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故事
宋朝故事三十一则
![宋朝故事三十一则](https://img.taocdn.com/s3/m/03ef637e6bd97f192379e949.png)
宋朝故事1 寇准拜师宋朝有个大宰相,名叫寇准,他是个大忠臣,有本事,学问高,还有好多愁死坏人乐死好人的点子。
老百姓最爱说的就是他夜装判官,不点灯黑暗光里双手倒写梅花篆,迫使老贼潘仁美伏了法,替杨家报仇解恨的事儿。
寇准那么大本事,他的老师是谁呢?这可能是很多人想也想不到的。
寇准也是个苦出身,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子俩相依为命,省吃俭用的,也就刚刚能填饱肚子不挨饿。
寇准的母亲一直都想让儿子读书,好有个出息报效国家,但是哪里有钱供学啊?所以寇准都十几岁的时候,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那正是五代十国的时候,成天打仗,兵荒马乱,也不知死了多少人!到处都是逃难的。
有一天,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逃难来到寇准家门口,寇母一问,姑娘姓李,爹妈都死了,就她一个孤零零的再没个亲人了,寇母觉得姑娘挺可怜,就收留了她。
姑娘模样长得俊俏,又能干贤淑,寇母就又撮合姑娘和寇准成了亲。
结了婚,就带着姓叫做李氏。
不管什么时候,逢乱世,兵荒马乱最后苦的都是老百姓。
寇母是个深明大义的女人,看着天下越来越乱,老百姓都在遭罪,有心想让儿子读书报效国家,但家里实在太穷,拿不出钱请先生,这事儿成了寇母的心病,不觉就成天唉声叹气,长吁短叹的表现了出来。
贤惠的李氏看出婆母有心事,询问之后得知原来是想让寇准念书请不起先生,李氏笑了,这李氏是官宦之后,父母死于战乱,才孤单流落成了寇准的媳妇。
她从小聪明好学,在父亲的指导下读了很多书,可以说天文地理,无所不晓;《四书》《五经》,熟读于胸;琴旗书画,样样精通。
李氏安慰婆母说:“母亲不必担心,家父在时,曾教儿媳天文地理、《四书》、《五经》。
若信得过儿媳,儿媳愿意为师,教不好,唯儿媳是问!不过有一条,若让儿媳教寇准,必须先行拜师之礼!”寇母一听,乐开了花:“常言道:有福不用忙,无福忙断肠。
想不到半路上拣来个媳妇,竟有如此的学问!要是能教准儿上进,老身怎不放心!”急忙唤过寇准,让媳妇坐着,受寇准三叩九拜之礼。
母亲要寇准拜妻为师,寇准可是打心眼里不服气,他白了李氏几眼,暗想:“哼,一个女人能教我什么?要不是娘在,看我不收拾你!”寇母把眼一瞪:“大胆寇准,还不快给我跪下行拜师之礼!”寇准自小和母亲相依为命,非常孝顺,看母亲生气,无奈之下,只好不情不愿的朝妻子行了三叩九拜之礼。
关于宋朝的历史小故事_历史故事
![关于宋朝的历史小故事_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5acb4e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e.png)
关于宋朝的历史小故事故事总比单纯的知识更生动更容易理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能够发挥很好的辅助作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气氛,让教学变得更加的趣味化,那么有关宋朝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宋朝的历史小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关于宋朝的历史小故事篇一:乾淳之治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宋朝相对进入到一个兴盛时期,史称“乾淳之治”。
宋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
在内政上,宋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
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政治繁荣的局面。
南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
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金国的威胁之下,而且南宋内部问题多多,士风日下,吏治腐败。
官俸和军费占了国家大量的财政收入。
宋高宗时期政府加重税,又使农民造反。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禅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孝宗即位后,颇欲有番作为,改革朝政,力图恢复,他给岳飞平反,又将秦桧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
重用主战派,锐意收复中原。
重新拜张浚为相。
并且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
总体说来,宋朝的内政形势有所改观,宋朝相对进入到一个兴盛时期。
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乾淳之治”,史称为“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宋孝宗是南宋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
关于宋朝的历史小故事篇二:咸平之治咸平之治指的是北宋宋真宗咸平(998年-1020xx年)年间出现的治世。
咸平之治是在吸取了五代更迭迅速的教训的基础上, 对新政权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不仅成功地避免了短命王朝的命运, 而且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诸方面开创了历史新局面。
经过一系列惠民政策后,宋代经济社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首先,人口上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的是400万户,到了咸平六年(1020xx 年)是686万户,增长了46%。
宋朝历史年间小故事
![宋朝历史年间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f5db57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0.png)
宋朝历史年间小故事历史故事即生动又有趣,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而且也更符合现代初中思维发展的需要,同时,巧妙地讲解历史故事也符合历史教学的特点,最后,讲故事的题材也进一步符合历史课程的需要。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宋朝历史年间小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宋朝历史年间小故事篇一:赵匡胤报恩的故事赵匡胤未做皇帝之前,是个身强力壮、爱耍枪弄棒的小伙子。
当时赌博盛行,赵匡胤也混在赌场,几乎场场能赢。
他仗义疏财,所以人们送了他一个“仁义白花”的绰号。
几年后,赵匡胤外出开眼界,闯世面。
一日傍晚,他行至一个山区小镇,见边上有一个卖莜面的摊点。
早已饥肠辘辘的他顾不得问价就大吃起来。
薄薄的莜面窝窝,加上羊肉蘑菇卤子,闻起来香,吃起来更美,他左三碗,右五碗,不一会儿就吃了碗莜面,外加三大碗金针菜、木耳、蘑菇做的三仙汤,顿感精神倍增,不由得脱口道:“活了二十多岁,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饭菜啊!”转脸问卖莜面的多少钱。
“莜面加卤子一大碗三文钱,碗是五十四文;三仙汤每大碗一文钱,总共为五十七文钱。
”卖莜面的回答。
当赵匡胤的手伸进口袋时,说什么也拿不出钱来了。
卖莜面的见吃饭人的窘态,已猜到几分,便豁达地说:“就给一文钱吧。
”赵匡胤羞愧难当,憋了半天才说出一句:“唉,这叫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他拿不出钱,卖莜面的也没办法,只好说:“一顿饱饭就算我送你啦。
”若干年后,赵匡胤做了皇帝,每日山珍海味吃腻了,便想起当年的莜面窝窝、蘑菇卤及三仙汤。
他派了两位心腹大臣去找那个卖莜面窝窝的.,说找到后定要把他请进京来,他要面谢一顿饱饭之恩。
二位大臣脱掉官袍,扮成商人模样,出了京城。
二人找了整整一个月,卖莜面的摊子找到过无数,都与赵匡胤当年吃莜面的情节相去甚远。
一天,二人来到一个山区小镇,见到一个卖莜面的摊点。
他们循例问摊主:“你这莜面,食客一顿能吃几碗?”“普通人吃两碗,饭量大的能吃三至五碗。
”二人又问:“自卖莜面窝窝以来,有没有遇见一顿吃过十几碗的?”卖莜面的哈哈大笑起来,道:“你们不问我倒真忘记了,几年前,确有一位壮士一顿饭吃了我碗莜面窝窝,还喝了三大碗三仙汤呢!”“那位壮士付了多少钱?”二位大臣急切地问。
宋代有趣的小故事
![宋代有趣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9c93be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e.png)
宋代有趣的小故事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创造了著名的宋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宋代也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下面列举几个:
1、苏轼与佛印的斗智
苏轼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佛印是好朋友,两人经常一起斗智取乐。
有一天,苏轼写了一首诗给佛印看,诗中写道:“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佛印看完后,微笑不语。
苏轼以为自己的诗写得好,得意地对佛印说:“我的诗写得好吧!”佛印却摇头道:“你的诗写得不好。
”苏轼不解地问:“为什么?”佛印回答说:“你的诗里都是些空洞的形容词,没有实际的内容。
”苏轼听后感到很受启发,也意识到自己以前的作品过于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2、岳飞与秦桧的较量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率领的岳家军在抗金战争中屡建奇功。
然而,当时的宰相秦桧却与岳飞不和,经常在皇帝面前进谗言,陷害岳飞。
有一次,秦桧设宴款待岳飞,席间他故意把精美的菜肴摆在岳飞的面前,想让岳飞吃得很饱,以便在战场上表现得不够出色。
然而,岳飞却拒绝了秦桧的好意,把菜肴推到一边去,只吃了几口干粮。
秦桧见状后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
从此以后,秦桧对岳飞的忌恨更深了。
3、范仲淹的苦读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他从小就非常聪明好学,但家境贫寒,没有钱上学堂读书。
于是,范仲淹只能偷偷地躲在学堂外面偷听老师讲课。
后来,他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很感动于他的苦学精神,便主动教他读书写字。
范仲淹从此变得更加刻苦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宋朝的民间故事
![宋朝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beac10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0.png)
宋朝的民间故事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着各种有趣的故事和传说的时期。
在这个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一些宋朝的民间故事,带您一同走进那个充满传奇和神奇的时代。
一、合欢树下相会的故事在一个美丽的村庄里,有一棵高大挺拔的合欢树,它的树荫下常常有情侣或者情人在此相会。
据说,这棵合欢树有神奇的力量,不仅可以凝聚两颗相爱的心,还能够永远保持他们的爱情甜蜜和长久。
这个故事在宋朝流传甚广,成为情侣们憧憬的地方。
许多人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合欢树上,以表明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诚。
二、牛郎织女的相会相传,每年的七夕夜,牛郎织女会在银河两岸相会一次。
牛郎织女是两个相爱却被天河隔开的人,他们只能在每年的七夕夜通过天河上的鹊桥相会。
这个故事渗透着浓浓的浪漫色彩,让人心生神往。
三、绿绮楼的仙女绿绮楼是宋朝一座著名的楼阁,相传楼上住着一位仙女。
这位仙女美丽善良,她总是默默地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很多人为了寻找她,每天都到绿绮楼下等待。
虽然只有少数人可以见到她,但是这个故事传扬开来,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美好神话。
四、赵州桥下的神鼠赵州桥是当时的一座著名古桥,据说桥下藏着一只神鼠。
这只神鼠神出鬼没,可以带来好运和财富。
许多人听闻这个传说后,纷纷前来赵州桥下寻找这只神鼠,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好运。
五、杨家将的英勇事迹宋朝时期,有一支英勇的军队叫做杨家将。
他们经常跟著名的辽国大将耶律楚材作战,并且经常取得战斗的胜利。
杨家将的英勇事迹被广泛传唱,许多人把他们当作伟大的英雄以及保护国家的楷模。
六、苏轼的无法入眠之夜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至今在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传有一晚,苏轼无法入眠,他走到窗前,看到了满天繁星,于是他便开始吟诵诗歌。
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的追求,让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共鸣。
以上是我为您带来的一些宋朝的民间故事。
这些故事描绘了当时人们的心理与情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文化,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宋朝著名历史故事
![宋朝著名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05c4c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2.png)
一、显德三年(956年)春天,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淮南,首战在涡口打败南唐军万余人,斩杀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
南唐奉化军节度使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姚凤率领号称十五万的军队,驻扎在清流关,赵匡胤率领军队将其击败。
赵匡胤追到城下,皇甫晖说:“我们各为其主,希望双方布好阵式,以决胜负。
”赵匡胤笑着同意。
皇甫晖摆好阵式出战,赵匡胤抱着马脖子一直冲入南唐军阵内,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将其与姚凤一同擒获。
其父赵弘殷时任马军副都指挥使,率军半夜时来到城下,传呼开门,赵匡胤说:“父子诚然是至亲,但是城门开关,却是国家的事情。
”等到天亮,赵弘殷才得以进城。
韩令坤攻下扬州,南唐派军队来取,韩令坤主张退兵,柴荣命令赵匡胤率兵二千赶往六合。
赵匡胤下令说:“扬州兵敢有过六合的,砍断他们的脚。
”韩令坤才固守扬州。
赵匡胤不久在六合东面打败南唐齐王李景达,斩杀一万多人。
回师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不久又被委任为定国军节度使。
显德四年(957年)春,赵匡胤跟随柴荣出征寿春,攻克连珠寨,乘势攻下寿州。
回师后,柴荣又拜他为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仍任殿前都指挥使。
此年冬,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濠州、泗州,充当前锋。
此时,南唐在十八里滩扎寨,柴荣刚刚商议用骆驼摆渡军队时,而赵匡胤已率先单骑横渡而过,他的部下骑兵也紧随他渡过了河,因而攻破南唐军寨。
又用缴获的南唐战舰乘胜攻克泗州。
南唐在清口驻屯军队,赵匡胤跟柴荣两翼分兵沿淮河东下,连夜追到山阳,俘虏南唐保义军节度使陈承昭献给柴荣,因而攻下楚州。
赵匡胤乘胜进军,在迎銮江口打败南唐军,直抵南岸,烧毁其营寨。
又在瓜步攻破南唐军,淮南最终平定。
南唐中主李璟畏惧赵匡胤的威名,派遣使臣送给赵匡胤一封信,馈赠三千两白金,企图使用离间计。
赵匡胤收到后,把白金全部送到内府,南唐的离间计失败。
二、包拯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相当于今天的广东肇庆市)时。
当时端州特产端砚是宋朝士大夫最珍爱时髦的雅器,当地每年向朝廷进贡。
宋朝的历史小故事_历史故事
![宋朝的历史小故事_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75645d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1.png)
宋朝的历史小故事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从上古的女娲传说到现代的改革建设,每一个故事记录了一个国家历史性的成败与荣辱。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宋朝的历史小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宋朝的历史小故事篇一:赵匡胤以愚治巧赵匡胤陈桥兵变后,挥师征杀,统一了中国北方,吓得盘踞在东南方的南唐俯首称臣,岁岁纳贡。
这年,南唐遣吏部尚书徐铉作为进贡使,前来进贡。
别看那时南唐弱小,却因连年太平,文化事业没遭摧残,文化水准较长久混战的中原一带高得多。
每年南唐进贡,宋朝都要派一人前去作押伴使。
押伴使和进贡使二人一路上两宿同住,海阔天空地闲谈,实际上是在比较才学,为各自的国家争光。
这年徐铉亲作进贡使,可使宋朝君臣犯了难。
那徐铉是天下闻名的才子,不但知识渊博,而且言语犀利,口若悬河,北宋臣子们个个自料不是他的对手,所以谁也不敢去充任押伴使。
最后,这难题报到太祖赵匡胤那里。
赵匡胤说:“这事好办,就交给我选人好了,你们去准备其他的。
”这时,赵匡胤想起了庄周讲的“运斤成风”的故事,凡是好手,都得有对手才行,若无对手,他便失去了兴趣,发挥不出自己的才智技能来。
于是,他从自己的殿前侍卫中挑出十个目不识丁的兵士,并指着其中一特别粗俗的说:“今年就叫他去!”众臣下不敢反驳,可谁也认为今年非败给徐铉,大丢国格不可。
那名侍卫打扮起来,在众人簇拥下来到南唐。
徐铉见来人相貌粗俗,轻蔑一笑,但又一转念,人不可貌相,还是小心为好。
于是开动脑筋,调动口舌,古今南北地讲了起来。
那侍卫全然不懂,只见徐铉讲得口沫乱飞,觉得可笑,不觉笑出声来。
徐铉以为自己讲话中有了漏洞,连忙刹住。
如此再三,直让徐铉摸不着头脑。
有时徐铉用话头引那侍卫讲说,那侍卫一点不知,只是点头支吾,又让徐铉摸不着头脑。
日子一长,徐铉觉得淡然无味,也就不再开口了。
来到宋都,大家见徐铉闭口不谈,以为是侍卫杀了他的锐气,于是都佩服赵匡胤会用人。
宋朝的历史小故事篇二: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采取了许多英明措施。
宋朝历史小故事
![宋朝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c6d8e0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d.png)
宋朝历史小故事历史是故事的一部分,历史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把历史故事运用到课堂中来是十分必要的,也具有实用性。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宋朝历史小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宋朝历史小故事篇一:赵匡胤赌棋输华山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君主,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是象棋高手。
据说他棋艺高超,生平罕逢敌手,经常感叹难求一败。
终于有一天,他领略到了什么叫“强中更有强中手”,不但输掉了棋局,还输掉了一个天大的赌注——华山。
此事发生在赵匡胤称帝之前,当时他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兵卒,有一次随军经过华山,他听说山上有一位道士,棋艺非常高超,便有心前去挑战。
但那位陈抟老祖见赵匡胤只不过是个毛头小兵,根本不屑于和他一战。
赵匡胤吃了闭门羹反而更加跃跃欲试,一定要向他讨教,还许下整座华山为赌注。
不过,这个赌注其实也只是个戏言,估计是他的决心和赌注让陈抟老祖萌生了兴趣,于是,他就答应了和赵匡胤切磋切磋。
结果,一局棋下来,自负的赵匡胤傻眼了,灰溜溜地下山去打仗了。
不过他也是个重承诺的人,日后当了皇帝,还专门下了圣旨给那位老道,将华山周围的租税都免了。
据说,当时两人赌战的棋谱一直流传到了现在,棋谱上双方是用“仙人指路对兵局”开局转为“先手屏风马对后手屏风马”对阵的,现在还有不少棋迷朋友们对此津津乐道。
宋朝历史小故事篇二:宋卫王赵昺的陵墓赵昺的陵墓,被称为“宋少帝陵”,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村少帝路,就在赤湾公园和赤湾小学附近。
这是广东省境内唯一的一座皇帝陵寝,也是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祥兴二年(1279)正月,元军进攻崖山,宋元两军在广东新会的崖山海面决战,结果,张世杰所率宋军寡不敌众,大败于海上。
3月19日,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于是身穿朝服,将8岁的小皇帝赵昺抱到船头,叩首再拜道:“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
德佑皇帝(宋恭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言罢,背起小皇帝,跳入茫茫大海,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宋朝的历史故事_历史故事
![宋朝的历史故事_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127d05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9.png)
宋朝的历史故事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在历史长河中,历时故事给我们的与带来诸多启发,只有深刻理解,才能体会到历史故事的现实意义,并从中有所收获。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宋朝的历史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宋朝的历史故事篇一: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
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
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
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
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
宋代有趣的小故事
![宋代有趣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b72d7a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4.png)
宋代有趣的小故事
故事一:曹宪决胜百步之内
宋代曹宪是一位著名的兵法家和将领,被誉为“赵子龙再世”。
有一次,在一次战争中,曹宪领导的大军遭遇到强敌的阻击,无法前进。
曹宪思考了一会儿,突然决定采取一个奇特的战术。
他下令士兵们从大军中撤退,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向敌军挑战。
敌军见曹宪独自前来,对其不屑一顾,认为他是来送死的。
然而,曹宪却神态自若地走了出去,停在离敌军百步之外的地方停下。
曹宪举起一柄笔直的长矛,示意敌军将领也走出来,进行一对一决斗。
敌军将领毫不犹豫地应战,可是在接近曹宪十步之后,他竟然突然摔倒在地,一动不动。
原来,曹宪事先放置了一个隐秘的坑洞,将敌将陷于其中。
这时,曹宪大声对敌军宣布:“我是曹将军,我已经决胜了。
”敌军闻讯大惊,竟然不敢追打,开始纷纷撤退。
曹宪趁机追击,一举获得了战胜。
故事二:苏东坡与钓鱼台的耗子
苏东坡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喜爱钓鱼,经常到钓鱼台钓鱼放松心情。
有一次,他在钓鱼台上钓鱼,忽然发现一只巨大的耗子爬到了他的身边。
他觉得这只耗子非常特别,于是他兴致勃勃地打算用小竹竿去戏弄它。
苏东坡将竹竿轻轻地向耗子身上戳去,不料耗子竟然对竹竿施展起防御。
它立即伸出前脚抓住竹竿,再用后脚将竹竿快速地拍打起来,仿佛在发出嘲笑苏东坡的笑声。
苏东坡觉得非常有趣,同时也感叹这只耗子的机智和聪明。
这个故事在当时广为流传,被传颂为苏东坡与耗子的一次对决,展现了苏东坡的幽默和机智。
宋朝历史上有名的故事_历史故事
![宋朝历史上有名的故事_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748a23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9.png)
宋朝历史上有名的故事人们对历史的印记很大程度上是从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而来的。
历史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内容,很容易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宋朝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 宋朝历史上有名的故事篇一: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是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庆历新政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朝廷内外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
嘉佑三年(1058年),王安石进京述职,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请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
但没被仁宗采纳。
治平四年(1067年),久慕王安石之名的宋神宗即位。
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遂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非常和器重王安石。
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王安石再次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指出“治国之道,首先要效法先代,革新现有法度”,并勉励神宗效法尧舜,简明法制。
王安石认为,北宋国家贫苦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农民之所以贫苦和不能从事生产,一方面是由于官僚富豪兼并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
因此,最好的理财富国之路,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力去开发自然资源,是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
王安石随后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神宗采纳王安石的相关主张,并要求其尽心辅佐。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
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
宋朝历史小故事
![宋朝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c7becf66137ee06eff918a1.png)
宋朝历史小故事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历史的长河中有灿烂、辉煌的文化,也有受尽外敌侵略的屈辱,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历史。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宋朝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宋朝历史小故事篇一:海上之盟海上之盟是北宋、金国联合攻打辽国的盟约,双方商定:金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析津府,辽亡后,宋将原给辽之岁币转纳于金国,金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归宋朝。
重和元年(1118年),徽宗派武义大夫马政自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乘船渡海,以买马为幌子,与金谈判攻辽。
此后宋金使者频繁接触。
宣和二年(1120年),双方商定以下的内容:宋金各自进军攻辽,其中金军攻取辽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与中京大定府(今辽宁昭乌达盟宁城县天义镇大明乡),宋军攻取辽的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
宋答应灭辽后,将原来于澶渊之盟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
金则答应将燕云十六州还络宋。
结果宋攻辽失败,而金军顺利攻下辽上京、辽中京及辽南京。
金方事后指责宋未能兑现承诺“攻陷辽南京”,而拒绝还燕云。
金宋双方经交涉后,北宋允以二十万两银、三十万匹绢给金,并纳燕京代租钱一百万贯,金才交还燕云六州(景、檀、易、涿、蓟、顺)及燕京。
金军撤出城前还将燕京城内财物和人口搜刮一空,宋接收的只是一座“城市丘墟,狐狸穴处”的空城。
宋改燕京为燕山府。
海上之盟签订后,金宋果然合力灭了辽国。
但是辽国灭亡以后,宋朝便变相失去辽国作为它的屏障,以阻挡金兵南下。
而此后金宋边境正式接壤,而金兵又果然于辽亡后南侵宋土。
1126年北宋便在朝政败坏,国力和军力不振的情况下,遭强大的金兵攻克其首都汴京及中原一带的领土,酿成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这个谈判行动,一开始就遭到朝中有识之士的激烈反对。
太宰郑居中态度尤为坚定,他说:“澶渊之盟至今百余年,兵不识刃,农不加役,虽汉唐的和亲之策,也不如我朝的安边之策。
如今四方无虞,却要冒然毁约,恐招致天怒人怨。
宋代的故事
![宋代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c7e495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9.png)
宋代的故事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1. 程婴救父:程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年幼时,父亲因为被陷害而被贬谪到远方。
程婴离家后,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乌江渡口并将父亲救出。
在返回家乡途中,程婴夜宿一个陌生村子,村子的村民知道他的身世后,不愿意为他提供食宿。
程婴决定玩一把与村民玩抽签游戏,他自愿成为抽签的对象,以此来为村民提供食宿。
最终,他抽到了第一个签,村民感动于他的深情厚意,纷纷为他提供食宿,并与他成为好友。
2. 范蠡取西施: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贵族,他一次与友人一起去湖边游玩,看到了美丽的西施,决定要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
范蠡以聪明才智和魅力征服了西施,并最终将她带回越国,成为妻子。
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佳话。
3. 王贵与李寡妇:王贵是宋代普通百姓,李寡妇是一位寡妇,两人原本都没什么钱财,但在不同的情况下一直向对方借钱,结果互帮互助,才最终走到一起结为夫妻。
这个故事表达了宋代时期一贫如洗的普通百姓对于家庭关爱和团结友好的向往。
4. 苏东坡的放鹅:苏东坡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曾在江南的一个小山村里官职,他喜欢养鹅,每当听到放鹅的声音,他就要背起行囊,离开官职,去走遍天下名山大川。
他的这个举动被后人誉为“放鹅词” 集。
这个故事象征着苏东坡对
自由、享受生活和追求理想的态度。
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如家庭关爱、友情、爱情、自由等,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品格和价值观。
南宋的历史故事
![南宋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1611fd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9.png)
南宋的历史故事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1127年至1279年,共传14帝。
这是一个充满战争、灾难和政治斗争的时代,然而在这些挣扎中,南宋还是产生了一些极为有趣和风趣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南宋时期的风貌,同时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历史。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南宋的这些历史故事。
一、反范张之争南宋之初,有两位大将范仲淹和张浚。
范仲淹认为南宋应该加强内政,张浚则认为应加强军事。
这两个人的观点从此引起了争议和纷争,甚至发展成了真正的武力对抗。
范仲淹的支持者被称为“范余党”,张浚的支持者则被称为“张党”。
这一事件也被称为“反范张之争”。
事件最后以范仲淹的胜利告终。
二、赵构爱猫赵构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
他非常喜欢养猫,据说他养了上百只猫,并且还给猫咪开过“清平猫院”。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有一次,有蛇咬到了皇帝的猫,赵构非常忧虑,对自己的宠物猫十分挂念。
最终,他决定将蛇杀死,并让宫女代替猫咬了一口,以此证明自己的猫安全无虞。
三、陶朱公辞官陶铸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在南宋任职多年,但始终对官场上的腐败和浅薄感到不满。
最终,他决定辞去官职,并远离尘世,成为了一个隐士。
陶朱公的辞官,成为了传说中的故事,他有很多著作流传至今,如《陶渊明集》等。
四、苏轼与黄庭坚苏轼和黄庭坚都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同时也是好友。
他们互相支持,互相欣赏。
记载中有一次,苏轼出差,黄庭坚写信给他,让苏轼买一些好吃的回来,但苏轼一时忘记了,把信扔到一边。
后来,苏轼回到家中竟然发现龙虾已经自己爬出了了黄庭坚写的信。
这件事后来被人们称为黄老爬信,并被编入了《宋史》中。
五、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是南宋时期的女词人,她的词语优美、唯美,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她的名声与她的一些不幸遭遇息息相关,她先后失去了父亲和丈夫。
这些悲伤影响了她的诗歌,从而创造了一种非常感性、细腻的作品,为千百年的文学作品留下了不朽的足迹。
宋朝历史故事
![宋朝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954b63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3.png)
宋朝历史故事历史故事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人物或事件,以情节的连贯曲折,语言的生动形象,为我们还原出真实的历史情景。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宋朝历史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宋朝历史故事篇一:靖康之变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命东、西两路军大举南下,宋兵部尚书孙傅把希望放在士兵郭京身上,郭京谎称身怀佛道二教之法术,妄以道门“六甲法”以及佛教“毗沙门天王法”破敌。
但神兵大败,金兵分四路乘机攻入城内,金军攻占了汴京。
宋钦宗遣使臣何到金营请和,宗翰、宗望二帅不允。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
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桓为庶人。
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
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
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
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
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太祖献俘。
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
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公元1127年7月,宋徽宗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行前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快来援救父母。
”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
宋徽宗哭着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
”岳飞在他的《满江红》中曾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金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
宋朝的历史故事
![宋朝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7a4ee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b.png)
宋朝的历史故事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王朝之一,承载着许多精彩的历史故事。
从政治、军事到文化、经济,宋朝都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究的精彩故事。
下面我们将带您回顾一些宋朝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个伟大王朝的风采。
1. 赵匡胤篡位北宋时期,五代十国的混乱导致国家动荡不安。
而赵匡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了宋朝。
他原本是一名边境将领,深受士兵们的敬爱,也备受朝廷重用。
然而,由于一些权臣的觊觎,他被贬斥到边疆。
赵匡胤并没有放弃,他积极布局,最终在陈桥驿起兵,夺取了皇位,建立了宋朝,并成为第一个皇帝,赵匡胤的胆识和智慧令人钦佩。
2. 王安石变法北宋时期,国家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经济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王安石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被称为“王安石变法”。
这一变法主要包括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推行青苗法、均输法等措施。
这些变法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强中央集权,但也引发了一系列批评和争议。
虽然变法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失败了,但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3. 科举制度的推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发展最为成熟的一个时期。
科举制度使得臣子选拔更加公正,人才辈出。
这一制度起源于隋朝,但在唐朝和宋朝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宋朝的科举制度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考核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和政策理论。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的官员备受重视,使得宋朝的政府非常稳定和有序。
4. 岳飞抗金南宋时期,北方的金朝不断对宋朝进行侵略。
岳飞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率领抗金义军多次打败金军,保卫了南宋的疆土。
岳飞的抗金精神和他所创办的“武穆遗风”至今仍为人们所敬仰。
5. 千里江山图宋朝时期,绘画艺术达到了巅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郭熙绘制的《千里江山图》。
这幅画描绘了当时的江山壮丽景色,真实地反映了宋朝的山水风情。
这幅画体现了宋朝文人墨客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和谐,以及对家国的深深的热爱。
6. 科技进步与经济繁荣宋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科技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宋朝经典历史故事
![宋朝经典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467fe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e.png)
宋朝经典历史故事
以下是四个宋朝经典历史故事:
1.杯酒释兵权:这个故事发生在宋朝初期,讲的是宋太祖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成功地解除了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军权,从而消除了武将专权的隐患,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这个故事也体现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
2.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描述了宋仁宗时,刘妃与内监郭槐合谋,用狸猫换掉刚出生的太子,导致太子的生母李妃冤死。
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还被改编成了戏剧和电视剧。
3.范仲淹改革:范仲淹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推行的“庆历新政”是一场旨在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弊端的改革运动。
虽然改革最终失败了,但他的思想和理念对宋朝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王安石变法:这个故事讲述了宋朝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在神宗时期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旨在解决宋朝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
虽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引发了争议和反对,最终失败。
以上四个故事都是宋朝历史上的经典事件,反映了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对于了解宋朝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宋朝经典历史故事
![宋朝经典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55eac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a.png)
宋朝经典历史故事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宋朝是一个备受推崇的朝代。
宋朝继承了唐朝的文化传统,以文治为重,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留下了许多精彩的历史故事。
以下是其中几个值得传颂的经典历史故事。
故事一:岳飞精忠报国岳飞,是宋朝的一位著名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英雄人物。
岳飞忠诚于国家,勇敢无畏。
他在抵抗北方金朝入侵的战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岳飞的最著名的一次战役是在淮河边的郾城。
当时,金军企图趁机渡河进攻南宋,岳飞率军奋勇抵抗。
尽管自身兵力劣势明显,岳飞却用胆识和智慧,凭借地利优势成功击退了金军的进攻,保卫了边疆安全。
然而,不幸的是,岳飞的忠诚和才能引来了害怕他的权臣秦桧的嫉妒。
秦桧诬陷岳飞谋反,最终导致了岳飞被囚禁和残忍杀害的悲剧。
岳飞的死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震动和哀悼,显示了民众对他的无比敬仰。
故事二:陆游南渡偶然获得胜利陆游,是宋朝末年的一位著名文人和将领。
他有过一段传世佳话,让人们对他的智慧和军事才能刮目相看。
当时,南宋正面临金朝不断进攻的威胁。
陆游率领的军队在一次战役中陷入了包围的困境,形势极为危急。
就在关键时刻,陆游突发奇想,决定利用敌军的轻敌心理进行出奇制胜。
他派出少部分兵力诱使敌人跟随,然后利用地形优势迅速转身反击,歼灭了大部分金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
这次胜利不仅挽救了整个战局,也展示了陆游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
陆游不仅在军事上有所成就,他还以文学天才而闻名。
他的诗文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故事三:范仲淹赴任靖康之难范仲淹,是宋朝初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一生充满了故事和传奇。
当靖康之难爆发时,南宋政权岌岌可危。
面对金兵入侵和南宋皇帝被俘的困境,范仲淹决定义无反顾地前往边疆,为国家尽忠。
范仲淹尽职尽责,提出了“首恶之罪,虽及万夫罔敢畏,吾独何哉!”的名句,以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忠诚。
他的劝谏虽未能成功挽救南宋政权,但他始终坚持对国家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光辉的榜样。
宋朝的历史故事
![宋朝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9c1351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0.png)
宋朝的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能增加学⽣的学习兴趣,⽽且使历史课堂更有趣味性,将历史故事引⼊初中历史课堂还具有实⽤性。
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宋朝的历史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宋朝的历史故事篇⼀: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等,是中国历史上的⼀次著名事件,发⽣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得名。
靖康⼆年四⽉⾦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以及⼤量赵⽒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等共三千余⼈北上⾦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空。
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的内⼼,南宋⼤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恨,何时灭!”。
靖康⼆年⼆⽉六⽇(公元1127年3⽉20⽇),⾦太宗下诏宋钦宗被废为庶⼈。
七⽇,宋徽宗等⼈被迫前往⾦营。
当⾦⼈逼迫徽、钦⼆帝脱去龙袍时,随⾏的李若⽔抱着宋钦宗,不让他脱去帝服,还骂不绝⼝地斥责⾦⼈为狗辈。
完颜宗翰初时想招降李若⽔,过了⼏天看看⽆效,就随便让⼿下处理他。
李若⽔骂不绝⼝,被宗翰的⼿下割裂咽喉⽽死节。
1127年4⽉20⽇,⾦⼈册封⼀向主和的张邦昌为帝,国号“⼤楚”,建⽴了傀儡政权,⾦⼈在扶植张邦昌的同时,再次搜刮⾦银,即使妇⼥的钗钏之物也在掠取之列。
开封府担⼼⾦银不够,⾦⼈⽆端挑衅,便在开封城四周设⽴市场,⽤粮⾷兑换⾦银。
由于京城久被围困,粮⾷匮乏,百姓⼿中的⾦银也⽆所⽤,便纷纷拿出来换⽶。
这样,开封府⼜得⾦银⼏万两。
然⽽,开封城已被搜刮数次,⾦银已尽,根本⽆法凑齐⾦⼈索要的数⽬。
⾦⼈只好作罢。
此时,⾦军统帅得知康王赵构在河北积极部署军队,欲断⾦⼈退路,⼜担⼼兵⼒不⾜,不能对中原⼴⼤地区实⾏有效统治,因⽽,在⽴了傀儡政权之后,准备撤军。
在撤退时,⾦⼈还烧毁开封城郊的房屋⽆数。
“东⾄柳⼦,西⾄西京,南⾄汉上,北⾄河朔”,在这样⼀个⼴⼤的地区,⾦兵“杀⼈如刈⿇,臭闻数百⾥”。
宋朝的历史小故事_历史故事
![宋朝的历史小故事_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c26ca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4.png)
宋朝的历史小故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涌现出过许许多多贤哲志士、革命先辈、文学大家、巨匠……他们以崇高的信念、坚韧的斗志、顽强的毅力和奋勇拼搏的精神,创造出无数的丰功伟绩,他们自然也就成了享誉世界的“名人”。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宋朝的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宋朝的历史小故事篇一:逃跑中坐稳江山的开国之君自秦始皇帝开始至清朝灭亡,中国有20xx多年的封建帝制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皇帝不胜牧举,但历史上确有一位贵为之尊的皇帝在逃跑中坐稳了江山,这个皇帝究竟是谁呢?他就是南宋开国之君赵构,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赵构(1120xx年——1187年),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即宋高宗。
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
说到赵构在逃跑中坐稳江山,那就要从他身边流传的“泥马渡康王”的故事说起,而这个故事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第一种版本:赵构当年被金军押着北上去质,行至磁州,趁金兵看管不严逃脱了。
赵构逃到一座小庙去投宿,夜里梦见神人告诉他,说金兵将至。
他马上就惊醒了,起来冲到院子里,看到院子里有一匹马,于是上马就跑,一口气跑过了黄河。
等过了黄河之后,赵构才发现这匹马是泥塑的,当时可能是受了什么仙力的指点,一下就活了,把他驮过了黄河。
当然,这个版本不太符合实际情况。
第二种版本:赵构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到了扬州,听说金军要进攻扬州,就仓皇出逃。
赵构逃到了一个神祠,看到一匹马,然后翻身上马植往南跑。
不过,这个版本中的马就更厉害了,上一个版本里的泥马跑过了黄河,这匹马可是驮他过了长江。
赵构过了长江才发现马是泥做的。
这两个版本,估计后一个更有真实依据,但是,驮赵构过长江的肯定不是泥马。
实际上,这两个版本的中心意思都是在说,赵构有神仙相助,泥马都能驮他过河,可见他当皇帝是受命于天。
所以,“泥马渡康王”这个传说,不管是由民间还是史官编出来的,它的目的都是为了说明赵构的皇位是有正统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今天晚上单爆大宋故事:
1)首先做提问:
单爆大宋故事的本质是什么?
单爆的目的是什么?
怎样去单爆?
如何进行这些故事目标细分?
是按时间顺序做单爆?
还是按人物顺序做单爆?
还是按各相关门类进行单爆?
大宋朝的纪年顺序是怎样的?
一共多少个皇帝在位?
每个皇帝即位多久?
在位期间都有哪些故事发生?
除正史以外,还有哪些传说故事?
人物是按门类分还是按时间分?
按门类分可分为哪些方面(军事、政治、文艺、书画、诗词、音乐等)?
这些历史故事是正史还是野史?
对现如今有没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影视和文学作品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故事?
戏曲和曲艺故事有哪些?
如何去挖掘这些故事?
要不要按战争、文学、儿童等故事类型来划分?
大宋朝周边都有哪些国家?
这些国家和大宋的关系怎样?
这些国家有没有故事可讲?
都出过哪些名人?
有没有相关故事可讲?
2)细分单爆故事的目标:
结合对大宋历史的市调,以各位皇帝在位期间时间顺序讲来比较合适,也就是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起,其中某些历史名人的时间不确切,但也在该时间段内发生的,顺序如下:
北宋:太祖赵匡胤(960年-976年)→太宗赵光义(976年-997年)→真宗赵恒(998年-1022年)→仁宗赵祯(1023年-1063年)→英宗赵曙(1064年-1067年)→神宗赵顼(1068年-1085年)→哲宗赵煦(1086年-1100年)→徽宗赵佶(1101年-1125年)→钦宗赵桓(1126年-1127年)
南宋:高宗赵构(1127年-1162年)→孝宗赵昚(1162年-1189年)→光宗赵敦(1189年-1194年)→宁宗赵扩(1194年-1224年)→理宗赵昀(1224年-1264年)→度宗赵禥(1264年-1274年)→恭帝赵隰(1274年-1276年)→端宗赵是(1276年-1278年) →幼主赵昺(1278年-1279年)
现在就把这个宋朝分割为18个时间段,然后单爆每个时间段内发生的故事。
3)各个小时间段内的故事:
赵匡胤的故事:赵匡胤偷瓜、千里送京娘、赵匡胤遭姐追打、赵匡胤喜爱读书的
故事、杯酒释兵权、雪夜访赵普、巧对徐铉、赵匡胤宽厚待人、武学宗师、誓碑
遗训、困南唐、赵匡胤哭头、火烧柴王、赵匡胤归天、赵匡胤登基、高平关借人头、斩龙袍、赵匡胤和羊肉泡馍的故事、火烧街传说、得名扁担赵、下棋输华山、梦迁金镛城、赵匡胤黄袍加身、一壶酒品人品、赵匡胤爱书受重用、曹彬打酒、谁能让赵匡胤脸红、赵匡胤解怨、兵下河东、三打陶三春、周世宗斥冯道等。
岑参:赤亭峰教子
郑恩:郑子铭与倒挂油、滚子岭、两龙一虎患难与共、打瓜园、清油河与“三马”地等。
赵光义:贺后骂殿、烛光斧影、围棋的故事、赵光义少年买镜、开卷有益、金匮之盟、花蕊夫人之死等。
杨家将:无佞府,杨继业归宋,困皇陵,佘太君辞朝,斩杨景,困铜台,四郎探母,状元媒,闯幽州,辕门斩子,杨八姐盗刀,十二寡妇征西、铜锤换玉带、佘赛花招亲、杨七郎招亲、五台山、呼延赞表功、两狼山、攥御状、拿潘洪、审潘洪、黑松林、大刀王怀女、杨宗英下山、五台会兄、孟良盗马、杨八姐找刀、八贤王说媒、杨八姐选婿、天波楼、寇准背靴、打焦赞、孤鸾阵、孟良认子、八郎探母、辕门斩子、四郎探母、三关宴、穆桂英挂帅、破洪州、佘太君辞朝、澶渊之盟、杨八姐游春、洪羊洞、三关明月、背鞭闯关、杨金花夺印、忠烈千秋、杨七娘、金沙滩、唐儿府、陈家峪、困铜台、金枪会、洪羊峪、安广庆吃粮、穆柯寨、天门阵、杨宗保探地穴、金丝囊、杨斌坤征西、杨文广征西、朝阳图、王世宽大闹相国寺、龙凤台、钳子山、竹子上、草桥关、佘太君征南、杨八姐闹馆、打韩昌、北天门、乾坤带、金鞭记、锤换带、八虎阵、辕门斩夫、焦赞招婆娘、八郎送饭、五香山、打八郎、南北和、黑松林、八王跑宫、杨景打擂、瓦桥三关、对金刀、焦赞发配、蝉牌关、铁镜公主探母、铁角坟、八贤王祭陵、杨六郎摆牤牛阵、吴天塔孟良盗骨、谢金吾诈拆清风府、杨六郎私下离关、八大王开诏救忠、杨六郎调兵破天阵、焦光普活拿萧天佑、平闵十八洞、杨怀玉征西、杨衮拜师学枪艺、走太原会李克用、金家岭杨衮招亲、五龙二虎会彦章、杨衮自立火山王、火山王逐辽兵、柴世宗邀请杨衮战刘崇、泗水关赵匡胤会火山王、走线铜锤换玉带、白马告状、穆桂英搬兵、杨八姐闯幽州等。
包拯:包拯吃鱼的故事、谁割了牛舌头、箭杆黄鳝马蹄鳖、巧判小孩、肥东焦面、巧断浮江尸、龙图公案、铡美案、真假状元、狸猫换太子、双钉记、探阴山、红花记、铡庞昱、铡包勉、乌盆记、秋娘、铡王爷、古琴怨、三击鼓、孪生劫、报恩亭、真假女婿、紫金锤、天下第一庄、寸草心、屠龙记、鸳鸯蝴蝶梦、天伦劫、孔雀胆、真假包公、贞节牌坊、血云幡传奇、生死恋、寻亲记、踏雪寻梅、青龙珠、鱼美人、狄青、孝子章洛、雷霆怒、阴阳判、九道本、菩萨岭、画中话、庞妃有喜、乞丐王孙、五鼠闹东京、二探阴山、铡赵王、包公赔情、打龙袍、包公赶驴、包公卖铡、包公戏娘娘、包公辞朝、包公误、包龙图坐监、打銮驾、包公
招亲、包公说媒、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神奴儿大闹开封府、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包龙图智勘后庭花、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王月英元夜留鞋记、叮叮当当盆儿鬼、包待制智赚生金阁、鲠直张千替杀妻、乾坤啸、双钉案、正昭阳、黑驴告状、三侠五义等。
石守信:毁英名图自保等。
寇准:寇准判羊皮、寇准罢宴、寇准背靴、寇准抗辽、寇准斩驸马、寇母遗画教子、寇准判劫赈船、贬死岭南、寇准之死、寇准升堂、调寇准等。
王审琦:十杯酒等。
高怀德:高怀德闯宫、高怀德讨饭、高怀德巧语释前嫌等。
韩令坤:韩令坤擒剐孟俊等。
符彦卿:大名府荒政、一道流产的皇命圣旨、符彦卿被罢节钺与恭帝之死、阳城之战、定州之战、澶州之战等。
武行德:武行德辩盐等。
王彦超:不纳太祖等。
赵普:妙对太祖、半部论语、君臣情笃、赵普夜读、赵普独相凡十年等。
李崇矩:一代宰辅安琼崖等。
曹彬:温情执法、蜡丸传书、千里江陵、曹彬进京等。
潘美:收养遗孤等。
党进:目不知书、扪腹长叹、怒责画师、前后不一、不知韩信
李汉琼:智胜番将等。
刘温叟:与父同职、宫前走过、加倍还礼、清节之士等。
窦仪:恪尽职守、直言敢谏、窦仪识镜、五子登科等。
卢多逊:通宵阅读、结怨赵普、叹其见识等。
吕蒙正:宰相肚量、知人善用、敢说真话、无受贿赂、吕蒙正赶斋、吕蒙正不记人过、寒窑苦读、吕蒙正妙对赵光义、吕蒙正请罪、彩楼记、破窑记、吕蒙正要饭等。
张齐贤:求—醉饱、激浊扬清、张齐贤逐奴、张齐贤明察、张齐贤断案等。
贾黄中:著作等身、小心翼翼、贾黄中不隐遗财等。
钱若水:钱若水判案、钱若水为同州推官等。
苏易简:易简巧对、少年苏易简等。
陶谷:精通天象、以怨报德、独眠孤馆、陶谷赠词、雪水烹茶、依样画葫芦、一蟹不如一蟹等。
冯瓒:冯瓒乱更驱盗匪等。
尹继伦:徐河之战、尹继伦踹营等。
郑文宝:打草惊蛇等。
呼延赞(呼家将):河东刺驾、斩呼延寿廷、大战白龙、白龙关、龙虎斗、边塞诗、真假八王、呼延庆打擂、肉丘坟、小将呼延庆、呼延庆上坟、呼延庆出世、呼延庆征北、呼延庆征西、呼延庆进京、呼延庆挂帅、呼延庆下山、相国寺打擂、力劈凶僧、遇难齐平山、冯家店救母、枪挑金天雷、刘玉萍夺印、夜战汴梁城、赤手过连营、幽州城认父、呼延平比武、威震斗羊会、大破连环阵、呼延丕显被害、呼延明招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