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艺术基础 考试大纲解析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艺术学复习提纲

广播电视艺术学复习提纲

广播艺术的性质和定义广播艺术是以电子技术、广播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为唯一物质媒介,诉诸于人们听觉的时间艺术。

广播的特点是由无线电波传递声音信息这种特殊的传播方式所决定的,因而广播兼有无线电和声音等主要特点。

•广播的个性就是具有“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无线电传递声音的特点。

广播媒介的物质特性1、听觉性2、时间性3、兼容性广播的传播符号广播的传播符号是声音,各种声音按不同的特性,被划分为三个类别:语言、音乐和音响。

语言广播语言是指传播者在节目中进行播报、解释、说明等内容的简单语言表达,是广播运载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

在新闻类广播节目中,语言的基本形态有三种:新闻播音语言,新闻报道语言,实况语言。

音乐声音中的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声符号。

它是音乐之精粹,声音之精华,是“人类精神的产物”。

音乐是通过组织音乐表现情感的声音。

在广播中,音乐的存在形式有三种:一种叫做音乐节目,一种叫做节目音乐,一种叫做实况音乐。

音乐节目是专门提供音乐审美供受众欣赏的节目,它不为广播所专有。

★音乐、音响只有具备下述品格,才能在节目中作为配合手段使用操作:第一,具有“描绘性”。

描绘、点染作品表现的既定情绪、特定意境和人物特定的内在心理。

第二,具有情感、气氛的渲染性。

它们能推动作品情感的发展、转折,使情感抒发更鲜明强烈。

第三,具有一定的思想表现性。

音乐、音响都有一定的基调,如悲凉的基调,昂扬的基调和抒情的基调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传达作品思想主题的辅助手段。

音响声音中的音响,是指除语言和音乐之外所有声音的统称。

音响具有物理性、客观性、运动性、时间性和环境感。

广播中,音响一般分两类:实况音响和音响效果音响效果是信息传播者制造出来的或转借来的声音。

广播艺术与其他艺术相同的审美特征1、形象性广播以声音塑造形象2、情感表现性3、审美愉悦性4、多义性多义性是“美”区别于“真”的一个特性。

广播艺术的特性一、塑造听觉形象的艺术二、表现的艺术三、合成的艺术(制作过程)•所谓“合成”是指将前期录制的所有节目素材,包括同期声、解说词、对白、音乐、拟音等,按照总体艺术构想加以剪辑组合,构成完整的广播节目的过程。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第一讲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一.电视艺术定义⏹张凤铸:电视艺术是博取广纳、自成一体,具有独立品格的新兴艺术。

电视艺术是电视的派生物,主要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塑造审美对象(形象)的各类文艺节目。

它一方面继承了母体的先天条件——电子技术的先进性给它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广泛性、敏捷性和表现手段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借鉴电影、戏剧、音乐等姐妹艺术,带来了声画的可溶性和艺术技巧的多样性。

⏹苗棣:根据艺术的常规定义,为使接受者获得审美愉悦而创作(制作)出来的东西是艺术品,这种创作本身就是艺术创作,因此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且比重很大)是艺术作品。

电视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及其表现手段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电视艺术具有即时传真的特性,是综合艺术、大众艺术。

⏹高鑫: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

二.电视艺术基本特性⏹张凤铸:逼真性与假定性统一;兼容性和选择性统一;大社会与小家庭结合。

⏹苗棣:①即时传真。

即时传真的基本特性使电视艺术具备三个基本功能:通过图像和伴音系统实现对外部世界的完美再现,即时传达艺术信息,直接传达——复现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后两点是电视与电影和其他艺术相比最具特色的地方),一次传播使电视难以反复欣赏品味,新奇取胜平庸浅薄,线性流动难被细品,被动接受节奏难握,艺术批评事后诸葛;②综合性。

苏联学者把电视的综合性称为“珂拉支现象”,指电视节目可以弄成一堆互不相干的内容的大杂烩。

电视艺术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综合,视觉效果与听觉效果的综合,形式美与叙事美的综合,多重艺术门类的综合;③大众性。

关于电视艺术的大众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三、大众艺术工业社会产生的大众群体的文化伴生物,是一种娱乐的艺术。

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广播影视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1)

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广播影视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1)

2016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广播影视基础》课程考试大纲一、命题指导思想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广播影视基础》课程学业水平考试,遵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试行)》(苏教职【2014】36号)、《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的通知》(苏职教【2015】7号)要求,以《广播影视基础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广播影视基础》课程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广播影视基础》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要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范围本课程考试范围包括四大知识点,注重考查学生对广播影视基础和后期制作(二)考核能力要求1.了解(A)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能够准确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

相应的行为动词:了解、认识、知道。

2.理解(B)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在了解基础上,能够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原理、方法,并藉此解释、分析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

相应的行为动词:理解、熟悉、领会。

3.掌握(C)要求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原理、法则和方法,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即清楚“怎么办”。

相应的行为动词:掌握、应用、运用。

三、试卷结构(一)题型及比例(二)难易题及比例全卷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等级,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占分比例约为7:2:1。

四、考试形式和时间(一)考试形式闭卷、机考(二)考试时间30分钟(三)试卷满分值50分五、典型题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蜿蜒的山路的构图往往采用的构图方式是()A、对角线头图B、黄金分割构图C、九宫格构图D、曲线构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构图的运用。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 考试大纲解析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 考试大纲解析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考试大纲解析(一)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1、中国广播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和标志性作品参考《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一章延伸: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新互动形式:交通广播广播在汶川地震中发挥了其他媒体无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传播》中国广播发展历程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变迁,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人文心态,审美价值取向的迁替嬗变、大致经历了建国十七年、文革十年、新时期、转型期和发展期五个发展阶段一、建国十七年(1949-1965)被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激情点燃的广播文艺1广播文艺的地位由边缘靠拢中心革命战争时期:广播以发布新闻和时事政策教育为中心,那时的文艺尚属于边缘地位,既没有专门制作文艺节目的从业队伍,又没有固定的文艺节目栏目。

新中国成立使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行转向,即革命转向了建设,人们的心态逐渐从紧张中放松下来,在生产劳动和工作之余,开始需要适当的娱乐和休息,因此,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广播文艺节目,如《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歌唱祖国》等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激情,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2奠定了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基本框架新中国的广播文艺事业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了广播设备技术上的困难,构建了当代广播文艺的基本框架。

首先、采录丰厚的节目资源,如《雷锋之歌》第二、开辟和完善了广播文艺节目的形态,如广播剧、文艺知识类节目。

第三、组建专业广播文艺演播团体,如广播文工团、广播民族乐团、和广播说唱“三大团”二、文革十年(1966-1976)被政治话语权灌注的文艺广播1在文艺节目制作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割裂了文艺与社会的真实联系、违背了艺术规律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是艺术家体验生活的反映。

于是所有的文艺创作首先要结合政治需要体现政治标准。

文革的政治文艺把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路线扭向极端,其实质是对这一在历史上有过正确指导作用的文艺路线的大反动2在批判艺术的价值体系中,政治标准为首要必须标准的错误理念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三新时期(1977-1985):回归艺术本体属性的广播文艺1和声的魅力——调频立体声广播立体声广播利用人的双耳特性,在节目中同时发出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使收音者从收音机左右两个声道的喇叭中同时听到声音,从而得到全方位、层次分明的立体感和临场感。

广播电视编导基础复习提纲

广播电视编导基础复习提纲

广播电视编导基础复习提纲题型:简答论述分析重点章节:谈话节目(一虎一席谈)法制节目娱乐节目提纲:1 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区别所谓新闻策划,是利用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筹划、组织报道,以期达到某种宣传效果。

新闻策划可以使有限的新闻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之发挥出可能发挥的文化功能和宣传功能。

它是新闻宣传最有效的实施方式。

所谓策划新闻,是为达到某种宣传效果或者是社会效果,而人为地策划一起可供媒体报道的事件。

与新闻策划的区别是:前者是对客观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有效和充分地利用;后者则全部在主观的预想和操作之中,甚至连新闻事件本身都是人为策划的产物。

新闻报道的依据是客观发生的事实。

我们在评价一件新闻事实的时候,主要看事情是否确已产生并发生了结果和影响。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是说事实已经成立,就可以报道,就是真新闻。

“策划新闻”也必须达到这种结果。

“策划新闻”,必须要遵循新闻规律,在不损害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下进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党的新闻事业的高品位的出发点。

2 新闻策划和保持新闻真实性的关系3 真人秀节目“真人秀”由普通人,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制定的游戏规则,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为了一个明确目的去做出自己的行动,同时被记录下来而做成一集节目。

也称为“窥探电视”1、特点:“经过设计的真实”(1)参与人员通过精挑细选;(2)特定环境和人物心态使节目具有一定的刺激性(3)通过人与人的争斗带来很强的娱乐性;(4)以真实作为基础的娱乐性使其更贴近观众2、国内发展状况(1)总体而言,经历了从兴起到衰落再到复兴的发展历程;2000年,广东台《生存大挑战》中国本土第一个“真人秀”节目(2)由“野外真人秀”转变为“海选的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室内真人秀”3、“真人秀”节目刺激受众的心理机制(1)满足了人类好奇的天性,让人在一个不受特定道德规范约束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窥视欲望;(2)它模糊了现实与游戏的界限,以挑选出的个体的实践行为在集体的意念上使得游戏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受众在一个一年的模糊地带去感知一些隐隐约约的冒险与冲动,既有刺激又没有越轨。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历年考试大纲内容简析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历年考试大纲内容简析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历年考试大纲内容简析2、广播电视艺术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3、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关系4、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5、广播电视艺术的媒介特制与艺术特质的关系6、广播电视艺术的社会责任(四)广播电视艺术创作1、作品创作的创意与策划2、作品创作的构思与艺术手法3、作品创作的环节与规律4、作品创作的内容与形式5、作品创作的意义与社会效果6、作品创作的趋势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可能有:简答题、思考题、作品综合分析题等。

考试的形式及时间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7广播电视语言艺术方向,除笔试外,还需提供专业展示光盘。

笔试部分占该科目成绩50%,专业展示光盘部分占50%。

专业展示光盘部分,内容为20分钟节目的视频DVD光盘或DV带,主要包括消息、通讯、主持人评述、文学作品等四部分。

一、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招生量大,15年的招生人数为46人,其中包含保送生14人,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

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考试科目里,艺术基础和艺术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广播电视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就业怎么样?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广播电视艺术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完整版)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历年考试大纲内容解读.

(完整版)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历年考试大纲内容解读.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历年考试纲领内容解读本文系统介绍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难度 ,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就业 ,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指导 ,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参照书 ,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 , 凯程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尽解说。

特别声明 , 以下信息绝瞄正确 ,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 !考试纲领内容《广播电视艺术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会合式的重要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考试科目。

广播电视艺术学是从广播电视艺术现象下手探究广播电视艺术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内容包含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广播电视艺术基本理论、广播电视艺术前沿理论、广播电视创作理论。

要求考生娴熟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发展历程、基本看法、基本特征、基本创作规律和前沿理论动向 , 并拥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剖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的内容(一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1、中国广播发展历程的阶段区分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和标记性作品。

2、中国电视发展历程的阶段区分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和标记性作品。

3、世界广播发展简况及现状4、世界电视发展简况及现状(二广播电视艺术基本理论1、广播电视艺术的界定2、广播艺术的分类及其界定3、广播艺术的特征4、电视艺术分类及其界定5、电视艺术的特征(三广播电视艺术前沿理论1、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流传现状剖析2、广播电视艺术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3、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关系4、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5、广播电视艺术的媒介特制与艺术特质的关系6、广播电视艺术的社会责任(四广播电视艺术创作1、作品创作的创意与策划2、作品创作的构想与艺术手法3、作品创作的环节与规律4、作品创作的内容与形式5、作品创作的意义与社会成效6、作品创作的趋向考试的基此题型主要题型可能有 :简答题、思虑题、作品综合剖析题等。

考试的形式实时间笔试 ,不需要任何协助工具。

(完整版)广播电视艺术学课程复习提纲及详细答案

(完整版)广播电视艺术学课程复习提纲及详细答案

广播电视艺术学课程复习提纲及详细答案一、名词解释1、综艺节目充分调动电子技术手段,对各种文艺样式进行二度创作,既保留原有文艺形态的艺术价值,又充分发挥电子创作的特殊艺术功能,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

2、色键色键功能是一种用电子技术方法所完成的特技功能,是一种键控特技效果,其键控信号取自彩色电视信号的色度分量,用来控制一个高速电子开关。

简单来说,就是把图像中一种或几种特定的颜色变成透明以便合成。

大多数准专业和专业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中都有色键功能,好的线性编辑器也会有色键功能。

3、长镜头理论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根据自己的“摄影影像本体论”提出来的和蒙太奇理论相对立的电影理论。

巴赞认为,长镜头表现的时空连续,是保证电影逼真的重要手段。

这种理论对强调影视作品的真实性,有积极意义。

4、ENG答:ENG全称是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电子新闻采集方式是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

携带小型、轻便、灵活、机动的摄录设备适合新闻采访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电视新闻采集。

5、蒙太奇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蒙太奇大的方面可以分为表现蒙太奇和叙事蒙太奇,其中又可细分为心理蒙太奇,抒情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等等。

蒙太奇理论最早由格里菲斯提出,后来的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相继探讨并总结了蒙太奇的规律与理论,形成了蒙太奇学派。

6、电视艺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

7、地球村这一概念是著名传播家麦克卢汉最早提出来的。

他指出,电视和卫星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信息在瞬息之间即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地球已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考试大纲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考试大纲1、《艺术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艺术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各专业方向,其中包括播播音与主持艺术、动漫创作、艺术管理、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市场、媒体策划与运营、电视编导、传媒音乐应用、电视制作、编剧、电影创作等。

《艺术基础》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考试内容为艺术的基本原理。

本考试的特点是基础性强;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当代艺术的热点现象和动态。

二、考试的内容1.概述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艺术基本理论中常见观点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

2.考试范围l 艺术的构成Ø 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艺术家(artist)-艺术品(work)-观赏者(audience)-宇宙(universe)(艾布拉姆斯:四要素)Ø 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言(语言)-象(形象)-意(意蕴)l 艺术的本质、特征、功能Ø 艺术的本质:审美的意识形态Ø 艺术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Ø 艺术的功能: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审美认识l 艺术的分类Ø 实用艺术,审美艺术Ø 再现艺术,表现艺术Ø 动态艺术,静态艺术Ø 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综合艺术)Ø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l 艺术家Ø 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Ø 艺术家的修养与能力l 艺术思维Ø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Ø 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l 艺术的至境形态Ø 艺术意象Ø 艺术意境Ø 艺术典型l 艺术的内容与形式Ø 艺术的内容:主题,题材、情节Ø 艺术的形式:语言,结构、技巧Ø 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l 创作方法Ø 现实主义Ø 浪漫主义Ø 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l 艺术风格、流派、思潮Ø 艺术风格Ø 艺术流派Ø 艺术思潮l 艺术的接受Ø 艺术接受性质与社会环节Ø 艺术欣赏的性质、过程及效果Ø 艺术批评的观念及效用l 艺术的起源Ø 摹仿说Ø 表现说Ø 游戏说Ø 巫术说Ø 劳动说l 艺术的发展Ø 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Ø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Ø 艺术发展与传播媒介的变迁3.参考教材l 推荐教材(任选一本即可)Ø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Ø 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l 推荐教材的使用方法Ø 以上推荐两种教材,考生任选一本即可,基本都能涵盖以上考试范围。

广播电视编导独立本科段考试大纲1401全解

广播电视编导独立本科段考试大纲1401全解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课)考试大纲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2014-1目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计划 (1)09343《电视传播概论》考试大纲 (7)01178《电视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17)91179《非线性编辑》考试大纲 (34)01180《电视采访》自考大纲 (59)01203《影视精品解读》考试大纲 (83)01182《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考试大纲 (103)01183《电视文艺编导》考试大纲 (135)01184《电视艺术片创作》考试大纲 (161)01185 《广播新闻节目创作》考试大纲 (183)01186《电视节目包装与编排》考试大纲 (203)91187《电视片结构》考试大纲 (229)01170《电视画面编辑》考试大纲 (247)01171《电视摄影造型》考试大纲 (288)高教自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计划一、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是为适应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相应层次的要求一致,在培养考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着重培养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参照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要求,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突出了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学历层次和规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分专科、独立本科段两个层次,总体要求与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相同专业相应层次一致。

凡取得本专业专科考试计划规定的14门课程的合格成绩,学分达到72学分,并通过相应课程的实践环节考核,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毕业证书。

在专科毕业基础上取得本专业独立本科段规定的12门课程的合格成绩,学分总数达到71学分以上,并完成规定的毕业论文及其他实践性环节的学习任务且取得合格成绩,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者,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二)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二)

第三部分:电视创作规律一.视听语言规律1.概念:视听语言是由声音和画面两个元素系列构成的立体的、非线性的语言系统,这两个系统是同时出现、相伴相生、不可分离的,这两个系统同时出现时,随之出现了声画关系。

在由声画组成的语言符号系统中,所有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特点它本身既有记录现实原生形态的功能,又有表现非现实时空的巨大能力。

它是再现的,也是表现的。

2.视听元素分类⏹画面系统被拍摄的物体(人、景、物)光线、色彩影调、色调被拍摄物体运动摄像机运动场面调度轴线、角度、视点、构图、景别镜头的编辑组合⏹声音系统音乐(中外各题材)、音响(自然和非自然)、语言(对白/独白/解说/字幕)⏹声画关系对应(同步)、对位、分离⏹视听语言系统图表画面系统声音系统人景自然景物客观物体语言音乐音响人工景虚拟物体对话独白解说字幕古今中外作品自然音响非自然音响拟音光线自然光色彩自然色人工布光人工混合色影调色调专为影视作品创作的音乐场面调度被拍摄物体运动摄像机运动直线运动折线运动曲线运动升降运动推拉摇移景别视点远全中近特正常视点非正常构图画面编辑(剪接)声音编辑(剪接)画面和声音合成(蒙太奇)声画关系声画对应(同步)声画对位声画分离⏹几个重要概念:1.蒙太奇:广义——所有镜头之间的组接,主要为叙事性的和交待性的;狭义——从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派生出的手法,通过两个以上镜头的组接产生令人惊奇和赞叹的效果,有时伴随极强的感染力。

包括冲突蒙太奇、杂耍蒙太奇,以及由此演变延伸出来的其他蒙太奇手法。

2.长镜头:巴赞提出,是指在一个长时间不切换的镜头中,拍摄和反映出事物之间的关系、距离以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强调在一个镜头中通过连续拍摄产生意义,而不是靠镜头组接产生的人为的含义。

支持一些强调客观真实的节目类型,如纪录片等。

同时它也是电视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法。

3.画外音:指影片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大纲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大纲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环节及科目一、考试环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术科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组成,满分200分,其中笔试满分150分,面试满分50分。

二、考试科目1.笔试:含二部分内容(满分150分)①文学常识、影视常识(文学常识30分,影视常识20分,共50分)②写作(100分)2.面试:含二项内容(满分50分)①命题编讲故事(40分)②回答考官提问(10分)第二部分《文学常识、影视常识及写作》考试大纲一、文学常识、影视常识部分(一)考核目标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常识和素养,是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

因此,设立该考试科目,旨在达到以下考核目标:1.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基本知识。

(二)考试形式1.闭卷集中考试,满分50分。

2.与写作合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3.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

(三)考试要求1.对本专业需要的基本知识识记准确,对基本概念理解正确。

2.文字通顺,表述准确。

3.卷面整洁。

(四)考核知识点1.文学常识:(1)《诗经》中的民歌代表作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2)屈原、《楚辞》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3)《左传》与编年体史书(4)司马迁、《史记》与纪传体史书(5)“三曹七子”及“三曹”的代表作(6)“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7)散文“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8)“三言二拍”(9)中国章回小说与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10)鲁迅小说和杂文的主要成就(11)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作品(12)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13)老舍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14)曹禺和田汉的戏剧作品(15)张爱玲、钱钟书、杨沫、赵树理、沈从文、丁玲、周立波的小说(16)“茅盾文学奖”(17)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戏剧(18)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9)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20)普希金和他的诗歌创作(21)托尔斯泰和他的长篇小说(22)高尔基和他的文学成就(23)海明威、卡夫卡的小说(24)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25)泰戈尔和他的文学成就(26)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27)中学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文章名句及含义2.广播电视电影常识:(1)广播的发明(2)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中波广播与短波广播(3)电视的发明(4)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中央电视台创建、第一部电视剧、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国庆庆典、彩色电视节目开播、第一所电视大学、第一个新闻频道、第一个电影频道、第一台春节联欢晚会(5)电视新闻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电视服务节目、电视社教节目、电视体育节目、电视广告节目(6)电视栏目与电视频道(7)推、拉、摇、移、跟、升降等镜头(8)长镜头(9)远、全、中、近、特写等景别(10)构图常识(11)顺光、逆光、顶光等不同光线的表现力(12)拍摄角度(13)色彩常识(14)蒙太奇的类型及含义(15)后期制作基本常识:非线性编辑系统、电视配音(16)电影制片、电影导演、电影编剧、电影编辑(17)主流电影(18)类型电影(19)电影的发明及中国电影的诞生(20)格里菲斯与现代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21)卓别林的作品及其所反映的喜剧精神(22)重要电影流派的代表导演及其主要作品(23)爱森斯坦、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伯格曼、斯皮尔伯格、基斯耶洛夫斯基、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北野武、岩井俊二等外国电影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24)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25)重大的国际电影节及中国电影获奖作品(26)中国当代电视剧的奖项及代表作二、写作部分(一)考核目标1.考查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2.考查考生对影视艺术常识的掌握程度;3.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

广播影视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

广播影视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

广播影视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前言依照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判方式。

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广播影视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动身,提出了〝把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把握系指在明白得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明白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广播影视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养要求动身,要紧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的第一、三部分所包含的知识内容申报人都需复习。

在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中划分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三种专业类别,申报人只需选择其中一种专业类别进行复习即可。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畴内。

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关于本大纲第二部分知识的考察,将采取选作的方式,试题与大纲所划分的专业类别一一对应,申报人可选取三种专业类别试题中的一种作答。

«广播影视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一○年一月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广播电视技术概要〔一〕广播声学基础;人耳要紧听觉特性;声音信号强度计量1.熟悉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性;2.了解人耳的听觉特性及听觉灵敏度的概念;3.把握声音三要素的含义;4.把握分贝的概念,把握电信号和声音信号分贝值的运算方法;〔二〕信号数字化原理,数字调制的三种差不多方式〔调幅、调相、调频〕1.熟悉模数转换的差不多原理,把握取样、量化和编码的差不多含义,把握数据率的概念及运算方法;2.了解数字调幅、数字调相和数字调频的差不多概念;〔三〕无线电广播技术基础知识〔模拟调制与解调技术、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1.把握模拟调幅、模拟调频和模拟调相的概念,把握调幅信号带宽的运算方法;2.了解模拟调幅、模拟调频和模拟调相的解调方法;3.熟悉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熟悉天波传播、空间波传播和地波传播的特点;4.把握无线电波频率和波长的运算方法;5.了解广播电视的波段划分情形;把握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的传播特点;〔四〕与彩色电视有关的人眼视觉特性1.把握人眼视觉惰性和闪耀感受的含义,熟悉这两种视觉特性在电视广播中的运用机理;2.熟悉人眼的彩色视觉特性及人眼的辨色能力;3.把握彩色三要素的具体含义;4.熟悉三基色原理的含义;〔五〕图像的分解和传输、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图像信号带宽和频谱分布、电视系统传输特性和γ校正1.了解图像分解和传送的机理;熟悉象素的概念;2.把握扫描、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的概念;3.把握黑白全电视信号的构成;把握同步信号和消隐信号的作用;4.熟悉图像信号的带宽及频谱分布规律;5.了解电视系统的传输特性和γ校正的概念;〔六〕三基色信号产生和校正、PAL制彩色电视制式的关键技术、电视图像的显示技术1.把握三基色信号的产生原理,了解彩色校正的概念;2.了解摄像原理和显像原理;3.把握亮度方程的含义;4.熟悉彩色电视和黑白电视兼容的含义;5.把握色差信号的含义;6.熟悉频谱搬移和频谱间置的含义及实现方法;7.熟悉色同步信号的作用;〔七〕模拟电视系统的差不多组成、电视接收机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1.把握模拟电视系统的差不多组成框图;2.了解电视接收机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八〕电视信号数字化参数选择、数字高清电视演播室编码和接口标准1.熟悉电视信号数字化过程中取样频率的选择原那么;2.把握4:4:4、4:2:2、4:2:0、4:1:1取样格式的特点及具体参数;3.熟悉我国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演播室标准中的要紧参数〔包括行频、场频、每帧总行数和有效行数、每行总样点数和有效样点数等〕;4.了解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演播室视频信号接口标准;5.了解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演播室视频信号接口标准;6.了解数字电视演播室音频信号接口标准;〔九〕数字音视频压缩技术、数字电视系统中的信道编码1.把握数字音视频压缩的目的,了解数字电视中使用的要紧音视频压缩类型;2.把握数字电视信道编码的目的,了解数字电视中使用的要紧纠错编码方式;〔十〕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1.熟悉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的概念;2.把握电缆传输、光缆传输、微波传输和卫星传输的特点;〔十一〕电视调制技术的概念1.熟悉电视调制的目的;2.熟悉残留边带调幅、相移键控、正交调幅及正交频分复用的差不多原理;〔十二〕地面电视广播系统的构成1.把握地面电视广播系统的构成框图;2.了解数字地面电视广播发送端的差不多构成及各部分要紧作用;3.了解数字地面电视广播接收端的差不多构成及各部分要紧作用;〔十三〕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构成1.把握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构成框图;2.了解数字卫星电视广播发送端的差不多构成及各部分要紧作用;3.了解数字卫星电视广播接收端的差不多构成及各部分要紧作用;〔十四〕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构成1.把握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构成框图;2.熟悉数字有线电视广播系统前端的要紧作用;3.了解数字有线电视广播接收端的差不多构成及各部分要紧作用;4.了解数字有线电视广播接收端的差不多构成及各部分要紧作用;二、运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知识1、熟悉运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熟悉操作系统软件、办公应用软件的差不多操作;3、了解运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通信协议和操作系统;4、熟悉INTERNET常用功能的使用方法;三、电工与电路基础了解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差不多运算;四、广播电视工程中安全作业、安全用电、消防知识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一、广播部分〔一〕音质主观评判方法和意义〔GB/T 16463-1996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判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1.把握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判的方法;2.了解音质主观评判的技术指标要求的意义;〔二〕数字音频信号、数字音频接口知识1.把握常用源编码技术——〔PCM、MUSICAM、AC-3〕;2.把握常用数字音频接口——〔AES/EBU、MADI〕;〔三〕节目制作、播出、信号处理设备1.把握各类调音台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2.把握录放音设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3.熟悉音频处理器、均衡器、延时与混响设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四〕数字音频工作站1.把握数字音频工作站组成;2.了解和熟悉数字音频工作站功能;〔五〕自动播出系统1.了解自动播出系统的构成;2.熟悉自动播出系统的功能;3.了解自动播出系统中网络、服务器、各类储备设备〔NAS、SAN〕的功能原理;〔六〕主控节目交换设备1.一样了解主控节目交换设备的组成;2.了解主控节目设备的功能;〔七〕数字声音广播1.把握DAB〔数字声音广播〕原理及构成;2.把握DRM〔数字AM广播〕原理及构成;3.了解DMB〔数字多媒体广播〕原理及构成;4.了解IBOC〔带内同频广播〕原理及构成;〔八〕调幅、调频广播1.把握调幅广播工作原理;2.把握调频广播工作原理;〔九〕声频及发射设备测量1.把握声频及发射设备测量差不多方法;2.把握信噪比、频响、失真度、场强等参数的测量方法;3.依照GB/T15640-1995调音台通用技术条件把握调音台测量方法;4.依照GB/T 5438-1985熟悉单声和立体声节目传输特性和测量方法;5.依照GB/T 15943-1995熟悉广播声频通道技术指标测量方法;6.依照GB/T 4312.1-1984熟悉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包括单声和立体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考试大纲解析(一)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1、中国广播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和标志性作品参考《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一章延伸: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新互动形式:交通广播广播在汶川地震中发挥了其他媒体无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传播》中国广播发展历程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变迁,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人文心态,审美价值取向的迁替嬗变、大致经历了建国十七年、文革十年、新时期、转型期和发展期五个发展阶段一、建国十七年(1949-1965)被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激情点燃的广播文艺1广播文艺的地位由边缘靠拢中心革命战争时期:广播以发布新闻和时事政策教育为中心,那时的文艺尚属于边缘地位,既没有专门制作文艺节目的从业队伍,又没有固定的文艺节目栏目。

新中国成立使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行转向,即革命转向了建设,人们的心态逐渐从紧张中放松下来,在生产劳动和工作之余,开始需要适当的娱乐和休息,因此,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广播文艺节目,如《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歌唱祖国》等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激情,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2奠定了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基本框架新中国的广播文艺事业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了广播设备技术上的困难,构建了当代广播文艺的基本框架。

首先、采录丰厚的节目资源,如《雷锋之歌》第二、开辟和完善了广播文艺节目的形态,如广播剧、文艺知识类节目。

第三、组建专业广播文艺演播团体,如广播文工团、广播民族乐团、和广播说唱“三大团”二、文革十年(1966-1976)被政治话语权灌注的文艺广播1在文艺节目制作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割裂了文艺与社会的真实联系、违背了艺术规律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是艺术家体验生活的反映。

于是所有的文艺创作首先要结合政治需要体现政治标准。

文革的政治文艺把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路线扭向极端,其实质是对这一在历史上有过正确指导作用的文艺路线的大反动2在批判艺术的价值体系中,政治标准为首要必须标准的错误理念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三新时期(1977-1985):回归艺术本体属性的广播文艺1和声的魅力——调频立体声广播立体声广播利用人的双耳特性,在节目中同时发出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使收音者从收音机左右两个声道的喇叭中同时听到声音,从而得到全方位、层次分明的立体感和临场感。

2倾国倾城的魅力——评书、小说、广播剧连续广播声音所传达的审美内涵是广播文艺真正魅力四射的原因。

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正午时光是属于广播文艺的,如中央电视台和各地录制的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高山下的花环》评书《岳飞传》《杨家将》连续广播剧《三国演义》等。

3品牌的魅力——板块格局的广播文艺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商品的品牌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顺应受众的名牌心里,纷纷开始开辟新栏目,以中央台为例,广播文艺由以下板块构成:《空中大舞台》《广播剧和小说连续广播》《今晚八点半》《音乐天地》和《海外乐坛》。

四转型期(1986-1999)平等交流的广播文艺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宣告成立,吹响了我国广播体制改革的号角。

从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广播行业走系列化发展道路的热潮,各省市电视纷纷组建了经济台,新闻台,音乐台,交通台,教育台,生活台等系列台,满足了广播节目分众化的需求。

1.节目播出样式:直播对录播的裨补革命时期采用直播是迫于录音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在新时期,广播文艺在录音技术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磁带录音乃至高科技条件下的数字录音,为节目制作提供了完美的保障,录播节目早已为人们习以为常了。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直播方式让人们感受来自现实生活的真实声音就成了广播文艺吸引受众。

引起受众审美的卓越方式,而且发挥了广播更便捷传播特性的最佳方式,如汶川地震广播直播。

2审美交流方式:单项交流向双向、多级交流嬗递直播热线的参与,使广播文艺的审美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现场直播和热线电话使艺术传播模式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生动活泼的双向和多极交流代替了毫无生气的单向交流。

所谓双向交流,就是通过热线电话的反馈,将受者当下的审美感受即时回传给传者,实现艺术传播与欣赏反馈的共时性。

所谓多极交流,指的是受众之间通过热线电话以主持人为中介实现的交流,如热线赛歌点评。

3审美心态:仪式化聆听向附庸伴随的变迁以前的中国家庭都愿意围坐在收音机旁仔细聆听他们所喜爱的文艺节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昔日专情地收听广播文艺时间开始被物质生活侵占,仪式化的艺术欣赏被挤兑到夹缝中,人们以极其平等的心态对待广播文艺,倾听广播文艺,参与广播文艺,从而使得广播文艺不再高高凌驾于听众之上,而是真正走向了生活,实现了艺术向生活的转化。

4接受主体的审美创造:艺术生产的终结实现接受美学认为艺术生产以接受主体的欣赏为终结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在受众与主持人、受众与受众连续不断的审美交流中,对作品的欣赏与认识达到了相对意义上的共识。

一方面,标志着艺术生产在接受主体的审美创造过程中最终得以完成;另一方面在达成欣赏共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受众的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能力。

五、发展期(2000-今)电视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收音机闲置起来,不过近年来,城市汽车数量的激增使可以解放眼球、便于移动收听的广播媒体进入时尚人群的主流生活,收听率下降的趋势得到了扭转。

如节目专业化、听众细分化,经营商业化,都是北京交通台的成功经验,对当代中国广播文艺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2年12月2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专业化流行音乐频道——“音乐之声”正式开播,它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频道专业化、管理频率化的立台理念为指导,在改革新阶段隆重推出的全新频道。

中国广播剧的发展历程一、广播剧的初期阶段。

即广播剧的直播时期(1949-1952)(名词解释)广播剧是以广播为媒介,运用戏剧技巧,将思想、文学与动作转化为听众头脑中的赏心悦目的图景,是一个富有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听觉艺术,想象艺术。

1中国广播剧的诞生和最初发展概况中国广播剧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我国第一部广播剧是有苏祖圭编写的《恐怖的回忆》,已经具备了广播剧的基本特征:剧情凝练集中、没有完全受舞台时空的局限,发挥了音响的作用。

这个时期的广播剧从直接广播舞台剧(主要是话剧)到模仿话剧再到自成一提的声音戏剧。

2初期广播剧剧作成绩和艺术特点这时的广播剧较大的突破了舞台剧时空的限制,戏剧技巧较突出,广播剧塑造的声音形象,它的欣赏手段是用耳朵来神会,它额度审美流程是信息源(广播剧)—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广播剧唯一媒介——声音,是物化形态的非具象物质。

二、广播剧走向成熟阶段(1952-1966)1本时期的作品成绩及艺术发展情况1952年我国从国外引进了磁带录音技术,开始了我国广播剧生产的新方式。

题材以歌颂新时代新人新貌,歌颂革命斗争中的英雄人物为主;艺术特性更为鲜明。

《红岩》是外国第一部广播连续剧,注重发挥广播剧的抒情特征,注重优美的诗情画意。

2广播剧事业的发展我国广播剧从转入现代录制手段以后,到20世界60年代,艺术生渐趋成熟,显示了自己艺术上的独立性,理论研究也初步展开,广播剧编导更自觉地以比较鲜明的理论知识指导剧作实践,实践和理论探索都出现了可喜局面。

三,广播剧的繁荣兴旺阶段(1976-今)1多侧面地、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2传统形式的广播剧日趋完美3风格上多姿多彩4新样式广播剧在探索中佳作迭现5广播连续剧迅速发展6古典题材广播剧在数量和艺术质量上有明显提高7立体声广播剧的出现和发展2中国电视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和标准性作品参考《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三章延伸:品牌化、专业化、数字化新旧媒体竞合与共赢2008年北京奥运电视转播(名词解释)电视文艺以先进的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的声画造型为表现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具有视听艺术的综合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电视文艺方面的定义:先进的电子技术、对各艺术门类的二度创作、娱乐审美目的一、当代中国电视文艺的起步阶段(1958—1965)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成立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我过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第一部电视诗剧《火星人的故事》第一部电视小品《穿花布拉吉的姑娘》。

第一部较长的电视剧《新的一代》1960年播出了综合性春节文艺晚会1961年8月3日首次举办笑的晚会1965年播出了录播的戏曲这是我国第一次使用录播电视文艺进入了第二阶段1965年《一口菜饼子》到1966年2月26日《焦裕禄》直播电视剧走完其发展历程这一时期的电视文艺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1)在表现手段上,从演播室实况直播到剧场演出直播到初次尝试录像播出(2)在内容与形式上,以较为简单的原始转播电影、戏剧、歌舞、曲艺等既有的艺术形式到进行更富电视化特点的再创造和探索,对几乎后来的各种电视文艺形式都有涉足与尝试,为我国电视文艺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当代中国电视文艺的停滞与复苏阶段(1966—1978)“样板戏”是“文革”期间出现的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被当作压制其他文艺的工具。

转播“文革”节目也是停滞时期电视文艺的内容之一。

《毛泽东诗词组歌》和《井冈山的道路》革命八大样板戏《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白毛女》《沙家浜》电视文艺停滞时期,也出现了外国文艺节目。

韩国大型歌舞《党的好女儿》日本话剧《野火》1973年4月14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彩色试播挽救著名艺术家的传统节目1978年第一部国产彩色电视剧《三家亲》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CCTV1977年5月23日《文化生活》开始了电视文艺自创节目的起点三、当代中国电视文艺的发展与兴旺阶段(1979—今)1979-1983 发展阶段 1982年剧场转播为主变成以自办节目为主1983-今繁荣阶段:1983-1996 综艺节目 1996-2003娱乐节目 2003以后后综艺时代时代要求电视文艺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广大观众服务,坚持“自己走路”的方针,充分发挥电视媒体自身的特点,“扬独家之优势。

汇天下之精华”促使电视文艺真正站立起来、(一)进入80年代开始试图以剧场转播为主变成自办节目为主1981年电视文艺节目开始充满亲情于欢乐(1)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可以说是兴旺发达的中国电视文艺的标志1983年黄一鹤、邓在军执导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2)一系列大型文艺竞赛活动的举办,是这一时期电视文艺发展繁荣的有一标志(3)国际交流增多走向世界的中国电视文艺在国际上多次获奖(4)这一时期的中国电视文艺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电视文艺形式,电视荧屏上充满了探索精神(5)电视译制片也呈现繁荣的局面最令人关注的是电视剧的飞速发展,这一时期的电视剧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在题材,样式、风格等方面都极为丰富多彩,使电视剧成为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广泛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