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建筑空间组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d1aec3ed630b1c58eeb52c.png)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2。
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1.群体建筑2.广场道路3。
绿化设施4.雕塑壁画5.建筑小品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活动,游戏,缓冲,休闲室外空间与建筑:与主体建筑相配合,围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室外空间根据使用性质不同,一般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形式:①开敞场地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地④服务性的院落服务性的院落: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
一般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停车场地: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拐弯处的视线要求,同时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公共建筑前面常常后退红线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主要原因是: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用来疏散人流.为了充分利用场地,常被用作停车;人们活动之用;供人们观赏建筑之用。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俗则摒之,嘉则收之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概括出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原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重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重](https://img.taocdn.com/s3/m/a3340f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0.png)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序言1.公共建筑:人们进展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环境和场所。
2.公共建筑的分类: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
3.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文教,办公,商业,体育,交通,邮电,展览,演出,纪念建筑。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公共建筑及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使之构成一个整体统一而又和谐完整的空间。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内在因素: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3.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局部:1〕建筑群体2〕广场道路3〕绿化设施4〕雕塑壁画5〕建筑小品6〕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4.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5.室外环境的空间及场所:1〕集散广场2〕活动场所3〕停车场所6.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及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及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及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7.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及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拟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及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及附近的干道有比拟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来向进展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8.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利用环境:考虑建筑本身的根底上,运用周围自然环境景观的特点,使室外环境空间有机的联系。
例:北京和平宾馆,日本长岗音乐剧场。
改造环境:保存有利因素的根底上,着力改造原有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以适应环境设计的需求。
创造环境:为了表现一定的设计意图,人为的创造建筑周围的空间环境,使室外空间环境臻于完美。
关于建筑空间组合分析
![关于建筑空间组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379aa5caaedd3382c4d37d.png)
关于建筑空间组合分析【摘要】在现在的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在居住的条件下,更多的是对建筑物的使用程度有了一定的要求,而且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的存在地点在于人们聚集的地方,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建筑物的空间构造就要充分的考虑相关的人群,在这里就需要设计相关的空间组合分析。
对于现在社会上的建筑物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需要对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建筑物的建造和相关外形的空间标准不应该只追求抽象的表现形式,毕竟建筑物的使用程度才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
而且,相关的建筑物空间的组合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是对建筑物的多个空间进行一个有机的组合,使得这些空间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
而且进行空间的组合的方式是非常多的,这种多种方式的组合使得空间所呈现的外观也有很大的变化。
因此,本文重点对空间组合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得进行空间组合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有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空间组合;分析在现在生活和社会的需求中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后已经不单单只能用于居住,更多的是对相关视觉上带来一定的新鲜感。
但是这种新鲜感并不是说对建筑物只追求相关的抽象化,在一定的程度上还需要对建筑物的适用程度进行充分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显示出建筑物的存在意义。
而在现在社会和相关科技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于相关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一个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建筑物的发展出现了更多新奇的发展,而且在这种基础上相关的建筑施工和建筑材料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这些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加符合现在社会的需求。
而且在进行这些建筑物的建筑过程中,相关的建筑设计师还需要对空间的组合进行相关的考虑,,使得建筑物与现在发展的社会相衔接,进而提高相关建筑物的水平。
一、空间与结构在现在社会上的需求来看,人们对相关的建筑物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这种提升的根本不仅仅在于对相关建筑物的实用性有一定的要求,还对建筑物的外观有一定的要求,这也就是说在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只对相关建筑物的功能有一定的提升海水不够的,还需要用个相关的方法使得建筑物的美观上面也有一定的改善。
建筑设计内外群体组合空间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内外群体组合空间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823d831711cc7930b7168b.png)
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shèjì)手法
5.空间(kōngjiān)的渗透与层次:有意识的使空间(kōngjiān)之间彼此渗 透,相互因借,可以增强空间(kōngjiān)的层次感。 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借景”就是一种典型的空间(kōngjiān)渗透。
第十一页,共35页。
建筑(jiànzhù)内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6.空间的引导与暗示:采取措施对人流进行引导和暗示,使人们可以到达需要 的区域。
利用弯曲墙面
利用楼梯或踏步
利用空间界面的特殊(tèshū)处理 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
第十二页,共35页。
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shèjì)手法
7. 空间的序列与秩序:是统摄全局的空间处理手 法,是统筹、协调并支配前几种( jǐ zhǒnɡ)手 法的手法。 空间的序列与秩序就是将空间的排列和时间 的先后这两种因素有机统一,使人们在沿着一 定的路线游历整个建筑之后,能够感到有起、 有伏、有扬、有抑、有一般、有重点、有高潮 ,即协调一致,又充满变化。
提供一种基准,将建筑物和空间联系在一起。 这一分析途径强调的是一种“关联”系统,从而为有序的空间
建立组织关系和结构。关联耦合理论认为(rènwéi),运动系统、流线组织等对 驾驭群体外部空间格局具有先决作用。 它的重点是循环流线的图式,而不是图底分析所强调的空间格局。
第三十五页,共35页。
建筑设计内外群体(qúntǐ) 组合空间设计方法
2021/11/8
第一页,共35页。
建筑(jiànzhù)内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单一空间 复合空间:涉及到两个或多个空间之间的联系和转换 单一空间处理手法:
1. 空间的尺度与体量:室内空间的尺度感应与房间的功能性质相一致 ;空间的面积应该根据空间的使用性质和人员规模,以人体尺度、各 种动作域的尺寸和空间范围,以及交往时的人际距离等为依据来确定 (quèdìng);空间的高度,应该注意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差别。 2. 空间的形状:应该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选择某种形状以使人产生 某种感觉。
第二章第六节居住建筑群体的基本形式和组合方式
![第二章第六节居住建筑群体的基本形式和组合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b4ae07dfe53a580217fcfe17.png)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8
• (3)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 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有利于组织院落,布置室外
活动场地和小块绿地。南方地区应防止西晒,一 般以外廊式为宜。
• (4)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 • 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混合布置,不仅是提高建筑
面积密度的途径,而且对于丰富群体面貌有显著 的结果。
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
公共服务设施,既保证了住宅的良好朝向,又丰 富了城市沿街风貌。
• ②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建。
• ③采用T型、型、E型、梳型的住宅。 • (2)空间的借用
• 如住宅北临或西临道路、绿地、河流等空间,可
以适应提高层数,以达到在不增加用地和在不影 响使用的情况下,提高建筑面积密度;
• 布置手法:
• 单周边(上海第一汽车居住街坊,1953年建)
• 双周边(北京百万庄居住小区住宅组)
• 自由周边(天津子湖南牙城市里学院住建规宅院 组张 强)
2
• 3.混合式:以上两者的结合,以行列式为主,以
少量住宅公建沿道路或院落周边布置,以形成半 封闭半开敞式院落。(北京重柳居住区住宅组)
• 4.自由式: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等要求
• 3.整体式组合方式 • 将住宅或公建用连廊、高架平台连成一体的布置
方式。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5
三、创造丰富多样的群体协调空 间
• 1.居住建筑的丰富多样(但应协调统一) • 2.标准不同的建筑组合在一起布置 • 3.对文化传统形式的借鉴 • 4.对室外空间的处理(绿化、广场、庭院) • 5.特色和个性
湖南城市学院建规院 张 强
9
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
• 散立:重庆华一坡住宅组 • 曲线形:法国鲍皮尼居住小区局部 • 曲尺形:瑞典斯德哥尔摩涅布霍夫居住区 • 点群式:香港穗禾苑住宅组
群体空间组合的原则及主要手段
![群体空间组合的原则及主要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5c6a4b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b.png)
群体空间组合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以下是一些群体空间组合的原则和主要手段:
1. 功能分区明确: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将不同功能的空间划分开来,以保证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2. 流线组织合理:合理组织人流、物流等流线,避免交叉干扰,提高交通效率。
3. 空间层次丰富:通过设置不同高度、大小、形状的空间,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和美感。
4. 视觉联系紧密:在群体空间组合中,要保证各个空间之间的视觉联系紧密,形成一个整体。
5. 比例协调:在空间组合中,要注意各个空间的比例关系,使其协调统一,避免出现不和谐的感觉。
6. 对称与均衡:采用对称或均衡的手法进行空间组合,可以增强空间的稳定性和美感。
7. 对比与变化:通过对比不同空间的大小、形状、高低等,形成空间的变化,增加空间的动感和活力。
8. 色彩与材质:合理运用色彩和材质,可以增强空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9. 景观与环境:将群体空间与周围的景观和环境相结合,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以上是群体空间组合的一些原则和主要手段,设计师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创造出更加舒适、美观、实用的建筑空间。
空间要素与及空间组合建筑案例分享
![空间要素与及空间组合建筑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a51f336f5ef7ba0d4b733b08.png)
中心限定
非中心限定
空间限定——线
系列线
1.多根线要素限定一个由虚面构成的通透空间。 2.柱廊限定空间边缘,并使空间与周围有视觉和空间的连续性。
空间限定——面
• 虚面:两根线要素之间由于视觉张力、相互吸引形成心理 上的虚面,暗示一根空过该虚面的轴线,形成庄严的对称 性,产生引导作用,成为序列的入口。
顶面
空间限定——面
• 垂直面组合:面与面之间位置、方向的变化,采用错位、
穿插、接触相交等手法,可构成相互穿插的丰富多变的系列空 间,各空间在视觉上相互交融、流通。
独立面分割空间为阴阳, 产生不同视觉感。
空间限定——面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1929)
空间限定——角
1.三根以上的线要素可限定出空间容积的角 ,建立起一个视觉空间框架。
2.构成通透的空间,边界感很弱,但可调整 空间的形状、尺度、量度感、比例。
空间限定——角
空间限定——角
• 覆盖 • 围合 • 凸起 • 凹入 • 架起 • 对比 • 设立
空间形成手法
覆盖
• 这种空间的特点是行为的自由,并有某种“关怀 保护”的作用,覆盖物的大小和高度,是影响空 间限定的两个因素。
柱与墙形成虚面
面
❖ 面的构图作用: ▪ 限定体的界限 ▪ 以遮挡、渗透、穿插关系分割空间 ▪ 以自身的比例划分产生良好的美学效果 ▪ 以自身表面色彩、质感处理,产生视觉上的不同
重量感 ▪ 对空间的限制作用最强,是主要空间限定因素
面要素的应用实例
多根柱子排列形成虚面
墙体形成实面
体
实体(体量):有长、宽、高3个量度。性质上 分为线状体、面状体、块状体;形状上分为有规 则的几何体与不规则的自由体,各产生不同的视 觉感受如方向感、重量感、虚实感等。
居住区住宅群体组合设计
![居住区住宅群体组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ce4c3d10661ed9ad51f3e9.png)
鞍山新村
4)混合式
混合式—住宅群体空间的变化
优点、缺点比较
优 点 缺 点
行列式
便于施工 构图强烈 结构经济 易获得良好日照通风
形成院落 防寒保暖 节约用地 便于结合地形变化 空间丰富
空间易单调、呆板 容易形成穿越交通
周边式
日照通风 难以适应地形 施工复杂、结构不经济 不利于节能和结构的经济 性
3.2.2 住宅群体日照、通风、朝向和噪声防治
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
1、日照
(1)日照标准: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表
建筑气候区别 Ⅰ、Ⅱ、Ⅲ、Ⅶ气候区 大城市 日照标准日 中小城市 大寒日 Ⅳ气候区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冬至日 Ⅴ、Ⅵ气候 区
日照时数(h)
有效日照时间 带(h) 计算起点
(1)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利用绿化防治噪声
(1)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利用绿化防治噪声
利用临街建筑防治噪声
(1)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利用地形防治噪声
(2)人群活动噪声 噪声来源:主要来源于公共设施,如学校、菜市场和 青少年活动场地等。 防治:尽量远离住宅,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屏障、绿化 带等来削弱噪声传递。
商业噪声防治
3.3 住宅区外部空间设计
3.2 住宅群体组合设计
3.2.1 住宅群体组合的基本要求 3.2.2 住宅群体日照、通风、朝向 和噪声防治 3.2.3 住宅群体组合形式 3.2.4 节约土地措施
3.2.1 住宅群体组合的基本要求
1、功能要求
(1)日照:保证住宅每户主要居室获得国家规 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同时保证居住区室外 活动场地有良好的日照条件。 (2)通风:保证住宅之间和住宅内部有良好的 自然通风并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主导风向对 群体组合的影响。 (3)安静:指对外部噪声的防治,避免组群内 部有过境人流和车流的穿越,使室内与室外环境 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允许标准。
公共建筑群体组合及特点
![公共建筑群体组合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755e65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8.png)
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手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称的形式,这种形式较易于取得庄严的气氛,另一类是不对称形式,较亲切,轻松和活泼的气氛.然而采用大体上对称和基本对称的布局形式,一般在建筑群的入口多采用对称的格局,而其他部分那么结合功能,地形特点采用非对称的布局形式.这是因为非对称的布局形式有其功能的适应性以及地形的适应性,都要比对称的形式优越.居住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居住建筑属于大量性的建筑,不仅要求建筑要简单朴素,造价低廉,而且群体组合建筑在保证日照,通风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提高建筑密度,以节省用地.周边式布局优缺点:这种布局可以保证街坊内部环境的安静而不受外界干扰;沿街一面建筑物排列较整齐,有助于形式完整统一的街景立面.但是由于建筑物纵横交替地排列,常常只能保证一部分建筑具有较好的朝向.另外,由于建筑物互相遮挡不仅会造成一些日照死角,而且也不利于自然通风.这种布局形式较适用于寒冷地区,以及地形规整,平坦的地段.国外公共活动中心群体组合的特点?就是把某些性质上比较接近的公共建筑集中在一起,以利于某种社会活动.各类公共活动中心由于功能性质不同,反映在群体组合中必然各具特点,只有紧紧地抓住各类中心的功能特点以及主要矛盾,才能保证功能的合理性,又能使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群体祝贺中达到统一的途径?1.通过对称达到统一.2.通过轴线的引导,转折达到统一.3.通过向心达到统一.4.从与地形的结合中求得统一.5.以共同的体型来求得统一.6.群体组合中建筑形式与风格统一.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具有哪些特征?1.追求多义与含混2.推崇偶然性和追求个性表现3.怪诞与幽默4残破,扭曲,畸变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的哲学倾向?1.唯心主义的本体论2.神秘主义的认识论3.非理性的方法论4反经典法那么的倾向走道式建筑的特点:房间小但数量多,因而更必须把功能性质相同或联系密切的房间分类集中在一起,首先保证同类房间之间的方便联系.对比与微差统一表现在哪些方面?大与小之间不同形状之间不同方向之间直与曲之间虚与实之间不同色彩或质感之间空间的引导与暗示有哪些途径?1.以弯曲的墙面把人流引向某个确定的方向,并暗示另一个空间的存在.2.利用特殊形式的楼梯或特意设置的踏步,暗示出上一层空间的存在.3.利用天花,地面处理,暗示出前进的方向.4.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暗示出另外一些空间的存在高潮是怎样形成的?首先,就是要把体量高大的主体空间安排在突出的地位上.其次,还要运用空间对比的手法,以较小或较低的次要空间来烘托它,陪衬它,使他能够得到足够的突出,方能成为控制全局的高潮.空间序列的实质?空间序列组织实际上就是综合地运用对比,重复,过度,衔接,引导.....等一系列空间处理手法把个别的独立的空间组织成为一个有秩序,有变化,统一完整的空间集群.一类程对称,规整形式.给人以庄严,肃穆和率直的感受.另一类呈不对称,不规那么的形式,给人比较轻松,活泼的感觉. 为什么建筑物的体型虽然本身表现为一种实体,但是从实质上讲却又可以把它看成是隶属空间的一种X本建筑物的外部体型是内部空间的反映一般的建筑其外部体型基本上就是内部空间的外部表象,建筑物的体型又是形成外部空间的手段,它同时还要受到内,外两方面的制约.建筑外部体型处理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达到多样统一的原那么?主从分明,有机结合体谅组合中的对比变化稳定与均衡的考虑外轮廓线的处理比例与尺度的处理虚实与凹凸的处理墙面和窗的组合色彩,质感的处理装饰与细部的处理体量组合的对比作用表现在哪三个方面?方向性的对比形状的对比直与曲的对比我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试述外轮廓线处理的重要意义?请对比说明新老建筑的均衡问题?传统建筑的体量组合,均衡可以分为对称形式和不对称形式和不对称形式的均衡,前者较严重,给人以庄严的感觉,后者较灵活,给人以轻巧和活泼的感觉.用对称和不对称均衡的道理,虽然可以解释许多传统形式的建筑但却不能解释某些新建筑.例如由贝聿明设计的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东馆,用传统的观点来看,是不均衡的.某些新建筑,由于废弃了传统的组合概念,根本不存在什么轴线,因而均衡的问题几乎失掉了中心,而无从谈起.这就是说它所注重的是动观条件下的均衡<或称三度空间内的均衡>.对比与微差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比与微差所研究的正是如何利用这些差异性来求得建筑形式的完美统一.对比指的是要素间的显著的差异;微差指的是不显著的差异,就形式美而言,这两者都是不可缺失的,对比可以借彼此之间的烘托陪衬来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得变化;微差那么可以借互相之间的共同性以求得和谐.韵律美的几种不同类型?1.连续的韵律2. 渐变韵律3. 起伏韵律4. 交替韵律就单一空间而言,通过哪几种处理形式可以引起人精神方面的感受?空间的体量与尺度空间的形状与比例空间围,透关系的处理内部空间的分隔处理天花,地面,墙面的处理色彩与质感的处理论内部空间的质感处理与人的精神感受的重要性?1.暖色可以使人产生紧X,热烈,兴奋的情绪,而冷色那么使人感到安定,优雅,宁静.2.暖气使人感到靠近,冷色使人感到隐退.两个大小的房间,着暖色的会显得小,着冷色的那么显得大,明度高的色调使人感到明快,兴奋;明度低的色调使人感到压抑,沉闷.3.室内色彩,一般多遵循上浅下深的原那么来处理.例如自上而下,天花最钱,墙面稍深,护墙更深,踢脚板与地面最深.4.室内色彩处理必须恰如其分地掌握好对比与调和的关系.5.还应避免大面积地使用纯度高的原色或其他过分鲜艳的颜色.一般应采用多少带一点灰色成分的中间色调.6.室外装修材料的质地可以粗糙一些;而室内装修材料那么应当细腻一些,光滑一些,松软一些;为了取得对比,室内装修也可选用一些比较粗糙的材料,但面积却不宜太大.多空间组合的处理方法有哪些?空间的对比与变化重复与再现衔接与过度渗透与层次引导与暗示序列与节奏空间的差异性和对比作用通常表现在哪些方面?高达&低矮开敞&封闭不同形状间不同方面间简述过度性空间在空间转换中的作用?1.经历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由亮到暗,再由暗到亮等这样一些过程,从而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过渡性空间的设置不可以生硬,在多数情况下应当利用辅助性房间或楼梯\厕所等间隙把它们巧妙的插进去,这样不仅节省面积,而且又可以通过它进入某些次要的房间,从而保证大厅的完整性.2.从结构方面讲,两个大空间之间往往在柱网的排列上需要保留适当的间隙来作沉降缝或伸缩缝巧妙的利用这些间隙而设置过渡性空间.3.由于地形条件限制,必须有一个斜向的转折..以广厅直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组合形式特点这种组合形式一般以广厅为中心,各使用空间呈轴射状态与广厅直接连通,从而使广厅成为大量人流集散的中心,通过这个中心既可以把人流分散到各主要使用空间,又可以把各主要使用空间的人流汇集于此,这样,广厅便十分自然地成为整个建筑物的交通联系中枢.什么是建筑发展中本质的联系呢?1.人们对建筑提出的功能和使用方面的要求.2.人们对建筑提出的精神和审美方面的要求.3.以必要的物质手段来达到前述的两方面的要求.人们围隔空间主要服务于两重目的:为了满足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还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法国著名建筑师柯布西耶预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新建筑5点建议?钢和钢筋混凝土问世之后,西方建筑的巨大成就?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法,甚至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采用砖石结构的古典建筑,愈是底层荷重愈大,墙也越实越厚,由此形成了一条关于稳定的观念----上轻下重,上小下大,上虚下实.并认为如果违反了这些原那么就会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古典建筑立面处理按照台基,墙身,檐部三段论的模式来划分,正是这些原那么的反映.采用框架结构的近现代建筑,由于荷重全部集中在立柱上,底层无需设置厚实的墙壁,而仅仅依靠立柱就可以支托建筑物的全部荷重,因而它的根本无视这些原那么,甚至还可以把这些原那么颠倒过来----采用底层透空的处理手法,使建筑物的外形呈上大下小或上实下虚的形式.怎样使建筑的形式达到多样统一呢?论述怎样可以通过主从差异来体现建筑的有机统一性?在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各组成部分是不能不加区别而一律对待的.它们应当有主与从的差别.有重点与一般的差别,有核心与外围组织的差别.否那么,各要素平均分布,同等对待,即使排列的整整齐齐,很有秩序,也难免会流于松散\单调而失去统一性.在建筑设计实践中,从平面组合到立面处理;从内部空间到外部形体,从细部装饰到群体组合,为了达到统一都应当处理好主与从,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力学上的均衡与稳定和审美上的均衡与稳定的关系?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科学研究的X畴,所运用的是逻辑思维的方法;后者属于美学研究的X畴,所运用的是形象思维的方法,因而审美上的均衡与稳定往往与力学上的均衡与稳定都共同地遵循着大体相同的原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仍然可以借助于逻辑思维的方法来说明许多属于审美上的均衡与稳定的问题.。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084d0896137ee06eff918df.png)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绪论一、公共建筑的特征性质和基本设计要素:建筑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现象,它既有独具一格的一面,又有一定的滞后特点,远没有绘画、雕刻、戏剧、电影、文学等艺术形式那么敏感。
但是建筑又能跨越时代,沉淀出某个时代的艺术特色,因此有人把建筑称之为“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历史教科书”。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因此它是一项社会性、艺术性、技术性等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工作,所以它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在公共建筑的设计创作中,涉及到:适用、经济及美观之间的关系问题,运用时应视建筑性质、建筑环境、地方特色、审美要求及投资标准而定,决不能过分地强调某一方面,使三者关系失调。
因此,在功能关系合理,且在工程技术、物质条件和投资标准的具体情况下,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形式,乃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Vitra家具博物馆Jean nouvel 博物馆公共建筑的设计还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环境背景特色、功能关系分析、体型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造形艺术创作等问题。
此外,还要考虑自然景观、地域文化、民族传统、审美观点、规划要求等不同的因素。
公共建筑设计中,既要了解矛盾的特殊性,也要研究矛盾的普遍性,本课程将重点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力求运用一般性的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介绍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的特殊功能特征。
观演建筑实例办公建筑实例:酒店建筑实例:体育建筑实例:博物馆、纪念建筑等实例:二、公共建筑分类:一般的建筑分类中,主要类型有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在三大建筑类型中,公共建筑包括的类型是比较多的,常见的有: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景观建筑等。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第一节、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通过设计创造美好的建筑也就是创造美好的环境,环境就是综合自然条件、技术、艺术空间效果,美好的环境面貌和内涵是反应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最鲜明的文明标志。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da015d631b765ce04081465.png)
第1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1复习笔记一、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公共建筑的功能、经济及美观问题,是内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要求,是外在因素。
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要关注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等。
1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建筑(1)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空间的构成主要是依据建筑或建筑群体的组合,而其他诸如道路、广场、绿化、雕塑及建筑小品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①室外环境空间中的建筑,特别是主要的建筑,常位于明显、主要的部位。
②附属建筑是室外空间组合的一部分,应与主体建筑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如图1-1)。
图1-1 上海体育馆总体布局图(2)室外环境空间的设计意图室外环境空间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要注意公共建筑的布局与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与范围,以及建筑群体艺术处理的比例尺度等(如图1-2)。
图1-2 北京天安门广场总体布局图2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1)开敞的空间场所开敞的空间场所,其大小和形状应视公共建筑的性质、规模、体量、造型和所处的地段情况而定。
①有些公共建筑因为人流比较集中,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这种类型的广场往往根据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如图1-3)。
图1-3 塘沽火车站总体平面布局图②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
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转弯时的视线要求,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2)活动场地体育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公共建筑类型,需要设置室外活动场地。
这些活动场地与室内空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应靠近主体建筑主要部位的出入口附近。
(3)停车场所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停车场所,应结合总体环境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
①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如图1- 4)。
住宅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分析_2
![住宅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分析_2](https://img.taocdn.com/s3/m/a430c82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6.png)
住宅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分析发布时间:2023-03-21T06:46:56.215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1期作者:邵凤芝[导读] 本文围绕着住宅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有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邵凤芝37292419850717****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不同业主层次需求以及建筑物空间功能等多方面要素的影响,建筑住宅设计领域开始了大换血和大变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建筑设计的空间组合相关方面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时还要观察可能会影响到建筑空间设计质量的相关要素,优化其组合形式,建设性的提出空间组合相关建设的布局意见和设计方法。
本文围绕着住宅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有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空间组合;分析引文:当前社会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扩充当中,住宅建筑的设计水平必须要不断提升才能够符合其要求。
有关工作者,需要在现代设计中融入更加积极流行的相关元素,不仅满足舒适性要求,也能够体现出美观性和艺术感,在展开具体的设计时需要结合人们的需求渗透进流行元素,二者之间相互融合使业主满意设计的相关风格和空间组合形式,通过住宅设计确保实际成果能够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提高居住质量和安全性,也能使建筑设计行业的整体水平有所增长。
一、住宅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相关标准(一)舒适性和安全性对住宅建筑空间展开规划和设计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满足业主日常居住和起居的要求,因此舒适性是其首要需要考量的标准和要素。
在展开空间组合与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房屋朝向展开规划,确保房屋中一个或多个卧室的方向最好朝南,朝南的方向有利于空气流通,也有利于日光照射和采光[1]。
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住宅的性质以及不同的布局环境和业主需求展开有效布置,保证建筑室内空间的私密性得到满足,也能够往上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要注意的是,展开住宅布局和设计的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把安全性和舒适性放在一起共同考量,或者换句话说,安全性是不能够被落下的原则,不能够采用过大空间或过小空间的设计形式,否则会导致整体空间的利用效率受阻。
建筑群体空间组合的类型
![建筑群体空间组合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5de491c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5.png)
建筑群体空间组合的类型如下:
集中式组合:一般由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中心空间与一些次要空间组合而成,是一种向心的、稳定的构图。
线式组合:通常由尺寸、功能完全相同的空间重复出现构成,也可以由一个线式空间将一系列形式、尺寸和功能不同的空间沿轴线组合起来。
辐射式组合:由一个主导的中央空间和一些向外辐射舒展的线性空间组合而成,表达了一种方向性,具有运动延伸和增长的惯性特征。
周边式布局:住宅沿地段周边排列而形成一系列的空间院落,公共设施则置于街坊的中心。
行列式布局:建筑物互相平行地排列,公共设施穿插地安排在住宅建筑之间。
独立式布局:建筑物独立地分布。
建筑空间组合论[资料]
![建筑空间组合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8d4e804312b3169a451a45b.png)
建筑空间组合论[资料]《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总论功能与空间空间与结构形式美的规律内部空间的处理外部体形的处理群体组合的处理当代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两个要求一个手段两个要求从功能使用要求来看: 功能不同,形式不同。
功能对空间形式有规定性和灵活性。
功能对形式的决定性作用,形式对功能的反作用。
从精神和审美要求来看: 对称与不对称三种类型的建筑在物质功能与精神感受的要求不同。
形式美与艺术性的区别建筑艺术,立意为先建筑的个性从物质技术手段方面来看: 功能对结构的推动,结构对功能的反作用从建筑发展趋势来看: 周期性:否定之否定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建筑和容器有着惊人的相似,建筑是一个装人的容器. 物品对于容器的空间形式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规定性: 一、量的规定性:具有合适的大小和容量二、形的规定性:具有合适的形状以适应盛放物品的要求三、质的规定性:所围合的空间具有适当的条件(温度、湿度等),以防止物品受到损害或变质。
功能对于空间的规定性: 一、量:大小的差别是功能对于空间量的规定性的反映。
二、形:形状的差别是功能对于空间形的规定性的反映。
三、质:门窗设置和朝向要求涉及到交通,日照,采光,通风等条件的优劣,实际上是功能对于空间质的规定性的反映。
明暗也是一种形式。
功能对于多空间组合形式的规定性用一条专供交通联系用的狭长的空间——走道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
各使用空间围绕着楼梯来布局的空间组合形式。
以广厅直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
一个展厅可以不被穿行;观众既可以逐一地进入所有展厅,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有选择地进入任何一个展厅。
使用空间互相穿套,直接连通的空间组合形式: 1、串联式的组合形式; 2、在一个完整的大空间内自由灵活地分隔空间; 3、在一个大空间内,沿柱网队空间进行分隔; 空间与结构结构的不同形式既能适应不同的功能要求,也会有其独特的表现力。
关于建筑空间组合分析
![关于建筑空间组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d0c26425c52cc58bd6bebe.png)
2 3 0 ・
工 程科 微 ( 大 庆 高 新技 术产 业 开 发 区规 划建 筑 设 计 院 , 黑 龙 江 大庆 1 6 3 0 0 0 )
摘 要: 在 当前 的建筑领域 中, 建筑不仅是要在功能上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 而且还要 满足整个城市整个社会对 建筑 的要 求。因此 在进行 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 中, 对建筑空间组合进行分析 就显得 尤为重要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 中, 我们 不能一味 的追求一 些抽 象的 标准, 而应该立足 实际情况 , 从 实际情况 出发进行 建筑的设计和建造, 从 而才能够将建筑的性能充分发挥 出来。建筑的空间 中组合是 由诸 多空间通过各种方式 紧密联 系在一起 , 从 而形成的一种有机整体。在现代 的建筑工程 中, 建筑空间组合 千变万化 , 从 而使得 现代 建筑外观 呈现 出多元化 。本文通过 对空间组合的深入研 究, 然后就 建筑 空间组合进行 了分析 , 以供 同行探讨。 关键词 : 建筑; 空间组合 ; 分析
随着经 济的发展 , 人们 的生活水平不 断提 高 , 因此人们对房屋 功 能 特 点 ,有意 识 地 突 出 其 中 的 某 个 部 分并 以此 为 中 心或 重 点 , 而 建筑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 的建筑领域 中, 建筑不仅是要在 使其他部分明显地处于从属地位 ,这也同样 可以达到主从分 明 、 完 功能上满足人们对建筑 的要求 , 而且还要满足整个城市整个社会对 整统一 。 建筑 的要求 。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 的过程 中, 对 建筑 空间组合 ( 3 ) 均衡与稳定 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代 的建筑工程建设 中, 我们不 能一 有静态和动态的均衡以静态的均衡来 讲 ,有两种基本形式 : 一 味的追 求一些抽象 的标准 , 而应该立 足实 际情 况 , 从 实际情况 出发 种是对称的形式 , 一种是 非对称 的形式 。而动态均衡是依靠运动来 进行建筑 的设计和建造 ,从而才能够将建筑 的性能充分发挥 出来 。 求得平衡的。和均衡相联的是稳定 , 如果说均衡所涉及 的主要是建 而 随着科学技术的 日新月异 ,建筑行业也呈现 出蓬勃 的发展态势 , 筑构 图中各 要素左与右 、 前 与后之间相对轻重关 系的处理 , 那么稳 在 当前的建筑工程 中各种施工技 术和施工材料质量 的水平都得 到 定所涉及的则是建筑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处理。 了大幅度提升 ,并且还涌现出了大批先进 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 , ( 4 ) 对 比与 微 差 从 而为现代 的建筑工程建设创造 了有利条件 , 并且使得现代建筑的 对 比是指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 , 微差指 的是 不显著的差异 。对 质量和性能都有 了大幅度提升 。而 随着建筑行业 的发展 , 当代 建筑 比可 以借彼此之间的烘托陪衬来突 出各 自的特点以求得变化 , 微差 的形式也 日趋多元化 ,在城市 中各种各样 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 在 则可 以借相互之间的共 同性以求得 和谐 。 为在提高城市居 民生活水平 的同时 , 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道亮 丽的 对 比和微差只限于 同一性质的差异之间 , 如 大与小 、 直 与曲 、 虚 风景线 。在这些高楼大厦的建设过程 中 , 设计师们对建筑空间组合 与实 以及不 同形状 、 不同色调 、 不同质地等 。 进 行了深入的分析 , 并且将建筑 的形 式和功能紧密联 系 , 从而 才有 3群体组合 了城市 中一栋栋拔地而起 的高楼大厦 。为了提高现代建筑 的水平 , 群体组合 , 主要 是指 如何把若 干幢单体 建筑组织成为一个 完整 达到统一是 主要 目的 。 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 必须 加 大对建筑空间组合分析研究力度不仅 意义重大 ,而且迫在眉 睫。 统一 的建筑群。 本 文从建筑空 间与结构 出发 , 对 建筑空间组合进行分析 , 希望 能够 正确反映各建筑物之间 的功能联 系 ;必须 和特定 的地形条件 相结 起 到抛砖引玉 的效果 , 使 同行相互探 讨共同提高 , 进而为促进 我国 合 。 建 筑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群体组合应做到 : 各建筑物的体形 之间彼此呼应 , 互相 制约 ; 各 1空 间 与结 构 外 部空间既完整统一又互相联 系 , 从而构成完 整的体系 ; 内部 空间 随着社会进步 , 经济技术 的发展 , 人们对建 筑功能有进一 步的 和外部空间互相交织穿插 、 和谐共处于一体 。 要求, 建筑技术也有很大 的发展 。建筑空 间是 由物质材料从 自然空 公共 建筑 的类 型很 多 , 功能特点也各 不相 同, 群体组 合 的方 式 间中围隔出来 的, 人们 围隔空间最主要的就是满足一定 的功能使用 也 是千变万化的 , 但其组合手 法可 以分 成两大类 :对称 的和不 要求, 还要满足一定 的审美要求 。 就前一种要求而言 , 就是要符合功 对称 的形式 : 对称 的易于取得庄严 的气 氛 ; 不对称 的易于取得亲切 、 能的规定性 。具体的讲所围隔的空间必须具 有确定 的量 、 确定的形 轻松和活泼 的气氛。 和确定的质 ; 就后一种要求 而言 , 则是要使用这 种围隔符合 于美的 分 散的和集 中的形式 : 分散 的: 将公共建筑 划分成若 干单 独的 法则——具有统一和谐而又富有变化 的形式或艺术表现力 。 只有把 建 筑进行组合 , 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室外空间体系。可以争取更好 适用空间 、 视觉空 间和结构空 间结合 起来 , 才能做到功能 、 美、 结构 的通风 、 朝 向和功能区划 ; ( 医疗建筑 、 交通建筑 、 博览建筑 、 游 览建 三 者有 机 结 合 。 筑等) 集中的 : 以一种综合体 的模式出现。 ( 商业服务中心、 文化艺术 2公 共 建筑 的艺 术 处 理 中心、 体育活动中心或展览陈列中心 、 信息 网络 中心等 ) 形 式 美 的规 律 : 公共建筑群体室外空 间环境的组合方法 : 功能分 区, 交 通联系 , 多样统一是所有建筑艺术创作 中的重要 原则 , 当然也是公共建 使 群体空间的布局联系方便 , 紧凑合理 ; 结合周 围环 境及规划 的特 筑艺术创作 的重要原则。因而在公 共建筑艺术处 理中 , 应密切结合 点 , 运用各种形式美 的规律 , ; 运用绿化 、 雕塑及各种小 品等手段 , 丰 “ 公 共性 ” 这一基本 特征 , 善于处理 同一种求变化 , 变化 中求统 一的 富空间环境意趣 , 以取得多样 统一 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 关系。 形式与内容 的统一 , 同样也是所有建筑 艺术形式 的普遍规律 。 达 到群体建筑环境 空间统一 的方法 : 通过对称达到统一 。 4结 论 正确对 待传统与革新的关 系。善于吸取 建筑 历史传统 的创作经验 , 取其精华 、 去其糟粕 , 做到“ 古为今用 、 洋为 中用” 。 在现代 的建筑工程建设 中, 我们不 能一味的追求一些抽象 的标 建筑设计 中常用的一些形式美 的原 则 : 以简单 的几何形体求统 准 , 而应该立 足实 际情况 , 从实 际情况 出发进行建筑 的设计和建造 , 一; 主从与重 点 ; 均 衡与稳 定 ; 对 比与微 差 ; 韵律 与节奏 ; 比例 与尺 从 而才能够将建筑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 。 建筑 的空 间中组合是 由诸 度: t . 多空间通过各种方式紧密联 系在一起 ,从而形成 的一种有机整体 。 ( 1 ) 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求统一 : 采用 简单 、 肯定 的几何形装状构 通过本文对建筑空间组合 的深入分析 , 相信读者对其 也有了更 深刻 图而达 到高度完整 、 统一 的境地 。 的认识 , 总而言之 , 在现代 的建筑工程 中 , 为了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性 ( 2 ) 主从与重点 : 在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中 , 各组成部分是不能 能 , 必须要对建筑 的空间组合进行深层次考虑和分析。而随着建筑 不加 区别而一律对待 的 , 他们应 当有主与从 的差别 ; 有重点 与一般 行 业的高速发展 ,现代建筑 的性 能和形体特征必定 也会 日趋 多元 的差别 ; 有核心与外 围组织 的差别 。主从处理采用左右对称构图形 化 。 式的建 筑较 为普遍 。 还可以用突 出重点的方法来体现主从关 系 , 在设计 中充分利用
空间组合复习重点
![空间组合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1f87a70029bd64783e2cd6.png)
1.建筑发展中本质的联系有哪些一、人们对建筑提出的功能和使用方面的要求;二、人们对建筑提出的精神和审美方面的要求;三、以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来达到前述的两面要求。
2.建筑的形式和功能有什么样的联系?所谓建筑形式主要是指它的内部空间和外部体形,而外部体形又是内部空间的反映,因而归根到底我们还必须去探索功能和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
组成建筑最基本的单位,或者说最原始的细胞就是单个的房间,它的形式包括空间的大小、形状、比例关系以及门窗等设置,都必须适合于一定的功能要求。
3、历史上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是采用对称布局的形式的,这种现象也很难用功能的因素来解释。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说对称的形式易于造成庄严肃穆、雄伟的气氛;那么非对称的形式则较有助于获得自由、轻巧、活泼的感受。
除以上建筑类型外,一般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都必须同时满足人们对它提出的物质功能和精神感受这两方面的要求。
4、艺术美与艺术性的却别?形式美和艺术性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在建筑中,凡是具有艺术性的作品都必须符合于形式美的规律,反之,凡是符合于形式美规律的建筑却不一定具有艺术性。
形式美与艺术性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前者对显示的审美关系只限于物体外部形式本身是否符合于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等等与形式有关的法则,而后者则要求通过自身的艺术形象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后者换句话说是:就是要灌注生气于外在形式以意蕴。
5、建筑性格特征所表现的是建筑物的个性。
每一幢建筑由于功能功能性质不同,地形及环境条件不同,设计者的意图和构思不同,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和特点。
6、从历史的回顾中人们常常可以发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建筑形式,由封闭而发展到开场,又由开敞回复到封闭;空间组合,由简单而发展到复杂,再由复杂回复到简单;格局,由整齐一律、严谨对称而发展到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再由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回复到整齐一律、严谨对称;装饰的运用,由简洁而发展到繁琐,再由繁琐回复到简介;风格,从粗犷而发展到纤细,再由纤细回复到粗犷……7、我过的传统建筑,虽然也有千年悠久的历史,但是我国的封建社会时间过长,作为推动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功能与技术---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所造成的。
推荐: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推荐: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50906cdd5ef7ba0d4a733b30.png)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并联式组合:并联式组合空间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性质和结构特征的空间单元以重复的方式并联在一起所形成的空间组合方式。
这种组合方式简便、快捷,适用于功能相对单一的建筑空间。
如教室、宿舍、医院病房、旅馆客房、住宅单元、幼儿园等等,这类空间的形态基本上是近似的,互相之间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相互联通也可以不联通。
串联式空间组合:各组合空间单元由于功能或形式等方面的要求,先后次序明确,相互串联形成一个空间序列,呈线性排列,故此和组合方式也称为序列组合或线性组合。
这些空间可以逐个直接连接,也可以由一条联系纽带将各个分支连接起来。
前者适用于那些人们必须依次通过各部分空间的建筑,其组合形式必然形成序列。
如展览馆、纪念馆、陈列馆等,后者适用于分支较多,分支内部又较复杂的建筑空间,如综合医院、大型火车站、航空港等。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创造威严的气氛,设计了结构完整、高潮迭起的空间序列,也属于此种组合方式,如北京故宫建筑群。
在串联式组合的空间序列中,在功能上或象征方面有重要意义的空间,可以通过改变尺寸、形状等手法加以突出,也可以通过其所处的位置加以强调,如位于序列的首末、偏离线性组合或位于变化的转折处等。
另外高层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也可归于串联式组合,由垂直交通核心将各层空间在竖直方向上串联在一起。
(并联式和串联式空间组合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配合各种场地情况,线型可直可曲,还可以转折,适用于功能要求不是很复杂的建筑。
)集中式组合方式:集中式组合通常是一种稳定的向心式构图,它由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围绕一个大的占主导地位的中心空间构成。
处于中心主导空间一般为相对规则的形状,应有足够大的空间体量以便使次要空间能够集结在其周围;次要空间的功能、体量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以适应功能和环境的需要。
一般说来,集中式组合本身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其入口及引导部分多设于某个次要空间。
这种空间组合方式适用于体育馆、歌剧院等以大空间为主的建筑,西方古代的教堂也有很多采用这种空间组合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
一.对称
无论是对于单体建筑的处理或是对于群体组合的处理,对称都是求得统一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不过在群体组合中这个问题表现得尤为明显。
为什么通过对称可以到达统一呢?这是因为对称本身就是一种制约,而于这种制约之中不仅见出次序,而却还见出变化。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建筑群之所以采用对称形式的布局,正说明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对称所具有的这个特点。
在群体组合中,以对称而求得统一的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后的某些新建筑,上图所示的全国农业展览馆就是一列。
上图中,整个展览馆由中心形成对称,整个建筑达到高度的统一。
二.轴线
轴线也许是建筑空间和形式组合中最原始的方法,空间中的两点连成一条线,以此线为轴将形式和空间分成规则或不规则的排列。
轴线的特点:
a.轴线是可以想象的,并不能真正看见,但他却是强有力的支配全局的手段。
b.轴线的本质是线性状态,因此它具有长度和方向,并引导人们沿轴线运动和观赏。
c.沿轴线布置形式和空间,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但一定是均衡的。
在没有对称的情况下可以存在轴线,而在没有轴线或中心来建立起组合的情况下,对称却无法存在。
如上图的严岛神社,通过中间的轴线,使整个空间达到均衡统一。
三.向心
在建筑的群体组合中,如果把建筑物环绕着某个中心来布置,并借助于建筑物的形体围合成一个空间,那么这几幢建筑也会由此而显现出一种秩序感和相互吸引的关系,从而结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如上图采用周边式布局的住宅街坊。
从组合的基本原则来讲,也可以说是通过向心而达到统一的。
四.与地形结合
在群体组合中,可以达到统一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除了前述的几个方面外,与地形的结合也是达到统一的途径之一。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凡是互相制约着的因素,都必然具有某种条理性和秩序感,而真正做到与地形的结合—也就是把若干幢建筑置于地形、环境的制约关系中去,则同样也会摆脱偶然性而呈现出某种条理性或秩序感,这其中自然也就包含有统一的因素了。
当然,这种形式的统一如果从形式本身来看也许不十分整齐一律。
特别是在不规则或有起伏变化的地形条件下,有时甚至使人感到变化无常,但这正是地形本身自然属性的一种反映。
如果把方方正正、整齐一律或均衡对称等模式化的布局形式强加在本身就充满变化的地形条件下,这首先就破坏了统一的基础而使人感到格格不人。
而对这种情况,如果能够顺应地形的变化而随高就低地布置建筑,就会使建筑与地形之间发生某种内在的联系,从而使建筑与环境触合为一体。
这时,各单体建筑就不再能够置身于整体之外而闹独立性,它必须作为整体中的一员而共存于某个特定的地形环境之中,并由此而获得整体的统一性。
上图所示为某山区住宅规划,顺应地形起伏排列建筑,并通过建筑物与地形
的巧妙结合而建立起一种秩序感,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土、石方工程。
五.采用共同的形体
在群体组合中,各单体建筑如果在体形上包含有某种共同的特点,那么,这种特点就像一列数字中的公约数那样,而有助于在这列数中建立起一种和谐的秩序。
所具有的特点愈明显、愈突出、愈奇特,各建筑物相互之间的共同性就愈强烈,于是由这些建筑物所组成的建筑群的统一性就显示的愈充分。
上图所示为京日本国家体育馆(代代木体育馆),主要由两幢建筑物组成,这两者尽管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由于屋顶都采用了较为奇特的悬索结构,特别是在外形、色彩、质感的处理上都明显地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说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公约数”,从而向人们暗示它们是属于同一个“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