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类型共45页

合集下载

武汉市岩溶塌陷分类及防治对策_杨涛

武汉市岩溶塌陷分类及防治对策_杨涛
溶总体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分布, 主要 关山—白沙洲向 分布于武汉市中南部的荷叶山向斜、 斜、 大桥向斜、 流芳向斜、 何家湖—吴泗向斜及五里界— 方咀向斜等构造的核部, 系晚石炭世、 早二叠世及早三 叠世时沉积形成。根据盖层的特点, 武汉市岩溶主要分 为覆盖型和埋藏型两种类型, 裸露型岩溶较少分布。 覆盖型岩溶直接隐伏于第四系全新统砂、 砂砾石 含水层之下, 两者间无隔水层, 上部孔隙承压水与下伏 岩溶水有较好的水力联系。武汉市岩溶塌陷集中发生 在覆盖型岩溶区。埋藏型岩溶隐伏于白垩—下第三系 粘土岩、 砂岩之下, 粘土岩厚度空间展布变化较大。 该
第 27 卷 第 5 期 2013 年 10 月
资源环境与工程 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No. 5 Vol. 27 , Oct. , 2013
武汉市岩溶塌陷分类及防治对策


涛,涂
婧,殷
美,刘鹏瑞
(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 湖北 武汉 430034 )
要: 通过对武汉市岩溶塌陷的性状特征进行研究,分析 其时空 分 布 特 点 及 主要 影响 因素, 总结 武 汉 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发生时间 ( 年 - 月) 1931 1977 1983 1988 1994 1999 2000 2000 2001 2005 2006 2008 2009 2009 2010 2010 2010 2011 2012 - 08 - 09 - 07 - 05 - 06 - 04 - 02 - 04 - 05 - 08 - 04 - 02 - 11 - 12 - 01 - 04 - 07 - 12 - 11

湖北武汉市典型地段岩溶塌陷风险评价

湖北武汉市典型地段岩溶塌陷风险评价

湖北武汉市典型地段岩溶塌陷风险评价崔霖峰;陈邦松;涂婧;杨涛;李海涛【期刊名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年(卷),期】2017(28)2【摘要】岩溶塌陷是岩溶地区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之一.长期以来,该问题一直影响和制约岩溶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岩溶塌陷风险性进行评价,是制定科学合理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选取武汉市岩溶地区典型地段,进行岩溶塌陷风险评价.在分析岩溶塌陷内在和外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建立了岩溶塌陷易发性、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模型,并进行相应的评价;最后,进行了岩溶塌陷风险性评价.结果显示,典型地段岩溶塌陷高风险区位于长江沿岸原塌陷区和开采井附近,面积约16 km2,中高风险区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在制定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需高度重视这些区域,避免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总页数】10页(P59-68)【作者】崔霖峰;陈邦松;涂婧;杨涛;李海涛【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 100081;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51;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5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5【相关文献】1.岩溶塌陷的类型、成因机制及防治途径——兼论武汉市岩溶塌陷勘查工作要点[J], 刘广润;程伯禹2.武汉市岩溶塌陷区域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 [J], 王卫东3.武汉市某居民区典型场所微生物气溶胶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 [J], 夏宇翔;孙霞;陶瑞东;张萌;郑明明;梅运军4.基于帕累托改进的农田生态补偿农户受偿意愿——以湖北省武汉市、荆门市和黄冈市典型地区为例 [J], 李海燕;蔡银莺5.土地用途管制框架下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四川省成都市和湖北省武汉市2个典型区域的比较 [J], 朱兰兰;蔡银莺;罗成;王鹏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市汉南长江干堤陡埠段岩溶地面塌陷成因分析

武汉市汉南长江干堤陡埠段岩溶地面塌陷成因分析

l 地面塌陷情况
武汉市汉 南 长江 干堤 ( 桩号 3 5 4+6 0 0—3 5 4+
9 0 0 ) 离 堤脚 约 1 0 0 m处 发 生 地 面 塌 陷 。其 中 : 主 塌 陷 区 (I 号 塌 陷区 ) 位 于 场 区北部 , 近东 西走 向, 长 约
3 5 0及 3 6 4+6 0 0— 3 6 4+6 5 0段 堤身 下 穿 过 , 与长 江 水 流 接 近垂 直 , 岩 层 倾 向上 游 , 倾角 6 5 。一7 3 。 。观 音 山 组( T ) 上覆 为 三叠 系 中统 陆水 河 组 ( T : 。 ) 钙 质 泥岩 与
2 0 0 8年 2月 2 9日 1 4时 , 武汉 市 汉 南 长 江干 堤 陡
沉 降量 为 0 . 4 1~ 0 . 8 1 c m之问 , 与 主 塌 陷 区 的距 离缩
埠堤 段 堤 内发 生 了大 面 积 的地 面塌 陷 , 由于地 陷 区 紧 邻汉 南 长江 干堤 , 对 长 江 干堤 的 防洪 安 全 构 成 了极 大 的威胁 。地 陷 发生后 , 国家 防总 、 湖 北省 及武 汉市 政府 高 度重 视 , 有关 领导 亲临 现场 指 挥 。3月 1日, 有 关 专 家对 现场进 行 了查 勘 , 初 步认 为地 陷发 生 的主 要 原 因 系地 下岩 溶造 成 的地 面塌 陷 。
Ab s t r a c t :T h e g e o l o g i c a l r e a s o n s f o r f o r ma t i o n o f l a r g e a r e a g r o u n d c o l l a p s e i n Do u b u S e c t i o n D y k e o f Ya n g t z e Ri v e r i n Ha n n a n r e g i o n re a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f o r m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 me c h a n i s m o f k a r s t c o l l a p s e a r e p r e s e n t e d .T h e c o l l a p s e

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

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

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发生过多次,损失巨大。

本文介绍了岩溶地面塌陷发生的成因和诱发因素,并依照武汉市的岩溶特征,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与预警方法,对武汉市的岩溶地面塌陷防治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防治;预警1. 引言武汉市地处我国中部,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内分布南北3条近东西向覆盖型碳酸盐岩条带,碳酸盐岩主要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l)灰岩、二迭系下统栖霞组(P1q)灰岩夹炭质灰岩及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灰岩、泥灰岩[1];武汉市岩溶主要分为覆盖型和埋藏型,裸露型岩溶极少分布。

1978年至今已发生十多起岩溶地面塌陷灾害,且近来越发频繁,其中尤以青菱乡烽火村(2000年4月)塌陷规模和损失最大,可见武汉市属于岩溶地面塌陷多灾区。

若能成功防治预警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将会产生巨大实际意义。

2. 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及诱发因素2.1 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一般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出现在以一定厚度土体为盖层的覆盖型岩溶区,一般认为,覆盖层厚度<10m者,塌陷严重;10~30m者,容易塌陷;>30m者,塌陷可能性很小;(2)覆盖层以下可溶性基岩浅部岩溶发育,顶界面上有开口岩溶管道(落水洞、岩溶竖井),具有搬运、储存大量冲蚀物所必需的通道和空间;(3)具有引起土体变形、破坏的作用力,该作用力的主要来源是地下水静、动水压力和土体自重。

[2]通过查阅武汉市岩溶塌陷记录资料,发现历次塌陷的发生均具有上述条件。

塌陷区上覆土层均为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物(Q4),属长江一级阶地中、前部,地表上层较薄(厚5m左右),物理力学指标低(Ps值一般仅为0.5MPa);中下部砂土层疏松,f值一般在0~5MPa,在地下水的内动力作用下极易被潜蚀;一旦砂粒流失,常形成土洞或扰动土层,表明岩溶地面塌陷处于发育阶段。

在一定外力或自重作用下,即发生地面塌陷。

2.2岩溶地面塌陷的诱发因素市内岩溶地面塌陷诱发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武汉地区岩溶及岩溶地面塌陷特征及处理措施汇报lb20151208-1

武汉地区岩溶及岩溶地面塌陷特征及处理措施汇报lb20151208-1

灰岩,呈近东西向成条
带状分布,主要分布于 向斜及背斜的两翼;白
云质灰岩主要分布北部
盘龙城一带。 三叠系泥灰岩、灰
岩多分布于向斜的核部
图1-3 武汉市灰岩分布范围图
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Central Southern Geotechnical Design Institute Co.,Ltd
2 岩溶发育形态与发育程度分析
3 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
3.3 武汉市岩溶塌陷类型
武汉市塌陷类型及典型案例分析
(1)饱和松散层(粉土、砂、砾石)潜蚀—渗流—漏失塌陷型 饱和松散层在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中发生潜蚀——液化,通过岩溶裂隙 直接漏失到岩溶空洞中,造成地面塌陷。 Ⅰ级阶地典型案例:
椭圆形,长约8米,宽约6米
图3-2 Ⅰ级阶地某塌陷实例照片
3 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
3.2 武汉市岩溶塌陷类型
武汉市历史塌陷
武汉市在自然及人类工程活动(抽取地下水)作用下,自 1931 年以 来,主要在武昌丁公庙、江夏区马鞍山井田、汉阳中南轧钢厂、武昌阮家 巷、陆家街、毛坦港、市司法学校、青菱乡烽火村、江夏区范湖乡金水村、 乌龙泉京广线、鹦鹉洲大道、江夏文化大道鹏湖湾等十处地方发生了岩溶
1 可溶岩地层岩性、工程特性及分布特征
1.2 可溶岩工程特性及分布特征
岩性
石炭系黄龙组灰岩;二叠系马鞍组炭质灰岩、泥灰岩及栖霞组灰 岩,局部白云质灰岩;三叠系厚层泥灰岩、灰岩。
工程特性
石炭系(C)灰岩块状构造,强度很高; 二叠系(P1-2)炭质灰岩、泥灰岩、硅质岩薄层状、层状构造,强
度较高;生物屑微晶灰岩中薄层状,强度很高;白云质灰岩为灰白色,
江夏鹏湖湾
世贸锦绣长江
已建成的7层楼房的一角地基。楼 I级阶地,标高20m,Q4冲积 二叠系 P灰岩,背斜北 角的塌陷坑长约5米、宽约3米、 物,具二元结构,厚26m, 翼,岩层陡倾角 深约10米,里面露出数根水泥桩。 下部砂层厚10m。 I级阶地,标高20m,Q4冲积 倒转背斜北翼至核部, 白沙洲高架桥工程桩基础施工期 物,具二元结构,厚25-30m, 三叠系T、二叠系P、石 间至少发生3次大的地面塌陷 下部砂层厚20m。 炭系C灰岩 二叠系P灰岩,岩层陡倾 椭圆形,5米见方,第1次塌陷深 龙岗地带,上部为老黏土层, 角,向斜北翼,塌陷部 约3米,第2次塌陷深约6米。 灰岩顶面有红粘土 位发育有土洞,深溶沟 与下部溶洞相连 I级阶地,标高20m,Q4冲积 大桥断层西侧,二叠系 椭圆形,塌坑长10米,宽 8米,塌 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物,具二元结构,厚25-30m, P灰岩,向斜北翼,岩层 坑深6米 Central Southern Geotechnical Design Institute Co.,Ltd 下部砂层厚 20m。 陡倾角

一种复合型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以武汉市烽火村塌陷为例

一种复合型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以武汉市烽火村塌陷为例

一种复合型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以武汉市烽火村塌
陷为例
胡亚波;刘广润;肖尚德;张峰
【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
【年(卷),期】2007(26)1
【摘要】以武汉市烽火村岩溶地面塌陷为例,在对大量地质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将岩溶地面塌陷坑的发育形态与其形成机理相结合,借助室内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和FLAC3D数值模拟研究结果,从分析砂层中扰动带和土洞发育及其破坏方式入手,通过对单一扰动带和土洞发育形态的分类,以及扰动带和土洞之间相互干扰和联合的分析,综合提出了一种复合型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

岩溶地面塌陷分为小型塌陷和大型塌陷两大类,小型塌陷是单个扰动带和土洞发育的结果,大型塌陷是多个扰动带和土洞共同发育、相继失稳的结果。

【总页数】5页(P96-100)
【关键词】复合型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扰动带和土洞【作者】胡亚波;刘广润;肖尚德;张峰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6
【相关文献】
1.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与成因模式研究——以山东泰安-莱芜为例 [J], 高宗军
2.深圳市龙岗区同乐村岩溶地面塌陷特征及形成机理初步探讨 [J], 冯书才;吴志斌
3.论岩溶地下水位对岩溶塌陷形成的控制作用——以山东枣庄市岩溶地面塌陷区为例 [J], 袁杰;高宗军;马海会
4.红层岩溶发育特征与地面塌陷形成机理——以咸宁地区为例 [J], 肖攀; 彭轲; 李雪平; 吴丽清
5.广州夏茅村岩溶地面塌陷成因机理与塌陷过程分析 [J], 郭宇;周心经;郑小战;李晶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地区砂土渗流—漏失型岩溶地面塌陷致塌模式分析

武汉地区砂土渗流—漏失型岩溶地面塌陷致塌模式分析
Ta b l e 1 S c h e d u l e o f ma i n s u b s i d e n c e e v e n t i n ma in c i t y z o n e
1 . 2 远城 区
塌 陷 总方量 最 大约 1 . 8万 m ; 而 江 夏法 泗 塌 陷则 一 次 性 产生 多 达 1 9个塌 陷坑 , 塌 陷总方 量 约 2 1 . 0万 m 。 江 夏文 化 大道 塌 陷 为 另 一 种 土 洞潜 蚀 致 塌模 式 , 其 机理 不 在本 文探讨 范 围 。
后 的防治 工作 提供 数据 支持 。
1 岩溶地 面塌 陷概况
. 1 主城 区 的加强并 向远城区扩展 , 环境问题 日益突出; 尤其是岩 1 溶地面塌陷的频发 , 极大地影 响了居 民的正 常生产和 以前 武汉 市致 灾 的岩 溶地 面塌 陷主 要集 中在 主城
生 活秩 序 , 也 引 起 了政府 部 门 的高 度 重视 。 本 文在 分析 武 汉 地 区历 年 来 塌 陷事 件 的基 础 上 , 根据 收 集 的资 料 及 数 据 , 为 武 汉 地 区砂 土 渗 流 一漏 失
数 字 出 版 网 址 :h t t p : / , 4  ̄w .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4 2 . 1 7 3 6 . X. 2 0 1 5 1 0 1 9 . 0 8 4 2 . 0 0 6 . h t m l 数 字 出版 日期 :2 0 1 5—1 0—1 9 0 8: 4 2
资 源 环境 与 工程
4 岩溶 塌 陷 与 土层 厚度 及 力 学 性 质之 间的关 系
上土 下砂 的二元 结构覆 盖 型岩溶 的塌 陷 过程 可拆

武汉市汉南区长江干堤内地面塌陷成因分析与处置措施探讨

武汉市汉南区长江干堤内地面塌陷成因分析与处置措施探讨

武汉市汉南区长江干堤内地面塌陷成因分析与处置措施探讨罗小杰;罗世杰【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年(卷),期】2009(023)0z2【摘要】2008年初,在武汉市汉南区长江右岸干堤内(354+600~355+300)、距堤脚约100 m处发生较大规模的岩溶地面塌陷,严重影响长江堤防工程安全度汛.研究表明,塌陷区砂性土下方强岩溶化灰岩中存在溶洞是这次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溶隙、孔洞、裂缝以及封堵不良的钻孔和先导孔等为上部砂性土的流失提供了通道;砂性土中的孔隙潜水位的频繁升降、地表水的下渗以及施工机械的震动是岩溶地面塌陷重要的诱发因素.对堤内塌陷区及其周围影响范围内的铺盖层进行修复、截断砂性土流失通道、全面布置监测网以及制定汛期紧急抢险预案是非常必要的."在长江干堤外对强岩溶化地层进行灌浆以截断地下可能的岩溶管道系统"的处置措施可能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总页数】5页(P75-79)【作者】罗小杰;罗世杰【作者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0;机械工业第三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5;P642.26【相关文献】1.武汉市汉南长江干堤陡埠段岩溶地面塌陷成因分析 [J], 肖爱明;黄定强2.武汉市某公路工程桩基施工引发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及防治措施 [J], 殷美;任康进3.武汉市汉南区长江干堤内地面塌陷成因分析与处置措施探讨 [J], 罗小杰;罗世杰4.UMF系列探测仪器在矿山地面塌陷成因分析方面的运用--以湖南某多金属矿地面塌陷为例 [J], 周光辉5.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某村庄农田附近地面塌陷成因分析与应急防治措施 [J], 吴红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市岩溶塌陷分类及防治对策

武汉市岩溶塌陷分类及防治对策
三 系含砾 砂 岩孔 隙 裂 隙 中 , 且伏 于第 四系 全 新 统 孔 隙
塌 陷于 1 9 3 1 年 8月 发生 于武 昌区 丁公 街 , 塌 陷 曾导 致 江堤 溃 口, 白沙洲 淹没 , 并 在该 段形 成倒 口湖 。近 三 十 年来 , 随着城 区 范 围不 断 扩 展 , 人 类 工 程 活 动 的加 剧 , 武汉 市岩 溶 塌 陷频 繁 。岩溶 塌 陷 的发 生 与发 展 、 诱 发 因 素等呈 现 出新 的变 化 趋 势 , 对 武 汉 市 的 城 市 建设 造
第2 7卷 第 5期
2 0 1 3年 1 0月
资 源 环 境 与 工 程
Re s o ur c es En v i r o n me nt& Eng i ne e r i n g
V0 l _ 27. No . 5 Oc t . . 2 01 3
武 汉 市 岩 溶 塌 陷分 类及 防治 对 策
对 策 建议 。
关键词 :岩 溶塌 陷 ;类型 ;诱 发 因素 ;防治对策
中 图分 类 号 :P 6 4 2 . 2 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1 2 1 1 ( 2 0 1 3 ) 0 5— 0 6 6 1— 0 4
0 引 言
武汉 市 岩溶地 质 条 件 十分 复 杂 , 数 条 碳 酸 盐 岩 条 带横 跨长 江 , 总 体 呈 近东 西 向分 布 。 武 汉 市 长 江 两 岸
泥盆 系石 英砂 岩 、 石炭一 三 叠 系碳 酸盐 岩 、 侏 罗 系石 英 砂岩 、 白垩一 下 第 三 系 杂 砂 岩 、 上 第 三 系半 胶 结 粘 土 岩 。基岩 大 多隐伏 于第 四纪地 层之 下 。 区 内第 四纪 地 层 主要包 括 : 第 四系 全 新 统 冲 积 层 、 湖积层 、 湖一 冲 积 层、 残 坡 积层 ; 第 四系 上更新 统 冲积 层 、 湖 积层 ; 第 四系

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红旗村黏土盖层岩溶塌陷致塌模式分析

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红旗村黏土盖层岩溶塌陷致塌模式分析

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红旗村黏土盖层岩溶塌陷致塌模式分析涂婧;李慧娟;彭慧;魏熊;贾龙【摘要】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红旗村文化大道附近发生岩溶塌陷,其上覆盖层为黏土.文章针对该类型岩溶塌陷,结合岩溶发育特征、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对致塌模式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在溶沟底部分布有软塑至流塑状的力学性质较差的红黏土,溶沟底部发育的溶蚀裂隙与下部的溶洞或通道相联通;流塑状红黏土流失至下部岩溶通道中,形成土洞;钻探施工、楼房载荷、振动作用加速黏土体的软化、崩解和溶蚀作用,进而加速土洞向上发展.此外,地基开挖减少上覆黏土厚度,降低了土体抗剪强度,最终在上覆土体自身重力和附加荷载作用下发生塌陷.根据土体受力情况,得出塌陷力学模型,并利用数据进行验证,其验证结果与实际相符合,并结合致塌模式和力学分析提出应增强土体抗塌性能、增加建筑物地基稳定性和减缓岩溶系统水动力因素变化的防治措施.%Karst is widely distributed and karst collapses frequently happen in Wuhan City.The karst collapses used to occur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the main urban area where and the quaternary overburden over the subsidence area is of dual-layered structure with clay layer in upper and sandy one in thelower.However,in recent years,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in the exurban areas of the city,karst collapse has also occurred in the clay area,such as Jiangxia district.The karst collapse studied in this paper occurred on April 29,2014,at 2:30 p.m.in a residential community due to a new construction project implemented at the Jiangxia district.The collapse's area size was about 200 square meters.It caused two people missing,a drill rig buriedand the buildings 1# floor raft foundation completely collapsed,which put an end to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resulted in a large economic loss.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kars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rea,soil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the collapse mode is obtained.Our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the limestone surface in the subsidence area has a large number of dissolved channels and grooves which are connected by the dissolution fissure and the underlying karst cave.This led to the the red clay with po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e bottom part of the ditch lost to the lower karst channel,forming a soil cave.Moreover,the foundation drilling,building load and vibration all accelerated the softening,disintegration and dissolution processes of the clay,thus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il cave.The foundation excavation reduced the thickness of clay and subsequently reduced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soil.Finally,collapse occurred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and additional load of the overlying soil.On the basis of Mohr-Coulomb criterion and plastic equilibrium theory,the force conditions of the soil were analyzed,from which the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collapse were gained.The results of the collapse mechanics model are verified,which are in line with the data derived from fieldwork.By comparison,firstly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al load on the ground and the reduction of clay thickness due to the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are main inducing factors of the karst collapse.Secondly,the fluctuation of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caused by drainag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differenc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ccelerating collapse occurrence.Finally,based on the collapse pattern and mechanics analysis,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has been proposed,that is,to increase the anti-collapse properties of the earth,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the building foundations and reduce the hydrodynamics of the karst system.【期刊名称】《中国岩溶》【年(卷),期】2018(037)001【总页数】8页(P112-119)【关键词】黏土盖层;岩溶塌陷;致塌模式;力学模型;防治措施【作者】涂婧;李慧娟;彭慧;魏熊;贾龙【作者单位】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武汉430034;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武汉430034;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武汉430034;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武汉430034;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塌陷防治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60 引言武汉地区发育有10条碳酸盐岩条带(图1)[1-3],覆盖型岩溶广泛发育,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频发。

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类型

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类型
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类型及 其发生、分布规律和防治对策
勘察大师 范士凯
• 近年在一些城市圈内的隐伏岩溶 分布区,岩溶地面塌陷时有发生。如 武汉、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由隐伏 岩溶造成覆盖层地面塌陷曾导致居民 财产严重受损,或建筑工程停顿,或 堤防受损加固,其经济损失非常巨大。
• 其中以武汉市最为突出,2000年4 月近郊的烽火村出现22个塌陷坑,造成 49栋农居楼房易地重建,经济损失500 余万元;2008年4月汉南纱冒镇邻近长 江大堤发生地面塌陷,仅加固堤防就耗 资近3000万元;2009年6~11月武咸公 路改造工程先后发生八次塌陷使交通受
• 中部:汉阳邹家湾、十里铺、龟山至蛇山、武汉 大学、蚂蚁嶂。东西长约35km,南北宽约0.5~ 2.0km。
• 南部:自汉阳太子湖至武昌陆家街、武太闸及南 湖广大地区。东西长约35km,南北宽约4.0~ 5.0km。
此外,在汉南区也有一条东西向狭长的石灰 岩条带。
• 上述几个条带中,北部及中部条带从来未发 生过塌陷。有史以来十余起塌陷基本上都发生在 南部条带和汉南条带上。
作用,形成“漏斗状疏松体”,进而因垂
直渗流加剧,局部水力坡度加大,砂、砾
石土呈液化状态流入岩溶空洞,地面出现
塌陷坑。另一种液化是打桩采用重锤冲击,
产生振动液化。
• 3、真空吸蚀机理

所谓“真空吸蚀”是指岩溶地下水在
大量抽取或因矿井大量排水后水位在短时
间内急剧下降过程中的“活塞”作用下形
成负压至真空状态。在这种负压或真空作
其危害相当严重。

是否会发生真空吸蚀,主要有两个
特殊条件:其一是大量抽排岩溶地下水,
水位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其二是覆盖层
对地下岩溶有良好的封闭作用,能使在水

武汉市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武汉市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日因多 日连降大暴雨 , 再次诱发山体开裂 , 最大裂缝宽
05m, . 深达 1m 多 , 由于受危 岩 的直接威 胁 , 住 在 迫使 危 岩 下 的一 栋 两层 楼 房 中的 1 4户 6 8人搬 迁 。此 外 , 危岩 尚威胁 坡下 金水 闸集 贸市场 的安全 。
增 刊

峰 等 : 汉 市地 质 灾 害特 征 分 析 及 防治 对 策 研 究 武
4 1
3 地质灾害诱 发因素
地质 灾 害是 内 、 地 质 营 力 及 人 为 活 动综 合 作 用 外 的结 果 , 因而 控制 地质灾 害发 育 的因素 , 仅是 气 象水 不
依 托 乡 ( ) , 予 了地 质 灾 害 群 测 群 防 的组 织 职 镇 所 赋
持续发展 提供 科学依据。
关 键 词 :地 质 灾 害 ;发 育特 征 ;防 治 对 策 中 图 分 类 号 :P9 64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7 —1 1 (0 2 S 0 3 0 6 1 2 1 2 1 ) 1— 0 9— 4
O 引 言
武汉 市是 中 国 中部 地 区 中心 城 市 , 有 “ 省 通 素 九 衢” 之称 。由于所 处 的 地质 条 件 较 为 复杂 , 降雨 充 沛 ,
或地表积水入渗以及地下水活动强烈 , 导致上覆松散 土体或洞穴( 裂隙 ) 中松 散堆积物被地 下水潜蚀运移
至其 它岩 溶空 间而 形成 土 洞 ( 空洞 ) 或者 土 体 软化 或 , 强度 降低 , 洞顶 压力 大于 洞体支 撑力 时 , 洞体 失稳 而引
收稿 日期 :2 1 0 2 0 1— 9— 8

要 :武汉市处于湖北省 地质 灾害易发 区,滑坡 、崩塌 、地 面塌 陷等地 质 灾害普遍 发 育,主城 区岩溶地

武汉地区砂土渗流—漏失型岩溶地面塌陷致塌模式分析

武汉地区砂土渗流—漏失型岩溶地面塌陷致塌模式分析

武汉地区砂土渗流—漏失型岩溶地面塌陷致塌模式分析余泰敏;喻理传【摘要】武汉地区滨江的一级阶地覆盖土层具上下砂的二元结构,可溶岩多隐伏于砂土层之下;由于砂性土具粘聚力小、易液化的特点,故渗流—漏失机理为区域内主要的塌陷类型.通过对武汉地区历年来塌陷事件资料数据的分析,建立了武汉地区砂土渗流—漏失型岩溶地面塌陷的致塌模式及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试算结果表明:下部砂土漏失后粘性土盖层是否塌陷主要取决于上部粘性土层的强度和厚度,上部土层强度越高或厚度越大越不易塌陷,反之则容易塌陷.【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年(卷),期】2015(029)006【总页数】5页(P887-891)【关键词】岩溶地面塌陷;渗流—漏失型;致塌模式;武汉地区【作者】余泰敏;喻理传【作者单位】湖北省地质局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武汉430051;湖北省地质局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武汉4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6武汉地区近东西向分布4条可溶碳酸盐岩条带,除局部有少量出露外,多隐伏于覆盖土层之下,属覆盖型岩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加强并向远城区扩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岩溶地面塌陷的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本文在分析武汉地区历年来塌陷事件的基础上,根据收集的资料及数据,为武汉地区砂土渗流—漏失型岩溶地面塌陷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其致塌模式,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 岩溶地面塌陷概况1.1 主城区以前武汉市致灾的岩溶地面塌陷主要集中在主城区的鹦鹉洲长江大桥与白沙洲长江大桥之间的长江两岸,统称陆家街地区“第3岩溶条带”(见表1),其余地段则以潜在不稳定塌陷为主。

表1 主城区主要塌陷事件一览表[1]Table 1 Schedule of main subsidence event in main city zone?1.2 远城区随着工程经济向远城区的发展,分布在汉南—江夏一线的“第4岩溶条带”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可溶岩隐伏分布面积远较陆家街地区大;发生的塌陷事件均具突发性,且塌陷规模较主城区大(表2)。

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岩溶发育特征

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岩溶发育特征

2017年8月第4期城市勘测Urb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ur^^eyingAug.2017No.4文章编号:1672-8262(2017)04-157-06 中图分类号:P642.252 文献标识码:A 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岩溶发育特征官善友|!t,陶良2,谢纪海2,夏冬生2(1.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22; 2.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22)摘要:为查明武汉地区岩溶发育特征,通过对大量揭露碳酸盐岩的工程钻孔进行统计分析,划定了武汉市都市发展区不同时代碳酸盐岩的分布范围,分析了岩溶发育特征,提出延米线岩溶率的概念划分了垂向上岩溶发育的强弱程度分区,探讨了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

得出了武汉地区距离灰岩顶板埋深1 m~4m的深度范围是强烈岩溶活动区、4 m~ 10 m是中等岩溶活动区、10 m以下是弱岩溶活动区的结论。

关键词:碳酸盐岩分布;岩溶发育特征;线岩溶率;岩溶活动程度分区1引言武汉市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部分地区属岩溶地面 塌陷地质灾害易发区,20世纪中叶以来先后发生了中 南轧钢厂、倒口湖、陆家街、毛坦村、白沙洲大道、市民 政学校等30多起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在全国同类 城市中罕见。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武汉市城市建设强 度的不断增强,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 也呈上升趋势,2014年和2015年发生于江夏大桥新 区、汉阳世贸锦绣长江的两处岩溶地面塌陷造成了 4 人伤亡。

岩溶地面塌陷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武汉市的建设和发展。

关于武汉市的岩溶地质问题,前人做了大量的研 究工作,范士凯对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和 塌陷机理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归纳为潜蚀机理和真空 吸蚀机理[1]。

罗小杰通过对大量地铁钻孔进行分析,总结了武汉市浅层岩溶的垂向发育特征,分析了区域 构造演化与岩溶发育史之间的关系,剖析了其工程意 义[2]。

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监测技术探讨

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监测技术探讨

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监测技术探讨沈铭;杨涛;赵新建【摘要】武汉市内碳酸盐岩分布广泛,随着城区范围不断扩展,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武汉市岩溶塌陷时有发生,且发生频率有逐年增高之势,岩溶地质环境问题对武汉市的城市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日渐突出.采用一定的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前预报岩溶塌陷前兆,结合岩溶地质环境分析,可以预防和减少岩溶地质灾害的危害.【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年(卷),期】2014(028)002【总页数】4页(P177-180)【关键词】岩溶;地面塌陷;监测【作者】沈铭;杨涛;赵新建【作者单位】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34;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34;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6近年来,随着武汉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区范围不断扩大,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在武汉市岩溶分布带上及周边的城市建筑愈来愈多,抽排地下水、荷载等人为改变地质环境的影响也更加剧烈,由此引发的岩溶地面塌陷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妨碍了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

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隐蔽性,选择有效的监测方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结合岩溶地质环境综合分析,提前预报岩溶塌陷前兆,对预防和减少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市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全市现辖13个区(7个中心城区、6个新城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常住人口900多万人。

是湖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是内陆地区的金融、商业、贸易、物流、文化中心。

武汉市内的岩溶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总体呈近东西向分布,数条碳酸盐岩条带横跨长江,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常有发生,1931年8月即有明确记载,当时塌陷导致江堤溃口,白沙洲淹没,在该段形成倒口湖。

经过调查,近三十年来武汉市区先后发生过20余次(处)岩溶塌陷(图1)。

从1977年9月到2011年12月,武汉地区先后发生汉阳区中南轧钢厂、青菱乡烽火村、武昌白沙洲长江紫都花园、武汉市民政学校、武汉供电局南湖变电站等地面塌陷,造成民房倒塌,供电系统、道路破坏等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1]。

浅析武汉市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与基础选型

浅析武汉市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与基础选型

地下水流动而坍塌至岩溶孔洞中,造成地面塌陷。武汉市地面塌 陷大多发生在此种岩溶地段。
2)长江Ⅰ级阶地后缘与长江Ⅱ级阶地:此种地貌单元覆盖层 上部为可 ~软塑粘性土,其下为稍密 ~密实砂类土,砂土以下为 可 ~硬塑粘性土,故此种地貌单元上的岩溶没有与砂类土直接接 触,岩溶之上覆盖有粘性土,粘性土有一定粘聚力,具跨盖作用,又
1.2 武汉市覆盖型岩溶空间分布
含水层,砂层承压水与长江有水力联系,而砂土无粘聚性,容易受
武汉市地处长江 中 游,长 江 大 致 由 南 向 北 穿 过 武 汉 市 区,武 汉市地貌以长江为基准向两侧延展可划分为长江Ⅰ级阶地、长江 Ⅱ级阶地、长江Ⅲ级阶地(垄岗地段)三个大的单元。受区域地质 构造控制,武汉市 覆 盖 型 岩 溶 分 布 大 致 分 北、中、南 三 个 条 带,走 向均近东西向,基 本 上 跨 越 了 三 个 大 的 地 貌 单 元,因 而 武 汉 市 三 大地貌单元都有覆盖型岩溶分布,只是范围大小不同而已。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7] 李献民,王永和,肖宏彬,等.击实膨胀土胀缩速度特性的对
温度效应[J].岩土工程学报,2012,34(12):2181.
比研究[J].铁道学报,2003(2):115120.
[12] 朱梅生,吴肖茗,马 骥.裂隙粘土(膨胀土)强度衰减及对
JournalofHydraulicEngineering,2010,41(1):58.
[10] 金 文 婷.南 宁 非 饱 和 膨 胀 土 非 线 性 流 变 特 性 试 验 研 究 [14] LiZhaoyang,XieQiang,KangJingwen,etal.Instability

武昌倒口湖地区F地块岩溶特征、地面塌陷机理分析及治理措施

武昌倒口湖地区F地块岩溶特征、地面塌陷机理分析及治理措施

武昌倒口湖地区F地块岩溶特征、地面塌陷机理分析及治理
措施
樊永生;李爱军;汤江红
【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
【年(卷),期】2010(24)4
【摘要】通过大量勘探资料,总结出该地区溶洞多分布在灰岩面附近及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其中灰岩面往下5 m范围内溶洞最为发育,5 m以下溶洞相对较少;-14 m 标高以上溶洞最多、最发育,为岩溶强发育带,-14 m标高以下溶洞相对渐少,为岩溶弱发育带.在水平方向上,多数为独立成洞,贯通的可能性较小,溶洞以单层为主,多层较少.岩溶地面塌陷是因上覆松散砂土颗粒受地下水潜蚀影响,长期不断流失,在砂土层中逐渐形成漏斗状疏松体,随着漏斗状疏松体的不断扩大,最后发生塌陷,属于"潜蚀-漏斗状疏松体型"塌陷.有针对性地采取高压水平帷幕、静压注浆以及渗透注浆的治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岩溶地面塌陷的再次发生.
【总页数】5页(P394-397,407)
【作者】樊永生;李爱军;汤江红
【作者单位】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湖北,武汉,430051;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湖北,武汉,430051;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湖北,武汉,43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5;P642.26
【相关文献】
1.松散土体型地面塌陷成因分析及机理研究 [J], 侯超群;董满生;逄焕平
2.三河市大胡庄村地面塌陷成因分析及机理研究 [J], 高启凤;陈玉莲;武孟豪
3.新密市双洎河河道地面塌陷发生机理分析及治理措施 [J], 周延奎
4.岩溶地面塌陷的机理分析及预测模型 [J], 刘长礼;贺可强
5.湖南永顺县高家坝岩溶地面塌陷群形成机理及其治理措施 [J], 彭溅清; 曾平; 彭智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的地陷

武汉的地陷

武汉的地陷
佚名
【期刊名称】《土工基础》
【年(卷),期】2000(14)2
【摘要】武汉市近几十年每 5~ 6年发生一次地陷 ,陷坑深度和直径多在 1 0m或更大 ,深部基岩为石灰岩类 ,推断地陷可能就是早已存在的地下溶洞、土洞洞顶的塌陷。

【总页数】1页(P57-57)
【关键词】地陷;溶洞;武汉市;塌陷;土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78;P642.26
【相关文献】
1.武汉地区岩溶地陷成因与工程治理 [J], 江丹
2.浅析武汉地区岩溶地陷及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预防措施 [J], 于政伟;冉俊;张友安
3.孕育型土洞地陷判据研究 [J], 苏永华; 周乾; 蹇宜霖
4.土地陷阱:社区治理转型的空间逻辑与调控机制 [J], 杜鹏
5.供应短缺气价飙升,全球多地陷入能源危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类型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