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培训
《纺织标准与检测》课件——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检测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
色牢度即染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印染加工或服用过程中,经受各种外界 条件作用后所引起的颜色变化程度。印染加工过程中可能引起颜色变化的因素 有热定型、机械作用、酸碱及各种化学整理剂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颜色 变化的因素:洗涤、光照、摩擦、刷洗、汗渍、水浸及熨烫等。
在纺织品出厂之前,要进行各种指标的检测,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检测 指标包括加工过程中的色牢度如耐升华色牢度、耐缩绒色牢度等,以及使用过 程中的色牢度,如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光色牢度等。
1.干摩擦 ①将调湿后的摩擦布平放在摩擦色牢度测试仪的摩擦头上,以使摩擦布的经向 与摩擦头的运行方向一致,用套圈固定,不能松动,将摩擦头放在试样上。 ②按下启动电源及启动按钮,摩擦头会自动在试样布上来回摩擦10次,往复 动程为100mm,时间为10秒。取下摩擦布,在GB/T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下调湿, 并去除摩擦布上可能影响评级的任何多余纤维。
单纤维贴衬织物:一般要用两块不同纤维的织物做贴衬
标准贴衬
可以同时测出试样对多种纤维贴衬的沾色性能,只需一块做贴衬
(注:标准贴衬织物应存放在密封、避光、干燥场所)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
单纤维贴衬: 该类织物主要用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及GB色牢度检测用。
1.黏胶纤维 (1)坯布规格:19tex×19tex(30英支×30英支)268根/10cm×268根/10cm. (2)加工过程:经过退浆、漂白,但不轧光、不上浆、不上蓝或增白。 (3)质量要求:毛细管效应为8cm/30min,白度在80%以上。 2.棉细布 (1)坯布规格:18tex×18tex313根/10cm×307根/10cm. (2)加工过程:经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但不丝光、不轧光、不上蓝或增白。 (3)质量要求:烧毛洁净,毛细管效应与白度同黏胶纤维。
纺织品服装面料染色牢度标准培训检测

A
皂片 5g/L
四(. 1五)种方法条件
B
皂片 5g/L
(2)
C(3)皂 无片 水碳52酸gg//钠LL
D(4)皂 无片 水碳52酸gg//钠LL
E(5)皂 无片 水碳52酸gg//钠LL
40 ℃ 50 ℃
30min
毛纺产品,丝绒织物,棉印染灯芯绒, 服用鞋用印染帆布,粘纤印染布,涤 粘中长布等,床品按使用说明 ≥40℃
方法三分阶段曝晒试样
方法三试验步骤
“允许试样只与两块蓝色羊毛标准一起 曝晒,一块按规定为最低允许牢度的蓝 色羊毛标准和另一块低一级的蓝色羊毛 标准。直到在最低允许牢度的蓝色羊毛 标准的分段面上的变色达到灰卡4级(第 一阶段)和3级(第二阶段)的色差,白 色纺织品晒至最低允许牢度蓝色羊毛标 准的分段面上的变色达到灰卡4级。
试验方法一
最精确的方法,全面的反映试样的耐光 性能
一只样品、一套蓝标、二个曝晒阶段、 三块区域。
试验终点的确定:试样曝晒至变色达灰 卡4级(第一阶段)和3级(第二阶段); 白色样品只晒至变色达灰卡4级;或7 (L7)级蓝标变色达灰卡4级。
方法一分阶段曝晒试样
方法一的级别评定和结果表达
试样的各曝晒阶段与蓝标相同的曝晒阶 段进行比较评级,如不是近于两个相邻 蓝标中的一个,则给与中间级,如3-4或 L3-L4。如果不同阶段得出不同的评定级 数,则取其算术平均值,当算术平均值 为四分之一或四分之三时,则评定取其 高的半级或整级。如有光致变性,则在 色牢度等级后括号中用P光至变级数表示 ,如6(P3)
45min 用于特殊要求(合约)
60 ℃ 95 ℃ 95 ℃
30min 除适用方法A以外的大多数产品,纯
棉混纺色织布, 纯棉混纺印染布,纯 棉混纺针织品,毛巾产品,床品等等
织物色牢度检测—织物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褪色的机理 干摩擦:摩擦力引起织物或服装上染料的脱落 湿摩擦:除了摩擦力的作用外,摩擦色牢度的高低与染色工艺质 量及染料品种密切相关(浮色、染料与纤维间结合力)
织物耐摩擦色牢度测试试验方法源自二、耐摩擦色牢度的试验方法
GB/T 39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AATCC 8 旋转立式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AATCC 116 往复式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JIS L0849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ISO 105 X1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X12部分:耐摩擦色牢度 ISO 105-X16 色牢度试验.第X16部分:耐摩擦色牢度小面积
七、耐摩擦色牢度的评级
1.评定时,在每个被评摩擦布的背面放置三层摩擦布。 2.在适宜的光源下,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摩擦布的沾色级数
八、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的注意事项
1.如有染色纤维被带出留在摩擦布上 , 必须用毛刷把它除掉。 2.试验前应仔细检查摩擦头的摩擦面是否平滑。 3.耐摩擦色牢度检测时,一般没特殊说明或要求者,均在试样正面进
三、耐摩擦色牢度的试验原理
将纺织品试样分别与一块干摩擦布和一块湿摩擦布摩 擦,评定摩擦布沾色程度。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可通过两个可选尺寸的摩擦头提 供了两种组合试验条件:一种用于绒类织物;一种用 于单色织物或大面积印花织物。
四、耐摩擦色牢度的试验仪器
往复式摩擦色牢度仪
旋转式摩擦色牢度测试仪
四、耐摩擦色牢度的试验仪器
六、耐摩擦色牢度的试验步骤
将调湿后的摩擦布放在摩擦色牢度试验机的摩擦头,使摩擦布的经向与 摩擦头的运行方向一致 来回摩擦10次,往复动程为104±3mm,时间需10秒。
湿摩擦
将其完全浸入蒸馏水中,取出,使用轧液辊挤压使摩擦布的含水率达到 95%~100%。 其他同干摩擦,湿摩擦结束后,将湿摩擦布在室温下自然晾干后评级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培训课件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培训课件1. 引言纺织品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各种条件下,经过摩擦、洗涤、光照等作用后,其色彩变化的稳定性。
色牢度是衡量纺织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选购纺织品时的重要参考因素。
为了保证纺织品以及相关产品的色彩稳定性,我们需要进行色牢度的检测。
2. 色牢度的分类色牢度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测:2.1 湿色牢度湿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湿状况下经过摩擦、洗涤等作用后的色彩变化情况。
常用湿色牢度检测方法有:•AATCC 8: 色牢度摩擦试验•AATCC 61: 色牢度洗涤试验•ISO 11641: 石碱法•ISO 105 E01: 色牢度酸汗试验2.2 干色牢度干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干燥状况下经过摩擦、光照等作用后的色彩变化情况。
常用干色牢度检测方法有:•ISO 105 X12: 色牢度光照试验•AATCC 16: 色牢度阳光曝晒试验•ISO 105 X16: 色牢度蒸汽熨烫试验2.3 其他色牢度除了湿色牢度和干色牢度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色牢度检测,如:•ISO 105 F10: 色牢度干洗试验•AATCC 127: 色牢度冷水漂洗试验3. 色牢度检测方法色牢度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1.湿、干色牢度的摩擦试验:通过样品在摩擦下的色彩变化程度来评估色牢度。
2.色牢度的洗涤试验:将样品置于洗涤机中进行多次洗涤,评估色彩的变化程度。
3.光照试验:将样品暴露在光照下一定时间,评估色彩的变化情况。
4.湿热试验:通过将样品置于一定湿度和温度下进行一定时间的处理,评估色彩变化程度。
5.化学试剂的使用:根据需要,利用化学试剂进行特殊条件下的色牢度检测。
为了方便对色牢度进行评估和判断,常使用评级标准来表示色牢度的好坏程度。
常用的评级标准有:• 1 - 5级评分,分别表示色牢度极差、差、中等、良好和优秀。
• A - D级评分,分别表示色牢度差、中等、良好和优秀。
色牢度检测对于纺织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有重要意义:•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色牢度检测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减少退货率。
实验二十三 染色织物色牢度的测定

实验二十三染色织物色牢度的测定染色牢度是指织物在服用或使用过程中染料能否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主要包括耐洗牢度、摩擦牢度、耐光牢度、升华牢度、汗渍牢度、熨烫牢度等。
【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耐洗牢度、汗渍牢度的试验方法。
其他牢度的试验方法时可查阅国家标准进行测试。
【实验原理】用样卡评定染色牢度级别时,原样与试样并置,然后将样卡布样放在一个平面上,样卡在左面,布样在右面,眼睛距离平面约30-40cm,采用晴天北面光线。
视线与样卡平面近乎垂直进行比较评级。
以样卡色差程度与被测布样相近一级作为布样的牢度等级。
如果被测布样色差程度不好介于标准样卡的3级和4级之间,便可评定为3-4级。
【实验过程】一、织物色牢度检验的准备(一)试验用标准白布要求1、漂白纯棉细布其坯布规格为:32支×32支纱、313×307根/10厘米,经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但不加白,不上蓝),毛效在8-10厘米/30分,白度在80%以上的纯棉漂白细布(必要时可准备漂白粘胶合纤细布)。
(二)样卡准备1、日晒牢度蓝色样卡它是用来评定织物耐光牢度,日晒牢度蓝色标准分为八个等级。
1级褪色严重,表示耐光牢度最差,8级表示耐光牢度最好,可视为不褪色。
2、褪色标准样卡用五对灰色标准分别代表原样与试样相对变化的程度。
5级为褪色牢度最好,表示原样与测试样无差异,色差为零。
1级表示褪色最严重。
3、沾色标准样卡用五对白色及灰色标准组成,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代表织物试验前后白布沾色的程度。
5级表示无沾色,即待测织物的白布沾色与标准白布无色差。
1级代表沾色最严重。
二、耐洗牢度试验(一)器具、药剂及待测织物1、器具:烧杯(400ml),温度计(100℃)2、药剂:标准皂片、无水碳酸钠(c.p.)3、待测织物:(二)测试布样准备在半成品或成品取样时应整匹布两端2米离布边5厘米以上处取样。
对于印花布样应包括同色位的全部色泽。
如果在一块试样中各种色泽不能取全时,可分别取数块同样大小试样,使各种色泽均能取到。
谈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技术及细节

谈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技术及细节提纲:一、谈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技术1.1 色牢度概述1.2 检测方法1.3 设备和仪器介绍1.4 检测标准二、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技术的细节2.1 样品准备2.2 检测条件2.3 数据分析2.4 报告撰写三、检测结果及分析3.1 色牢度级别3.2 影响色牢度的因素3.3 结果分析四、纺织品色牢度检测在建筑领域的应用4.1 建筑材料颜色的稳定性重要性4.2 监测建筑材料颜色的色牢度4.3 减少建筑材料颜色变化带来的后果五、纺织品色牢度检测的未来趋势5.1 检测技术的发展5.2 检测成本的优化5.3 自动化检测的发展一、谈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技术1.1 色牢度概述纺织品色牢度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纺织品色彩在水、光、摩擦、汗液和唾液等物质的作用下是否能够保持原有的色彩稳定性。
高色牢度表示纺织品色彩能够在各种环境下保持稳定,而低色牢度则表示染料的稳定性差,容易褪色。
对于消费者而言,色牢度是衡量产品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商品品质差的纺织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色,影响美观度和寿命。
1.2 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方法有干摩擦法、湿摩擦法、移染法、蓝色棉布法、气候循环法等。
其中,蓝色棉布法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它利用不含染料的蓝色棉布接触待检测的纺织品,检测纺织品染料的色牢度。
该方法特点是简单易行,成本低,但只能检测纺织品颜色对摩擦的稳定性。
移染法则是较为复杂的一种方法,利用染料与棉纤维分子之间存在亲和力的原理,在各种温度、时间和强度下,观测染料的移染情况,以此来判断染料的稳定性。
1.3 设备和仪器介绍颜色计是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时常用的设备和仪器之一,通过对待测纺织物样本进行反射或透射检测,可以准确计算出样品的颜色数值。
同样的,基于红外线、紫外线、热红外线等特定波长光谱的检测仪器也可以用于纺织品色牢度检测。
颜色计和光谱仪都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能够有效检测纺织品暴露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引起的色变情况。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 (2)纱线或散纤维:可按纱线编结成织物, 按照织物的方式进行试验。取用质量约为 贴衬织物总质量一半的纱线或散纤维,按 下列方法之一制备组合试样:
§ ①夹于一块100mm×40mm多纤维贴衬织 物及一块100mm×40mm染不上色的织物 之间,沿四边缝合(见GB/T 6151)。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符合GB/T 7565、 GB/T 7568.1、GB/T 7568.4~7568.6、 GB/T 11403、GB/T 13765、ISO 105-F07
§ 第一块与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由 P117表5-2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混纺 或交织品,则第一块由主要含量的纤维制 成,第二块由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或另 作规定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2020/11/30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一、纺织品色牢度的相关知识
§1. 定义:色牢度即染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
印染加工或服用过程中,经受各种外界条件作用 后所引起颜色的变化程度。 § 或可定义为:有色纺织品在经受各种外界条件作 用后褪色和/或脱落的颜色沾污其它织物的程度。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 评定等级以灰卡色差程度与布样相近的一级作为该 布样的牢度等级,如其色差程度正好介于样卡的两 级之间,可评为中间等级如3~4级。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 灰色样卡在使用时主要应注意两点: 一是保持整洁。 二是保存时应避光、防潮。 评定:评级可采用晴天且光线稳定的北窗光线或标准光源,样卡置于 评定者左方,试样在右方,布与样卡应放在同一平面上,眼睛离布面 距离保持30~40厘米。光源的照明垂直于试样表面,观察方向与试 样表面成45°角(如图5-1),表示为0/45;或光源的照明与试样表 面成45°角,观察方向垂直于试样表面(如图5-2),表示为45/0。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方法.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方法一、概述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有些印染纺织品还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
在色牢度各项目中,最常用的是耐洗、耐光、耐摩擦色牢度三项。
衣物在穿着过程中要受到诸如摩擦、水浸、汗渍等因素的作用,染料和织物结合不牢固就会泳移到人体皮肤上,由于人体的汗渍和唾液中的催化作用,也能够促使染料分解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纺织品印染加工是一个化学处理过程,接触的化学品包括纤维原料、油剂、浆料、染料、整理剂和各种加工助剂,其中有些物质对人体也有害。
因此,除检测耐洗、耐光、耐摩擦这三项常用的色牢度项目外,还要加强耐水、耐汗渍、耐酸斑、耐碱斑、耐次氯酸漂白、耐过氧化物漂白、耐甲醛等色牢度的检测。
实际工作中,主要根据产品标准的要求和产品的最终用途来决定检测项目。
本节中评定色牢度使用灰色样卡,灰色样卡分变色样卡和沾色样卡。
变色样卡是用作检测变色对比标准的样卡(符合GB/T 250-1995;沾色样卡则是做检测沾色对比标准的样卡(符合GB/T 251-1995。
两种样卡均为五级九档制。
灰卡是标准物品,使用时要注意保持整洁,严禁用手触摸灰卡表面,使用后应装入灰卡保护袋内,注意避光、防潮。
印染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需用标准贴衬织物,标准贴衬织物分单纤维和多纤维两种。
单纤维贴衬织物只能测出试样对一种纤维贴衬的沽色性能,多纤维贴衬织物可以同时测出试样对多种纤维贴衬的沾色性能。
贴衬织物应存放在密封、避光、干燥的场所。
检测用水为三级水(GB/T 6151-1997中8.1,浓度以每升所含毫升数(mL/L或每升所含克数(g/L表示。
二、耐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GB/T 5713-1997 耐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各类纺织品颜色的耐水浸渍能力。
⒈检测准备⑴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具体如下:①如试样是织物,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中的一种制备: a.取40mm×100mm试样一块,正面与一块40mm×100mm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相接触,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试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具有两种可选尺寸 的摩擦头作往复直线摩擦运动。
光源
目光
试样
45°
光源 45° 试样
目光
▪ 蓝色羊毛标样
:以规定深色的八种染料染于羊毛织物上制 成,
▪ 耐光耐气候色牢度色牢度采用八级制,其 评定以蓝色羊毛标样为比较标准。
▪ 通过与蓝色羊毛标样比较:8级表示耐光色 牢度最好,1级表示最劣,
标准贴衬织物
▪ 印染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需用标准贴衬织 物,标准贴衬织物分单纤维和多纤维两种。 单纤维贴衬织物一般要用两块不同纤维的 织物做贴衬;多纤维贴衬织物可以同时测 出试样对多种纤维贴衬的沾色性能,只需 一块做贴衬即可。
2.试样准备
▪ (1)试样准备:当被测试样是织物或地毯时,需 准备两组尺寸不小于50mm×140mm的,分别用 于干摩擦试验和湿摩擦试验。每组各两块试样, 其中一块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或纵向), 另一块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纬向(或横向)。
▪ 若被测试样是纱线,将纱线编结成织物,试样尺 寸不小于50mm×140mm。或沿纸板的长度方向 将纱线平行缠绕于与试样尺寸相同的纸板上,并 使纱线在纸板上均匀地铺成一薄层。
二、实训过程
▪ 1.仪器设备、用具 ▪ (1)耐洗色牢度试验机
SW-12A耐皂洗色牢度仪结构示意图 1-排水泵 2-加热保护器 3-被动齿轮 4-电动机 5-减速器 6-电动机副齿轮 7-排水接口 8-主动齿轮 9-旋转架 10-试杯 11-工作室温度控制仪 12-时间继电器 13-蜂鸣器 14-预热室温度控制仪 15-排水开关 16-门盖 17-电源开关 18-保温层 19-温度传感器 20-管状加热器 21-排水管道 22-排水管接口 23-水管 24-走轮
印染加工或服用过程中,经受各种外界条件作用 后所引起颜色的变化程度。 ▪ 或可定义为:有色纺织品在经受各种外界条件作 用后褪色和/或脱落的颜色沾污其它织物的程度。
▪ 2. 检测方法
▪ 现行的检测方法按照作用的环境与条件,或模拟 试验,或综合试验,得到染色牢度的评价。检测 指标包括加工过程中的色牢度如耐升华色牢度、 耐缩绒色牢度等,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色牢度如耐 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光 色牢度等等。一般以检测耐洗、耐摩擦及耐光这 三项色牢度指标为主。实际工作中,根据产品标 准要求以及产品最终用途来决定检测项目。色牢 度评定,以等级制表示。
▪ 一、基本知识 ▪ 耐摩擦色牢度也称为摩擦色牢度。是指印染织物
有色部位用标准白布在规定压力下摩擦规定次数 有色织物的褪色情况。用白布沾色情况来评定其 耐摩擦色牢度。根据引起褪色的摩擦条件不同, 摩擦色牢度又分为干摩擦色牢度和湿摩擦色牢度。 干摩擦褪色的机理主要是摩擦力引起织物或服装 上染料的脱落,湿摩擦褪色的机理除了摩擦力的 作用外, 还有水的作用。
▪ (2)摩擦布,棉摩擦布,符合GB/T 7568.2的规定,剪成(50mm±2mm)× (50mm±2mm)的正方形用于圆形摩擦 头。剪成(25mm±2mm)× (100mm±2mm)的长方形用于长方形摩 擦头。
▪ (4)耐水细砂纸,或不锈钢丝直径为 1mm、网孔宽约为20mm的金属网。
▪ (5)评定沾色用灰卡,符合GB/T 251。
▪ ②按下启动电源15及启动按钮14,摩擦头 会自动在试样布上来回摩擦10次,往复动 程为100mm,时间需10秒。取下摩擦布, 在GB/T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下调湿,并 去除摩擦布上可能影响评级的任何多余纤 维。
▪ (2)湿摩擦
▪ ①称量调湿后的摩擦布,将其完全浸入蒸 馏水中,取出,使用轧液辊挤压(或其他 适宜装置调节摩擦布的含水率)后,再称 重,计算含水量,以确保摩擦布的含水率 达到95%~100%。
▪ B 沾色灰色样卡(又称白布沾色样卡)。沾色灰色 样卡则是用作检测沾色样卡(符合GB/T251- 2008)。两种样卡均为五级九档制。根据可分辨的 色差分为5个等级,即5、4、3、2、1,在每个级别 的中间补充半级,即4-5,3-4,2-3,1-2 数字越大 表示牢度越好。
▪ 评定等级以灰卡色差程度与布样相近的一级作为该 布样的牢度等级,如其色差程度正好介于样卡的两 级之间,可评为中间等级如3~4级。
▪ ②重复上述干摩擦布的操作。
▪ ③湿摩擦结束后,将湿摩擦布在室温下自 然晾干后评级。
▪ 4.试验结果评定
▪ (1)评定时,在每个被评摩擦布的背面放置三 层摩擦布。
▪ (2)在适宜的光源下,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评定摩擦布的沾色级数。
▪ 5.注意事项
▪ (1)如有染色纤维被带出留在摩擦布上 , 必须用 毛刷把它除掉。
需要时用。
贴衬织物
▪ 多纤维贴衬织物,符合GB/T 11404,根据 试验温度选用:
▪ —含羊毛和醋纤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用于 40℃和50℃的试验,某些情况下也可用于 60℃的试验,需要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 —不含羊毛和醋纤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用 于某些60℃的试验和所有95℃的试验)。
▪ 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符合GB/T 7565、 GB/T 7568.1、GB/T 7568.4~7568.6、 GB/T 11403、GB/T 13765、ISO 105-F07
▪ 当测试有多种颜色的纺织品时,应细心选择试样 的位置,使所有颜色都被摩擦到
试验步骤
▪ 在试验仪平台与试样之间,放置一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属网或砂 纸,以助于减小试样在摩擦过程中的移动。
▪ (1)干摩擦
▪ ①将调湿后的摩擦布平放在图5-3所示摩擦色牢度试验机 的摩擦头19上,使摩擦布的经向与摩擦头的运行方向一 致,用套圈1固定,不能松动。小心地将摩擦头放在试样 上。
退浆、煮练、漂白、但不丝光、不轧光、不上蓝或增白。 烧毛洁净,毛细管效应8-10厘米/30分钟,白度在80%以 上。
3.蚕丝 05电力纺。经过脱胶、漂白,但不增白。 4.合纤布(涤、腈、锦): 18×18(32支×32支)313×307根/10厘米。经过练漂、 定型、但不丝光、不上浆、不上蓝或增白。
▪ 3.色牢度的评价 ▪ (一)目测评定:以试后样与原样两者之间以目
测对比色差的大小为依据。使用到:灰色样卡 (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和蓝色羊毛标样 (耐光色牢度、耐气候色牢度)
▪ (二)色牢度仪器评级
▪ 灰色样卡:
▪ 灰色样卡:A:变色灰色样卡(又称原样褪色样卡) 用 作检测变色的样卡(符合GB/T250-2008);
▪ (2)天平。精确至±0.01g。
▪ (3)机械搅拌器。最小转速16.667s-1 (1000r/min),确保容器内物质充分散开, 防止沉淀。
▪ (4)耐腐蚀的不锈钢珠。直径为6mm。
▪ (5)加热皂液的装置。如加热板
▪ 2.试剂及材料 ▪ (1)符合要求的肥皂,具体要求见P116 ▪ (2)无水碳酸钠(Na2CO3)。 ▪ (3)三级水。符合GB/T 6682。 ▪ (4)灰色样卡。 ▪ (5)贴衬织物 ▪ (6)一块染不上色的织物(如聚丙烯),
▪ 一、单纤维贴衬织物 主要用于ISO及GB/T色牢度检测用标准贴衬织物。 1.粘胶纤维(粘纤) 19×19(30支×30支)268×268根/10厘米。经过退浆、 漂白、但不轧光、不上浆、不上蓝或增白。毛细管效应8 厘米/30分钟,白度在80%以上。 2.棉细布 18×18(32支×32支)313×307根/10厘米。经过烧毛、
▪ 思考:同一块试样,一般干摩擦色牢度与湿摩擦 色牢度哪个高?
▪ 2.基本原理
▪ 将纺织品试样分别与一块干摩擦布和一块 湿摩擦布摩擦,评定摩擦布沾色程度。耐 摩擦色牢度试验仪可通过两个可选尺寸的 摩擦头提供了两种组合试验条件:一种用 于绒类织物;一种用于单色织物或大面积 印花织物。
二、实训过程
▪ 1.仪器设备、用具
▪ 二、多纤维贴衬织物:见表5-1 表5-1 多纤维贴衬织物规格
检测标准
AATCC N0.10
醋纤
棉
AATCC N0.1
醋纤
棉
SDC TV 二醋酯 棉
SDC DW(ISO)
醋纤
棉
纤维组成
锦纶 涤纶
锦纶 锦纶 锦纶
粘胶 涤纶 涤纶
腈纶 羊毛 蚕丝 羊毛 粘胶 三醋酯 腈纶 羊毛
第一项 耐摩擦色牢度检测
4.试验步骤
▪ (1)根据被测试样纤维性质及客户要求,结合 表5-2和表5-3选定检测方法。并按照所采用的 检测方法制备皂液。
▪ (2)将组合试样以及规定数量的不锈钢珠放在 容器内,按照1:50的浴比,依据表5-3注入预 热至检测温度±2℃的需要量的皂液,盖上容器, 立即依据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操作,并开始 计时。
▪ 一般情况下,黏胶纤维织物、人造丝、真 丝织物、毛织物的洗涤温度是40℃;合成 纤维产品为60℃;棉麻产品为95℃,混纺、
交织复合产品以产品中较耐低温的纤维种
类而定。
▪ 2.基本原理
▪ 纺织品试样与一块或两块规定的标准贴衬 织物缝合在一起,置于皂液或肥皂和无水 碳酸钠混合液中,在规定时间和温度条件 下进行机械搅动,再清洗和干燥。以原样 作为参照样,用灰色样卡或仪器评定试样 变色和贴衬织物沾色。
▪ (2)纱线或散纤维:可按纱线编结成织物, 按照织物的方式进行试验。取用质量约为 贴衬织物总质量一半的纱线或散纤维,按 下列方法之一制备组合试样:
▪ ①夹于一块100mm×40mm多纤维贴衬织 物及一块100mm×40mm染不上色的织物 之间,沿四边缝合(见GB/T 6151)。
▪ ②夹于两块100mm×40mm规定的单纤维 贴衬织物之间,沿四边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