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用药案例

不合理用药案例
不合理用药案例

常见不合理用药案例

一、药不对症

用药与所患疾病风马牛不及。如尿道炎、阴道炎用脂肪乳,子宫腺肌病用奥美拉唑。

二、重复用药

⑴成分重复:

①扑热息痛重复,速效伤风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小儿速效颗粒+小儿退热片;扑热息痛+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或速效伤风胶囊;速效伤风胶囊或复方锌布颗粒或小儿速效颗粒+尼美舒利配伍做为退热治疗,不符合治疗常规。

②扑尔敏重复:扑尔敏+小儿速效颗粒或咳特灵或速效伤风胶囊,易使产生嗜睡、乏力等。

③其他:赖氨葡锌颗粒+小儿复方氨基酸针或小儿五维赖氨酸糖浆均有赖氨酸。救心丸+银丹心泰滴丸或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片,均有冰片等。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硫糖铝片含有铝。氯化钾针+林格针(含氯化钾),补钾浓度高。

⑵同类重复:

吗丁啉+甲氧氯普胺片;芬必得+尼美舒利颗粒;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654-2,颠茄和654-2作用相同。白眉蛇毒血凝酶针+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针+安络血针,非治疗常规且不经济。养胃舒+胃复胶囊;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或兰索拉唑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心痛定+消心痛;尼莫地平片+尼群地平片。

三、不注意用药禁忌和配伍问题

⑴普鲁卡因青霉素粉针+复方新诺明片,普鲁卡因的代谢物为对位氨基苯甲酸,可代替新诺明被细菌摄取,两者相互拮抗。

⑵氨茶碱针+左氧氟沙星针,可严重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合用有死亡的报道。

⑶同仁六味地黄丸+二甲双胍片或诺和灵针,含糖中药制剂应避免与降糖药伍用,应选无糖六味地黄丸。

⑷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甲氧氯普胺片(胃复安),后者含颠茄存在药理拮抗。

⑸扑尔敏针+扑尔敏片+地塞米松针+强的松片+葡萄糖酸钙针+特非那丁片+西咪替丁针,七联四种类型抗过敏治疗。

⑹吗丁啉+654-2片,后者含颠茄存在药理拮抗,忌与抗胆碱药

654-2等合用。

⑺西咪替丁片+庆大霉素片,西咪替丁片药品说明书“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似的肌神经阻断作用,合用时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⑻特拉唑嗪胶囊+卡托普利片+倍他乐克+心痛定片+双克,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不符合治疗常规。

四、抗生素或贵重、滋补药品滥用

不按照分级管理使用抗生素包括同类重复、门诊用多联、住院同类重复注射、同类注射加口服,首先次入院或门诊用二线抗生素多等。

⑴同类重复:头孢噻肟钠+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针+头孢呋辛钠针;头孢替唑钠+头孢呋辛钠2g;头孢替唑钠+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胶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或头孢替唑钠+头孢拉啶片或头孢羟氨苄胶囊。

⑵三联:氨苄西林钠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林可霉素针+阿莫西林胶囊+环丙沙星片;林可霉素针+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环丙沙星片,林可霉素针+阿莫西林颗粒+头孢曲松钠针;林可霉

素针+琥乙红霉素片+头孢曲松钠针;头孢呋辛钠针+克林霉素针+左氧氟沙星针。头孢曲松钠针+头孢呋辛钠针+左氧氟沙星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克林霉素针+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

⑶四联:左氧氟沙星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阿奇霉素针。克林霉素针+头孢曲松钠针+阿莫西林胶囊+环丙沙星片;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阿米卡星针+鱼腥草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和舒巴坦同时使用无必要。

⑷五联: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阿奇霉素片+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片。

⑸其他: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环丙沙星片+碳酸氢钠片或环丙沙星片+碳酸氢钠片,氨苄西林对胃酸稳定性被碳酸氢钠破坏;碳酸氢钠等抗酸剂可降低氟诺酮类药物的吸收,环丙沙星是有机酸,尿碱化药可减低其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应避免同服。

五.其他错误:

(1)兰索拉唑肠溶片“一日二次”,其半衰期长,应一日一次。

(2)格列本脲片“一日一次,睡前服”或“饭后服”其口服在胃肠道迅速吸收,3~4小时可达血浆峰值,应一日三次,三餐前服,降低餐后血糖;

(3)奥沙普秦片、“一日三次”,其半衰期约50小时,应一日一次,饭后服用。

执业药师继教2019年用药错误案例分析考试与答案

用药错误案例分析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 1 . 国际上用药错误研究不包含()方面的问题 A.不合理用药 B.人的疏失 C.无意的违规 D.不正确的行为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暂无 2 . 先进用药安全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 A.技术性问题 B.医务人员的认识水平 C.患者安全至上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暂无 3 . 文化在工作中的体现就是工作的氛围,就是组织内人们的() A.行为方式 B.技术性问题 C.知识水平 D.自觉性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暂无 4 . 个人的疏失往往是错误或事故的起因,而不良的()未能起到阻隔、拦截和屏蔽的作用,最终使得错误起因变成事故 A.系统 B.流程 C.工作条件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暂无 5 . 传统的用药安全文化认为()

A.用药错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B.通过简化和标准化程序减少错误发生 C.药错误很罕见 D.以上都不正确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暂无 6 . 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分类为首选方法,具体包括() A.基于知识的错误 B.基于规则的错误 C.基于行动和记忆的错误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暂无 7 . 药物相似的包装外观或标签,有可能造成差错的发生,属于用药差错分级的() A.C 级 B.B级 C.D 级 D.A 级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暂无 8 . 处方错误(患者或医嘱),但在发药或给药前被发现;或调配错误,但是 在发给患者前或护士给药前被发现,属于用药差错分级的() A.E 级 B.A 级 C.C级 D.B 级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暂无 9 . G 级错误的正确描述是() A.患者住院时间因该事件而延长 B.造成永久性伤害 C.需要治疗以挽救生命 D.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案例分析500例

案例11 糖尿病患者便秘不应用硫糖铝(常见副作用为便秘),可加重便秘。换成铝碳酸镁(餐后1小时)。 吗丁啉(餐前半小时)和其同服,会减少胃黏膜保护剂在胃内的滞留时间。 13土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喹诺酮、阿米卡星、甲硝唑、青蒿素对人附红体病有效。如果患者肾功正常,丁卡为首选;肾功损,可选土霉素、甲硝唑、多西环素。 14支气管哮喘 普米克都保(布地奈德粉吸入剂): 深度用力吸气,吸完漱口,以降低真菌性口炎的发生。 奥克斯都保(富马酸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福莫特罗是一种β2受体激动剂,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患者雾化吸入万托林+爱全乐,手抖是万托林的不良反应,口干是爱全乐的不良反应,如可耐受,不用停药。

口服激素逐渐减量,最好达到吸入糖皮质激素替代全身激素,因该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等激素不良反应。 患者夜间有发作,说明激素使用量不够。哮喘急性发作期激素使用应早期、足量、短程。患者可以睡前加服β2受体激动剂如丙卡特罗片(美普清),25μg,qn。 雷尼替丁可降低茶碱的肝脏清除率,合用可增加后者浓度和毒性。 15单次大剂量肌注氯丙嗪导致低血压,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其有阻断M胆碱受体和肾上腺素能α受体的作用,阻断后者引起低血压。 用药期间夜尿可呈粉红、红或棕色。 可减少出汗和机体散热,应避免在炎热条件下工作。 16苯妥英钠蛋白结合率高,为88-92%,主要与白蛋白结合。该患者白蛋白仅为2g/L(正常40-55),游离苯妥英钠的浓度是19.6μmol/L(治疗浓度4-8),以达中毒浓度。 17地高辛的中毒浓度为>2ng/ml。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耐受性低,需小剂量开始,个体化给药。 18心肌桥的存在,医生将静滴硝酸甘油改为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50mg,qd。考虑到有加重肌桥狭窄程度的可能,建议医生换为美托洛尔或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的药物降

老年人合理用药试题答案

老年人合理用药 1. 指导老年人保管药物方法不妥的是( B ) A. 定期整理药柜 B.暂时不用的药及时丢弃 C.内服药物与外用药物分开放置 D. 怕热药应置于冰箱冷藏 E.所有药物的标签、说明书都要随药放好 2. 药物代谢和解毒的主要场所是( B ) A. 心脏 B.肝脏 C.肾脏 D.脾 E.肺 3.60岁以上老年人应使用成人剂量的(D ) A.1/2 B.1/3 C.2/3 D.3/4 E.4/5 4.因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影响吸收而造成生效变慢的药物是 ( A ) A.苯巴比妥 B.青霉素G C.乙醇 D.吗啡 E.对乙酰氨基酚 5. 错误的老年人用药原则是 ( E ) A . 应用最少药物治疗原则 B. 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治疗原则 C. 选择最少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原则 D. 简化治疗方案原则 E. 最大剂量治疗原则 6. 当老年人采用噻嗪类利尿药效果不好时,应改选用( C) A. 肝素 B.吩噻嗪类 C. 髓袢利尿药 D. 氯化钾 E.噻唑类 7. 老年人用庆大霉素时应谨慎,主要是因为老年人(A ) A. 肾功能降低,药物半衰期延长,耳、肾毒性增加 B. 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使游离性药物增加 C. 对药物处于高敏状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D. 肝功能降低,使血药浓度升高 E. 消化腺分泌减少,药物吸收增加 8. 以下对老年人用药,用法安全的是( A) A. 给糖尿病人输注葡萄糖注射液时,应加适量胰岛素及钾盐 B. 前列腺肥大患者使用普鲁本辛和氯苯那敏 C. 青光眼患者使用颠茄和苯海拉明 D.胆结石患者大量服用钙剂 E. 长期使用麻黄素滴鼻液 9. 老年人使用非处方药使用的原则包括下列哪项(D) A.可随意用药 B.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C.注意需大剂量服药 D.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10. 老年人使用强心苷类药物的剂量一般是成人常用量的(A ) A.20% B.50%~25% C.75%~50% D.75% E.80% 11.下列关于影响老年人药物吸收的因素描述错误的是(A ) A. 胃液PH 降低 B.胃肠道血流量减少 C.胃排空速度减慢 D. 肠蠕动减慢 E.胃肠道参与吸收的细胞减少 12.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病因包括:( A ) A.以上都是 B.缺少运动、肥胖 C.高血压 D.高血脂 E.精神紧张 13.老年人用药后药理学特点包括:( D ) A.药物相互作用增加 B.药物吸收、分布改变 C.发生ADR机会增大 D.以上都对 E.药物转化、代谢下降

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典型实例分析

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典型实例分析 目的调查本院门急诊处方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9月门急诊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对各类不合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点评。结果不合理问题包括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单次剂量过大、每日给药次数过少、药物联用不合理现象。结论高质量的处方点评可以提高医师和药师的用药水平,药师应为临床提供及时的最新用药信息,协助医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标签:门急诊处方;处方点评;合理用药;分析 处方是临床医师对患者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具有法律、技术、经济责任。处方能够反映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和医院的医疗质量。2010年,卫生部颁布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明确了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的各种具体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是临床药师不可推卸的职责,笔者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参加了本院的处方点评工作。为了了解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对本院处方质量的影响以及深入了解临床用药情况,笔者随机抽查本院2012年1~9月门急诊处方并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典型实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处方来源于本院2012年1~9月门急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200张,共计1 800张,样本覆盖本院各门急诊科室,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1.2 方法 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药品说明书等,对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随机抽取的1 800张门急诊处方中,合理处方共1 671张,占全部处方的92.8%;不合理处方共129张,占全部处方的7.2%。不合理处方的具体分析见表1。 3 讨论 3.1 药物和临床诊断不符 (1)临床诊断高血压,处方药物为麻仁润肠丸。麻仁润肠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是治疗便秘的非处方药品,不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2)糖尿病患者处

高血压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

高血压合理用药 案例1 患者:男性,70岁,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 处方:尼群地平10mg,口服,每日三次;福辛普利10mg,口服,每日一次;吲达帕胺2.5mg,口服,每日一次。 三周后随访,血压140/76 mmHg,HR 82次/分;活动后气急。 分析: ①200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成人心力衰竭诊疗指南更新》再次建议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缓释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用于所有症状稳定的心衰患者。除非有禁忌证,该患者应该加用β受体阻滞剂。 ②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对心衰患者并不适应,甚至相对禁忌,如作为降压治疗必须继续使用时,可选用长效制剂,并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案例2 患者:女性,72岁,发现血压升高10年,有吸烟史,高脂血症,曾查出餐后2小时血糖9.2 mmol/L。

长期服用倍他乐克25mg每日二次+氢氯噻嗪25mg每日二次,血压150-170/80-90 mmHg波动。 颈动脉超声提示右侧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4小时尿蛋白定量186mg。 分析: ①该患者有糖脂代谢异常,长期合用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对糖脂代谢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该患者不适合采用这种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而且,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较差。 ②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适合该患者的联合方案,CCB 对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好,且有证据表明,CCB能减缓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ACEI虽然对于老年低肾素性高血压降压效果较差,但有助于改善糖代谢、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研究表明,ACEI同样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CCB+ACEI不能使该患者血压达标,可加用小剂量利尿剂。 案例3 患者:男性,70岁,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10年、2型糖尿病6年,尿蛋白阴性,否认痛风史。 既往服用多联降压药,血压控制欠佳。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个原则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6个原则 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状况,疾病和药物已经成为和老年人最亲近的“危险朋友”。据调查显示,有85%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需要药物来维持机体功能,其中30%的人每天同时使用4种以上的药物。这些药物一方面帮助老年人治疗疾病,另一方面又可以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种种危害。所以说,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 老年人机体的耐受性降低,对药物的应激反应变弱、变迟缓,特别是参与药物代谢、转化、排泄的主要脏器肝、肾功能下降后,直接影响到药物在人体内的正常转化和排出,导致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如老年人的肝脏代谢能力下降,服用安定(地西泮)的半衰期可以比成年人(一般为20~40小时)延长4倍;肾功能下降,体内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的排泄时间可以延长2倍以上,使用这两种抗生素产生的肾损害和耳聋的发生率也明显上升。 由于很多老年人对医药知识了解相对较少,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对医嘱用药的依从性差,若再自行用药,更容易造成危险的用药事件,进而威胁到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曾经有一位七旬老人,患有顽固的原发性高血压,由于服药不规律,长期以来血压一直控制得不理想。某天晚6点老人自测血压时,发现血压已高达190/110毫米汞柱,由于急于降压,自行将10毫克的硝苯地平片嚼碎服用,1小时后血压陡降至100/70毫米汞柱,4小时后血压又反跳至150/95毫米汞柱,老人害怕药效不足再次将10毫克硝苯地平嚼碎服用,服药不久就出现休克症状,幸亏家人叫来救护车将老人送往医院及时抢救,才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拖回来。后经医师解释,他的家人才了解到,老人是因为短时间内过量服用硝苯地平片导致血压下降过低、过快,从而引发了心源性休克。 类似的老年人用药安全隐患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老年人应该注意哪些用药问题呢?在此,我们送给您六道护身符,为您安全用药保驾护航。 第一道护身符:“切忌自行用药” 有些老年人因为患有慢性病,认为久病成医,所以每当身体出现不适时,总是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进行自我治疗。 药师提示:老年朋友进行自我治疗,说明有一定的保健意识,但是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情况特殊,通常起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后果难以预料,所以老年朋友们切勿盲目随意进行自我“治疗”。 第二道护身符:“谨慎用药” 药物是一柄“双刃剑”,几乎不存在没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医生在使用药物时对其剂量、疗程都是有严格标准的。医师是针对患者的病情设计治疗方案,所以每位患者所使用的药物也不完全相同。 药师提示: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患者应和医师或药师充分沟通,采用个体化给药方案,以便结合自身的病情特点和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给药时间、剂量和疗程。 第三道护身符:“遵医嘱用药”

用药错误案例分析考试

用药错误案例分析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
1 . 国际上用药错误研究不包含()方面的问题
? ? ? ?
A.不合理用药 B.人的疏失 C.无意的违规 D.不正确的行为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 2 . 先进用药安全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
? ? ? ?
A.技术性问题 B.医务人员的认识水平 C.患者安全至上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 3 . 文化在工作中的体现就是工作的氛围,就是组织内人们的()
? ? ? ?
A.行为方式 B.技术性问题 C.知识水平 D.自觉性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 4 . 个人的疏失往往是错误或事故的起因,而不良的()未能起到阻隔、拦截和屏蔽的作用,最终使得错误 起因变成事故
? ? ? ?
A.系统 B.流程 C.工作条件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5 . 传统的用药安全文化认为()
? ? ? ?
A.用药错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B.通过简化和标准化程序减少错误发生 C.药错误很罕见 D.以上都不正确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 6 . 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分类为首选方法,具体包括()
? ? ? ?
A.基于知识的错误 B.基于规则的错误 C.基于行动和记忆的错误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7 . 药物相似的包装外观或标签,有可能造成差错的发生,属于用药差错分级的()
? ? ? ?
A.C 级 B.B 级 C.D 级 D.A 级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8 . 处方错误(患者或医嘱),但在发药或给药前被发现;或调配错误,但是在发给患者前或护士给药前被 发现,属于用药差错分级的()
? ? ? ?
A.E 级 B.A 级 C.C 级 D.B 级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9 . G 级错误的正确描述是()
?
A.患者住院时间因该事件而延长

精选-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对策

1用药方法不合2 用药剂量不合理3 给药时间不合理4 选药不合理(医师对药物知识了解不全面,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药物的适应症正确选用药物)5 重复用药(随着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医生常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期达到良好抗菌效果。同一张处方开同一类的抗生素或开具成分相同的药物)6 不合理联合刚约或配伍(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 医师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我们现在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特药不断研制成功应用于临床,医师很难及时、有效、全面地获取相关信息,由于受个人专业水平限制,用药缺乏临床药师的指导,仅由自己所学握的药学知识干和临床经验来决定。片面追求疗效,担心承担医疗风险预防性用药,按患者的要求给药,错误地认为新药、贵药效果就越好,不加选择地使用药物,甚至数种药物联用。一些医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顾患者病情的需要开大处方,甚至滥用药,结果导致药源性疾病增加,不良反应增多,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严重地影响了药品的合理使用。 2 药师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由于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刚刚起步,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力度不够。很多医院的临床药师还没有真正走入临床指导用药,只是简单的门诊用药咨询,药师仍按处方发药,在整个临床用药过程中没有参与药品合理使用的指导,不能严把用药的质量关,未向患者详细解释药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 患者方面原因 患者不良用药行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如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年龄大记忆力减退,体质弱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等。大部分患者合理用药知识匮乏,身体不适时常擅自给自己当医生,自行选药,不遵守医生确定的药物治疗方案,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或者对一些药品持怀疑态度,拒绝用药或不遵医嘱擅自改药,用药的依从性很差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 4 社会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目前,我国的药品管理秩序较为混乱,假冒、伪劣药品屡禁不止,药品广告管理不规范,容易对医师、药师和患者产生误导,造成不合理用药。我国现有体制使以药养医成了普遍现象,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50%以上,为不合理用药推波助澜。 1 加强国家宏观管理,加大对药物使用的政策干预 我国相继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规性文件与指导原则。加大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推行力度,并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 医院管理方面重视 加强医德医风和规章制度建设,加快医疗改革进程,切断药品与医疗机构的利益关系。建立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加大其管理和监督职能,把好合理用药关。 3 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宣传、监测和药物咨询服务 通过多种形式向医患提供各层次、全方位的药物知识宣传。设立药物咨询处,由临床药师受理药物相关知识的咨询。通过药物咨询服务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由专人负责不良反应监测,收集不良反应案例并上报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把以往的临床药学工作局限于简单的门诊用药咨询服务发展为开展药物安全性检测,特别是对用药失误、滥用药物的监测。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对药物治疗进行监控,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合理。 4 医生、药师增强合理用药意识 提高临床医师职业道德,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和治疗学水平,加强对药物知识的全面了解,做到熟悉每种药物的作用、刚法、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严格执行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开处方和药剂师调剂处方时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开处方和调配药品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资格。杜绝经济效益的诱惑。虚心接受临床药师的建议,使药物在疾病的治疗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疗效。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积极参加临床用药指导,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同时改变服务观念。提高与医患的沟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 (初晓艺林鑫) 第一部分概述 老年人一般指年龄超过65岁以上的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普遍提高,人类的寿命也随之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我国巳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4亿,到2050年将达到峰值4.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老年人身体内各器官和组织发生衰老性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同于青壮年。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应当引起特别重视。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通常会发生较大改变,主要表现在: (一)身体形态的改变 老年人因毛发髓质和角质退化可发生毛发变细及脱发,黑色素合成障碍可出现毛发及胡须变白,皮肤弹性减退,皮下脂肪量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可导致皮肤松弛并出现皱纹,尤其是清除自由基及其过氧化物能力明显降低,脂褐质堆积在基底层细胞中,形成特异性的“老年斑”。晶状体弹力下降,睫状肌调节能力减退,出现老花眼。机体成分中代谢不活跃的部分比重增加,脂肪等结缔组织比例增加,组织及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肌肉、脏器萎缩等。机体代谢和解毒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减退,易患感染性疾病。 (二)神经系统的改变 在神经系统,老年人大脑的重量较一般正常人减轻20~25%,脑血流量减少,大脑皮质和脑回萎缩,使脑不同部位的神经元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中枢神经元递质合成减少。脑内酶活性减弱,中枢神经系统有些受体处于高敏状态,药物在小剂量可产生治疗作用,常规剂量即可引起较强的药理反应,出现耐受性降低现象。老年人出现明显的脑血管硬化,脑血流阻力加大,氧及营养素的利用率下降,脑功能衰退并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甚至产生情绪变化及某些精神症状。 (三)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在心血管系统,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退化主要表现在心肌萎缩,逐渐发生纤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之欧阳光明创编

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欧阳光明(2021.03.07) 为了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管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处理 1.通过四查十对,发现明显用药错误、配伍禁忌的不予调剂,原处方退回。电话通知处方医师更改后调剂,并进行登记。 2.属于书写规范的情况,在不影响患者用药的情况下,调剂发药。而后通知门诊部,由处方医师到调剂室更改。如未按照规定的时间修改,进行登记由药学部定期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3.处方评价检查出的不合理处方,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二.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处理 1.检查出的不合理或不适应用药医嘱,通知主管医生整改。 2.临床药学查房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医嘱医师沟通,修改。 3.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检查出的问题,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处罚。三.培训提高与处罚相结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1.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医务部在院周会上通报,提醒医生注意。 2.及时举行全院性的合理用药的知识培训,提高处方用药水平。 3.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超常处方3次以上的医师提出警告,未改正仍连续2次超常处方的,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附:不合理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界定标准 一、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的界定 1.处方缺项。 2.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生未注明过敏试验及判定结果的。 3.一张处方超过 5 种药物的(营养补液和皮肤特殊用药除外)。 4.药品不使用通用名书写的。 5.处方涂改不签名的。 6.每张处方超过一名患者用药的。 7.药物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不注明或书写不规范的。

8.病人年龄书写不规范的。 9.医生签名不与备案相一致或不签全名的。 10.药品剂量和数量不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 11.药品剂量不使用公制单位的。 12.处方书写不清晰的。 二、门、急诊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 1.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 2.药物用量或用法不正确的。 3.给同一患者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4.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抗菌药物静脉给药联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厌氧菌药物除外)。 6.门、急诊病人静脉给药一次处方量超过三天的。 7.门、急诊病人使用特殊管理级抗菌药物的。 8.超剂量用药的。 9.中药制剂与其他药物配制于同一瓶液体中进行输液的。 三、住院病人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 1.无指征用药。 2.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3.Ⅰ类无菌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超过24h的;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超过五天的。 4.病情不需要的超疗程、超剂量用药。 5.不按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 6.感染病人体温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血象正常后,抗菌药物使用超过三天的。 7.已明确的单一的普通细菌感染,使用二联以上抗菌药物的。

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对策

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对策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1用药方法不合2 用药剂量不合理3 给药时间不合理4 选药不合理(医师对药物知识了解不全面,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药物的适应症正确选用药物)5 重复用药(随着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医生常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期达到良好抗菌效果。同一张处方开同一类的抗生素或开具成分相同的药物)6 不合理联合刚约或配伍(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 医师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我们现在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特药不断研制成功应用于临床,医师很难及时、有效、全面地获取相关信息,由于受个人专业水平限制,用药缺乏临床药师的指导,仅由自己所学握的药学知识干和临床经验来决定。片面追求疗效,担心承担医疗风险预防性用药,按患者的要求给药,错误地认为新药、贵药效果就越好,不加选择地使用药物,甚至数种药物联用。一些医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顾患者病情的需要开大处方,甚至滥用药,结果导致药源性疾病增加,不良反应增多,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严重地影响了药品的合理使用。 2 药师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由于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刚刚起步,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力度不够。很多医院的临床药师还没有真正走入临床指导用药,只是简单的门诊用药咨询,药师仍按处方发药,在整个临床用药过程中没有参与药品合理使用的指导,不能严把用药的质量关,未向患者详细解释药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 患者方面原因 患者不良用药行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如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年龄大记忆力减退,体质弱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等。大部分患者合理用药知识匮乏,身体不适时常擅自给自己当医生,自行选药,不遵守医生确定的药物治疗方案,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或者对一些药品持怀疑态度,拒绝用药或不遵医嘱擅自改药,用药的依从性很差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 4 社会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目前,我国的药品管理秩序较为混乱,假冒、伪劣药品屡禁不止,药品广告管理不规范,容易对医师、药师和患者产生误导,造成不合理用药。我国现有体制使以药养医成了普遍现象,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50%以上,为不合理用药推波助澜。 1 加强国家宏观管理,加大对药物使用的政策干预 我国相继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规性文件与指导原则。加大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推行力度,并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 医院管理方面重视 加强医德医风和规章制度建设,加快医疗改革进程,切断药品与医疗机构的利益关系。建立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加大其管理和监督职能,把好合理用药关。

老年人合理用药

老年人合理用药 1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必要性 1.1老年人用药现状 当下,在众多新药投入临床的情况下,老年人过度用药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据资料表示有近七分之一的死因是由不合理用药引起.老年人因不合理用药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20%。不仅导致了药源性疾病的增加。同时造成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下降[1]。 1.2老年人用药安全隐患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器官功能发生了退行性变化,各种生理心理疾病不断出现。有的老年人甚至同时患有数种疾病,同时服用很多种药物,因而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也随之增多,同时老年人用药存在不少误区,对其合理用药造成隐患。 1.2.1迷信广告宣传 当前,各种药品广告繁多,不少广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只讲药的物治病效果,不谈药物的毒副作用,这使得人们特别是老年人,过分相信广告宣传,认为这些药对自己的身体有益。于是便点名要药,或自己到药店买药自服。其实,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不但剂量不易把握,有时还可能用反了药,比如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之分,用错了药反而适得其反。 1.2.2滥用补药 有些人认为补药是万能的,实际上,补药只适用于虚症患者。且有种类之分,实症用补药就如火上浇油。例如:有的人过多服用人参会出现过度兴奋、烦躁、失眠、咽干喉痛等症;而原来患有高血压的人服用人参后会血压骤升,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 1.2.3迷信新药贵药 有人认为价格贵的药以及新药肯定是好药。其实治疗效果与药品价格不一定总成正比。既便宜又对症的药才是好药。新药等于好药的看法也是不正确的,从安全有效的角度看。老药是经过长期使用证明确有疗效的,对于老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也了解得更多些。

不合理用药案例

常见不合理用药案例 一、药不对症 用药与所患疾病风马牛不及。如尿道炎、阴道炎用脂肪乳,子宫腺肌病用奥美拉唑。 二、重复用药 ⑴成分重复: ①扑热息痛重复,速效伤风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小儿速效颗粒+小儿退热片;扑热息痛+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或速效伤风胶囊;速效伤风胶囊或复方锌布颗粒或小儿速效颗粒+尼美舒利配伍做为退热治疗,不符合治疗常规。 ②扑尔敏重复:扑尔敏+小儿速效颗粒或咳特灵或速效伤风胶囊,易使产生嗜睡、乏力等。 ③其他:赖氨葡锌颗粒+小儿复方氨基酸针或小儿五维赖氨酸糖浆均有赖氨酸。救心丸+银丹心泰滴丸或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片,均有冰片等。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硫糖铝片含有铝。氯化钾针+林格针(含氯化钾),补钾浓度高。 ⑵同类重复: 吗丁啉+甲氧氯普胺片;芬必得+尼美舒利颗粒;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654-2,颠茄和654-2作用相同。白眉蛇毒血凝酶针+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针+安络血针,非治疗常规且不经济。养胃舒+胃复胶囊;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或兰索拉唑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心痛定+消心痛;尼莫地平片+尼群地平片。 三、不注意用药禁忌和配伍问题 ⑴普鲁卡因青霉素粉针+复方新诺明片,普鲁卡因的代谢物为对位氨基苯甲酸,可代替新诺明被细菌摄取,两者相互拮抗。

⑵氨茶碱针+左氧氟沙星针,可严重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合用有死亡的报道。 ⑶同仁六味地黄丸+二甲双胍片或诺和灵针,含糖中药制剂应避免与降糖药伍用,应选无糖六味地黄丸。 ⑷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甲氧氯普胺片(胃复安),后者含颠茄存在药理拮抗。 ⑸扑尔敏针+扑尔敏片+地塞米松针+强的松片+葡萄糖酸钙针+特非那丁片+西咪替丁针,七联四种类型抗过敏治疗。 ⑹吗丁啉+654-2片,后者含颠茄存在药理拮抗,忌与抗胆碱药 654-2等合用。 ⑺西咪替丁片+庆大霉素片,西咪替丁片药品说明书“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似的肌神经阻断作用,合用时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⑻特拉唑嗪胶囊+卡托普利片+倍他乐克+心痛定片+双克,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不符合治疗常规。 四、抗生素或贵重、滋补药品滥用 不按照分级管理使用抗生素包括同类重复、门诊用多联、住院同类重复注射、同类注射加口服,首先次入院或门诊用二线抗生素多等。 ⑴同类重复:头孢噻肟钠+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针+头孢呋辛钠针;头孢替唑钠+头孢呋辛钠2g;头孢替唑钠+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胶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或头孢替唑钠+头孢拉啶片或头孢羟氨苄胶囊。 ⑵三联:氨苄西林钠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林可霉素针+阿莫西林胶囊+环丙沙星片;林可霉素针+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环丙沙星片,林可霉素针+阿莫西林颗粒+头孢曲松钠针;林可霉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为了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管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处理 1.通过四查十对,发现明显用药错误、配伍禁忌的不予调剂,原处方退回。电话通知处方医师更改后调剂,并进行登记。 2.属于书写规范的情况,在不影响患者用药的情况下,调剂发药。而后通知门诊部,由处方医师到调剂室更改。如未按照规定的时间修改,进行登记由药学部定期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3.处方评价检查出的不合理处方,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二.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处理 1.检查出的不合理或不适应用药医嘱,通知主管医生整改。 2.临床药学查房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医嘱医师沟通,修改。 3.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检查出的问题,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处罚。三.培训提高与处罚相结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1.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医务部在院周会上通报,提醒医生注意。 2.及时举行全院性的合理用药的知识培训,提高处方用药水平。 3.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超常处方3次以上的医师提出警告,未改正仍连续2次超常处方的,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附:不合理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界定标准 一、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的界定 1.处方缺项。 2.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生未注明过敏试验及判定结果的。 3.一张处方超过 5 种药物的(营养补液和皮肤特殊用药除外)。 4.药品不使用通用名书写的。 5.处方涂改不签名的。 6.每张处方超过一名患者用药的。 7.药物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不注明或书写不规范的。

8.病人年龄书写不规范的。 9.医生签名不与备案相一致或不签全名的。 10.药品剂量和数量不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 11.药品剂量不使用公制单位的。 12.处方书写不清晰的。 二、门、急诊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 1.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 2.药物用量或用法不正确的。 3.给同一患者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4.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抗菌药物静脉给药联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厌氧菌药物除外)。 6.门、急诊病人静脉给药一次处方量超过三天的。 7.门、急诊病人使用特殊管理级抗菌药物的。 8.超剂量用药的。 9.中药制剂与其他药物配制于同一瓶液体中进行输液的。 三、住院病人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 1.无指征用药。 2.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3.Ⅰ类无菌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超过24h的;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超过五天的。 4.病情不需要的超疗程、超剂量用药。 5.不按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 6.感染病人体温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血象正常后,抗菌药物使用超过三天的。

不合理用药实例汇总

第一部分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 一、给药方案不当 实例1:男,42y,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处方:0.9%NaCl500ml,氨苄青霉素6.0g,静滴,qd 用药分析:氨苄青霉素半衰期短,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qd给药根本无法满足抗菌要求,反而易引起耐药菌产生。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使其24h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MIC至少60%的时间,或者一个给药间隔期内超过MIC时间必须大于40%-50%,方可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此类抗菌药物无抗菌后效应(PAE),其用药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每次大剂量给药,当血药浓度达到MIC4-5倍时,再增大药物剂量,抗菌效力并不增加,反而增大其毒副作用。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日剂量分3-4次给药。宜0.9%氨化钠100ml,氨苄青霉素2.0g,静滴,tid。 二、溶媒选择不当 实例2:男,20y,泌尿系感染 处方0.9%NaCl100ml,依诺沙星0.2,静滴,bid 用药分析:依诺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注射剂具酸碱两性,为大分子物质,用NaCl等、含氯离子的强电解质溶液稀释,因同离子效应而产生白色沉淀,不宜合用。宜用5%或10%葡萄糖100ml稀释后溶解,稀释后缓慢滴注60min以上,滴完后继接其他含氯离子输液前顺用葡萄糖注射液冲洗,以免输液管内余液析出沉淀。 三、在同一输液中使用不宜配伍的药物 实例3:男,38y,带状疱疹 处方:5%葡萄糖250ml,阿昔洛韦0.25g,维生素C2.0,静滴,bid 用药分析:阿昔洛韦注射液碱性高PH10.5-11.6,不宜与酸性的葡萄糖及维生素C配伍。宜用0.9%NaCl250ml,阿昔洛韦0.25g静滴,一天两至三次,缓慢静滴,一次滴注1h。 四、重复用药 实例4:男,54y,混合痔 处方:0.9%NaCl250ml,克林霉素0.6g,静滴,bid,0.5%甲硝唑100ml,静滴,bid。 用药分析:克林霉素、甲硝唑均具有强大抗厌氧菌使用,两者联用抗菌谱重叠,用一种即可。

临床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临床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7-04-10T16:01:08.57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3期作者:臧会敏1 陈胜男1 冯国旗1 孟丽伟2 [导读] 药物具有两重性,合理使用可以防病治病,不合理使用则可致病,甚至致命。 1桐柏第三医院河南南阳 474750;2郑州陇海医院河南郑州 450004 摘要:目的为促进规范并合理用药,确保临床和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减少或避免药源性事件及不良反应。方法日常调剂工作和月处方点评及随机抽查临床患者出院病历,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病历医嘱,采用文献与药品说明书循证,药学专业人员讨论一致认定,并由中选出较典型的几例逐一分析。结果不断提高并规范合理用药水平。结论合理、规范用药任重道远,需要医、药、护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并提高合理用药认识,强化处方、医嘱责任,全面了解每一药物的详细信息,尤其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其适应证、禁忌、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并结合临床、患者个体情况,慎重、精准选用药物。 关键词:处方医嘱用药不合理分析 药物具有两重性,合理使用可以防病治病,不合理使用则可致病,甚至致命。全面了解药品信息,对于合理用药,确保临床、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至关重要。这里,我们对日常所见几例不合理用药的处方/病历医嘱简析,以促进临床规范用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1 重复用药 典型处方1患者,女性,50岁;诊断:流行性感冒。 处方用药:感冒灵颗粒10g×9袋,用法:1袋,tid.po;维C银翘片24片,用法:3片,tid.po 典型处方2患者,女性,32岁;诊断:急性咽喉炎。 处方用药:对乙酰氨基酚片0.3g×24片,用法:0.3g,tid.po;三九感冒灵颗粒10g×9袋,用法:10g,tid.po;蒲地兰消炎口服液10ml×12支,用法:20ml,tid.po 用药分析:感冒灵(999)颗粒(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份】三叉苦、金盏银盘、野菊花、岗梅、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每袋10g含0.2g)、马来酸氯苯那敏、薄荷油;【功能主治】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并用,有增加肾毒性的危险,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份】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 维C银翘片(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份】山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淡竹叶、牛蒡子、芦根、桔梗、甘草、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薄荷素油;【规格】每片含维生素C49.5毫克、对乙酰氨基酚10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1.05毫克;【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流行性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等。 对乙酰氨基酚片说明书(天津市健生制药有限公司)【注意事项】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适应证】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不同品牌的感冒药,成份重叠的较多,若几种感冒药同时服用,容易造成成份重叠,药量过大。如上述维C银翘片与对乙酰氨基酚片,或感冒灵颗粒与维C银翘片等2种或3种感冒药同时服用,则易造成对乙酰氨基酚和氯苯那敏等药物过量,严重的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1]。 2 药物剂型选择不妥 典型处方患者,男性,25岁;诊断:结膜炎。 处方用药:地塞米松注射液5mg×10支,用法:5mg/次,2次/日,滴眼。 用药分析:滴眼液浓度为5ml:1.25mg,而注射液为1ml:5mg,大剂量可引起眼睑肿胀[2]。 药物剂型是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剂型亦是药物的传递体,将药物输送到体内发挥疗效。一般来说,一种药物可以制备多种剂型,给药途径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疗效,降低或避免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应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合理的药物剂型与给药方式。 简单的说,上述二药是同一种主药的两种不同剂型,不同的剂型就有不同的用途。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为针剂,制备过程较严格,药检要经过澄明度、热原等检验。注射液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多用于结缔组织病、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严重支气管哮喘、严重皮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等,也用于某些严重感染及中毒、恶性淋巴瘤的综合治疗;而滴眼液为滴眼剂,药检要经过澄明度、pH值、渗透压、黏度等检验等,主要用于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炎、角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眼睑炎、泪囊炎等[2]。严格来说,后者的制备工艺,成本都相对于前者要高一些。注射剂主要用于全身性疾病,而滴眼剂则主用于局部眼疾。 3 药物选择不当 典型病例1 患者女性,59岁;诊断:脑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2级、Ⅱ型糖尿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骨质疏松、椎动脉型颈椎病、脂肪肝。 医嘱用药:1.注射用血塞通400mg+胰岛素注射液4U+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日;2.乳酸左氧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50ml (0.5g)静脉滴注,1次/日等药物。 用药分析:药物选择不当。患者本身有Ⅱ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生产的乳酸左氧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药品说明书【注意事项】“本品可引起外周神经病变,血糖紊乱,肝毒性”(患者诊断亦有脂肪肝)。多文献报道,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肝毒性”、“心脏毒性”和“干扰糖代谢”[3]等。此外,注射用血塞通与胰岛素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也存在医疗风险。胰岛素注射液为B级高危药品,注射用血塞通(中药注射剂)为C级高危药品[4],特别是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血塞通说明书【注意事项】“本品应单独使用,严禁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如确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用药间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高血压常见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

在“第五届全国药物治疗学学术年会——高血压病的合理用药“会议期间,专家基于病例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点评。现将病例分析摘要整理,供大家分享,病例解析的目的仅在于提高高血压病的合理治疗,无个案针对性。 案例1 患者:男性,70 岁,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 处方:尼群地平10mg,口服,每日三次;福辛普利10mg,口服,每日一次;吲达帕胺 2.5mg,口服,每日一次。 三周后随访,血压140/76 mmHg,HR 82 次/ 分;活动后气急。 分析: ①2009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 美国心脏学会(AHA)《成人心力衰竭诊疗指南更新》再次建议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缓释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用于所有症状稳定的心衰患者。除非有禁忌证,该患者应该加用β受体阻滞剂。 ②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对心衰患者并不适应,甚至相对禁忌,如作为降压治疗必须继续使用时,可选用长效制剂,并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案例2 患者:女性,72 岁,发现血压升高10 年,有吸烟史,高脂血症,曾查出餐后 2 小时血糖9.2 mmol/L。 长期服用倍他乐克25mg 每日二次+ 氢氯噻嗪25mg 每日二次,血压150-170/80-90 mmHg 波动。 颈动脉超声提示右侧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4 小时尿蛋白定量186mg。 分析: ①该患者有糖脂代谢异常,长期合用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对糖脂代谢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该患者不适合采用这种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而且,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较差。 ②钙拮抗剂(CC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适合该患者的联合方案,CCB 对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好,且有证据表明,CCB 能减缓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ACEI 虽然对于老年低肾素性高血压降压效果较差,但有助于改善糖代谢、减少尿蛋白、保护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