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在江淮地区的应用
农技指导:黄河流域高效轻简化植棉技术
![农技指导:黄河流域高效轻简化植棉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67775f2af45b307e87197f7.png)
农技指导:黄河流域高效轻简化植棉技术(一)技术基本情况黄河流域作为我国三大产棉区之一,棉花种植主要依靠传统精耕细作,管理繁琐、用工多、效益低,严重阻碍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自2008年以来,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等单位相继开展了精量播种减免间定苗、合理密植、简化整枝、简化施肥、简化植保、脱叶催熟集中收花等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建立了适宜该区应用的棉花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实现了在产量不减的前提下,减少用工和物化产品投入,轻简节本、提质增效效果明显。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棉花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省工节本增效明显,已在黄河流域棉区得到较大范围推广应用。
据统计,截止到2017 年12 月,该技术在黄河流域棉区累计推广3923万亩,平均占总植棉面积的30.8%。
2015~2017年推广1467万亩,占总棉田面积的44.1%,应用规模和占比总体呈逐年扩大趋势。
(三)提质增效情况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高效轻简化植棉技术平均增产皮棉5~10%,用工减少15~20%,物化投入减少8~10%,平均每亩增收300元以上,轻简节本、提质增效的作用明显。
(四)技术获奖情况以该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棉花轻简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获得2017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7年度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一)一熟制棉田高效轻简化植棉技术(1)机械代替人工作业。
利用机械整地、铺膜播种、植保、中耕施肥、收获、拔柴和秸秆还田等,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应与规模化种植、组织化服务相结合,并努力提高机械装备水平。
(2)精量播种减免间苗定苗。
采用成熟度好、发芽率高的精加工脱绒包衣种子,以精播机按照76 cm等行距播种,每公顷用种量11~15 kg,一穴播1~2粒种子,出苗后及时放苗,并通过放苗灵活控制棉苗数量,不疏苗、间苗、定苗。
还可利用机械在播种时膜上自动打孔和覆土,实现自然出苗,免除放苗工序。
(3)除草剂代替人工除草。
采用除草剂并配合地膜覆盖控制棉田杂草,宜采取整地、施肥和喷除草剂一体化作业: 棉田整平后,每公顷用48%氟乐灵乳油1500~1600 ml,兑水600~700 kg,均匀喷洒地表,然后通过耘地或耙耢混土。
棉麦连作是长江流域棉区实现棉花轻简化生产的重要途径
![棉麦连作是长江流域棉区实现棉花轻简化生产的重要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e5b0a5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b.png)
棉麦连作是长江流域棉区实现棉花轻简化生产的重要途径【摘要】棉麦连作是长江流域棉区实现棉花轻简化生产的重要途径。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棉麦连作的生产技术水平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可以增加棉花产量,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棉麦轮作还能节约劳动力成本,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棉麦连作对棉区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轻简化生产的有效途径。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棉麦连作的研究和推广,为棉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努力实现棉麦连作生产模式的优化和提升,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棉花的需求,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和环保。
【关键词】关键词:棉麦连作、长江流域棉区、棉花、轻简化生产、生产技术、棉花产量、病虫害、劳动力成本、土壤环境、重要性、有效途径。
1. 引言1.1 介绍棉麦连作的背景意义棉麦连作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由于棉麦连作可以让土地在一年内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作物,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的空置率,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棉麦连作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由于棉麦轮作可以改变土壤中的病虫害种群,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条件,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棉麦连作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土壤的健康生长。
通过轮作种植棉花和小麦,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进一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棉麦连作在长江流域棉区实现棉花轻简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提高棉麦连作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棉麦连作的生产技术水平是实现棉区棉花轻简化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棉麦连作的生产效率和品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益。
具体来说,提高棉麦连作的生产技术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种植技术改进:选择适宜的棉麦品种,根据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搭配,科学施肥、浇水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棉麦间的互补效应,提高产量和品质。
长江中游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范
![长江中游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00bbdf9ba0d4a7302763af6.png)
长江中游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范摘要:提出棉花轻简化栽培的概念和具体的内涵,通过用现代技术替代传统技术,使棉田每公顷用工明显下降,大大降低劳力成本。
提出了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关键词: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长江中游长江中游棉区气候特点适合棉花生长,但棉花生产周期长达8个月,棉花生产用工多而繁琐、劳动强度大,生产过程包含前作整理、制作育苗营养钵、播种、苗床管理、大田除草整地、盖膜、打穴移栽、浇定根水、补苗定苗、病虫防治、中耕施肥、覆膜、灌溉排渍、化学调控、整枝打顶、收花晒花、回收地膜、拔秆等大量程序,每公顷用工375~450个,不仅费工多而且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益低。
1轻简化栽培概况作物轻简化栽培的主要内容包括简化和合并作业工序,减少生产环节;培育适应轻简化栽培的作物品种,减少病、虫、草害防治用工;合理运用化控化调技术,塑造理想株型,适应机耕机收;规范生产措施,降低劳动力成本[1]。
要实行作物的轻简化生产,实行规摸化、标准化生产是前提。
因此制定作物轻简化生产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棉花的轻简化栽培是大田作物中最为迫切的,长江流域多熟制棉区棉花生产从种到收需经40多道工序,每公顷用工接近450个,是大田作物中用工最多的。
由于多采用杂交棉,植株高大,成熟期不集中、产量器官空间分布很大,不利于大型机械进行收获,机械化过程将是一个较长的农艺农机配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简化农艺措施,采用现代技术予以替代,减少操作工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的重要手段[2]。
棉花的轻简化栽培采用“适度管理,机械操作,组织化服务”新的栽培模式,将目前成熟的轻简化措施进行整合,能使用机械的生产环节尽量替代人工作业,用现代的无土育苗新方法替代传统的营养钵,用免耕板茬移栽替代翻耕移栽,用化学除草替代人工除草,用缓释肥替代普通肥,病虫害机防统治替代传统的分散防治,用新型的化调剂替代传统的化控、整枝和打顶。
赣中地区油后直播棉绿色轻简栽培技术
![赣中地区油后直播棉绿色轻简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181a25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1.png)
赣中地区油后直播棉绿色轻简栽培技术赣中地区油后直播棉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一种高产、高效、高经济效益的农作物。
而绿色轻简栽培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环境友好。
本文将介绍赣中地区油后直播棉绿色轻简栽培技术的具体操作和优势。
一、绿色轻简栽培技术的原理和优势绿色轻简栽培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科学的栽培模式和管理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达到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具体采用绿色轻简栽培技术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 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绿色轻简栽培技术可以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减少对农产品的污染,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 节约成本: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提高产量:科学的栽培模式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油后直播棉的特点和栽培技术油后直播棉是指将油料作物后直接在田间地头播种,不经苗床苗圃移栽,节省了人工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油后直播棉的播种密度一般为18万~22万株/亩,具有生长周期短、生育旺盛、产量高、适应性广、种植管理简便等特点。
(1)选择适宜的品种: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如赣中地区适合种植的品种有云棉、克丹棉等。
(2)土壤处理和施肥:在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松土和施肥,以利于种子的生长。
一般可以在播种前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搅拌均匀。
(3)科学的播种时间:在赣中地区,油后直播棉的最佳播种时间一般为4月中旬至5月初,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降雨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4)适时浇水:在播种后的7-10天内,要做好适时的浇水工作,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5)定期防治病虫害:在油后直播棉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减少对农药的使用。
江西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与应用
![江西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5e9c0cce2f0066f4332235.png)
江西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与应用作者:孙桂琴王见华杨芳来源:《棉花科学》2020年第01期摘要:针对江西传统植棉用工较多,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水平低,植棉效益下降的现状,对江西省现代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的轻简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建议植棉户采用,以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棉花种植机械化水平,有利于省工、省力、节本增收。
同时阐述了江西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现状和主要技术措施。
为江西棉花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江西;棉花;轻简化栽培;新技术中图分类号:S562.048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2095-3143(2020)01-0036-05DOI:10.3969/j.issn.2095-3143.2020.01.006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otton planting in Jiangxi, such as more labor force, higher labor cost, lower mechanization level and lower planting benefi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ight and simplifie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demonstration by Jiangxi modern cotton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and suggests that cotton growers adopt it to reduce labor input and improve the mechanization planting level of cott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labor saving, cost saving and income increas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main technical measures of the light simplifica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cotton in Jiangxi were described. It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Jiangxi cotton industry.Key words: Jiangxi; Cotton; Light simplified cultivation; New technique0 ;引言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和人民必需的大宗农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技术在江苏盐城棉区的应用探讨
![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技术在江苏盐城棉区的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c41e56702020740be1e9bcf.png)
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技术在江苏盐城棉区的应用探讨棉花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是棉花种植史上的一场种苗革命,它打破了几十年来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栽培体系,具有省工、节本、轻简、高效的优势,此项技术的示范、推广对稳定植棉面积,促进棉花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
为摸索棉花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要点及育苗方式之间的差异,以利于该技术在大田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并逐步实现本土化,2012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从扬州大学引进营养土穴盘育苗移栽技术和盐城市经作站引进棉花基质穴盘育苗移栽技术,由盐城市瑞克斯旺育苗公司培育棉苗在盐东镇镇域示范移栽,同时对这两种育苗方式开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1 试验基本情况1.1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置在盐东镇兆丰村李春芳、卞松林两农户棉田内,该田属沙性中盐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地势平坦,田间水系健全。
前茬作物为小麦。
1.2 试验材料供试棉花品种为江苏科腾公司提供的科棉6号,扬州大学提供营养土与基质育苗技术及材料,然后,由盐城市瑞克斯旺育苗公司进行穴盘育苗,农户自行进行营养钵育苗移栽(ck)。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处理A为营养土育苗移栽,处理B为基质穴盘育苗移栽,处理C为营养钵育苗移栽(ck)。
间比法排列,重复3次,小区净面积33 m2。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行距1.1 m,株距0.40 m,移栽密度为22738株/hm2。
1.4 播种及移栽3种育苗方式均于4月14日播种育苗,5月13日移栽。
移栽时挑选叶龄(3叶一心)一致的健壮苗,用特制打洞器开穴栽苗。
营养土育苗、基质穴盘育苗两方式均是保持根系带有完整的泥土或基质移栽,放苗后立即覆土(掌握大半塘即可),然后及时浇足活棵水(每株约浇水250~300 ml)。
浇水后2 h至第2天上午9:00前再次覆一层薄土,封严膜口,以利于增湿保墒。
营养钵育苗为当地常规方式移栽。
1.5 田间管理1.5.1施肥于4月18日整地时基施有机肥4000 kg/hm2、三元复合肥600kg/hm2;7月15日追施三元复合肥450 kg/hm2、尿素300 kg/hm2;7月30日追施尿素300 kg/hm2;8月15日追施尿素150 kg/hm2。
棉花高产高效轻简化栽培措施棉花(栽培管理)
![棉花高产高效轻简化栽培措施棉花(栽培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0983e802d276a200292ea6.png)
棉花高产高效轻简化栽培措施棉花,栽培管理长江流域轻简育苗移栽技术轻简育苗移栽是指用无土基质替代有土的营养钵进行育苗,育苗载体采用苗床、穴盘和水体,三种育苗方法分别为基质育苗、穴盘育苗和水浮育苗,是营养钵育苗的接班技术。
因移栽幼苗仅带微量基质或裸苗,需浇“安家水”,并有7~10天不等的返苗期。
增产增效情况:与营养钵相比较,轻简育苗表现省种省工省地50%,运苗栽苗省劲,减轻劳动强度,增产节本增效显著。
技术特点:一是基质育苗要求联合使用育苗基质、促根剂、保水剂和保叶剂。
穴盘育苗需穴盘和育苗基质等,推荐每盘100孔上下。
水浮育苗需育苗盘和育苗专用基质。
二是育苗设施为小拱棚、蔬菜大棚和日光温室。
三是建床。
床底平整,床长10~12密,宽1.2米,深8~10厘米;床底铺农膜。
四是精选种子,五是栽前炼苗,幼茎红色占一半可提高抗逆能力。
六是起苗前喷施“保叶剂”可减轻离床叶片失水防萎蔫。
轻简育苗健壮苗指标:育苗期25~30天,真叶2~3片,苗高10~15厘米,子叶完整,叶片无病斑,根多根密根粗壮;离床前幼苗红茎占一半比例。
移栽成活率95%,返苗期春栽5~8天,夏栽2~3天或不明显。
基质育苗:1.适时播种。
按照幼苗叶龄2~3片真叶,苗高10~15厘米,育苗期25~30天的标准安排播种,大型育苗基地需分期分批播种。
2.足墒、适宜株行距播种。
在铺农膜苗床上铺育苗基质厚10厘米,播种行距10厘米,粒距1.8~2厘米。
穴盘育苗:1.在苗床上紧密整齐码放两排穴盘,无缝隙。
蔬菜大棚可分层育苗。
2.基质装盘。
保水剂先充分吸足水分,均匀放入穴盘底部,再把育苗基质、干净河沙加少量水均匀混合物装满穴盘,刮平盘面,整齐码放,苗床备播。
水浮育苗:1.育苗盘为多孔聚乙烯泡沫育苗盘,长68宽6厘米,每盘200穴,每穴25毫升。
2.建池。
池长210宽110深20厘米,四周和底部整平,用农膜铺在槽底和四周,防止营养液渗漏。
每池用水浮育苗专用肥1包,对水400公斤,配成育苗营养液。
南方棉花种植高效轻简化技术 - 种植技术
![南方棉花种植高效轻简化技术 - 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7139a6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76.png)
南方棉花种植高效轻简化技术-种植技术当前南方棉花生产仍然是传统的作物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目前,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加之常规棉技术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等因素,导致南方棉花规模化种植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油后机械化直播棉种植方式可以大大降低育苗移栽成本,在高产优质的前提下,实行机械化采收进一步减少用工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棉花生产效益。
棉花产业是南方最具有特色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但由于长江中下游棉区,棉花生产过程工序繁多,主要是传统手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据调查,洞庭湖棉区棉花生产每亩地用工需300-360个。
不仅费工多而且劳动强度大,造成高成本低效益。
加上目前农村劳动力都往城市转移,劳动力严重缺乏,用工成本高,长江流域棉区棉农种棉积极性急剧下降,因此,棉花的轻简化栽培是大田作物最为迫切的、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种植用工、生产效益现状随着棉田种植结构的调整,为了提高棉田整体综合效益,大部分棉区前茬改小麦为油菜,油菜比小麦效益高。
当前油棉两熟种植模式主要是油后移栽,以大棵稀植、大水大肥为特点,充分发挥单株生产潜力。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管理环节复杂,若每公顷用工量按照当前工价100元/人/d计算,则用工成本为28000元-32760元,加上棉花种子、农药化肥等物化成本大约每公顷需要8500元,总成本约为36500元-41260元。
按正常年景子棉产量每公顷4000公斤,子棉价格7元/kg计算,则每公顷植棉收益为28000元/hm2,扣除劳动力成本的净利润很少或为负数,而种植蔬菜瓜果的却能获得很好的收益。
由于棉花生产比较效益低,导致近年来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呈现下滑趋势。
2006-2008年平均每年种植面积为8748万亩,总产754.92吨,而2009-2022年平均每年种植面积为7419.16万亩,总产630.90万吨,分别比前一个三年减少15.19%和16.43%。
江西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与应用
![江西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75b20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b.png)
江西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与应用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
为了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江西省近年来推广了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技术不仅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还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江西棉花生产的重要推动力量。
1.选用适宜品种在江西地理环境下,选用抗病虫害、适应性强、丰产稳产的适宜品种是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的基础。
江棉26、江棉33等适合江西气候条件的品种。
2.合理田间管理采取密植、一次插、定推灌等方法,合理密植,促进光照充足,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
3.科学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需肥作物的营养需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元素,提高棉花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4.病虫害防控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压力,保障棉花的质量和安全。
5.机械化作业采取机械化播种、施肥、除草等作业,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技术示范江西省农业部门积极开展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组织专家对种植户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掌握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
2.推广应用江西省政府支持政策扶持和金融贷款等措施,鼓励农民采用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引导农民逐步转变传统种植方式,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3.效果显著通过江西省各级农业部门的努力,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在江西省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
棉花的单产显著提高,病虫害发生率和化学农药使用量也大幅减少,棉花的品质和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的意义1.促进棉花产业发展通过推广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为江西棉花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2.提高农民收入通过采用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提高了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民的脱贫致富信心。
棉麦连作是长江流域棉区实现棉花轻简化生产的重要途径
![棉麦连作是长江流域棉区实现棉花轻简化生产的重要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b87917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0.png)
棉麦连作是长江流域棉区实现棉花轻简化生产的重要途径棉麦连作是一种利用农田资源,实现棉花轻简化生产的重要途径。
长江流域棉区作为中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利用棉麦连作种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棉花产量,减少农药使用,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棉麦连作的概念、作用、技术要点、实施措施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棉麦连作的概念棉麦连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先种植小麦,小麦收获后留茬种植棉花的一种农作物种植方式。
这种连作方式既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又可以减轻棉花农的劳动量,提高经济效益。
1.提高棉花产量。
通过小麦的连作,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棉花产量。
2.减少农药使用。
小麦与棉花的生长季节有所错开,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3.增加经济效益。
棉麦连作可以提高棉花产量,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三、棉麦连作的技术要点1.合理选择小麦品种。
选择早熟、矮秆、抗倒伏性好的小麦品种,以适应后期播种的棉花生长。
2.留茬处理。
小麦收获后,及时进行留茬处理,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3.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情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保证棉花生长所需的养分。
4.合理排水灌溉。
保证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要过多,避免水分过剩影响棉花生长。
5.科学防治病虫害。
定期对棉田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棉花的生长健康。
四、棉麦连作的实施措施1.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棉麦连作农民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技术指导和财政补贴。
2.组织培训。
对农民进行棉麦连作技术的培训,提高其连作技术水平。
3.引导示范。
在一些试点地区建立棉麦连作的示范田,向农民展示连作的好处和实施方法。
4.宣传推广。
通过宣传教育,向农民普及棉麦连作的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棉麦连作的发展前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棉麦连作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之一。
在未来,农业生产将更加注重节约资源、环保高效,棉麦连作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赣中地区油后直播棉绿色轻简栽培技术
![赣中地区油后直播棉绿色轻简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9a3632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3.png)
赣中地区油后直播棉绿色轻简栽培技术赣中地区油后直播棉绿色轻简栽培技术是指采取绿色无公害、轻简高效的栽培技术进行棉花生产,以提高棉花品质和经济效益。
以下是针对该技术的一些介绍和操作要点。
一、土壤处理和施肥1. 在栽培前,应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处理和准备。
首先进行深翻,然后加入有机肥和发酵肥料。
对于瘤背菌盘根,可选用硝基酚或三氯杀螺灵进行处理。
2.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可在深翻后施入90%以上的农家肥。
同时,适量添加复合肥或氮磷钾肥料,但不宜过度施用,否则会导致棉花生长不良。
二、品种选择和播种时间1. 选择具有丰产性、耐病性和高品质的棉花品种,如光棉、杂交棉和长绒棉等。
可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
2. 在播种时间上,应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较晚的播种时间会影响棉花生长和产量。
三、密植、稀植和留苗1. 密植栽培:适用于光棉等矮性品种,株距可缩短至25厘米左右,密植栽培可以增加棉花产量和提高光合效率。
2. 稀植栽培:适用于长绒棉等高性品种,株距可适当扩大,以保证棉花生长和通风透光。
3. 留苗栽培:将优良幼苗留在棉田中,扩大稀苗后的株距,用于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四、病虫害防治1. 农药的使用应谨慎,避免毒害环境和农产品。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如人工捕虫、种植芸香品种、灭蚜剂、灰菊酯等。
2. 对于已发生的病虫害,可使用大黄素、苯酞等杀灭病虫,但要注意药剂的控制量和浓度,以免损害棉花和土壤健康。
五、田间管理1. 及时排水通风:在土壤湿度高的时候,要及时排水通风,避免出现枯死苗叶和根系腐烂的现象。
2. 茬次处置:适当将茬口深翻和覆盖,避免病菌滋生和早期发病。
3. 草害处理:保持棉田干净卫生,避免草害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4. 灌溉控制:在灌溉上,要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出现积水病和淹溺。
江苏盐城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江苏盐城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1bbd14a300a6c30c229f79.png)
12 棉 花轻 简育 苗简 化移 栽技 术 . 棉花 轻 简育苗 简 化移栽 技 术是 集 成 的核 心技 术 。通过 水浮 育苗 、无 土育 苗和 基质 育苗 等技 术手 段 ,解决 营
养钵 育苗 移栽 用工 多 、劳 动强 度大 等 问题 ,实 现植 棉 技术 的轻 简化 口。 】 12 1 水 浮育 苗 育苗 前要 备 足专 用育 苗 盘 、育 苗基质 和育 苗 专用 肥 ,播 种 前要 准 备 好育 苗 池 ,配 制 营养 液 .. 时要严 格 按 照技术 要 求操作 ,并 要 用 河水 配制 营 养液 ,不 能用 矿化 度高 的井水 和盐 碱 含 量高 的死塘 水 ,防 伤根 死 苗 。适 宜播 种期 在 4月下 旬至 5月 初 ,即移 栽 前 3 4 天 播种 育苗 。 干子播 种 ,每 穴播 一 粒健 子 ,播 完 种 、 0— 0
覆 盖基 质 并适 量 喷水 后 ,将 育苗 盘 集 中放 置 室 内保 温 出苗 2 3天 ,当 出苗率 达 8 %以 上后 ,放 人育 苗 池 内漂 0
浮 育苗 ;并 调 控苗 床温 湿度 ,培育 壮苗 ,栽前 炼 苗 ;注意池 内营养 液深度 ,发 现缺 水 ,及 时加 水补 足 ,以防营
保优栽培技术、拂花轻简育苗简化移栽技术 、棉花病 虫害综合 防治技 术、拂 田立体 高效 问套种技术 的关键 措施 .评价 了集成技
术的应用效果。
关 键 词 :盐 城 ;棉 花 ;品 种 ;轻 简 育 苗 ;棉 田效 益 中 圈 分 类 号 : 520 8 ¥ 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09 (0 1 6—0 4 —0 0 6 49 2 1l0 01 3
第3 3卷
V0 . 3. 13
淮北地区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淮北地区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97144e1ba0d4a7302763ab1.png)
淮北地区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摘要通过对淮北地区棉花中后期生长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淮北地区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及相应的田间管理技术,值得借鉴和应用。
关键词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安徽淮北棉花是淮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它具有喜温喜光、怕低温霜冻、阴雨渍涝、干旱高温的特点。
针对沿海淮北季风气候明显、人多地少和棉纺企业较为集中的特点,要实现棉花生产高效、省工、节本的效果,主要应抓好棉花生长各个时期的田间管理技术,尤其是中后期的管理。
棉花生长的中后期包括花铃期和吐絮期2个时期。
花铃期从7月上旬至8月下旬,50~60d;吐絮期从8月下旬至10月底收花基本结束,约70d。
1 管理主攻目标棉花花铃期处在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进阶段,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对促进棉花生长、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花铃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稳长健壮,控徒长,防早衰,增蕾保桃,提高铃重,减少脱落和烂铃。
棉花进入吐絮期营养生长明显减弱,叶片逐渐衰落,叶功能下降,光合能力降低,根系逐步衰老,吸收能力大减,棉株肥水需要量减少。
吐絮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根、保功能叶、争秋桃、增铃重、促早熟、防早衰和贪青晚熟。
2 管理技术2.1 重施花铃肥,搞好叶面喷肥花铃期是棉花需肥敏感期,对于没有施底肥或底肥不足的棉田,适当重施速效肥料,保证蕾铃生育需要。
追肥要在靠近棉根13~17cm处开沟追施。
追肥做到施肥不见肥,带水施肥,以水调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肥效。
追肥量可根据地面的高低,结合浇水或雨前扎眼追施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和硫酸钾225kg/hm2。
补足养分,防止早衰。
同时结合防病治虫,每隔7~10d喷施叶面肥。
实践证明,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棉田叶面施肥对保铃增铃重、提高产量和品质、防治棉红叶枯病和黄叶枯病等生理性病害、养根护叶防止早衰有良好的效果。
具体追肥方法:从花铃期开始,追加磷酸二氢钾2.25~3.00kg/hm2、硼砂1.5kg/hm2、硫酸锌1.5kg/hm2、尿素7.5kg/hm2对水750kg,充分混匀,每隔10~15d喷施1次,共喷施2~3次。
中国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
![中国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29e319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8.png)
我国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一、前言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棉花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棉花是我国农业的重要作物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棉花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我国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我国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我国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1.技术创新我国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是在传统种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农业科技手段进行创新的产物。
通过对土壤改良、种植模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棉花种植技术体系。
2.集中成熟通过对棉花的品种选育和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改进,使得棉花的生长期相对缩短,集中成熟。
这样既可以减少成熟期间的病虫害发生,也可以保证棉花的质量和产量。
3.轻简高效我国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精细化的农业生产手段,提高了棉花的生产效率,保证了棉花的质量。
三、技术体系的创建1.科研支撑我国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创建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苦努力。
他们通过对种植环境、生长周期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不断提出创新性的种植技术。
2.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对农业技术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措施,为我国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创建提供了保障。
3.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推动我国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重要手段。
通过农民、科研人员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了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四、技术体系的应用1.示范推广我国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通过示范基地和示范点的建设,对外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使更多的农户受益,进而推动实现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2.培训交流为了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掌握我国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和交流活动。
安徽省棉花生产现状及轻简化植棉技术应用分析
![安徽省棉花生产现状及轻简化植棉技术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5b4af5581b6bd97e19eaab.png)
安徽省棉花生产现状及轻简化植棉技术应用分析作者:朱烨倩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9期朱烨倩(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合肥 230001)摘要:2018年,安徽省棉花种植的面积达到8 630万hm2,棉花产量达到8.9万t,增长2.9%。
尽管安徽省棉花种植的面积较大,但是在种植的过程中仍面临机械化程度较低和成本增加等问题。
为促使安徽省棉花产量突破8.9万t大关,将分析棉花生产的现状,并提出运用的轻简植棉技术。
关键词:棉花生产;轻简化;植棉技术0 引言棉花为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种植和管理比较复杂,根据调研数据得知,由种植到采集,需要300~400个/hm2劳动力,是农作物的3倍,因此投入的经济成本比较高。
将针对安徽省棉花生产现状,探究轻简植棉技术,解决高成本的问题。
1 安徽地区棉花生产现状在种植棉花的过程中,首先存在的问题便是需要的劳动力较多,相较农作物,棉花的生产周期比较长,种植环节比较多,并且技术复杂系数比较高。
劳动力用工数为水稻的3倍、小麦的5倍。
除此之外,机械化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在收获中,需要利用人工采摘,劳动效率比较低。
随着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力被转移,剩余的劳动者综合素质比较低,导致老龄化和妇女化的情况比较严重。
另外,棉花中生产资料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下降。
中国对棉花的经济补贴较少。
2018年,安徽省仍可获取中央财政资金给予的补贴,棉花补贴最高为101元/667m2。
据调查,安徽省意向植棉的面积同比下降,2018年东至县的种植面积为3 333.33 hm2,相较2017年较少333.33 hm2。
望江县种植面积为1万hm2,相较2017年下降1 333.33 hm2。
2 移栽育苗的技术2.1 移栽育苗问题在移栽育苗的过程中常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钵体变小,钵土变瘦,随着苗龄的增加,可出现高脚苗,当在移栽的过程中,缓苗期边长,便可直接导致壮苗早发;二是农膜离地的时间比较早,导致出现苗床早发和冻害;三是当不能准确的掌握移栽的时间,出现过早或者过晚,这种情况并不能为缓苗和发苗提供便利;四是种植棉花的土地长时间免耕,并且耕地的时间减少,致使耕层变浅,导致土壤保水和保肥的能力变弱。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52778e6b14e852459fb5722.png)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本文介绍通过千棵千斤稀植高产栽培示范,总结出适合江淮地区高产棉花品种配套适宜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棉花;稀植;高产栽培为了最大地发挥高产棉花生产潜力,探索高产棉花栽培模式,通过千棵千斤稀植高产栽培示范,总结出适合江淮区域高产棉花品种栽培技术措施,作为高产棉花品种配套适宜的栽培技术,最终达到最佳产量,为农民产棉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1技术措施以选用优良杂交棉种为前提条件,培育壮苗为基础,通过提高移栽质量促早发,加强田间配套栽培管理为途径,采取高肥水投入、全程化控等手段,以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保证,实现千棵千斤棉的高产目的。
2目标产量产量籽棉500kg,皮棉200kg。
产量结构1000株/667m2,成铃85个/株以上,单铃重6g以上,衣分40%。
肥料运筹采取稳氮磷、增钾补微的策略,坚持前适、中重、后补的原则。
每667m2棉田准备N:P2O5:K2O=35~40:~12:32~35kg,移栽时基苗肥占总施肥量的25%左右;花铃肥分两次施用,用量占总施肥量的60%~65%,第一次初花期用量20%,剩余盛花期使用;8月上旬增施长桃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10%~15%。
磷肥在移栽时一次性施入,钾肥分2次,基肥和第1次花铃肥各施50%。
硼、锌肥等微量元素肥料在移栽时施入。
耕作栽培方式采用育苗移栽,常规露地栽培。
全程化控稀植千斤棉花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掌握化控时间、次数和用量。
大多抗虫杂交棉在蕾期就要开始系统化调,按照“早、轻、勤”和“前轻、中适、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
3田间管理技术选用优良抗虫杂交棉种,适时播种,培育壮苗选择杂交优势强、增产潜力大、单株结铃多、単铃重高、抗逆性、适应性强的品种。
壮苗的标准:苗高10~15cm,真叶3~4片,白根盘满钵,叶片清秀无病斑。
江淮丘陵地区棉花节本高效栽培技术
![江淮丘陵地区棉花节本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6ae31c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8.png)
江淮丘陵地区棉花节本高效栽培技术
唐胜;郑曙峰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1999(027)004
【摘要】提出了适合江淮丘陵地区的棉花节本高效栽培技术方案,其要点是:选用优良品种,建立良繁基地,调整耕作制度,推广简化栽培技术,平衡施肥及综合防治病虫害。
【总页数】1页(P335)
【作者】唐胜;郑曙峰
【作者单位】安微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微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2
【相关文献】
1.江淮丘陵易旱地区棉花节本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范 [J], 郑曙峰;唐胜;李文才;潘泽义;杨可胜;产焰坤
2.江淮易旱丘陵棉花节本高效综合栽培体系研究 [J], 郑曙峰;唐胜;李文才;潘泽义;杨可胜;产焰坤;王占乔;张兆冬
3.江淮丘陵地区棉花节本高效栽培科学施肥体系的研究 [J], 唐胜
4.江淮丘陵地区棉花节本高效栽培施肥体系研究 [J], 唐胜;王占乔
5.江淮丘陵地区梨枣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J], 孔德明;杨旭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淮地区适合机收夏播早熟棉的轻简栽培技术
![徐淮地区适合机收夏播早熟棉的轻简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491922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5.png)
徐淮地区适合机收夏播早熟棉的轻简栽培技术李卫华;胡新燕;冯营;孙亚伟;赵明明【摘要】通过在江苏徐淮地区以棉花、大蒜(洋葱)立体种植为主体的两熟高产高效模式植棉区,进行夏棉机械播种、机械采收的示范试验,在试验示范基础上,总结了徐淮地区适合机械采收夏播早熟棉轻简栽培技术,着重介绍了前作茬口选择,适宜的早熟棉品种,株行配置和播种方式,生长期株型调控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及脱叶催熟与采收等内容.【期刊名称】《棉花科学》【年(卷),期】2017(039)005【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棉花;机械采收;早熟棉;轻简栽培技术【作者】李卫华;胡新燕;冯营;孙亚伟;赵明明【作者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13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13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13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13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1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2.048徐淮地区位于北纬34°附近,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温光条件充足,适宜棉花生长。
20世纪70年代前该地区属黄河流域棉区一熟植棉区,1970年以来,以麦棉套种为主的粮棉间套作得到迅速发展[1];但是麦套棉存在麦棉共生期长、水肥竞争大,用工多、投入大,棉花种植效益不佳等问题。
棉花与大蒜、洋葱套作模式,因具有稳定棉花面积、提高植棉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2];然而,近年来该套作模式不适宜机械播种、机械采收,阻碍了其在生产上的进一步推广。
2009年以来,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先后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引进特早熟棉花品种20多个,分别在大蒜茬、洋葱茬、油菜茬、马铃薯茬及小麦茬直播条件下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在黄淮植棉区种植的新品种8个。
淮北地区棉花公顷1 500kg 优质轻型模式栽培与调控技术
![淮北地区棉花公顷1 500kg 优质轻型模式栽培与调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feff1e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1.png)
淮北地区棉花公顷1 500kg 优质轻型模式栽培与调控技术顾兴门;蔡良让;顾慧;刘中华;张贵森;茆庆富;王莲花;乔乃忠
【期刊名称】《中国棉花》
【年(卷),期】2001(028)004
【摘要】@@ "棉花公顷1500kg优质轻型模式栽培原理与调控技术研究",采用麦(油)后移栽地膜棉方式,利用棉花生育期间(7月20日~8月31日)光照足,降水适中的条件,全面调整肥水运筹,促进棉花成铃与温、光、水、肥同步,使棉花多结优质桃(伏桃、早秋桃),从而提高优质铃率.并通过一系列轻型(简化)栽培技术,将每公顷用工量从735个压缩到500个左右,下降32.6%.该课题3年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768.1kg(1997~1999三年平均),较对照增产2.4%,试验表明轻型栽培产量并没有因栽培技术简化而下降,相反还稍有增加(表1).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顾兴门;蔡良让;顾慧;刘中华;张贵森;茆庆富;王莲花;乔乃忠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棉花办公室,222200;江苏金田集团;江苏金田集团;伊山乡农技站;伊山乡农技站;江苏省灌云县棉花办公室,222200;江苏省灌云县棉花办公室,222200;江苏省灌云县棉花办公室,22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1
【相关文献】
1.淮北地区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J], 杨继红
2.安徽省淮北地区优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J], 汪芝寿
3.浅谈淮北地区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J], 钱东风
4.棉花优质高产轻型模式栽培研究初报 [J], 黄陆飞;项觉生;顾洪生
5.淮北地区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J], 杨继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在江淮地区的应用
摘要:棉花是江淮地区很多农民的收入来源之一,但近几年种植棉花的经济效益在降低,因此需要科学的栽培技术来支撑江淮地区的棉花的发展。
本文就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推行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同时就江淮地区的气候条件等来阐述在江淮地区推行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及优势所在。
关键词:棉花:轻简高效技术:江淮地区
棉花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支撑作物之一,在我国产棉区主要有江苏、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新疆等地。
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占有很大的份额在我国江淮地区有很多农民以棉花为经济来源,棉花是一种需要棉农投入很多精力的作物,但是最近几年由于自然灾害以及市场的因素使得棉农植棉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在降低,这严重影响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因此在江淮地区推行轻简高效技术有很大的必要性。
该栽培技术固有很大的优点,其实施的最终效果与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等客观因素是由很大的关系的。
1.轻简高效的涵义
轻简是从劳动人力资源、劳动程序以及工作强度等方面来界定,即劳动力要少,劳动工序简单,劳动强度简单。
高效是从劳动效率,资源使用率,产出与投入的比值等来界定,即劳动效率要高,资源使用率要高,产出与投入比值高。
因此,轻简高效技术就是投入的劳动力、资源等少,获得的产量多。
由此可以得出轻简是方法,而高效则是最终结果。
2.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的必要性
(1)农业的总体水平在下降要求棉花必须推行轻简高效。
一方面由于务农人员的治理不当使得农田质量在日益下降;其二是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都大批投身于城市,这样就减少了劳动人员尤其是年轻劳动力,这样一来务农人员减少;其三是剩余劳动力由于年纪偏大等滞缓农业的生产:其四是务农人员受教育程度低,科学生产的意识低,使得生产效率及质量下降。
(2)近几年我过农村城镇化程度加大,占用的农田面积增加,使得农田面积减少。
(3)市场上化肥、农药等生产原料资料的价格在日益增加,劳动人力的成本也在上升。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要发展生产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因此轻简高效也是在顺应新农村建设的大的方向。
因此减少劳动力投入,减少生产资料投入,增加单位周期内的产量,轻简高效在生产上的推行要求也就提出来了。
3.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的必要性
(1)由棉花本身的性质决定,因为棉花是一种生产时间长,需要劳动力多的作物,而且棉花市场情况不稳定而导致有一定的风险等,这些因素也要求棉花要轻简高效栽培。
(2)我国近几年纺织工业在快速发展,棉花作为纺织的原料,其的产量影响纺织工业的发展,纺织工业对棉花的需求要求必须推行轻简高效增加棉花产量。
(3)大多数棉农由于植棉的投入多,生产过程繁琐而放弃植棉,因此将棉花生产轻简化高效化是提高棉农植棉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4.棉花轻简高效种植的可行性
(1)技术的可行性。
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并不是回归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化,而是在基础上的积累然后再发挥出其发展的趋势。
因此,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必须包含由科学人士来制定一套系统的技术并用于实践中去多次检验。
如产量高品质优且早熟的品种,调节控制棉花生长及成长技术,养分能被高效吸收的施肥技术,防虫害防杂草疯长技术等,都被用于实践中并且很成功,许多其他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也都逐步被解决。
(2)劳动人力的可行性。
在上面已经说过务农劳动人员的数量在减少,务农人员本身的素质由于客观的原因而普遍低,这样人员数量一少就能够有机会且有能力彻底提高其科学素质,并不是单纯的重地,而是将务农科技化,其中就包括轻简高效化,这也就间接的给轻简高效栽培提供了满足条件的劳动力,使该技术
趋于可能。
(3)各方面生产条件的可行性。
农业生产是需要生产资料的,同样棉花的植棉也是需要生产资料的,当前的国民经济发展是能够满足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而且除了生产资料以外,农业生产因为与气候条件有关而需要成熟的气象信息,而目前我国的气象信息已趋于成熟,因此这就为轻简高效提供了气象保障。
生产是与市场不可分的,因此完整的市场信息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些技术的分析及处理已很完善,这些都为轻简高效种植技术的实施上提高了便利提高了支撑,使其成为可能。
5.江淮地区应用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的必要性
在江淮地区棉花是很多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除了以上因素要求棉花轻简高效外,江淮地区的气候条件对棉花的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江淮地区为与南北气候过渡带,其气候状况很复杂,变化多样,亦旱亦捞,多变的气候影响当地农业的生产,对其产量影响较大的三个气候因素是梅雨,秋雨,伏旱。
棉花一般在5月份种植,而江淮地区5-9月份属于雨期,而此时棉花正值生长期,。
此时降水的特点有:降水频繁而集中,总体降水情况不均。
这样会影响棉花产量不稳定。
(1)梅雨:梅雨始于端午前后,5,6月份是棉花蕾期搭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棉花的壮苗早发受梅雨多少的影响,如果梅雨过多则不利于早发,也就是说梅雨这个时期会影响棉花的早起生长。
(2)秋雨:月份多秋雨且连续,这时期棉花棉珠的中、下部处于吐絮时期
若秋雨多且连续,易造成棉珠烂铃。
(3)伏旱:江淮地区的旱涝影响力也不小,棉花花铃期需要水分多,如果伏旱时间长,又不积极抗旱的话,会影响棉花产量的。
总之,江淮地区复杂的气候条件,再加上自然灾害,使得在江淮地区推行棉花轻简高效技术很有必要。
6.江淮地区棉花轻简高效技术的优越性
(1)劳动力减少进而劳动成本降低,使用的生产资料减少进而承担的资料成本降低,化肥等的用量减少,从而也保护了更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降低。
轻简
高效栽培技术在5月中旬播种,比传统的栽培方式晚栽培1个多月,当然也就免除了这一个月的农药的使用及化肥的使用;劳动程序较少;不再需要育苗所需的薄膜;此外也减少了苗床的用地,耕地利用率提高。
(2)该技术可以保证棉花持续生长,而且棉花的生长规律也是持续生长的,因此该技术顺应其生长规律。
到了5月下旬,棉花开始出苗,棉珠生长及发育可以不间断,更不存在缓苗的可能,这么多有利的因素使棉珠健康成长以及产量增加。
(3)烂铃的现象减少,棉珠的品质和产量随着提高。
棉珠结铃的时期是可以调整的,如果合理调整其结铃的时段,进而推迟到梅雨季节的后期棉花才开始接铃,这样使棉珠不会出现烂桃的现象,棉珠成铃的比例提高,当然棉珠的品质和产量自然而然的也在增加。
(4)棉珠虫害减轻。
由于该技术使得播种时间比正常播种推迟一个月,棉珠成苗时期虫害会大大减轻。
总体来说棉珠的生长发育进程加快,周期缩短,成苗期也缩短,所以棉珠成苗育苗阶段虫害危害棉珠的时间缩短,危害程度也降低。
7.结语
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有很多优势,也有很多可行的有利条件,而且在江淮地区也有很多有利的因素,因此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将是未来作物栽培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赵世春,杨元欣,等..湖北省杂交棉品种现状与育种思路[C]. 中国棉花学会论文汇编,2009: 50.
[ 2] 周日明, 刘有兄, 王军1 江苏沿海棉区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的特点与措施[ J]江西棉花, 2011, 33 (1) : 28- 331
[3]董合忠,李维江,唐薇,等. 留叶枝对抗虫杂交棉库源关系的调节效应和对叶片衰老与皮棉
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 5) : 909 -915.
[4]毛树春. 我国棉花种植技术的现代化问题—兼论“十二五”棉花栽培相关研究[J]. 中国棉花,2010,37( 3) : 2 - 5.
[5]刁操铨主编. 作物栽培学各论( 南方本)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