值周教师课前巡查评比制度、校风监督岗课间巡查制度、放学后保洁情况检查评比制度等。二是言传身教,现场示范。如:实地教会低段学生饭前洗手,正确使用水龙头开关等。三是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实行掌门长(桌长、电长、墙长等)负责制,监督有无随意损坏设施设备等行为。四是推行校园植物认养制度。以挂牌“感恩竹”、“爱心树”等方式对校内植物和绿化带进行个人和班级认养。五是执行违规担责补偿制度。文明监督岗对管辖区内乱丢乱扔等行为进行劝阻并登记,违规者须巡查另外违规者或承担该辖区的清洁维护;对主动维护者,实行加分和表扬。六是开展高低年级结对帮扶活动,如教会低段同学整理书包、正确使用清洁工具,并邀请家长现场观摩等。七是环境维护首遇问责制。从校长到老师再到学生,遇到有损校园环境的行为,要主动制止,倡导弯腰行动,自觉维护环境并互相监督。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营造了一个人人关心和维护新校园环境质量的良好氛围。

以学导行强化训练

学校着力构建文明素养教育体系,一是发挥学校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做到课内外相统一。学校利用三会一课(班会、队会、晨会、品德课),让学生明确、理解文明修身的标准,做到有章可循。二是认真搞好行为养成训练。本着“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分课前准备、文明礼仪、公物爱护等10个方面,每月确定一项训练重点来强化“文明修身工程”。受表彰的班级在升旗仪式上做经验交流,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三是分阶段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废纸不出教室、零食不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告诉学生“该怎样做”、“为什么做”,使养成训练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认识一点、做好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