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品古诗词丨翁森《四时读书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雨品古诗词丨翁森《四时读书乐》
四时读书乐翁森
今天分享一组关于读书的诗,南宋诗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四时就是四季,也就有四首诗分别来讲述春夏秋冬读书的乐趣。
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翁森这个名字。
他生活在南宋末年元朝初年,是一个很有骨气的诗人,南宋灭亡之后,他不愿意在新朝入仕,隐居在浙江老家办学堂,不做官,却是桃李满天下,是个纯粹的读书人。
他的这一组《四时读书乐》曾经入选过民国时候的国文课本。
以前流传一首打油诗:“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冬蚊虫冬又冷,收拾书包待来年。
”这是在调侃不爱吃苦、不爱读书的人,对他们来说,反正一年四季都不是读书的好时候。
但是,翁森的这一组《四时读书乐》偏偏和别人不一样,完全不提考试啊功名啊、做官发财啊,只是着眼于读书本身的无穷乐趣。
所以,这组诗的最大特点是,它们都不是先写读书本身,而是先烘托不同季节的自然环境,因此啊不同季节的读书就有了特别的审美情趣。
先来看第一首,也就是春天读书。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翁森用一个字来概括春天读书的特点:“好”。
春天读书到底有什么好呢?翁森用了一个典故:“舞雩归咏春风
香”,这个典故出自《论语》。
有一天,孔子和徒弟聊起了人生理想:有人认为自己能当大国国相,有人说能治理一个小国家,孔子都不以为然。
最后问曾点,曾点就这么说了:“我的理想就是能够在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裳,和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小孩子,一起去沂水游泳,然后到舞雩台上,也就是古时候求雨祭祀的地方,吹吹温暖的春风,吟唱歌谣,自由自在地回家。
”曾点一说完,孔子就接话:“我的平生志向和曾点一样啊。
”正是孔子向往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怡然自乐的状态。
翁森化用这个典故,也是在说类似的态度,读书的乐趣,无须附加任何目的,仅仅是读书本身就已经具有一种很高境界了。
想象一下,春风不经意吹过来,阳光洒进窗户,”绿满窗前草不除“,窗前爬满了绿草,你的心情是不是不知不觉就明亮开朗起来。
那么夏天读书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啊: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如果也用一个字来概括夏天读书的特点,那就是:“趣”。
从季节的变化来讲,春天温暖,气候宜人,可夏天炎热,不是一个读书的好季节。
翁森可不这么看。
夏天也有夏天的乐趣啊,对古人来说,夏季长长的白天,读书人打开窗户,在自然明亮的光线下悠然看书,连那些特别烦人的蝉鸣声,都会被读书人看做是和他的吟诗唱和,诗里不是说了吗,“昼长吟罢蝉鸣树”。
夏天的晚上读书同样很有趣:“夜深烬落萤入帏”。
晚上挑灯夜读,直到灯芯燃尽,萤火虫一闪一闪地飞进来,你说,这是不是很浪漫很美好的夏夜光景。
于是,体会到了夏日读书乐趣的人,就会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北窗高卧羲皇侣。
”
“羲皇侣”,也是用典。
古诗文里常出现的“羲皇上人”说的是伏羲氏那个年代,人们恬静闲适的生活状态。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因为一向很懂读书的乐趣,才会享受到羲皇侣的状态。
享受到了春天读书的好,夏夜读书的趣,接下来就该是秋天了。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床前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秋天读书是什么感觉呢?还是一个字:“倍”,事半功倍的“倍”。
为什么秋天读书可以事半功倍呢?相比春天的繁华,夏天的热烈,秋天显得更加地沉静。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虽然也有落叶的萧萧声,也有微弱的蟋蟀声,但“商意满林薄”,秋意满满,更加给人一种“萧然万籁涵虚清”的寂静感。
借着床头的短檠,也就是点着矮矮的油灯,没有杂事杂音的打扰,读书的效率肯定更高了。
如果说,夏天读书好比是在炎热中邂逅不经意的凉风,那么秋夜读书就好比是与天地万物、清风明月来一场心灵的对话,没有喧嚣,只有心灵相通的宁静和默契。
诗人怎么写冬天的读书呢?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真见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按理说,冬天是最不适合读书的季节了吧?论自然环境,冬天最萧条,“木落水尽千崖枯”,不过啊,诗人可不是这想的。
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读书。
所以在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冬天,万物好像都冬眠了,“迥然吾亦真见吾”,读书人反而能看到真我了,读书就成了一个人的狂欢。
诗人只能“坐对韦编灯动壁”。
什么意思呢?诗人像孔子一样酷爱读书,把编串竹简的皮绳都翻断了好几次。
外面下着大雪,屋里油灯摇曳,映照到墙上,好像墙地也在晃动。
高歌夜半雪压庐,管它外面怎样,我尽管高声读书。
大雪、油灯、动壁、高歌,这一冷一热,一静一动,正是冬季特有的读书画面。
四首诗我们都读完了,你可能会发现,虽然翁森说四季读书都是件快乐的事,可是也没有明说怎样才能达到读书的快乐?翁森的这首诗给了我启发,我们不妨这样去体验读书的快乐。
第一,不抱着功利目的去读书。
读书和你在听我讲诗词一样,就是为了享受过程。
非功力读书就是这样,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和任何其他人其他事都没有关系。
书读着读着,越读越觉得有趣,便欣然忘食,连吃饭睡觉都忘了。
第二,营造读书的仪式感。
翁森的四首诗都指向了环境的安静和内心的宁静。
当然,翁森更注重自然风景和读书环境的和谐,春天的“绿满窗前”“舞雩归咏”,夏天的“修竹压檐”“北窗高卧”,秋天的“篱豆花开”“起弄明月”,冬天的“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
那我们呢,读书的仪式感更容易从家居环境中来获得,比如说,捧一壶茶,点一柱香,亮一盏台灯,放着一首喜欢的背景音乐,窗外或有离离月光,或有点点雨声,伴着茶香、沉香、书香,进入那个忘我的读书境界。
最后啊,读书会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些读过的书,慢慢地会长成你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价值观、精神气质的一部分。
作为职业女性,能够深切体会到女人的不容易,但无论压力有多大,我们始终要留一个角落为自己而活,让读书为我们的精神世界留一盏灯、开一扇窗,注入一点活水,温暖的人间烟火气和清雅的书卷气,这是让我们活得自在从容的两种力量。
想象一下我们自己吧,无论是我们的二三十岁,还是四五十岁,我们都还能从容地走过春天的“落花水面皆文章”,走过夏天的“小斋幽敞明朱曦”,走过秋天的“萧然万籁涵虚清”,走过冬天的“高歌夜半雪压庐”,感受着“读书之乐乐无穷”。
翁森诗中的最后一句,数点梅花天地心,以寒冬中的梅花绽放来比喻读书人的清雅风骨,同样啊,爱读书的你,有书相伴,花开四季,每一个季节每一个年龄阶段都会是你最美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