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看50码车速发生碰撞时的情景
驾驶人对安全带和气囊的使用 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 误区一: 82%的人认为安全带非常重要,但认为 车速慢,没有必要系安全带; 10%的人将安全带作为摆设,认为有安 全气囊就可以了; 2%的人认为驾驶技术好,可不系安全带; 6%的人认为安全带不需要保养。这主 要是由于有很多驾车人对安全带和气囊理解 不够,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低速行驶不使用安全带 也可导致严重伤害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巨大的惯性 会使车内乘员与方向盘、挡风玻璃等 发生二次碰撞,从而造成严重伤害。 安全带能将人束缚在座位上,它的缓 冲作用会吸收大量动能,极大地减轻 乘员受伤害程度。然而由于观念的滞 后,很多人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时 速不会太高,所以没什么机会能用得 着安全带。
安全气囊是儿童最危险的杀手
儿童离气囊10至20公分的距离 儿童离气囊10至20公分的距离,对 公分的距离, 儿童杀伤力最大 300公里 小时的气囊冲击力, 300公里/小时的气囊冲击力,可造 公里/ 成儿童窒息、 成儿童窒息、骨折等伤害
不同车速的冲击力
பைடு நூலகம்
当车速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发生碰 撞时,身体前冲的力量就相当于从4层楼上扔 下一袋50公斤重的水泥块,其冲力之大可想而 知。 车速50公里/小时,相当于将车从4 车速50公里/小时,相当于将车从4楼开下 来的冲击力; 车速100公里/ 车速100公里/小时的冲击力,相当于将车 从12层高的楼顶坠落。 12层高的楼顶坠落。
让小孩正向乘车; 让小孩正向乘车;
39%的家长让小孩坐在最危险的副驾驶位上 39%的家长让小孩坐在最危险的副驾驶位上 43%的家长让小孩在车内随意活动 43%的家长让小孩在车内随意活动 10%的家长认为安全气囊可以保护小孩 10%的家长认为安全气囊可以保护小孩 8%的家长认为根本不可能发生事故 8%的家长认为根本不可能发生事故
建议不要让儿童使用成人安全带
安全带是为成人设计的, 安全带是为成人设计的,儿童使用成人安 全带不会起到保护作用, 全带不会起到保护作用,儿童乘坐在前排是非 常危险的,儿童必须使用专用安全座椅。 常危险的,儿童必须使用专用安全座椅。
安全经验分享
安全带的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涌入寻常 百姓家,汽车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 个不容忽视的热点话题。道路交通 安全意识在您的脑海中占据着怎样 的位置呢?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 以及残酷的事故画面是否还能触动 到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带的作用
在发生交通事故时,给人们安 全起主要保障作用就是安全带。然 而目前又有多少驾驶员在行驶过程 中系安全带?多少乘客会系安全带? 多少交通事故的受害者是因没有系 安全带所导致的呢?
安全带保护生命 安全气囊减轻伤害

安全带在事故中可承受2.8吨的重量有 效缓冲冲击力吸收大量的动能。 • 安全气囊减轻伤害
安全带+气囊是最 是最有效的 安全带+气囊是最有效的 安全保护装置
有一些人认为,车内配备安全气囊,就没 必要系安全带了。其实,单纯依靠安全气囊也 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气囊的爆发力非常大,如 果没有安全带的牵引缓冲而直接撞到正在爆发 的气囊上,对身体会有严重的损伤。所以,安 全气囊要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才能起到“安全” 作用。在所有可能致命的车祸中,如果正确使 用安全带,可以挽救约45%的生命;如果同时 用安全带,可以挽救约45%的生命;如果同时 使用安全气囊,这一比例将上升到60%. 使用安全气囊,这一比例将上升到60%.
误区四: 误区四:
儿童使用成人安全带
车速40公里/小时,颈部受力高达2186公斤; 车速40公里/小时,颈部受力高达2186公斤; 持续受力时间:5 持续受力时间:5毫秒; 后果: 后果:儿童将窒息 建议: 建议: 无论多大的小孩都应该坐在后排。
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 气囊人体的伤害
车速60公里/ 车速60公里/小时,气囊发生的冲击速度以 300公里/小时的速度弹出,其冲击力高达180 300公里/小时的速度弹出,其冲击力高达180 公斤; 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对人体的伤害部位主要 是头、颈部;
误区二:
抱小孩乘车;
当一个体重16公斤的小孩,在时速70公 当一个体重16公斤的小孩,在时速70公 里的冲击力下抱小孩需要280公斤的力。 里的冲击力下抱小孩需要280公斤的力。 危害一: 将小孩抱在怀里,一旦发生碰撞,小孩 将会成为大人的“安全气囊”。 危害二: 对小孩形成挤压,造成二次伤害。
误区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