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分析
1.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的特点
与公共秩序有关:政策把一系列行动划入到一个共同的框架之中;
涉及到公共利益与公共问题:在不同利益取向中寻求解决方案
依赖权威:权威为政策提供了合法性;
意味着专业知识:政策的制定需要专家。
3.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有哪几种?
a.制度 ( 政治学视角认为政策是政治输出的结构新制度主义:制度对行为的影响)
b.利益 (经济学视角从稀缺性的角度看待人类行为,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集体决策与公共偏好 )
c.价值 (哲学或伦理学视角相比经济收益而言,政策背后的价值与伦理问题更为重要)
4.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有哪几种?
a.政策描述与解释
研究目的:描述和解释政策形成、制定、演变
以政策为因变量,考察政策过程。这类研究中,政治学家的作用更为突出。他们致力于
分析政策的由来,相应的聚焦于议程设置、方案选择过程中各方的博弈,以及制度性因
素的影响。
研究人员多集中于大学、研究机构等学术机构
b.政策评估与预测
研究目的:发现政策问题,减少政策失误,提高政策效率
以政策为自变量,分析或测度政策结果。在相关的研究中,经济学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将经济学中的理论与概念引入政策研究中,帮助决策者更好的设计和选择政策。
应用性研究,多集中于专业研究机构、社会调查机构、政府研究部门
政策评估与预测
(1)价值分析考虑的问题:因为什么?为了谁?应优先考虑什么?
以思想、观念、价值作为分析的主要标准价值分析有助于讨论政策背后的观念层面(2)方案论证政策制定过程中,对可选政策方案具体内容的分析
多学科应用政策方案可行性政策方案比较
(3)绩效评估政策实施中,对政策效果的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通过将政策的货币成本和总的货币收益量进行比较,提出政策建议。(4)预测分析预测政策的未来效果
5.什么是政策网络?
政策网络是指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成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这些行为者相互依赖,而
政策就是从它们的互动中产生出来的。
6.政策网络的特征是什么?
由多元主体组成 (如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以及第三部门等众多行动者。)
互相依赖的行动者 (这种依赖性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依赖,二是利益诉求,三是政策合法化的需求。)
复杂的关系联结 (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表现出结构关系或人际关系特征。)
7.请以政策网络理论分析中国公共政策实例。
8.什么是政策问题?什么是政策议程?
政策问题: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政策议程: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得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
9.西方公共政策议程设定的理论模型有哪几种?
1、外在创始型
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公民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对政策诉求进行解释和
说明)和扩散(通过一定方式把政策诉求传递给相关群体),首先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加压力的手段,使之进入政府议程。
2、政治动员型
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导人主动提出其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
一般情况下,政治领导人的政策意向往往能够成为政府的最终决策。建立相应的政策议程,主要是为了寻求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以便更好地贯彻和实施这项政策。
政治动员型以政府议程为基点,以公众议程为对象,其目标在于政策方案的顺利执行。3、内在创始型
政府系统内部的人员或部门为解决纯粹的内部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向问题扩散的对象仅限于“体制内”的相关团体和个人。
在该模型下,仅限于政府内部的组织或接近于决策者的团体才能提出政策问题;该模型
企图排除普通公众参与的可能性,此类问题的确认远离公众议程,普通公众便没有参与
的机会和希望;问题最多会扩散到一些认同性团体,以争取更多力量的支持,向决策者
施加足够的压力,促使决策者将此类问题列入正式议程。
10.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定的模式有哪几种?
a.关门模式
这是最传统的议程设置模式。在这种模式里,只有政策议程,没有公共议程;议程的提
出者是决策者自身,他们在决定议事日程时没有、或者认为没有必要争取大众的支持。
在传统社会里,当一般老百姓没有什么政治参与意识时,这是议程设置的主要模式。在
当代中国,这种议程设置模式也没有完全消失。
b.动员模式
与关门模式一样,动员模式里的议程也是由决策者提出的;与关门模式不同的是,在动
员模式里,定下一项议程后,决策者千方百计设法引起民众对该议程的兴趣、争取他们
对该议程的支持,是一个先有政策议程、后有公共议程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议程设置方面采取动员模式的频率大大降低了,但并没有完全放弃。
c.内参模式
在内参模式里,议程不是由决策者提出的,而是由接近权力核心的政府智囊们提出的。
形形色色的智囊们通过各种正规和不正规的管道向决策者提出建议,希望自己的建议能
被列入决策的正式议程。
他们往往不会努力争取民众的支持,因为他们更看重决策者的赏识;他们有时甚至不希
望所讨论的问题变成公共议程,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议案可能会招致民众的反对,最终
导致决策者的否决。在这个模式里没有民众与决策者的互动,只有智囊们与决策者的互动。
d.借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