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X年草原鼠害防治方案建设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草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起到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然而,草原鼠虫害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给草原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草原鼠虫害,保护草原资源,制定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设定1. 鼠虫密度降至可控范围内,不再对草原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2. 草原植被生态系统恢复良好,保持生物多样性。
3. 草原牧畜业能够持续发展,为农牧民提供稳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三、实施方案1. 科学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对草原鼠虫害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监测。
结合现代技术手段,采用遥感、GPS等技术手段,对草原鼠虫害的空间分布和数量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
建立鼠虫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农牧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加大对草原鼠虫害的研究力度,提高防治技术的水平和效益。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天敌、引入外来捕食鸟、蚂蚁等进行鼠虫害的防治。
发展生物制剂和绿色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强农牧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和技能。
3. 生态修复与植被建设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植被建设,通过大面积的草原植被恢复,增加天敌数量,有效控制鼠虫害的流行。
在植被建设方面,采用天然草种的引种、育苗技术,提高植被的抗虫能力。
同时,加强对牧区草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确保牧草的生长和更新,维持牧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宣传教育与合作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加强与相关单位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享信息和技术,加强技术交流和培训。
鼓励科学研究机构、高校等加强对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五、保障措施1. 加强资金投入,确保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对草原鼠虫害的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3.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确保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预期效果通过实施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预计将有效控制草原鼠虫害问题,恢复草原的生态平衡。
草原灭鼠工作实施方案
草原灭鼠工作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的草原灭鼠工作是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减少鼠类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而进行的重要工作。
本实施方案旨在介绍草原灭鼠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步骤,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二、实施步骤和方法1. 宣传教育(1)向牧民普及灭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牧民对灭鼠工作的认识和态度;(2)组织对草原灭鼠工作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培训,提高牧民对灭鼠方法的掌握程度;(3)通过会议、宣传栏、宣传片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灭鼠工作的成果和意义。
2. 灭鼠技术实施(1)采用有效的药物控制方法,配合技术人员进行草原灭鼠工作;(2)根据草原不同地域的情况,制定科学的灭鼠技术方案;(3)制定全面、系统的灭鼠行动计划,将灭鼠活动分阶段、分区域地展开;(4)采取夜间和白天两个时段进行灭鼠活动,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3. 联防联控(1)组织牧民建立灭鼠守望联盟,加强对灭鼠工作的监督和协助;(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联合进行灭鼠工作;(3)建立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灭鼠工作的最新动态。
4. 效果评估(1)建立科学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对灭鼠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估和监测;(2)通过抽样调查和定期统计分析,评估灭鼠工作的效果和实施情况;(3)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人员配备和物资采购1. 人员配备(1)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制定并实施灭鼠工作的技术方案;(2)组织工作人员,负责实地巡查和监督灭鼠工作的进展;(3)协调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进草原灭鼠工作的开展。
2. 物资采购(1)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灭鼠药物和灭鼠工具;(2)统筹物资储备,确保草原灭鼠工作的连续性和顺利进行;(3)对物资进行合理使用和消耗,避免浪费和过度采购。
四、工作安全和环保保障1. 工作安全(1)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2)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3)制定具体的工作操作规程和标准,遵守规章制度,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鼠虫害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草畜平衡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鼠虫害,制定一套科学的防治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预防、监测、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预防草原鼠虫害的预防是防治工作的基础,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鼠虫害的发生,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1. 加强饲养管理通过改进草场管理,提高牲畜的饲养水平,可以减少牲畜对草原的破坏,从而降低鼠虫害发生的机率。
饲养管理应包括定期清理灌木、杂草,控制牲畜饲养密度,合理安排放牧区域和时间。
2. 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加强对天敌的保护,增加猛禽、狼、狐等捕食鼠虫动物的数量,维护草原生态平衡。
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避免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3. 推动综合防控利用多种防控措施综合防治鼠虫害。
例如,采用美洲草蛉、洋蜂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使用无毒鼠药进行化学防治,以及采用机械灭鼠等措施进行物理防治。
二、监测草原鼠虫害的监测是及时了解鼠虫害发生和演变趋势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数据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建立监测网络在草原重点地区建立鼠虫害监测网络,配备专业的监测人员,定期采集和记录鼠虫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
2. 实施多种监测方法结合人工观察、陷阱捕捉、诱虫灯、遥感技术等多种方法进行鼠虫害的监测,提高监测效果和准确率。
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鼠虫害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即时传递和共享,提高防治工作的协调性和效率。
三、防治针对草原鼠虫害的不同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时控制鼠虫害的扩散,减少损失。
1. 机械灭鼠对草原鼠虫害的严重地区,可采用机械捕杀鼠类的方式进行防治。
例如,利用鼠夹、鼠笼等工具进行捕杀,减少鼠害的数量。
2.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生物(如美洲草蛉、洋蜂)作为防治剂,对鼠虫害进行生物防治。
通过提高天敌数量,降低鼠虫害的繁殖率和发生程度。
3. 化学防治在鼠虫害发生高峰期,可采用无毒鼠药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草原灭鼠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草原灭鼠工作实施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但由于近年来鼠害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解决鼠害问题,制定草原灭鼠工作实施方案是当务之急。
二、工作目标。
1. 彻底清除草原上的鼠害,恢复草原生态平衡;2. 保护草原植被,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3. 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
1. 调查研究,对草原鼠害种类、数量、分布区域等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为制定灭鼠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原灭鼠工作实施方案,包括灭鼠方法、工作程序、工作时间等内容。
3. 实施工作,按照制定的方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灭鼠工作,确保工作的高效、安全进行。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草原其他生物的安全。
4. 监测评估,在灭鼠工作结束后,对草原鼠害进行监测评估,确保鼠害得到彻底清除,并对灭鼠工作进行总结评估,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经验积累。
四、工作要求。
1. 严格执行工作方案,确保灭鼠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 保障工作安全,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3. 全面保护草原其他生物,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伤害;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草原鼠害治理的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
五、工作保障。
1. 资金保障,确保灭鼠工作所需经费的到位;2. 物资保障,提供所需的灭鼠工具、药剂等物资;3. 人力保障,组织专业人员参与灭鼠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六、工作效果。
1. 草原鼠害得到有效控制,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2. 草原植被得到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3. 社会公众对草原鼠害治理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得到提高。
七、工作总结。
本次草原灭鼠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解决鼠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草原鼠害治理工作的研究和实践,为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草原鼠虫害对于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产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一些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需要多方参与,包括生态科学研究者、动植物保护管理者、草原生态系统管理者、畜牧业生产者、农民等。
同时需要有相关的政策制定、经费投入和管理机构的组建。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统筹协调机制,各方积极参与,共同合作,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多种手段措施相结合防治草原鼠虫害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措施相结合,包括化学手段、生物手段和物理手段。
化学手段:主要是对鼠虫的毒杀,使用杀虫剂、杀鼠剂等。
但需要注意,化学手段具有副作用,对环境和生态有一定影响,且如果过度使用会导致抗药性的产生,所以,对化学手段需要谨慎和适度使用。
生物手段:主要是利用生物制剂、天敌等进行防治。
生物制剂是指可以灭活或杀死鼠虫等有害生物的微生物制剂。
天敌则是指与鼠虫等有害生物共生的其他生物,例如猫、狗、猛禽等等。
如果能够合理运用生物制剂和天敌等,不仅对草原环境、生态造成的影响较小,而且能够长期维持有害生物的数量在可控范围内。
物理手段:主要是利用某些物理因素,如声波、光波和电子磁波等,来达到防治鼠虫的目的。
这些物理手段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防为主是防治草原鼠虫害的首要原则。
加强鼠虫害防治的同时应该注重预防,在生态环境建设、畜牧业管理等方面加强防范。
同时,需要从治理草原鼠虫害出发,实现综合治理,提高治理效果。
加强监测和信息共享加强监测和信息共享,不断了解鼠虫害的发展状态、研究成果和防治新技术。
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和教育培训机制,提高草原鼠虫害的应对能力和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结语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参与、不断创新和协同作战。
只有所有参与方通力合作、制订合理科学的防治方案、全面开展管理,才能成功预防和控制草原鼠虫害的产生,在确保草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同时,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县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
县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草原鼠害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害虫,给草原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草原鼠害,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县草原鼠害防治的实施方案,以期提高防治效果,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一、调查和监测在实施草原鼠害防治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草原鼠害的种类、数量和分布进行调查和监测。
通过定期的野外调查和监测,掌握草原鼠害的活动规律和分布情况,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生态环境调整草原鼠害的大量繁殖和扩散与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密切相关。
因此,在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中,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调整和改善。
采取适当的草原植被恢复措施,增加天敌的生存空间,降低鼠害的繁殖率,从根本上控制草原鼠害的数量。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草原鼠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选择适当的化学药剂,对草原鼠害进行有效的灭鼠和驱鼠,减少害兽对草原植被的破坏。
在使用化学药剂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草原鼠害防治手段。
通过引入天敌、捕食者或疾病,控制草原鼠害的数量,实现生物平衡。
在实施生物防治方案时,应当选择对草原鼠害有针对性的天敌或捕食者,确保防治效果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其他野生动物的影响。
五、农业措施草原鼠害对农业生产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在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中,应当加强农业措施。
采取合理的耕作制度、种植结构和农业技术措施,减少鼠害对农作物的破坏,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六、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草原鼠害防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开展草原鼠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草原居民和畜牧业从业人员的防治意识,增强他们的防治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县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采取综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草原鼠害的数量,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产。
草原环保灭鼠措施方案
草原环保灭鼠措施方案一、背景和问题分析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
然而,草原上的鼠类问题严重影响了草原的生态平衡和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草原上的鼠类繁殖能力强、数量多、危害大,不仅对当地农田和牧草造成严重损害,还会使草原的营养链和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
因此,制定草原环保灭鼠措施方案,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二、措施方案1.综合治理的原则:制定并贯彻综合治理的原则,将防治虫害纳入草原的整体规划中,形成系统融合的工作标准和操作流程。
2.生物控制方法:引入草原自然界中的天敌来控制鼠类数量,如猛禽、一些肉食性哺乳动物等,通过调节生态平衡,使草原上的鼠类数量保持合理的范围。
3.化学控制方法:科学合理使用化学控制方法来灭鼠,选择环境友好、对非目标生物影响小的灭鼠剂,如毒饵等,进行喂食,不仅仅要求快速杀灭鼠类,还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4.物理控制方法:在草原上设置各种防鼠设施,如围栏、隔离带、陷阱等,阻止鼠类入侵农田和牧草地,减少损害。
5.人工捕捉方法:利用手工捕捉工具和技术,进行鼠类的捕捉和扑杀,如捉鼠夹、提篮、捕鼠器等,将捕捉到的鼠类及时处理,以防止其再度逃脱。
6.草原管理措施:加强草原的管理和保护,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对草原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鼠类问题,避免其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三、实施步骤1.了解草原鼠类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确定问题的严重性和紧急性。
2.优先选择生物控制方法,通过引入天敌来进行草原鼠类的控制,并对引入的天敌进行监测和管理。
3.对于有必要使用化学控制方法的地区,制定使用计划和操作流程,确保其对鼠类的广谱杀灭作用和对非目标生物的安全性。
4.合理设置物理控制设施,以保护农田和牧草地不受鼠类侵害,减少其对农业和畜牧业的损失。
5.加强对人工捕捉工具和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人工捕捉的效率和成功率,确保草原上的鼠类得到及时控制和扑杀。
6.建立草原管理和保护机制,加强对草原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鼠类问题,保护草原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一、背景草原鼠虫害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严重威胁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的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防治草原鼠虫害,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综合治理措施1.生态调控通过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鼠虫滋生的环境。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是有效防治鼠虫害的基础。
2.生物防治引进天敌、益鸟等生物控制剂,实施生物防治,降低农草害虫发生率。
同时,加强对天敌和益鸟的保护,促进其种群的增长,增加生物防治的效果。
3.化学防治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但是,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施药,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没有负面影响。
4.物理防治采取物理手段,例如设置防护网、搭建隔离网等,有效阻止鼠虫的侵入和繁殖。
此外,经济林带的建设也可加强阻止鼠虫进入农田的效果。
三、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对草原鼠虫害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2.制定草原鼠虫害防治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和农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防治计划。
包括实施不同领域的综合防治措施,如农业、生态、农药、物理防治等。
3.宣传教育采取多种途径,向农民普及草原鼠虫害防治的知识和方法。
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4.组织实施建立专门的防治组织,负责协调各项工作的实施。
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协助他们掌握防治技术,落实防治措施。
5.监测评估建立草原鼠虫害的监测体系,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防治措施,保证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经费保障草原鼠虫害防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政府应提供必要的经费,同时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业保险机制,为农民提供防治风险的保障。
五、效益评估定期对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进行效益评估,统计防治效果和实施成本,进一步改进防治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总结草原鼠虫害防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才能有效地保护农业生产和草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草原虫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草原虫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一、调查研究阶段:1.对目标区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鼠害的数量、分布和对草原的危害程度;2.调查分析鼠害的种类和习性,为后续的防治措施制定提供依据;3.研究鼠害的繁殖规律和季节性变化,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时机。
二、物理防治阶段:1.草原鼠害多生活在地洞中,采取填塞和封堵的方式进行防治;2.利用机械方法在鼠害繁殖密集区域进行清理,消除它们的栖息环境;3.建立草原鼠害监测网,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的鼠害繁殖点。
三、化学防治阶段:1.选用具有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杀鼠剂,进行鼠害防治;2.进行防治草地的周边环境清理,清除杂草等潜在的鼠害栖息地。
四、生物防治阶段:1.引入天敌或植食性动物,如猛禽、貂、獾等,进行生物防治;2.加强对捕食鼠害的天敌的保护和繁殖,增加它们在草原中的数量;3.采用生物源杀鼠剂,如杀鼠菌等,进行针对性的防治。
五、宣传教育阶段:1.组织草原鼠害防治知识的培训班,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治技能;2.广泛宣传鼠害防治的重要性和方法,增强农民群众的防治意识;3.制定鼠害防治的奖惩措施,激励草原保护和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草原虫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一、调查研究阶段:1.对目标区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虫害的种类、数量和对草原植被的危害程度;2.调查研究虫害的季节分布规律和繁殖生活习性;3.分析虫害与草原植被、气候等相关因素的关系,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二、生态调控阶段:1.通过植被保护和草原生态修复,增加植被的多样性,并提高抵抗虫害的能力;2.采用合适的放牧管理措施,减少过度放牧带来的草原虫害;3.营造合适的捕食者环境,增加天敌的数量,利用天敌控制虫害的扩散。
三、物理防治阶段:1.使用无毒粘虫板、粘带等物理捕捉装置,进行虫害防治;2.在草原虫害繁殖密集区域进行虫巢清理和虫卵销毁,减少虫害种群的数量;3.利用烟熏、草木灰洒等方法,驱赶虫害,保护植被。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鼠虫害问题长期以来给草原生态系统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
为了有效应对草原鼠虫害问题,制定并实施科学可行的防治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综合治理、灵活运用生物控制和生态修复等多种手段,降低草原鼠虫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农牧业生产能力。
一、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防治草原鼠虫害的基础,包括信息收集、监测预警、防控布局、施策合理等方面。
具体措施如下:1.1 信息收集与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草原鼠虫害信息收集和监测预警系统,及时了解虫情虫势,实施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加强对草原鼠虫害的调查研究,监测虫情、鼠情和害虫种类多样性等相关指标,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2 防控布局与合理施策根据草原地形、植被分布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防控布局。
采取分区布置防治站点和设置灾害监测预警点,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
根据不同的草原类型和害虫种类,采取巡查防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实施科学施策。
二、生物控制生物控制是防治草原鼠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利用天敌、寄生虫和病原体等生物因子来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具体措施如下:2.1 引入与培育天敌根据不同的害虫种类和草原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天敌并进行引种和培育。
常见的天敌包括捕食性鸟类、昆虫和螨类等。
通过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饲养条件,保证天敌种群的持续存在和繁殖,形成生态平衡。
2.2 利用寄生虫和病原体利用寄生虫和病原体来控制害虫数量,可以采用引入或增殖的方式进行。
引入寄生虫和病原体的前提是确保其对非目标生物没有危害,避免引入新的生态问题。
三、生态修复草原鼠虫害的发生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密切相关,因此进行生态修复对于防治害虫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措施如下:3.1 植被恢复和保护加强对草原植被的保护和修复,提高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
采取合理的放牧管理措施,避免过度放牧导致植被退化和土壤侵蚀。
合理利用天然草原资源,避免过度开垦和放牧。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一、背景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等原因,草原地区普遍存在鼠虫害问题,给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制定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
本方案的目标是有效防治草原地区的鼠虫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三、防治措施
1.加强监测与预警
建立草原鼠虫害监测体系,利用遥感和传感器技术对草原地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鼠虫害发生的情况。
运用气象预测和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施鼠虫害风险预警,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生物防治
引入天敌生物是草原鼠虫害防治的有效手段。
通过人工饲养和释放具有捕食鼠虫害能力的天敌,如猫头鹰、狐狸等,建立生物多样性平衡,控制鼠虫害的增长。
3.化学防治
对于规模较大、无法通过生物防治手段控制的鼠虫害,可以采用适量的化学防治方法。
但在使用农药时,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不对环境和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4.合理草原管理
加强草原综合管理,制定合理的放牧计划和轮牧制度,避免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减少鼠虫害滋生的环境条件。
同时,加强草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提高草原抗鼠虫害的能力。
5.宣传与教育
开展针对农牧民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草原鼠虫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和能力,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草原防鼠工程实施方案
草原防鼠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但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等因素的影响,草原地区常常受到鼠害的侵扰,给草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有效防止草原鼠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制定草原防鼠工程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减少草原鼠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2. 原则,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生态修复。
采取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鼠害发生的可能性。
2. 定期监测。
建立草原鼠害监测网络,定期对草原鼠害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生物防治。
采取生态防治措施,引入天敌或者天敌饲养放流,控制鼠害的数量,减少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
4. 社会宣传。
加强对草原防鼠工程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5. 技术支持。
加强科研力量,研发新技术,提高草原防鼠工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保障措施。
1. 资金保障。
政府加大对草原防鼠工程的投入,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2. 法律支持。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草原防鼠工程的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3. 人员培训。
加强对从事草原防鼠工程的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预期效果。
通过草原防鼠工程的实施,预期能够有效减少草原鼠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为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六、总结。
草原防鼠工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坚持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力推进草原防鼠工程,为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草原鼠虫害给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原则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综合利用生物、化学和物理手段,有效控制草原鼠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并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鼠虫害的特点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2.综合性原则:综合应用多种手段,提高防治效果;3.可持续性原则:确保防治措施的长期有效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三、草原鼠虫害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天然病原体等对害虫进行有效控制。
例如,引入山猫等天敌控制鼠类繁殖;2.化学防治: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对害虫进行防治。
但要注意合理使用,严守使用量和使用时机,避免对非靶标生物造成影响;3.物理防治:采用机械、物理等手段对害鼠害虫进行控制,如捕鼠器、黄板、粘虫带等,有效减少害鼠害虫数量;4.土壤改良:改善草原土壤物理、化学环境,增加益生菌,提高草地质量,减少害虫滋生条件;5.草地管理:科学合理的放牧管理、轮牧、合理施肥等措施,增加牧草数量和多样性,降低害虫风险。
四、实施步骤1.制定防治计划:根据草原鼠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程度,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的防治计划;2.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草原鼠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获取害虫种类和分布情况,评估风险水平;3.综合应用防治手段: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综合应用生物、化学和物理手段进行防治;4.监测效果评估: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检查防治效果,及时调整防治策略;5.宣传和培训:加强对农牧民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对草原鼠虫害防治的认识和能力。
五、防治效果评估通过对各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获得草原鼠虫害防治的效果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防治方案,提高防治效果。
六、保障措施为确保本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做好以下保障措施:1.健全草原鼠虫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责任和权益;2.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对草原鼠虫害的研究;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草原鼠虫害防治的认识和参与度;4.加大对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草原防鼠施工方案
草原防鼠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草原上鼠类的繁殖速度快,数量众多,给草原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地控制鼠害,保护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科学的草原防鼠施工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草原防鼠施工原则1.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据草原上鼠类的繁殖特点和行为习性,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包括防鼠设施的布置、密度和间距等。
2.综合施工措施:采取多种措施结合的方式,包括机械防鼠、农药防鼠、环境调控等,以增加施工效果和持久性。
三、草原防鼠施工步骤1. 防鼠设施布置草原防鼠设施布置是草原防鼠施工的基础,主要包括设置防鼠网、防鼠护栏和防鼠沟。
•防鼠网:在草原边缘或易发鼠害区域,设置防鼠网,防止鼠类进入草原内部。
•防鼠护栏:在重要农牧业生产区域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设置防鼠护栏,起到隔离和防护作用。
•防鼠沟:在鼠类频繁活动的地段挖掘防鼠沟,使其无法通过。
2. 机械防鼠措施机械防鼠措施是草原防鼠施工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机械捕鼠器、鼠夹和电磁防鼠器。
•机械捕鼠器:安装机械捕鼠器,根据鼠类的大小和数量进行布置,提高捕杀效果。
•鼠夹:布置鼠夹,适量增加密度,对于小型鼠类非常有效。
•电磁防鼠器:在重要农牧业生产区域和易发鼠害的区域安装电磁防鼠器,发出鼠类难以忍受的频率和声音,驱赶鼠类。
3. 农药防鼠措施农药防鼠措施是草原防鼠施工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熏蒸剂和鼠药。
•熏蒸剂:在草原边缘和易发鼠害的区域进行熏蒸,杀灭鼠类和驱赶鼠类。
•鼠药:在鼠类频繁活动的地段散布鼠药,鼠类食用后中毒死亡,有效控制鼠害。
4. 环境调控措施环境调控措施是草原防鼠施工的长期且重要的手段,主要包括草地管理、草原灌溉和清除堆积物等。
•草地管理:定期修剪、翻耕和施肥,保持草地的整洁和平整,减少鼠类活动空间。
•草原灌溉:定期进行草原灌溉,增加湿度,降低鼠类的生存环境。
•清除堆积物:及时清除草原上的垃圾和堆积物,减少鼠类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四、施工效果评估为了评估草原防鼠施工的效果,可以进行密度统计和调查问卷调查。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广阔的草地资源。
然而,草原常常受到鼠虫害的威胁,给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问题分析草原鼠虫害主要表现为大量鼠类和昆虫的繁殖和侵扰,给草原植被和家畜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主要问题包括:1. 鼠虫数量的快速增长,对草原植被的食害破坏严重;2. 鼠虫密度高,对家畜的咬伤和传播疾病;3. 鼠虫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威胁生态平衡。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草原鼠虫害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实施方案:1. 监测和预警系统(1)建立草原鼠虫害监测网络,通过布设各种监测设备,及时掌握鼠虫数量和分布情况;(2)建立预警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提前预警鼠虫害暴发的可能性,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生态调控(1)采取合理的放牧管理措施,控制草原过度放牧,避免过度踩踏和破坏;(2)推广草原恢复和生态修复技术,提高草原抗鼠虫害的能力;(3)加强草原植被的恢复和更新,增加草原植被的多样性,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防治措施(1)机械防治:通过搭建鼠虫防控专用设施,如捕鼠器、陷阱等,对鼠虫进行集中捕捉和处理;(2)生物防治:应用天敌和天然生物杀虫剂进行鼠虫防治,利用生物链条中的上下位关系来平衡鼠虫种群,减少害虫数量和损害;(3)化学防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鼠虫进行防治;(4)研发新技术:加大鼠虫防治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新技术的应用,提高防治效果和操作便利性。
4. 宣传教育(1)开展草原鼠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提高群众的防治意识和能力;(2)组织专家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的防治水平;(3)加强与草原保护和畜牧业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
四、监督管理(1)建立相关部门的草原鼠虫害防治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防治工作的有效推进;(2)加强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杀和销售草原鼠虫的行为,维护草原生态安全。
卓尼县年草原鼠害防治项目建设方案
卓尼县年草原鼠害防治项目建设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指尖轻触,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关于卓尼县年草原鼠害防治项目的建设方案,便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一、项目背景卓尼县位于我国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草原面积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然而,近年来,草原鼠害问题日益严重,导致草原植被破坏、土壤流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年草原鼠害防治项目建设方案。
二、项目目标1.有效控制草原鼠害,减少草原植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2.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增强当地农牧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三、项目内容1.草原鼠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1)建立草原鼠害监测点,实时掌握草原鼠害动态。
(2)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对草原鼠害进行远程监测。
(3)建立草原鼠害预警系统,提前发布防治指令。
2.草原鼠害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1)研究适合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的防治技术,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2)开展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防治能力。
(3)推广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3.草原鼠害防治工程实施(1)制定年度防治计划,明确防治任务和责任。
(2)组织专业防治队伍,实施草原鼠害防治工程。
(3)加强防治工程监管,确保防治效果。
4.草原生态修复与保护(1)对受损草原进行生态修复,恢复草原植被。
(2)加强草原保护,防止草原退化、沙化。
(3)推广草原轮牧、休牧制度,减轻草原压力。
四、项目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收集草原鼠害相关资料,了解当地草原生态环境和鼠害发生规律。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草原鼠害防治方案。
3.实施工程:按照方案,组织专业队伍实施草原鼠害防治工程。
4.监测评估:对防治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防治措施。
五、项目预算1.草原鼠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100万元2.草原鼠害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150万元3.草原鼠害防治工程实施:200万元4.草原生态修复与保护:300万元5.项目管理及其他费用:50万元总计:700万元六、项目效益1.生态效益:有效控制草原鼠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一、引言草原鼠虫害是严重威胁草原生态安全和农牧民生产生活的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防治草原鼠虫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背景草原鼠虫害主要由鼠害和虫害构成。
这些害虫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繁殖,严重危害草原植被和畜牧养殖。
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对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草原鼠虫害防治目标1. 降低草原鼠虫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2. 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3. 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4. 提升农牧民的生活质量。
四、防治策略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防治策略:1. 生态控制(1)生态调控:加强对鼠虫天敌的培育和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2)草地生态恢复:加强对退化草地的治理和恢复,建设草原生态保护区。
2. 机械控制(1)陷阱设备:在害虫活动频繁的地区布置陷阱,捕捉和杀死害虫。
(2)灭鼠设备:设置合理的鼠害监控和灭鼠设备,对鼠灾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
3. 化学控制(1)合理使用农药:根据害虫类型和密度,选择合适的农药,遵守使用规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化学调控:采用化学方法控制害虫数量,但要确保使用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预警与监测(1)建立害虫防治监测体系:建立草原鼠虫害监测点,定期对害虫数量和密度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害虫活动的异常情况。
(2)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害虫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农牧民采取防治措施。
5. 教育与培训(1)开展害虫防治知识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牧民对草原鼠虫害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2)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农牧民参加技术培训班,提升他们的防治技能水平。
五、实施计划1. 建立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全面实施方案,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 加强科研力量,开展草原鼠虫害的生态学、气象学等研究,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
草原灭鼠实施方案
草原灭鼠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草原灭鼠实施方案是为了解决草原灭鼠问题而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
鼠类在草原地区广泛分布,当它们数量过多时,将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引发草原退化及生态灾害。
因此,灭鼠工作是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关键环节,对于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科学、有效、可持续的草原灭鼠工作,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目标,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2.原则:(1)综合治理:采取综合手段、综合管理,从多个方面进行草原灭鼠工作。
(2)科学技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草原灭鼠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3)可持续发展:将灭鼠工作纳入到草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注重长期效果和生态效益。
(4)多元参与:动员和组织多方力量参与灭鼠工作,形成合力,提高工作的综合效果。
三、主要工作内容1.灭鼠监测与预警(1)建立草原灭鼠监测网络,通过摄像、陷阱等方法对草原鼠类种群进行监测,及时了解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
(2)制定预警指标和方法,根据监测数据对草原灭鼠的爆发风险进行预警,提前做好灭鼠工作准备。
2.灭鼠物质防治(1)选用环境友好的灭鼠剂,如活性成分低毒、不富集、易降解的药剂,降低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制定灭鼠药物使用指南,明确使用剂量、方法和时机,确保灭鼠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生物控制(1)引进天敌鸟类、爬行动物等,利用它们对草原鼠类的捕食作用,实现生物控制。
(2)加强对天敌鸟类的保护,提高天敌数量和活动能力,增强生物控制的效果。
4.机械灭鼠(1)使用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挖掘机等)对灭鼠区域进行翻耕、掘土等工作,破坏鼠类的巢穴和藏身处。
(2)通过机械作业,清除灭鼠区域的杂草和残茬,减少鼠类的栖息和觅食资源。
5.社区参与(1)倡导并组织草原当地居民参与灭鼠工作,提高居民对鼠类危害的认识,培养居民对草原生态保护的意识。
(2)组建草原保护志愿者队伍,参与灭鼠行动,并开展草原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卓尼县2010年草原鼠害综合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卓尼县畜牧兽医局二〇一〇年六月甘肃省卓尼县2010年草原鼠害综合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根据州发改委关于编制甘南黄河重要水源生态补给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2010年草原鼠害综合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县草原鼠害现状,按照农业部和全国畜牧总站的有关要求,制定2010年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
一、建设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贯彻“综合治理,持续控制,无鼠害化管理”的治理方针,针对草原鼠害防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为核心,以草原无鼠害区建设为中心,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分步实施、防控结合、标本兼治,强化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物理防治和应急化学防治的协调配合,持续控制草原鼠害发生,逐步实现草原鼠害的可持续治理,保障我县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
继续完善鼠害预测预报体系,规范预测预报规程,提高测报准确率。
建立和完善草原鼠害调查、预测预报、防治、巩固、检查验收及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办法、规范规程和标准,使我县草原鼠害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治理原则1、统筹规划,分期实施。
针对主要害鼠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主要危害方式,根据自然地形、地貌和主要鼠种分布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确定防治区域、防治鼠种、防治期限和防治措施,制定防治方案,分期实施。
2、集中连片,突出重点。
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实行重点防治,并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使危害区得到全面防治,达到有效控制鼠害的目的。
3、统防统治,安全生产。
鼠害防治工作由县草原工作站统一组织实施。
鼠害防治所需药物和机械等物资,由县上统一采购、统一供药,科学使用,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4、标本兼治,持续控制。
严格按照防治指标实施防治,降低害鼠密度,减轻草原鼠害为害程度;同时,对害鼠栖息地进行生态治理,通过恢复植被、改善植被结构或其它措施,从根本上逐步减少鼠类适生环境,减少危害区域,做到“治理一片巩固一片”,稳步改善生态环境,长期巩固防治效果,实现鼠害的持续控制。
5、防灾与环保并重,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不仅要注重防治效果,还要强化环保意识。
通过加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和科学用药力度,最大限度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
应当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以及可能导致二次中毒的农药。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培育鼠类天敌,维护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充分发挥天敌除害的长效作用。
三、技术路线草原鼠害治理建设应坚持“综合治理,持续控制,有鼠无害”的技术路线,即运用生态系统平衡原理,对草原鼠害治理和无鼠害示范区建设进行技术设计;在草原害鼠常发区域,建立健全鼠情监测预警体系,实施以生物和天敌保护利用为主,化学、物理控制为辅的“无公害”植保技术对鼠害进行综合防治,应用生物毒素、招鹰控鼠控制地面鼠类种群密度,应用化学药剂及人工捕捉方法灭治地下害鼠,把害鼠种群密度降低到防治指标之下;因地制宜,采取物理、生物、生态综合防治方法,对草地鼠害进行生态控制,恶化或消除害鼠适生环境,建立、完善持续控制机制,增强草原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能力,使草原害鼠密度长期控制在经济阈值允许水平以下,做到有鼠无害,实现草原生态系统平衡。
健全鼠害测报体系,不断补充完善测报模型,为鼠害防治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四、治理方法1、综合防治。
对害鼠密度达到防治指标的区域,尽可能协调地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使害鼠种群维持在经济阈值允许水平以下。
主要技术和方法如下:(1)生物防治。
运用对人、畜安全的各种生物因子来控制害鼠种群数量的暴发, 以减轻或消除鼠害。
目前常用的主要方法有生物农药防治和天敌控制。
比如C 型肉毒梭菌杀鼠剂、植物源灭鼠剂、招鹰控鼠、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
(2)化学防治。
用化学药物控制或消除害鼠的方法。
草原上常用的是毒饵法。
根据害鼠习性,选择高效、环保、对人畜安全的化学杀鼠剂和害鼠喜食的诱饵,如青稞、小麦、草粉颗粒等,制成毒饵,把毒饵投放在洞口附近或洞内灭鼠。
严禁使用有二次中毒和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杀鼠剂。
高原鼠兔、田鼠等可选择氯敌鼠钠盐、杀鼠迷、溴敌隆、双甲敌鼠铵盐等抗凝血剂。
(3)物理防治。
根据鼠种的习性选择或制作不同器械捕杀害鼠。
主要有夹捕法、鼠笼法、弓箭法和地箭法等方法。
2、生态控制。
采用生态措施,恶化鼠类生存条件,控制鼠类种群数量的方法叫生态控制,也叫生态灭鼠、生态控鼠。
不同鼠种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应选择不同的生态措施。
在治理草原害鼠的同时,通过促进草原植被恢复,改变害鼠适宜的栖息地环境,能有效抑制害鼠数量的增长。
可选择围栏、封育、播种、补播、施肥、灌溉、耙耕、除杂、管护和合理利用等技术,因地制宜地实施。
3、技术措施综合防治技术方案(1)防治技术路线项目采用物理、生物、生态综合防治方法,采取设置鹰架招引天敌的方法防治地上鼠;采取人工捕捉(鼠夹、弓箭)、调节改变地下鼠栖息环境的方法防治地下鼠,同时积极引用新的生物毒素灭鼠,并开展复灭、扫残,巩固防治成果,认真开展好鼠害的常规性预测预报工作,增强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加强各项目县(市)之间的沟通和经验交流,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协同防治,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防治能力建设,完善联防联治机制,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大力推进依法防治,保护草原安全。
(2)主要害鼠防治方法和技术措施①推广应用物理防治方法为人工捕捉。
人工捕捉以弓箭捕杀鼢鼠,当鼢鼠堵洞时,触动挡棍,牵绳放松,箭借弦力射下,可射中鼢鼠。
同时对其原理和制作工艺、安装技术等进行研究,进一步改进、完善,提高捕杀率和工效。
②通过对鹰架制作工艺、安装方法等进行改进,提高诱引鹰类天敌和控鼠效果。
总结长期实践经验,进一步改进技术,向规范化发展。
③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应用生物毒素C型肉毒梭菌杀鼠素灭鼠,降低鼠兔种群密度,控制鼠害。
④结合当前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在不同的草原鼠类危害区将灭鼠同禁牧、休牧、补播、合理利用等技术结合起来,开展鼠虫害生态综合控制配套技术的组装与应用。
⑤项目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出推广高原鼠兔防治技术规程、高原鼢鼠防治技术规程、草原招鹰控鼠技术规范等技术规程,以此为标准,进行规范科学的防治。
4、草原鼠害治理模式根据生态学原理,项目的实施结合当前实施的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在不同的草原鼠类危害区将灭鼠、禁牧、休牧、补播、合理利用等技术进行综合运用,控制鼠类增长的生态因子,改变害鼠栖息环境,抑制害鼠种群数量增长,长期把鼠类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和生态保护允许水平以下。
根据卓尼县实际,主要治理模式有:(1)生物毒素+招鹰控鼠+禁牧休牧治理对象:地面鼠主要危害区域草原鼠害治理区域:在亚高山草甸高原鼠兔为主体的地面鼠主要危害地区内鼠类密度达到中度以上危害级别且地势较为于坦、开阔的区域。
在这一区域,地下鼠不形成或很少形成危害。
技术路线:在放牧压力很大、草原极度退化的地区,实行禁牧;在放牧压力大、草原中、重度退化的地区,实行休牧。
首先应用生物毒素灭鼠,降低鼠类密度,控制鼠害;然后栽置鹰架,招鹰控制鼠害。
(2)人工捕鼠+生物毒素+禁牧休牧治理对象:地面鼠和地下鼠混合危害区草原鼠害治理区域:亚高山草甸鼠害区高原鼢鼠、高原鼠兔、达乌尔鼠兔危害亚区为主体的地下鼠和地面鼠混合危害地区内,鼠类密度达到严重危害程度且不易于开展招鹰控鼠的区域。
技术路线:应用生物毒素灭治地面鼠、人工捕捉灭治地下鼠,降低鼠类密度,控制鼠害。
在放牧压力很大、草原极度退化的地区,实行禁牧;在放牧压力大。
草原中、重度退化的地区,实行休牧。
(3)人工捕鼠+招鹰控鼠+补播治理对象:地面鼠和地下鼠混合危害区草原鼠害治理区域:亚高山草甸鼠害区高原鼢鼠、高原鼠兔、达乌尔鼠兔危害亚区为主体的地下鼠和地面鼠混合危害地区,密度达到防治指标但未达到严重危害程度且地势较为开阔平坦区域。
技术路线:人工捕捉灭治地下鼠,降低鼠类密度,控制鼠害。
栽置鹰架,招鹰控制鼠害。
采用鼠害地补播,恢复草原植被,创造不易形成鼠害的生态环境,控制鼠害发生。
(4)人工捕鼠+禁牧休牧治理对象:地下鼢鼠危害为主的草原鼠害治理区域:亚高山草甸鼠害区高原鼢鼠、中华鼢鼠和甘肃鼢鼠为主体的地下鼠危害地区,鼠类密度达到严重危害程度的区域技术路线:人工捕捉灭治地下鼠,降低鼠类密度,控制鼠害。
在放牧压力很大、草原极度退化的地区,实行禁牧;在放牧压力大、草原中、重度退化的地区,实行休牧。
(5)招鹰控鼠+人工捕鼠+补播治理对象:地面鼠和地下鼠混合危害区草原鼠害治理区域:亚高山草旬鼠害区高原鼢鼠,高原鼠兔,达乌尔鼠兔危害亚区为主体的地下鼠和地面鼠混合危害地区内鼠类密度达到严重危害程度且地势较为子坦、开阔的区域。
技术路线:人工捕捉灭治地下鼠,降低鼠类密度,控制鼠害。
栽置鹰架,招鹰控制鼠害。
在草原鼠害极度危害形成的鼠荒地,实行补播。
5、技术规范(1)草原招鹰控鼠技术规范招鹰控鼠技术是利用鹰、鼠食物链关系,在鼠害草地上建立招鹰架招引鼠类天敌控制鼠害。
此项技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研发,本世纪以来在我国北方草原牧区广泛推广。
本项目通过对鹰架制作工艺、安装方法等进行改进,提高诱集鹰类和控鼠的效果。
主要改进鹰架顶部,由一个横端改为十字形顶部,并设计增加鹰巢。
利用草原上捕食害鼠的天敌一一鹰控制害鼠种群数量增长,在草原开阔处建设鹰架,给鹰提供栖息条件,将鹰引入草原进行控鼠。
在运用生物、物理、生态等措施灭治害鼠后,采取保护和利用天敌、改变害鼠适生环境等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配套措施,进行鼠害持续控制,使鼠类密度长期控制在经济阈值允许水平以下。
2006年至2008年招鹰控鼠效果的观测结果表明:试验区鹰架安置3年后,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处理和对照分别为340、489个/hm2,平均减少了149个/hm2,平均降低30。
51%;同期,草原植被破坏率减少了4.85%。
在鹰架设置区连续3年观测结果与对照区(非鹰架区)相比,架设鹰架后第1年,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植被破坏率降低不显著;第2年、第3年,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分别降低21.3%、30.3%,植被破坏率分别减少6.9%、9.7%;鹰架区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和植被破坏率持续降低,控鼠效果显著,安置的时间越长,控制效果越好,而非鹰架区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和植被破坏率逐年上升。
在鼠害草地上建立控鼠鹰架、招引鼠类天敌,设立鹰架应选择地面平坦、开阔、离山及道路远,草原植被稀疏、植株低矮,草原退化,鼠类危害频繁的地段为佳。
鼠密度较高,超过防治指标2倍以上的严重鼠害草原,首先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等方法,迅速降低鼠密度,然后设立鹰架进行招鹰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