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管理新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单位作者

【摘要】: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别。所以造成事故的频频发生。事故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5月中旬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3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并有2000万至5000万人遭受非致命伤害。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交通事故致人死伤的人数在今后20年中将增长65%,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

关键词:交通事故成因预防措施

1 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每年发生交通事故近40万起,死亡超过10万人,受伤近5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亿元,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安全事故的75%。尤其是在我国汽车保有量仅占全世界汽车总量8%的情况下,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超过全世界五分之一,万车死亡率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据最新资料显示,日本万车死亡率是0.77,英国是1.1,加拿大是1.2,澳大利亚是1.17,法国是1.59,美国是1.77,而我国万车死亡率为 5.1,是发达国家的4至8倍。这些醒目的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已进入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期。

2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

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有人曾称交通事故为“现代社会的交通战争”,交通事故像一个隐形的杀手,潜伏在马路上等待着违章违规的人出现。

2.1 人的因素

2.1.1 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在人—车—路—交通环境构成的体系中,车辆由人驾驶,道路由人使用,交通环境要有人的管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不仅单位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而且汽车进入家庭已成为现实;相应的情况就是非职业机动车驾驶员队伍迅速扩大,使机动车驾驶员的整体素质更加参差不齐。那些驾驶能力较差、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出事较多的机动车驾驶员被“誉为”“马路杀手”。椐有关资料统计分析,一般的交通事故原因中,由于车和路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占不到5%,而95%以上的原因是由于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另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见低素质的机动车驾驶员在参与道路交通运行中对人们正常的生活构成的伤害是很严重的。因此,对交通安全的研究应对人以足够的重视。

2.1.2 涉及人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参与人方面。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仍然靠交警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注意和重视,宣传社会化局面还没真正形

成,工作力度不大,措施不到位,方法简单,效果不明显,导致广大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不强,交通法律意识淡薄,交通违法现象十分突出。存在非法载客,人货混装,超高,超重,驾驶报废车、套牌车、超员车上路行驶。二是驾驶人方面。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驾驶技能参差不齐,交通违法普遍存在,引发大量交通事故。三是多头管理,车辆源头混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车辆的管理主体。但介于我国国情的原因,农机部门以农用运输车系农用机械为由也参与了农用运输车的办牌上户和驾驶证的办理,致使交通管理机关不能对农用运输车的上户、年检、驾驶员的审验以及安全教育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客运车辆的资格审查、线路核定、安全检验又划归交通运管部门管理等等。形成了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四是道路安全监管力量簿弱。农村道路线长面广,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很大,作为交警部门或派出所协管交通的警力严重不足,管理工作往往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导致部分路段处于失管、失控状态。

2.2 车辆因素

2.2.1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车辆制动失灵、制动不良、机件失灵、灯光失效和车辆装载超高、超宽、超载、货物绑扎不牢固等,都是酿成交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据我国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知,制动系和转向系故障是车辆因素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现有运行车辆中有50%左

右属于机构失调、带病运行。这些都构成了交通事故的机械隐患。

2.2.2 涉及车辆一是9座以上客运车辆。其中包括公路营运客车及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接送车辆。这类车辆受客运企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影响,“多拉快跑”现象普遍,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严重存在,极易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特大事故;二是公路营运货车。这类车辆“多拉快跑”现象更加严重,加上车辆安全技术状况不良,超高、超宽和严重超载、疲劳驾驶等违法严重存在,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据较大比例;三是小车。由于小车车辆机械性能较优越,操作相对简单,车速快、行动便捷,驾驶员极易实施超速违法行为,从而引发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四是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由于危险化学品特别是剧毒化学品在生产、销售、运输环节上隶属不同部门监管,部门间协作配合不足,联勤监管机制不到位,存在安全监管漏洞,单靠公安交警部门难以有效查处路面违法行为,危化品运输车辆无证运输、违规运输、超载等严重违法普遍,极易导致事故发生。而危化品运输车辆一旦引发事故,不仅车毁人亡,还会引发燃烧、爆炸、腐蚀、毒害、泄露等灾害事故,严重危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是电动自行车和助力自行车。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机动车有了大幅度增长,原先以交通运输为致富门路的格局被打破,大量的机动车辆被用作生产和生活工具而进入农村家庭。其中以摩托车为主体的“五小”车辆又占了车辆拥有量

的绝大部分,由于农村车辆变更交易频繁,且部分车辆存在二、三手车经营使用现象,并很少办理法定手续,购买保险少(或根本不买),有相当部分车外观陈旧,车内座套、垫子破烂,灯光、制动、手刹、转向都存在严重安全问题。一旦肇事,极难查究,不但给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而且这些车辆变成了农村道路上的一颗颗“滚动的炸弹”。而目前,对“五小”车辆的管理法规还没有出台实施,大部分“助力车”突破国标技术要求,车速快、质量大、重心高,刹车远、稳定性差,安全隐患大。

2.3 道路因素

2.3.1 截至2007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7.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6万公里。静态比例为:人均车辆约0.14辆,而人均道路只有0.0028公里;每辆车平均道路占有量约为0.002公里;且其中90%的道路属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混杂。近几年机动车辆数字还在急剧增加,道路超负荷承载,致使交通事故逐年增加。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2.4环境因素

2.4.1一是交通量的影响。交通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心理紧张程度,也影响着交通事故率的高低。二是交通混杂程度与行车速度的影响。我国的道路多为双车道混合式交通,由于各种机动车在一条道路上行驶,其动力性不同、行车速度相差很大,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差异更大。三是恶劣天气的影响。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