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诗歌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诗歌赏析
诗歌鉴赏,诗歌赏析:钱素琴诗作选析
戴佳鸿
钱素琴写的诗,我是爱读的。原因何在?或许,一句话便能概括,那就是欣赏她的诗,
心头总有一种美的感动在荡漾。若说得具体点,她诗中的女性意识十分強烈,始终以女人
的视角,用女人的细腻﹑直觉﹑感性﹑甚至狂放,抒写女人的情怀,倾诉女人的心声,充满了女人味,标标准准女人的诗,让人在柔润﹑温馨的语境里,体验着诗意的爱抚。除此以外,她还有一些诗,就题材和手法而言,属于为数不多﹑另一类型的诗作,不仅很有特点,而且对写诗的人很有启示作用。在这里,我暂选三首,与大家共同赏析。
先读第一首:
国家
这两个字
正着读了三年
反着读了三年
从左到右读了三年
从右到左读了三年
站着读
坐着读
+躺着读
陆陆续续
读了又读
刚读到一点感觉
你这一摇摆
我又犯糊涂了
很多写诗的作者,怕写大题材的诗。我就是其中一个,不是不想写,而是没有那种驾驭能力,担心写成概念化﹑大而空的东西,那就得不偿失了。其实问题不在写与不写,关
键是如何写?这里牵涉到对诗的理解,以及诗的表现手法等问题。钱素琴《国家》这首大题
材的诗,她是如何写的呢?如果,你从大的层面上去构思落笔,是很难写好的。钱素琴的聪
明之处,在于她抓住了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就是读“国家”这个词:“正着读了三年/反着读了三年/从左到右读了三年/从右到左读了三年/……”。显然,诗中“我”的这样读
法,是作者的一种夸张极致的笔墨。尽管有可能会引起非议,如不严肃呀﹑虚假呀等等。但
我认为,不能用现实生活里的常态来制约诗人,“悖论”在诗中,不仅允许,而且受到鼓励,
“反常为趣”嘛,做人要老实,写诗要滑头,就是要弄虚作假。
这首诗的前面部分,是渲染﹑铺垫﹑造势,最精彩的地方,是结尾的三行“刚读到一点感觉/你这一摇摆/我又犯糊涂了”,因为它们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是什么造成国家摇摆的呢?难道仅仅是自然灾害中的地震吗?绝对不
是!我们国家遭受的折腾太多了,“政治地震”接连不断,弄不清真相,“我”只能“又犯糊涂了”。
关于如何写大题材诗的问题,我想起了老诗人韩瀚写的一首诗《重量》。这首诗的写作
背景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张志新冤案得到平反,社会反响极大,此时,这个题材的诗
大量涌现,韩瀚的诗被一致认为写得最深刻﹑最有份量﹑最有特点的诗。诗很短,大概五
行左右吧,具体记不清了,意思说,一架天秤上,这边放着张志新的头颅,那边放着国家,
重量一样的。当时,读这样的诗,我们的心能不受震撼吗!
现在,是否可以这样说,写大题材的诗,作者要善于聚焦,要先化“大”为“小”,
角度要小,着力点要小,以小写大,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要包罗万象,也不
要摆开架势,写
得完完整整,艺术是不需要完整的。
再读第二首:
三爷
三爷老了。一杯酒还沒到嘴边
就已经洒了一半。三爷歉意地嘿嘿笑了两声
干巴巴的笑,拧不出一滴水
三爷的一生比这笑声,还要干
做过许多次伴郎,自己却不曾拥有过花烛洞房
贫穷是一只破铁锅,牢牢拴住三爷的胃口
面对面坐着,三爷花白的头发还是二八开
一双眯眼似乎更细了。我唤一声“三爷”
三爷笑一下,皱巴巴的脸更加皱了
三爷,伸过手来
我们解绷绷,我们石头﹑剪子﹑布
三爷呵,来,让这银铃般的笑声在你的皱褶里飞旋
我们知道,现代诗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以“叙事”和“口语”为主的。这两点几乎成了某些报刊编辑,选择诗歌稿件的优先条件。《诗刊》前资深编辑﹑著名诗人林莽在谈及“叙事”这个问题时指出“若诗服从叙事,会失去诗;而让叙事服从诗,则丰富了诗。”“应略去背景和过程,仅选几个细节,这便是让叙事服从于诗的写法”。著名诗人于坚在谈到“口语”的时候说:“一首诗,如果沒有找到某种语气,是写不下去的,”他还说,应多用舒缓﹑低声调的陈述句,再加入一些幽默﹑谐趣﹑反讽等,就更妙。钱素琴的不少诗作,已初步显露出了这两方面的功力。《三爷》这首诗,就很有代表性,全诗仅选择了三爷神态﹑举止的几个细节,就把他年老﹑憨厚﹑本份,而又贫穷的特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词语的背后,充满了诗人对三爷的怜悯之情。诗里,既没有写背景,也没有写什么过程,只强调诗的在场感,陈述中不乏幽默﹑诙谐,读了很受感动。
虽然,我很喜欢现代诗,并积极主动汲取其艺术营养,但总的来说,我还是属于传统新诗的作者,依然习惯用书面语言写诗。起初,也曾把现代诗的叙事性和它的口语,视为散文化倾向,后来才知道,这是我们“惯性思维”所造成的偏见。著名诗人韩作荣公开亮出过他的观点,说:“真正的新诗,应该是用散文的语言写诗,看似白话,却有着内在的诗性意义”,随意松弛地娓娓道来,其本质是一种智性的语言。
下面读第三首:
别等月光瘦了,狼烟又起
纵然陷阱星罗棋布
妹妹,你只需手持那枝梅
替我看一眼个园的紫竹
然后离开广陵
一路向南
扬子江上风平浪静
掌舵的是我的黑皮兄弟
妹妹,上了船
别忘记吹三声竹笛
二月梅就会铺向江边
你只转换一下呼吸
便已驶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金戈铁马的金陵,我早已弃去战袍
妹妹,那个手持诗卷的人
从唐朝到今天
已经为你积蓄了一坛子月光
快来吧,妹妹
别等月光痩了
狼烟又起
传统新诗的作者,习惯于线型思维,纵向的,追求诗的四平八稳,不像现代诗人的那种
发散型思维,横向的;他们诗里的意象不是单一的,转换得快,常常出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来”的现象,让人先是莫名其妙,再想想,又觉得诗味倍增。钱素琴的《别等月光瘦了,狼烟又起》这首诗,可能正是因为有这一种特点,才会受到大家的赞赏。
我读了此诗之后,最想说的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