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_游褒禅山记

合集下载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范文一:游褒禅山记
小时候听过古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一直以来,我对于
这座游人如织的山峰充满向往,直到有一次实现了我的梦想,真正登上了褒禅山,才意识到这座山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

褒禅山在江西省南昌市南,历来被誉为“天下名山”,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山上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如“历代名画图廊”,“余
杭诗社”,“琴台松风”,“皇帝顶”等等,每到此处,都会让人
如沐春风,体会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在褒禅山上,最为有名的景点当属“卧佛寺”、“南天门”、“白
鹤洞”等等。

这些景点不仅仅是一些静态的建筑和景观,更是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佛教、道教的一种信仰和敬仰。

站在“卧佛寺”的石板路上望去,不难看到一栋极具东方气韵的建筑物,
殿前有一尊十五米长、重达三十公斤的卧佛,据说这尊佛像是明朝著名佛教宗师孙思邈亲手刻制的。

而“白鹤洞”则是褒禅山的一处奇特的天然洞穴,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石钟乳和石柱,显得异常震撼人心。

在褒禅山上甚至还有一种叫做“诗亭”的东西,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时期,这里就已经有一些以石为体、以行为名的小亭子,那些充满着浪漫和温馨气息的诗句,寄托着人们对于人间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对于褒禅山的游客来说,重点可能不在于他们看到了什么,而是他们感受到的。

这座山峰,不仅仅给旅游者带来心灵上的震撼,更是传递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让人们行走在路上,仿佛已经穿越到了那个充满文艺和人情味的时代。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游褒禅山记》原文:宝蟾山又名花湖ā山,唐福图会宝首先放弃了它的原址,死后埋葬;因此,它后来被命名为“宝禅”。

今天,所谓的慧眼佛寺也赞美了鲁陵。

在院子以东五英里处,所谓的华山洞也被称为华山之阳。

离山洞一百多步远,有一座石碑和一条便道。

它的文字是分散的,其独特的文字仍然可以被称为“华山”。

例如,“花胡”的“花胡”也是一种谬论。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于有言感叹道:古人对天地、山川、植物、昆虫、鱼、鸟、动物的看法,往往是有目共睹的。

他们都想深入思考。

如果你接近外国人,你会有很多游客;如果危险远在天边,那就很少有了。

世界上的奇迹、奇迹和奇观往往存在于危险和距离之中,而人是非常罕见的,所以除非他们有意愿,否则他们不能来。

如果你有意愿,你就不能去做,但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力量,你就不能去做。

有野心和力量,但没有懒惰。

至于黑暗和混乱,没有什么能与席龙相提并论。

然而,权力是如何足够的,人们可以嘲笑,但在自己身上有遗憾;如果我不能做我想做的,我可以没有遗憾。

谁会笑呢?其余的收入也在增加。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个人:萧军贵、鹿岭的余军、长乐的许申福、余迪安·国平的父亲fǔ、安尚春的父亲fǔ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宝禅山游记:一词多义1.自然的⑴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虽然很少有人环顾四周并记住,但是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⑴古人之观与天地、山川......欣赏(2)世界是宏伟的,壮丽的,奇异的,非凡的3.其(1)从它的地址开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赏析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赏析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赏析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赏析《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游褒禅山记宋代: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赏析:该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

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

《游褒禅山记》原文和翻译译文

《游褒禅山记》原文和翻译译文

《游褒禅山记》原文和翻译译文1、《游褒禅山记》原文和翻译译文《游褒禅山记》原文和翻译王安石原文: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1、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导出立志
的重要性;
2、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有志 奇观常在险远 有力 尽吾志 无悔矣 有物
余之 所得
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议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
仆 碑
其文漫灭 音 谬
古书之不存 谬 其 传
何可 胜道 也哉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位于安徽省境内,风景秀美。主要景点是“一寺二 洞”。前洞有“华阳”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称“碑洞”。
空间方位图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 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 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 故其後名之曰“褒禅”。今所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 後洞。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 而记游者甚众,──所谓 可识曰“花山”。 前洞也。
(1021~1086)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 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 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 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有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 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 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 一观点的发展。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王安石的名言: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可法, 人言不足恤。
华阳洞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叙
前洞
记游洞经过 后洞 追记后洞中所见 → 并表示遗憾心情 平 众 暗、寒、深、奇 少 近

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 是什么?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a / 责怪,埋怨
10
其下平旷,有泉 侧 出,而记游者甚众, ─ 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 五六里,有穴 窈然,入 之甚寒,问其深,则其 虽好游者不能 穷也,
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 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 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10个字):
作者游褒禅山的踪迹。
a
9
第二段:重点词句
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 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浮华的文风,主 张文章应“有补于世”。散文遒劲清朗,直抒胸臆,每涉时弊,在 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词“一洗五代旧习”,风格豪放。
a
3
王安石纪念馆a(江西临川) 4
王安石塑像(江西临川)
a
5
第一段:重点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 名→动,筑舍定居。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动,命名,起名。 距其院东五里 名→状,往东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判断,为,是
─--谓之後洞。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 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 旁边 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 人很多,(这就)叫做“前 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 有个洞穴,一派 幽深的样子 , 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 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 欢游险的人也未能 走到尽头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魏晋】赏析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空间方位图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 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 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 故其後名之曰“褒禅”。今所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 後洞。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 而记游者甚众,──所谓 可识曰“花山”。 前洞也。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 ,在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15里处。海 拔204米,相对高度180米左右,风景秀美,由两 山组成,东西走向。其西原名华山,唐贞观年间, 全国四大高僧之一慧褒结庐修炼于华山,圆寂后 其弟子将此更名为褒禅山,并建褒禅寺,华山为 慧空禅院所在地。禅院东五里为华阳山,因其在 华山之阳而得名,今统称褒禅山。在文革前,慧 空禅院还是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的山腰有大 小二塔。但是在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 拆除,现仅存两洞。前洞在慧空禅院遗址东二三 里,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口左 侧有一泉,流水潺潺。出前洞翻过一座山至后洞, 后洞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宽处如大殿。后洞之 深,至今也无人能探其底。前后洞并不相通。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叙
平旷 记游者甚众 窈、寒、深 记游者少
前洞
记游洞经过 后洞 追记后洞中所见 → 并表示遗憾心情

1、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
⑴ 前洞的平旷——后洞的窈然
⑵ 前洞记游者甚众—— 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 ⑶ “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 ⑷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 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
①始舍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距其院东五里 名词作状语,向东。 ③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深度,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穷,走到尽头。 ⑤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⑥火尚足以明也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 ⑦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 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观。 ⑧常在于险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阻偏远的地方。 ⑨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叫人迷乱的地方。 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错。 传:动词活用作名词 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活用作动词,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其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其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其翻译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其翻译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

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

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其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游褒禅山记〔宋〕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甲子,临川王某记。

——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排印本《王文公文集》翻译褒禅山也被称为华山。

唐代高僧慧褒开始在这座山下建房居住,而死后就葬在这里。

《游褒禅山记》 文章解析

《游褒禅山记》 文章解析

《游褒禅山记》文章解析游褒禅山记是明代文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所著的一篇游记。

本文通过徐霞客亲身游览褒禅山的经历,描绘了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山下的村落和人物,同时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欲望和虚无的思考。

本文将对《游褒禅山记》进行解析,从文学风格、意境描写及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

徐霞客以独特的文风和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对褒禅山的游览经历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文章中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在主线叙述的同时,穿插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和表达力。

整篇文章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以山水之美、雄奇之态为主要表现手法,营造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在描写褒禅山的过程中,徐霞客通过细致入微的文字描绘,将大自然的美景呈现得淋漓尽致。

他以“险绝绝于人境,幽深深乎蕨壑”等形容词对山势进行描绘,使读者在心灵中建立起山峰的形象。

通过对林木、瀑布、云雾等细节的描写,使整个山水场景更加生动。

同时,作者巧妙地运用视觉和听觉等感官元素,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褒禅山的幽静和神秘。

除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徐霞客还通过山下村落和人物的描写,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描绘了一位老农的形象,这位老农与褒禅山的关系紧密,对山的景色了若指掌,也因此被赞誉为“世外高人”。

通过这个人物形象,徐霞客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同时,游褒禅山记中也蕴含了徐霞客对人生欲望和虚无的思考。

他通过对登上山顶后的心境描写,表达了在面临自然壮丽景色时的巨大震撼,以及对名利和权势的追求渐渐淡化的感悟。

徐霞客在文章中写道:“总之天下名山,到处游之,何必单往无瑕之峰?且夫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尧不存,桀不亡,岂天道之崩乎?”他用这段话表达了对名利欲望的抛弃和对人生追求的反思。

综上所述,《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旅行游记中的佳作。

它以其独特的文风、精致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细腻地表现了褒禅山的美景,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透露出对人生虚无与欲望的思考。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苏武传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

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游褒禅山记》赏析_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赏析_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赏析_游褒禅山记下面是由语文网分享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代表作《游褒禅山记》赏析,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

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二段)·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

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

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

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

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

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

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其实作者自己也犯了个错,华山洞其实应为华阳洞,不过现在依旧保留原文,不加修改。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

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

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

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

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

游洞至此结束。

作者又补叙了两点。

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

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

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注释、译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注释、译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注释、译文【原文】《游褒禅山记》宋·王安石褒禅山①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②慧褒③始舍④于其址⑤,而⑥卒⑦葬之⑧;以故⑨其后名⑩之曰“褒禅(11)”。

今所谓慧空禅院(12)者,褒之庐冢(13)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14)者,以(15)其乃(16)华山之阳(17)名(18)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19),其文漫灭(20),独(21)其(22)为文(23)犹(24)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25)。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26),而记游(27)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28)五六里,有穴窈然(29),入之甚寒,问(30)其深(31),则(32)其好游者不能穷(33)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34)以(35)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36)愈奇。

有怠(37)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38)尽。

”遂与之俱出。

盖(39)予所至,比好游者尚(40)不能(41)十一(42),然视其左右,来而(43)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44)其至(45)又加(46)少矣。

方是时(47),予之力尚足以(48)入,火尚足以明(49)也。

既(50)其(51)出,则(52)或(53)咎(54)其(55)欲出者,而余亦悔其(56)随之,而(57)不得(58)极(59)夫(60)游之乐也。

于是(61)余有叹焉(62)。

古人之(63)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64),以(65)其求思(66)之深而(67)无不在(68)也。

夫(69)夷(70)以(71)近,则(72)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7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74),常在于险远(75),而(76)人之所罕至焉(77),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78)以(79)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80),至于(81)幽暗昏惑(82)而无物以(83)相(84)之,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原文及赏析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原文及赏析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原文及赏析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关于王安石的名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原文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赏析一第一部分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

高中语文 文言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 文言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原文: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得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模糊不清了,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上的错误。

原文: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叫做“前洞”。

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询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

有个怠惰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

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

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作者简介 王安石,晚年自号半山老人,世称荆公。唐宋八大
家之一。他曾官拜宰相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 行新法。
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 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他在文学上也是改革家,反对浮靡的文风, 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文多揭露时 弊,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
则:就 其:那些
穷:形作动,走到尽头
5、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以: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而”,修饰关系 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其进:那向前进(的事) 其见:那见到的(景致) 7、不出,火且尽———— 且:将要
• 第二段补充注释: 8、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上不能十一 盖:发语词,大概 不能:不及 十一:十分之一 9、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盖:大概因为 至:动作名,到的人 加:更 10、方是时 方:当, 正在 是:那 11、 火尚足以明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1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助词 或:有人 咎:怪罪
总结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 • • • • • • • • • 1 代词 (1)他 他们 它 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他的 他们的 它的 例:“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3)那 那些 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4)活用为第一人称,我、自己
其:那些
1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代自己 极:尽,尽情享受 夫:那
莲台飞瀑
华阳洞被誉为天下第一洞,洞内 历代文人雅士泼墨于洞壁,镌刻于岩 石。洞内钟乳石影倒挂,怪石嶙峋。 洞深1800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 整个洞群分前洞、后洞、天洞、地洞, 洞洞相通。洞中有洞,洞上有河,移 步换景,神奇虚幻。到此一游会给您 带来“游山如读史,看洞若观画”的 艺术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褒禅山记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

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12年后(1070年)拜相。

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一)指名朗读、口译。

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1.一词多义:(1)“卒”:①死。

“卒葬之”。

②终于。

“卒相与欢”。

(《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

“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

“其文漫灭。

”②文字。

“独其为文”。

、③华美、有彩饰。

“舍其文轩”。

(《公输》)(3)“道”:①道路。

“有碑仆道”。

②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

③道理。

“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

“极夫游之乐”。

②至多,最多。

“亦极七八万耳”。

(《赤壁之战》)2.词性活用:(1)“舍”:筑舍定居。

名词活用为动词。

“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

②说清楚,说明白。

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

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

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

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重点掌握如下词、句:1.一词多义:(1)“观”:①观察、看。

“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

“非常之观”。

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

(《廉颇简相如列传》)(2)“得”:①能够。

“不得极夫游之乐”。

②心得、收获。

“往往有得”。

③融洽。

“与公甚相得”。

④得到,获得。

“某得八焉”。

(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3)“夷”:①平坦。

“夷以近”。

②铲平、削平。

“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

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

“南抚夷越”。

(《隆中对》)(4)“相”:①帮助、辅佐,读。

“无物以相之”。

②宰相、丞相,读。

“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

“卒相与欢。

“(《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

如:“非常之观”。

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用来、拿。

“无物以相之”。

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

“险以远”。

②表承接。

“由山以上”。

4.句子:(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本段着重写什么?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

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1.一词多义:(1)“悲”:①感叹、叹惜。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悲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哀怜。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2)“胜”:①尽。

“何可胜道也哉”。

②能承担,禁得起,。

“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胜利,。

“终不能加胜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词性活用:(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后世之谬其传……”(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

“后世之谬其传……”(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

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

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

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文后练习一、二、四题。

教学设计示例二教学目标1.了解王安石的思想及创作情况。

2.学习本文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掌握“乃、道、盖、观、其”等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一些词类活用知识。

4.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首先给学生介绍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